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二语词汇深度测量研究述评_何微微
近十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分析研究综述
近十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分析研究综述近十年来,国内对二语词汇习得进行了广泛的分析和研究。
这些研究主要关注二语习得者的词汇习得过程、影响因素及相应的教学策略。
本文将对国内近十年的二语词汇习得研究进行综述,总结相关研究的主要发现和趋势。
一、二语词汇习得的过程近十年的研究表明,二语词汇习得是一个渐进的、复杂的过程。
在早期习得阶段,习得者主要通过与母语相似或相关的词汇进行联想和猜测。
随着习得者的语言能力的提高,他们开始运用各种词汇学习策略,如上下文推测、词义推测和词根词缀分析等。
他们也会遇到一些困难,如词汇记忆的限制、语言环境的限制以及词汇知识的不完善等。
国内研究发现,影响二语词汇习得的因素主要包括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母语背景和词汇学习策略。
个体差异包括年龄、学习动机和习得能力等。
年龄越小,习得语言的速度越快。
学习动机和习得能力同样也会影响词汇习得的效果。
母语背景对习得者的词汇习得也有较大的影响。
中英双语背景的学习者在习得英语词汇时通常具有一定的优势。
研究还发现,合适的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地促进二语词汇的习得。
对于初级水平的学习者,教师可以采用各种形式的词汇游戏和故事阅读等活动来增强学习的兴趣。
对于高级水平的学习者,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运用各种词汇学习策略,如上下文推测、词义推测和词根词缀分析等。
教师还可以从听、说、读、写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教学,提高学生的词汇习得效果。
尽管近十年的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研究的范围仍然相对狭窄,缺乏对不同年龄、不同水平和不同背景的学习者的研究。
研究方法相对简单,主要依赖于问卷调查和实验室实验,缺乏自然语言环境中的观察和分析。
研究结果的应用性有待提高,很多研究仅仅停留在描述和分析阶段,缺乏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
国内汉语二语词汇习得研究述评——基于6种汉语类专业期刊17年(2000—2016)的统计分析
A Review of 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Acquisition Research in China - Based on the Research Papers Published in 6 Major Chinese Linguistics Journals of China in the Past 17 Years
(2000-2016)
作者: 吴继峰[1];洪炜[2]
作者机构: [1]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北京100089 [2]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出版物刊名: 汉语学习
页码: 83-93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5期
主题词: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词汇习得 述评
摘要:本文对国内6种汉语类专业期刊17年来(2000.2016)刊登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
研究发现:1)17年来汉语二语词汇习得研究有较大发展,整体数量呈上升趋势;2)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围逐渐扩大,涉及学习者词汇特征、词汇习得的外部因素、词汇习得的内部因素、学习者主体因素、心理词汇的认知加工机制、词汇广度和深度的测量、词汇习得研究方法、研究综述等8个主题;3)各主题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平衡,有些方面,如词汇动态发展特点、汉语二语词汇认知加工过程、词汇广度和深度的测量、汉语二语词汇产出测量工具和指标等方面的研究仍有待扩展和深化。
近十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分析研究综述
近十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分析研究综述近十年来,国内对于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逐渐得到重视,许多学者对于该领域展开了广泛深入的探索。
本文将对近十年来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的主要成果进行综述,总结其中的发现与进展。
关于二语词汇习得的影响因素,研究者们主要从认知因素、语言输入和学习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在认知因素方面,研究表明,个体认知能力对于二语词汇习得具有重要影响。
学习者的记忆能力、注意力和分析能力等都会对二语词汇习得产生影响。
学习者的母语背景和词汇学习历史也会对二语词汇习得产生影响。
在语言输入方面,语言输入的多样性、频率和可理解性都被认为是影响二语词汇习得的重要因素。
学习者在语言环境中接触到的词汇越多,其词汇习得的效果就越好。
在学习策略方面,研究表明,学习者采取的学习策略对于二语词汇习得也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词汇记忆技巧、词汇拓展策略和词汇运用等学习策略,可以提高学习者的词汇习得效果。
关于二语词汇习得的方法与技术,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促进学习者的词汇习得。
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的词汇教学方法备受关注。
这种方法通过提供大量的词汇输入和创设合适的学习环境,帮助学习者积累和巩固词汇。
还有研究者提出了词汇SRS(Spaced Repetition System)技术等电子技术在词汇习得中的应用。
这些电子技术能够根据学习者的记忆曲线和遗忘曲线,自动调整词汇的复习间隔,以提高学习者的记忆效果。
关于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方法和评估手段,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法和手段来研究和评估学习者的词汇习得过程和效果。
研究者采用词汇测试、语篇理解和语言产出等方式来评估学习者的词汇掌握情况。
还有研究者使用眼动追踪技术、脑功能成像技术等实验方法来研究学习者在词汇习得过程中的认知加工情况。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近十年来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学习者的词汇习得过程和效果,对于教师的词汇教学策略和词汇教材设计的研究相对较少。
近十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分析研究综述
