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解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胆道解剖与生理
一、胆道系统的应用解剖
胆道系统包括肝内胆道和肝外胆道两部分,起自肝内的毛细胆管,
后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
肝内胆道:包括肝段胆管、肝叶胆管和肝内左、右肝管;
肝外胆道:包括肝外左、右肝管、肝总管、胆囊、胆囊管和胆总管(图
1、肝内胆道解剖
肝内胆管起自肝内的毛细胆管,继而汇集成小叶间胆管、肝段胆管、右肝管。其终末端与胰管汇合
46-1 )。
肝叶胆管和肝内左、
肝内胆道肝内左、右肝管
肝内胆管的行径与肝内门静脉和肝动脉及其各级分支走行大体一致,三者均为一结缔组织鞘(Glisson鞘)所包绕(图)。
肝脏的Glisson系统
肝脏Glisson鞘
肝内胆管、肝内门静脉、肝动脉三者结缔组织鞘Glisson 鞘肝内胆管可按肝的分叶、分段来命名,左、右肝管为一级支,左内叶、左外叶、右前叶、右后叶胆管为二级支,各肝段胆管为三级支。
2、肝外胆道解剖
肝外胆道系统包括左肝管、右肝管、肝总管、胆囊、胆囊管和胆总管。
(1)左、右肝管和肝总管
肝总管由左、右肝胆管在肝门横沟的深处汇合而成。右肝管位于肝门横沟的右侧,位置较深,深入肝的后上方,较为粗短,长约2〜3cm,由右前叶和右后叶胆管汇合而成,并接
受来自尾状叶右段及尾叶突的小胆管,其与肝总管之间的夹角约为150。。左肝管位于肝门
横沟左侧,多由左外叶胆管和左内叶胆管汇合而成,还接受来自尾状叶左段小胆管的胆汁,左肝管较为细长,
部位较浅,长约2.5〜4cm,其与肝总管之间形成约90。的夹角。肝管的变异较多,有时还可见到副肝管,尤其是右侧副肝管较为多见,由肝门右侧出肝,可汇入肝管、胆囊管或胆总管。
❶胆衣底O胆it体Q胆製颈
O胆欧管O左肝馆❻右肝管
O肝思營O胆总管十二描腸上段
O 制超管十二拒肠后段© 朋总管展内段
®月址总管十二描肠壁向段融十二曲肠和头
▲
在肝门部,肝管、门静脉和肝动脉三者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一般前方是左、右肝管,中间是肝左、右动脉,后方是门静脉左、右分支;肝固有动脉分为肝左动脉和肝右动脉,其分叉点最低,门静脉分为肝左、右支的分叉点略高,而左、右肝管汇合点的位置最高。肝总管全长约2〜4cm,直径约0.4〜0.6cm,位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内的右前方,其下方与胆囊管汇合而成胆总管(上图)。
(2)胆囊
呈梨形,为囊性器官,壁薄,位于肝脏脏面的胆囊窝内,标志着肝正中裂的位置,亦即左、右半肝的分界线。长8〜12cm,直径3〜5cm,容积40〜60ml,分为胆囊底、胆囊体和胆囊颈三部(下图)。
胆囊底圆钝,为盲端,底部一般游离,其向左后延伸形成胆囊体部,体部附着于肝脏的胆囊窝,向后上弯曲变窄形成胆囊颈部,但三者之间无明确的界限。胆囊颈与胆囊管连接处
呈囊性扩大,称为胆囊颈的壶腹部(Hartmann 袋),胆囊结石很容易嵌顿于此处而引起梗
阻和急性胆囊炎。
▼
❷胆童体 ❺胆总管 0右肝管
(i >肝右动脉
胆囊解剖
胆囊三角(Calot 三角)
(3)胆囊管 胆囊管由胆囊颈延伸而成,
长约2〜3cm ,直径约0.3cm 。胆囊管近胆囊颈一端的内壁 黏膜形成螺旋状黏膜皱襞,称为 Heister 瓣,其有调节胆汁进出胆囊和防止胆囊管扭曲的
作用,而近肝总管一端的内壁较光滑。当胆道炎症而引起
Heister 瓣水肿,或因较大结石 嵌顿于此时,会导致胆囊积液。
胆囊管与肝总管汇合而成胆总管 。(但常有变异,可经肝总管前方或后方与其左侧壁汇
合,或汇入右肝管或左肝管,或与肝总管平行行走一段后再汇入)
。 月虫囊底 胆囊
管 左肝管 肝左
动脉 Calot 三竜 ❸胆袁颈 o 肝总管
胆囊三角:由胆囊管、肝总管和肝下缘所构成的三角形区域称为胆囊三角(Calot三角), 其中有胆囊动脉、肝右动脉和副右肝管通过,此区域在胆道手术时易发生损伤,应引起注意(上图)。
(4)胆总管
由胆囊管和肝总管汇合而成,长约7〜9cm,直径0.6〜0.8cm 。
根据胆总管的行程和毗邻关系,可将其分为四段(图):
(1)十二指肠上段:自肝总管与胆囊管汇合处开始,止于十二指肠上缘。此段在门静
脉的前方,肝固有动脉的右侧,沿肝十二指肠韧带右缘下行。这段胆总管较易于显露,胆总
管切开探查、引流、取石和胆肠吻合术等,常在这一段进行。
(2 )十二指肠后段:位于十二指肠第一段的后方,其后方为下腔静脉,左侧为门静脉
和胃十二指肠动脉。
(3 )胰腺段:在胰头后方的胆管沟内或胰腺实质内下行,上起胰头的上缘,下至十二
指肠壁,手术中此段的显露较为困难,须切开十二指肠外侧的后腹膜,将十二指肠和胰头予
以游离并向内侧翻开才能显露此段。
(4)十二指肠壁内段:是胆总管穿过十二指肠降部中段后内侧壁的部分,长约 1.5〜2cm , 85%的人在此段穿过十二指肠壁内时,与主胰管汇合形成一共同的通道,并膨大而
形成Vater壶腹,向十二指肠腔内突出,使十二指肠黏膜隆起,形成十二指肠乳头,开口
于十二指肠降部的后内侧壁。在此出口处附近,包括Vater壶腹、胆总管和胰管的末端均
有括约肌环绕,统称Oddi括约肌。十二指肠乳头直径一般为2mm,高度约3mm,宽度约4mm,位于十二指肠降部的中1/3或下1/3。另有15%〜20%的人,胆总管和主胰管分别开口于十二指肠的降段。Oddi括约肌是调节胆道系统内压力的重要结构,它对控制和调节胆总管和胰管开口和防止十二指肠内容物的胆道反流起重要作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