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石油公司进口LNG情况
全世界lng发展历程

全世界lng发展历程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简称LNG)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以下是全世界LNG发展的主要阶段和重要事件:1. 20世纪初至1960年代,LNG的早期发展主要集中在储存和运输技术的研究。
1929年,美国化学工程师C.M.哈利德(C.M. Halliburton)首次成功地将天然气液化。
此后,随着技术的进步,LNG的商业化应用逐渐开始。
2. 1964年,美国的LNG出口工业开始起步。
首个LNG出口设施在路易斯安那州的Lake Charles建成,开始向英国出口LNG。
3. 1970年代,LNG行业迎来了快速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建设LNG接收终端,以满足能源需求。
日本、韩国和西欧国家成为LNG进口的主要市场。
4. 1980年代至1990年代,LNG的供应和需求继续增长。
一些石油公司开始涉足LNG行业,建设自己的LNG生产设施和船舶。
新的LNG出口国如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相继加入。
5. 2000年代,LNG市场进一步扩大。
新的LNG进口国如中国、印度和台湾出现,需求迅速增长。
LNG的运输船舶也变得更大、更高效。
6. 2010年至今,LNG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美国页岩气革命使得美国成为LNG出口大国,大量LNG进入国际市场。
此外,新兴市场如东南亚、非洲和中东地区对LNG的需求也在增加。
总体来说,全世界LNG的发展经历了从技术研究到商业化应用的过程,供应和需求不断增长,新的出口国和进口国相继涌现。
LNG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液化天然气价格趋势分析

中国液化天然气价格趋势分析目录1 前言 (2)2 中国液化天然气市场分析 (2)2.1 生产现状 (2)2.2 进口情况 (4)2.3 需求现状 (5)3 LNG价格变化趋势及预测 (7)3.1 全球LNG价格趋势 (7)3.1.1 价格趋势 (7)3.1.2 价格预测 (9)3.2 中国LNG价格变化趋势及预测 (10)3.2.1 价格体制 (10)3.2.2 价格趋势 (10)3.2.3 价格预测 (13)4 总结 (14)1 前言作为能源消费大国,中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发展天然气是实现能源清洁化的重要选择之一。
随着我国大气治理、节能减排的进一步深入,天然气的需求量将持续增加。
中国政府计划2015年将天然气在整体能源中的比重从2012年的4%提升至8%,2020年提升至10%。
在此背景下,液化天然气行业也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LNG作为一种清洁、高效能源,以其灵活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当前,LNG的应用领域主要在满足管道覆盖不足地区的用气需求、交通领域的用气需求以及发电调峰用气。
资料显示,2014年国产与进口液化天然气供应量均呈现快速增长。
截至2014年6月底,国产液化天然气项目已投产能达5130万方/天,较2013年底大幅增加1285万方/天,接近2013年全年的增长量。
在进口方面,海关数据显示,2014年前5个月液化天然气进口量较2013年同期增长21%左右。
2 中国液化天然气市场分析2.1 生产现状中国LNG工业从上个世纪末开始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十余年来已经在液化装备、储存运输、应用终端等全产业链取得多项技术突破。
进入本世纪以来,国内与天然气管网互补的“小型液化—LNG运输—卫星气化站”的生产、运输方式蓬勃兴起,发展迅速。
但中国至今还没有大型LNG生产工厂,总体上仍处在起步阶段。
上个世纪末,上海率先引进法国索菲公司技术,于2000年2月建成我国第一座LNG工厂,成立上海五号沟应急气源保障站;其生产规模为l0万m3/d(年产量约2.67万t),它以东海油气田生产的天然气为气源,只作为城市燃气调峰之用。
广东今年前7月进口LNG12万吨澳洲成主要来源

新台阶并实现双方股东 的共赢 。
寰球公司将 以框架协议 的签署为契机 ,加快推进广东省石化院重组工作 的进程及 未来广东公司的整合进程 ,早日实现寰球公 司华南地 区基地建设 的 目标 。
专家表示 ,产品质量全面升级 ,油 品指标满足国 Ⅲ排放标准要求 。通过炼油改扩建 , 广州石化油品加工能力正逐步提升 ,目前月加工原油 6 5万吨,月 出产汽 油 1 2万吨、 柴油 2 5万吨、航煤 5吨 , 品质量都能满足 国Ⅲ标 准的要求 。据 了解 ,根据这套装置 产
茂名石化 10万吨/ 的 0 年 乙烯改扩建投产成 功
投 资 6 多元的 3 万吨/ 亿 5 年高密度聚 乙烯装置是 目前全球 生产规模 最大、工
艺技术最先 进的生产装置 。该 装置 引进
广东今年 前 7月进 口 L G 1 万 吨 澳洲成 主要来源 N 2
“ 油荒” 气荒 ”频 繁发生之 下,广东开始将 目光转 向了进 口天然气 。汕头海 关 、“ 透露 ,今年 5 底,澳大利亚籍 “ 月 海鹰”号轮满载 6万吨液化天然气抵达深圳大鹏湾 , 揭开 了广东省大规模 进 口液化 天然气 的序幕 。 与传统 的液化丙烷、丁烷 石油气相 比,液化天然气燃烧过程排放 的温室气体 和硫 化物 更低 ,对环境污染更小 ,被誉为 “ 清洁能源” 。不仅如 此,液化 天然气价格还 只有 液化石 油气 的 1 / 3左右。海关表示,广东 口岸液化天然气进 口平均 价格 是 1 05 8 . 美元/ 吨,而液化丙烷、丁烷石油气 的价格则达 521 5 .美元/ 吨。
中反应器循 环泵 、催化 剂活化炉 等核 心
广东省石化设计院与中国寰球公司签署框架协议
中国天然气进口格局分析2013

