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创新与实用并重高职数学课程体系
高职高专数学教学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职高专数学教学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高职高专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职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数学作为高职高专学生的必修课程,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然而,在高职高专数学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过于抽象,与实际应用脱节,教学方法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运用能力等。
因此,对高职高专数学教学进行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二、选题意义高职高专数学教学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不仅关系到高职高专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也关系到高职高专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具体地说,其意义如下:1.提高高职高专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际应用性。
通过教学内容的改革和课程体系的建设,使数学教学更贴近实际应用,更符合高职高专学生的职业需求。
2.促进高职高专学生数学素养和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实践教学的推广,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3.改善高职高专数学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通过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的建设,提高高职高专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知识素养,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高职高专数学教学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高职高专数学课程体系的建设。
通过梳理国内外高职高专数学课程体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行业和职业需求,制定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的数学课程体系。
2.高职高专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通过研究教学方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高职高专数学教学的教学方法。
3.高职高专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
通过研究高职高专数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现状和提升途径,促进高职高专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实验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梳理文献和实地调研,了解高职高专数学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设计问卷调查,获取教师和学生的相关信息,实施实验研究,并通过数据分析和比较,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中高职数学课程体系建设
重构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推动中高职协调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科学定位、科学分工、科学布局,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多样化,统筹规划,差异性发展。
一、培养目标定位只有目标定位准确,才能找准发展的方向。
中等职业学校应发挥基础作用,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操作能力、技术能力是中职教育的重点;高等职业学校要发挥引领作用,重点培养会操作、懂技术、能管理的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高职学生既要学会企业主体性岗位的基本操作,同时还要具备技术人员或企业现场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但其操作能力、技术能力是高职人才成长的起点。
二、专业设置及课程体系的构建不是所有的专业都适合中高职衔接的,主要是一些长线专业,就业比较稳定的专业适合中、高职打通,而一些变化太快,就业随市场变的专业就不适合。
比如,护理就适合贯通,因为它对技能的要求比较高,学生可以比较早就进行职业技能的训练,但动漫等专业的衔接就有点难,中、高职5、6年读完,可能市场上又有新的变化了。
也就是说,有些专业学生只需要单独学习中职、高职课程即可,有些专业需要中高职衔接。
对于需要中高职贯通和衔接的专业,首先要明确专业目录,统一专业名称,统一规划课程体系,哪些课程仅中职阶段学习,哪些课程仅高职阶段学习,哪些课程既在中职阶段学习,也要在高职阶段学习,学习的内容及侧重点要有区别等;其次要制定中高职贯通的课程标准,将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学习目标明确具体,也有利于中高职组织教学方面的衔接。
三、体制和机制的衔接若要将中高职很好的贯通和衔接,集团化办学,中高职建立互动的长效机制,以至于统一管理,将是大势所趋。
现阶段先以职教集团、董事会等形式将中职学校和高职学校联系起来,政府要起主导作用,制定中高职衔接、贯通的相关政策,使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层次更明确、教育更具体,教育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夏一方〔摘要〕随着我国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数学课程改革也在积极地行动。
浅论高职数学新课程体系的建构
职 教 论 坛
浅论高职数学新课程体系的建构
口游 美 琴
摘 要 : 文 通过 分析 高 职 数 学 课 程 体 系的 现 状 , 素 质 教 育 为 理 念 , 工 学 结 合 为 导 向 , 服 务 专 业 本 以 以 以
应 用为 主 导 教 学 价值 取 向 , 以培 养 学 生 实践 创 新 能 力 为核 心 ,以 帮助 学 生就 业 为教 育教 学 目
提高 革新 创 新 能 力 的 需 要 必 然 更 加 凸 现 .相关 的数 学思 想 方
2大 多数 学 校 课 程 设 置 上 专 业 应 用 的 针 对 性 不 强 不 同 法 、 思维 方 式 以及 数 学 技巧 必 将 深 入 地 渗 入 到 生 产 一 线 并 发 .