近十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分析研究综述近十年来,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一直备受学者们关注。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国际交流的增加,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而词汇习得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学术界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对近十年来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的相关成果进行综述,从不同角度全面分析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旨在为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全面的参考资料。
一、研究方法在近十年来的研究中,国内学者们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来探讨二语词汇习得。
实验研究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
实验研究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观察被试者的词汇习得情况,为研究者提供客观可靠的数据。
问卷调查和访谈调研也是较为常见的研究方法,通过收集被试者的观点和看法,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在词汇习得方面的态度和行为。
国内学者们还进行了语料库分析和眼动追踪研究等方法的尝试,以期从不同层面全面了解二语词汇习得的规律和特点。
二、词汇习得的影响因素国内学者们在近十年的研究中发现,二语词汇习得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学习者个体因素对于词汇习得具有重要影响。
学习者的年龄、性别、学习策略以及母语背景等都会对词汇习得产生影响。
学习环境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学习者在词汇习得过程中所处的环境、所接触到的输入以及学习资源的丰富程度都会对词汇习得产生影响。
词汇学习策略的选择与运用也对词汇习得起到重要作用。
三、词汇习得的研究热点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国内学者们对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焦点逐渐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词汇教学策略的研究成为一个热点。
学者们探讨了不同的词汇教学策略对词汇习得的影响,以及如何设计有效的词汇教学方案。
语境对词汇习得的影响也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学者们通过实验研究和语料库分析,发现了语境对于词汇习得的促进作用,并着重探讨了如何创设合适的语境来促进学习者的词汇习得。
词汇教学技术的研究也备受关注。
学者们尝试利用技术手段来促进词汇习得,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电子词典和手机应用等来进行词汇教学,以期提高学习者的词汇习得效果。
近十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分析研究综述
近十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分析研究综述近十年来,国内对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趋势。
本文对近十年来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进行综述,总结归纳了这些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
国内的二语词汇习得研究主要集中在词汇习得的影响因素和策略上。
影响词汇习得的因素包括学习者的年龄、背景知识、学习策略等。
研究表明,年龄对词汇习得有一定影响,青少年学习者在词汇习得上优于成年学习者。
学习者的背景知识也会影响词汇习得的效果,具有较多相关知识的学习者更容易掌握新词汇。
研究者还发现了一些有效的词汇习得策略,例如使用词根词缀分析、词汇网络等方法可以帮助学习者记忆和应用新词汇。
近十年来国内的研究还关注了二语词汇习得中的一些特殊问题。
部分学习者存在词汇记忆困难、语义辨析困难等问题。
一些研究者通过探索有效的记忆和辨析策略,帮助学习者克服这些困难。
一些研究还关注了词汇的熟练度和使用频率对词汇习得的影响。
这些研究结果对于词汇教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近年来的研究还关注了基于技术手段的二语词汇习得。
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词汇学习,而一些研究则探索了基于移动终端的词汇学习策略和应用。
使用移动应用程序进行个性化学习、使用手机应用进行词汇测试等。
这些研究为二语词汇习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近十年来国内的二语词汇习得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丰富的成果。
这些研究为我们深入了解二语词汇习得的过程和机制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同时也为词汇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指导。
目前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研究方法和测试工具的限制、实证研究的数量和质量等问题。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法,拓展研究领域,为二语词汇习得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近十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分析研究综述
近十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分析研究综述近十年来,我国二语习得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研究者们对于二语词汇习得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
本文将对近十年来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进行综述,希望能够为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的发展现状近年来,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的热度逐渐上升,学者们纷纷涉足到这一领域。
他们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深入分析了二语学习者的词汇习得过程,探讨了影响二语词汇习得的各种因素,为推动我国二语词汇习得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 二语词汇习得的认知过程研究在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中,认知过程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
