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的应对策略(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的应对策略

淄博春风

新课程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理念、目标和要求,在实施中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理念的转变:新课程要求教学理论的更新与教学实践的变革,教学理念的更新是实践变革的前提。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新课程的实施有赖于教师的学习、认识和理解。首先,必须热情地接受新课程,认真学习,把握、理解新课程的理念、实质,转变观念,更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为贯彻实施新课程提供行动指南。1.处理好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扮演的角色。教学过程不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单向传递与授受过程,而是师生双方沟通与交流的过程。教学过程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授受过程,只有教师对知识进行精细加工,清楚明白地讲授,才有利于学生清楚明白地接受。对教师而言,只要学生把教师的教的知识全面、完整地复述和重现,教学任务也就完成了;对学生而言,就是要把教师所教的知识全面、完整地复述和重现,哪个学生复述和重现得最全面、最完整,谁就是最优秀的学生。这种教学观念,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授受者,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关系是不平等的,而是一种权威与服从、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2、教师不是权威,是一个参与者和分享者。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认为,学生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学生是课程的主体:一方面因为学生的现实生活是课程的依据,知识源于生产实践和现实生活,又服务于生产实践和现实生活;另一方面因为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能动地创造着课程。课程的实施不单纯是课程设计者预设的路径,学生对课程有其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并能创造出自己特有的经验,而这些经验又是课程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师生双方是平等的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和合作者,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与交流的过程,是师生双方的互动过程。3、教师要由“给水”变成教会学生自己去“找水”。正确的教学理念是教师要教会学生“怎样才能找到水”,当他需要水的时候,他有办法找到水。而且,条条大道通罗马,方法不止一个。教会学生学习是新课程提出的重要的教学理念,是当今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可能教给学生一生中需要的所有知识,为学生解决一生中面临的所有问题,但是,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怎样才能找到水”,当学生需要水的时候,他有办法找到水,这样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4、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在课程的预设和实施中,以教材为参照,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在课程预设和实践中,依据教学大纲,参照教材,加以扩展、延伸,充分挖掘其他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重组与改造。让学生平等参与,在探究体验中学会选择,学会判断,学会求知,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为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要积极开发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

二、教育方式的转化: 1、应由传授知识向引导发展转化: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举土为本,呼唤学生的主体精神,即实施“生本教育”,而传统教学往往以教师为本,只重视知识传授,却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教学重点要由传授知识向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转化。教师在发挥教学中主导作用的同时,应创设一个民主、平等、生动、活泼的教育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的学习积极性利潜能,提高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形成一种激励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并能培养创新精神与能力的教育机制,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2、应由组织教学向探究教学转化: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由善于组织教学向善于探究教学转化。为此,教师应及时地帮助学生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并找到完成目标的最好方法;教师应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策略;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建一种和谐、宽容、热烈、有序的课堂气氛。新课程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应转为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个

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而教师以探究学为主时,他就要引导学生不断提出各种问题,使学习过程变为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3、应由教学权威向学习伙伴转化: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组织着、设计者,而且是教学内容的确定者利学生成绩的评定者,从而形成了教学上的绝对权威。教师往往习惯根据白己的设计来教学,习惯忽略冷落学生有创新意识但与教材观点不符的见解认识。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由传统上的教学权威逐步向学生的举习伙伴转化。教师是学生学习上的合作者、参与者和引导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应改变居高临下的地位,与学生做到平等对话。教学过程不能仅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一个充满合作、充满个性的创新过程。4、应由传统教法向现代教法转化: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社会需要信息人才,信息人才的培养有赖于教育的信息化。当今的教材以文字教材为主,音像教材和电子教材为两翼,正向多媒体教材发展。教师必须能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多媒体,将教学软件、网络等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还要能正确指导学生进入信息高速公路检索信息获取知识。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日益应用,给教师的教学方式带来新的变革。5、应由依赖教材向科研创新转化: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向学生照搬课本知识,过多地依赖教材,而缺少自身创造力的发挥。科研创新是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但在当前广大教师队伍中,具有科研创新意识的人相对来说还比较少。许多教师在教学上单纯凭积累的经验,教参成为唯一的参考书,很少想到运用新的教育理论对教学进行思考和研究,从而造成教育观念陈旧僵化,教学工作完全被教材和教学大纲束缚,教学方法呆板单一,忽视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由于缺乏科研创新意识,有些教师只能年复一年简单地重复劳动,教学水平很难得到真正地提高。

三、培养和提高新技能:1、交往与合作的技能:现代教学论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走进新课程至少应具备以下两种技能。①交往技能。教师要努力重建人道、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弘扬、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是生活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②合作技能。在新课程实施中,合作学习要求学科课程相互整合,尤其是综合课程的出现,首先对教师的通力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集体的协调一致、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相互之间的合作可以提供支持、启迪灵感、共享智慧、减轻负担、互相补充、促进成长。2.教育科研的技能:新课程的改革涉及教育观念、人才培养目标、思想品德教育、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整个教育的全过程,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教师要参与课题研究,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积极投身于教育科学研究。3、整合课程的技能:课程整合是使分化了的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形成有机联系并成为整体的过程。对于学科教师,课程整合必须从学科内开始。一是注重学科教学目标的整合,即传授学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培养学生的积极的学科情感和正确的学科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学习学科概念、原理和观点与把握材料、方法和过程的整合。二是注重学科教学内容的整合,即学科内容与学生生活、当代社会生活的整合;文本教材与网络资源、生活资源的整合;学科的传统内容与学科的新发现、新观点、新问题的整合等等。三是实现方法上的整合,即尝试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多种综合性的教学方式。课程整合是一个包括智慧、意志、互动、调整的行为过程。4.开发课程资源的技能: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课程资源可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前者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