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大江保卫战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大江保卫战教案设计苏教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大江保卫战教案设计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640df06f5335a8102d220d5.png)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大江保卫战》【教材分析】《大江保卫战》是一篇简洁、完整的通讯报道,是一幅融情、理于一体的文章。
这篇课文语言简练、内涵丰富,真实的记叙了1998年几十万人民解放军英勇抗洪的动人情景,课文主要通过大堤抢险、铁汉本色、勇救群众这三个典型事迹,展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无畏,表现了人民解放军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语言品味、人格影响的好文章。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是一代拥有幸福生活的人,他们很少甚至没有遇到过灾难,所以洪水对于他们来说,也只是主观层面的一种意识。
他们只是知道洪水是有破坏性的,但是对于洪水到底会对人民、对社会造成多大的伤害没有很清晰的认识,也就间接地导致他们不能很好地理解人民解放军的英勇行为。
英雄在他们的观念里更多的只是对一类人的赞扬之词。
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给他们以正确的引导,要让他们指导人民解放军在与洪水抗争的时候付出了多少汗水,承受了多少的伤痛,要让他们指导人民解放军的伟大,也在一定意义上促使他们养成勇敢的品质。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本篇课文的教学将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力求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
本篇课文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情感性教育,帮助他们认识到勇敢这种品质的重要性,形成对人民解放军的崇敬之情。
所以,教学中十分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多次朗读,使他们更深刻地感受课文的思想情感。
通过表达与交流,获得情感上的升华与深化。
教师作为引导者,时刻注意向学生传达正确积极的观念和意识,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读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三个富有典型意义的事迹,体会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本色,体会课文中有关句子的思想感情。
4.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以及他们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形成对子弟兵的敬仰之情。
23大江保卫战教案
![23大江保卫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3667b2d0d233d4b14e69d8.png)
23 大江保卫战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读“趾”字。
理解“日夜兼程、崩塌、嶙峋、鏖战、肆虐”等词语。
2.了解文体,理清课文层次并学习归纳小标题。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长江洪水灾情的紧急,初步领会人民子弟官兵的英雄气概。
教学重难点:读通课文,理解词义,理清课文层次。
教学过程:一、揭题质疑,激趣导入。
1.谈话导入:1998年的夏天,长江遭受了百年难遇的洪水,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长堤。
就在万分危急的时刻,全国上下,军民团结打响了抗击洪灾的保卫战。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习的课文。
2.板题质疑:看到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课文就是围绕“战”字展开叙述的。
板书:起因经过结果)3.观看视频。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画面,亲自去看一看。
长江堤上出现了一幕幕感人的画面。
二、尝试学习,我来展示。
1.字词万花筒(1)我会读。
日夜兼程九江赛城湖崩塌肩扛惊心动魄稀泥冲锋舟劈波斩浪(2)我会写。
①指名说说哪些生字难写,注意点是什么?②选择难写的字,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
2.朗读训练营。
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
3.结构梳理站。
课文围绕“战”,讲述了三部分内容。
请归纳各部分主要意思。
第一段(1):长江洪水暴发,灾情紧急。
第二段(2~5) 人民子弟兵抗击洪水的场面和感人事迹。
第三段(6))大江,永远铭记1998年夏天,铭记人民子弟兵。
重点讨论第二部分的层次。
归纳小标题:保大堤、战洪水、救灾民。
三、品味第一段,对话启智。
1.观看视频。
2.研读文本。
从哪些词句中你感受到灾情紧急?引导学生关注:比喻句;连续三个感叹号。
找出体现水大、猛的词,并划下来。
(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暴怒,疯狂,撕咬)3.指导有感情朗读。
4.人民子弟兵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超市。
1.抄写词语。
2.完成《补充习题》一到三大题。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23《大江保卫战》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23《大江保卫战》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d0d6ffb360cba1aa811daaf.png)
23.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第一、二自然段。
2.学习三个典型事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保卫国家和人民在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英勇无畏的精神。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教学重难点:1.指导朗读反映人民子弟兵英雄本色的三个典型事例。
