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的城市建筑类型_织补城市肌理_以济南古城为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1999 年通过的柏林内城城市设计总图(黑色为 1990 年代中期的现状,其余所示为新规划的项目)
资料来源:J. Kleihues and P. Kahlfeldt, City of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e of the City:Berlin 1900-2000, Nicolai, Berlin, 2000. a)p385, b)p384。
三十年。
48
成整体环境的下降(图1)。
要解决济南古城面临的问题,再现古城风
济南古城面临的问题在全国大城市中是颇具
貌,改善整体环境,首先要从规划上有选择地疏
代表性的,是很多历史文化名城面临的共同课
散部分商业和办公功能,缓解开发和交通压力。
题。从 1980年代开始,尤其是自 1992年的土地
但这还不够,还应从城市设计的角度,积极地控
图 2 1992 年,A. Rossi 在 Zimmerstrabe 街区的改造中继承了 19 世纪柏林城市肌理的传统 Fig.2 Redevelopment of Zimmerstrabe block in 1992 and the tissues of a representative block of Berlin in second half
方城市发展的趋势。
那扩展区的形成过程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该区
19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在功能结构、空间
最初每个街坊是按密度相对较低的方式设计的,
容量、交通和基础设施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
但是土地开发的压力使该区绝大多数街坊最终以
化。多数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中的传统城市肌
高密度的周边式建筑类型构成,今天巴塞罗那扩
探索新的城市建筑类型,织补城市肌理
—— 以 济 南 古 城 为 例
张 杰 邓翔宇 袁路平
张 杰 邓翔宇 袁路平 探索新的城市建筑类型,织补城市肌理
【摘要】通过在济南古城的实验性设计研究,从理 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城市快速发展的 形势下营造城市特色和生活空间的重大课题,指 出城市肌理的延续、新的城市建筑类型的探索、 富有特色的城市场所的建设应成为城市建设工作 的原则。
再改造工程等。通过这些研究性设计,初步摸索
通过鼓励探索适于当地传统的城市建筑类型,重
出了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新织补被战后现代建筑肢解的城市肌理(图2),
这一思想在东西德统一后的柏林城市建设中得到
2.1 高度控制与高密度的城市肌理保护
了进一步的发展[4(] 图3)。2001年巴黎为申办2008
建筑高度控制在欧洲城市是普遍存在的,且
【关键词】城市肌理;场所;建筑类型
SEARCHINGFOR NEWCITY BUILDING TYPES TO WEAVE THE CITY WITH JINAN AS A CASE ZHANG Jie; DENG Xiangyu; YUAN Luping ABSTRACT: Through several experiments in the old city of Ji’nan over the last ten years, this study raised a question that how the city can maintain its locality and enhance the quality of urban places for the residents’ living under the rapid urbanization of China. The authors argued that new urban building types are needed so that the fragmented city tissue can be woven, a new city order can be established. KEYWORDS: urban tissues; place; building types
的衰退。位于济南古城中心的泉城路的变迁清楚
地说明了这一点。
历史上泉城路曾是济南古城最重要的东西街
道,当时关键的城市公共部门、街巷都与之直接
相连。近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为重要的商业
街,各种新潮的商店和老字号多集中在此。当时
繁荣的经济提高了地价,沿街出现了高密度的2、
3层中西合璧的商业建筑等。中西风格的建筑并
改变着古城几百年来形成的城市肌理。从1990年
代初到2002年,在济南古城2.6km2的范围内,新
建了十几处1万m2以上的大型商业设施。这些建
筑体量高大,不但在高度上阻断了视线联系,而
且在环境上侵蚀着古城的肌理。传统肌理的丧
47
失,意味着与之相联的小规模的城市商业和公共
设施的消失,进而导致富有活力的城市场所环境
理几乎丧失殆尽。今天上海市4000多栋高层建筑
展区已成为全世界19世纪最成功的城市(图4)。
构成的城市环境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城市规
划和建筑设计在这一过程中多半是在努力寻求不
2.2 探索新的城市建筑类型
同的新的形态来满足各种大量的建设项目和开发
不同的时代为了满足不同的社会生活要求先
的需求,小到各种住宅户型,大到各类公共建筑
49
在现代主义城市中的可能性和价值[3]。1970年代
作。这些工作涉及整个城市的风貌特色的保护与
末,柏林提出了回归城市的口号,通过IBA住宅
建设、历史保护区的保护和小规模改造、城市古
博览会等项目努力把柏林旧城建设成适于人们居
城衰败的平房区的改造以及重点商业段的整治和
住的地方。从城市设计方面讲,柏林的做法就是
理性主义认为,新的类型必须将古典的城市与现
城市保护 与更新
2004 年 第 28 卷 第 12 期 VOL.28 NO.12 DEC.2004
Urban Co nse rva ti on and Re new el
资料来源: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济南市规划设计 研究院。 图 5 泉城特色风貌带高度控制分析 Fig.5 Height control over the landscape belts
1 特色与肌理的丧失:并非一个城市的 故事
