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乏血供肝癌的治疗方法选择论文

合集下载

肝癌TACE治疗栓塞剂种类及剂量选择对疗效的影响

肝癌TACE治疗栓塞剂种类及剂量选择对疗效的影响

肝癌TACE治疗栓塞剂种类及剂量选择对疗效的影响张志勇【摘要】探讨和分析不同种类肝癌TACE治疗时栓塞剂种类及剂量的选择对治疗疗效的影响,探讨不同类型肝癌最佳的栓塞剂及组合和使用剂量.通过回顾TACE治疗81例各类型肝癌病例及相关文献,分析TACE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检验指标,探讨不同类型肝癌TACE治疗时栓塞剂种类及组合和使用剂量治疗疗效的影响.栓塞是TACE的重要环节,不同类型的肝癌应选择不同的栓塞剂、栓塞剂组合和栓塞剂量.不同类型的肝癌选择不同的栓塞剂、栓塞剂组合和栓塞剂量,可提高治疗疗效和患者的整体生存质量.【期刊名称】《甘肃科技》【年(卷),期】2017(033)011【总页数】2页(P119-120)【关键词】TACE;肝癌、栓塞剂;栓塞剂量【作者】张志勇【作者单位】甘肃省肿瘤医院,甘肃兰州 73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根据TACE治疗需要将肝癌分为原发型肝细胞癌、胆管细胞性肝癌、转移性肝癌三类。

依据肝动脉造影分为富血供肝癌和乏血供肝癌。

TACE治疗时依据造影表现选择不同的血管进行化疗药物灌注[1],再根据不同类型的肝癌和肝动脉造影时肿瘤染色情况选择不同的栓塞剂、栓塞剂组合和不同的栓塞剂量。

1.1 一般资料选择甘肃省肿瘤医院2016年1月至12月行TACE治疗各类型肝癌81例,其中原发性肝细胞肝癌57例,胆管细胞型肝癌9例,转移性肝癌15例。

其中依肝动脉造影显示富血供肝癌59例,乏血供肝癌22例。

其中59例富血供肝癌中,原发性肝细胞肝癌47例;胆管细胞性肝癌1例;转移性肝癌11例。

22例少血供肝癌中,原发性肝细胞肝癌10例,胆管细胞性肝癌8例,转移性肝癌4例。

1.2 观察指标AFP测定、CT或MRI、彩超、临床症状。

1.3 灌注药物及栓塞剂灌注药物主要为奥沙利铂、5-FU,阿霉素类。

栓塞剂为碘油、PVA、明胶海绵、栓塞弹簧圈。

观察对比时间为术后25~30d。

肝脏炎性病变与肝脏乏血供肿瘤的CT和磁共振成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肝脏炎性病变与肝脏乏血供肿瘤的CT和磁共振成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13] 关文华,孙新峰,赵蕾,等.CT灌注扫描与99Tcm-DTPA肾动态
核素显像评价肾癌患者健侧肾功能的相关研究[J] •实用医学
杂志,2015,31(22):3735-3737.
[14] Freitas PFS, Coelho AQ, Bruschini H, et al. Severe urinary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and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nflammatory lesion and hypovascular tumor of the liver.
【Key words ] Hepatic; Inflammatory lesions; Hypovascular tumors $ Tomography, spiral computed $ Mag­ netic resonance imaging
分布;炎
累及肝脏1例,边缘轻度强化;肝脏 线
1例,肝脏肿大,边缘轻度
强化;右侧乳腺癌术后 疗 肝脏 射性炎1例,边缘轻度强化;肝脏炎性 瘤3例,轻度
性强化;

发期 肝癌3例,胰腺癌肝 6例、 癌累及肝脏或肝
4例、 癌肝 6例,呈
状强化;肝
癌4例,边缘 强化。病 大 2~110mm,单发15例,发25例。CT MRI
191-194,封 3.
[11] 白佃龙,衍波,臧振清,等•静脉尿路造影在选择近2.00 cm
直径大 肾 石治疗方法 的 [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1(8):126-127.
[12] 张发,潘奕,郭建桥,等.B超联合输尿管镜行经皮肾穿刺造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探究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探究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探究原发性肝癌是指起源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占据肝脏肿瘤的主要成分。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原发性肝癌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尤其在亚洲地区更为突出。

由于原发性肝癌的隐匿性和快速发展的特点,使得该疾病的预后通常较差。

传统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术后辅助化疗和放疗,但是由于肝脏位置特殊,很多患者无法接受手术治疗,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经动脉导管栓塞术(TACE)成为一种常见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TACE是通过导管插入动脉,将肝癌的血液供应动脉性供血阻断,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减轻症状,并给予局灶化学治疗药物,以达到抑制肿瘤继续发展的目的。

TACE操作简单、效果肯定,但是在术后容易出现复发进展的问题。

TACE术后复发进展是指在接受过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肿瘤在一段时间内出现新的病灶或者旧病灶进展。

导致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肿瘤的特殊性、肝脏血供网络的复杂性以及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

原发性肝癌具有多样性的基因变异,不同的基因变异可能使肿瘤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

肝脏是一个高度血供的器官,肝癌主要通过动脉供血,而TACE主要通过阻断肿瘤的动脉供血来治疗肝癌,但是肝癌在血液循环系统中还是可以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从而继续生长和扩散到其他部位。

