十项措施推动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项措施推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

秦宗财

当前,文化产业已上升为国家发展的支柱产业,各地各级政府纷纷将文化产业作为促进地方发展的战略决策。纵观近些年来国内城市特别是一些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有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不甚如意的居多,例如没有结合自身拥有的文化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人才优势等,科学地为本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定位,从而造成产业竞争力不强,后续力不足等情况;没有结合自有的特色文化资源,文化产业项目规划与建设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盲目跟风、模仿现象;不注重文化产业相关专业人才培育,项目的管理、维持、更新或升级等因技术、人才等面临困难,项目效益开始滑坡甚至荒废;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不到位,文化市场不活,文化企业难以有作为以及区域间的文化企业因行政管理、文化体制等壁垒存在,区域间产业融合、渗透力不足等。为规避上述弊端,我国城市发展文化产业,真正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须从十个方面着手。

1.转变发展观念,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比较而言,目前一些城市文化体制较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注重城市外观的日新月异,而对城市发展内涵的认知相对薄弱;文化建设思想观念陈旧,文化建设落后于经济发展;文化领域的改革严重滞后于经济改革,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管办不分没有根本改变,市场监管比较乏力,基层公共服务贫乏。

因此,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文化建设“两手抓、两加强”的发展思路,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念,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业的关系,最大限度地给文化企业“松绑”,提升文化企业的市场活力,是城市发展文化产业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项目引进、技术引进等方面,政府要把好“质量”关,防止缺乏文化内涵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在行政审批方面,要减少审批程序,下放权力于各类文化产业开发区或示范区管理部门,激发开发区、示范区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2.挖掘特色资源,打造特色产业优势

目前一些城市忽视本土特色文化资源,纯粹跟风模仿或照套照搬别人的文化产业项目,因内容创意不足、没有特色或技术、管理不到位等,往往导致流于形式。因此,城市发展文化产业的根本点在于,要深入挖掘本土特色历史文化,以高新科技为引领,以设计创意为中心,以科技和文化双驱动为主线,发展地方(具有不可复制性特色文化产业,积极打造自身主导产业和品牌产业,力避纯粹模仿和重复建设。

3.重视调查研究,做好产业科学规划

挖掘本土特色资源,首先要重视本土特色文化资源的系统调查和深入研究。为落实好调查和研究工作,建议设立专门性的研究机构,充分利用相关科研研究院(所、高校等智力资源,定期深入开展调研工作,研究成果为城市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参照。在此基础上,根据本土文化资源的特色和优势,明晰本市文化产业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进而制定科学的短期发展目标和长期发展规划。

4.完善服务体系,搭建产业服务平台

文化产业是依赖科技进步和相关产业链发展的产业,是高技术化和高文化化的统一体。因此,城市发展文化产业,需构建和完善相关技术服务、成果转化、版权保护等服务平台;加大对高校、科研机构投入,打造技术与产业结合的服务链;有效开展信息交流、技术评估和交易、投资和融资、企业孵化、人才流动与人才结构优化配置等配套服务。新平台应依托现有的政府、企业、高校、社会团体、传媒网络、创意机构和个体为主的多方力量,以政府为基础,企业、高校、传媒网络、创意机构为主要承担者,引导社会团体、个体积极参与,传媒网络成为多方信息交流互动、创意成果展示和创意产品推介的载体,形成多方力量对话与互动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从而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对其他经济产业的驱动效应、联动效应和辐射效应。

5.扶持龙头企业,培育特色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的形成,依赖于相关产业的有机融合;产业融合不仅有利于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也有利于城市产业规模效应、联动效应的形成,此特点在文化产业领域表现尤为突出。因此,我国城市要顺应当今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以本市特色文化资源

为基础,努力打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品牌、龙头企业,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建立一批多媒体经营、跨地区发展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以其为引领,构建和延伸产业链,从动漫画、网络游戏的创意、设计、制作,高科技影视后期设计、制作,多媒体软硬件研发和制作,到产品工业造型设计等,大力发展内容产业。同时,充分利用城市原有产业优势,推动文化产业与优势产业对接,加强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拓展业务范围,促进产业链延伸,积极构筑特色产业集群,形成规模效益,从根本上提升城市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6.遵循市场规律,培育文化消费市场

遵循市场规律,积极培育版权、资本、人才、信息、技术等要素市场,开发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兴市场,构建结构优化、运作规范的文化市场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品、服务交易

中心和网上交易市场,大力发展文化交易中介组织,完善文化产品进出境制度,建立合法的进出口渠道。

7.加大扶持力度,构建投融资平台

坚持政府引导、金融支持、社会参与的投资原则,通过充分运用信贷、税收、财政等经济手段积极引进外资,调动社会资本等融资渠道投入文化产业建设,培育多元化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加快形成多渠道、多形式的文化产业投入机制。政府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有效地介入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在资本运作、对外合作、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海外拓展等方面给予企业大力引导和扶持,营造出更加浓厚的的文化产业发展氛围。畅通投融资渠道。金融部门要积极开发适合文化产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加大有效的信贷投放,加强和改进对文化产业的金融服务。建立文化产业投资公司等融资平台,发展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等新兴投融资工具,帮助中小文化企业融资。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申请上市和发行企业债券筹措资金,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团体、个人依法发起组建各类文化产业投资公司和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8.鼓励特色原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鼓励和扶持反映本土特色文化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文化娱乐、广告设计、软件开发、信息网络等内容创作、创意设计、平台开发,并建立相关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构建激励创意创新的产权保护机制;推动文化企业成为知识产权创造的主体;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文化企业通过委托开发、技术协作、共同研发等形式开展技术合作;围绕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扶持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效应强的自主知识产权项目,培育一批知识产权产业化基地,提高自主知识产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拓宽版权利用方式,降低版权交易成本和风险,确保版权交易通畅、便利,促进版权资源共享。

9.寻求市际合作,推动错位协同发展

加强与周边城市交流,突破市际行政、政策壁垒,共谋合作发展,避免市际无序竞争,推动市际合作。鼓励本市品牌企业与周边省市的文化强企密切合作,强强联手,以自身优势为主打,谋求本市企业错位发展,区间彼此联动。

10.实施人才工程,筹建文化创意人才培育体系

实施“文化产业人才”专项工程。制定吸引和稳定文化产业人才的相关政策;建立相关人才激励机制;筹建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完善各级教育体制,树立新的人才理念,形成尊重人才、重用人才的风气。不断壮大高素质文化队伍,形成一批适应文化立市建设需要的文化艺术人才、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和文化科技创新人才。积极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挖掘人才,

以人才优势打造城市文化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