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课论文-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1500字
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1)
![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1)](https://img.taocdn.com/s3/m/da483a50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50.png)
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1)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独有的智慧和财富,是国家和民族的根基。
作为历史悠久且经久不衰的文化体系,它包含了众多的元素,如礼仪、宗教、哲学、文学、艺术、传统医学等。
在这些元素中,我认为社会道德和伦理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重要的部分。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的是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尤其是男女关系、亲情、友情和礼义规范等方面。
在传统观念中,男人应该负责家庭经济和外部劳动,而女人则要承担居家和育儿之责。
同时,中国婚姻是家庭伦理的重要方面之一。
在传统婚姻观中,妻子要侍奉丈夫,又称“三从四德”,即“从父、从夫、从子,德言、容貌、工艺、品行”。
在交往方面,中国古代有“朋友之交淡如水,爱人之交甜如蜜”的名言。
这说明在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中,人们关注的是亲情、友情和社交礼仪。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的是人的品德修养和行为规范。
在中国古代的传统儒家文化中,礼仪、廉政、纯朴、爱国、诚信、宽容等都是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准则。
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也融入了宗教和哲学,如佛教、道教、儒家思想等,这些思想体系强调中庸之道、仁、智、信、勇等美德。
这些美德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行为的重要准则,这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道德指导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也包括了许多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艺作品,如唐诗、宋词、元曲、京剧等,在文学、音乐、舞蹈、绘画等方面都有很多成就,称得上是世界文化的瑰宝。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于它承载了人类千百年的智慧和经验,它体现了人类追求高尚品德和卓越文明的精神。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使它在新时期得到发扬光大。
传统文化之我见
![传统文化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0959f566ddccda38376baf84.png)
传统文化之我见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每个中国都引以为豪。
今天我看了传统文化公益光盘,让有一定收获,也有一些深刻的领悟,传统文化的精华固然好,但如何传播好,发扬好传统文化就显得任重而道远。
三从四德,长幼有序,这种基本价值观无可厚非。
但教育子女一定要这么死板吗?是不是可以灵活些呢?民主,自由,平等,就一点不可取吗?孝道,仁义,长幼有序……..这些传统与民主,自由,平等就一定对立吗?我们的思维并没有真正打开。
谁说白色的对立色就是黑色?谁说正确的对立面一定是错误,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交融,凝结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中国传统文化要想有生命力,必须发展,必须创新。
马克思主义再好也要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也需要借鉴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发展经验。
“传统文化公益活动”也因该灵活些,传统文化不是万能,但我们决不能离开传统文化。
但绝对不是纯粹的人伦,天伦。
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下,传统文化要学但要有所创新。
中西方文化的交融是历史的必然,是世界经济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所带来的。
不可逆转,因此,我们必须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汇点上找到历史的具体的,可行的适合时代发展主流的的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日子越过越红火,我们的文化建设就显出了单薄,文革时的“人定胜天”完全曲解了传统文化《易经》中的含义,“定”是安定祥和的意思,而大跃进中却断章取义,认为人多力量大,将其与主观能动性联系在一起,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党员干部认识不到位,部分认为《弟子规》《论语》《孟子》这些经典著作脱离时代,竟有人认为弟子规是教育小孩做人的,是小孩学的。
《弟子规》其实是孔子及其弟子总结的做人,修身,齐家,治国,的规律。
我们必须提高认识。
大众传媒的发展要满足不同岗位,不同需求群体的要求。
但人民喜闻乐见的却不一定是社会中最有价值的。
有的仅仅是一种消遣,放松,增加一种氛围。
有的却是耐人细细品味的,经典的,纯粹的,艺术的。
主流媒体的娱乐节目收视率很高,但戏曲,杂技,新闻,名著…….的收视率就显得低了。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论文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68cc6f0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cb.png)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论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论文范文(精选18篇)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只能在超越了单一民族观念和思想体系时才能存在。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论文篇1浅谈儒家与中国传统文化【摘要】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历代统治者和知识分子所推崇。
儒家的价值理念、伦理道德观、仁爱观等影响着中国和世界,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迎接未来的竞争与挑战。
【关键词】儒学传统文化精神价值选择价值观念“以儒治世” 儒学未来一、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或曰中华主流文化,是凝成民族精神的主流,是东亚文明的精神内核。
“察业识某如佛,观事变莫若道,而知性尽性,开价值之源,树价值之主体莫若儒。
儒学的这种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在社会的大动乱中通过对三代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反思,认真清理和重新加以诠释而形成的思想学说体系。
孔子提倡“信而好古”和“好古敏以求之”,使儒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成为中国原典的保存者和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孔子非常注重实地考察,坚持“察知征信”与“因革损益”的原则,使儒学又具备审慎的因时制变的品格,在中国处在第一次社会形态大变革的时代,儒学应运而生,突出了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保存、延续和发展的历史必然。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只能在超越了单一民族观念和思想体系时才能存在。