的专 业 大 类 , 个 大 类 只 采 用一 种 教 材 、 每 一种 内容 要 求 。 以经 挥更 大 的作 用
对构建高职应用数学课程体系的设想
3 总 结
当前高职 院校 的应用数学课程体系存 在着一系列 问题 ,为 了能够 解决这些 问题 , 这 就要求高职院校要 明确应用数学课程 的教 学 目标 ,
1 . 1 传统的教学观念仍然居于主导地位
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 这就要 求高职 院校要 设置实践课 。
在开展实践课 的时候 ,学生要在课前预 习 ,在课上教师要指 导学生 ,
近几年来 ,高职 院校开始改革应用数 学课程的设置 ,但是 由于多 并且教师要鼓励学生完成此次 的实践课题 。然而在开展实践课的时候 , 种原因的影响 , 这就导致高职 院校 的应用数 学课程 教学 改革不 够彻底。 教师要充分利 用计算机 以及数学软件 , 这 样做便于学生更好 的开展实 在应用数学课程体 系中 ,传统的教 学观 念仍然居于主导地位 ,这 种教 践研究活 动。当学生完成 了实践课题之 后 ,教师要让学生撰 写实践报 学观念导致教 师在 教学中过于重视 基础 知识的教学 ,却忽视 了开展实 告 以及实践心得 ,从而加深 了学生对 实践课 的记忆 与理解 。 践活动 ,久而久之会 让学生的实践操作 能力越来越差 。同时这种 教学 教师还要 带领学生开展探究性 实验 。在开展探究性 实验 的时候 , 方式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并不是企业所需要 的人才 。 教师要充 分利用微分 、数理统计 等数学知识 ,以问题 为中心 ,然后 引 1 . 2 复杂的、陈 旧的教学 内容 导学生 分析、 比较、探究 问题从而 建立起数学模型 ,这 样做 的 目的既 当前 ,教育部 以及高职 院校都 开始 建设线性代数 、概率 统计等精 提高 了学生 的合作能 力,又提 高了学生解 决专业 问题 的能力。 品课程 ,但是从 相关的数据 中我们 可以发现 :高职 院校仍 然沿用陈 旧 2 . 4 合理 的、科 学的考核 模式 的、复杂的教材 , 这 些陈 旧的、复 杂的教 材不能激发学生 学习应用数 传统 的考核模式存在着 明显的弊端 , 因此高职院校要构建合理的 、 科 学的考核模式 。高职 院校要 实行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 评价相结合 的 考 试方 法 ,其中过程性考试 方法分为 以下两个 方面 :一方面 ,测试学 通 常情况下过程性考试所 占的比例为 4 0 %;终结性考 试方法是指采用 闭卷 形式来考查学生 掌握 知识的情况 ,通常情况下终 结性考试所 占的
关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材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若干思考word精品文档4页
关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材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若干思考《高等数学》课程是职业院校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
它对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以及理性思维、科学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都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如何创新职业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周围的事物,用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学好专业知识,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分析和借助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用数学素质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和工作技能,是摆在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急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现状分析首先,在高职教育中,对《高等数学》课程片面地强调“适度、够用”原则。
一味的压缩教学课时,盲目的删减教学内容,把数学教育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的作用丢弃在一边。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感到迷茫,不知道学习数学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这也极大地降低了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其次,《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结构不合理,基本上是沿用传统的知识体系。
教学内容过分的强调自身体系的完整性与理论推导,而与学生所学专业脱节,与学生的学习要求相差甚远,导致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淡薄,这也制约了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学生个人的后续发展。
第三,目前高职教育中《高等数学》的教学方法比较滞后。
教学中“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可以说是根深蒂固,并且过于偏重数学在逻辑思维方面的缜密性以及解题的技巧性,而忽视了从实际的问题背景出发来引导学生学习。
在课堂上也缺少“研究型”的教学,制约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解决问题的主动性。
最后,《高等数学》的考核形式单一,数学考试的形式基本都是闭卷、笔试,这也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恐惧、厌烦的心理,最终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高等数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构想1、整合教学内容,实现模块化教学模块化教学是指根据学生专业、学习要求以及学习能力的不同,在前期统一讲授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后期采取分方向教学、有重点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体系及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体系及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摘要:依照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体系及教学模式创新应以满足具有应用性和实用性的特点为目标。
本文针对高职院校的特点研究了数学课程在教学体系及模式方面的创新原则,并给出了在遵循该原则的基础上如何优化重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
关键词:高职数学教学体系教学模式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提高国民科技文化素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第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数学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开设的基础课程,是培养高职学生基本素质和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工具。
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体系及教学模式应当以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生活中所需要的内容作为重点,要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兴趣和能力,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周围的事物,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课程教学体系和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应以满足具有应用性和实用性的特点为目标。
1 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体系及教学模式创新的必要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
