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的射频消融治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癌的射频消融治疗

发表时间:2010-01-12T13:40:35.7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30期供稿作者:黄晓春余溪华

[导读]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射频消融(RFA)、微波、激光、等方法不断涌现。

黄晓春余溪华 (江西省修水县中医院外科江西修水 332400)

【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09)30-0044-03

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方法较多。但由于种种原因,能行手术的病人还不到20%。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射频消融(RFA)、微波、激光、等方法不断涌现。尤其是射频消融,操作简单、创伤小、痛苦轻和效果直观可靠,近年倍受关注,本文就对该方法的现状和进展综述如下。

1 射频肝癌原位灭活的原理

射频(Radiofrequency,RF)是一种特定频率的电磁波,由射频发生器产生。射频组织灭活(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是射频电流从插入电极末端的未绝缘部分向周围组织发射,随着电流方向的改变引起周围局部组织中离子振动,相互磨擦产热(称为电阻产热),使局部温度增高,从而发挥治疗作用。RFA可在以下几方面发挥治疗肿瘤的作用:1. 高温直接杀灭肿瘤细胞;2. 高温影响肿瘤细胞质膜的相变及流动性,从而影响质膜的各种功能;3.使肿瘤周围的血管组织凝固,减少或阻断肿瘤血供,防止肿瘤转移;4.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坏死肿瘤组织可作为肿瘤灭活瘤苗,激发机体的抗肿瘤免疫 [1]。

2 常用RFA设备及其疗效评价

自从Rossi[2]等1993年首先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报道了超声引导下射频治疗肝癌的经验, 认为它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后,目前已经有很多种射频治疗设备上市,较广泛的大概有以下四种:

2.1 RF2000TM(美国Radiotherapeutics公司)

目前国内用的最多的一种肝癌射频消融设备,由射频发生仪(功率90瓦特)、电脑控制系统和EVB射频电极针组成。10个微电极在肿瘤内张开如锚状, 连接RF2000TM射频仪,在电脑程序控制下进行射频消融治疗。

2.2 RITA (美国RITA公司)

RITA射频刀的基本原理是将直径仅2毫米的射频电极经皮穿刺进入肿瘤组织并呈星状展开9根小电极“锁定”肿瘤,直径可达5厘米.通过发射460千赫兹的射频波,使肿瘤组织中离子产生振荡发热,从而达到彻底灭活肿瘤的目的。美国学者Berber E等报道使用该设备在星状展开时为5厘米的射频针能达到5.6+/-0.2厘米直径的组织毁损范围[3]。

2.3 cooled-tip- triple-cluster needle RFA(美国Radionics公司)

该设备是由一个能产生最大200W功率的射频发生器和一个17-G的三个冷却集束针组成的电极,该电极能持续灌注冷盐水,从而使电极能在射频治疗过程中保持低于25℃的针尖温度,防止过热后针周炭化,从而达到更大的组织毁损范围.美国的Iannitti DA1998年到2001年共治疗123个病人168个肿瘤,直径平均为5.2厘米,取得了良好的完全毁损率和治疗效果[4]。

2.4 Hitt治疗仪(德国Berchtold Elektrotom公司)

由一个最大功率为60W的射频发生装置,一个能够根据外周阻抗自动调节的灌注泵和一个14-G单针电极组成。电极上有三组共六个侧孔,各组之间相距120度.可以从三个不同方向灌注盐水和各种药物. 德国的Diethard Schmidt等在离体牛肝实验中发现可以达到约5.5厘米的组织毁损范围[5]。

Alban L. Denys等对上述四种射频设备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发现,在活体猪肝和离体牛肝中,四种设备的射频毁损体积没有统计学差异,但cooled-tip triple-cluster needle RFA治疗仪(美国Radionics公司)在活体猪肝中产生的毁损更接近椭圆形,体积稍小[6]。

3 RFA治疗肝癌的优势

3.1 RFA治疗小于5厘米特别是小于3厘米的小肝癌的疗效和肝切除术相当,但是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和安全性更高。

Elias D等2004年报告在88个病人中行手术和射频消融治疗,发现手术和射频的术后复发率相当,他们认为射频后的肿瘤的复发和肿瘤的直径>3CM及临近大血管有关,同手术一样是有效而安全的治疗方法[7]。

3.2 并发症少而且比较轻

2003年Livraghi T等对意大利41个协作中心2320个接受射频治疗的患者行荟萃分析。结果:死亡6例(0.3%),其中2例死于肠穿孔后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各有1例死于金葡菌引起的感染性休克、肿瘤破裂出血、继发于右胆管狭窄的肝功能衰减和不明原因猝死。重要并发症50例(2.2%),主要有腹膜出血、肿瘤细胞种植、肝内脓肿和肠穿孔等,轻微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不超过5%,认为肝癌射频治疗是一种并发症少而轻、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8]。

3.3 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激发机体的抗肿瘤免疫

德国学者WissniowskiTT等在荷VX2肝癌家兔模型中发现射频治疗能诱发肿瘤特异性T细胞反应,而且导致隐匿性肿瘤抗原的暴露,从而产生抗肿瘤免疫,提高疗效[9]。国内汪东文等检测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前后的T细胞亚群及sIL-2R 的改变,发现肝癌组患者治疗前

CD+3和CD+4降低,CD+8和sIL-2R增高,CD+4/CD+8比值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肝癌组患者治疗后C+3和CD+4升高,CD+3和sIL-2R 降低,CD+4/CD+8比值增高,治疗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10]。

4 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和改进措施

4.1 射频消融设备的欠缺

初期传统单极射频针产生的凝固坏死区最大仅达到1. 6厘米, 尽管增加射频能量亦不能产生更大的坏死范围, 因为能量提高引起组织在电极周围炭化, 大大增加电极周围组织的阻抗, 而降低射频能量的释放, 降低热能的传导性及对肿瘤的固化坏死能力。经过近十余年来的设备改进,现在出现了如上所述的RF2000 TM、RITA、Cooled-tip triple-cluster needle和HITT等治疗设备,但目前的治疗设备射频范围一般都在6厘米以内,而且毁损的形状往往不规则,很难和肝癌的类圆形或椭圆形相匹配[3-5]。所以进一步改进治疗设备,仍是非常有价值的课题。

4.2 射频范围偏小

一般适合于直径小于5厘米的肿瘤,疗效最好的是肿瘤直径小于3cm。针对这一缺陷,人们通过与TACE及PEI联合,双相加热,改进布针方法(如用计算机建立数学模型和多针穿刺多点治疗等)经动物试验和临床研究证明,可以增大射频毁损范围,减少复发率,对于大于5厘米的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