为了探究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原因以及可能的治疗方式,需要对肝癌的生物学特点进行深入研究。

近年来,随着基因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人们对肝癌的基因变异和耐药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研究发现,肝癌细胞中常见的突变基因包括TP53、CTNNB1、KRAS等,这些基因突变可能是导致肿瘤耐药性的原因之一。

一些研究还发现了一些关键的信号通路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如Wnt/β-catenin、PI3K/AKT、Ras/ERK等信号通路,这些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可能也是导致肝癌复发进展的原因之一。

通过深入研究肝癌的基因变异和信号通路异常激活的机制,有可能为TACE术后复发进展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探究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探究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探究原发性肝癌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恶性肿瘤,治疗方式多样,其中TACE术已被广泛应用。

然而,在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的患者中,约有30-60%的患者会出现复发进展,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本文旨在探究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原因及治疗策略,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1.肿瘤细胞残留TACE术可以通过堵塞肝动脉中的肿瘤供血血管,使肿瘤缺血坏死。

然而,由于肿瘤血供网络复杂,不能完全堵塞所有供血血管,因此肿瘤细胞有可能残留。

这些肿瘤细胞可能逐渐增长,并导致复发进展。

2.多中心性肿瘤原发性肝癌的多中心性肿瘤是指肿瘤在肝脏不同区域同时或连续出现。

TACE术只能治疗到可见的肿瘤,无法阻止潜在的多中心性肿瘤的发生和进展。

3.肝功能衰竭TACE术需要使用高浓度的化疗药物,可以导致肝组织的进一步损害。

肝功能衰竭可能会导致肝脏功能减退和大面积肝细胞坏死,从而使肝癌复发进展。

1.再次TACE术对于肝癌复发进展的患者,TACE术可以再次进行。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再次TACE 术需要在患者肝功能状态允许情况下进行,否则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2.射频消融处理射频消融是通过电热能将肝癌局部进行无创消融处理,减少肿瘤残留,提高治疗成功率。

此外,射频消融还可以对多中心性肿瘤进行治疗。

3.手术治疗有些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将肿瘤彻底切除,避免复发进展。

手术治疗适合于肝功能状态良好且肿瘤位于较外围的患者。

4.转化治疗转化治疗是指通过化疗、放疗等手段减少肿瘤数量和体积,以达到治疗目的。

对于肝脏功能较差的患者,转化治疗是一个有效的治疗选择。

结论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是常见的临床问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肝功能状态、肿瘤数量和位置等因素,采取合适的治疗策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型治疗手段将被引入到临床实践中,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放射性核素125Ⅰ粒子介入治疗乏血供肝癌疗效观察

放射性核素125Ⅰ粒子介入治疗乏血供肝癌疗效观察
随访 6个 月 , 所有 的患者均存 活 , 肝 内病 并且
2 2 疗 效 评 价 .
nn s m) igs t 治疗 系统 , ye 制定 出放 射 性粒 子分 布计 划 , 括粒 子植 入 的数 量 、 包 分布 及其 间距 、 入 后 植
次重 复上述 步骤 , 至粒 子植入 满意为止 。 直
1 资料 与方 法
1 1 临床 资料 .
123 疗效评 价 : 照实 体瘤疗效 反应 的评 价标 .. 按
准 (epn e ea ai r ei i sl u os rso s vl t n ci r n oi tm r, u o t a d
本组共入选 2 5例 患 者 , 中男 1 其 8例 , 7 女
例, 平均 年龄 5 6岁 ( 5 8岁 ) 病 灶平 均 大小 9 4 ~6 ,
R CS  ̄ E XT)
记 录 术 前 及 术 后 1 2 3 6月肿 瘤 、 、、
大小 , 并评 定疗效 。完 全 缓解 (o lersos, cmpe e ne t p
实 用 临 床 医 药 杂 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1 00年第 1 4卷第 1 期 7
9 ・ 8
J u a fCl i l e iiei atc o r l i c dcn nPrcie n o naM
放 射 性 核 素 1 子 介 入 治 疗 2 I粒 5 乏 血 供 肝 癌 疗 效 观 察
子的方法 , 入粒 子 , 子 间距 为 0 5 . m, 植 粒 . ~1 0e
月开展射 性核素 I 子植 入术 以来 , 对 2 粒 共 5例 乏血供肝 癌患者进行 了治 疗 , 取得 满意疗 效 , 现报

肝癌放疗相关论文

肝癌放疗相关论文

肝癌放疗相关论文引言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方法多样化,包括外科手术、化疗和放疗等。

放疗作为肝癌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具有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综述肝癌放疗的相关研究成果,并探讨其优缺点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放疗的原理放疗通过利用放射线对肿瘤组织进行破坏,达到杀死癌细胞的目的。

其原理是通过放射线的电离和不可修复的DNA损伤,引发癌细胞的凋亡。

放疗技术包括外界放疗、内照射治疗和立体定向放疗等。

肝癌放疗的研究进展外界放疗外界放疗是将放射线从体外照射到患者体内的一种放疗方式。

它可以通过不同的放射线种类、剂量和照射方案来实现。

一项研究表明,外界放疗在肝癌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可以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然而,外界放疗也存在一些副作用,比如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和放射性肝病等,并且放疗后肝癌的复发率较高。