中国天然气进口格局分析2013一、未来20年天然气可能成为主流能源 (1)二、进口LNG在2020年前将爆发式增长 (3)三、中国进口LNG来源 (4)四、进口LNG接收站 (5)一、未来20年天然气可能成为主流能源天然气是一种优质、高效、清洁能源,它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影响人类呼吸系统健康的物质极少,产生的二氧化碳仅为煤炭的40%,产生的二氧化硫也很少。
天然气燃烧后无废渣、废水产生,相对于煤炭、石油等能源,具有使用安全、热值高、洁净等优势。
尽管天然气作为燃料,很早就被发现,但大规模应用却远远落后于石油,主要原因在于气体的储存和运输非常困难,无法实现长距离运输。
LNG(Liquefied Natural Gas,缩写为LNG)是液化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在常压下的液化温度是-162摄氏度,液化后体积压缩600倍。
LNG无色、无味、无毒、无腐蚀性,比重仅为同体积水的45%。
LNG的出现,使大规模长距离运输天然气成为可能。
自50年代末,世界上第一艘LNG船研制成功后,经过60年的发展,船舶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运输和储存不再成为难点。
而美国和加拿大的页岩气技术在近几年发展迅速,使得天然气价格大幅下降。
预计未来20年,世界能源格局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据预测,目前的全球石油储量还将继续供人们使用大约60-100年,而天然气的储量却极为丰富。
根据各产气国目前在建的项目统计,2020年全球天然气总产量预计将超过4亿吨。
因此,天然气未来很有可能替代石油,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多的能源。
2010年全球约消耗3万亿立方米天然气,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为24%。
据国际能源署预测,2030年全球天然气消耗将达到4.6万亿立方米,在一次能源中比例为27%,成为和煤炭、石油同等重要的能源。
中国一次能源结构中,天然气的占比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未来这一比重很可能加速提升。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2015年中国天然气在一次能源的占比就将提升到8.3%,而2030年,中国的天然气消耗将达到3310亿立方米,成为世界第二大天然气消费国,占世界消耗总量的7%。
LNG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关于如何推动LNG发展的讨论药学院陈洁烽10353069摘要LNG具有多种传统能源没有的优点,而且,LNG的使用在我国得到了一定的认可和推广。
因此,在当今能源紧缺的时代,LNG必将会成为主流能源之一。
所以,我国必须大力发展LNG产业,以解决能源危机。
关键词LNG产业链LNG进口市场化0 前言LNG即液化天然气,是一甲烷为主要组分的天然气在低温下的液态混合物,其体积仅为气态是的1/625,具有运输方便、储存效率高、生产使用安全、环保等特点[1]。
因此LNG具有成为新一代主流能源的潜力。
1 LNG发展的必要性下面就的发展现状来具体分析推动LNG发展的必要性:(1)中海油LNG产业链的形成广东液化天然气项目的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LNG产业进入了一个新里程碑。
在中海油的投资下,国内整个LNG的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而目前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参与的广东、福建、上海等的LNG项目已经进入生产运营期,浙江宁波、珠海、深圳等LNG项目正进入建设和前期研究阶段[2]。
自从1995年中海油确立了“油气并举,向气倾斜”的发展战略,天然气的开发得到的深入研究。
如今已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若在此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将会在能源问题上得到很大的解决。
(2)LNG储罐国产化的可能性目前,我国的LNG产业已初具规模,每年进口的LNG已达数百万吨,预计2020年,我国沿海地区进口LNG规模可达6000×104吨[3]。
因LNG的进口量大,LNG储罐的需求也因此加大,所以需要将储罐国产化。
目前有关储罐的技术如9Ni钢焊接等也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在大连的LNG项目3号罐也开始安装,总容量达16万立方米[4]。
可见在LNG的储罐上就需要大力的发展,这是当代中国不可忽视的一环。
(3)中小型LNG市场的发展在中小城镇以及大中城市的边远校区因为地理限制,而使管道运输不便和不经济,因此利用LNG的运输灵活得优势,建设LNG卫星站,能够作为燃气供应使用。
中国石油三巨头