他一方面提倡“夷夏之防”,十分注重激励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同时又以“近者悦,远者来”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大胸怀,倡导民族和睦,友好相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巩固起了凝聚作用,因此儒学长期以来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
谈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我见
![谈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dc4c9807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68.png)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我见导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作为一个热爱传统文化的人,我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应该珍惜和继承的宝贵财富。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几个方面谈谈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见解。
一、尊师重道的传统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尊师重道,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价值观之一。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我们应该尊重老师的教诲,虚心学习,并将这种传统的尊师重道精神传承下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发展自身,造福社会。
二、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儒家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它对中华民族的道德伦理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仁爱、忠诚、孝道等美德,提倡和谐共处和家庭和睦。
这些思想不仅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石,也是现代社会建设的重要指导。
三、诗词文学的文化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文学是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它流传千年,代代相传。
唐诗宋词的优美之处在于它们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深邃的情感,凝聚着作者的智慧和情感。
诗词文学的文化底蕴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美的享受和灵感的源泉,同时也是人们心灵的寄托。
四、传统节日的文化独特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传统节日丰富多样,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寓意。
比如春节,它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代表着团聚和幸福。
清明节则在提醒我们要缅怀先人,珍惜生命。
这些节日的庆祝方式、习俗和传统音乐舞蹈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传承至今,仍然保持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
五、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形式,如京剧、昆曲、书法、绘画等,都有着独特的魅力。
京剧以其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和精湛的演技吸引着观众。
昆曲则以其婉转动听的音乐和精妙的表演艺术被誉为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的瑰宝。
书法和绘画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树一帜的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笔墨风韵和寓意丰富的艺术语言征服了无数人的心灵。
结语: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它不仅彰显了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我们民族自豪感的来源。
传统文化论文1500字
![传统文化论文1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b991b82376eeaeaad0f33059.png)
传统文化论文1500字篇一:选修课论文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1500字一直以来就对中国文化传统充满了兴趣,然而在我读大学之前根本很少在课堂上接触这些东西。
如今很高兴自己可以在大学接触到《中国传统文化》这门课程,因为作为一名工科学生,平时少有机会能接触的这些东西。
通过对这门课程学习,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
但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的了解远远没有达到要求,因此,我想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的角度来完成这篇论文。
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离我们很遥远,和我们生活不相干,我不这么认为,其实,传统文化就在我们身边,深深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正月初一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这些都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与我们生活紧密相联。
要想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其实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1988年76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聚集在巴黎开会,他们在宣言中呼吁: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由此可见,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价值。
那我们怎样去看待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呢。
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比如古人对于“言”和“行”有过精辟的论述,荀子说:“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3篇)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6d236a7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33.png)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3篇)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