内照射治疗内照射治疗是将放射源直接放入肝脏内部,使放射线能够精确定位到肝癌部位进行治疗。

研究表明,内照射治疗可以提供更高的治疗剂量,对肝癌具有较好的局部控制效果。

然而,由于操作的复杂性和侵入性,内照射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肝癌患者。

立体定向放疗立体定向放疗是一种通过精确定位和照射技术来治疗肝癌的放疗方式。

它可以在三维空间内对肝癌进行精确的定位,并且能够提供更高的剂量,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立体定向放疗在肝癌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其设备和技术要求较高,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肝癌放疗的优缺点肝癌放疗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具有以下优点:1.高局部控制率:放疗对肝癌具有较好的局部控制效果,可以有效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2.较少的侵入性:相比外科手术,放疗不需要开刀,能够减少对患者的创伤和痛苦。

3.较少的并发症:放疗的并发症相对较少,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和不良反应。

然而,肝癌放疗也存在一些缺点:1.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放疗会引起一定程度上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如放射性肝病等。

2.复发率较高:放疗后,肝癌的复发率较高,需要采取其他治疗手段进行综合治疗。

肝癌的供血类型及其对介入治疗方法选择的意义

肝癌的供血类型及其对介入治疗方法选择的意义

腹腔 动 脉一 动脉 是 肝动 脉 的正 常 起 源 , 合 国 肝 综 内 2项 研 究 12 6例 肝 癌 腹 腔 动 脉 造 影 结 果 , 腔 1 腹 动 脉一 动 脉 型供 血 占 8 %l, , 肝 0 因而 这 一 型 是 肝 癌 血 供 的最 常 见 形 式 。对 巨 块 型 肝 癌 的 研 究 表 明 , 巨 块 型肝 癌 单 支供 血 者 中 7 %是 由腹 腔 动 脉 一 动 脉 8 肝 供 血 , 多 支供 血 者 多 由异 位 肝 动 脉 或 肝 外 动 脉 与 而 肝 总 动 脉 的 干 内支 共 同构 成 血 供 来 源 _ 。有 研 究 4 将供 血特 点 与肝 癌 的 生 物 学 特 性 相 结 合 , 肝 癌 的 将 供血 动 脉分 为 中央 型 、 周 型 、 合 型 及 少 供 血 型 。 外 混 前 3种 类 型 为多 供血 型 , 癌 的肿 块 多不 规则 , 肝 中央 坏 死 ( %) 门静 脉 癌 栓 ( 2 较 常 见 , 灶 内碘 1 5 及 2 %) 瘤 油 沉积 良好 ( 6 ) 6 % 。介 入 治疗 后 多供 血 型 的平 均 生 存 时 间为 9 7个 月 , 著 长 于 少 供 血 型 的 5 0个 月 . 显 . ( P<0 O 1 。。 另 外 , 包 膜 的 肝 癌 完 全 由肝 动 .0 ) j 有 脉供 血 , 而无 包膜 的肝 癌 多 为肝 动 脉 与 门静 脉 双 重 供 血 , 塞 时宜 保 留动 脉 主干 分 支 , 栓 保持 残 癌 内肝 动 脉 压 力 , 防止 侧 支循 环 形 成 和 ( ) 以 或 门静 脉 大 量 参 与供 血 , 增加 再 次 介入 治疗 的难 度 ¨。 二 、 异位 肝 动 脉供 血 肝癌 异 位 肝 动 脉 供 血 发 生 率 约 为 1 % ~ 5 2 % ’ 。其 中 以 肠 系 膜 上 动 脉 一 右 动 脉 ( 总 4 7 ' 肝 肝 动脉 ) 最 常 见 , 7 % ; 次 为 胃左 动 脉 一 左 动 型 占 2 其 肝 脉型 占 1 % ; 腔 动 脉一 右 动 脉 型 占 8 ; 5 腹 肝 % 胃十 二 指肠 动 脉 一 右 动 脉 型 占 5 肝 %。 异 位 肝 动 脉 供 血 与 肿块 的发生 部 位 密 切 相 关 : 右 叶 下 部 肿 瘤 常 为肠 肝

终末期肝癌重大突破:FOXAI方案灌注化疗有效率超79%

终末期肝癌重大突破:FOXAI方案灌注化疗有效率超79%

终末期肝癌重⼤突破:FOXAI⽅案灌注化疗有效率超79%[ 作者:肿瘤台北 ] 11-18 05:33 5390FOXAI研究奠定了肝动脉灌注化疗在晚期肝癌治疗中的重要地位,随着后续研究的逐步开展和验证,该⽅案有望成为国际上晚期肝癌的最佳标准治疗⼿段,并填补终末期肝癌治疗的空⽩。

总有效率⾼达79.6%,明显优于索拉⾮尼43%的有效率由揭阳市⼈民医院副院长、医院肿瘤科学科带头⼈林尤恩及其团队,联合中⼭⼤学附属肿瘤医院赵明教授团队共同构思和设计的FOXAI临床研究项⽬成果,发表在英国胃肠病学会主办的《Gut》杂志上(最新影响因⼦16.658)。

FOXAI⽅案有望成为国际上晚期肝癌的最佳标准治疗⼿段。

据悉,按照国际分期标准(巴塞罗那BCLC分期系统),肝癌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A、B、C和D四个期。