中国石油三巨头在目前全球可开采油气资源储量日益减少的情况下,只有在上游获得充足的油气资源储备,才能保障石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仅仅是采油,中石油平均每日就净赚3.57亿元。
在这种利润诱惑下,中石化、中海油两大巨头也来抢食这个产业源头的行为,也就不会让人感到惊讶。
9月10日,中石化山东LNG(液化天然气)项目奠基仪式在山东青岛胶南市举行。
而在8月31日,由中石化投资建设的国内第二条天然气长输管线川气东送工程已开始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中石化新闻发言人黄文生曾对媒体表示,川气东送工程全面完工后,将每年为中石化增加收入200亿元左右。
“这对中石化来说意义重大。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能源行业研究员周修杰在接受《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公司在国内的市场份额有望大幅提高,缩小与中石油的差距;另一方面,公司的业绩也将得到提升。
”争抢上游从国际上的大石油公司来看,一般情况下,谁拥有的上游资源最多,谁的盈利空间就最大,这一点毫无疑问。
中国石油大学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震在接受《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期披露的三大石油公司半年报显示,最赚钱的中石油几大业务板块全线飘红,勘探和开采板块是其盈利的支柱,占到了中石油总营业利润的82%。
随着今年国际油价的上涨,中石油采油业务利润率大幅增长,其勘探开采业务板块实现经营利润733.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4.9%。
按净利润计算,中石油平均每日净赚3.57亿元。
而中石化由于受到炼油板块业务拖累,利润增幅明显弱于其他两大石油公司。
一直以来,原油炼化加工是中石化在石油产业链中的优势板块,而原油的勘探开采则一直是中石化的上游短板,尤其在天然气产量方面中石化与中石油相差甚远。
据周修杰提供的资料显示:2009年我国天然气产量约为854亿立方米,其中中石化的产量只有85亿立方米左右,仅占有约10%的市场份额。
随着川气东送工程的建成投产,这一市场格局发生了改变,中石化的天然气份额将突破200亿立方米。
LNG现状与发展综述

LNG现状与发展综述天然气在常压下,当冷却至约-162℃时,则由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天然气(英文Liquefied Natural Gas),简称LNG。
天然气是埋藏在地下的古生物经过亿万年的高温和高压等作用而形成的可燃气体。
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热值高、燃烧稳定、洁净环保的优质能源,热值为8500大卡/米3。
天然气是较为安全的燃气之一,它不含一氧化碳,也比空气轻,一旦泄大卡/米3。
天然气是较为安全的燃气之一,它不含一氧化碳,也比空气轻,一旦泄漏,立即会向上扩散,不易积聚形成爆炸性气体,安全性较高。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基础能源、原材料价格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生产企业的成本也随之增加,而天然气价格一直未能很好地随市场供求和相关替代能源价格的变化而及时调整,进而影响到了生产企业的积极性。
预计到2010年,天然气需求量将达到1000亿立方米,产量约800亿立方米,缺口将达到200亿立方米左右;到2020年,天然气需求量将超过2000亿立方米左右,而产量仅有1000亿立方米,另外的50%将依赖进口。
全球天然气市场发展趋势:纵观2007年全球天然气市场,在油气价格、资源的开放程度、管道建设及国际合作四个方面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
对比、分析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有利于我们把握未来全球天然气市场变化的趋势,增进我国利用国际天然气资源的整体效益。
一、竞争性市场价格稳中有降,垄断性市场价格大幅度上涨竞争性市场:美国、加拿大及英国是天然气竞争性市场的典型代表。
总体上看,与2005年价格相比,竞争性市场价格稳中有降,价格下降的影响因素在美加主要是库存水平较高,且采暖季节气温较正常年份高所致。
2006年,美国现货天然气市场均价6.74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与2005年现货均价8.97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相比,下降了24.8%。
与此同时,期货天然气市场均价6.9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与2005年9.02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相比,下降了23%。
2022年LNG行业现状分析1