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下面是可爱的小编给家人们收集的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较新3篇),仅供参考。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篇一1、以辩证的思维去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重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一切东西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好的一面应当吸收,而坏的一面则应抛弃。
但是由于每件事物,每个人,每种理论都有这种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每件事物,每个人,每种理论差不多既是好的,又是坏的。
传统文化本身具有精华与糟粕两重性的特点,我们需要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有利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
(2)中国传统文化既然是一种传统,它就须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实现现代化,否则,它就不能得到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根据传统文化本身固有的精神,使那些可以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部分,能够更好地发展,并尽量吸取西方文化中的优秀成果,来弥补传统文化中不足的一部分,使其发展得更加完善。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存在两重性,致使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既有丰富发展,又有消解异化。
所以,我们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既肯定又否定,以辩证的思维去看待它;另一方面,马克思理论也需要不断创新与发展。
只有在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中,才能促进自身的完善,实现马克思的创新与发展,成为适合中国的马克思。
2、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崛起。
这种崛起,也必然要求让我们中国特色的文化给多样化的世界文明注入活力。
文化的崛起,不仅仅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
推进马克思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并吸收和借鉴其他一切文化的优秀成果,以构建出中国特色社会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之我见
![中华传统文化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3a8ce63e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e3.png)
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了解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通过阅读相关资料,观看文化节目或参加文化活动,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发展历程、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等。
5.赞赏和欣赏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成果:观看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表演,如评弹、京剧、国画、书法展览等,欣赏中华传统文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艺术成果。
2.尊重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尊重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如学习中华传统手工艺、传统乐器、传统舞蹈、传统绘画、传统书法等。
3.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使用中华传统文化的产品和工艺,如选择传统的服装、餐具、家居用品等。
4.积极参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推广:参与文化保护和推广的活动,如捐赠文物、参加文化活动等。
中华传统文化之我见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套传统文化体系。其中包括诸如儒家哲学、孔孟之道、佛教、道教等传统思想,以及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礼仪、习俗、体育、医学、农业、建筑等方面的文化内容。这些文化成分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的内涵。它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精华,是中国人民的身份认同和文化传承的根本。中华传统文化涵盖了中国历史上的许多传统文化元素,如中国文字、书法、绘画、雕塑、建筑、楹联、剪纸、陶瓷、织锦、摄影、新闻、音乐、戏剧、舞蹈等。它们为中国文化提供了深厚的底蕴,同时也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
![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b03f22607e21af45b307a885.png)
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建环102 袁国兴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作为大学生,我认为我们除了应该具备应有的专业知识外,更应该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中国文化丰富的内涵,体味千年的人文韵味,这不失为提高自我修养的一条途径。
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离我们很遥远,和我们生活不相干,我不这么认为,其实,传统文化就在我们身边,深深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这些都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与我们生活紧密相联。
对于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我的了解远远没有达到要求,因此,我想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扬的角度来完成这篇论文。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
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
所以,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当前外来文化的侵袭,传统文化的一些价值观被冲击,圣诞节,万圣节,各种西方节日的流行相映的是重阳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的冷淡。
而在价值观上,也出现了许多歪曲,最近的佛上小悦悦事件,在网上吵得沸沸扬扬的郭美美炫富事件,还有在非诚勿扰里的拜金女等等,与我们的传统思想所讲究的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完全相悖,这不禁让我们反思,中国人到底怎么了?我认为,这从侧面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的重要性,当然并不是全部继承,而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在这方面,就以大学为例,老师在上课时也提起过,应该把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来学习,这是很有道理的,首先,把中国传统文化其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独立于语文、历史等其他各科,是向中国知识阶层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而知识阶层是发展文化的生力军,是普及文化的传播者。
