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课内阅读知识要点全总结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内阅读知识要点全总结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内阅读知识要点全总结

天津市2006~2009学年初中终结性质量调查复习提纲

语文阅读

第Ⅰ部分(课内现代文阅读共20篇)

一、九年级上册

《敬业与乐业》(#5)(课本、教学参考)

(1)论点:“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结论: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3)积极意义: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

消极作用:“人为劳动而生活”过于片面,有“维护既有的统治秩序”之嫌。

(4)应该怎样理解“业”的含义?“业”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为一件事

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因此,“敬业与乐业”的意义,就不只限于正式的谋生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16)(课本、教学参考)

(1)敌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2)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3)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4)用驳论证的方法直接批驳,又用正面立论的方法间接批驳,从而彻底驳倒对方谬论。

(5)这篇文章的语言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带有嘲讽意味。

(6)(本文思路)文章第1段摆出对方论据(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第2段紧接着摆出对方论点

(于是有人……)。第3至5段,作者承认所摆出的论据是事实,是“真”的,但推不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结论,论据不能证明论点:他们早已失掉自信力,只是曾经有过“他信力”,现在发展着“自欺力”,因此现在叫嚷“中国人失掉自信力”,只是为了掩盖自己悲观失望、丧失信心的心态。这是直接批驳。接着,作者在第6至8段,另立一个与对方论点对立的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第6段承上启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正面立论,第7至8段

热情歌颂富于自信力的“中国的脊梁”,从而驳倒对方。这是间接批驳。第9段是结论(……是不足为据的……),照应题目,对题目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

(7)下列句子中“中国人”的含义:

①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所有的中国人

②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

他信力都失掉了。——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③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④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广大人民

⑤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全体中国人

⑥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

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指极少数顽固分子以外的中国人民(8)埋头苦干的人:为国家民族的利益执著于某一项事业,不畏艰险奋斗不息的人或劳动人民。

拼命硬干的人:置身家性命于不顾,揭竿而起的农民领袖和精忠报国,壮怀激烈的民族英雄。

为民请命的人:为老百姓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疾苦的正直的官员。

舍身求法的人:为追求某一种公平正义不惜牺牲性命,舍生取义的人。

《故乡》(#9)(课本、教学参考)

(1)儿时的“故乡”,给“我”许多欢乐、甜蜜的回忆,甚至可以说代表了一种“理想”。而现实的“故

乡”,却面目全非,沉寂、毫无生气,昔日的人物,也失去了纯真与温情,变得冷漠、麻木、市侩和猥琐。使“我”感到“希望”的幻灭,心中无比“悲哀”。其实以前的“故乡”也和现实的“故乡”

没有

..什么不同,只不过那时“我”是以纯真少年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所以世界显得

..那样单纯、美好,甚至有一丝神奇。我们读这篇小说,要从作者对“故乡”的感觉变化中,探讨小说要表达的主题。

(2)闰土变化的表层原因——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深层原因——封建等级制度和等级观念对人民精神上的压抑与毒害。

(3)闰土:在生活的重压下艰难地挣扎着的中国广大劳苦民众。

杨二嫂:庸俗的小市民。尖刻、自私、贪婪、势利。

“我”:小说中的“我”,有作者的影子,但绝不要等同于作者。“我”飘泊在外,对故乡一直怀着美好的回忆,看到故乡衰败、冷漠的现实,深感悲哀、失望,但内心深处,还有着对故乡美好未来的憧憬。“我”对闰土怀有深厚的感情,表现了“我”对劳苦人民的同情与爱,对等级观念的否定。“我”

是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知识分子的形象。

(4)杨二嫂与闰土:①以杨二嫂的自私刻薄衬托闰土的善良淳朴。②以她20多年的变化说明城镇小市

民的生活日益贫困。

(5)开头的景物描写:悲凉的气氛,描写故乡肃杀的景象、农村的衰败和我的复杂、悲凉的心情。

描写少年闰土的景物描写:创造了愉快明朗的气氛,烘托出我对少年闰土的热爱。

离开故乡:怀着深深的失望和痛苦离开,寄托希望于未来。

离别时(我在朦胧中……)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静谧的气氛,形成了情景交融的深远意境。(6)结尾的含义: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意思是只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

了希望并始终不渝地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满怀希望去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

《范进中举》(#19)(课本、教学参考)

(1)中举前—后对比:世态炎凉,趋炎附势。

(2)范进:热衷功名,虚伪势力的封建士人(读书人)的形象。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描写。

胡屠户:前倨后恭,趋炎附势,庸俗自私,嫌贫爱富的市侩。语言、动作、细节、描写。

(3)讽刺手法:①对比:胡屠户②夸张:范进发疯③运用典型细节揭露人物的矛盾

(4)故事情节的发展大致可以划为五个层次:

①范进中秀才后回到家里,丈人胡屠户前来贺喜。这其实是前面情节的尾声,放在这篇节文里

却跟某些小说里的背景有几分相似,因为范进中了秀才,这就取得了考举人的资格。此外,从胡屠户教训范进的话里可以看出,中了秀才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范进的社会地位,还不能满足他追求功名的愿望。

②范进为去省城参加乡试向胡屠户借盘缠,反遭辱骂,他不甘心,居然瞒着丈人前往应试。范

进此举固然是受到了他宗师的鼓励,但如果不是急切地艳羡功名富贵,断然不会有这么大的胆量──从他置老母和妻子挨饿于不顾,也可以看出这一点。这是情节的开端。

③发榜之日,在断炊的情况下,范进奉母命到集上去卖鸡。去了将近两个时辰,中举的喜报忽

到,邻居赶紧去集上把他拉了回来。这是情节的发展,因为范进的命运从此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从被人藐视的“现世宝”变成受人尊重的“老爷”。但范进本人此刻尚未见到喜报,他不敢信以为真,还要靠卖鸡来“救命”,这又曲折地反映了他自20岁开始应考以来一连串的失败在心头留下的沉重

的屈辱感

...。

④范进见到了喜报,因欢喜狠了,痰迷心窍,昏倒在地,救醒后又发起疯来,拍着笑着,不顾

一切地走到集上去;多亏一位报子出了个好主意,找来胡屠户,狠狠地打了他一个嘴巴,这才清醒过来,不疯了(中举,对范进来说自然是荣耀之至,但挨巴掌却是受辱,荣而后辱,这是作者有意

