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必须明白:合伙人与出资股东的区别》

《创业者必须明白:合伙人与出资股东的区别》
《创业者必须明白:合伙人与出资股东的区别》

《创业者必须明白:合伙人与出资股东的区别》合伙人怎么找?怎么与出资股东相处?合伙人该怎么调整角色来与创始人相处?

这里会有无尽的错误道路让创始人去走,你也无法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导师给予你指点,因为可能很多做企业多年的老板自己都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或没有较成熟的经验。

合伙人,是指一起并肩作战的人!举例来说,夫妻则是世上最小的股份公司。两人可以经常吵架,但遭遇外敌或风险时,一定是共同抵卸外敌。有肉,则大家一起吃。只有粥,怎么办?一起喝,还不能抱怨。不然夫妻之间的矛盾会慢慢产生。

没有合伙人,行吗?答案是不太好做事,就像单身的人永远干不过有家庭的一样。创业的过程不是孤军奋战,能多找几个合伙人就多找几个。但也不要太急,勾践在面临被囚之前,范蠡与文种相继来到他身边,吴王阖闾也是因伍子胥被追逃才得到一名大才。周武王得到一名年逾80岁的姜子牙而得天下。

所以,只要你决定做公司时,一定会有人加入助你。只是时间早晚问题。这就如同一个男的想娶老婆,便就一定会有桃花运临幸到他头上一样。

那么我们如果想做公司,什么时候挑?及怎么挑选合伙人?一定要在成立公司之前去找,把基本原则性条件(比如:出资多少、占股多少、工资与提成怎么拿、公司发展计划与目标等)谈好。然后再开始干。合伙人一定要从身边熟悉的人开始找,找有共同价值观、有

能力且人品良好的人。基本可概为三要素:1、信仰(价值观)一样;2、有特长或特殊才能;

3、不计较眼前得失。

这三个很重要,如哪一条不合适,最后必分。分了不说,还会造成破坏气场的局面,至少员工他们不懂你们为什么分。多少会产生负面的心理与情绪。第一条的信仰与价值观一致,则可解决认同这个要素。不认同你,神仙也于创始人无用。而第二条的特长或特殊才能,就是合伙人必须要有解决某方面问题的能力,否则拉来平庸之辈,极可能造成公司关门。第三条特重要,这里是解决不稳定因素。如果时刻在乎眼前的得失,那是创业型公司的悲哀。这种合伙人还不如不要。

从哪里找合伙人?马云创建阿里巴巴时便是找熟悉的人为主,这是一批跟他有过几次失败做公司经历的人。当然也可以找陌生人,就像用猎头手法物色重要人才一样。小米公司便是如此,找国内最好的硬件工程师,与程序开发工程师。

万一,你事先没找合伙人,怎么办?那再怎么也要找一两个曾经共事过的人进来一起做。至少经历什么事,有个“眼线”与“同生共死的兄弟”。

找合伙人的作用,主要是解决两个难题:1、公司遭遇缺资金、业务一时起不来导致人心不稳时,可以起到核心成员稳定并带头往前冲的作用。2、遇上有人吃里扒外时,可以最大程序减少对公司的创伤。(值得提醒的是,在这一点上,任何创业公司可能都会历经。)

如果你的公司又是众筹或者找投资人吸纳资金,创始人该怎么再去找合伙人?也不是难题,只是在可以给条件的情况下,拿去谈判。可能会面临着无法开出大的空头支票(许诺股份)的境遇,但有股东也是一个优势。至少公司不是一个人创办可随时走人的皮包公司。

创始人先要想好,我能给什么?哪些我能给,哪些我不能接受。同时要求与合伙人达成共识,那就是:如果想做合伙人,就不能左顾右盼,时刻打退堂鼓。比如:公司资金不够多,你说没有安全感。公司人员不多,你说没有氛围。这些基本道理一定要先讲。就像刘邦娶吕雉时说的两点:1、爱哭吗?你想哭时,只能跟我哭;2、爱生气吗?你可以生气,但是不能跟我生气。一句话:我们要求对方调整好做合伙人的心态与规则!这一点很关键。

遇上有股东的公司,合伙人也必须明白:公司不是他们和创始人的,加入者的只是创业的实践者,目标的实践者与操控者。等到公司全面盈利并赚到可观的业绩时,参与者除了与股东一样可以享受不同比例的待遇,另一个就是官职(头衔)和名誉。这就如同任何一个政权打下天下了,治天下可以由他们设定。但与他们一起同舟共济的老百姓不能忘(这里的老百姓便是出资的股东)。你们打战时,钱粮全由他们出。那建立王朝后,与你们享受太平盛世也理所当然。有股东的公司,把股东以“仅出资,均不参加公司管理”的亲密朋友才是最佳方式。

合伙人需要掏钱进来吗?以经验来说,钱是一定要掏的。因为只有愿意把钱掏进来的人,才会把心交到一起,共赴前途。掏多掏少,没关系。可按一定的持股比进行分配。甚至可以给予一定的优待。甚至创始人可逐步转让自己的一定股份给其他合伙人。当然,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创业型公司最初按出资1-2万占股1%给合伙人购买(甚至可能不是原始股,章

程都进不了),多少自己买,但有一个高低限度。再算进外面投资抛股,总之不能影响创始人的绝对控股。

当然,也有不掏钱的情况,比如技术入股。或具备某项特别才能或有可谈判的筹码的条件。但这种,一般都是5%以下。也有建功立业,老板为了留住人才,给予一定的分红股也是有的。

合伙人需要拿工资吗?答案是要拿!但前期一定是意思一下!甚至是生活费。只有公司做成功后,才可以去按官职大小进行分配,按股比分红。

创始人与合伙人及股东之间的关系,就像起义领袖与身边将士一样,得有绝对的军权与话语权。而合伙人则要表演好将军、军师、谋士等的身份与立场。外面出资股东相当于支持你打天下的财团(钱袋子),创始人与合伙人都应给足够的重视与尊敬。但他们不是决定天下是否能打下来的主要因素,所以,回报率其实可以比创业团队要低一点点才对。(一般是按股比来算)

天下打下来后,分享成果就是享受股份的回报。如果合伙人(将军)没有带钱带粮加入,在天下未定之前,是不可能享受分侯分爵的,只能分配官位,去继续建功立业。用功绩与忠诚度来换取爵位。

张良加入刘邦是送了军队与粮食的,朱德加入毛泽东也是有部队的。而待遇分配也是一个问题,如果公司没有全面盈利,其实合伙人与创始人是要一起同甘共苦的。甚至只拿生

活费。如果既想高工资又想要不低的股份,我们只能说这是在梦里才会有了。或者那个老板是傻逼一个,没有想清楚最基本原则。基本原则如果不定好,公司发展一定无法谈前途。

创始人与合伙人相处,是一个大问题。一般来说,创始人是为主,合伙人是为副。多看看历史中的打天下的团队,就明白怎么相处了。

公司盈利要全部分掉吗?答案是否定的,分掉了怎么发展公司?所以这一点合伙人、股东必须与创始人三方达成一致。拿出多少来分,多少用于第二年投入。这个比例因公司而异。除非把公司当成下蛋的鸡,每一次当鸡刚下完蛋时就捡走吃掉。可当鸡老了的那一天,怎么办?大家去想想吧。

谭小峰

2016-1.24

微博:@金牌猎头_谭小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