研究者们通过实验和调查,深入探讨了二语学习者在习得词汇过程中的认知活动和策略运用。
他们发现,二语学习者在习得词汇的过程中往往会运用各种认知策略,比如联想、记忆等,这些认知策略对词汇习得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 二语词汇习得的影响因素分析3. 二语词汇习得的教学策略探索除了对二语词汇习得的实证研究,国内研究者们还探索了各种二语词汇教学策略。
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策略,比如图像教学、语境教学等,可以有效地促进二语学习者的词汇习得。
这些教学策略的提出和实践,为二语词汇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尽管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部分研究者对于二语词汇习得的理论探讨较少,更多地关注于实证研究;一些研究缺乏跨学科的交叉视野,缺乏对于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的综合借鉴。
未来,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仍然需要不断探索和前行。
需要深入探讨二语词汇习得的相关理论和机制,建立更为完善的理论框架;需要加强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合作,借鉴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推动我国二语词汇习得研究实现跨学科、跨领域的深度发展。
近十年来,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学者投入到该领域的研究中,推动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不断向前发展。
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综述
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综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致力于学习一门外语,而学习一门外语的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学习外语的词汇了。
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们对二语词汇习得研究活跃,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本文对近10年来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系统的综述。
首先,本文针对二语词汇习得的基本理论,研究了记忆、语义等认知机制,以及发展中的语言默示理论等。
其中,就记忆理论而言,有关学习者的认知负荷等方面也有了许多研究。
同时,就语义方面而言,也研究了有针对性的选择词汇的机制,以及如何用最少的信息记住更多的词汇等。
另外,还有诸多研究针对不同语言背景下,词汇学习的特点等问题,以及如何有效地帮助学习者习得更多的词汇等。
此外,本文也对二语习得中的情境因素也作了相应的研究,比如说语境,话语活动,以及情境模拟等因素如何影响学习者及时识别词汇。
本文也讨论了这些情境因素如何帮助学习者更有效地学习词汇,以及如何有效的使用它们,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然而,此外本文也指出,在当前的二语词汇习得研究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如何准确评估学习者学习过程中逐步提高的词汇量等,这些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此外,如何把外语词汇习得的理论应用到教材设计中,以及如何更合理的设计语言教学的实际课程,也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综上所述,本文对近10年来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的最新成果,以
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系统的综述。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词汇学习的过程,以及相关学习策略,从而更好地帮助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取得长进。
近十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分析研究综述
近十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分析研究综述
近十年来,国内对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逐渐增多,涉及的领域也逐渐扩展。
本文将对
近十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进行综述。
近十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词汇习得的影响因素:研究者们关注了诸如年龄、语言背景、学习策略等因素对
二语词汇习得的影响。
他们发现,儿童和成人在习得词汇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差异,成人的
二语词汇习得更依赖于学习策略的运用。
2. 词汇习得的方法与策略:研究者们针对性地探讨了不同的词汇习得方法与策略对
于学习者的效果。
通过比较不同的方法和策略,他们得出了一些指导性的结论,例如记忆
词汇时可以采用联想、分类等方法。
3. 词汇习得的测量与评估:近年来出现了很多新颖的词汇习得测量工具,研究者们
通过这些工具对学习者的词汇习得进行评估。
他们还对标准化测试中的词汇习得量表进行
修订和改进。
近十年来的研究还关注了以下一些热点问题:
1. 词汇习得与语境的关系:研究者们探讨了词汇习得与语境的相互关系。
他们发现,学习者在真实语境中接触到的词汇比在课堂中接触到的词汇更容易习得。
2. 词汇习得与语言输入的关系:研究者们分析了语言输入对词汇习得的影响。
他们
发现,输入量越大、质量越高的语言输入对于学习者的词汇习得效果越好。
近十年来国内对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逐渐深入,拓宽了研究的领域,涉及到了诸多因
素与问题。
研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研究样本的选择和规模、实验设计的合理性等。
我们希望今后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并且在实践中能够更好地指导二语词汇习得教学的
实施。
第二语言词汇量测量工具研究综述
第二语言词汇量测量工具研究综述
张江丽
【期刊名称】《海外华文教育》
【年(卷),期】2017(000)002
【摘要】词汇量是反映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对英语第二语言和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界有关词汇量测量的工具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词汇测量结果产生差异的原因,以期为编制高水平的词汇测量工具提供参考.