2.体会人民子弟兵心系人民、团结抗洪、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
3.懂得人民子弟兵的英雄壮举和精神品质。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回顾整体1.师: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走进时光遂道,和时光老人一起回到那难忘的1998年的夏天,和人民子弟兵一起深入抗洪第一线,打响这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请同学们用朗读来表达你们的参与热情,好吗?”(学生齐读课题)(评:同学们真的非常热情,老师已经真切感受到了.)2.课件出示词语:告急万分危机日夜兼程气壮山河师: “那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谁能根据这四个词语简单的给我们回顾一下课文第一部分?”板书:告急二.精读课文第二部分过渡: “这是一场不动枪炮,不见硝烟的战斗,那么,在这场不动枪炮,不见硝烟的战斗中,几十万解放军官兵和几百万群众与大自然展开了生死搏斗。
(请看大屏幕)1.课件出示对联: 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师: “看到这幅对联,你想说点什么?请你把你想说的用朗读的方式表达出来”(生说完自由练读)读出气势.(从感性到理性)师小结: “从对联中,老师真切感受到了人民解放军官兵在大江保卫战中那惊心动魄的场面,铮铮铁汉的英雄本色和感人事迹.”过渡:是的,的确,98年那年夏天接连不断的大暴雨使滚滚长江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沿江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2.师:请同学打开书默读课文第二部分(2~5自然段)那惊心动魄的场面,也就是课文2~5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一部分讲了哪几件典型事例?(边出示大屏幕边出示问题)3.生交流,师小结板书:保大堤三个典型事例战洪水救灾民4.(四人小组合作形式)师:在这三个典型事例中把你感触最深的这部分内容研读一下,再把你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师要深入同学听、说并与同学交流)以便掌握课堂哪几个会说、会能说到点上的就可以指名回答。
23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
![23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59a28fe3186bceb19e8bb8d.png)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进行星级评价。
第一组:四字词语
日夜兼程奋然跳入铮铮铁汉
劈波斩浪摇摇欲坠滔滔洪水
气壮山河惊心动魄全然不顾
第二组:多音字:累
第三组:生词学习
2.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兼”和“魄”字。
3.简单介绍通讯文体特点。板书通讯
通讯稿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与一般叙事不同的是强调它的真实性和时间性。
C、“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
①引导学生学习借代的修辞手法,进一步体会子弟兵英勇无畏的精神,突出反映军民鱼水情。
②指导朗读,用对子弟兵赞美的语气读,要读出气势来。
(四)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采取以读代讲的方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六自然段。
板书写好点的小窍门特写镜头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侧面烘托
4.写作片段练习。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自己班级课间十分钟的一个精彩场面。
四、作品展示,共享成果
1.先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互评互改。
2.再在班级中选取优秀文章进行交流,所有学生进行自改。
3.最后,写作困难学生进行交流,全班帮改。写作问题学生再进行自改。
(三)学习勇救群众这个场景,感受人民子弟兵舍生忘死,把人民利益放于首位的高尚风范。
对于学习勇救群众场景,可以采用以读代讲自主探究的方法。
过渡:在大江保卫战中,人民子弟兵们除了保卫江堤,还要救护遇险的群众,让我们走进课文。
1.出示自主学习要求:轻声读第五自然段,画出你深受感动的句子,将感受写在旁边。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大江保卫战》(最终版)[修改版]
![《大江保卫战》(最终版)[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140f9e37d5bbfd0a785673b8.png)
第一篇:《大江保卫战》(最终版)23 大江保卫战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23课《大江保卫战》。
课文简介:《大江保卫战》是一篇通讯,真实地记叙了1998年解放军几十万官兵英勇抗洪的动人情景。
全文是紧扣一个“战”字来展开的,写了“为什么战”,“怎样战”,“战的结果”,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在写作特色上本文描写既有群体的描写,又有个人的写实,有详细的叙述,也有概括的勾勒,点面结合使得子弟兵“铮铮铁汉”、“勇救灾民”的本色得到充分地展现。
学好本篇课文既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又能让学生从中学到写作的技巧。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5~6年级)阅读的有关要求中指出要“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
”本设计以自学、品读为主,试图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与文本的对话,建构一个丰富的语言世界,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感受语言的无穷魅力,获得语文学习的愉悦。
同时,使学生在与老师、同学、文本的交流中激起情感体验和心灵共鸣,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得到启迪。
目标预设: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2.学习点面结合的写法。
3.对文本的阅读品味,感悟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本色。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阅读理解力,但这些十二、三岁的孩子,对98年的那场洪灾没有深刻的体验。