“工学结合”是一种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实际工作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竟争力、更好地促进学生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
在当今社会突飞猛进变化发展的时期,高职教育的终极目标不能简单地仅仅是学生的“就业”,而应该是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数学作为高职院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在高职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对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和思维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它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领域及其它学科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日益成为各学科和工程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
试谈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
试谈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摘要: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包括以下内容:即以“服务专业、注重应用、更新计算技术、全面育人”的思想为指导,优化教学内容,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体系,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改革考核的方法。
关键词:高职数学;教学模式;创新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是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切实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下面,笔者从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考核等方面,对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加以阐述。
一、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现状现行的数学教学模式,即教师讲→学生听→做题→复习→考试,比较传统和陈旧,学生总是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中。
在这种情况下,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数学学习就意味着坐在教室里听那些他既不理解、也不感兴趣的知识,然后努力记住一堆公式、定理,然后再做练习,目的主要是应付考试。
多少年来,教学的内容都是一些老面孔,与专业结合不密切,反映现代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内容单薄。
这就影响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而影响了高职数学课程的生命力。
另一方面,高职数学老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往往忽视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以这样陈旧、失衡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显然不符合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目标的要求,创新高职数学教学模式刻不容缓。
二、建立优化的高职数学课程内容体系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国民科技文化素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第一线技术应用型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所以,高职数学教学内容要体现“服务专业、注重应用、更新计算技术、全面育人”的特点和要求,为学生打下较为扎实的数学基础,为将来发展提供有力的知识支撑。
1.整合教学内容,服务专业需求高职数学教学内容必须紧贴专业需要,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离散数学整合成计算机数学,将经济数学、线性规划、概率统计整合成新的经济数学等;教学中减少枯燥的理论推导,加大信息量,渗透现代数学的观点,精选经典教学内容,引进不同专业的新的科技成果,克服教材、教学内容的局限性和不适应性,着力于高职数学的应用教学。
如何在高职院校中实施《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创新
如何在高职院校中实施《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创新摘要:高职院校的教育应该是以应用能力教育为本的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
本文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讨论了如何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实施课程教学创新,以突出数学与数学技术的社会价值,并使学生懂得数学知识的使用价值与社会价值。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教学创新;教学模式;评价体系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0-0-02高职院校的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
高职教育应该是以应用能力教育为本的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
如今,随着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许多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中都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高职院校录取分数线降低,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知识基础参差不齐。
第二,课堂教学课时减少,教学质量降低。
第三,在课堂教学中,重教师讲授,轻学生研究;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书本知识,轻实践操作;重考试成绩,轻整体素质。
第四,教学中缺乏对最新科学技术及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知识的输入,等等。
以上问题在教学中相互交织,相互渗透。
相互影响,极大的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约束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萎缩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造成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差,缺乏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因此,在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课程中实施创新教育是势在必行,并使之与科学技术、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机的结合起来,突出数学和数学技术的社会价值,突出实践、试验及其应用,不仅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探索知识的发生过程,使学生懂得这些知识的使用价值和社会价值。
一、教学模式的创新(一)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实践出真知”。
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及学习兴趣,依靠教师在课堂的讲授是不行的。
在课堂上,必须让学生亲自实践,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自身的主体地位。
例如,在介绍多元函数的偏导数概念时,可以启发学生与一元函数的导数定义进行比较来学习。
关于高职《高等数学》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
对 数学知识 和数学能 力需 求的 多样性 .