【总页数】8页(P277-284)
【作者】张江丽
【作者单位】北京华文学院,中国北京1022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95
【相关文献】
1.社会价值取向的理论框架及其测量工具研究综述 [J], 高美;
2.词汇量测量工具在国内相关研究中的使用 [J], 唐玮;韩宝成
3.词汇量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和词汇习得策略研究 [J], 李广琴
4.社会价值取向的理论框架及其测量工具研究综述 [J], 高美
5.抑郁及其测量工具的研究综述 [J], 王鑫;王惠萍;耿晓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内二语词汇深度测量研究述评_何微微
2013年6月吕梁教育学院学报Jun.2013第30卷第2期(总第84期)Journal of Lvliang Education Institute Vol.30No.2(Sum.No.84)【教学改革】国内二语词汇深度测量研究述评何微微(昭通学院外语系,云南昭通657000)摘要:国内二语词汇深度测量研究起步较晚但也初具规模。
本文回顾了国内该领域测量常用的工具及方法,明确指出该研究存在的问题:目标词选词有限;测量工具或脱离语境或较主观,致使结果难以推广;只能测试词汇深度的某些重要方面;该领域测量多为横切面研究,动态跟踪性研究偏少。
关键词:二语词汇;词汇深度;测量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086(2013)02-0080-03一、引言词汇虽在二语习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其研究一直难成显学,直至20世纪70年代国外语言学者才着手对词汇习得开展多方面的研究:词汇量和词汇深度成为词汇习得研究的两个主要维度,但是词汇量的研究远远超前于词汇深度。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外语言学者着手词汇深度知识习得研究,国内该领域的研究起步更晚,尚有不少课题有待探讨。
鉴于此,本文拟对词汇深度知识的界定及国内词汇深度测量方法及工具现状进行回顾,以期对这一领域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二、词汇深度的界定目前词汇深度尚无全面完整的定义,理论上词汇深度知识的界定基于词汇知识框架:Cronbach[1]最早进行了词汇知识研究,指出掌握一个词应包括5个方面———概括、运用、词义广度、词义准确度及词的可用性,其界定肯定了词汇知识由多方面组成,但太过笼统,没明确指出除词义以外具体涵盖的方面。
Richards[2]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较为具体的词汇知识划分,词频、语域、形态特征被包括在内,尽管Meara[3]评论Richards的界定没有涵盖某些重要的词汇特征,而未能为词汇知识的描绘和界定提供系统的框架,然毫无疑问,Richards更为丰富地指出词汇知识结构是一个广泛复杂的领域。
我国二语词汇深度研究评述
成 分 分 类 法 提 出 应 分 析 构成 一 个 词 全 部 成 分 的不 同方 面, 持 此 类 观 点 的学 者 Na t i o n ( 1 9 9 0 ) 提 出 了一 个 相 对 全 面 的框 架 , 认 为 完 全 掌 握 和 了 解 一 个 同应 包 括 : ( 1 ) 词 形
一
体, 其 中较 受 推 崇 的 是 P a r i b a k h t 和 We s c h e ( 1 9 9 3 ) 的 五 等 级划 分 法 : 一级从来没见过; 二级见过或听过 , 但不知其意 ; 三级 能 正确 给 出该 词 的 同 义 词 和 母 语 对 等 同 ; 四 级 能 在 句 中 正 确体 现该 词 意 义 ; 五 级 能 在 句 中正 确 体 现 该 词 意 义 并
2 0 1 3年 第 5期 ( 总第 1 4 1 期)
牡 丹 江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J OuRNAI OF M UDANJ I ANG COI I EGE OF E DUCATI ON
N O.5.2 0 1 3
Se r i a l NO .1 41
的 角 度 回 顾我 国该 领 域 研 究现 状 , 并 对研 究 内容 、 研 究 方 法和 研 究 角度 做 出 归纳 , 以 期 为二 语 词 汇 深度 研 究 提 供
借鉴。
[ 关键词] 二语词 汇; 词 汇 深度 ; 研究视角
[ 中 图分 类 号 ] H1 3
近十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分析研究综述
近十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分析研究综述近十年来,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分析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
随着全球化的趋势以及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学习第二语言的需求逐渐增加,二语词汇习得成为了许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就近十年来国内的二语词汇习得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当前研究的热点和趋势,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近年来国内的二语词汇习得研究涵盖了广泛的语言对,包括英汉对、日汉对、法汉对等。
在英汉对的研究中,研究者们主要关注词汇习得的模式和策略,并深入探讨了学习者在语料库学习、认知词典学习以及语境语境学习等方面的表现。
而在日汉对和法汉对的研究中,重点则放在语音、语法和语义等方面的差异性分析上。
这些研究丰富了我们对不同语言对之间的词汇习得机制和规律的认识,为不同语言对的单词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的方法论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
近年来,国内研究者们在采用实验设计、问卷调查、语料库分析等技术手段的基础上,增加了眼动追踪、脑成像、实时语音识别等先进技术的应用。
这些新的研究方法不仅丰富了词汇习得研究的手段和手段,同时也提高了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这些方法的引入使得学者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词汇习得的过程和机制,为词汇习得教学提供了更为精准的指导。
在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分析研究中,认知心理学与语言学的交叉研究成为了研究的一大亮点。