2022年LNG行业现状分析我国液化自然气(LNG)汽车和船舶市场的快速成长正在重塑自然气产业格局。
数据显示,中国LNG交通能源事业正引领世界交通能源向自然气清洁能源转型的潮流。
现对液化自然气调研报告分析如下:我国将来进口LNG市场分析猜测日前了解到,新奥能源和广汇能源两家民营公司,目前分别在浙江和江苏建设LNG接收站,这将改写我国LNG接收站建设和LNG进口由国家石油公司垄断的格局。
随着美国和俄罗斯LNG进口在将来成为现实,更多企业有望进入到进口LNG这一领域,这将使LNG上下游产业链的景气周期持续时间更长。
始终以来,我国进口LNG接收站主要由中石油与中海油两家建设。
据统计的数据,我国累计投运LNG接收码头6座,总计产能为1880万吨/年,其中中海油旗下产能为1230万吨/年,中石油旗下产能为650万吨/年。
目前来看,中国将实行国产常规自然气、特别规自然气、进口管道自然气、进口LNG等多种手段来保障国内自然气供应。
海通证券估计,到2022和2022年,我国进口LNG将分别达437亿和786亿立方米,较2022年分别增长233%和500%。
上个月,美国国家能源局批准了FreeportLNG终端向非美国自由贸易协定国家出口LNG的申请。
国金证券认为,这代表了美国能源政策的重大转向。
在此之前,美国能源局只允许向同美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的14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自然气。
目前美国仍有20多个LNG项目在向美国能源部申请出口许可,估计这些项目有望逐步获批。
目前美国是世界上自然气资源最为丰富而且低廉的国家之一,随着上述LNG项目出口成真,中国大规模进口美国LNG只是时间问题。
不仅仅是美国,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近期也在公开场合中表示,将打破俄罗斯自然气公司的LNG出口垄断,随后俄罗斯媒体报道称,俄罗斯将在今年内放开LNG的出口限制。
无论是民营企业还是三大石油巨头,都看到了将来进口LNG的宽阔市场。
据卓创资讯统计,目前正在筹建的接收站约15座,全部建成投产后我国LNG年接受力量总计为4170万吨,其中中石化项目1400万吨,中石油项目650万吨,中海油项目2120万吨。
4 LNG资源及贸易情况

LNG资源及贸易情况1、LNG资源到2004年底,全球共有13个国家(69条生产线)生产LNG,它们主要分布在亚太地区、中东和大西洋盆地。
亚太地区的LNG生产国包括美国、印尼、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文莱,中东地区的LNG 生产国包括阿联酋、卡塔尔、阿曼,大西洋盆地的LNG生产国包括阿尔及利亚、利比亚、特立尼达多巴哥、尼日利亚、埃及。
亚太地区的俄罗斯、中东地区的伊朗即将成为LNG生产国,见图1-1。
世界现有LNG生产能力可达14279×104t/a,其中亚太地区可达6764×104t/a,中东地区可达2490×104t/a,大西洋盆地可达5025×104t/a;目前正在建设中的LNG生产厂的能力约4140×104t/a,其中亚太地区达2380×104t/a,中东地区达960×104t/a,大西洋盆地达800×104t/a。
表1-1 世界LNG液化厂生产能力一览表单位:104t/a1.1 LNG生产国情况本工程拟建的LNG接收站位于江苏省如东县,从地理位置上来说,距亚太地区的气源地最近,其次是中东地区,离大西洋盆地较远,因此本项目暂不考虑大西洋盆地的气源地,而重点研究亚太地区和中东地区的气源地。
亚太地区和中东地区LNG主要生产国的天然气资源、LNG生产厂的情况如下:1.1.1 亚太地区(1)澳大利亚截止到2002年底,澳大利亚的天然气证实储量达2.47×1012m3,占世界总储量的1.6%,储采比为73.9。
澳大利亚的主要LNG项目如下:①西北大陆架LNG项目3图1-1 世界LNG 生产资源分布图澳大利亚的最大天然气资源位于西北大陆架地区,该地区位于澳大利亚西部,离海岸约143英里,预计天然气储量超过0.825×1012m3。
该项目由一个合资公司运作,投资方包括伍德赛德公司,雪佛龙公司、壳牌公司、BHP公司、BP公司和日本澳大利亚LNG集团。
中国液化天然气(LNG)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液化天然气(LNG)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今年前9个月,我国液化天然气(LNG)进口量达604.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7.9%。
进口来源方面。
1-9月,澳大利亚保持了我国LNG 进口第一大来源的地位,进口量287.36亿立方米,占比达47%,比例较去年同期不降反升约4.2pct。
卡塔尔和马来西亚分列我国LNG进口来源的第二、三位,其中卡塔尔进口占比下降,马来西亚则稳中有升。
今年前9个月,我国管道天然气累计进口量达386.17亿立方米,同比基本持平。
进口来源方面,土库曼斯坦仍是我国最重要的管道气进口来源,1-9月份其进口量达258.57亿立方米,占比约67%,份额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1-9月对哈萨克斯坦的天然气累计进口量达54.4亿立方米,占比达14.1%;缅甸进口气占比则有所恢复,1-9月进口量35.33亿立方米,占比9%,较去年同期份额提高3pct,而乌兹别克斯坦来源的管道气占比则相应减少。
一、管道气增量我国天然气的进口有管道进口和沿海LNG进口两种途径,我国现有已建成的天然气进口管道主要包括中亚天然气管道和中缅天然气管道。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目前还处于建设期,预计在今年年末投产;中俄西线天然气管道目前尚未最终确定。
中亚天然气管道目前具有A、B、C三条线,合计运输能力550亿方,D线目前在建设中,投产时间由预定的2022年推迟至2024年,运输能力300亿方;中缅天然气管道运输能力52亿方。
若中俄东线管道如期投产,我国管道进口的总运输能力将增至982亿方。
2020年也将成为近6年来首次迎来管道气运输规模增长的年份。
2018年我国管道气进口量为508亿方,按照我国当时在运管道气的总设计进口产能602亿方测算,产能利用率84%左右。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管道气进口量386亿立方米,测算进口管道利用率也达到了85.5%。
考虑到中俄东线管道投运后的4-5年内可能难有新建管道投产,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未来我国管道气增量依然有限。
国内外LNG接收站建设现状

