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津战役经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役经过
第一阶段
人民解放军完成对傅作义集团的分割包围,切断其南撤西逃之道路。

1948年11月23日,东北野战军主力开始由锦州、营口、沈阳等地出动,向平、津、塘、唐地区挺进。

25日
平津战役
,华北军区第3兵团由集宁地区东进,29日向张家口地区守军发起攻击,相继占领柴沟堡、万全、沙岭子等地,形成对张家口包围之势。

傅作义急令在北平的第35军(欠1个师)及怀来(今怀来县)的第104军第258师乘汽车连夜驰援张家口;又令昌平的第104军主力移至怀来,涿县的第16军移至南口、昌平间,以确保北平与张家口的联系。

中央军委鉴于吸引傅系部队向西的目的已达成,乃于12月2日令华北军区第2兵团由易县、紫荆关向涿鹿、下花园急进,割断怀来、宣化间的联系;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由蓟县向南口、怀来急进,切断北平、怀来间的联系,抓住傅作义的援军,使其既不能西逃,也不能东撤。

5日,先遣兵团主力一部在行进中攻克密云,歼灭第13军1个师,主力向延庆、怀来急进;华北第2兵团进抵涿鹿以南。

傅作义感到北平受到威胁,遂令第35军由张家口星夜东撤,令第104、第16军由怀来、南口向西接应第35军;并令第92、第62军和第94军主力由津、塘地区开往北平加强防御。

12月6日,第35军由张家口乘车东返。

7日,在新保安以西遭到华北军区第4纵队一部阻击。

9日,华北军区第2兵团将第35军包围于新保安,并击退了向西接应的第 104军。

10日,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在康庄歼灭第16军指挥所及2个师大部。

11日,又于横岭、白羊城地区追歼第104军军部及2个师。

在此期间,宣化守军2个师弃城北逃,华北军区第3兵团追歼其1个师,并于8日包围了张家口。

这时,东北野战军主力6个纵队已分由喜峰口、冷口越过长城,前锋到达蓟县、玉田和丰润地区,但距平、津、塘还有数天路程,另5个纵队尚未入关;在淮海战场上,人民解放军正在围歼国民党军第12兵团,并包围了由徐州西逃的杜聿明集团。

在此情况下,为使蒋介石不能迅速作出让傅作义集团放弃平、津南撤的决策,毛泽东12月11日电示平津前线领导人:目前两星期内的基本原则是围而不打,如对张家口、新保安;有些则是
隔而不围,即只作战略包围,隔断诸敌联系,不作战役包围,如对北平、天津等,以待部署完成之后,各个歼灭之;尤其不可将张家口、新保安、南口诸敌打掉,以免南口以东诸敌迅速决策狂跑。

同时,令淮海战场人民解放军在歼灭国民党军第12兵团后,留下杜聿明集团余部,两星期内不作最后歼灭之部署;令山东军区集中若干兵力,控制济南附近一段黄河,并在胶济线上预作准备,防止傅作义集团沿津浦铁路经济南向青岛逃跑。

根据上述指示,华北军区第2、第3兵团以防止张家口、新保安守军分别向西或向东突围为重点,构筑了多道阻击阵地;华北军区和内蒙军区部队各一部于12月15日攻克张北;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于17日开赴张家口地区,归华北军区第3兵团指挥,以加强西线兵力。

12月12日,东北野战军主力由蓟县、玉田、宝坻地区向平津急进。

傅作义遂令南口、昌平、通县及唐山、芦台等地守军分向北平、天津与塘沽收缩,并令刚到北平的第62军主力返回天津,将北平和天津、塘沽划为两个防区,实行分区防御。

至12月20日,东北野战军第5、第11、第3、第4纵队和华北军区第7纵队,攻占丰台、海淀、通县、黄村和南苑飞机场等地,完成了对北平的包围;第6、第10、第1纵队攻占采育镇、廊坊、马头镇等地,隔断了平、津间的联系;第9、第8、第7纵队,分别占领唐山、军粮城、咸水沽、杨村、杨柳青等地,割断了津、塘间的联系,形成对天津的包围;第2、第12纵队和炮兵纵队,正由山海关、汉沽向津、塘地区急进。

至此,人民解放军已将傅作义集团分割包围于张家口、新保安、北平、天津、塘沽等地区,并歼灭其2个军部6个师,封闭了该部主力西逃和南撤的道路。

第二阶段
人民解放军逐次歼灭新保安、张家口、天津国民党军。

人民解放军在完成了对傅作义集团的战略包围和战役分割之后,按照毛泽东的指示精神,采取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战法,逐次歼灭被围的傅作义集团。