鞭挞他的丑恶灵魂,具有极强的讽刺意义)。这是一场喜剧

..,是这个故事的高潮。范进在发疯过程中始终只说着一句话:“噫!好!我中了!”反映了他几十年来追求功名富贵达到了神魂颠倒的地步。

胡屠户在这场喜剧中对范进毕恭毕敬,把范进捧上了天,充分暴露了他趋炎附势的嘴脸。

⑤范进刚从集上回家,举人出身、曾做过一任知县的张静斋来访,赠金又赠房。这是故事的结

尾,说明范进的社会地位陡然上升,真是“今非昔比”了。

从这个故事不难看出,封建时代的科举制度是套在读书人身上的精神枷锁。

(5)文章层次(书第157页,摘录如下: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了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

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紧咬,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众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远,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①昏倒②疯跑③跌倒④疯走上集

(6)范进喜极而疯是一场喜剧,理由是:①文中写范进发疯和胡屠户打嘴巴都运用了夸张手法;②揭露

了当时士人热中功名的丑恶灵魂和市侩的趋炎附势的嘴脸;③范进终于清醒过来,结局圆满。

从人物命运的角度说这是一场悲剧,理由是:①把一生浪费在科举考场中,是范进的人生悲剧;②

把知识分子束缚在科举制度框架内,扼杀他的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灵魂,是国家民族的悲剧。二、九年级下册

《谈生命》(#9)(课本、教学参考)

(1)文章主题:本文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喻,揭示生命由生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过程和

一般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的相生相伴的共同法则,表达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2)……,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特殊的感受,也许在常人的感觉和想象中,死亡是痛苦和悲哀的,但作者超越了这些,达到了非常人所能达到的思想高度,语句看似平常,实则蕴含邈远情思、意味深长。

(3)宇宙是一个大的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滴,

大生命中之一叶。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变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变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总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呢?……世界、国家和个人的生命中的云翳没有比今天再多的了。

最后一段(层)全是议论。从表达主题方面说,在前文对生命的现象作比喻性的充分描写之后,再点明命意、阐明文旨、深化主题;从结构方面说,起着总绾全文的作用,由于文章具有哲理性、议论性的特点,所以最后一段具有作结论的性质。

(4)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这是一句形象生动的话。在本文中,意思是:希望你的一生有丰富多样的经历,你才真正体验到人生的美好。或者说人生应该经历幸福和痛苦、快乐和悲哀,只有某种单一的经历是不够的。这里的“云翳”喻指丰富多样的经历、体验;“美丽的黄昏”喻指人活到一定的年龄,或者说到了老年,

具有无限感慨又感到幸福和欣慰的景况,可以指老年时

..........。

......,但也未必确指老年景况

(5)全文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本文表达的感情是丰富多样的。细说起来,随文章的展开,感情呈起伏变化状。文章描写一江春水时充满激情,从“愤激”“怒吼”“奔腾”等词可以读出这种感情来;继而面对种种境遇,心情是快乐的、平静的;最后描写春水到了大海,表达的心情更是平静的,没有快乐,也没有悲哀。描写一棵小树则略有不同,一开始充分喜悦,充满希望,继而是“宁静和怡悦”,最后冬天来临,叶落归根,则怀有超乎寻常的平静,没有快乐,也没有悲哀。尽管全文的感情有起伏变化,但总的说来感情基调是积极乐观的,作者借此文宣示一种健康、进取的人生观。

(6)作者对生命的本质的认识是: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经历种种磨难,其间有痛苦也有幸福,痛苦

也是一种幸福;生命存在于运动之中,生命的过程是进取、斗争的过程;个体生命是宇宙大生命的一分子,个体生命最终要回归宇宙大生命的母体之中;生命的体验,始而新鲜,继而平静,最终归

返大生命母体中则无欢喜也无悲哀……(也可以另作这样的表述:生命的本质

..,在于蓬勃成长,奋

勇前进,任何力量也无法阻碍它、压制它;生命的规律

..是,始而渺小、微弱,继而强健、壮大,终而归于消亡,其间幸福与痛苦、顺利与曲折相伴相随。)

(7)①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总是相生相成的。

②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③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第一句阐述生命中快乐和痛苦的辩证关系,表明对生命规律

..的判断认识。第二句阐述人对生命中的辩证法应持的态度。第三句的意义与第二句相似,是以反问的形式阐述,语气更强烈。

这两句是作者积几十年的生活经验写成的精警之句,是最富有思想情感的句子,也是全文点题之句。作者提炼出深刻的哲理,并表明自己的人生观、人生态度,以及对社会、对宇宙自然、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变色龙》(#7)(课本、教学参考)

(1)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小官僚形象。

语言上:对百姓拿腔作调,作威作福;对权贵奴颜婢膝,溜须拍马。

(2)篇首的社会环境描写:写出沙皇统治下社会萧条落败的景象,反映出阴森可怖的社会面貌。

(3)动作描写——穿脱大衣:掩饰尴尬,为下文态度转变作铺垫。

(4)神态描写——洋溢着含笑的温情:讽刺他的媚态十足,令人作呕的丑态。

《变脸(节选)》(#14)(课本、教学参考)

(1)川剧剧本《变脸》破除重男轻女的世俗思想,着重表现了狗娃作为一个流浪女孩的人生遭遇,塑造

了不是男孩却胜过男孩的狗娃形象,同时也刻画了心地善良而命运不幸的老艺人水上漂的形象,反映了民间艺人的苦难命运,以及官场腐败、军阀横行、匪盗为患、民不聊生的社会状况,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旧时代的生活图景,以及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

(2)戏的上半场与下半场,大起大落,氛围、格调迥然不同:上半场主要写水上漂与狗娃闲拉家常,细

致地描绘出一幅爷孙共乐、和美悠然的生活图景;下半场则直接表现了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各自的内心冲突,并发生狗娃落水并被救起的又一次波澜,气氛紧张,激荡如潮,给人以强烈的情感震荡和精神冲击。这场戏,情节起伏跌宕,矛盾冲突尖锐,动人心魄,扣人心弦。

(3)在这场尖锐激烈的戏剧冲突中,水上漂对狗娃的态度,表现了他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

而狗娃的处境,则表现了她作为下层社会女孩的不幸和对命运的无奈抗争。二人之间的冲突,固然有人物性格的因素,特别是水上漂的重男轻女就是他的重要性格因素,但主要不是二人之间的性格的冲突,而是二人之间的命运的冲突。他们之间的冲突,反映的是我国传统社会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与底层人民艰难求生的矛盾,乃至我们民族的、历史的、社会的生存状态,并内在地揭示了人性的矛盾和人性的光辉。狗娃和水上漂都生活在社会底层,都是善良而不幸的人,这一老一少在苦难命运中的不解之缘,他们的遭遇所显现的人生磨难,他们的身上所闪耀的人性光辉,给人以灵魂的震撼。