大一中国传统文化论文1500字(合集6篇)
![大一中国传统文化论文1500字(合集6篇)](https://img.taocdn.com/s3/m/6c35c339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33.png)
大一中国传统文化论文1500字(合集6篇)文字是人类用符号记录表达信息以传之久远的方式和工具。
现代文字大多是记录语言的工具。
人类往往先有口头的语言后产生书面文字,很多小语种,有语言但没有文字。
文字的不同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书面表达的方式和思维不同。
文字使人类进入有历史记录的文明社会。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一中国传统文化论文1500字(合集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一中国传统文化论文1500字篇1 中国,一个以五千年文明积淀的文明古国。
具有曲折而又漫长的发展过程,由中华各族人民共同书写创造,内涵丰富,从未丧失过它的根本—中华传统文化。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传统文化呢它是指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但它又与历史文化有所区别:它对人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不仅存在于历史中,还存在于现实中。
传统文化被称为中华文明之“根”,不单是因为它对于历史发展保留了其文明成果,同时也是因为它对于现实也具有积极意义。
传统文化中的传统思想如“以和为贵”、“实事求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的思想仍沿袭至今,它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至今“平等”、“和谐”仍印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中国旗袍,更是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已将它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从古至今,它代表着中国女性的古典韵味,标志着独具特色的东方时尚,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以及那具有永恒意义的美,让世界为之倾倒。
但传统文化就全部是积极的、先进的吗任何事情都是有其两面性的,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例外。
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局限性,决定了其对当今社会也有消极的影响。
好比古代西汉时尊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于是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过于追求道德修养而忽视自然科学,让中国传统文化重政务,轻自然,斥技艺。
道德至高无上的观念把人的兴趣引向了道德修养和政治活动,而不是引向对自然的征服和对物质世界的剖析;这种极端的思想直到现在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
高中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义之我见
![高中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义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a5fbfc2f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b7.png)
高中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义之我见高中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义之我见「篇一」中国传统文化灿若星空,拥有无穷的文化底蕴,中国传统文化美如山河,拥有高尚的精神品质。
悠悠漫漫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风骨犹存,源远流长,独树一帜,而又熠熠生辉,深深念念中华悠久历史古迹,风韵犹存,博大精深,而又清新自然。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培养我们的文化气质,还可以开阔我们的人生境界,启悟生命的智慧。
学习诵读名家经典,领悟传统道德的魅力。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是仁爱精神的象征,“色思温,貌思恭,居处恭,执事敬”那是礼法的遵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那是和的终极追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那是内圣外王的思想,“上善若水”那是道的境界。
接触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了解道家,悟道求道体道行道,无为而无不为,感悟佛教,利己利人功德圆满。
古圣先贤以己之思明我之智哉,明心见性,睿智笃行。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洞察体悟人生,开阔心胸。
也许我们能够体悟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精髓,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安静祥和的社会,但是人心却在逐渐的泯灭,高贵的道德修养又有几人能拥有。
古人有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如果我们能够潜心专修传统文化的一小部分,那么我们心中的那份不安与焦虑将会烟消云散,我们的心胸会开阔许多,我们的心境会开朗许多,我们的心灵也会纯净许多。
当有一天我们拥有古人那般深厚传统文化的底蕴时,我们离佛家所说的无悲无喜、无欲无求的境界又近了一步,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世俗所奴役,那人生会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体悟方能感知,感知方能做到。
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数千年先人的宝贵经验和智慧,我们每个中华儿女都应学习感悟与行动。
人的处世之法其实深藏其中,帮助人类处理好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己内心三大问题之道也深藏其中,中国乃至世界的救市之道更深藏其中。
五千年的历史传承至今,风雨无阻,彩虹依旧。
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
![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6ae9f22b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45.png)
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中国传统文化是源远流长的,它是历史的见证和积淀,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热爱,以下是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看法。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家庭和社会关系的稳定和和谐。
家庭是中国社会的基本单位,它具有承传家族血脉、培养子女为社会做贡献的重要作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尊重、孝道和忍让。
尊重长辈、孝敬父母、关心兄弟姐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它们对我们进行行为规范和道德引导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修养和修身养性。
儒家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和以德治国。