1948年12月22日晨,华北军区第2兵团向新保安发起总攻,经10小时激战,全歼傅作义的精锐部队第35军军部及2个师。

张家口之第11兵团共7个师(旅)于23日仓皇向北突围,企图撤回绥远。

华北军区第3兵团及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冒风雪严塞,展开堵击、追击,当晚收复张家口,战至24日16时将第11兵团5.4万余人歼灭于张家口东北地区。

中央军委鉴于新保安、张家口之国民党军已被歼灭,为进一步孤立北平,动摇傅
平津战役
作义固守信心,令东北野战军一部及华北军区第2、第3兵团严密包围北平,以东北野战军主力积极准备攻取天津。

天津是华北第一大工商业城市,人口200万,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市区狭长,海河自西北流贯东南,四周有护城河环绕,经过日军和国民党军长期设防,工事坚固。

国民党军天津警备司令官陈长捷指挥第62、第86军等部10个师及地方部队共13万人,自恃“大天津堡垒化”,企图负隅顽抗。

东北野战军调集第 1、第2、第7、第8、第9纵队和第6纵队第17师、第12纵队第34师,计22个步兵师和炮兵纵队等部共34万人,进至天津周围,立即进行扫清外围据点的作战和紧张的攻城准备,并由东北野战军参谋长刘亚楼率轻便指挥所临近天津统一指挥。

1949年1月14日,东北野战军包围天津的部队在守军拒绝投降的情况下,对城垣发起总攻,采取东西对进,拦腰斩断,先分割后围歼的作战方法,经过29个小时激战,至15
日15时歼守军13万余人,俘陈长捷,解放天津。

据守塘沽的国民党军第17 兵团部及第87军等部共5个师5万余人,于1月17日乘船南逃,人民解放军追歼其后尾3000余人,解放塘沽。

第三阶段
傅作义率部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

天津解放后,北平国民党守军25万人,陷入了人民解放军的重重包围之中。

中共中央军委为保护这一文化古城,决定继续进行谈判,争取以和平方式进行接管;同时,亦训令部队作好强攻的准备。

自1948年12月中旬起,人民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已就和平解决平津问题,与傅作义派出的代表进行过多次谈判。

1949年 1月14日,毛泽东发表《关于时局的声明》,提出与南京国民党政府及其任何地方政府和军事集团进行和平谈判的“八项条件”。

在天津解放的第2天即1月16日,平津前线司令部致函傅作义,敦促其当机立断,站到人民方面。

同时,中共地下组织和爱国民主人士及傅部之开明人士亦作了有力的工作,傅作义接受了人民解放军提出的条件,并派副总司令邓宝珊到人民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谈判,于21日达成了和平解决北平的协议。

22日,北平守军开始撤出城外听候改编为人民解放军。

31日,古都北平宣告解放。

北平的和平解
放,是中国人民革命运动中最重要的军事发展和政治发展之一,成为执行毛泽东提出的以“八项条件”解决国民党军的第一个榜样。

平津战役(16张)
编辑本段战役结果
平津战役历时64天,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成功地将国民党军傅作义集团抑留于华北地区,进行战略包围和战役分割,予以各个歼灭,并以军事压力与政治争取相结合,实现了对北
解放天津
平守军的和平改编。

此战,人民解放军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1个总司令部、1个警备司令部、3个兵团部、13个军部、50个师(包括在战役中重建和新建的部队)及非正规军4个师,共52.1万人(其中俘敌232510人、毙伤29790人、投诚8700人、改编25万人),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地区。

平津战役连同辽沈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是毛泽东关于战略决战思想的伟大实践,使国民党丧失了三大精锐战略集团,国民党军主力和精锐师团共约160万余人全部被歼。

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被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的统治基础发生了根本动摇,为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奠定了巩固的基础。

从此,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编辑本段战役意义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个战役。

东北解放以后,据守张家口、北平、天津、唐山一线的国民党华北“剿总”傅作义集团50多万人,面临东北、华北解放军的联合打击,已成惊弓之鸟。

是撤是守,蒋介石、傅作义各有打算。

虽然他们的主张不同,但都对自己的力量估计过高,而对我军的力量估计不足。

因此傅作义集团采取了暂时固守平津,确保海口,以观战局变化的方针。

为了防止傅作义集团南撤西退,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决定以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主力联合举行平津战役,就地歼灭傅作义集团,并采取了这样几条措施:东北野战军立即结束休整,取捷径以最快速度隐蔽入关,突然包围唐山、塘沽和天津之敌,斩断敌人海上退路;徐向前兵团停止攻打太原,杨成武兵团撤围归绥(现呼和浩特),以免傅作义作战失利后向西北逃跑;通过与傅作义进行谈判,将其稳住等。