好在孩子们普遍对解放军比较崇拜,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力引导学生感悟文本,激发学生参与热情,从而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课前观看视频。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再次回到那难忘的1998年,打响这气壮山河的——(引读课题)大江保卫战。
2.走进文本,感悟灾情紧急。
(课件展示:这就是1998年的长江洪灾示意图)请同学们看第一自然段,跟老师进行接力读,我读省略号前的,同学们读省略号后面的。
二、走进战场感悟真情过渡:在这场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中,我们的人民子弟兵给你什么印象?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板书:铮铮铁汉)1.出示自读要求:课文是怎样通过具体语言来表现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本色的呢?请同学们静下心来默读全文,用笔勾画出文中令你感动的语句或段落,简要在旁边做些批注。
23大江保卫战ppt(完整版)
![23大江保卫战ppt(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b39c063bdd36a32d7375813b.png)
一咬牙,猛地把铁钉一拔,一股鲜血涌 了出来。黄晓文随即从身上扯下一绺布条, 三下两下把脚捆了个结实,二话没说,转身 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
列举的省略,说明黄晓文继续在抢救大堤。
在那几十
个难忘的日日 夜夜,有多少 这样感人的事 迹啊!
高建成所在的部队开赴湖北抗洪抢险 第一线。他虽然连续几天发高烧,但始终没 有离开过大堤一步。8月1日晚,部队被洪 水围困,高建成把救生衣穿在被救出的一位 老人身上,他继而被巨浪打出80多米远, 幸有一片树林得以生还。他焦急地寻找失散 的战友和群众。高建成在洪水中找到了两名 新兵战友,立即把他们推到大树旁,他自己 却被湍急的洪水卷走。同年10月,中央军 委授予他“抗洪英雄”荣誉称号。
三.合作探究 检测反馈
1.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具体写了哪几个典型事例?
【学程单1】 (1)快速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 一件什么事? (2)时间:4分钟。
课文主要讲1998年夏天,长江流域洪 水爆发,解放军战士奋勇抗洪抢险。
【学程单1】 (1)快速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 一件什么事? (2)时间:4分钟。
赛城湖 鏖战 铮铮铁汉
不是指 右下角不是牛
脚趾 嶙峋
安造垸 簰洲湾
一绺布条
我会读
qiáo ( 翘首 )
翘
qiào ( 翘起 )
jié
结
jiē
( 结束 ) ( 结实 )
hè ( 一唱一和)
和
hé ( 和平 )
lěi ( 积累)
累
lèi ( 劳累 )
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 。
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 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
水不退,人不撤,誓与大堤共存亡! 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大江保卫战课文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大江保卫战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8b7d4de7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ba.png)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大江保卫战课文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大江保卫战》课文2021年的夏天。
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时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
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灾情确实是命令,灾区确实是战场。
在这万分危险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
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
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
支队长一声令下:“上!”赶忙,一条长龙在倒塌的堤坝下显现了。
官兵们肩扛繁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
有的为了行走快捷,干脆赤脚奔驰起来。
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身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
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一道人墙。
通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
“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面对肆虐的洪水,更显出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本色。
解放军某部四连连长黄晓文正扛着麻包在稀泥中奔驰,突然觉得脚底一阵疼痛,抬脚一看,原先是一根铁钉扎了到里面去。
团长见状,赶忙派人去找随队军医。
黄晓文大声说:“来不及了!”说着,一咬牙,猛地把铁钉一拔,一股鲜血涌了出来。
黄晓文赶忙从身上扯下一绺布条,三下两下把脚捆了个结实,二话没说,转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日夜夜,有多少如此感人的事迹啊!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动晃的电杆。
在安造垸,他们救出了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的幼儿园老师周运兰;在簰洲湾,他们给攀上树梢等待了九个小时的小江珊以生的期望。
……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耀。
【素材】23 《大江保卫战》图片解说词_李世前
![【素材】23 《大江保卫战》图片解说词_李世前](https://img.taocdn.com/s3/m/f00ef7c0376baf1ffd4fadbf.png)
