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股定理解析折叠问题ppt
人教课标版 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二章 23折叠型问题的探究(共22张PPT)
(4)在折叠问题中,若直接解决较困难时, 可将图形还原,可让问题变得简单明了。有时 还可采用动手操作,通过折叠观察得出问题的 答案。
全等性
轴对称
对称性(折痕)
实 质 折 重过程 折叠问题 重结果 叠
精 髓
利用Rt△
方程思想
【二】利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
如图,沿AE折叠长方形,使D点落在BC边上的F处,已知
AB=8,BC=10.求CE的长.
10
A
D
解∴AA总1:FB、结根==标A8:据D已c折=m知1叠,0c可EmF知,+,EEF△C==AEDDFCE,=≌8△cmAD,E,
8
10
B 6
8-x
E 8-x x F4C
∴2在、R找t△相A等BF中
练习
1.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B=6cm,AD=8cm,
在BC上找一点F,沿DF折叠矩形ABCD,使C点落在对角 线BD上的点E处,此时折痕DF的长是多少?
A
8
D
6
4x
6
B 8-x
xC
心得:先标等量,把条件集中到一Rt△中, 利用勾股定理得方程。
练习
2.如图,将一长方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AC折叠,点B落在
•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勾股定理解析折叠问题含详细的答案ppt精选课件
ppt精选版
1
解题步骤
1、标已知,标问题,明确目标在哪个直角三 角形中,设适当的未知数x;
2、利用折叠,找Βιβλιοθήκη 等。3、将已知边和未知边(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转化到同一直角三角形中表示出来。
4、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解方程,得解。
ppt精选版
2
三角形中的折叠
例1: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纸片,如图1所 示折叠,使两个锐角的顶点A、B重合。若 ∠B=30°,AC= 3,求DC的长。B
6
4
(E)
6
E
ppt精选版
F
8 10
10
6
(F) 15
我的感悟我的收获
(1)折叠过程实质上是一个轴对称变换,折痕就是 对称轴,变换前后两个图形全等。
(2)在矩形的折叠问题中,若有求边长问题,常设未 知数,找到相应的直角三角形,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 利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
(3)在折叠问题中,若直接解决较困难时,可将
点E、F是矩形ABCD的边等A。B 、AD上的两个
点,将△AEF沿EF折叠,使A点落在BC边
上的A′点,过A′作A′G∥AB交EF于H点,
交AD于G点。
y
((2)1)请找你出自图己中提所出有一 B
A'
C
相个等问的题线,段自(己不解包决括。矩 形的对边)
E2
1
3
H(x,y)
A
ppt精选版
G F Dx 14
探究五
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B=6cm,AD=10cm, 点E、F仍在矩形ABCD的边AB 、AD上,仍将 △AEF沿EF折叠,使点A′在BC边上, 当折痕EF 移动时,点A′在BC边上也随之移动。则A′C 的范围为 4≤A′C≤8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7章《折叠---勾股定理应用》公开课课件
C
4m
4m 上 B
C
4m 左 前 后
右
下 A
如图,一圆柱体木块的底面周长为24cm,
高AB为4cm ,BC是直径,一只蚂蚁从点
A出发沿着圆柱体的表面爬行到点C的最
短路程大约是(
)
A.6cm B.12cm C.13cm D.16cm
B
C
A
B
C
B
C
B1
沿AB剪开
A
A
A1
∵ 底面圆的周长为24cm ∴BB1=24cm 又∵点C 是BB1 的中点 ∴BC=12cm 而∵AB=4cm ∴ 在Rt△ABC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A
x
1.5米
1.5米
2.2米
2.2米
1.5米
1.5米
Cx
B
X2=1.52+1.52=4.5
AB2=2.22+X2=9.34
AB≈3.1米
折叠三角形
例1、如图,一块直角三角形的纸片,两 直角边AC=6㎝,BC=8㎝。现将直角边 AC沿直线AD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上, 且与AE重合,求CD的长.
