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蛋白质相关的计算题型及解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蛋白质相关的计算题型及解法
王玉红(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二中学 075000)
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化合物,又是生命活
动的体现者。
因此,蛋白质是高中《生物》中的重点和
难点,也是考点和热点。
现将与蛋白质相关的计算题
型及解法做了如下的小结和归纳。
1 与氨基酸缩合反应有关的计算
1. 1 关于缩合反应过程中氨基酸的个数、肽链数、形成的肽键个数和脱去的水分子数之间的数量关系见例1 ~ 3。
例1:血红蛋白的分子中,含有574 个氨基酸和四条肽链,问在形成此蛋白质分子时,失去水分子数和形成的肽键个数分别是多少?
解析:此种类型题是蛋白质相关计算中最基本的题型,根据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的通式及氨基酸的缩合反应过程,可以总结出如下规律:
氨基酸的个数- 肽链数= 脱去水分子数= 肽键数
据此规律可知:肽键数= 脱去的水分子数= 574 -4 = 570
1. 2 关于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此类计算是以1. 1 为基础,结合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和反应后原子数不变的原理,计算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例2:组成生物体某蛋白质的12 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一条含有100 个肽键的多肽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多少?
解析: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中,要失去水分子,因此其相对分子质量变化由失去的分子数目的多少决定。
由氨基酸的缩合反应可知:氨基酸的个数×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多肽(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水分子的个数× 18(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则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氨基酸的个数×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水分子的个数× 18此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100 + 1)× 128 - 100 ×18 = 12728
例3. 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分子,它含有两条多肽链,A 链含有21 个氨基酸,B 链含有30 个氨基酸。
2条肽链间通过2 个二硫键(二硫键是由2 个- SH)连接而成,在A 链上也形成1 个二硫键。
这51 个氨基酸形成胰岛素后,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减少了多少?
解析:此题是例2 的一个变式,需要注意的是这51个氨基酸形成胰岛素后,不仅要脱去水,而且还形成3个二硫键,每形成一个二硫键则脱去2 个氢。
所以,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减少的数量=(21 + 30 - 2)× 18 + 3× 2 × 1 = 888。
1. 3 求氨基酸的分子简式见例4。
例4:谷胱苷肽(C10H17O6N3S)是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的一个重要的三肽,它是由谷氨酸(C5H9O4N)、甘氨酸(C2H5O2N)和半胱氨酸缩合而成,则半胱氨酸可能的分子简式为
A. C3H3N
B. C3H5ONS
C. C3H7O2NS
D. C3H3O2NS
解析:根据脱水缩合反应可知:C5H9O4N +C2H5O2N + 半胱氨酸= C10H17O6N3S + 2H2O
根据反应前原子的个数等于反应后原子的个数,半胱氨酸为C3H7O2NS,故正确答案为C。
1. 4 求M 个氨基酸可以组成多少种多肽化合物见例5。
例5:某多肽由4 个氨基酸组成,这4 个氨基酸各不相同,试问;可组成几种4 肽化合物?若将足量的上述4 种氨基酸置于适宜的条件下,经脱水缩合形成的4肽化合物最多可能有多少种?
