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三复习课教案:《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天气系统》高三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观察动画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各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和对天气的影响。
2、提高学生读图、分析、总结的能力,能够判读常见的天气系统图。
3、通过对点演练和针对训练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冷暖锋、高低压以及锋面气旋的判读
2、对我国天气有重要影响的锋面天气。
3、高压系统、低压系统的天气特征。
【教学难点】
1、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2、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
3、锋面气旋的判读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比分析、实战演练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情景
(引导学生回忆近几日天气的变化特点,说出天气变化带给自己的感受,引出本节课)情境问题:今天出门在外同学们有什么感受?那昨天呢?前天呢?
学生回答:冷、热……
引出新课:为什么我们会有这种忽冷忽热的感觉,它和常见的天气系统有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来重温天气系统。
判读
天气的影
判读对天气的影
转折:首先我们来重温锋面系统
一、锋面系统
问题探究1:冷、暖锋过境前、时、后,天气状况怎样?
1、教师动画演示,学生观察动画思考归纳
【设计思路】:利用多媒体播放锋面动画,通过教师一系列的提问,引导学生回答探究问题
【学生明确】
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
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冷锋气温高、气压低刮风、阴天、雨雪、降
温
暖锋气温低、气压高连续性的降雨天气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2、以我国具体的天气实例为主,简单介绍准静止锋,使学生明确准静止锋控制下的天气特点即可。
影响我国的准静止锋:
①江淮地区形成梅雨天气(6~7月):江淮准静止锋
②云贵高原东北(城市:贵阳)的冬雨连绵(天无三日晴):昆明准静止锋
③华南准静止锋(南岭一带);
④天山准静止锋。
3、通过讲解中国东南沿海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说明锋面是影响我国的重要天气系统,并
使学生牢记中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南岭五,江淮六,两北七八九回头。
【技巧点拨】冷暖锋的判断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学生活动: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1〉侧视图判断法。
(1)锋面坡度。
冷锋锋面坡度比暖锋锋面坡度陡。
(2)冷气团移动的方向。
冷锋的冷气团移动箭头直指锋面,而暖锋冷气团移动箭头在锋面附近形成一个环流。
(3)雨区的位置。
雨区在锋后的为冷锋;
雨区在锋前的为暖锋
2〉平面图判断法。
学生活动: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1)根据符号来判断冷暖锋。
冷锋用线条加(黑)三角形表示,三角形加在暖气团一侧,如PM;
暖锋用线条加(黑)半圆表示,半圆标在冷气团一侧,如PN。
(2)根据雨区的位置。
雨区在锋后(A侧)的为冷锋,
雨区在锋前(C侧)的为暖锋
【当堂练习】1、2(图略)
二、低压(气旋)系统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1、看图分析,总结概括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气旋和反气旋图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观察,并归纳总结气旋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气流特征、结构特点和天气状况
学生活动: 在老师的一系列提问下掌握判断气旋和反气旋的方法,明确气旋和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特点
【总结】气旋辐合上升,北逆南顺——阴雨
反气旋辐散下沉,北顺南逆---晴朗
【技巧点拨】气旋与反气旋气流方向的判定
左右手定则
步骤:
1.手掌竖直,半握,北右南左
2.大拇指表示中心气流垂直上升或下沉
3.四指弯曲表示气流水平运动方向
学生活动:根据以上步骤进行手势演练
【综合探究】:我国典型的天气现象形成原因
三、锋面气旋的判读:以北半球为例
1、看图分析,总结概括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北半球锋面气旋图,并给出四个问题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明确在锋面气旋中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以及判断锋面气旋的方法
【问题展示】
1)确定锋面位置
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槽线重合
2)确定气团的性质
高纬冷,低纬暖。
3)确定锋面性质,移动方向
左冷右暖
4)确定锋面气旋控制地区的天气。
降水区域集中分布在暖锋锋前,冷锋锋后,都在冷气团一侧
【学生活动】合作探究,得出结论(以上)
2、对点演练:使学生学会判断不同半球的锋面气旋
3、限时训练:使学生掌握锋面气旋中不同位置的天气特点
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我国的常见的天气系统中的冷暖锋、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以及锋面气旋,这三大天气系统和天气的关系是本课的重点,必须熟练掌握。别外,一定的读图和分析能力,是地理学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是突破本节课的关键,希望大家能够多注意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五、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针对高三学生的复习课,所以不像讲第一遍的时候面面俱到,主要是针对高考中的考点和学生的薄弱之处再次进行知识点的简单明了和直奔主题的回顾,然后再配以相关的针对训练题进一步达到巩固复习的目的。从学生做题的情况来看,基本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目的。这也使我意识到高三的复习不应该仅仅是成套的做模拟试题,而是要适时的回归课本,这样才能使得学生更好的系统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应战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