A
D
E
B
FC
立体图形展开问题
杜登尼(Dudeney,1857-1930年) 是19世纪英国知名的谜题创作 者.“蜘蛛和苍蝇”问题最早出 现在1903年的英国报纸上,它是 杜登尼最有名的谜题之一.它对 全世界难题爱好者的挑战,长达 四分之三个世纪.
A
B
如图,有一棱长为4m的立方体房间,一只 蜘蛛在A处. ⑴若一只苍蝇在B处,蜘蛛去抓苍蝇需要爬 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⑵若苍蝇在C处,则最短路程是多少?
A
A
A
2018中考复习专题-折叠问题 课件(共13张PPT)
五、中考链接
(15浙江宿迁)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9,AD=3 3 ,点P是边BC上的动点(点P不与点B,点 C重合),过点P作直线PQ∥BD,交CD边于Q点,再把△PQC沿着动直线PQ对折, 点C的对应点是R点,设CP的长度为x,与矩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 (1)求∠CQP的度数; (2)当x取何值时,点R落在矩形的边AB上? (3)①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A.150° B.210° C.105° D.75°
四、达标测试
3.如图所示,矩形纸片ABCD中,AB=6cm,BC=8 cm,现将 其沿EF 对折,使得点C与点A重合,则AF长为____
五、中考链接
4.(2017西安)D是AB边上的中点,将 △ABC沿过D的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BC 上F处,∠B=50°,则∠BDF=____度.
以 社 团 活 动 为载体 推进校 园精神 文明建 设
共 央 《 关 于 进一步 加强和 改进大 学生思 想政治 教育的 意见》 明确指 出,要建 设体现 社 会 主 义 特 点、时 代特征 和学校 特色的 校园文 化,形成 优良的 校风、 教风和学风,大 力 加 强 大 学 生文化 素质教 育,开展 丰富多 彩、积 极向上 的学术 、科技 、体育 、艺术 和 娱 乐 活 动 ,把德育 与智育 、体育 、美育 有机结 合起来 ,寓教育 于文化 之.在 新的形 势 下 ,开 展 校 园精神 文明建 设,不仅 改变了 校园环 境,也 在潜移 默化地 影响着 人们的 行 为 、 心 理 和思想 。校园 文化活 动作为 校园文 化的重 要组成 部分,它 在推动 校园精
____
反思 求边长的常用方法
1.等面积法
F
2.勾股定理
3.相似
勾股定理在折叠问题中的应用讲PPT课件
.
3
C D
B
E
A
E
A
A
E
DD
F
B
F
C
C
A
.
B D
EC
CA
B
B
D E FC
4
项目一、折叠 直角三角形
例 1: 如图,小颍同学折叠一个直角三角形 的纸片,使A与B重合,折痕为DE,若已知 AC=8cm,BC=6cm,你能求出CE的长吗?
B
D
A
E
C
.
5
练习:如图,有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 角边AC=6cm,BC=8cm, 现将直角边沿直 线AD折叠,使点C落在斜边AB上的点E, 求CD的长.
E
A
D
B
(D)
F
C
(C)
.
8
❖2、如图,把矩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AC 折叠,点B落在点E处,EC与AD相交于点 F.若AB=6,BC=8,
❖求:
(1)△FAC是等腰三角形
(2)求CF的长
A
E FD
(3)求△FAC的周长和面积.
.
B
9C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1、折叠的实质:轴对称. 2、选择合适的直角三角形利用勾 股定理列方程解决折叠问题.
.
6
项目二、折叠长方形
例2:如图所示,长方形ABCD沿AE折叠,使点D落在
BC边上的点F处,已知AB=8cm,BC=10cm,求CE的
长。 A
8
B
解:根据折叠可知,△AFE≌△ADE,
10
D
∴AF=AD=10cm,EF=ED, AB=8 cm,EF+EC=DC=8cm,
∴在Rt△ABF中
微专题6 方法技巧 巧用勾股定理解决折叠问题课件 2024-2025学年 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长为CD+AD+AC=BC+AC=7+5=12(cm).