国内外LNG接收站现状天然气(NG)是当今世界能源消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煤炭、石油并称为世界能源的三大支柱。
据国际权威机构预测,天然气是21世纪消费量增长最快的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越来越大。
预计2020年前后,将超过煤炭和石油,成为能源组成中的第一能源。
天然气在常压下,冷却至零下162度时,天然气由气态变为液态,称为液化天然气(LNG),LNG无色、无味、无毒,其体积约为同量气态天然气的1/600,LNG的重量为同体积水的45%左右。
LNG 通常由LNG船从生产地输出终端运到LNG接收站,经再气化后外输至用户。
LNG接收终端(LNG接收站)主要包括LNG运输、接收、气化、外输工艺链。
一、国外LNG接收站建设情况目前,世界LNG接收站主要分布于美国、西欧及东亚,其中东亚地区是LNG进口量最大的区域,东亚地区主要包括日、韩、中国台湾及中国大陆。
1、美国LNG接收站建设情况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LNG的国家,20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建设LNG接收站,截至2010年,美国已建成LNG接收站11个,在建5个,已批准未建13个。
美国LNG接收站主要由私人公司或上市公司投资建设,负责LNG接收站的主要是石油公司和煤气公司,其施工单位亦主要为本国的公司,采用总承包交钥匙工程建设。
2、日本LNG接收站建设情况随着LNG 大规模产业化的发展及远洋运输成为可能,急需能源的日本迅速开展接收站的建设,开始大规模地引进LNG。
截止至2010年,日本已建接收站26个,在建5个,总容量为5400万吨/年。
日本最大燃气公司东京燃气主要运营的LNG 接收站为根岸、袖浦、扇岛3大接收站,其中:根岸为日本最早的LNG 接收站,袖浦为日本最大的LNG 接收站,扇岛则是全地下罐的LNG 接收站。
3大LNG接收站容量都很大,均位于东京湾、处于东京的外围,通过管网互联,绕经整个都市圈。
LNG 接收站还通过槽船、槽车运送LNG 至未连接骨干网的LNG 卫星站(含内航船LNG 接收站)。
液化天然气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三大国有石油公司之一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简称∶中海油集团)正发行10年期美元计价债券,初步指导息率为同期美国国债加约210点子。今次是该 集团首次在国际市场上发债集资,以作为其投资澳大利亚昆士兰Curtis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 简称∶LNG)项目之用。
简介
天然气是指蕴藏在地层内的可燃性气体,主要是低分子烷烃的混合物,可分为干气天然气和湿天然气两种, 干气成分主要是甲烷,湿天然气除含大量甲烷外,还含有较多的乙烷、丙烷和丁烷等。
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还有少量的乙烷和丙烷。液化天然气无色、无 味、无毒、无腐蚀性,天然气在常压和-162℃左右可液化,液化天然气的体积约为气态体积的1/625。
2.液化天然气价钱
目前的天然气资源被世界其他国家垄断,并且液化天然气在价钱上持不断增长趋势,这对中国大力发展天然 气存在着不利影响。我们都知道,原油价格和液化天然气的价钱存在直接联系,液化天然气价格的不断上涨就是 由于原油价格的上涨所致。并且这几年液化天然气的项目建设价格也在不断上涨,这也就拉高了天然气的总体价 格,比如说,中国进口液化天然气价格在2013年已经达到15美元/MMBTU。液化天然气价格的持续上涨也是导致中 国天然气发展缓慢的原因。
其制造过程是先将气田生产的天然气净化处理,经一连串超低温液化后,利用液化天然气船运送。液化天然 气燃烧后对空气污染非常小,而且放出的热量大,所以液化天然气是一种比较先进的能源。
液化天然气是天然气经压缩、冷却至其凝点(-161.5℃)温度后变成液体,通常液化天然气储存在-161.5摄 氏度、0.1MPa左右的低温储存罐内。其主要成分为甲烷,用专用船或油罐车运输,使用时重新气化。20世纪70年 代以来,世界液化天然气产量和贸易量迅速增加。
LNG接收站简介