(4)这场戏在人物塑造上,注重细节的刻画,如狗娃给老人斟酒添菜,给老人唱儿歌,为老人捶背挠痒,

独自对月抒情,水上漂怡然自得地饮酒抒情,手舞足蹈地陪孙子唱儿歌,与孩子同做摇船游戏,怕孩子累坏了让“他”歇息,斥责狗娃小小年纪就充当假货,果断地救起落水的狗娃,等等,以丰富的细节生动地展现人物形象;并注重心理的刻画,展示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感情冲突,从心灵深处显

现人物性格。剧中塑造了狗娃和水上漂这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狗娃的勤劳能干、乖巧可爱、机灵懂事、知恩图报,水上漂的心地善良、直率豪爽、重男轻女而又有情有义的性格特点,都跃然纸上。

(5)剧中的戏曲语言,是作者在口语基础上提炼加工的文学语言,并恰当地吸收了四川方言的一些语言

成分,清新质朴,通俗浅显,明白如话而富有情味,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富有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很适合舞台演出。剧中的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切合人物的身份。人物的对白,声气口吻酷似其人,“不工而工”,没有雕琢的痕迹,自然、流畅、贴切、生动;人物的唱词,抒发情感,真切动人,琅琅上口,声情并茂,体现了作者的语言功力和对戏曲艺术的稔熟。

(6)怎样看待水上漂重男轻女的思想?

①剧中描写水上漂这一人物形象,相当突出地表现了他重男轻女的思想。他因婆娘嫌他穷而

离开了他,“从此赌咒再也不跟女人打堆了”,并愤恨不已地说:“女人家,扫把星,滚她妈的三十三”;他对狗娃坦诚直言:“爷爷待你好,是对你有望啊。爷爷老了,越老越怕。一怕断了我家香烟,二怕断了祖传绝活儿,这才收你做我的孙子。爷爷把心掏给你,教你变脸本事,望你给我传宗接代”,并坚持“家传绝技,独孤一枝”,“传内不传外,传儿不传女”;他得知狗娃是女孩,“气得双手颤抖”,极为震惊、愤怒、痛苦、绝望,顿时改变了对狗娃的态度,明明白白地告诉狗娃:“男娃子是个宝,女娃子是根草,格老子要宝不要草”;他决定丢开狗娃,是因为“养儿方能续后代,女生外向招祸灾”,“重男轻女自古来”。所有这些,都表现了水上漂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的思想。

②但是,我们不能对水上漂重男轻女的思想只是加以简单的否定。水上漂所表现的重男轻女

的思想,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偏见,而是有其现实的基础,并作为一种世俗思想,有其深刻的民族、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的根源。水上漂收狗娃为孙子,主要是一种非常现实的生存需求,他需要老有所养,需要“弄孙”之乐,需要传宗接代,而这一切,在传统社会中都是由家庭的男性后代来实现的;他期望狗娃继承祖传绝活儿,并声明“家传绝技,独孤一枝”,“传内不传外,传儿不传女”,这也不足为怪,因为在我国封闭性的传统社会中,家传绝技“传内不传外,传儿不传女”是人们的普遍做法,只有使家传绝技“独孤一枝”,才能确保自己家族的利益一脉相承地延续下去,这是为了避免竞争以谋求生存。所以,水上漂重男轻女的思想和做法,有其现实的考虑和深层的原因,不能简单地否定,而要究其根源。

③剧中在表现水上漂重男轻女的思想的同时,还描写了狗娃时时处处地担心、掩饰自己女孩

真实身份的情景,当她被发现是女孩而面临被水上漂抛弃的命运时,哀叹自己“千不该,万不该,不该错投女儿胎!”,并写了狗娃的不幸身世和她的勤劳能干、乖巧可爱、机灵懂事、知恩图报,水上漂与狗娃彼此难以割舍的感情,他们所经历的感情冲突和精神痛苦,以及最后水上漂在危急之中将狗娃救起,等等,都具有否定、破除重男轻女的世俗思想的艺术效果。

(7)帮腔人在剧中起什么作用?

在剧中,帮腔人是一个局外人,一个旁观者,而不是故事情节中的人物角色。他有着叙事人的身份,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作者、观众甚至是剧中人的代言者。但他并不游离于剧情之外,而是在剧情发展的关口,以“画外音”或旁白的方式,对剧情起着催化、点化的作用。在这场戏中,水上漂发现狗娃是女孩而欲将她赶走,狗娃苦苦哀求,正是在这剧情发展的当口儿,帮腔人先是在幕内代言:“小小心灵受损害,童言诉苦童声哀──”,继而在狗娃的哭诉之后应声而出,走到台前,又道出一番话:“啊!帮腔帮她说句话,幕后走到台前来!满场观众也悲哀,要求老汉留女孩!”

说完之后隐退而去。在这里,帮腔人满怀同情地点出狗娃幼小心灵备受损害、悲苦哀告的惨境,并

以代言者的身份,恳求“老汉留下女孩”,表达了作者、观众和狗娃的心声,提示人们关注狗娃的命运,警醒人们的心灵,加重了悲剧

..的气氛。

三、七年级上册

风筝(教材、教参)

(1)本文主题。

①(首要主题)批判人性的麻木。从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这种现象上看,鲁迅的感慨尤

其深沉,文章就落脚在这一点上,留下无尽的悲哀和发人深思的问号。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原来他偷做风筝,自己也并不认为正当,以为兄长该管,因此并不耿耿于怀。

②严于自我解剖。鲁迅先生不是天生的智者,他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传统观念有落后的一面。但

是鲁迅先生可贵的是,一旦接受科学思想,是知错必改的。鲁迅是严于解剖自己的,严于自省的,往事,小事,都一丝不苟,知错必改,郑重其事,这种精神非常可贵。

③应该爱护儿童的天性。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

戏实在出于儿童天性,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因此不准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天性。鲁迅看到外国的儿童教育主张,认识了中国旧式教育的落后,愿中国的儿童教育改变落后的偏见,愿儿童精神从此不受压制,从此能够健康成长。

④手足之情。从手足之情上看,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小兄弟有出息,那气恨,是恨铁不成

钢。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虽为兄长,也要讨小兄弟宽恕。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2)探究这篇散文,可以悟到这样一层道理,中国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思想来指导,惟有这样,才

不至于干出逆情背理、愚昧落后的行为,而正当的行为也应该捍卫自己正当的权利。只有科学思想,才能照亮中国人的思想行为。

(3)……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看上下文,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惊异”,为什么“悲哀”。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温和的春二月,而北京却是肃杀的严冬。故乡的风筝时节,杨柳发芽,山桃吐蕾,而北京,“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所以惊异于北京竟在这样的季节放起风筝来了。“我”见风筝而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而且这一幕永远无法补过。说“惊异和悲哀”,从结构上说,是为了引出下文。

(4)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怎么说春天

“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

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5)写风筝事件的两段文字,感情色彩似乎挺复杂,该怎样体会?