图片解说词(播放背景音乐)1.1998年的夏天,一场接着一场的大暴雨,让长江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转瞬间,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
2.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向大江挺进,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3.他们立下生死牌:誓与大堤共存亡。
他们立下铮铮誓言:人在大堤在,即使人不在,大堤也要在!4.于是,他们与时间赛跑,与洪水赛跑,与灾情赛跑,和狂风斗,和暴雨斗,和巨浪斗,和一切困难展开殊死搏斗。
5.他们用木棒、沙袋和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防洪之墙,生命之墙,希望之墙。
6.桥毁了,路淹了,逃生的路没有了。
可他们就是老百姓的桥,老百姓的路,老百姓生存的希望!7.这座桥,一定是世界上最震撼人心的桥,最温暖民心的桥,最美丽壮观的桥,这座绿色的桥,让世界为之动容,让这些求学路上的孩子终生难忘!8.你看,当灾难来临的时候,他们把群众背在肩上,放在船上,抱在怀里,顶在头上!而他们,却在危险的洪水里。
9.几十个日夜的坚守奋战,他们已经一身疲惫,满脸憔悴。
可他们却只能以天为被,以地为床,以物为枕,在泥泞中获得片刻的休息。
10.你看,他们脸上、肩上、背上已经伤痕累累,他们流的血、破的皮、掉的肉,既让人伤心难过又让人充满敬意。
11.滔滔洪水终于被他们的精神气质驯服了,军民鱼水情深,依依惜别难舍,抗洪纪念碑将永远铭记着1998年夏天这里发生的一切。
12.老人不会忘记,青年不会忘记,孩子们更不会忘记。
当兵,也成了一些孩子的梦想和动力。
13.在1998年的抗洪抢险中,解放军官兵共出动30余万人,1万2千多辆汽车,1170艘舟艇,200余架飞机。
抢修加固堤坝1万多公里,排除险情1万4千余处,救出遇险群众300多万人。
26名官兵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14.战友不会忘记他们,亲人不会忘记他们,那些获救的小学生更不会忘记他们!15.孩子们,其实,我们的解放军官兵不仅在抗洪抢险中表现英勇,他们在5.12汶川抗震救灾中表现也很出色,他们在8.03昭通鲁甸抗震救灾中的表现也值得称赞,他们在大兴安岭灭火救灾中的表现也让人难忘,他们在巡逻边境、保家卫国中的飒爽英姿更令我们自豪和骄傲!孩子们,这就是我们的解放军官兵,这就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啊!学了这篇课文,知道了他们这么多的英雄事迹,相信你一定有很多话想对他们说,那就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吧!。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3.大江保卫战【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3.大江保卫战【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31ce6473b3567ec102d8a74.png)
23.《大江保卫战》教案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1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品味,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还记得1998年的夏天,那场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吗?让我们通过录像再一次来感受当时的情景。
2.放录像3.谁来描述当时的情景二、学习第一节1.课文是怎么写的呢?(出示句子),我们一起来看幻灯,谁来把这段话朗读一遍2.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情势——万分危急,哪些词语告诉你情势危急?3.朗读时,这些加点词语该怎么读?三个“告急”该怎么读?4.自己练练看,注意读出当时情势的危急。
5.指名读、齐读。
6.师生接读: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三、学习第二段1.这场战斗是怎样打的呢?请同学们再看录象,再次来感受当时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
2.课文第一段也向我们描写了这场战斗,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这一段课文,边读边想,从录象和课文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3.小组交流从课文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懂,我们以四人小组来交流,把不懂的地方一起讨论解决4.集体交流下面我们进行集体交流,谁来先说,从第二段课文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奋不顾身保大堤舍生忘死救群众5.师:战士们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伟大的抗洪精神令我们感动,课文通过哪些句子把这种精神表达出来的呢?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第二段,划出令你感动的句子,并想想为什么令你感动?6.谁来交流,哪些句子最令你感动?(1)官兵们肩扛……保住大堤(出示)A这句话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战士们的奋不顾身?B战士们奋不顾身的精神令我们感动,更令我们敬佩,让我们通过朗读,把对他们的敬佩之情表达出来,先自己练练。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23 大江保卫战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23 大江保卫战](https://img.taocdn.com/s3/m/078bd531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c7.png)
3.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 水水相融。( 对偶 )
4.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 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 排比 )
苏教版 五年级 语文 下册
三、请仿照例句写句子。
例: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 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
苏教版 五年级 语文 下册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23 大江保卫战
苏教版 五年级 语文 下册
“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 你有没有听过这首动人的歌曲?你知不知 道这首歌讲述了怎样的故事?