7.(2024·汉中期末)在数学实验课上,李静同学剪了两张直角三角形纸片,进行了如
图的操作:
操作一:如图1,将Rt△ABC纸片沿某条直线折叠,使斜边两个端点A与B重合,折痕为
AD上的点E处,折痕的一端点G在边BC上.
(2)如图(2),当折痕的另一端F在AD边上且BG=10时,
①求证:EF=EG.
②求HF的长.
【解析】(2)①∵纸片折叠后顶点B落在边AD上的点E处,
∴∠BGF=∠EGF,
∵长方形纸片ABCD的边AD∥BC,
∴∠BGF=∠EFG,
∴∠EGF=∠EFG,
∴EF=EG;
DE.
36°
(2)如果∠CAD∶∠BAD=1∶2,可得∠B的度数为____;
操作二:如图2,李静拿出另一张Rt△ABC纸片,将直角边AC沿直线CD折叠,使点A与
点E重合,若AB=10 cm,BC=8 cm,请求出BE的长.
【解析】(2)设∠CAD=x,则∠BAD=2x.
由翻折的性质可知:∠BAD=∠CBA=2x,
②∵纸片折叠后顶点B落在边AD上的点E处,
∴EG=BG=10,HE=AB=8,FH=AF,
∴EF=EG=10,
在Rt△EFH中,FH= − = − =6.
本课结束
类型一 三角形的折叠问题
1.(2024·天津模拟)如图,在Rt△ABC中,∠B=90°,AB=6,BC=9,将△ABC折叠,使点C与
AB的中点D重合,折痕交AC于点M,交BC于点N,则线段BN的长为
第七讲折叠问题与勾股定理
第七讲折叠问题与勾股定理2012-04-02例1.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BC=8。
将矩形ABCD沿CE折叠后,使点D恰好落在对角线AC上的点F处。
(1)求EF的长;(2)求梯形ABCE的面积。
例2.如下图,在∆ABC中,AB=20,AC=12,BC=16,把∆ABC折叠,使AB落在直线AC上,求重叠局部(阴影局部)的面积.例3.如图,矩形纸片ABCD的长AD=9 cm,宽AB=3 cm,将其折叠,使点D与点B重合,那么折叠后DE的长是多少例4如下图,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B=6,BC=8,将三角形ABC折叠,使AB落在斜边AC上得到线段AB’,折痕为AD,求BD的长为.例5.如图,折叠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的一边AD,点D落在BC边的点F 处,AB=8cm,BC=10cm.求EC的长.例6.如图,将边长为8 cm的正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D落在BC中点E处,点A落在点F处,折痕为MN,求线段CN的长.(MN的长)例7.如题,在长方形ABCD中,将∆ABC沿AC对折至∆AEC位置,CE与AD交于点F.(1)试说明:AF=FC(2)如果AB=3,BC=4,求AF的长。
B'D CBACDBAEEF DAB C例8.把一张矩形纸片〔矩形ABCD 〕按如图方式折叠,使顶点B 和点D 重合,折痕为EF . 假设AB = 3cm ,BC = 5cm ,〔1〕重叠局部△DEF 的面积是多少cm 2〔2〕求EF 的长。
例9.如图,在Rt △ABC 中,∠C=90°,M 为AB 边上中点,将Rt △ABC 绕点M 旋转,使点C 与点A 重合得到△DEA ,设AE 交CB 于点N .(1) 假设∠B=25°,求∠BAE 的度数; (2) 假设AC=2,BC=3,求CN 的长.例10.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 沿对角线AC 折叠,使点B 落到点B'位置,AB'与CD 交于点E .(1)求证:△AED ≌△CEB';(2) AB =8,DE =3,点P 为线段AC 上任一点,PG ⊥AE 于G ,PH ⊥EC 于H .求PG +PH 的值,并说明理由.A B C F E 'A 第8题图 〔'B 〕D ABCMDN例11.有一边长为2的正方形纸片ABCD ,先将正方形ABCD 对折,设折痕为EF ;再沿过点D 的折痕将角A 翻折,使得点A 落在EF 的H 上,折痕交AE 于点G,求EG 的长。
专题训练二--利用勾股定理解决折叠问题(共13张PPT)
《勾股定理》数学教学PPT课件(10篇)
=BD·
CD.