的确挺复杂。鲁迅是用今天的眼光去观照当年的情景,但是写的又是当年自以为是的行为,所以褒贬的色彩挺复杂。试看他写的小兄弟,“多病,瘦得不堪”,……怪可怜的。放风筝本是极正常的,而“在我看来却是笑柄,可鄙的”。鲁迅把这样的压制写得多么严酷,这里隐含着对小兄弟的同

情,对自己深深的自责。

写小兄弟偷做风筝,隐隐写出了儿童的动手能力。上文写蟹风筝、蜈蚣风筝、瓦片风筝,小兄弟做的却是蝴蝶风筝,可见他聪明肯动脑筋,很会设计。这样有益身心的正当行为而要偷偷来做,实属可怜之至。褒扬与同情是可以体会得到的。作者把自己写得犹如凶神恶煞,是在自责当年扮演了精神虐杀者的角色。小兄弟的痛苦我们可以想像得到,而自己则是冷酷无情,这里含着同情、后悔与自我谴责之意。

(6)末段的语句怎样理解?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悲哀?为什么说“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

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我”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精神被虐杀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悲哀啊。而这种悲哀是意想不到的,所以说“无可把握的悲哀”,想摆脱也不可能了。

“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见春天,不要望见风筝,这才能忘却,才能摆脱悲哀。我只感觉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不仅指当时的天气,而且指心头的悲凉。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为有什么错,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觉悟者永远无法补过,这是尤其悲哀的,使人不寒而栗。

四、七年级下册

伟大的悲剧(#21,教材、教参)

(1)优秀品质:①诚信、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②坚毅执着,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③强烈的

集体主义精神。④无私的爱。

(2)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在这里,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但事实上作者本人并不这么认为,理由是,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传,本身就说明作者不同意“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的观点。

(3)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作者在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的是斯科特和伙伴的心情。此时,在痛苦万分的斯科特眼中,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的对手,胜利者阿蒙森似乎站在那里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这真是“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

(4)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完成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

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英国人普遍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这种文化传统熏陶下的斯科特,不能不接受这项为他人的业绩作证的任务。正因为他的这一行为,其人格才显得无比的高尚,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5)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

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联系上下文看,“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前心中回忆的美好的往事和他对遥

远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想,它们与现实的严酷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海市蜃楼是美好的,却是根本无法实现的。这样写更加突出了悲剧效果,给人心灵的冲击。

(6)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

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的赞誉,意思是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的崇高。有价值的、美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这话在全文中可作为主旨句

...,起点题的作用。

爸爸的花儿落了(#2,教材、教参)

(1)整体把握。

这篇文章是随着主人公起伏的思潮而记叙下来的,所以文章采用插叙手法,时而写眼前的事,时而又回忆往事,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当然,作者每次忆述往事,都是由眼前的事引发的。文章开篇用衣襟上的粉红色夹竹桃,引出前一天去医院探望爸爸时的情形;通过忆述探病时爸爸说的一番话,特别是嘱咐她不要迟到,引出六年前因赖床不起受爸爸惩罚以及自己以后上学从不迟到的情形;这时,礼堂的钟声响了,想到爸爸不会来了,她思潮起伏,想到爸爸的病和因病而不能料理花儿,于是又忆起爸爸爱花的情形;还没有想完,韩主任已经讲话了,我们也唱起了骊歌,由此想到很多人盼望自己长大,进而回忆起爸爸要她闯练,让她到东交民巷正金银行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的经过;最后写毕业典礼回来,看着满院零落的花儿,听到老高的话,她清醒地意识到爸爸的花儿落了,自己已经长大了。这里有现实,有回忆,用现实引出回忆,其中很多回忆又与爸爸的话语有直接联系,内容丰富而不拖沓,事件交错而不零乱。

本文重点写爸爸对自己的深情和盼望自己长大、懂事的情感,写得深沉,含而不露。爸爸严厉但不失爱心,这就是文中重点写到的赖床迟到事件。有一天,下大雨,她因赖床不起而受到爸爸惩罚。爸爸狠狠地打了她一顿,仍然坚持要她上学,不过拿了五大枚铜板,破例让她坐洋车去上学。

她上学时忘了穿上花夹袄,爸爸拿着送到学校去,还给了她两个铜板。事情不大,却充分表现出爸爸是十分爱她的,这在她幼小的心灵中激起了阵阵涟漪,使她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能够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爸爸时时盼望着孩子长大,鼓励女儿: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文章以“爸爸的花儿落了”为题,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人世。与题目相映,文章多处写到花,如开头由衣襟上的夹竹桃引出爸爸生病住院,结尾用“垂落的夹竹桃”回应前文,点出爸爸已不在人间。全文充满情味而又严谨周密。

(2)从全文看,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①爸爸表面很严厉,实际上却充满爱心。②鼓励孩子要坚强,

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③很重感情,他听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便急得吐血了。④特别爱花,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花。

(3)文章没有正面提及爸爸病危、濒死,写得很含蓄,但文中多次使用伏笔,暗示爸爸已经病得很重,

可能将不久于人世。比如文章开头“我”回忆去医院看望爸爸时,爸爸曾说:“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这是一处伏笔。又如当毕业典礼的钟声响起后,我突然又想到妈妈爸爸,疑惑“妈妈今早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是在暗示妈妈对爸爸的病情很了解,知道他将去世很悲痛。而毕业典礼结束后,“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

的”,急急忙忙赶回家去,这恐怕是一种预感,在文中也成为爸爸即将离开人世的伏笔。至于写她进家门以后看到“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更是以花喻人,把即将丧父的伤痛推到极致

..。

五、八年级上册

苏州园林(教参、课本)

(1)苏州园林的总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那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苏州园林艺术的地位:标本。

(3)“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意思是,尽管猛一看上去花墙和廊子把景致分开了,但因为墙壁是镂空

的,廊子两边无所依傍,所以景致并没有被真正隔开,而只是缓冲了一下视线,使得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眼前,而是逐次展开,这样就使游览者在心理上觉得园林中景致繁复、有层次了。

故宫博物院(教材、教参)

