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发展背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钢简介
首钢集团是以生产钢铁业为主,兼营采矿、机械、电子、建筑、房地产、服务业、海外贸易等多种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

首钢总公司为母公司,下属股份、新钢、迁钢、首秦、高新技术、机电等海外企业。

职工近8万人。

首钢发展历史概况
首钢始建于1919年,距今已有90年的历史。

首钢90年的发展历程,实际上也是首钢企业文化的演变成长史,它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时期:1919----1948年:历经沧桑,饱受磨难;
1948----1978年:艰苦创业,成长壮大;
1979----2002年:改革腾飞,探索发展;
2003----现在:立志“三创”,再铸辉煌。

一、1919—1948年:历经沧桑,饱受磨难
解放前30年,首钢历经了北洋军阀
的战乱、日本侵略者的占领、国民党政
府的腐败。

在此期间,工程建设缓慢,
生产几度陷于停顿,30年累计生产生铁
只有28.6万吨,尚不及现在首钢炼铁厂
半个月的产量。

30年的沧桑历史,反映
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北京黑色冶金工
业的悲惨状况,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
是工人阶级受剥削受压迫的苦难史,也
是一部首钢文化饱经苦难的沧桑史。

1919年9月,当时执政的段祺瑞派人在北京石景山东麓筹建名为“龙烟铁矿公司石景山炼厂”(即首钢的前身),兴建了一座日生产能力250吨的炼铁高炉。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霸占了石景山炼厂,将其改名为“石景山炼铁所”。

1945年8月日本投降,由国民党接管后,于1946年改名为石景山钢铁厂(简称石钢),至1948年,经过3年多的时间,只部分恢复了生产,产量少得可怜。

二、1948—1978年:艰苦创业,成长壮大
1948年12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石景山钢铁厂,石钢成为
北京市第一个国营的钢铁企业。

解放后的石钢获得了新生,石钢工人发扬
主人翁精神,谱写出一部艰苦创业的文化史。

解放初期,首钢高炉不冒烟、场地长满草,老一辈首钢人靠大锤、扁担和箩筐,仅用半年时间使高炉重新流出铁水。

以“顶破天花板,才能见青天”、“回马坡前不怕鬼,强敌面前不服输”的创业精神,迅速掀起恢复生产的劳动热潮。

1958年9月,工人们在庄稼地里苦战14天,建成了
3吨侧吹小转炉,结束了石钢有铁无钢的历史;1961年5月建成了当时具有先进水平的年产30万吨小型材轧钢生产线,标志着石钢轧钢开始起步;1964年12月24日,中国第一座氧气顶吹转炉在石钢诞生,揭开了我国转炉炼钢新的一页;1965年,石钢高炉喷吹煤粉、入炉焦比、高炉利用系数等经济技术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使石钢炼钢技术居于当时全国领先水平。

1967年9月13日,经冶金工业部批准,石钢改名为“首都钢铁公司”(简称首钢)。

三、1979—2002年:改革腾飞,探索发展
格执行“三个百分之百”,即必须百分之百
地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违反了规章制度必须百分
之百地登记上报;不管什么原因,无论是否造成
损失,都要百分之百地扣除违规违制者当月全部
奖金。

树立了“包保指标讲先进、三者利益讲全
局、遵章守则讲严格、相互配合讲风格、各项制
度讲效益”的“五种精神”,发扬“实事求是、
严格认真、密切协作、恪尽职守、奋发向上、顽
强拼搏”的“六种作风”。

在五种精神和六种作
风的指导下,首钢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走在
了全国的前列。

这一时期,广大干部职工发扬
“敢闯、敢坚持、敢于苦干硬干”的“三敢”精
神,不断争一流、创最佳,有力地推动了首钢自
我改造、加速发展的步伐。

1979年12月15日,首钢二号高炉移地大修改造工程竣工投产,成为我国第一座现代化的高炉。

上世纪九十年代,首钢提出“做四有职工、创一流产品”的企业口号。

在这期间,首钢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设的第三炼钢厂建成投产。

同期建成投产的首钢第三线材厂,加上原有的第一、第二线材厂,成为当时我国最大的线材生产基地。

到1994年,首钢的钢产量从1978年的179万吨扩大到824万吨,超过鞍钢,名列全国第一。

在不断发展钢铁主业的同时,首钢向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四跨”企业发展,企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1996年,首钢集团正式成立。

从1995年到2002年,首钢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首钢地处首都北京的特殊环境,使企业面临着比其他企业更大的环保压力,面临着国内外钢铁市场激烈竞争的压力,面临着实施战略性结构调整的艰巨任务。

面对社会上关于“要首都还是要首钢”的议论,首钢人陷入了“向何处去”的迷茫之中。

四、2003—现在:立志“三创”,再铸辉煌
2003年初,首钢党委提出“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转化为前所未有
的动力和机遇”的号召,确立了“苦干三年,打好思想文化基础、制度创新基础、经济技术基础、人才建设基础”的指导思想。

7月首钢党委颁发了《中共首钢总公司委员会关于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首钢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重点任务和方法途径,明确了首钢企业文化体系。

2005年,国务院批复了首钢搬迁调整规划。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首钢"十一五"规划制定实施。

首钢率先进行的都市大型钢铁企业向沿海转移的搬迁调整,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没有先例。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首钢党委清醒地认识到:要完成这一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要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要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首钢人必须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加强思想文化创新,开展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

2006年初,一场规模大、范围广、人数多的企业文化全员培训首先拉开了首钢人新一轮思想解放的帷幕。

“更新、更快、更精、更强”是新一轮思想解放的着力点,“创新、创优、创业”成为首钢企业文化建设的新要求。

新一轮思想解放使广大干部职工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

2007年,在史无前例的战略性搬迁调整中,首钢党委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新创优创业,建设21世纪新首钢”为价值追求,坚定不移地推进先进文化建设。

首钢把弘扬长征精神与首钢搬迁调整的实际相结合,引导干部职工树立知难而进、争创一流,只争朝夕、开拓进取,百折不挠、拼搏奉献,博采众长、学习创新,科学严谨、精益求精的“新长征五种精神”。

同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实践活动,达到了“为创新增添智慧,为创优注入动力,为创业点燃激情”,深入推进首钢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打造首钢文化软实力的目的。

2008年,首钢党委明确指出要通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首钢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为首钢创新创优创业注入新的动力。

领导干部解放思想研讨班吹响了首钢新一轮解放思想的号角,干部职工在解放思想中真抓实干,在转变观念中破解难题,在更新思路中转变发展方式,把解放思想体现在具体工作中、落实在解决问题上。

在解放思想中赋予了“创新创优创业”新的内涵,提出“为创新深入对比思考,为创优找准目标定位,为创业定准措施、练好基本功”,在创新创优创业中放开视野、放开胸怀,认知自己、认知别人、认知大势,理性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