LNG接收站简介中国进口LNG天然气接收基地一、LNG及LNG接收站LNG(液化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是将气田生产的天然气经过净化处理后,再通过深冷工艺,冷到零下162℃,气体就变成液体,体积缩小600倍,其重量是同体积水的45%左右,运用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可以实现跨洋运输,是除管道运送天然气以外的另一条贸易渠道。
LNG接收站的主要功能是将从海外船运进口的液化天然气通过码头接收到储罐中,然后通过接收站的气化装置,将液态的天然气重新气化成气态的天然气,再通过外输管道向下游城市燃气用户、燃气发电用户和企业用户输送。
还有一部分可以直接将储罐中的液态天然气充装到液化天然气槽车中,将液态的天然气通过槽车运送到液化天然气加气站或小型气化站。
二、中国LNG接收站特点1.接收站厂区中国的接收站厂区与泊位布置形状较规则,厂区填海明显,泊位与护岸平行,距罐较近。
中国大陆的LNG接收站目前全采用地上罐,罐区均无树木。
LNG 接收站内无LPG罐。
目前接收站在容量、数量上一般较为接近,尚无内航船(槽船)接收站。
2.投资与建设中国大陆的LNG接收站的项目投资及建设,主要由国内三大石油公司(中国海油、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牵头,会同地方的电力公司和煤气公司共同建设。
在首个LNG接收站项目中,外资持有较高的比例,第二大股东即为外资。
但是,随后的几个LNG接收站项目,国有资本比例高达90%,且股东几乎全是石油公司、电力公司和煤气公司。
3.法规与管制目前中国大陆的LNG接收站由国家发改委主管。
中国大陆由于LNG产业发展历史不长,因此,相关法律法规不多,其规范大多等同使用翻译的国外标准。
如GB/T20368-2006《液化天然气(LNG)生产、储存和装运》(等效美国NFPA59A)、JTJ304-2003《液化天然气码头设计规程(试行)》、SY/T6711-2008《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安全技术规程》。
三、中国已投产LNG接收站简介1.广东大鹏广东大鹏LNG接收站终端位于广东深圳大鹏湾畔的下沙秤头角,隶属于中海油。
中国进口天然气情况汇总

中国进口天然气情况汇总表1中国进口天然气项目汇总正在运营的天然气进口渠道包括:霍尔果斯口岸接收的中亚管道天然气和江苏福建等沿海码头接收的亚太LNG按照标准天然气热值折算,上述项目输送能力可达512亿立方米/年。
中缅管道:全长2520千米,起于缅甸西部若开邦港口城镇皎漂(Kyaukpyu),经云南瑞丽进入中国境内。
缅甸境内段长793千米, 输气能力保持在年均120亿立方米。
中国境内段干线长1727千米, 输气能力为年均100亿~130亿立方米。
同时,还有一条横跨缅甸境内、进入中国的原油管道预计在明年完工。
该原油管道将主要运输源自中东与北非的石油资源。
原油管道全长2402千米,其中,缅甸境内段长771千米,年均输油能力为2200万吨(目前,中国80%勺原油进口须通过马六甲海峡,因此,马六甲海峡对于中国能源运输而言,战略意义凸显。
不过,中缅间即将开通的新油气管道预计将把中国对马六甲海峡的能源运输依赖度降低1/3。
缅甸方面每年也将从这些管道分流不超过200万吨原油和20亿立方米天然气,供该国国内消费。
);中国境内段干线长1631千米,输油能力为年均2000万吨。
中俄管道:东北地区2018年开始接收的俄罗斯东线管道气。
还将将陆续投产的沿海LNG码头。
将在建和达产项目加总,全部输送能力将接近2400亿立方米/ 年,相当于目前国内天然气产量的2倍。
图表2:中国天然气产销量差距(10亿立方米)图表3: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变化趋势(10亿立方米)图表4:中国陆路天然气进口存在成本倒挂现象我国大部分进口天然气处于成本倒挂状态,绝大部分损失由垄断市 场的石化央企承担。
作为天然气价改的主要推动者和实际受益人,“三桶油”历来将进口气成本倒挂作为突破口,推动天然气价改向 有利于自身利益方向前进。
未来进口天然气价格倒挂现象将更加突出。
陆路天然气以中亚管道为例,该管道属中石油资产,是目前国内 最主要的陆路天然气进口来源。
气源来自土库曼斯坦,下游连接西 气东输一线和二线,是国内的燃气“大动脉”。
LNG资源及贸易情况

LNG资源及贸易情况1、LNG资源到2004年底,全球共有13个国家(69条生产线)生产LNG,它们主要分布在亚太地区、中东和大西洋盆地。
亚太地区的LNG生产国包括美国、印尼、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文莱,中东地区的LNG 生产国包括阿联酋、卡塔尔、阿曼,大西洋盆地的LNG生产国包括阿尔及利亚、利比亚、特立尼达多巴哥、尼日利亚、埃及。
亚太地区的俄罗斯、中东地区的伊朗即将成为LNG生产国,见图1-1。
世界现有LNG生产能力可达14279×104t/a,其中亚太地区可达6764×104t/a,中东地区可达2490×104t/a,大西洋盆地可达5025×104t/a;目前正在建设中的LNG生产厂的能力约4140×104t/a,其中亚太地区达2380×104t/a,中东地区达960×104t/a,大西洋盆地达800×104t/a。
表1-1 世界LNG液化厂生产能力一览表单位:104t/a1.1 LNG生产国情况本工程拟建的LNG接收站位于江苏省如东县,从地理位置上来说,距亚太地区的气源地最近,其次是中东地区,离大西洋盆地较远,因此本项目暂不考虑大西洋盆地的气源地,而重点研究亚太地区和中东地区的气源地。
亚太地区和中东地区LNG主要生产国的天然气资源、LNG生产厂的情况如下:1.1.1 亚太地区(1)澳大利亚截止到2002年底,澳大利亚的天然气证实储量达2.47×1012m3,占世界总储量的1.6%,储采比为73.9。
澳大利亚的主要LNG项目如下:①西北大陆架LNG项目图1-1 世界LNG生产资源分布图3澳大利亚的最大天然气资源位于西北大陆架地区,该地区位于澳大利亚西部,离海岸约143英里,预计天然气储量超过0.825×1012m3。
该项目由一个合资公司运作,投资方包括伍德赛德公司,雪佛龙公司、壳牌公司、BHP公司、BP公司和日本澳大利亚LNG集团。
lng市场调研报告