认知心理学研究者们借鉴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二语词汇习得过程中的认知机制、认知策略、认知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这些研究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词汇习得的心理认知过程,也为词汇习得教学提供了认知科学的支持。
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也开始关注词汇教学的实践与应用。
研究者们通过调查、实验等手段,探讨了不同教学法对词汇习得效果的影响,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在线教育、智能教育等新兴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词汇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通过结合技术手段,设计专门的词汇教学软件和平台,可以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提高词汇习得的效率和效果。
近十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分析研究综述
近十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分析研究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二语词汇习得一直是第二语言习得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随着全球化的推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学习第二语言,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也变得愈发重要。
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日益活跃起来,近几年来涌现了许多优秀的学者和论文。
二语词汇习得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更好地理解二语词汇习得的规律并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对近十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进行综述,对于深入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指导未来的研究方向具有积极的意义。
1.2 研究意义二语词汇习得一直是第二语言习得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增加,二语习得者对于词汇的掌握变得愈发重要。
研究二语词汇习得的意义日益凸显。
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语言习得的规律和过程。
通过深入研究二语词汇的习得,可以揭示出不同语言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存在的共性和差异性,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语言习得的机制。
对于教学实践来说,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的成果可以为语言教学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通过了解二语词汇习得的规律和影响因素,我们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习者更快地掌握词汇,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的深入可以促进语言习得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通过对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可以推动语言习得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语言学习研究领域带来新的思路和突破。
研究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的意义重大且迫切,对于推动语言习得研究的发展和提升语言教学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二语词汇习得概述二语词汇习得是指学习者在掌握母语基础上学习第二语言时,获取和掌握目标语言的词汇知识的过程。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词汇习得一直是学习者和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之一。
二语词汇习得的概述包括了词汇习得的定义、研究对象、发展历程等内容。
近十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分析研究综述
近十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分析研究综述近十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人们对于二语习得的关注逐渐增加。
国内学者们也开始着力研究二语词汇习得,希望能够为二语教学和学习提供更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对近十年来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其研究现状、主要方法和成果,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呈现出四个主要特点。
研究热点转向多样化。
过去,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词汇教学方法、影响词汇习得的因素等方面。
而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从认知心理学、语言心理学、语料库语言学等多个角度对二语词汇习得进行研究,关注的问题也更加细化和深入。
研究方法趋向多元化。
传统的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等方法在研究二语词汇习得方面已经比较成熟,但在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尝试应用眼动追踪技术、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手段来研究二语词汇习得的过程和机制,为二语词汇习得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研究成果丰硕。