D
B
E
C
课堂小
结
利用勾股定理解
决实际问题
勾股定理
的应用
构造直角三角形
解决实际问题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17.1 勾股定理
第3课时
利用勾股定理作图和计算
知识要点
1.勾股定理与数轴、坐标系
2.勾股定理与网格
3.勾股定理与几何图形
新知导入
想一想:
我们知道数轴上的点有的表示有理数,有的表示无理数,你
能在数轴上画出表示 13 的点吗?
如果能画出长为 13 的线段,就能在数轴上画出表示 13 的
2
点.容易知道,长为
的线段是两条直角边的长都为1的直角三
角形的斜边.
长为 13 的线段能是直角边的长为正整数的直角三角形的
斜边吗?
新知导入
想一想:
利用勾股定理,可以发现,直角边的长为正整数2, 3
知识
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
AC2+BC2=AB2
由上面的例子,我们猜想:
命题1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
长为c,那么a2+b2=c2.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a
c
b
课程讲授
1
勾股定理
下面让我们跟着以前的数学家们用拼图法来证明这一猜想.
c
证明:∵S大正方形=c2,
S小正方形=(b-a)2,
b
a
b-a
例 如图是由4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构成的“田字格”,只用没有刻
度的直尺在这个“田字格”中最多可以作出长度为
8
_____条.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4章勾股定理折叠问题中的勾股定理课件
A
D
B
G
EC
概括:找出图中的直角三角形,用勾股定理求出 未知边。 怎么求EF?做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
总结:怎么应用勾股定理解决折叠问题?
1.抓住折叠前后的图形是全等形,找出图 中的直角三角形(可做垂线段构造直角三角 形)。
2.设未知数,找等量关系,根据直角三角形 的三边关系列方程(组)。
课堂练习:
折叠问题中的勾股定理
引入:
勾股定理反应的是直角三角形三边 的关系。应用勾股定理由已知边求出 未知边。
这节课应用勾股定理来解决折叠中 的诸多问题
请按下列要求折叠矩形纸片ABCD 并画出折叠后的几何图形
• 1:把矩形边AB折在边AD上。 • 2:把矩形ABCD边AB 折在对角线AC上。 • 3:把矩形ABCD沿对角线AC对折。 • 4: 使矩形的顶点B恰好与点D重合。
D1E的长。 (3)求四边形ABCE的面积。
A
D
E
B
D1
C
AB=AB1=CD=BE=6, B1D=EC=2,
A
B1
D
AE2=AB2+BE2 =62+62=72
AE= 72
B
E
C
问题2:边AB落在AC上,你能提出哪 些问题?你能求出哪些线段长?
A
提示:ΔABE折叠到哪?AB折 在何处?
Dபைடு நூலகம்B1
∠B折在何处?图中又产生哪
些直角三角形?
B
C
E
思考:在哪个直角三角形中,有已知边,且 未知边之间有数量关系,可利用勾股定理求 出未知边呢?
x2+42=(8-x)2
得x=3.
∴DB=5
课后作业:
1,如图,在长方形纸片ABCD中,AB= 12,BC=5,点E在AB上将ΔADE沿 DE折叠,使点A落在对角线BD上的点A1 处,则AE的长为多少?
八下数学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全章课件
在Rt△ABM中,AB2+AM2=BM2.
在Rt△MDB′中,MD2+DB′2=MB′2.
B′
∵MB=MB′,∴AB2+AM2=MD2+DB′2,
即92+x2=(9-x)2+(9-3)2,
解得x=2.即AM=2.