对于C期的晚期肝癌⽽⾔,索拉⾮尼虽然是⽬前唯⼀的靶向治疗药物,但存在客观有效率偏低、全剂量耐受性不佳、容易耐药以及价格昂贵等缺点,治疗作⽤有限。

对于D期(终末期)肝癌患者,或者是不适合索拉⾮尼的C期晚期肝癌患者来说,国际上⽬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段。

令⼈欣喜的是,FOXAI临床研究项⽬应⽤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案(即mFOLFOX6⽅案),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肝癌是⾼效、安全的,总有效率⾼达79.6%,明显优于索拉⾮尼43%的有效率,可以为局部晚期肝癌患者带来明显的⽣存获益,提⾼⽣活质量,且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轻。

这表明,该项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肿瘤界的⾼度关注和认可,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林尤恩团队在晚期肝癌治疗研究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FOXAI研究奠定了肝动脉灌注化疗在晚期肝癌治疗中的重要地位,随着后续研究的逐步开展和验证,该⽅案有望成为国际上晚期肝癌的最佳标准治疗⼿段,并填补终末期肝癌治疗的空⽩。

作为该治疗⽅案的原创者——林尤恩团队,这⽀拥有多名博⼠、硕⼠的⾼素质⼈才队伍,此次在全球顶级学术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笔。

早期肝癌术后治疗方案

早期肝癌术后治疗方案

摘要:肝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肝癌的手术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本文将对早期肝癌术后治疗方案进行探讨,包括术后辅助治疗、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等方面,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引言肝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

早期肝癌患者手术切除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治疗手段。

然而,术后复发和转移仍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因此,制定合理的术后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二、术后辅助治疗1. 化疗化疗是肝癌术后常用的辅助治疗方法之一。

术后化疗的目的在于杀灭残留的癌细胞,降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多西他赛、奥沙利铂、卡培他滨等。

化疗方案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肿瘤类型、肝功能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2. 放疗放疗是肝癌术后辅助治疗的另一种重要手段。

放疗可以杀灭局部残留的癌细胞,减少复发风险。

放疗方式包括外照射和局部放疗。

外照射适用于肿瘤较大、无法切除或术后复发患者;局部放疗适用于肿瘤较小、切除干净的患者。

3. 生物治疗生物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生物活性物质(如细胞因子、抗体、疫苗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肿瘤能力。

肝癌术后生物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细胞因子治疗:如干扰素α、干扰素γ等,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生长。

(2)抗体治疗:如抗EGFR抗体、抗VEGF抗体等,可阻断肿瘤生长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生长。

(3)疫苗治疗:如肝癌疫苗、树突状细胞疫苗等,可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

三、综合治疗1. 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治疗手段,适用于无法手术切除或术后复发的肝癌患者。

介入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通过导管将化疗药物和栓塞剂注入肝动脉,阻断肿瘤血供,达到治疗目的。

(2)经皮乙醇注射(PEI):将乙醇注入肿瘤组织,使肿瘤细胞坏死。

(3)射频消融术(RFA):利用射频能量产生高温,使肿瘤组织坏死。

三丙烯微球联合TACE在乏血供巨块型肝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三丙烯微球联合TACE在乏血供巨块型肝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三丙烯微球联合TACE在乏血供巨块型肝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雷鸣【摘要】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value of embosphere combined with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in the treatment of massiv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lack of blood supply. Methods Thirty-two cases of massiv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lack of blood supply received 2-4 times intervention treatments( em-bosphere combined with TACE)in 6 months respectively,and multiple 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was executed af-ter last treatment. Numbers of embolism,short-term effects,long-term effects and embolism related toxicities were re-corded and analyzed. Results Ninty-seven times intervention treatments were executed in the 32 cases. CR was ob-tained in the 3 cases,PR in the 20 cases,SD in the 5 cases and PD in the 4 case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1. 9%,the tumor control rate was 87. 5%. The overall survival rates at 9 months and one year were 90. 6% and 75. 0% respectively. The common untoward reactions included ache,nausea,vomiting,fever,leucopenia and throm-bocytopenia. Conclusion Embosphere combined with TACE is safe and reliable in the treatment of massiv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lack of blood supply.%目的:探讨三丙烯微球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在乏血供巨块型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氩氦刀靶向治疗联合TACE治疗乏血供肝癌的相关性研究