的 原 则 . 么 “ 业 选 修 模 块 ” 现 的 是 那 专 体 “ 用 ” 原 则 高 职 教 育 通 过 不 同 的专 够 的 业 课 程 的学 习 .培养 不 同 职业 岗位 的 高 技 能人 才 .而不 同专 业 课 程 对 数 学 的需 求 是 不 同 的 。例 如 , 机 械 加 工 、 控技 在 数 术 类 专 业 的 专业 学 习 中 .需要 解 决 大量 的 空 间 计算 问题 .空 间解 析 几 何 就 是 该 专 业 的学 习 内容 。 此 . 因 在讲 解 空 间 坐标 轴 的 旋 转 时 , 点 应 该 是 点 的坐 标 定 位 . 重
的 矛 盾 .传 授 知 识 与 培 养 学 生 能力 的 矛 盾 由于 高 职 学 生 初 等 数 学基 础 普 遍 较 差 , 之 数学本身 抽象 、 燥 的特 点 , 加 枯 使
中 图分 类 号 : 1 G7 2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 5 2 2 1 0 — 0 — 2 1 7 — 7 7(0 0) 1 01 2 0
《 等 数 学 》 是 高 职 一 门 专 业 基 础 高 课 .它 为专 业 课 程 学 习 提 供 了必 不 可 少 的数 学 基础 知 识 和 常 用 数 学 方 法 .并 且
构 . 建 模 块 化 课 程 体 系 . 新 教 育 观 念 构 更 和 教 学 手 段 . 化 课 堂 教 学 内 容 . 革 教 优 改 法。 以适 应 高 职 教育 发 展 。
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植入数学软件,构建新型高职数学课程教学体系
12国 务 院 2 0 . 0 5年 颁 发 的 《 于 大 力 发 展 职 业 关
【 收稿 日期】 0 9 1 - 9 2 0— 0 0 【 作者简介】 周光 ̄ ( 5 -, , I 1 7 )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 E9 男 研究方 向: 高等数学 。
Z o a ga h u Gu n y
(c unE g er g eh i l ol eD yn i un 6 80 hn) S h a ni e n cnc l g, ea g c a , 10 0C ia i n i T aC e Sh
Ab t a tT i p p r ito u e eo main o t O le i ih r v c t n n e h ia olg s s sr c : hs a e n rd c s a r fr t f mah C U- n hg e o ai a a d tc nc c l e :u e o S ol l e Mah a , t ot r , o b e a ss n o n s ewh l r c s f e ma a h n , n rw a t c d amah s f wae t et sit t o l d u e i i t oe p o e so t t c ig a d d a h a t a tnh h t h e n w p f t o re ta h n y tm f ih r o ain n c nc olg s whc n l d sfu id f e t e o h c u s c i gs s y ma e e o g e c t a a d t h ia c l e , ih i cu e r n so h v ol e l e o k
ta hn se e c i gs tm y
实践导向的高职数学课程体系改革
实践导向的高职数学课程体系改革随着社会发展和职业教育的不断深化,高职数学课程体系的改革已成为越来越迫切的需求。
高职数学具有实践性强、与行业紧密相关的特点,因此,本文将探讨如何针对这些特点来进行高职数学课程的实践导向改革。
一、从单向传授到学生主体学习传统的高职数学课程往往以教师为主导,只有短暂的课堂互动,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点,学生在听。
这种教学模式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甚至可能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和兴趣,产生抵触情绪。
相比之下,学生主体学习模式更为适合高职数学课程。
学生参与课堂互动,通过自主探究、讨论、合作和讲解等多种方式掌握知识点,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质量。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二、从理论脱离到理论实践结合传统的高职数学课程注重理论,强调基础知识的传授,但往往忽略了实践性。
这种教学模式可能导致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深入理解不足、与实际生产和工作中的应用脱节,无法参与和创新行业发展。