泉城济南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古城位于 历山北麓(今千佛山),北临小清河和黄河,城内 有大明湖;城内城外,泉水密布;整个城市“山、 泉、湖、河、城”的特色十分突出。今天的济南 古城为明朝所建,结构严整,由院落建筑类型构 成的城市肌理脉络清晰。
自改革开放,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济南城 市规模不断扩大,功能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古 城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旧城住宅建设占全市住 宅建设量的60%[1]。成片的住宅改造开始大面积
of the 19th century
整条街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到1990年代中,大规
代,柯布西耶为巴黎的改造提过类似的设想,后
模的改造彻底打破了泉城路的尺度和连续性,也
来他又将其中主要思想发展成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对整个古城的风貌特色产生了不可挽回的破坏。
写进雅典宪章,影响了战后西方城市建设近二、
沿街建筑类型与其背后的街区产生严重隔阂,造
空间的建设改善城市“形象”。1990年代后北京
现代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复杂,
西长安街的建设就是突出的例子。1920-1930年
甚至发展成大城市地区(mega-city region),然
2004 年 第 28 卷 第 12 期 VOL.28 NO.12 DEC.2004
a :二战之前柏林城市肌理
【收稿日期】2 0 0 4 - 0 2 - 1 8
城市保护 与更新
Urban Co nse rva ti on and Re new el
a Zimmerstrabe街区改造的方案平面
b 19 世纪后半期,柏林典型的城市街区肌理
资料来源:Alan Balfour, World Cities Berlin,Great Britain, 1995.a)p267,b)p24。
设项目,在功能上完善市政设施,激发城市活力,
了高密度城市空间形态和建筑类型的课题。高密
在形态上探寻具有围合感的城市建筑类型,重塑
度是城市有别于乡村的一般特征。城市的经济活
城市街道、广场以及有明确界定的开放空间,织
力和丰富的文化积淀也正是在这种高密度的城市
补被战后现代城市建设肢解的肌理已成为当代西
生活中酿造出来的。始于19世纪中后期的巴塞罗
为‘城市概念’是借助了古老的工业社会之前和
薄、单调,甚至冷漠。正是战后现代城市的这种
资本主义之前的(城市的)事实、表现和意象构
悖论在西方引发了1960年代末、1970年代初人们
成的,同时又处于演变和新的同化作用的过程之
对现代城市的反思。新理性主义的建筑与城市理
中”[5]。研究探索新的城市形态和建筑类型满足和
图 4 巴塞罗那扩展区最初规划的城市肌理与实际形成的肌理比较 Fig.4 Planned and current city tissues of the extended area, Barcelona
张 杰 邓翔宇 袁路平 探索新的城市建筑类型,织补城市肌理
而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城市片断却变得越来越浅
种形式(form)和生活方式相联系的…”。城市空 间和建筑类型与生活共同构成具体的城市场所。 我国传统的风水理论认为:聚居场所“局”的最 基本特征是围合“,夫局者一圈也”[7]。现代场所 理论认为,城市场所不是抽象的地点,而是由具 体的事物构成的,特色是场所的精髓所在[8]。根 据现代场所理论[9],可以把场所的主要构成因素 概括为:(1)空间环境自身的围合感和中心感; (2)空间肌理的特征及其与周围环境的连续性和 它所展示的时间维度;(3)所在地点的功能活动 与周边的联系与互补;(4)地方文化内涵等。
(2004)12-0047-06
【中图分类号】T U 9 8 4 【文献标识码】A
1980 年代
2003 年 图 1 泉城路肌理的变化 Fig.1 Tissues of Quancheng road
【作者简介】 张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邓翔宇,清华大学建筑学 院博士研究生。 袁路平,清华大学建筑学 院研究生。
论的发展掀开了城市建设的重要篇章[2]。
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成为建筑师、城市设计师、
1979年法国建筑师C·庞赞巴克在巴黎13区
规划师面对的共同课题。
设计的一个社会住宅项目通过再造巴黎式的人行
自1990年代中以来,笔者与济南有关部门在
道、围合式广场绿化,证明了传统城市空间类型
济南古城进行的一系列的实验性规划和设计工
后出现了不同的建筑类型。 那些构成城市环境的
综合体乃至新区。这些建设在城市中构筑了一个
普通的建筑类型是与社会生活模式相关的。以达
个不相联系的片断,人们开始面临真正意义上的
尔文进化论为基础的现代功能主义简单地把建筑
“城市危机”。正如法国哲学家H·莱佛维尔指出
与城市视为经济和技术的产物是非常片面的。新
的那样“,这是一个理论和实际双重性的危机,因
图 3 柏林城市肌理的保护与织补 Fig.3 Protection of city tissues, Berlin
a 1859 年 Cerdà所做巴塞罗那扩展区的规划方案
b 巴塞罗那扩展区肌理
资料来源:a)Joan B. Grau, Cerdà Iel Seu Eixample: a Barcenola, Ajuntament de Barcelona, 1992, p220
开发以来,大规模的改造迅速改变着城市肌理和
制建筑高度,保护城市格局,创造性地探索新的
风貌特色。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变,城
城市建筑类型,织补城市,完善古城的服务设施。
市特色与城市文化越来越成为政府、专业人员关
注的问题,然而,这种努力主要集中在城市标志
2 “织补城市肌理”的理论的探索
性地段上,基本上是通过标志性建筑或大型绿化
置的格局不仅没有改变古城沿街公建与后面居住
建筑的良好关系,而且使古城在原有城市肌理的
基础上融入了新的建筑类型元素。1950年代,沿
泉城路东西头两段拓宽,出现了一些大型的现代
商业和办公等设施,给泉城路带来了新的活力。
这些建筑一般退建筑红线较多,开始打破了原来
街道立面的连续。但由于数量不多,所以没有对 【文章编号】1 0 0 2 - 1 3 2 9
年奥运会,明确提出了织补城市(weaving the
不说像威尼斯、佛罗伦萨这样规模有限的历史名
city)的目标。
城,就是作为重要的现代经济中心的巴黎、柏林
从对1970年代末以来的城市建设的理论发
等也都有严格高度控制。正是对高度的限制否定
展的简单回顾可以看出,通过各种规模的城市建
了柯布西耶的高层低密度城市类型,同时也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