探究新知
方法点拨
折叠问题中结合勾股定理求线段长的方法:
(1)设一条未知线段的长为x(一般设所求线段的长为x); (2)用已知线段或含x的代数式表示出其他线段长; (3)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应用勾股定理列出一个关于x的
D
3m,宽2.2m的薄木板能否从门框内
通过?为什么?
C 2m
解:如图,连接AC。 在Rt△ABC 中,根据勾股定理,
AC AB2 BC2 12 22
AB
1m
5
5 2.236 2.2
∴木板可以从门框内通过。
巩固练习
如图,池塘边有两点A,B,点C是与BA方向成直角的AC方 向上一点,测得BC=60 m,AC=20m.求A,B两点间的距离
在Rt△AFD′中,AF2=D′F2+AD′2,
(8-x)2=x2+42, 解得x=3. ∴AF=AB-FB=8-3=5, ∴S△AFC= AF•BC=10.
互逆命题:
两个命题中, 如果第一个命题的题设是第 二个命题的结论, 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又是第 二个命题的题设,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 题.
A的面 B的面 C的面
积
积
积
C A
图1
9
9 18
B 图2-1
C A
B 图2-2
图2
4
48
A、B、C 面积关系
SA+SB=SC
直角三角形 两直角边的平方和 三边关系 等于斜边的平方
勾股定理在折叠问题和最短路径中的应用(精品)-完整版PPT课件
R
D A
S
F
C
B
小 结: 把几何体适当展开成平面图形, 再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或点到直线“垂线段最短”等性
质来解决问题。
走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F
3 2
A2
四、节节高升
例4、如图,长方体的长为15cm,宽为10cm,高为 20cm,点B到点C的距离为5cm,一只蚂蚁如果要沿 着长方体的表面从A点爬到B点,需要爬行的最短距
离是多少?
B C 20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蚂蚁爬行的路线有 两种情况如图①② ,由勾股定理可求
得图1中AB最短
B
A
A
2 如图,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为60cm,高AB =18cm, AF=1cm,CD=1cm,蚂蚁从C点爬行到F点的最短路程
是多少?
A E
F.
.C D
三、长方体中的最值问题
例3、如图,一只蚂蚁从实心长方体的顶点A出发, 沿长方体的表面爬到对角顶点C1处(三条棱长如图 所示),问怎样走路线最短?最短路线长为多少?
2点的对称性:对称点连线被对称轴(折痕)垂直平分
全等性
折
轴对称 本 质 折叠问题
对称性
重结果 叠
精 髓
利用方程思想
折叠问题
1、两手都要抓:重视“折”,关注“叠” 2、本质:轴对称(全等性,对称性) 3、关键:根据折叠实现等量转化 4、基本方法:构造方程:
(1)根据勾股定理得方程。 (2)根据相似比得方程。 (3)根据面积得方程。
D1 A1 D
A
4
C1
B1
1 C
2 B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蚂蚁爬行的路线有三种情 况如图①②③ ,由勾股定理可求得图1中AC1爬
专题:勾股定理折叠问题 PPT课件
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综合运用,确定点B′在何位置时, B′D的值最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Ⅱ)若折叠后点B落在边OA上的点为B′,设OB′=x, OC=y,试写出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确定y的取值 范围;
如图(2),折叠后点B落在OA边上的点为B′连接B′C,B′D, 则△B′CD≌△BCD, 由题设OB′=x,OC=y, 则B′C=BC=OB-OC=4-y, 在Rt△B′OC中,由勾股定理, 得B′C2=OC2+OB′2,
3、某班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了一次用正方形纸片折叠探究相关数学问题的课题学习活动. 活动情境:
如图2,将边长为8cm的正方形纸片ABCD沿EG折叠(折痕EG分别与AB、DC交于点E、G),使点B落在AD边上的点 F处, FN与DC交于点M处,连接BF与EG交于点P. 所得结论:
当点F与AD的中点重合时:(如图1)甲、乙、丙三位同学各得到如下一个正确结论(或结果): 甲:△AEF的边AE= cm,EF= cm; 乙:△FDM的周长为16 cm; 丙:EG=BF. 你的任务:
5、动手操作:在矩形纸片ABCD中,AB=3,AD=5.如图所示,折叠纸片,
使点A落在BC边上的E处,折痕为PQ,当点E在BC边上移动时,折痕的
端点P、Q也随之移动.若限定点P、Q分别在AB、AD边上移动,则点E
在BC边上可移动的最大距离为
.