儒家思想强调了孝道、仁爱、忠诚等美德,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中国古代的士人们注重修身养性,追求个人的道德完善和心灵的升华。
他们注重读书学习、修炼品德和礼仪,以培养高尚的品质和文化素养。
这种修养的传统仍然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根深蒂固,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推崇和谐与平衡。
中国人崇尚阴阳五行的观念,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天人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在中国哲学中,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顺应自然规律。
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得到了确切的体现,可以看到生活中许多节日和仪式都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这种和谐的追求不仅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也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社会各个层面的关系上,推崇着和睦相处、互助互爱的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了勤劳勇敢的精神。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关于劳动和奋斗的传统故事,如《岳飞传》、《孟子》等,都展现了中国人民追求进步、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中国文化中崇尚勤劳和勇敢,认为劳动可以改变命运,勇敢可以克服困难。
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精神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得到了高度肯定和推崇。
中国传统文化倡导道德经济和公平正义。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诚信、诚实守信、公平正义的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议论文范文(通用33篇)
![中国传统文化议论文范文(通用3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a605036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8f.png)
中国传统文化议论文中国传统文化议论文范文(通用33篇)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尤其是占有重要地位的议论文,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那么优秀的议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传统文化议论文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传统文化议论文篇1上下五千年,中国一路风尘仆仆走来,脚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
但在今天,一提及中国传统礼仪,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甚至以为这种传统礼仪文化是过时的东西。
因此,中国礼仪文化正在遭受着史无前例的不屑。
然而,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国人民几千年处理人际关系的实践结晶,是人与人间行为规范的准则。
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为求的正确答案一起去老师家请教。
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来到程家时,适逢老师在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老师,就恭恭敬敬地立在门外,等候老师醒来。
老师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遍身披雪,脚下雪已有一尺多厚了。
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礼仪是律己,敬人是一种规范,是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
古人云“不守礼,无以立”,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东汉黄香仅仅九岁,就懂得尊老爱幼,孝顺父母。
在冬天严寒之时,就用自己的身体将父母的被子温暖后,再请父母就寝;在夏日炎炎之际,则用扇子给父母扇凉驱蚊,以侍奉父母就寝。
黄香温席是中国传统孝之礼仪,孝顺父母,从小事坐起。
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优秀的伦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如今的人们已经有了更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来孝敬老人,心已经没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无力,而是有力无心。
唐朝贞观年间,西域回纶国是大唐的藩国。
一次,回纶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带一批珍宝见唐王,其中最珍贵的是白天鹅。
途中,白天鹅不慎飞走,使者只拔下几片鹅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使者在担心害怕之下把鹅毛献给了唐太宗。
对于传统文化的看法作文
![对于传统文化的看法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8ebd9e75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fb.png)
对于传统文化的看法作文
在我眼中,中华文明有着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
中华文明有着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给予了我们现代文明的全部。
从道德反面看,我国古人就提出了各种思想,引导人们向着健康,有秩序的生活迈进,我也在这种熏陶中受益匪浅,例如:每天早读我们大声晨读弟子规,千字文,还有一些古代经典诗集。
领略文学经典的魅力的同时,也教给我们为人处事,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与朋友真心相待,做事认真等很多深刻的道理。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懂得守护我们的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倘若我们失去了珍贵的传统文化,我们的内心会不会时常感受到一种不能诉说的苦衷呢?更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政府的未雨绸缪。
为了引导人们重视传统文化,国家设立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守护传统文化的决心不言而喻。
传统文化如同民族的灵魂,蕴含着不屈的希望与力量;传统文化是民族发展的原动力,给人们勇攀高峰的斗志与毅力;传统文化仿佛是一座沟通世界的桥梁,传递给世界温暖与色彩。
因此,我想说:让我们共同守护我们的传统文化吧!。
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
![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fab9b3a1680203d8ce2f2483.png)
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一)小宥
众所周知,农历七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鬼节。
在这个节日里,生者写符包,烧纸钱,放鞭炮,以缅怀先人。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不少中国人都开始遗忘这个节日。