苏教版 五年级 语文 下册
今天我们将跨越时空的界限,去认识 一群可爱的人,体会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勇 往直前、热爱人民的精神。
黄晓文
苏教版 五年级 语文 下册
面对肆虐的洪水,更
显出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
的本色。
形容金属撞击所
过渡段,引起下文。 发出的响亮声音
苏教版 五年级 语文 下册
一咬牙,猛地把铁钉 一拔,一股鲜血涌了出来。 黄晓文随即从身上扯下一绺 布条,三下两下把脚捆了个 结实,二话没说,转身扛起 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 堤……
课堂演练
一、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崩·(běng bēn√g )塌 扛·(kán√g kàng)着 比赛·(sà√i sāi) 稀·(x√ī xǐ )泥
冲锋·(féng
fēng
√
)气魄· (bò
pò )
√
苏教版 五年级 语文 下册
二、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 巨龙。 ( 比喻 )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最新精选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23 大江保卫战苏教版习题精选五十九
![最新精选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23 大江保卫战苏教版习题精选五十九](https://img.taocdn.com/s3/m/1e1f93bcccbff121dc368354.png)
最新精选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23 大江保卫战苏教版习题精选五十九第1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2题【填空题】写出反义词。
瞬间______ 疯狂______ 危急______【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选择关联词填空。
只要----就---既然----就---只有----才---无论----都--哪怕--也---因为--所以---①你______知道错了,______应该改正。
②______困难再大,我们______要完成任务。
③______经常运动和训练,______能使身体强壮起来。
【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给划线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形近字组词。
江______ 情______ 响______扛______ 请______ 饷______?【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指美味人人爱吃。
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诵______②形容十分留恋,舍不得分开______③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像富丽多彩的锦缎______④美好的名声天下皆知______【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的长江______的洪水______的沙包难忘的______ 感人的______ 汹涌的______【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团结就是力量,团结能战胜一切困难。
照样子,写出几个表示团结一致的四字词语。
团结一心、众志成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指美味人人爱吃。
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诵______形容十分留恋,舍不得分开______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像富丽多彩的锦缎______美好的名声天下皆知?______【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把划线部分换成课文中的成语。
23.大江保卫战 教学设计
![23.大江保卫战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7dd7cd00975f46527d3e180.png)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 5 课时总第 61 课时课题:23.大江保卫战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4、细读第一段,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5、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6、教学难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师述:曾经有这样一首歌唱遍祖国大江南北,许许多多的人为之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请听——《为了谁》。
2、过渡:这首歌赞颂了抗洪救灾中英勇无畏的人民子弟兵。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1998年抗洪救灾的课文。
3、板书课题:大江保卫战是一篇通讯,通讯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说说课文先介绍什么,然后介绍什么,最后写什么。
4、教师简介背景5、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归纳整理出几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顺,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嶙峋:形容山石等突兀、重叠。
肆虐:任意残杀或迫害,起破坏作用。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正音。
3、思考分段,简述段意第一段(1):写长江遭遇特大洪水,人民子弟兵打响了大江保卫战。
第二段(2~5):写我部队官兵在大江保卫战中表现神勇,涌现出许多动人事迹。
第三段(6):赞扬了人民子弟兵的精神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三、学习第一段1、范读,思考:这一段写了几层意思?概括归纳:一、灾情危急,二、奔赴战场2、圈画出反映灾情危急的词语、标点,读一读并体会。
“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以及三个“!”。
3、指导朗读。
4、画出子弟兵奔赴战场的词语,读一读。
“日夜兼程”、“挺进”5、指导朗读,体会子弟兵们大战洪水的英勇气概。
6、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段内容。
四、学习2—5自然段1、在这场大江保卫战中,发生了许多感人的事迹,出现了许多抢险救人的感人场面,请大家迅速的读课文,看看文中写了哪几个感人场面?2、集体交流:(板书:大堤抢险、铮铮铁汉、勇救群众)A、学习画面之一:大堤抢险1、小组合作学习。
【课标分析】23大江保卫战_语文_小学_李艳秋_3704030009