(1)全篇结构顺序:总——分——总

(2)说明顺序:由南到北的空间顺序;由外到内、由总到分。

奇妙的克隆(教材\教参)

1.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也可殃及人类,而且科学造福人类和殃及人类的程度在同步增长,如核的发现和利用;2.科学的发展越来越从自然界逼近了人类本身,越来越深刻地触及人类的伦理、道德和法律以及人类心灵,如克隆人问题;3.科学发展也会引发人类道德伦理观的变革和更新。如何确立并完善现代社会伦理道德价值观,使之既能导正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能适应科学技术的进步,理性而德性运用科学之剑,使之为人类造福,同时又让人类真正享受并体会到科学带来的幸福,这将是现代社会必须探讨和面对的问题。

阿长与《山海经》(教材教参)

(1)把握这篇课文,要区分作者儿时的感受和现时的眼光。鲁迅是以儿时的心态回忆阿长的,又是以写

作时的眼光去观照自己的儿时和阿长的,但是后一层意味是含蓄的,要透过文字表面去理解。

(2)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普通人都有美好的愿望。阿长这个不幸的寡妇只

求平平安安,鲁迅回忆起来,对她充满同情。

(3)阿长是一个没有文化的粗人,却是民间文化的载体。阿长没有文化,不免粗俗,性格又很外向,来

到周家做女工,也不知收敛,一味适性任情,“常喜欢切切察察”。人胖,睡相也不好。在温文尔雅的主人家就显得格外粗俗,连小主人都对她讨厌之极。阿长知道许多事情、许多道理,可以说,她是民间文化的载体。其中不免有迷信的成分,诸如什么“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

去”。也有落后的成分,诸如认为孩子拔草、翻石头就是顽皮,这是落后的儿童教育观。但是,课文所写,迷信、落后的东西并不多,多数是不错的。正月初一,要孩子恭喜,吃福橘,乃是吉利文化。

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这是珍惜劳动果实。不要从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钻过去,这是讲究形象。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这是避讳修辞。至于阿长讲长毛,可见民间对长毛的传说,是珍贵的历史资料,于我们认识太平军不无裨益。

(4)“伟大的神力”是什么意思?神力,神奇之力。课文两处说“伟大的神力”,都是儿时的感觉,鲁迅

现在这样写,前一处有调侃的意味,后一处则有称颂的意味。

(5)为什么题目上不写“长妈妈”而写“阿长”?不同的称呼,标志着不同的身份、品位。《阿长与〈山

海经〉》前一部分所写的人物行状,多用抑笔,又是“不大佩服她”,又是“讨厌”,又是“不耐烦”,又是“麻烦”,倘用“妈妈”称呼,名实不符,用“阿长”称呼,名副其实。所以,这个题目其实标示文章的一半是抑笔。再则,将“阿长”与“《山海经》”连接,又是一个看似矛盾的联系,一个文盲妇女与一本古典名著怎样联系起来了呢,有什么联系呢,令人好奇。再则,题目用的是46岁写作时的口气,宜用“阿长”称呼,而“阿”字又有亲昵的意味。

(6)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我”想“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阿长不识字,没文化,既不知道《山海经》是怎样的一部书,更何况她一向似乎并不善于关心“我”,因此她也不会理解“我”渴望得到《山海经》的心情。这表明“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

芦花荡(教材—教参)

(1)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白洋淀人民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充满意志和力量。

(2)景物描写作用:点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强抒情韵味、增添诗情画意。

六、八年级下册

列夫·托尔斯泰(教材教参)

(1)主要写托尔斯泰的须发的特点。“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

他的内心世界。”文章没有背景的渲染,像是素描直接进入肖像描画,这一句勾画了托尔斯泰的面部轮廓,突出了他的总体特征──多毛,浓密的胡须。抓住托尔斯泰面部特征反复描写,不但不给人以嗦重复之感,反而一下子就让读者对托翁的面部特征产生深刻的不同寻常的印象。这就是作者用浓墨重彩的描绘所产生的艺术效果,而浓墨重彩的描绘,又来自于夸张和比喻手法的大肆铺排:脸庞多毛,用“植被多于空地”喻之;黝黑脸膛“皱似树皮”;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

灰白的鬈发,像堆在额头上的泡沫;须发覆盖,像热带森林般茂密;大胡子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

这些句子中不仅有比喻,而且比喻中有夸张,比喻和夸张联袂运用,不仅使“画面”气韵生动,而且使人产生美的遐想。

(2)如何理解“直到年纪大了以后胡子才变成白色,因而显出几分慈祥可敬。直到生命的最后十年,他

脸上笼罩的厚厚一层阴云才消除了;直到人生的晚秋,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这段话的

含义?答:托尔斯泰到晚年实现了他世界观的转变,坚决站到农民的立场上来,对富裕而有教养的阶级的生活及其基础──土地私有制表示强烈的否定,对国家和教会进行猛烈的抨击。然而,他反对暴力革命,宣扬基督教的博爱和自我修身,要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道路。

(3)本文在艺术手法上的独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写出自己心中伟人的平庸粗陋的一面,二是

大量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写托尔斯泰外貌平庸、普通的一面,不仅是对托尔斯泰肖像真实的刻画,同时也揭示了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一员;写他面容粗鄙、丑陋的一面,实际上是反衬了他眼睛的无比精美。托尔斯泰就是这么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如果进一步探究,可以认为,写他形貌的矛盾统一,实质上也是写他的人生追求、人生态度与自己的阶级和身份的矛盾统一,以及他本身的思想也是矛盾统一的。列宁就说过,他既是伟大的,又是可笑的(这可能不是课文作者的本意)。本文的重心是落在写他的眼睛上,通过写眼睛来写他的敏察、深刻,写他作为伟大作家的杰出才能,写他是时代的透视镜和多棱镜。

(4)本文的比喻和夸张把我们带进无穷想像的空间,让我们尽情玩味其情趣,揣摩其含义。可以说,本

文比喻和夸张的艺术效果,不仅在于形象鲜明,特征突出,更在于喻意深刻,韵味无穷。

云南的歌会(教材 & 教参)

(1)在手法上,三个部分一写唱歌人,一写唱歌的环境,一写唱歌的场面。

(2)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在作者抒情的

笔调中汩汩流淌而出。

端午的鸭蛋(教材和教参)

(1)作者在文中大谈家乡端午的种种风俗,这正是他闲适自由的行文风格的体现。作者行文如同随意聊

天,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不做刻意的雕凿加工,也不刻意追求结构的严谨。但在随意之中也体现了整体上的严谨与和谐。