氩氦刀靶向治疗联合TACE治疗乏血供肝癌的相关性研究
. . AC 治疗方法 2 0 年我院 引进 氩氦刀靶 向治疗技术 以来至2 1 13 2 T E 09 0 1
年 ,对 5 例2 2 组肝 脏乏血 供肿瘤 患者进 行 了氩 氦 刀联
采 用S li g r 术穿 刺股 动脉 下 鞘 ,插 入 5 r ed n e 技 F
d gt l 合T E AC 治疗 或单纯TAC 治疗 ,并分析其疗 效及远 RH肝 管至 腹 腔干 动脉 行数 字减 影 血管 造 影( i ia E s b rcin a go rp y,D A) u ta t n lg a h o S ,了解肿瘤主要供 期治疗效果。 1 材 料与方 法
l 临床研究
l 装 2 s 第 卷 8 氩 供巴 冶 联 T C治 I 学 备0g 月 9第期 乏 , 向 疗 性 AE会 l 闰 1 2 m肝的 关研 氦J痛 相 合 究 { 明 革 疗
者 ,介入放 射学 疗法是 他们 唯一 的希望 。实践证 架 ,在超 声导 引下 顺穿 刺架 刺 入带 芯穿 刺针 ,将 针 明 ,全 身化 疗对 HCC 的效 果非 常差 ,不 能提高 患者 尖 进 入肿 瘤远 侧缘 后 拔 出针 芯 ,引入金 属导 丝 后拔 的生存率 。
灌 注化疗 方案 :氟尿嘧啶 1 0 ~1 5 00 20 mg+丝裂
MMC 8 0 +冻干顺铂5 。或用奥沙 利 ) ~1 mg 0 mg 例 、女性6 ;年龄4 ~7 岁 ,平 均年 龄5 岁 。病 灶 霉素( 例 3 6 8 l f 0 ~10 灌注。 单发者 1 N 、多个结节者 l例 。B 5 2 组病例2 例 :为单  ̄ l0 5 mg 5 纯行TAC 治 疗组 ,其 中 男性 l 例 、女性 7 ;年龄 E 8 例 栓 塞 方 案 :用 碘 化 油 1 0~3 +吡 柔 比 星 ml 0

肝癌的化疗方案选择与治疗进展

肝癌的化疗方案选择与治疗进展

肝癌的化疗方案选择与治疗进展肝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化疗作为其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在控制疾病进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肝癌的化疗方案选择及其治疗进展。

一、肝癌的化疗方案选择1. 经典化疗方案经典化疗方案通常采用多种抗癌药物的联合应用,如FOLFOX方案(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亚叶酸钙)、FOLFIRI方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伊立替康)等。

这些方案能够通过不同机制同时攻击肝癌细胞,提高治疗效果。

2. 靶向治疗方案由于肝癌的高度异质性,靶向治疗方案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例如,索拉非尼是一种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的多靶点抑制剂,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从而减少癌细胞的血液供应。

依维莫司是一种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单抗,通过阻断EGFR的信号传导途径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3. 免疫治疗方案免疫治疗方案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

肝癌的免疫治疗主要包括免疫核受体(PD-1/PD-L1)抑制剂和胞自噬抑制剂。

PD-1/PD-L1抑制剂能够解除肿瘤细胞对免疫系统的抑制,增强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攻击能力。

胞自噬抑制剂则能够干扰肿瘤细胞的代谢过程,增加肝癌细胞对免疫攻击的敏感性。

二、治疗进展与研究前景1. 治疗进展随着众多新型抗癌药物的出现,肝癌的化疗治疗效果有所提高。

例如,索拉非尼和依维莫司在临床上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此外,免疫治疗也成为肝癌治疗领域的新希望,许多临床试验已经证明了其在一线和二线治疗中的有效性。

2. 研究前景目前,肝癌的个体化治疗成为研究的重点。

利用基因检测和分子标志物分析,可以为患者确定最佳的化疗方案。

此外,药物的靶向性和免疫性也是未来研究的方向,通过开发更加精确的靶向药物,或者设计更加有效的免疫组合疗法,有望改善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三、结论肝癌的化疗方案选择与治疗进展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

经典化疗方案、靶向治疗方案和免疫治疗方案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肝癌的治疗效果。

肝癌的药物治疗现状与展望

肝癌的药物治疗现状与展望

肝癌的药物治疗现状与展望肝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

虽然手术切除、射频消融和肝移植等治疗手段已取得显著进展,但肝癌的预后仍然十分严峻。

药物治疗在肝癌的整体治疗策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目前肝癌的药物治疗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肝癌的药物治疗现状1. 靶向药物治疗靶向药物治疗是近年来肝癌治疗的重要突破之一。

通过干扰癌细胞的增殖、生长等关键信号通路,靶向药物能够起到抗肿瘤的作用。

索拉非尼是第一种经FDA批准用于肝癌治疗的靶向药物,它能够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延缓肿瘤的生长。

此外,多种靶向药物如利妥昔单抗、阿帕替尼等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2.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肝癌治疗的另一大突破。

通过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免疫治疗能够起到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作用。

肝癌的免疫治疗主要包括细胞因子疗法、肿瘤疫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克唑替尼、铂类药物等已被证实在肝癌治疗中取得较好的疗效。

3. 化疗化疗作为传统治疗手段,在肝癌的治疗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抑制肿瘤的增殖和生长,化疗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延长生存期。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顺铂、多西他赛等。

然而,由于副作用较大,治疗效果相对较差,化疗在肝癌的治疗中逐渐被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所取代。

二、肝癌药物治疗面临的挑战尽管肝癌的药物治疗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然面临着以下几个挑战:1. 药物耐药性肝癌细胞易于产生耐药性,导致药物治疗的失效。

目前对于肝癌耐药性的机制研究仍较不完善,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以寻找新的治疗策略。

2. 缺乏有效的监测方法由于肝癌发展较快,药物治疗的疗效需要及时监测。

然而,目前缺乏可靠的监测方法,导致无法准确评估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3. 多个治疗手段的整合肝癌的治疗往往需要多种手段的整合,但如何选择和优化不同治疗手段的组合仍然存在困难。