结合实际情况,高职数学应该更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教学内容应该根据学生所学专业领域的实践需求,赋予数学概念、原理、方法以实际意义,加强实践环节的引导,以真实的案例和数据为支撑,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从隔离知识点到交叉融合传统的高职数学课程往往将不同的知识点隔离开来,但现代行业的发展趋势是对行业领域的综合知识和技能进行要求。
因此,高职数学课程也要借助交叉融合的思路,将不同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
例如,在机械制造领域,可以将数学的微分、积分、变化率等知识点和机械工艺、材料力学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实用性和综合性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机械制造领域的专业知识。
四、从教育评价到能力测评传统高职数学课程中的教育评价体系单一,主要依靠考试成绩进行评价,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价缺失。
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将高职数学课程的评价体系转向能力测评。
高职制造类专业“一体两翼五环相链”数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现
教育论坛Education BBS高职制造类专业“一体两翼,五环相链”数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现摘要:目前,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紧迫,社会技术型人才缺乏,也就是拥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缺乏,所以高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前景很广阔。
在高职学校教育中,数学教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不可缺少的学科之一,尤其在制造类专业里更为明显,但目前高职学校数学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课程设置有存在一些弊端,构建新型、高效的数学课程体系是各高职学校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数学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重点,提高高数教育水平,深挖数学文化底蕴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构建体系1数学课程在高职院校制造类专业的地位高职制造类专业一般都是针对机械制造方面进行教学,但基础教学也都包括,例如语文、数学、道德等,制造类专业课程则包括机械基础、制图、工艺基础、机床数控、实践课程等很多课程。
数学教育在其中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因为数据在制造类学习和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例如,机械制图需要具体的数据支持,零部件的测量与绘画都需要严格把控数据,又如在数控实际操作中将一些数据输入精密仪器,就会对零部件进行加工,一旦数据错误,就会造成损失,所以数学教育在制造类专业的地位十分明显。
2目前制造类专业数学教育现状(1)一些高等职业学校只注重对学生专业技术的培养,忽略数学教育部分高职学校在认识上存在巨大误区,认为数学教学对于制造类专业作用不明显,从院校领导到教师都不重视数学教学,数学课程设置少且教师专业水平有限,这些都是阻碍数学教育的学习和应用的因素。
(2)数学教育还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够做到创新和提高。
高职类学校教师专业水平较低,教学方式刻板化、传统化,依然用老旧式方式教学,不能灵活处置知识传授方法,课堂气氛调动不起来,学生找不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自然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
(3)学生数学知识面狭窄,学习积极性不高。
高职学校的学生一般学习基础相对薄弱,一些学生数学基础较差,数学基础越差,学习的积极性就越弱,因为他们有一种心理,觉得自己听不懂,这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
论学分制的高职高等数学课程体系建设
论学分制的高职高等数学课程体系建设论学分制的高职高等数学课程体系建设论文摘要:高职高等课程体系的模块化构建,是数学教学适应学分制模式的最有效途径,对数学课程模块体系构建提出方案。