(2)日常生活富含生活情趣、人生意味。生活中并不总是惊涛骇浪,也未必处处正襟危坐。只有充分感

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悲苦、平淡以及诗意,我们才算真实地体验到生活的滋味。所以,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在小小咸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这是汪曾祺散文的魅力所在。文章读来从容散淡,大有月下听长者谈古论今之感,悠然恬然之间,流露出的是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3)“难以忘怀”实际上不是作者个人的心态,这是人类普遍的心理。儿时的一切在成年之后都会笼罩

一层异样的光辉。

敬畏自然(参考资料:《语文》《教师教学用书》)

(1)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自傲。第一,即使拿高科技来说,航天事业的空间,在大宇宙

中间,还是非常狭小。第二,人类的认识史也是一部不断纠错的历史,一万年以后看今天,我们的认识还幼稚得很。第三,矿坑也可能成为人类自掘的陷阱。第四,作者推断,“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在太空人看来,人类的智慧就算不得什么。

(2)作者进一步阐述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一、人类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人类智慧是自

然智慧的一部分,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二、人类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人类智慧与宇宙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既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一体,理所当然,人类应该爱护自然。

(3)作者从自然智慧进而论述宇宙生命。宇宙是有生命的,宇宙间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

类固然是高级的生命形态,但也只是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而非生命物质也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因此,人类和大自然中的其他事物实在是兄弟关系。

(4)结论

.........。敬畏,就是又敬重又畏惧。敬畏之下就是爱护。人类既然是宇宙智慧的..是人类理应敬畏自然

创造物,人类智慧应该领悟大自然的智慧,人类谋求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应该时时想到爱护自然,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5)“畏惧”:畏惧这层意思有其特定的含义,现代人之“敬畏自然”,与原始人对大自然的畏惧是不同

的。敬畏之畏

....,可以从“爱护自然”一语中探得它的含义。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破坏大自然,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大自然的处罚是无情的,是令人畏惧的,人类应该调整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不应该与大自然对立起来,自然界不是人类征服的对象,而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人类应该与自然求得和谐的发展,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要使自然界更美好,从而使人类的生存更为美好。

(6)“宇宙的智慧”、“宇宙的生命”究竟存在不存在?这个“智慧”,这个“生命”是从什么意义上说的?

课文所说的“宇宙的智慧”、“宇宙的生命”都是拟人化的说法

......,把宇宙比拟为人,将宇宙的一切,都设想为造物主的创造,那么这种创造的智慧真是太神奇了。作者说,“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就是拟人的说法。

用拟人手法,有生动、形象、亲切的效果,宇宙智慧与人类智慧成为相对的两个概念,二者就具有可比性。但是,拟人手法毕竟是拟人手法,如果走火入魔,认为宇宙间存在一个创造一切、主宰一切的“上帝”,那就会走向宗教。

(7)为什么说“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为什么说“我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

我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我思维即是宇宙在思维,我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我欢笑即是宇宙在欢笑”?

照作者的说法,人,这种智慧生物其本身就是宇宙智慧的创造,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这就是说,作者把宇宙智慧分为低级形态与高级形态。宇宙智慧就分化成两个概念。一个是大概念,既包括低级形态,又包括高级形态的概念;一个是小概念,单指低级形态。所谓“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这里所说“宇宙智慧”是指低级形态的宇宙智慧,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和宇宙智慧的低级形态当然是宇宙智慧的不同阶段。

照作者的说法,人之于宇宙,有如头脑之于全身,这就容易理解人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了。

头脑的认识、头脑的思维当然就是一个人的认识、一个人的思维,这就容易理解这一串话语了。再则,也说明人与宇宙是休戚与共的,例如,公害,破坏宇宙机体是宇宙的痛苦,也令人痛苦,所以说“我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反之亦然。

(8)“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作者用拟人手法,说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宇宙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都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区别只在于高级生命形态与低级生命形态之分,而高级生命形态正是从低级生命形态中产生的,所以低级生命形态,即看起来死气沉沉的物质也“隐藏着生命”,也有

“生命的萌芽”。诸如山崩之前是寂然无声的,山体在不断破坏,石头里有“生命的呐喊”,却暂无声息,那就是一种“沉默的声音”。

(9)智慧的关系:<1>人类智慧是宇宙指挥的高级形态。<2>人类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

喂——出来(语文课本、教学参考)

(1)提出了人类与自身生存环境的问题。

(2)提示了人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3)阐释了人对大自然的破坏总要遭到大自然的惩罚这一道理。

(4)人若只顾眼前利益和个人利益,必然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第Ⅱ部分(课内文言文阅读共22篇)

一、九年级上册

《陈涉世家》(#21)(教学参考)、《唐雎不辱使命》(#22)(教学参考)

二、九年级下册

《公输》(#17)(教学参考)

(1)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8[1/2])(教学参考)

(1)孟子主张:民贵君轻、王道(仁政)。

(2)结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8[2/2])(教学参考)

(1)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

(2)孟子主张:民贵君轻、王道(仁政)。

#18的两则短文的论证方式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这两则短文都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第一则以战争中的事例作为例证,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第二则从个人事例说起,在得出“困境出人才”这个观点后,转到统治者治国上,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两则短文提出论点的方式不尽相同:第一则短文的论点在文章中间部分点明,然后对论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和阐述;第二则短文在文章结尾处揭示出论点,不再对论点进行解说。

《鱼我所欲也》(#19)(教学参考)

(1)本文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并且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个人

都有的“本心”,那些在“义”上有亏的人不过是丧失了他们的“本心”罢了。

(2)本文的论点是什么?(舍生而取义)

前面已讲过,放到《告子上》全文里看,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人也能经受住考验;而如果丧失了“本心”,人就会做出亏心事来。

其实,仅对本文的结构进行一番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它的主旨是讲每个人都有

..”.和.

...........“.本心

保有

..“.本心

....。简要分析如下:在第1段里,作者用比喻的方式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的重要性

并分别从正面和反面加以阐明。行文至“所恶有甚于死者”,作者对这个观点的论述就结束了。紧接着“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提出了新的命题:人人都有“是心”(即本心),只是“贤者”能够保有它。第2段就是对这个命题的论说和阐明。作者用一般的人和乞丐都不肯接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证明人人都有“本心”,用“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概括

失去“本心”的人的惯有行为,并对此进行批评和嘲讽。需要注意的是,作者举的失去

..”.的.

.............“.本心

事例,并不牵涉

....

