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的细胞基础(4)

合集下载

生物必修二遗传的知识点

生物必修二遗传的知识点

生物必修二遗传的知识点生物必修二遗传的知识点遗传是生命存在的基础,遗传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涉及到物种的起源、进化、遗传变异、群体遗传学等多方面的问题。

生物必修二的遗传学部分主要包括第二章遗传的基本规律、第三章遗传的分子基础、第四章遗传的细胞基础、第五章基因工程等内容。

一、遗传的基本规律1.孟德尔遗传定律:孟德尔在豌豆实验中总结出三个定律:1) 总配对定律:每个个体有两个相同或不同的基因,其在生殖细胞中只出现一个。

2) 分离定律:随机分离的两个基因决定了一个性状,每个配对的基因在分裂时独立分离,接合产生新的基因型。

3) 自由组合定律:不同的基因之间相互独立,其组合顺序随机。

孟德尔定律成为了遗传学的基础,也是生物学的一个里程碑。

2. 基因的遗传模式:遗传模式指不同基因在遗传中的表现方式,分为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

显性遗传是指纯合子和杂合子表现出相同的表型,实际上却有不同的基因型。

显性基因的表现呈现为显性表型,杂合子的基因型为Aa时,表现为基因AA或Aa的表型。

隐性遗传是指纯合子和杂合子表现出不同的表型,实际上却有相同的基因型。

隐性基因的表现只有在纯合子中表现,杂合子中不表现。

杂合子的基因型为Aa时,仅表现为基因aa的表型。

3. 基因交换:基因交换指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对应位点之间的DNA交换,是基因重组的一种方式。

常见形式有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交换、非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交换、同源染色体上的不相邻基因交换、非同源染色体基因交换等。

基因交换可以增加个体遗传变异,也可以影响基因的遗传稳定性。

4. 基因联锁:基因联锁指两个或多个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遗传单元共同传递给下一代,呈现亲代遗传模式的特征。

由于联锁的存在,不同染色体间的遗传独立性被破坏,使得不同的基因之间表现出了一定的关联性。

二、遗传的分子基础1. DNA和RNA:DNA(脱氧核糖核酸)是生命基因的携带者,具有双螺旋结构。

RNA(核糖核酸)的结构同样是单股,包括mRNA、tRNA、rRNA等多种类型。

高中生物遗传的细胞基础练习题(含解析)

高中生物遗传的细胞基础练习题(含解析)

高中生物遗传的细胞基础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欲观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可选用的材料是()A.马蛔虫受精卵B.蝗虫的精子C.小鼠睾丸D.洋葱根尖2.处于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目之比为()A.1:2:4 B.1:2:2 C.1:1:2 D.1:4:4 3.下列人体结构或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A.一个四分体B.精子C.受精卵D.初级卵母细胞4.下列有关同源染色体与姐妹染色单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所含的遗传信息都相同B.姐妹染色单体来自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自我复制C.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D.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5.下图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图片。

该细胞发生的变化是()A.同源染色体配对B.姐妹染色单体分离C.DNA双链解开D.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6.图1表示某种哺乳动物(2n)处于正常分裂时的一个细胞图像。

图2是该种动物的一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发生了一次异常,分别检测其分裂进行至T1、T2、T3时期的三个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的数量。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1细胞所处时期与图2的T3时期相同B.图1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细胞中含有6条染色体C.图2中处于T3时期的细胞中X染色体数量可能为0或4D.该异常分裂的卵原细胞最终形成的1个卵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或47.卵细胞和精子形成过程中的不同点是()A.同源染色体联会B.细胞质是否均等分配C.染色体着丝点分裂D.染色体复制8.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

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B.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一般不同C.同源染色体在前期Ⅰ会进行配对D.同源染色体在前期Ⅰ会发生片段交换9.如图为人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相关物质数量变化的部分曲线图。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涵盖了细胞、遗传、进化、生态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对高中生物知识点的一个较为全面的总结。

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细胞的结构(1)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具有控制物质进出、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等功能。

(2)细胞质:包含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液泡、中心体等。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被称为“动力车间”。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被称为“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高尔基体主要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溶酶体是“消化车间”,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

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调节细胞内的环境,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3)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2、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2)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与外界溶液的浓度有关。

二、细胞的生命历程1、细胞增殖(1)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2)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具有周期性,过程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3)无丝分裂:过程简单,无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2、细胞的分化(1)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特点:持久性、稳定性、不可逆性。