lng市场调研报告
《lng市场调研报告》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液化天然气(LNG)市场正迅速
发展。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预测LNG市场的发展趋势,我们进
行了一项详细的市场调研。
首先,我们调查了全球各个地区的LNG需求情况。
从美洲到
亚洲,LNG的需求量都在稳步增长,特别是在中国、印度和
东南亚国家。
此外,由于环保压力和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欧洲地区和一些北美国家也开始加大对LNG的需求。
其次,我们对LNG的生产和供应情况进行了调研。
目前,澳
大利亚、美国和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LNG生产国,而卡塔
尔仍然是世界最大的LNG出口国。
另外,新兴的生产国如莫
桑比克、坦桑尼亚和加纳也开始在LNG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然后,我们研究了LNG的价格和市场结构。
LNG价格一直受
到国际油价的波动影响,而LNG市场的结构也在不断变化,
供求关系影响价格的波动。
最后,我们对LNG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预计未来几年,LNG的需求将继续增长,尤其是在亚洲和非洲地区。
随
着更多的LNG项目的投产,LNG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价
格波动可能会增加。
综上所述,我们对LNG市场的调研报告认为,LNG市场将继
续保持增长势头,但也会面临更多的挑战。
我们建议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密切关注LNG市场动态,及时调整生产和政策,以适应市场变化。
中国LNG气源风险分析

中国LNG气源风险分析作者:王彦辉来源:《对外经贸实务》 2012年第4期殷建平王彦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随着我国LNG (进口液化天然气)进口量的增大,进口LNG 的风险日益凸显。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LNG 进口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进口LNG 气源风险,并探讨了防范风险的对策。
一、我国LNG进口现状及趋势我国LNG 进口呈现出多元化和聚集化。
2006 年我国主要从澳大利亚进口LNG,所以LNG气源直接依赖于澳大利亚。
到2010 年气源国达到12 个,分别是澳大利亚、尼日利亚、埃及、赤道几内亚、马来西亚、也门、印尼、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卡塔尔、俄罗斯、阿联酋、比利时。
虽然我国LNG 气源已经呈现多元化,但是澳大利亚、印尼、马来西亚、卡塔尔四国占到2010年总进口量的85.55%,因而这四国气源稳定性对我国的LNG气源具有决定性影响。
自2006 年6 月中海油建成投产中国第一个LNG 接收站以来,中石油、中石化也相继加紧布局自己的LNG接收站网络,截止到2011 年初三大石油公司已经布局22 个LNG 接收站,其中已经投产的有4个,属于中海油的3 个,接受能力635万吨/年。
属于中石油的1 个,接受能力350 万吨/ 年。
故现阶段我国LNG 接收能力保持在1000 万吨/ 年。
在建或规划中的项目18个(详情见表1)。
从表1中已经投产的LNG 接收站气源来看,现阶段主要来自印度尼西亚东固气田(260 万吨/年),澳大利亚(大于375 万吨/年),卡塔尔Qatar g asⅳ(350 万吨/ 年)。
近期将要投产的项目主要来自于澳大利亚、卡塔尔、伊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随着LNG 接收站的建立,气源的落实显得尤为重要。
以2002年5 月中海油与澳德赛公司签订第一个气源合同为标志,国内三大石油公司与世界主要LNG 出口国陆续签署了长期供气协议。
由表1和表2 知,中石化已签订两个合同,气源为澳大利亚APLNG 和巴布亚新几内亚。
中国三大石油贸易公司