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最佳的治疗策略。

三、肝癌药物治疗的展望为了更好地治疗肝癌,未来的研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结合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术后介入治疗对肝癌复发的防治作用研究及进展

术后介入治疗对肝癌复发的防治作用研究及进展

能进行手术切除 的原发性肝癌 的首选 方法 , 人们也将其广泛应 肝癌是恶性程度很 高的一种 常见 肿瘤 , 包括原发性肝癌 和
转 移性肝癌 , 人们常说的肝癌是指原发性肝癌【 1 ] 。由于我国是乙
用 于预防肝癌术后 复发 中 , 通过该方法 杀灭微小 病灶 , 可有效
防止癌细胞继续恶化发展 , 避免病情复发i s ] 。其作用原理是 : 经
■ 鲺 囤
术后 介入治疗对肝癌复发 的防治作用研究及进展
薛元领
( 梧州市工人 医院 , 广西 梧州 5 4 3 0 0 1 )
【 摘要 】随着 多种介入治疗方法在预 防肝癌术后 复发 和彻
底 清除癌 变病灶 上的应用 , 临床 经验 越来越丰 富 , 以动脉栓 塞 阻断癌细胞 的营养摄入 为 思路 的治疗 方法 已逐渐成 为 临床 医
主要 因素有 以下几点 : ①肝 内血 管受癌细胞 侵蚀 , 致使手 术 中
无法对癌变组织进行完全清 除, 导致术后早期复发转移 。 ②癌 变存在 多个 起源点 , 手术 中存在 微小癌灶 , 而通过 肉眼或影像
可给患者 的正常细胞 白白带来伤害㈣。因此 , 探索能 降低对正
常组织伤 害的化疗 药物 、 保护肝 功能 , 是经导 管肝动脉栓 塞介 入治疗亟需研究解决 的问题 。 2 . 2 经皮肝穿刺 瘤 内注射无水 乙醇 经皮肝 穿刺瘤 内注 射无水乙醇已经在临床应用 了近 3 O年 ,目前临床 医生 已积累 了较为丰 富的经验 , 对其方法 的优缺点有 了全面的 了解 , 相关 报道显示 其与手术再切 除的 5年生存率差不多【 u 】 。瘤 内注射无 水 乙醇具有微创 、 安全 、 经济 和可反复使用 的优点 , 对肝功 能损 伤小 。 但缺点是仅对术后复发 的孤立 的、 较小 的病灶 , 有较好 的 效果 , 如癌细胞大面 积广泛扩散 , 虽能采 取多点注射的方式 , 但

治疗肝癌先介入再手术

治疗肝癌先介入再手术

治疗肝癌先介入再手术肝癌是一种常见且具有挑战性的恶性肿瘤,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近年来,先进行介入治疗,然后再考虑手术的治疗策略在肝癌患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种先介入再手术的治疗模式,通过综合利用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的优势,旨在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术后复发率,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本文将探讨肝癌先介入再手术的优势、介入治疗阶段和手术治疗阶段的内容,以期增加对这一治疗策略的了解。

1 治疗肝癌先介入再手术的优势介入治疗是一种通过经皮或经血管途径介入体内,以实现诊断、治疗或症状缓解的医疗技术。

在肝癌的治疗中,介入治疗是一种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通过直接作用于肿瘤,抑制其生长和转移,达到控制肿瘤的目的。

1.1提高手术切除率先介入治疗可以通过缩小肿瘤的体积和减少肿瘤血供,使肿瘤边界清晰,从而增加手术的可行性;介入治疗能够控制肿瘤的进展和转移,减少手术时的风险,提高手术切除的成功率。

1.2减少术后复发率介入治疗能够在手术前减少肿瘤的体积和数量,降低术后复发的风险;可以清除手术前存在的微小病灶或癌细胞,减少肿瘤残留的可能性,从而减少术后复发的机会。

1.3提高生存率先进行介入治疗可以控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阻止肿瘤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综合应用介入治疗和手术可以有效清除肿瘤,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1.4多种治疗模式的协同效应先介入再手术的治疗模式综合了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的优势,实现了两者之间的协同作用;介入治疗可以在手术前减少肿瘤负担,为手术提供更好的操作条件,从而提高手术的疗效;手术可以进一步清除残留肿瘤,预防复发,增强介入治疗的长期效果。