近年来,国内学者在二语词汇习得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涉及词汇习得的认知过程、影响习得的因素、教学方法等方面,这些成果丰富了国内对于二语词汇习得的理论认识,为二语教学实践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学术交流日益活跃。
近年来,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加强,国内学者不仅关注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也开始关注国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这有助于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的国际化和专业化发展。
二、研究方法近十年来,国内学者在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研究方法:实验研究、问卷调查、语料库分析、眼动追踪技术、大数据分析等。
实验研究是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
通过实验,研究者可以控制实验条件,确定变量,从而研究二语者在不同条件下的词汇习得过程和机制。
实验研究不仅能够检验理论假设,还能够挖掘新的影响因素,是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问卷调查是另一种常见的研究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研究者可以了解二语者对于词汇习得的认识、态度和实际习得情况,为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素材。
国内外二语词义猜测研究20年述评
Ke y wo r d s : Gu e s s i n g Wo r d Me a n i n g s ;L e x i c a l I n f e r e n c i n g ;K n o w l e d g e S o u r c e s ;I n f e r e n c i n g S t r a t e g i e s ;S e c o n d
v a n t f a c t o r s i n l e x i c a l i n f e r e n c i n g )a n d e x i s t i n g p r o b l e ms ,a n d c o n c l u d e s wi t h s o me p r e d i c t i o n o f p r o s p e c t s f 0 r f u —
2 0 1 3年 1 0月
南京人 口管理干部 学院学报
J o u na r l o f N a n j i n g C o l l e g e f o r P o p u l a t i o n P r o g r a m m e M a n a g e m e n t
得 了显著 成果 。
1 9 4 5年 , S e i b e t发 表 在 M r o d e r n L a n g u a g e J o u r — n a l 上 的首个 关 于词义猜 测 的 实证研 究引起 了心 理
学界和教 育学界 的 关注 , 拉 开 了词义猜 测研 究 的序 幕 。在 近 7 0年 的发 展 历 程 中, 词 义猜 测研 究 大 致
t u r e L 2 l e x i c a l i n f e r e n c i n g r e s e a r c h.wh i c h ma y p r o v i d e a t h e o r e t i c a l f r a me wo r k f o r a n d o f f e r v a l u a b l e i n s i g h t s i n — t o t h e b r e a k t h r o ug h o f L 2 l e x i c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a l i n f e r e n c i ng s t u d i e s i n Ch i n a .
近十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分析研究综述
近十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分析研究综述近十年来,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探讨。
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二语学习者在词汇习得过程中的特点、策略和影响因素等方面。
本文将对近十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进行综述。
首先,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二语学习者的词汇知识量和词汇习得速度。
二语学习者的词汇知识量和词汇习得速度与其学习的时间、学习环境、学习方法等因素密切相关。
二是二语学习者的词汇习得策略。
尽管二语学习者在词汇习得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困难,但研究发现他们会采用一些有效的策略来提高词汇的习得效果。
三是二语学习者的词汇习得影响因素。
二语学习者的词汇习得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因素、学习环境因素和教学因素等。
其次,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实验研究和语料库研究等。
问卷调查是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通过对二语学习者进行问卷调查,可以了解他们的词汇习得情况、策略应用以及影响因素等。
实验研究则通过设计实验任务,观察二语学习者在词汇习得过程中的表现,并通过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语料库研究则主要通过分析大规模语料库中的二语学习者语言数据,探讨其词汇习得的规律和特点。
综上所述,近十年来,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例如,如何更好地促进二语学习者的词汇习得,如何设计有效的词汇习得策略,以及如何提高教学效果等。
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提高二语学习者的词汇习得效果。
产出性词汇量和词汇深度对英语专业学生写作质量的影响
Vo . 4 NO 1 13 .