中国三大石油贸易公司一览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今年逐步上升,2011年中国原油进口量为25378万吨,同比增长6%。
这一增速较2010年原油进口17.5%的增速相比显著下滑。
分析认为,2011年国内经济增速放缓是导致石油进口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但石油消费的持续增长仍带动2010年石油对外依存度继续上升。
2011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6.5%,比2010年上升了1.7个百分点,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已多年持续上升。
讲道到石油的对外依存,就不能不提到我国的石油贸易,目前中国的石油贸易三强分别为联合石化、中油国际和中化石油。
1、联合石化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有限责任公司(China International United Petroleum & Chemicals Co., Ltd.,英文缩写UNIPEC,中文简称联合石化)是1993年2月成立的大型国际石油贸易公司,目前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国际贸易公司。
联合石化的经营范围包括四大板块,即原油贸易、成品油贸易、LNG贸易及仓储物流等国际石油贸易业务。
2011年,公司实现石油贸易量2.2亿吨,贸易额1700多亿美元。
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北京。
同时,在中国大陆以外设立了6个分支机构。
联合石化亚洲有限公司位于中国香港,主要主要负责中东、远东原油贸易业务;联合石化英国有限公司位于英国伦敦,主要负责西非、北非、地中海及欧洲地区原油、成品油业务;联合石化新加坡有限公司位于新加坡,主要负责亚太地区成品油、天然气等业务;联合石化美洲有限公司位于美国纽约,主要负责南、北美地区的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等业务;在香港上市的中石化冠德控股有限公司负责开展国际仓储、物流业务;联合石化越南代表处位于越南胡志明,主要协调终端客户、搭建与该地区有关各方的交流平台。
经过多年的发展,联合石化已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石油贸易公司。
公司与全球87个国家(地区)的1000余家交易对手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开展了良好合作。
关于中石油(江苏)LNG项目目前运营基本情况

关于中石油(江苏)LNG项目目前运营的基本情况一、项目由来2001年,在江苏省、市、县级政府招商引资及发展建设工作的推动下,经国家相关部门规划、审议和确定,由中石油控股投资华东地区—江苏如东洋口港液化天然气LNG项目,并将其作为西气东输配套工程。
该项目由中石油集团、新加坡金鹰国际集团太平洋油气公司、江苏国信集团联合投资。
项目由码头、接收站和输气管道工程组成。
并从国外进口LNG海运至洋口港接收站储存并气化,通过管道与西气东输管网对接。
预计总投资在80亿元以上,一期工程投资约63亿元。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太平洋油气有限公司、江苏省国信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建设并运营江苏LNG接收站项目,三方分别持有合资公司55%、35%和10%的股权。
江苏如东LNG 项目,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昆仑能源公司与太平洋油气公司、江苏国信集团公司共同建设并运营。
昆仑能源公司与姊妹公司河北华油向合营公司河北华港增资组建中国石油昆仑能源华港燃气集团,江苏华港燃气有限公司作为中国石油昆仑能源公司明确的江苏LNG车载销售二级批发商,享有项目的销售管理权(集销售、运输、服务于一体),并将重点销售车用LNG 产品。
江苏华港燃气有限公司于2011年3月15日,得到当地政府批准,在如东申请建设LNG调控中心和一座为LNG配送车辆加注LNG燃料的汽车加气站。
二、项目建设规模及收储、供应能力江苏(如东洋口港)LNG项目于2005年5月启动,2007年2月获国家发改委核准,2008年1月开工建设,一期工程总投资63亿元,包括人工岛、接收站、码头栈桥、跨海外输管道四部分,建设规模350万吨/年,年平均提供天然气48亿立方米,投产后具备天然气管道外输和LNG槽车外运功能。
接收站位于如东县洋口港距海岸14公里的西太阳沙人工岛上,占地面积平方公里(约450亩),建设LNG专用码头一座,可以停靠世界上最大的7万立方米运输船;二期规模增至650万吨/年,年均供气87亿立方米,增加槽船转驳功能,计划2013年12月投产;远期达到1000万吨/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来西亚蒂 300 加 卡塔尔II 中海油 道达尔 200 300
澳大利亚昆 360 士兰柯蒂斯 澳大利亚昆 800 士兰柯蒂斯 道达尔 BP 小计 伊朗 100 150 280塔尔IV 300
中石油 澳大利亚高 200 更(壳牌) 澳大利亚高 225 更(埃克森) 俄罗斯亚马 300 尔 小计 1725 巴布亚新几 内亚(美 200 孚) 澳大利亚太 中石化 平洋(康 430 菲)
三大石油公司进口LNG情况
供应量 进口方 气源 (万吨/年) (亿方) (年) 澳大利亚西 330 北大陆架 印尼东固 260 44.72 35.23 40.65 27.1 40.65 48.78 108.4 13.55 20.33 379.4 40.65 54.2 40.65 27.1 30.49 40.65 233.74 27.1 20 2009.12 山东青岛 20 25 20 20 25 2007.12 2007 2008.4 2008.11 2009.3 2014.5 江苏 大连 2011 2011 2014 2017 20 25 25 25 25 15 20 20 2003.11 2006.9 2006.7 2008.6 2009.1 2009.5 2010.1 2014.3 2014.6 广东大鹏 2006.6 福建莆田 2009.5 上海洋山 2009.1 多站 多站 2009 2010 2014 2014 气量 合同年限 签署时间 接收站 第一船期
58.27
20
2011.2
中石化 加拿大(马 480 油) 小计 合计 1110 5635
65.04 150.41 763.54
20-25
2014.3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