....”.的说法没.......生死,而只是富贵与

..............“.舍生取义

.........“.义.”.之间的矛盾与对立,所以,它和

有什么关系。

......从课文整体上看,人应该保有“本心”是本文论述的中心。“舍生取义”的观点和不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讲的都是“本心”赋予人的极大力量,属正面论证;“不辩礼义”接受“万钟”

的故事讲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耻,属反面论证。

《曹刿论战》(#21)(教学参考)

(1)取胜原因: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

(2)“请见”原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政治上取信于民的条件: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鲁庄公:急躁冒进。曹刿:从容不迫,胸有成竹。

(5)怎样评价鲁庄公?

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不是一个昏君。他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切求战,又说明他军事上无知。但在曹刿的启发下终有所悟,在作战中听从曹刿正确指挥,说明他跟一般的昏君还是有区别的。

《邹忌讽齐王纳谏》(#22)(教学参考)

(1)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标题中的“讽”是动

词,讽喻的意思,特指下对上用委婉曲折的言词进行规劝;“谏”是名词,指批评意见。

(2)全文共4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直言

..

不易

..的道理。课文先介绍邹忌的身材、相貌,肯定他是一个美男子,作为他自美和被别人赞美的基.础.。下面便分别向妻、妾、客提出“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的问题,想通过第三者的鉴定,来验证自己“美”到什么程度。而妻、妾、客的回答,都肯定了邹忌比徐公美,直到他亲眼见到徐公,才“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既然远不如徐公美,为什么人家却说自己比徐公美呢?显然有各自的原因,使他们没有勇气说出事实的真相。三人的回答,虽然都是赞扬,但语气

明显不同

....,用的是反问句,表示一种十...。妻的回答多了“君美甚”三个字,表示了妻子的偏爱之情

分肯定

.......、不用怀疑

....的口气。妾的回答少了“君美甚”三个字,但仍然用反问句,表现了她低微的地

位和畏怯

....、顺从的心理

.....。客人的回答不仅少了“君美甚”三个字,而且不用强烈的反问语气,只是

平淡地肯定邹忌美于徐公,只表示一种应酬

..的态度。邹忌经过冷静思考,悟出了妻、妾、客

..、逢迎

赞美自己的原因,并准备以此为喻去讽谏齐王。

第二部分(第2段),略。

第三部分(第3、4段),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先写齐王纳谏的态度和决心,然后分国内国外

....两个方面写出纳谏后取得的巨大成效,概括出齐王纳谏的深远意义,精练含蓄,意味深长。

三、七年级上册

童趣、咏雪、陈太丘与友期

四、七年级下册

伤仲永、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

五、八年级上册

三峡、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寥寥数语,意味隽永: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语言凝练,含蓄深沉,精美传神。

六、八年级下册

与朱元思书(教参)

作者在观赏中流连难舍,竟至发出了这样的慨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是由景生情、因情而明志的写法,既表现了富春山的魅力,也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最后四句很像电影中一个“淡出”的镜头。“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犹言明中有暗;“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犹言暗中有明。这是明与暗的辩证法。生活其实也是如此:富贵中的人自有他们的享受,但未必没有烦恼;而遁迹山林的人,生活上固有种种不便,但他们的快乐却是难以比拟的。用这种方式来结束全文,余味无穷。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教参)

岳阳楼记(教参)

(1)文章开头即切入正题,叙述事情的本末缘起。以“庆历四年春”点明时间起笔,格调庄重雅正;说

滕子京为“谪守”,已暗寓对仕途沉浮的悲慨,为后文抒情设伏。下面仅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八个字,写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为全篇文字的导引。

(2)第2段,格调振起,情辞激昂。先总说“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设定下文写景范围。以下“衔

远山,吞长江”寥寥数语,写尽洞庭湖之大观胜概。一“衔”一“吞”,何等的气势!“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极言水波壮阔;“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概说阴晴变化,简练而又生动。“前人之述备矣”一句承前启后,并回应前文“唐贤今人诗赋”一语。这句话既是谦虚

..,经“然

..,也暗含转机则”一转,引出新的意境,由单纯写景,到以情景交融的笔法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从而构出全文的主体。

(3)3~4两段是两个排比段,并行而下,一悲一喜,一暗一明,像两股奔涌跳跃的情感之流,传达出景

与情互相感应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

(4)第3段以“若夫”起笔,意味深长。这是一个引发议论的词,又表明了虚拟的情调,而这种虚拟又

是对无数实境的浓缩、提炼和升华,颇有典型意义。“若夫”以下描写了一种悲凉的情境,由天气的恶劣写到人心的凄楚。这里用四字短句,层层渲染,渐次铺叙。霪雨、阴风、浊浪构成了主景,不但使日星无光,山岳藏形,也使商旅不前;或又值暮色沉沉、“虎啸猿啼”之际,怎能不令过往的“迁客骚人”有“去国怀乡”之慨、“忧谗畏讥”之惧、“感极而悲”之情呢?

(5)第4段以“至若”领起,打开了一个阳光灿烂的画面。“至若”尽管也是列举性的语气,但从音节

上已变得高亢嘹亮,格调上已变得明快有力。下面的描写,虽然仍为四字短句,色调却为之一变,绘出春风和畅、景色明丽、水天一碧的良辰美景。更有鸥鸟在自由翱翔,鱼儿在欢快游荡,连无知的水草兰花也充满活力。作者以极为简练的笔墨,描摹出一幅湖光春色图,读之如在眼前。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段的句式、节奏与上一段大体相仿,却也另有变奏。“而或”一句就进一步扩展了意境,增强了叠加咏叹的意味,把“喜洋洋”的气氛推向高潮,而“登斯楼也”的心境也变成了“宠辱偕忘”的超脱和“把酒临风”的挥洒自如。

(6)第5段是全篇的重心,以“嗟夫”开启,兼有抒情和议论的意味。作者在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境后,

笔调突然激扬,道出了超乎这两者之上的一种更高的理想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感物而动,因物悲喜虽然是人之常情,但并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古代的仁人,就有坚定的意志,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动摇。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不改,“进亦忧,退亦忧”。这似乎有悖于常理,有些不可思议。作者也就此拟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曲终奏雅,点明了全篇的主旨。“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结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悲凉慷慨,一往情深,令人感喟。文章最后标明写作时间,与篇首照应。

(7)“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出的“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即“悲”

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的“异”,是指古代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小石潭记

(1)潭中气氛: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2)突出了作者(柳宗元)孤凄悲凉的贬谪生活。

(3)小石潭特点:幽静。

醉翁亭记(教参)