昭通 师 范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J u n l fZh oo g Te c e ’ l g o r a a tn a h rsCol e o e
21 0 2年 2月
Fe 2 2 b. O1
● 教 育 教 学 研 究
李 晓 (0 7 _ 对词 汇知识 与语 言综合 能力 的关 系 2 0 )7 进 行 了研究 , 出词 汇 深 度 知识 能 更 好地 预 测 写 指 作 成绩 ; 陈冬 梅 ( 0 9 [ 也 证 明词 汇 深度 知 识 与 2 0 )8 3
写作关 系更 为密 切 , 中搭配 与写 作最 具相关 性 。 其 尽 管 国内外都 有 学者对词 汇 知识 和写作 质量 进行 过研究 , 数着 力 从 写 作文 本 分 析 词 汇能 力 多
产 出性 词 汇 量 和词 汇深 度 对英 语 专 业 学 生 写 作 质 量 的影 响
何 微 微 ,
(. 通 师 范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外语 系 , 云 南 1昭 昭通
段 洁 云
昆明 603) 5 0 1
6 7 0 ; . 南 师 范 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 云 南 500 2云
词 汇在 二 语 习 得 研 究 中具 有 举 足 轻 重 的地 位 , 十世 纪 9 二 0年代 以来语 言学 者倾 向 于从 词 汇
量 和 词 汇 深 度 两 个 维 度 研 究 词 汇 知 识 。词 汇 量 即
学 习者掌 握 词 汇 的广 度 , t n 1 9 )1对 接 受 Nai ( 9 0 [ o ] 性词 汇 和产 出性 词汇 进 行 了区分 , 接受 性 词 汇 指
中 图分 类号 : 1 . 6 H3 9 3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8 9 2 ( 0 2 0 — 0 20 1 0 —3 2 2 1 ) 10 6 —5
二语写作产出中的词汇知识研究评述
本族语者地道地写作产出能力,一直被视作二语习得的终极目标之一。
但如何具备这种能力,一直是应用语言学者不断探索的内容。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二语写作产出中的词汇知识研究路径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探讨词汇知识与写作能力的关系;二是探索二语学习者在写作词汇产出时的心理构建;三是写作词汇提取和整合。
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这些研究进行梳理以期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一尧研究回顾(一)词汇知识与写作能力关系研究词汇知识与写作能力相关性研究是学者们关注最多的方面,以往的研究主要有两个维度:一是微观研究,围绕写作词汇的某个指示变量展开,推论写作产出性词汇发展路径;二是研究词汇知识与宏观写作水平的关系。
1.写作词汇指示变量。
Housen &Kuiken [1]指出流利性、复杂性和准确性是学习者写作水平的指示变量,构成语言水平的三个主要维度。
当前写作产出性词汇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能有效反映学习者内化语言水平的复杂性方面。
复杂性包括任务复杂性和二语复杂性。
Diane [2]指出任务效果体现为任务本身与参与者的交互作用,单一任务自身无法决定语言习得。
二语复杂性是从语言特征方面进行的界定,以期对二语习得情况做出较为稳定地评估,包括词汇复杂性和句法复杂性。
词汇复杂性指低频词在某一写作主题或风格文本中的覆盖率。
复杂性研究取决于研究者对复杂词的界定:Arnaud [3]和Linnarud [4]分别将其研究对象定时作文中使用“官方词汇表”中的词汇视为低频词;Laufer [5]将定时写作中被试使用的大学词汇为低频词汇。
近年来,词汇复杂性研究常用RANGE 分析文本,如Laufer [6]。
鲍贵[7]研究发现大学生写作词汇复杂性的发展路线呈直线型,万丽芳[8]发现英语专业学生写作词汇复杂性呈显著提高趋势,王海华和周祥[9]证实大学生写作词汇复杂性稳步增长。
句法复杂性方面,通过统计分析写作文本中的T 单位来客观区分作文质量。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