2 肝癌先介入再手术的内容2.1 介入治疗阶段(1)评估和筛选患者在决定进行介入治疗之前,医生会进行全面的评估,以了解肿瘤的特征和患者的身体状况。

①肿瘤大小和数量: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或MRI,评估肿瘤的大小和数量。

C臂CT成像在乏血供原发性肝癌诊疗中的临床应用

C臂CT成像在乏血供原发性肝癌诊疗中的临床应用

Zh n z o n v r i e g h u U ie st y,Z e g h u 4 0 0 h n z o 5 0 8,Ch n ia
C r so dn u o : I li g Ema : j.h iog v .6 . n or p n i a t r L —a , - i cria i @ i 13c e g h Ha l u l 1 l n p o
【 s at Abt c】 r
0bet e T net a h l ia a pi t n o r'C m g g t h iu n jci oivs gt teci cl p l ai fC an T iai e nqe i v i i g o y o v s u a rma y h p t a cn ma . M e h d F ry t r e p t n s wi i g o i g a d te t fh p — a c l r p i r e ai c r i o s n c tos o - e ai t t h e t h
值。
C臂 C T成 像 能 更 准 确 、 更
敏 感 地 检测 出乏 血供 肝 脏 肿 瘤 ,尤 其 对 于直 径 <1 m 的肿 瘤 ,对 原发 性 肝 癌 的治 疗 也 有 重要 的临 床 价 0m
【 关键词 】 原发性肝癌 ; C臂 C ;乏血供 T
中 图分 类 号 :7 57 文献 标 志码 : 文 章 编 号 :0 87 4 2 1 ) 40 0 — R 3. A 10 —9 X(0 2 一 —3 50 0 4
Th l i a p l a i n o a m e c i c l a p i to f C r n c CT m a i g i i g o i g a d t e t y o v s u a rm a y i g n n d a n sn n r a i ng h p - a c l r p i r

分析肝癌介入术后联合手术治疗晚期肝癌的效果

分析肝癌介入术后联合手术治疗晚期肝癌的效果

分析肝癌介入术后联合手术治疗晚期肝癌的效果【摘要】目的分析肝癌介入术后联合手术治疗晚期肝癌的效果,评估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120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不同阶段接受治疗患者的存活率,对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组胆胰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肝动脉瘘、肝癌破裂出血、肝功能衰竭、3个月内造影残癌和3年内复发病灶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

治疗组术后半年、1年、2年、3年的存活患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结论术前先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介入治疗,可减少术后残余病灶、复发情况等,提高存活率,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介入治疗;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肝癌是继胃癌和食管癌之后位居第三位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因其病情发展速度快、治疗困难、存活期短、被称作“癌中之王”[1]。

肝部分切除术仍被公认为是治疗肝癌最有效的手段。

但是,临床上接收的患者多数已到中晚期,不具备手术切除条件,使得手术切除率很低,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治疗过程中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治疗效果高、经济实用,在这种情况下,介入治疗成为大多数原发性肝癌病人的首选治疗方法[2]。

为探索手术联合介入治疗在肝癌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应用价值,我院选取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观察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整群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120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

对照组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51--81岁,平均年龄(68.1±6.9)岁;治疗组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52--84岁平均年龄(70.8±7.3)岁。

所有患者均经医学影像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以及术后病理检查确诊,同时均排除合并严重心肺肾功能缺失者、凝血功能有明显异常者、对对比剂过敏者、肝功能child分级C级者、合并重度黄疸者、肿瘤体积达到肝脏70%者以及表现有广泛肝外转移与严重感染者。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发性乏血供肝癌的治疗方法选择【摘要】目的:探讨复发乏血供肝癌患者的影像学结果作了回顾性对比研究,重点探讨超声对乏血供肝癌的诊断价值并指导临床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对12例ct或mri不能显示的乏血供肝癌患者病历资料,均为超声引导下行无水酒精化学消融治疗患者。

结果:超声可以显示ct或mri不能显示的乏血供肝癌,以低回声结节为多。

结论:ct或mri不能显示的复发的乏血供肝癌病灶治疗可选择超声引导下化学消融治疗,疗效确切。

【关键词】ct;超声;无水酒精;化学消融
【中图分类号】r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524-01
本组病例12例病人25个病灶(最大直径均小于3cm),均为ct 或mri不能显示的乏血供肝癌患者,9例为病理证实(穿刺活检或手术),3例患者经行dsa造影后两周局部均有碘油沉积证实为复发。

并在超声引导下行无水酒精化学消融治疗,疗效满意。

1 资料
12例患者,均为两次以上手术后复发患者,8例男性,4例女性,肝功能为childa-b级,2例患者入院时为c级,经积极保肝治疗后肝功能至b级后行化学消融治疗。

最长病史8年,最短1年。

临床主要表现为肝部分切除术后复查提示ct或mri不能显示的乏血供结节存在,其中10例甲胎蛋白定量低于20 μg/l,2例甲胎蛋白定量多于20 μg/l但不足400μg/l,有乙肝或丙肝背景者11例,
1例无肝炎背景。

全部12例25病灶均采用ge公司logiq5型超声仪进行探查,探头频率为3.5mhz。

2 方法
12例患者入院后均先进行肝功能评介,甲胎蛋白定量检测,术前其它常规检查。

术前三日服用二甲硅油100mg,每日三次;全部12例患者25病灶均采用ge公司logiq5型超声仪进行探查,探头频率为3.5mhz。

术前30分钟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针50—100mg,术中采用实时超声定位,均采用经皮酒精注射针穿刺,经皮肝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根据肿瘤体积大小决定酒精用量(5—19ml/灶/次),治疗过程中不必行心电监护,患者耐受性良好。

术后第1、4、7日监测肝功能,术后2周进行甲胎蛋白定量测定,术后1、2、3个月进行彩超检查,专人进行复查检查,以减少因不同人员操作引起的检测误差。

视肝功情况1-2次/周,所有病灶均经过3次以上治疗。

治疗后全部患者肝功能维持在childa-b级,无严重肝功能障碍发生,其他腹膜炎、胆瘘、肠瘘等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

