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的举措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O.微山三中2014届高二历史选修一学案编写:张开瑞审核:侯庆申胡丰审批:
课题:明治维新的举措第周
共课时
班姓名:组评:师评:
【学习目标】
1、理解《五条誓文》是明治维新的施政纲领;
2.概述明治维新的基本内容及其改革效果,认识明治维新的特点;
3、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 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①明治维新的特点②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学教
【学习过程】双向五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课堂展示+问题探究+达标测评)明治天皇名睦仁,1867年继承皇位。

1868年改年号为明治元年,
在位时期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日本完成了从封建社会向
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展示单元一】带领全班同学解决自研自探中的问题
要求:针对问题,深度解析,重在如何将课本知识整合
【导学一】阅读《五条誓文》内容,并结合明治维新的背景分析明治
维新的目标。

【导学二】明治维新的举措
(注:全班分成政治、经济、军事、文教四个小组,合作探究完善学案,然后再分小组汇报完成情况。

)1、政治领域:破除旧体制(阅读104-105页)
措施具体内容历史作用
加强中央集权①废___________
②组建____________
①削弱______________,初步加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_____________体制迈出了重要一
步,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提供统一的
__________________
②使_________阶层彻底瓦解并发生
分化,加强了_________,为日本资本
主义发展提供____________。

废除等级制度废除______________,实行____________,取_________。

派岩仓使团__________________,学习________________ 找到了一条适合日本的发展__________________的道路。

练一练:日本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政策的实质是
A.调整国家行政建制B.消除封建割据状态C.完善政府管理职能D.确立土地私有制2.阅读课本106——107页,掌握明治维新的经济措施——置产兴业。

概念:置产兴业是指明治政府为发展资本主义而制定的重大经济政策。

(1)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政府大力实行置产兴业政策,制定了怎样的方针?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方针:
措施:
(2)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了置产兴业的新阶段,这时日本发展资本主义的方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变化?新方针的实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变化:
原因:
影响:
练一练: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思考:材料认为国家富强的途径是什么?
3、军事领域:富国强兵
4、文教领域:文明开化
练一练:(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Ⅰ卷20题)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

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
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
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D.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
【导学三】日本明治维新的目的、性质、进步性和局限性。

性质:
进步性:
局限性:
【问题探究】
1、带领全班同学解决以下拓展延伸的议题
2、要求:结合板书,针对问题,深度解析,重在方法的总结
问题探究一:
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相继走上近代化道路;而在甲午战争中,中国却败于日本。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了劝阻西方列强以“修约”为借口要挟中国,清政府聘用卸任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率使团于1868年2月至1870年10月访问了欧关11个国家。

该使团以记名海关道志刚、礼部郎中孙家谷为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英国使馆翻译柏卓安、法籍海关税务司德善为左右协理。

……志刚等人还记载了出访的行程和外国的风土人情,使团回国以后,由于人微言轻,对政府决策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材料二 1871年12月至1873年9月,日本政府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求知识于世界”,派岩仓使节团访问欧美l2个国家。

该使团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参议木户孝允、大藏卿大久保利通、工部大辅伊藤博文、外务少辅山口尚芳为副使。

岩仓使节团在修约方面虽然没有取得进展,却考察了政府机构、议会、法院、公司、交易所、工厂、矿山、港口、农牧场、兵营、学校、报社和福利设施,从各个方面加深了对西方近代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1)中日两国使团的出使目的、成员组成有何不同?由此分析两国统治集团对近代化的态度。

目的:
成员:
态度:
(2)联系两国使团出访的史实,运用所学知识,比较这一时期中日两国近代化的主要差异。

内容:
倡导者:
结果:
探究二:(p107学习思考)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显著特点是什么?置产兴业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特点:
实质:
探究三:
材料1:“苟有国则有兵备,有兵备则人民不得不各就其役。

”——1872年征兵告谕
材料2:1868年4月6日,明治天皇在《御笔信》中郑重宣布:“经营天下,安抚汝等亿兆,欲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


材料反映了明治政府改革军事的什么措施?其目的是什么?
探究题四、近代化道路多样性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通常是指由传统农业文明社会向近现代工业文明社会变迁的过程。

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机械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等等。

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经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

归纳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法、美、俄、日、德、意等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不同途径。

并试着说一说这些国家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的表现。

【达标测评】
1.经过明治维新,日本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有①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②由半割据状态转变为中央集权③封建等级制度被形式上的身份平等所取代④资本主义文化完全取代了封建文化()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2. (2010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文综30题)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

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
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 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
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
3、(2011年江苏高考24题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19世纪中后期,日本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材料二自明治初年,渐行所谓奖励工业。

……(工部省)开拓矿山、制造机械和造船一不计利息,不计减损……产品不能销售之物,则自行标价,尽藏库中……故而穷于支付工资与购入材料,只能以补贴营业金的名义从大藏省申报领取。

即或是矿山、造船等需用几十万元的官营事业也都是如此弊病。

——高桥龟吉《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材料三经济学者田口卯吉……(1880年)发表评论说:“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使政府的事务限定在适当的领域之内……日本人民业已足以同外国人竞争,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何须政府自身为之?——米庆余《明治维新——日本资本主义的起步与形成》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原因。

(3分)
(2)19世纪80年代,日本殖产兴业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二、三,概括这种变化的原因。

(5分)
(3)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泄露事故以后,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实施了监管。

据此并综合上述材料,请就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

(2分)
课堂小结:画出本课知识结构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