![【课标分析】23大江保卫战_语文_小学_李艳秋_3704030009](https://img.taocdn.com/s3/m/5a8bd82076a20029bd642df9.png)
23《大江保卫战》课标分析
小学语文分为低中高三个学段,三个学段的语文相互关联,相互包容。
《大江保卫战》这篇课文,就是小学语文苏教版高段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八一壮歌”主题单元中的一篇阅读课文。
苏教版教材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单元为主题,来安排教材。
五年级学生进入语文学习的高段,学生的阅读技能比较熟练,应注重阅读效率的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初步形成,探究意识明显增强;学生初步具有了综合阅读的能力,阅读的期望值较高;注意为第四学段阅读打好基础,完成向中学阅读的过渡。
在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准语文教学的重点: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学会阅读叙事性作品、诗歌和说明性文章。
带着这些思考再来看五年级下册的教材,五下凸显了“人与自然”这个主题。
“春光无限”“人与自然”揭示了人对自然的亲和力;“科技之光”“有志竟成” “世界各地”“八一壮歌”彰显了人类探索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围绕这个主题,告诉人类既要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研究自然、改造自然,构建和谐的生存环境。
《大江保卫战》这篇课文,恰恰就是人民解放军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与自然斗争,捍卫人民生命安全、财产安全的一场残酷战斗。
这篇课文在整个的课程体系,起到了一个纽带链接作用。
它是学生走向高段语文学习,对人为自然地更深认识,也是学生学习语文,走向中学,小学初中的一个衔接链。
从内容上,它深化着学生认知;从情感上,它升华学生的体验;从知识上,它点面结合的写法的渗透,又把学生知识基础推向一个更高的平台。
小学语文23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23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54d9b26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a0.png)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材分析:《大江保卫战》是一篇通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真正的记叙了1998 年解放军几十万官兵英勇抗洪的动人情景。
课文语言生动、感情真挚,震撼人心。
高度赞扬了抗洪抢险的解放军战士。
这是一篇值得学生学习的教材。
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通过阅读文本,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感悟人民子弟兵在洪水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及铮铮铁汉的英雄本色。
课时重、难点1、通过对语言材料的阅读品味,体味人民子弟兵与人民群众的深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勇于匡助别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及课前准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多读,通过读体味情感。
运用多媒体(抗洪视频、图片、歌曲)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上课前我们先看一段视频,注意视频中的朗读观看 98 年抗洪视频目的: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现在齐读课题、再读生:大声齐读师:同时板书课题师:从刚才的视频中我们能感受到这是一场什么样的保卫战?生:气壮山河、危(wei)险……师:板书气壮山河师:在这场气壮山河的保卫战中发生了许多动人事迹,这节课我们就将环绕这个问题来继续学习课文。
师:出示课件,同学们我们一起把第二课时的学习目标齐读一遍二、学习新课:1、学习第 2 自然段师:同学们现在让我们尾随作者的镜头来到九江赛城湖的大堤上。
快速读这一段用“——”画出感动自己的语句,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师:听到命令后,战士们是怎样做的?生交流。
生:“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
支队长一声令下: “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浮现了。
”师:出示课件,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官兵们救援行动的?生:神速 (速度快) ……师: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生:闻讯赶到、上、顿时、浮现……师:出示课件从“一条长龙”你又感受到什么?生:战士们齐心协力……师:同学们,战士们之所以这么快是为了什么?生:保住大堤……师:谁能把这种快的感觉读出来呐?找生反复读,师指导师:听到命令后官兵们又做了什么?生:“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大江保卫战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悟人民解放军心系人民、团结抗洪、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品味,感受人物形象,学习人物精神。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58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悟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题。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大江保卫战。
(板书课题)
2.大江,指的是长江,保卫长江这场战斗牵动着中国数以亿计的百姓的心,那罪魁祸首是谁呢?多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
3.那是1998年的夏天,我国长江流域遭受了多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沿江各地,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险情不断,人民群众的财产乃至生命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向着大江挺进。
他们和几百万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试着理解不懂的字词,并把课文读通。
2.检查词语
(1)这是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分行指名读。
崩塌脚趾日夜兼程
稀泥赛城湖惊心动魄
扛着冲锋舟劈波斩浪
(2)这是课文中加注拼音的词语,不太好读,谁来试一试?