解析:由于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多肽的种类则不同。
因此根据排列组合可知此4 肽化合物的种类为P44= 4 × 3 × 2 × 1 = 24。
氨基酸的种类确定(m 种),肽化合物的氨基酸的
数量确定( n 肽),则可能形成的化合物的种类= mn = 44 = 256。
2 与蛋白质分子水分解反应有关的计算
例6:现有一条多肽,其化学式为C55H70O19N10,已知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甘氨酸(C2H5NO2),丙氨酸(C3H7NO2),苯丙氨酸(C9H11NO2)和谷氨酸( C5H9NO4),该多肽水解后多少个谷氨酸?有多少个苯丙氨酸?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这一多肽水解后得到的四种氨基酸中都只含有一个N 原子,可推知这一个多肽是由10 个氨基酸组成。
根据水解反应的情况可得下列简式:多肽+ 9H2O = 10 氨基酸,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原理,依题意设甘氨酸为X 个、丙氨酸Y 个、苯丙氨酸Z 个、谷氨酸K 个,列出方程式
2X + 3Y + 9Z + 5K = 55
5X + 7Y + 11Z + 9K = 70 + 18
X + Y + Z + K = 10 {2X + 2Y + 2Z + 4K = 19 + 9
解此方程得:X = 1 Y = 2 Z = 3 K = 4
·48·生物学教学2005 年(第30 卷)第8 期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一节的教学
吴建国(江苏省常熟市白茆中学 215532)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
学》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中有关植物
生理基本知识的一节内容,如何开展教学及使教学体
现新课程的理念呢?笔者经过实践,通过“找水”、“分
析图片资料”、“解读实验数据”、“评诗、改诗”、“角色
扮演”(萎蔫的菊花、沙漠中的仙人掌)、“给萎蔫的菊
花浇水”、“了解家乡的水资源以及植被分布情况和缺
水地区极其珍贵的水资源”等一系列探究、主体活动,
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提高他们生物科学素养、倡
导探究性学习的新课程理念。
通过笔者对课程资源的潜心挖掘,使乏味的植物
生理知识的教学和各种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情感、态度
和价值观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 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 1 教学目标①基础知识:说出植物的生活离不开
水的原因;举例说出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②能力培
养: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收集分析和处理资料的能力;尝试解读实验数据的能
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爱绿色植物,理解生物圈
中人与绿色植物的和谐发展;增强热爱家乡,立志建设
家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养成节约用水的生活习惯。
1. 2 重点和难点①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的原因。
②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③解读小麦实验数据的方
法。
2 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1 课时)
2. 1 课前准备①学生:自带各种植物器官,收集各
类图片资料,了解家乡的水资源和植物分布。
②教师:
自制CAI 课件,分组探究实验器材,“解读小麦实验数
据”用的练习题(Word 打印稿),作对比用的两盆菊花,
洒水桶等。
2. 2 引言以2003 年10 月15 日“神舟五号”载人飞
船的成功发射,圆了我们中国人千年的飞天梦,值得我
们每一个中国人骄傲的爱国主义教育为切入点,大屏
幕先后展示:航天英雄杨利伟在飞船上拍摄到的我们
地球表面影象的一张珍贵照片,太空中的整个地球的
图片。
并与学生交流以下问题:①从太空中看我们所
居住的地球,也是一个“水球”为什么?②这些水对于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如果没有了
水,⋯⋯(让学生展开想象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
)。
3 与蛋白质合成相关的计算
3. 1 主要考查DNA(基因)中的碱基数、RNA 中的碱
基数、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的个数之间的数量关系见
例7。
例7:水蛭素是由65 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控制
该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其碱基数至少应是多少?
解析:在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中,根据转录
和翻译的过程可总结如下规律:
DNA(基因)中的碱基数:RNA 中的碱基数:蛋白
质中的氨基酸= 6:3:1
根据此规律得出: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其碱
基数等于65 × 6 = 390
3. 2 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见例8 ~ 9。
例8:某蛋白质由n 条肽链组成,氨基酸的平均相
对分子质量为a,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含b 个碱基
对,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约为(D)
A. 2ab / 3 - 6b + 18n
B. ab / 3 - 6b
C.(b / 3 - a)× 18
D. ab / 3 -(b / 3 - n)× 18
解析:根据DNA(基因)中的碱基数:RNA 中的碱
基数: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数= 6:3:1 的关系可知,构成
蛋白质的氨基酸的个数= b / 3,则氨基酸总的相对分子
质量为ab / 3,据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中的数量关系可
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1 / 3ab -(1 / 3b - n)× 18 例9:已知多肽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 032 × 104,
每个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0,每个脱氧核
甘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00。
那么,合成该多肽
化合物的基因的相对分子质量不低于
A. 12120
B. 90900
C. 181800
D. 170928
解析:要想求得基因的相对分子质量,需要知道组
成该基因的脱氧核甘酸数。
要求组成该基因的脱氧核
甘酸数,需求氨基酸的数目。
设氨基酸的数目为X,根
据题意可得120X = 1. 032 × 104 +(X - 1)18 = 101,根据基因的碱基数和氨基酸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可知基因
的碱基数= 101 × 6 = 606,则一条脱氧核甘酸链应有
303 个脱氧核甘酸,脱氧核甘酸在聚合成脱氧核甘酸
链时也脱去303 - 1 = 302 个水。
所以,该基因的相对
分子质量=(303 × 300 - 302 × 18)× 2 = 170928,故正确答案为D。
#
生物学教学2005 年(第30 卷)第8 期·49·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