将支撑学生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为适应学生个性需求的、从业需要的数学知识生成模块内容体系,并在模块化教材建设实践中进行创新性探索。
论文关键词:学分制;高等数学;课程体系;课程模块一、问题提出近年来,随着高职的快速发展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与大众化相适应,各地高职院校都在进行不同形式的学分制改革试点。
学分制的实施为高等数学课程的改革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但在实施学分制的过程中,数学课程的适应性教学改革相对滞后。
在对重庆市十一所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现状进行调研后,发现数学课程体系与学分制模式极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师观念滞后。
教师从观念到行动均不适应学分制模式的要求,“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个性发展”等先进教育理念比较薄弱,质量观、学生观、评价观等方面不适合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教育科研意识、适应学分制模式的高等数学课程改革创新意识缺乏。
(二)数学选修课程设置不科学。
适合学生专业方向与个性培养的备选科目不足、课程模块开发力度不够,模块的针对性、适应性较差,学分制的灵活性和优越性难以体现,课程设置和学分制改革前没什么根本的改变。
(三)教材建设滞后。
教材总的框架和体系设计上没有根本性的突破,基本上还是沿袭原有的体系、结构、模式,表现在:第一,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不够、与专业培养目标脱离;第二,与多元化的生源结构对数学的多样性需求不适应。
目前,高职生源呈现多元化结构,绝大多数专业文、理、三校生兼收,计划统招生与单独招生并存,多元化的生源结构必然形成对数学的多样化需求;第三,教材形式单一,多以纸质的、静态的为主,少有配套的电子版、网络版、动画版。
教材体系没有形成立体化与网络化,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不相适应。
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体系及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个 类 型 , 负着 提 高 国 民 科 技 文化 素 质 、 肩 为经 济 建 设 和 社 会 发 展 培养 第 一 线 技 术 应
运 算 方 法 、 供 满 足 岗 位 职 责 所需 的 数 学 提
基础 , 养 学 生 掌 握 利 用 计 算 机 技 术 处 理 破 原 有 课 程 体 系 的 界 限 , 进 相 关 课 程 和 培 促
具 有 应 用 性 和 实用 性 的 特 点 为 目标 。
1 高职院校数学教 学体系及教学模式 创 “ 服务 专 业 、 重 应用 、 新 计 算 技术 、 面 中常 用 的 各 种 数 学 思 想 方 法 。 学 生 能 自 注 更 全 使 新的必要性 育人” 的特 点 和 要 求 , 学 生打 下 数 学 基 础 觉 地 应 用 数 学 知 识 解 决 实 际 问 题 , 实 达 为 切
用型 人才 的 使命 , 在我 国加 快 推进 社 会 主义 数 学 运算 的 技 能 。
现 代 化 建 设 进 程 中具 有 不 可 替 代 的 作 用 。
近 几 年 , 管 数 学 教 育 工 作 者 对 高 职 尽
数 学 作 为 高 等 职 业 院 校 开 设 的 基 础 课 院 校 数 学 教 学 改 革 作 了 多 方 面 的 有 益 尝 故 纳 新 , 理 好 传 统 内容 与现 代 内 容 的 关 处
]
Q E C l O
科 技 教 育
高职院校数学教 学体 系及教学模式的创新研 究①
陈字 郑 丽 ( 邯郸职 业技术 学院基 础部 河北邯 郸 060) 5 0 1
摘 要 : 照高职教育人 才培 养模式 的特 点 , 依 高职 院校数 学教 学体 系及 教 学模 式创新 应以 满足 具有应 用性和 实用性的特 点为 目标 。 文 本 针对高职 院校 的特点研 究 了数学课程在教 学体 系及 模式方 面的创新原 则 , 并给 出 了在遵循该 原舅 的基 础上如何优化 重组教学 内容 . { 创新 教 学模 式的 具体 实施 方 法 。 关键 词 : 高职 数学 教 学体 系 教 学模式 创新 中 图分 类 号 : 7 G 1 2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号 : 6 2 3 9 ( 0 1 1 ( -0 4 -8 1 7 - l 2 1 ) 1e 1 6 2 7 )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