BE
C
P
A
QD
6、把图一的矩形纸片ABCD折叠,B,C两点恰好重合落 在AD边上的点P处(如图二),已知∠MPN=90°,PM=3, PN=4,那么矩形纸片ABCD的面积为_______。
1.1 探索勾股定理 课件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拨
[答案] B
行分类讨论.
1.1 探索勾股定理
返回目录
方 ■方法:利用勾股定理解决面积问题
法
如图,由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向外作正方形、半圆或等边
技
巧 三角形,则有 S =S +S (S ,S ,S 分别代表三个图形的
1
2
3
1
2
3
点
拨 面积,其中 S1 代表以斜边为一边的图形的面积).
1.1 探索勾股定理
返回目录
例 如图,正方形 ABGF 和正方形 CDBE 的面积分别是
[解题思路]设 AC=b,BC=a,AB=c,易得 AB⊥DE,所
考
点
清 以四边形 ACBE 的面积=S△ACB+S△ABE= AB·DG+ AB·EG=
单
解
2
读 AB·(DG+EG)= AB·DE= c , 四边形 ACBE 的面积
=S
梯形 ACFE
)b+
+S△EFB=
返回目录
[答案] 解:如图,过点 A 作 AD⊥BC,垂足为 D,
所以∠ADB=∠ADC=90°.
设 BD=x,则 CD=21-x,
在 Rt△ABD 中,AD2=102-x2,
在 Rt△ADC 中,AD2=172-(21-x)2,
解得 x=6,所以 AD2=102-62=64,
所以 AD=8,即 BC 边上的高为 8.
(1)已知∠C=90°,a=6,b=8,求 c;
(2)已知∠B=90°,a=15,b=25,求 c.
1.1 探索勾股定理
考
点
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E
DD
CA
D
F
B F
C
C
A
B
B
E FC
-
课堂小结
❖ 1、标已知; ❖ 2、找相等; ❖ 3、设未知,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 ❖ 4、解方程,得解。
-
动手折一折
折叠过程就是轴对称变
成用面一积张减直半角的三矩角形形吗形换? 痕,状说折两的痕明边纸就理的片是图由对,形。你称全能轴等折,。折叠
若用一张任意三角形形状的纸片,你还能 折叠成面积减半的矩形吗?
把矩形ABCD折叠,使点C恰好落在AB边的 中点F处,折痕为DE,则AD的长为多少?
图中∠1,∠2,∠3 A
有何关系?你能求
出它们的大小吗?
3
F
11 D
6 23
-B
E
C
探究四
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有证
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全四,边等形,A,等B=等角6c量对m,等线A边段D=的,8c和平m行差,
点E、F是矩形ABCD的边等A。B 、AD上的两个
(3)在折叠问题中,若直接解决较困难时,可将 图形还原,可让问题变得简单明了。有时还可采用 动手操作,通过折叠观察得出问题的答案。
-
谢谢大家!
-
课后作业
1、如图,矩形ABCD沿AE折叠,使D点落在
BC边上的F点处,如果∠BAF=60°,那么
∠DAE等于
y
AD
B
E
O
C
x
2、如图,将一矩形纸片OABC放在直角坐标系 中,O为原点,C在x轴上,OA=6,OC=10.在OA上取 一点E,将△EOC沿EC折叠,使O落在AB边上 的D点,求E点的坐标。 -
相应的直角三角形,用勾股- 定理建立方程,利用方程思
想解决问题。
探究二
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B=6cm,AD=8cm,
在BC上找一点F,沿DF折叠矩形ABCD,使C点
落在对角线BD上的点E处,此时折痕DF的长是
多少?