(3)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1)细胞衰老的特征: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多种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内色素逐渐积累;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原核细胞:染色体→DNA/RNA细胞核→染色质:DNA2、真核细胞叶绿体:DNA细胞器线粒体:DNA核糖体:40% propro合成场所60% RNA二、染色质/染色体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染色质/染色体上染色质:在细胞尚未进行分裂的核中,可看到许多用碱性染料染色较深的纤细网状物染色体:细胞分裂时,核内出现的用碱性染料染色较深的结构,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异染色质(区):染色很深的区段常染色质(区):染色很浅的区段,转录活跃(核酸的紧缩程度及含量不同,异染色质的复制时间总是迟于常染色质)异固缩现象染色体的形态:染色体的形态表现形式(臂比):中间着丝点染色体(等臂):V近中着丝点染色体:L近端着丝点染色体:近似棒状端着丝点染色体:棒状颗粒状染色体:颗粒状同源染色体:形态、结构相同非同源染色体:形态、结构不同染色体组型分析(核型分析):根据染色体长度、着丝点位置、臂比、随体有无等特点,对各对同源染色体进行分类、编号,研究一个细胞的整套染色体1、染色体分子结构(1)原核生物染色体:与真核生物相比,原核生物的染色体要简单得多,其染色体通常只有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2)真核生物染色体2、染色质的基本结构DNA: 30%(重量)染色质RNA: 少量组蛋白:1H1、2H2A、2H2B、2H3和2H4 (重量相当于DNA)非组蛋白:少量染色质基本结构单位:核小体:2H2A、2H2B、2H3、2H4 --- 八聚体连接丝:串联两个核小体1H1:结合于连接丝与核小体的接合部位3、染色体的高级结构染色体→染色单体—1DNA+pro —染色质线是单线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线到底是怎样卷缩成为一定形态结构的染色体?现在认为至少存在三个层次的卷缩:核小体→螺旋管→超螺旋管→染色体卷缩机理不清楚4、染色体数目就一物种,其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表1-3 (P15) :熟记主要生物的染色体数A染色体:正常染色体B染色体:额外染色体、超数染色体、副染色体三、细胞的分裂与细胞周期间期:G1, S, G21、细胞周期分裂期M:核分裂、胞质分裂第一类基因主要控制细胞周期中的关键蛋白质或酶合成细胞周期基因控制第二类基因直接控制细胞进入各个时期(控制点-失控-肿瘤)2、有丝分裂无丝分裂(直接)细胞分裂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过程: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各时期的主要特点,特别是DNA量的变化染色体计数时期,举例说明有丝分裂遗传学意义:形成的二子细胞与母细胞的遗传组成、染色体数量与质量完全相同,保证物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多核细胞:核分裂、质不分裂特殊有多倍染色体:染色体分裂,核不分裂(核内有丝分裂)丝分裂多线染色体:染色线连续复制,染色体不分裂3、细胞的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成熟分裂)主要特点:1)前期I 联会2)两次分裂:第一次减数,第二次等数减数分裂遗传学意义:1)精子(n) +卵细胞(n)= 2n,保证染色体数目恒定性、物种相对稳定性2)非姊妹染色单体间交换、后期I 同源染色体随机分离,创造变异、生物进化四、配子的形成和受精无性生殖(繁殖),1、生殖方式有性生殖(繁殖)2、雌雄配子的形成重点说明高等动植物雌雄配子形成性母细胞与配子数目的关系,雌雄配子体及性细胞3、植物授粉与受精自花授粉:同一花朵或同株异花授粉方式异花授粉:不同植株间受精:雄配子+雌配子→合子精核(n)+卵细胞(n) →胚(2n) 双受精精核(n)+2极核(n) →胚乳(3n)4、直感现象花粉直感(胚乳直感):3n胚乳果实直感:种皮、果皮(由母体发育而来)5、无融合生殖营养的无融合生殖单倍配子体:孤雌生殖,孤雄生殖无融合结子二倍配子体不定胚单性结实:子房不经受精发育成果实(无籽果实)作用:创造单倍体、固定杂种优势五、生活周期生活周期:生物个体发育的全过程世代交替:有性世代/无性世代,配子体世代/孢子体世代低等植物(红色面包霉),注意单倍体世代与二倍体世代高等植物(种子植物)高等动物(果蝇)。