(1)这篇游记写于欧阳修到滁州任上的第二年,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

....的旷达情怀。

....、与民同乐

(2)第1段写醉翁亭之所在,并引出人和事。全文以“环滁皆山也”五字领起,将滁州的地理环境一笔

勾出。紧接着,作者将“镜头”从全景移向局部,先写“西南诸峰,林壑尤美”,后写琅琊山“蔚然而深秀”,再写酿泉,最后推出醉翁亭。这样层层递进,托出主景,引人入胜。“水声潺潺”“峰回路转”“有亭翼然”数语,写水,写山路,写亭,都神形兼备,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从大山深处引出一亭,仅用几十个字,可见文笔之简练。醉翁亭既出,写景也暂告结束,转而为叙事抒情。

作者用两个短句,自问自答,道出亭的来历:“作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前一问答,明白无疑;后一问答,隐约其辞,为进一步解释说明留有余地。行文至此,“太守”闪现,却不言明身份,成为全篇的一个悬念。下文讲“醉翁”雅号的由来,也言简意赅。“饮少辄醉”,突出了一个“醉”字;“年又最高”,又暗含了一个“翁”字。两者合璧,遂有“醉翁”之号。“醉

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全文的核心命意

....,为写景抒情定下了基调。“醉”和“乐”是表象和实质的关系,“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就是将游玩观赏之乐融化在宴饮之中。(3)第2段写山中景色及出游之乐。先写早晚晴阴烟云变化,后写四时景物的不同。用对偶句描写,用

散句收束,在整齐中寻求变化,抑扬顿挫,音韵谐美。如“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一写早,一写晚,各尽其妙而又互为照应。在写景中,又蕴含着事理的逻辑关系:因为“日出”,所以“林霏开”;因为“云归”,所以“岩穴暝”。这样,静态的描写又体现了动感,丰富了表现力。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是同样的句式,却又同中有异,节奏由二三变成了三二,形成错落之美。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的典型特征,以极其精练的语言刻画出来。如“野芳发而幽香”写春,

“佳木秀而繁阴”写夏,“风霜高洁”写秋,“水落石出”写冬,句句落实,一字不虚。最后用“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作总结陈述,写朝暮四时的游赏,照应前面的描写,总归为“乐亦无穷”,余韵不绝。

(4)第3段写滁人的游乐和太守的宴饮。这一段的描写,由景物转移到人事上。先写滁人之游,描绘出

一幅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在这幅图画中,有“负者”,有“行者”,有老人,有小孩,前呼后拥,往来不绝,十分热闹。这个游乐场景映在太守的眼里,就更多了一层政治清明的意味。写宴饮之乐,作者故意宕开一笔,不直入宴席,却从捕鱼酿酒写起,别有情致。宴饮所需,无论是酒还是鱼,无论是肉还是菜,都就地取材,不用外求。这样写,意在夸耀滁地的富足,表明野餐的简朴。

同样,宴饮之乐,也没有王公贵族府第那样高雅,无管弦助兴。但射饮弈棋,猜拳行令,杯盏交错,“起坐而喧哗”的野趣,也是朱门高第的宴饮得不到的欢乐。这里,太守又一次闪现:“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作者以简笔勾勒出“醉翁”的自画像,醉在其中,是因为乐在其中。

(5)最后一段写日暮醉归。这一段有描写,有叙事,更融入抒情和议论,托出全文的主旨。“夕阳在山,

人影散乱”,寥寥八个字,写出了醉罢晚归的情景,笔调闲散,淡雅而有情致。接下来写“乐”的几种情境:一是“禽鸟之乐”。大自然是禽鸟的家园,游人的到来,惊扰了它们的正常生活,所以当人去山空后,它们又和鸣林间,唱出欢乐的歌。“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它们的乐更是一种自然的存在

.....。二是游人之乐。游人之乐怎样,前文已有描述,故此处略而不谈,只说“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显然,这种“乐”已综合了自然和人事两种“情趣”,有了“自觉”的成分,但还缺少理性的认识。三是太守之乐。太守之乐的境界最高,他既知“禽鸟之乐”,又乐游人之乐;既能同醉,又能“自醒”。还能体察万物,反思人情,写文章来记述其事。那么太守是谁呢?及至文末,“太守”已出现九次,方才道出姓名,解开全篇悬念。文章也自然而止,且饶有余味。

(6)作者的“乐”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山水之乐”,并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二是“宴酣之乐”,近取“山肴野蔌”,佐酒“非丝非竹”,众人“起坐喧哗”,太守颓然其间;

三是“乐人之乐”,故作文以叙其事。三乐归一,都是“与民同乐”。

第Ⅲ部分(阅读参考题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请将选择题答案代号直接填入下面的答题表格中。

(答题表格)

1.对《小石潭记》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5分)

A.文章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B.小石潭的突出特点是:幽静。

C.文章抒发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的悲凉凄苦的情感。

D.柳宗元,字子厚。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对《岳阳楼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5分)

A.“进亦忧”呼应文中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B.“退亦忧”呼应文中的“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C.“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表达了作者要同古仁人一样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乐”的高尚情怀,勉励滕子京做“古仁人”那样的人。

D.“二者”指的是“古仁人”与“迁客骚人”这两种不同的人。

3.《岳阳楼记》最后一段运用的表现写法是()(5分)

A.卒章显志

B.借景抒怀

C.托物言志

D.欲扬先抑

4.下列句子朗读时语气停顿正确的一项是()(5分)

A.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B.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C.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D.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5.给下面文段中方框处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5分)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A.……“”,;!

B.……“,”——。

C.……“”,,。

D.——“,”,。

6.对《岳阳楼记》中第二段文字(予观夫巴陵胜状……)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5分)

A.这段文字详细描写了洞庭湖及其周围的景色。

B.“前人之述备矣”是对“岳阳楼之大观”的小结,简洁不繁。

C.“然则”轻轻一转,引出“迁客骚人”可能有的不同情怀。

D.“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反问,引出了下文的写景抒情。

7.下列关于《醉翁亭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5分)

A.“若夫日出而……”一段运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山中四时景物的不同。

B.“若夫”“至于”用在上下段的开头,具有过渡和转换的作用。

C.选文第二段依次描写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幅画面,其中“太守醉”是核心,其

他三幅都是陪衬。

8.下列对《陈涉世家(节选)》理解错误的是()(5分)

A.陈胜在起义前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后提出了“死国可乎”的策略口号。

9.对《公输》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A.叙述了墨子同公输盘、楚王辩论的经过,说明楚国攻打宋国不会有好结果,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B.充分体现了《墨子》一书散文论辩性强、富有逻辑性的特点。

C.通过对话,充分体现了墨子“民贵君轻”仁爱的政治思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