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教学课件第一章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梁启超的“新文体”散文 • 梁启超《新民说》中心思想就是启蒙,就
是提出批判改造中国的国民性,制造中国 魂的问题。 • 2.章太炎等革命派散文 • 文章的主题鼓吹排满、反清的民族民主革 命。
二、小说
小说内容是严肃与游戏并存,后期 倾向以消遣游戏为主。
四大谴责小说
翻译小说
• 周树人兄弟《域外小说集》 • 林纾《巴黎茶花女遗事》 • 《黑奴吁天录》
• 其特点是思想新颖,文白夹杂,平易畅 达,笔锋饱含感情,具有很强的鼓动力 的文体。
3.小说界革命
“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 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 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 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 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 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 说。” ——梁启超
11
第二节文学创作的业绩
一、政论散文
第一章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第一节: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条件 第二节:文学创作的业绩
知识分子民族危机感日益强化,通过文学进行国 民的启蒙。
• 三个改革失败: • 器物层面的改革 洋务运动 • 知识层面的改革 官派留学 • 制度层面的改革 变法维新
(一)近代知识界的形成
• 知识分子角色的转换 • 近代报业的兴起 • 学会的涌现
为具有现代性的文学诞生和成长提供了重要 条件:
• (1)催生出一批真正具有独立思想的作家 。
• (2)培养和造就了成千上万的文学读者。
(二)白话的兴起
• 黄遵宪 (1848-1905)引俗话入诗,宣称 “我手 写我口”;
• 梁启超(1873-1929) 创制了“新文体”,向着白 话文迈出了第一步;
1.诗界革命
冯将军歌 黄遵宪
将军一叱人马惊,从而往者五千人。 五千人马排墙进,绵绵延延相击应。 轰雷巨炮欲发声,既戟交胸刀在颈。 敌军披靡鼓声死2.文界革命
• 梁启超在1899年提出文界革命的口 号,力求借鉴日本和西方的思想内容和 语言形式,创造出一种“新文体”。
• 裘廷梁(1857-1943)认为“白话为维新之本”, 发出了“崇白话而废文言”的口号。
(三)近代诗文界的革命
中国现代文学观念变革,首功应归诸梁启超。他首先提 出了“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笔名饮冰 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学者 。享年五十六岁。
林纾(1852-1924)字琴南, 中国近代著名文学家、小说翻 译家。一生译有外国文学作品 180多种。计1200多万字,世 称“林译小说” 。
言情通俗小说
• 民初言情小说的代表作: • 徐枕亚《玉梨魂》
通俗文学“五虎将”
• 徐枕亚、李涵秋、包笑天、周瘦娟、张恨 水
本章小结
虽然这一时期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一些成果,但 这十几年的文学还不能说是现代文学。“谴责小说” 已经是白话小说了,但其格式仍然是旧的章回体。“ 新文体”已能相当自由地表达感情、描述时事,然而 文字还是半文半白的,并未完全做到他们主张的“言 文合一”。至于诗歌,其形式也未受到触动,仍只是 一种增添了新思想、新题材的旧诗词。就是梁启超等 的理论,从其观点到词汇,还保留着许多古文论的特 征。一切都还处于“半新半旧”的状态,但已经为抛 却“半旧”准备了条件。
是提出批判改造中国的国民性,制造中国 魂的问题。 • 2.章太炎等革命派散文 • 文章的主题鼓吹排满、反清的民族民主革 命。
二、小说
小说内容是严肃与游戏并存,后期 倾向以消遣游戏为主。
四大谴责小说
翻译小说
• 周树人兄弟《域外小说集》 • 林纾《巴黎茶花女遗事》 • 《黑奴吁天录》
• 其特点是思想新颖,文白夹杂,平易畅 达,笔锋饱含感情,具有很强的鼓动力 的文体。
3.小说界革命
“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 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 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 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 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 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 说。” ——梁启超
11
第二节文学创作的业绩
一、政论散文
第一章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第一节: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条件 第二节:文学创作的业绩
知识分子民族危机感日益强化,通过文学进行国 民的启蒙。
• 三个改革失败: • 器物层面的改革 洋务运动 • 知识层面的改革 官派留学 • 制度层面的改革 变法维新
(一)近代知识界的形成
• 知识分子角色的转换 • 近代报业的兴起 • 学会的涌现
为具有现代性的文学诞生和成长提供了重要 条件:
• (1)催生出一批真正具有独立思想的作家 。
• (2)培养和造就了成千上万的文学读者。
(二)白话的兴起
• 黄遵宪 (1848-1905)引俗话入诗,宣称 “我手 写我口”;
• 梁启超(1873-1929) 创制了“新文体”,向着白 话文迈出了第一步;
1.诗界革命
冯将军歌 黄遵宪
将军一叱人马惊,从而往者五千人。 五千人马排墙进,绵绵延延相击应。 轰雷巨炮欲发声,既戟交胸刀在颈。 敌军披靡鼓声死2.文界革命
• 梁启超在1899年提出文界革命的口 号,力求借鉴日本和西方的思想内容和 语言形式,创造出一种“新文体”。
• 裘廷梁(1857-1943)认为“白话为维新之本”, 发出了“崇白话而废文言”的口号。
(三)近代诗文界的革命
中国现代文学观念变革,首功应归诸梁启超。他首先提 出了“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笔名饮冰 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学者 。享年五十六岁。
林纾(1852-1924)字琴南, 中国近代著名文学家、小说翻 译家。一生译有外国文学作品 180多种。计1200多万字,世 称“林译小说” 。
言情通俗小说
• 民初言情小说的代表作: • 徐枕亚《玉梨魂》
通俗文学“五虎将”
• 徐枕亚、李涵秋、包笑天、周瘦娟、张恨 水
本章小结
虽然这一时期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一些成果,但 这十几年的文学还不能说是现代文学。“谴责小说” 已经是白话小说了,但其格式仍然是旧的章回体。“ 新文体”已能相当自由地表达感情、描述时事,然而 文字还是半文半白的,并未完全做到他们主张的“言 文合一”。至于诗歌,其形式也未受到触动,仍只是 一种增添了新思想、新题材的旧诗词。就是梁启超等 的理论,从其观点到词汇,还保留着许多古文论的特 征。一切都还处于“半新半旧”的状态,但已经为抛 却“半旧”准备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