就拿写符包来说吧,当下的年轻人,有几个会写呢?大多数人家都是由老一辈的人来写。
说句不吉利的话,当老一辈的离我们而去,那我们该拿它怎么办,不过了?不可能。
这就需要我们青年人来传承,如果你真的有心,不要一小时,就能学会怎么写。
关键在于你肯不肯花这一小时的时间去学。
据我了解,没有几个人愿意。
而这,就意味着我们又要失去一个节日,不,是一类文化。
老祖宗历经千辛,留给我们一笔灿烂的文化遗产,而我们,非但没好好继承,还将其遗忘在田野,这是一件多么辛酸的事。
由于青年人的不重视,我国有多少文化遗产正在遗失。
前几年朝鲜跟我们争端午节的所有权,去年日本跟我们争钓鱼岛等等,从这一系列的事端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他国家对本土文化的重视,而这都是从我们对自己文化的漠视中体现出的。
华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其灿烂的文化遗产令其它国家歆羡不已。
然而,华夏文明也是世界上文化遗产遗失最严重的国家。
作为华夏儿女,我们不得不敲响警钟,认真地将本土文化继承下去,这是留给我们子孙后代的最好礼物。
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故国,亦是华夏人的尊严。
我们都不希望子孙因为我们的漠视,而去争文化遗产权,这是一种讽刺,也是一种耻辱。
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
![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82f78664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61.png)
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跨足数千年,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人类智慧的珍宝。
在我看来,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与魂,它代表了我们的传统道德观、精神信仰、审美观念等方面的价值,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最闪耀的地方在于它所蕴含的道德观。
中国古代的贤达们,从孔子到墨子,都对道德规范有着极高的重视和不断探究。
因此,我们的传统文化口碑特别好,给人一种感觉是非常崇高、正直的。
比如《大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些教育思想和“和为贵”、“忠诚正直”等价值观念,代表了我们的传统道德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很大的影响,让我们更加热爱人民,尊重传统文化。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还有着非常深厚的宗教信仰。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这些不同的民族,信仰信仰也形成了不同的文化。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最有影响力的信仰是儒、道、佛三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儒家文化。
儒家思想以“仁、义、礼、智”为核心,强调个人修养的力量,提倡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
道教强调个人内在的修养和自然界的和谐与均衡,佛教讲究“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因缘而生,讲求心灵的清净、舍取和悟透的境界。
这些宗教信仰大大地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使我们更加注重人文精神,推动社会进步。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还在艺术领域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
从唐卡画、书法、诗歌等传统艺术形式,到茶道、音乐、剧场等传统文化活动,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创作方面有着优美的表现,展现出独特的审美观和文化内涵。
比如中国的诗词、曲艺和戏剧,以反映民生历史为主题,表现人伦情感和美好愿望,突出艺术审美的内涵,成为世界文化的瑰宝。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所铸造出的丰富文化积淀与智慧之光。
我们需要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播,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传承好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论文【5篇】
![我国传统文化论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4e59839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77.png)
我国传统文化论文【5篇】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篇一【摘要】随着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提出,在教育教学中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习相关的语文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到传统文化,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中国所独有的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小学生语文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习相关知识,还让学生学习相应的民族文化知识。
小学阶段是学生在智力以及生理方面比较关键的时期,在这阶段传授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以此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渗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习的知识,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在识字过程中学习传统文化让学生学习相应的汉字,在识字过程中进行文化渗透,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学习阶段,学生要学习比较多的生字,在课文量上也比较多,关于传统文化知识的阅读内容有很多,例如《弟子规》《三字经》等,在教学中可以将这些内容以视频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了解到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
教师是知识的承载者,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模仿者,为此,教师一定要提升自身素质,在教学中要注重文字的书写,只要教师能够书写比较好的文字,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够认识到文字的美感。
由于很多学生的文字书写方式和教师的差不多,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书写的美观、大方,让学生感受到书写的魅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书写中,不仅能够学习到相应的书写知识,还能够在书写中感受传统文化,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学习诗文时感受传统文化古诗词的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渗透传统文化,对学生在写作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师在讲解诗文时可以将学生带入学习的情境中,以不同的视角来给学生讲解相应的知识,让学生体会到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诵读也是重要的学习方法,通过诵读可以让学生积累很多的相关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