在平津战役中,解放军参战总兵力100多万人,中央决定由林彪、罗荣桓、聂荣臻三人组成党的总前委,林彪为书记,统一指挥作战和接管平、津、张、唐等地的一切事宜。

平津战役开始以后,我军首先对傅作义集团进行分割包围,截断其西退、南撤的通路,将这只惊弓之鸟变成了笼中之鸟。

然后按照毛泽东确立的先取两头后打中间的攻击次序,逐一歼灭被围困在新保安、张家口、天津等地的敌人,解放了天津和塘沽。

天津解放后,北平守敌25万人陷于绝境。

为了保护北平这座文化古城,中央军委决定继续同傅作义谈判,争取和平接管北平。

通过谈判,傅作义接受毛泽东提出的“八项和平条件”,率部接受和平改编。

1949年1月31日,平津战役胜利结束,人民解放军进驻北平城,北平宣告完全解放。

一个多月后的3月15日,中共中央由西柏坡迁到北平,人民解放军总部也随之迁到北平。

又过了6个多月,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定都北平,并改北平为北京。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三大战役中最后一个战役,此役共歼灭、改编国民党军52.1万人,人民解放军伤亡3.9万余人。

这一伟大胜利,是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相结合的结果。

使悠久的文化古都北平和工商业大城市天津回到人民手中,并从此写就新的历史篇章。

01大军入关
[1]1948年5月,中共中央将总部中枢机关搬到了敌人的眼皮底下,也就是位于河北西南部的平山县西柏坡村,这个普通的山村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军队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创建新中国的指挥中心。

那么,促使中共中央领导人做出这个大胆的战略决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整个华北地区的战场态势究竟是怎样的呢?著名军旅作家王树增继续做客《百家讲坛》,精彩讲述系列节目《王树增解读平津战役》第一集《大军入关》,敬请关注。

02西线围歼
1948年11月,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命令华北军区部队迅速包围了张家口,迫使傅作义派出了他的嫡系部队35军等国民党军队西援。

不过,为了防止这些国民党军有随时被调回北平的可能,毛泽东和中央军委也命令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加快行军速度,力争与华北军区各主力部队会合,尽快实施对傅作义军队的分割合围。

可是,就在这个命令下达之后,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却在入关之后遭遇了一次意外。

那么,这会是怎样的一场意外呢?这个意外对于中央军委的西线围歼计划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著名军旅作家王树增继续做客《百家讲坛》,精彩讲述系列节目《王树增解读平津战役》第二集《西线围歼》,敬请关注。

03艰难的抉择
在平津战役开始之初,毛泽东认为“文章要从西线做起”,把华北地区的国民党军主力部队分割到了华北西部,确立了“隔而不围,围而不打”的战略方针。

人民解放军把傅系军队的王牌主力第35军围在了新保安,傅作义曾派出16军和104军前去解救,但由于内部之间发生误会而导致营救失败。

最终,聚集于新保安和张家口地区的国民党守军全部覆灭,傅作义集团中的傅系主力已被歼灭大半,平津战场的西线已无大敌。

那么,国民党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他在主力部队基本被歼灭之后又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和措施呢?著名军旅作家王树增继续做客《百家讲坛》,精彩讲述系列节目《王树增解读平津战役》第三集《艰难的抉择》,敬请关注。

04伟大胜利
在平津战役开始之初,由于中原地区的淮海战役激战正酣,战场局势变幻莫测,使得华北局势也不甚明朗,傅作义既不甘心替蒋介石卖命,又不甘心失去华北的地盘。

若要战,则无十足把握;若要和,又对共产党心存猜忌。

就在他犹豫不决之时,傅作义集团的傅系主力在张家口和新保安地区被歼灭,傅作义失去了手中的王牌,人民解放军已对北平实施包围,正面作战已无可能。

此时的傅作义手中还有北京和天津两座孤城,只要保住天津,便有了谈判讲和的资本和撤出战场的后路,于是傅作义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天津守将陈长捷身上,那么,这位傅作义的心腹嫡系能否为他赢得最后的时间呢?著名军旅作家王树增继续做客《百家讲坛》,精彩讲述系列节目《王树增解读平津战役》第四集《伟大胜利》,敬请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