3 结果
12例患者25个病灶治疗前以等回声或低回声结节为主,周围有明确占位效应。

治疗后每月复查彩超一次了解肿瘤大小、形态及声像图变化,评价疗效,回声成高回声改变肿瘤缩小者为有效。

本组12例患者25个病灶治疗后18个病灶回声表现为高回声结节,大小均有不同程度缩小,并稳定8周以上,7个病灶回声,无明显改变。

所有患者所有病灶均经过3次以上治疗,视肝功情况1-2次/周。

治疗后全部患者肝功能维持在childa-b级,无严重肝功能障碍发生。

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

4 讨论
4.1 本组所有病例在超声显像方面有以下特点:(1)声像图以等回声或低回声型改变为主,(2)肿瘤周边有血管包绕,呈抱球征,或周边血管走行迂曲。

(3)检出率低,易发生漏诊及误诊,病灶诊断需要有经验医生动态观察病灶大小、形态等变化作出综合判断[12]。

乏血供性肝癌检出较为困难[5]。

4.2各种影像检查均有优点,联合应用提高检出率,并指导治疗。

在临床工作中不到10%的肝癌表现为乏血供,ct或mri不能显示[4][12]。

且乏血供的原因,可能是增强时造影剂剂量、速度不够等原因ct或mri不能显示病灶[3][12]。

因而, ct、mri显示的“乏血供”肝癌仍可选用肝动脉造影检查。

超声费用低廉且普及,故可用于肝癌的治疗随访。

4.3治疗方法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1)根据患者经济状况、患者治疗愿望,(2)根据病灶数目、大小、位置、是否有血管侵犯,肝功能情况,(3)综合治疗疗效优于单一治疗,(4)根据医师经验、医院设施选择治疗措施[2]。

4.4由于肝病背景不同造成血流动力学差异,多数合并不同程度肝硬化,病灶治疗前后声像图做比较时宜以自身背景对比为佳,本组病例较少,需进一步积累经验。

虽然手术切除仍是肝癌治疗的首选方法[1]。

但本组病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过两次手术,患者残肝容
积偏小,或腹腔粘连严重,不能耐受再次手术治疗。

综合治疗方案的选择取决于医师的经验、疾病情况和患者经济条件等因素。

4.5肝癌的多中心起源的特点,原发性肝癌易复发,寻求一种有效的可随肿瘤复发及时反复治疗的技术成为必然,新兴的微创治疗手段(射频、微波、冷冻、酒精注射)都是局部治疗,必须以影像学工具为引导,并利用物理作用(热能)或酒精等化学物质使肿瘤细胞坏死消融,适应症需严格掌握。

[2]其中病灶位置对治疗方式的选择起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6]。

邻近心膈面、胃肠、胆囊和肝门等区域的病灶易发生周围脏器损伤及诱发肝癌破裂筹并发症;邻近大血管或肿瘤血供丰富者易产生热沉效应,易造成肿瘤残留或复发[7];这些局部治疗方法不适用于存在影像盲区的复发性肝癌[11]。

4.6高分辨率实时超声显像技术的进展,使复发性肝癌的微小病灶发现得发现成为可能,并能高度精确地引导经皮经皮无水酒精注射治疗[8]。

无水乙醇几乎无粘性极易通过细针注射,操作方便,并发症少,痛苦少,费用低廉,需多次治疗。

所有患者所有病灶均经过3次以上治疗,1-2次/周。

4.7严格遵循诊疗规范是保证医疗安全的关键。

诊疔规范对各级医院的临床诊疗起指导作用;当然任何规范都不是机械的,也不是一成不变。

本组患者3例行动dsa造影者,造影术后两周均有碘油不同程度的沉积[9][10]。

我们依据碘油提示进行治疗,3例患者术后反应轻微随访最长24个月,肿瘤无复发。

总之,在临床实践中,应全面、综合考虑患者肝功、病灶位置、大小等,及全身情况、患者意愿及经济情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对于乏血供性肝癌采取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化学消融治疗效果确切,创伤小。

参考文献
[1] 吴孟超,张柏和. 肝脏外科进展[j].新消化病学杂志,1996,4(8):421~423
[2] 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 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专家共识[j]. 临床肿瘤学杂志,2009,14(3)∶ 259 -269.
[3]张伟,邵广瑞,宋磊,等. 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的mrcp 诊断价值[j].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6,9(5):296-298
[4] 程红岩,章韵. 3cm以下小肝癌的磁共振成象与病理对照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4,28(6):403 ~406 .
[5] 周永昌,郭万年等.b超在少血管型肝癌中的诊断价值超声医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 622~623
[6] 吴飞龙. tissue-link 联合cusa 与pringle 指捏法对肝癌切除疗效的回顾性分析[d].中山大学,2010.
[7]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 原发性肝癌诊治规范[j]. 临床肿瘤学杂志,2011,16(10):71 -88.
[8] 胡正操.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非手术治疗的新进展[j];中国
癌症防治杂志,2010,2(4)329-332
[9] 郝雪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20例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 2009,1(15)2318-2318
[10] 王琼瑶,谢其根等.超声造影、ct、dsa对肝癌肝动脉栓塞术后残存血供及后续治疗方案的评估作用[j].现代肿瘤医学,2009,17(12)2387—2389
[11] 周海珍,梁定.医学影像学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和选择[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11)186-189
[12] 王纯正徐智章.超声诊断学[m] 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84-4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