嶙峋鏖战安造垸簰洲湾铮铮铁汉一绺布条(3)这里还有一组词语:日夜兼程惊心动魄劈波斩浪气壮山河a什么是“日夜兼程”?从这个词语中体会到什么?(情况危急,人民子
弟兵心里着急)多么令人敬佩的子弟兵啊!让我们读出子弟兵迎战洪水的英雄气概。
b指名读。
3.检查课文
(1)生字词语会读了,课文中这些句子能读好吗?
a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
b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
c在安造垸,他们救出了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的幼儿园老师周运兰;在簰洲湾,他们给攀上树梢等待了近九个小时的小江珊以生的希望……
d解放军某部四连连长黄晓文正扛着麻包在稀泥中奔跑,忽然觉得脚底一阵疼痛,抬脚一看,原来是一根铁钉扎了进去。
(2)这里的每一句都有不好读的地方,你有把握读好哪一句?
三、把握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1.读出画面,概括小标题
同学们,生词和长句读好了,相信你一定能把课文读通顺,现在老师想请六个同学合作读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课文中描写了哪些画面?指名6人按自然段依次读课文。
2.交流: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印象最深的画面?
(1)大江告急(2)大堤抢险(3)拔钉扛麻包(4)勇救群众
3.围绕题目,用重点段突破法分段:哪几段是具体写解放军战洪水的?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齐读。
2.师范写“兼”。
3.学生描红,完成习字册。
五、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总第59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五自然段。
2.领会“点面结合”的写法和排比句的作用。
3.体会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大堤和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段[ 播放《为了谁》,声音渐低。
]
1.导入:当这段熟悉的旋律再次响在耳边,我们的思绪仿佛回到了1998年的那个夏天,我国长江流域遭受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洪水威胁着千百万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让我们通过录像去感受一下当时的情景。
[ 看洪水肆虐的录像 ]
2.说说当时的情形怎样?(危急、万分紧急……)
3.自由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用浪线划出第一段中关于当时情况描写的句子,自己体会体会。
4.集体评议:
[ 出示: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
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
①“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疯狂地撕咬”可以看出当时情况危急,灾情危急。
②“!”、“!”、“!”——灾情的异常严重和情况十万火急。
③“暴怒的巨龙”是比喻,形象地写出暴雨的疯狂,肆虐。
5.指导朗读,读出万分危急的形势!指名读、评价。
6.过渡: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
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他们和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
二、学习第二段
1.过渡:面对着肆虐的长江水,面对着千百万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我解放军官兵又是如何打这场惊心动魄的大江保卫战的呢?
2.自由朗读课文第二部分2—5自然段,把其中你深受感动的句子重点读好!