A
D
6
4x
6
B 8-x
xC
-
探究三 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 AB=6cm,
-
相信你,一定行
折叠问题中,求角度
如图,a是长方形纸带,将时纸,带往往沿可EF通折过叠动成手
图b, 如果∠GEF=20°,那折叠么,∠A或E将G图=形还14原0°。
A
E
DA
E 20°
D' A
E
D
20°
?C
B
FC B
G
F C' B
C
F
G
C´
图a
图b
图c
D
D´
如果再沿BF折叠成图c,则图c中的∠CFE的度
利用勾股定理 解决折叠问题
-
解题步骤
1、标已知,标问题,明确目标在哪个直角三 角形中,设适当的未知数x; 2、利用折叠,找全等。 3、将已知边和未知边(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转化到同一直角三角形中表示出来。
4、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解方程,得解。
-
三角形中的折叠
例1: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纸片,如图1所 示折叠,使两个锐角的顶点A、B重合。若 ∠B=30°,AC= 3,求DC的长。B
数是
120°
-
探究活动
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B=6cm,AD=8cm,
探究一:把矩形沿对角线BD折叠,点C
落在C′处。猜想重叠部分△BED是什么
三角形?说明你的理由.
C′
求能角重得平叠到分等部线腰分与三△平角B行形E线D的组面合积时,。 A E
D
B
C
在矩形的折叠问题中,求线段长时,常设未知数,找到
点,将△AEF沿EF折叠,使A点落在BC边
上的A′点,过A′作A′G∥AB交EF于H点,
交AD于G点。
y
((2)1)请找你出自图己中提所出有一 B
A'
C
相个等问的题线,段自(己不解包决括。矩 形的对边)
E2
1
3
H(x,y)
A
-
G F Dx
探究五
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B=6cm,AD=10cm, 点E、F仍在矩形ABCD的边AB 、AD上,仍将 △AEF沿EF折叠,使点A′在BC边上, 当折痕EF 移动时,点A′在BC边上也随之移动。则A′C 的范围为 4≤A′C≤8
课后作业
3、 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B=3厘米,BC=4厘米,
现将A、C重合,再将纸片折叠压平,
(1)找出图中的一对全等三角形,并证明;
(2)△AEF是何种形状的三角形?说明你的理由分△AEF的面积。
A
FD
B
C
-
E
A
D
B FA2 FA2B 1 2 0 8 2 6 cm
FC=BC-BF=4cm 设EC=xcm ,则EF=DC-EC=(8-x)cm
E
在Rt△EFC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EC²=FC²=EF²
B
即x²+4²=(8-x)²,x=3cm,
∴EC的长为3cm。
-
F 图2
C
发挥你的想象力
❖ 长方形还可以怎样折叠,要求折叠 一次,给出两个已知条件,提出问题, 并解答问题。
分析:根据点E、F分别在 AB、AD上移动,可画出两 个极端位置时的图形。
6
(E)
6
4
-
F
8
E
10 6
(F)
10
我的感悟我的收获
(1)折叠过程实质上是一个轴对称变换,折痕就是 对称轴,变换前后两个图形全等。
(2)在矩形的折叠问题中,若有求边长问题,常设未 知数,找到相应的直角三角形,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 利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
E D
-
C
图1
A(B)
长方形中的折叠
例2:如图2所示,将长方形纸片ABCD的一边 AD向下折叠,点D落在BC边的F处。已知 AB=CD=8cm,BC=AD=10cm,求EC的长。
解:根据折叠可知,△AFE≌△ADE,
∴AF=AD=10cm,EF=ED,
AB=8 cm,EF+EC=DC=8cm, ∴在Rt△ABF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