![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8bfedb0c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18.png)
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精髓和智慧。
本文从历史传承、核心价值观、现代社会意义、传播与发展、保护与传承等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孝道、礼仪、忠诚、诚信等核心价值观,为当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启示。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变得尤为重要,我们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让其在当代社会中继续发扬光大。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增强文化自信,助力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在个人层面,我深刻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魅力,我们应该珍惜并传承好这份宝贵遗产。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传承、核心价值观、现代社会意义、传播与发展、保护与传承、启示、思考、总结1. 引言1.1 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遗产,凝聚着中国人民几千年的智慧和创造力。
作为中国人,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情感和自豪感。
在我看来,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道德理念,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通过学习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对传统的尊重,同时也可以在现代社会中找到宝贵的启示和指引。
在这个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
我相信,只有牢固树立文化自信,深刻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继承中华文明的精神财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2. 正文2.1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自古至今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华夏文明。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体现在各个方面,包括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是一个历经沧桑,不断吸收外来文化,逐渐形成独特风格的过程。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等。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这些文化传统相辅相成,互相渗透,共同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
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
![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f16a37775acfa1c7aa00cc28.png)
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度,已经走过了五千多个春夏秋冬。
在这五千多个春秋当中也沉淀了许许多多的文化,构成了我国丰富的文化宝库。
在这些文化当中,我们应该批判性的学习和继承。
首先,我认为中国的文化历史悠久,虽然说大多数都是从一些神话故事当中发展而来,但是他却有着属于自己的特点,比如说中国的节日,这些节日大部分是来源于神话故事的,举个我们最为熟悉的例子就是春节,春节的故事我相信作为中国人,没有一个人不知道的。
它的来源就是一个神话故事,但是他却给了我们不一样的庆祝方式,每一年当我们在过春节的时候,到处洋溢着一种节日的氛围。
这种文化传统已经渗透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也给了我们中国人一种,放松自己,欢乐高兴的时间,不同的庆祝方式也丰富了我国的文化宝库。
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每一个人应该把这种文化传承下去。
第二,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国度,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但是在这些文化特色之中我认为有的地方是可以摒弃的,但是那些传统的文化特色却永远也不能忘记。
在这些文化特色之中,我认为像中国的那些“三纲五常”就可以摒弃,我认为现在的中国是一个自由、平等、开放的国家。
我们讲究的是人人平等,而不再是君为臣纲;现在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让他们有自己的空间,而不再是“父为子纲”。
当今中国讲究人人平等,不论男女,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站在同一条水平线上,而不再是以往的“夫为妇纲”。
但是,中国的文化体系传承了五千年多年。
肯定也有着他自己比较经典的一面。
比如说孔孟的仁政思想,他是中国很多朝代的统治思想,有着经典的一面。
时至今日,我们还在学习,还在传承。
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中国才成为了天朝大国,在这之中当然也有许多东西是我们当今大学生所学习的,比如说:关于它的交友原则,“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和“道不同不相为谋”。
这就对我们大学生具有指导思想,正是这种指导思想才会培养出一大批以诚实守信为原则的青年。
才会出现“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纯洁、长久的友谊。
中国文化之我见作文
![中国文化之我见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4639d828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9d.png)
中国文化之我见作文
作文一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咱们中国的文化可厉害啦!
中国文化就像一个超级大宝藏。
比如说汉字,那一个个方方正正的字,多有趣呀!像“日”字,看起来就像天上挂着的那个太阳。
还有古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一读起来,春天的美景好像就在眼前。
过年的时候也能感受到中国文化呢!一家人聚在一起,贴春联、挂灯笼,红红火火的。
我最喜欢放烟花啦,“砰”的一声,五颜六色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漂亮极了!
还有咱们的传统美食,饺子。
过年吃饺子,那叫一个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说说笑笑,可热闹啦。
中国文化真是又有趣又美好,咱们都要好好了解它,喜欢它!
作文二
小朋友们,今天我想和你们聊聊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有好多好多好玩的东西。
像端午节,我们会吃粽子,还会赛龙舟。
我听说啊,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位大诗人。
还有武术,那些叔叔阿姨们打拳的样子可威风啦!一招一式,又有力又帅气。
再说说京剧,演员们穿着漂亮的衣服,脸上画着五颜六色的妆,唱着好听的戏。
中国文化就像一个大花园,里面有各种各样美丽的花。
我们要去欣赏它,爱护它,让它一直开得鲜艳、漂亮!
希望小朋友们都能喜欢我们的中国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