3.过渡:在这场保卫战中发生了许多动人事迹,看看文中写了哪几个典型事例?分别是什么?(大堤抢险,铁汉本色,勇救群众。
)
4.讲读“大堤抢险”。
(1)过渡:大堤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保证,大堤的牢固与否是这场惊心动魄的保卫战成败的关键。
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面对如此险情,看看我人民解放军是如何进行抢险的? [ 出示“大堤抢险”]
(2)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圈出你最感动的语句,想想为什么感动,并把它读好。
(3)集体评议:
a“闻讯赶到”、“顿时”——战士们救援神速,顾不上休息,一心想着赶紧堵住缺口,保住大堤。
b“穿梭”、“奔跑”、“全然不顾”、“鏖战”、“伤痕累累”——战士们意志坚强,奋不顾身。
c“狂风……暴雨……巨浪……”战士们的乐观主义精神,当时的环境十分恶劣,可他们却把那些都看作是为自己的助威,加油,不得不为他们的乐观主义以及战胜困难的决心所感动!
d“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这些真实的写照让我们读后怎能不感动呢?
e“伤痕累累”——大堤保住了,可官兵们伤痕累累的样子怎能不让我们心疼,他们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又怎能不让我们感动呀?
(4)指导朗读。
(5)是啊!这样的场面又怎能不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再次重温当时的情景![ 播放录像 ]
(6)过渡:站着的是一根根木桩,躺下的是一袋袋沙包,这就是我人民子弟解放军官兵的真实写照!
5.讲读“铁汉本色”
(1)过渡:这就是我人民解放军的铁汉们![ 出示“铁汉本色”]
肆虐的洪水没能摧垮我人民子弟兵的斗志,而是更显出了我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本色。
黄晓文就是其中的一位,让我们一起来听他的故事。
[ 播放录音故事 ]
(2)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些什么?(太勇敢了,他是我心目中最可爱的人!)(我为我们有这样的人民子弟兵而自豪,纵有洪水又何惧!)(3)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好他的故事。
(4)是呀,我们的人民子弟兵的确是我们心目中的最可爱的人!最崇敬的人![ 播放录像(手以及个人的特写)]
(5)小结:看着一双双满是伤痕的手,望着一个个永不疲倦的身躯,我们终于领悟到什么是铁汉本色,什么是铮铮铁汉的誓言!那就是“人在堤在!人不在堤也在!”正是他们,使大堤不溃,正是他们,使军威永扬!
6.讲读“勇救群众”
(1)过渡:人民群众的安全是我人民子弟兵的心中大事,为了营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们,我人民子弟兵更是全力以赴! [ 出示“勇救群众”] (2)自由朗读第5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并试着把它读好。
(3)集体评议:
a“飞向……飞向……飞向……”——时间就是生命,战士们迫不及待地营救群众,十分关注群众的安全。
b“……”——被营救的人民群众数不胜数。
c“哪里……哪里;哪里……哪里……”——战士们把生的希望留给群众,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无愧于军旗,无愧于军徽。
d“看到了……看到了……就像看到了……”——体现人民群众对人民子弟兵的信任,可以看出浓浓的军民鱼水情。
e“大救星”——体现了人民群众对我人民子弟兵的信任。
(4)学生自由朗读,然后指名朗读,指导朗读,集体朗读,最后朗读背诵。
(5)小结:洪水没能隔断人民群众与人民子弟兵之间的鱼水之情,却把他们的心拉得更近了!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三、学习第三段
1.过渡:在那个难忘的98年夏天,肆虐的洪水被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驯服了,我们打赢了那场惊心动魄的大江保卫战。
2.引读:大江,它将永远——(铭记着1998年的夏天,铭记着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
)
3.想想,大江作为历史的见证人,它还会铭记着什么呢?
(大江还会铭记着我人民子弟兵奋不顾身的精神,大无畏的精神!)(大江还会铭记着浓浓的军民鱼水情!)
4.小结:回首那几十个日日夜夜,回味那无数的感人场面,人民子弟兵英勇无畏的形象已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中了。
让我们再回到那首动听的歌,一起唱起来![ 播放《为了谁》]
四、布置作业
1.发生在大江保卫战中的动人故事还有很多,课后请同学们搜集故事和图片,班会课我们再交流。
2.完成补充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