第五讲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第五讲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都是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 次,子细胞染色体数减半
(三)受精作用
1、定义
指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 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过程
精子(N)和卵子(N)相遇 顶体反应 释放顶体酶,溶解卵丘
细胞之间的物质
精子穿越透明带,接触卵黄膜
透明带反应:阻止后来精子进入透明带
精子为卵黄膜的微绒毛抱合,精子外膜与卵黄膜融合
原始生殖细胞
初级性母细胞
初级性母细胞
减数第一次分裂
次级性母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
成熟生 殖细胞
①减数第一次分裂
前期: 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交 叉、互换
初级精母细胞
染色体交叉互换的照片和示意图
中期: 四分体整齐排列在细 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 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着丝点不分裂)非 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细胞内的染色体平分 为种类和数目相同的两组,分别向细胞的两 极移动。
精子进入卵子内 卵黄膜封闭作用:阻止其他精子进入 精子尾部脱落,形成精原核; 次级卵母细胞被激活,完成MⅡ,形成雌原核
雌、雄原核充分发育,彼此接触,合并成合子(2N)
3、实质 ——来自精子(父方)和卵子(母方)的遗传 物质汇合到一起。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
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
(四)有性生殖使后代变异性更大 原因: 在减数分裂中,非同源染色体间的自由组合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 交叉互换
——导致基因重组,使个体产生的配子多种多样
在受精作用中,多种多样的卵细胞与多种多样的精子
之间随机结合
意义:提高了生物的适应性, 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
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引起非同源染色体上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 A B

新教材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 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基础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新教材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 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基础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基础1.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1 -1.2分离定律 ......................................................................................................................... - 13 -1.3自由组合定律 ................................................................................................................. - 25 -1.4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 35 - 1.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或卵细胞一、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或卵细胞1.减数分裂可以看做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2.减数分裂可分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两个主要阶段。

3.减数分裂的意义(1)子代既能有效地获得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确保遗传的稳定性,又能保持遗传的多样性,增强子代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2)减数分裂是生物有性生殖的基础,也是生物遗传、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保证。

二、减数第一次分裂1.减数分裂前间期(1)主要变化:精原细胞经过生长发育,体积增大,细胞核中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后,发育成为初级精母细胞(primary spermatocyte)。

遗传学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ppt课件

遗传学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ppt课件

质的RNA聚集而成,还可能存在
类脂和少量的DNA。

○功能:主要的遗传物质
所在地,所以承担主要的遗传功
能。
第二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细胞、动物与植物之比较
细胞壁 细胞膜 鞭毛 内质网 微丝 中心体 高尔基体 细胞核 线粒体 叶绿体 染色体 核糖体 溶酶体 过氧化物酶体 液泡
细菌 有(蛋白聚糖)
有 有的有
(4) 某些次缢痕具有组 成核仁的特殊功能。
第二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 蚕豆: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排列于赤道面上)。箭头示 两条大染色体。
第二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二、染色体的组成及结构
(一)染色质的化学组成
➢染色质=蛋白质+DNA ➢组蛋白: H1 2H2A 2H2B 2H3 2H4
第二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5.类别 各生物的染色体不仅形态结构相对稳定,而且其数目
成对。 * 同源染色体: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 异源染色体:这一对染色体与另一对形态结构不同的
染色体,互称为异源染色体。
第二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6.染色体组型分析(核型分析) 根据染色体长度、着丝点位置、长短臂比、随体有无

细胞核拉长,缢裂成两部分,接着胞质分裂→2个子细胞,看不到
纺锺丝。细菌等原核生物、高等植物一些专化组织或病变组织中发生。

如:小麦茎节基部和蕃茄叶腋发生新枝处,以及一些肿瘤和愈伤
细胞发生无丝分裂;近年也观察到植物的正常组织也常发生无丝分裂,植物
薄壁组织细胞、木质部细胞、绒毡层细胞和胚乳细胞等,动物胚的胎膜、填
等特点进行分类和编号。这种对生物细胞核内全部染色体 的形态特征所进行的分析,称为染色体组型分析。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复习思考题及答案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同源染色体: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异源染色体):这一对染色体与另一对形态结构不同的染色体,互称为异源染色体。

姊妹染色单体与非姊妹染色单体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mitosis and meiosis):mitosis称有丝分裂:主要指体细胞的繁殖方式,DNA分子及相关的蛋白经过复制后平均的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meiosis:又称成熟分裂:是在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因为它使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所以称减数分裂。

(07A)交叉与联会:减数分裂的前期Ⅰ的偶线期同源染色体紧靠在一起,形成联会复合体,粗线期联会复合体分开,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出现交叉。

自花授粉(self-pollination):同一朵花内或同株上花朵间的授粉。

异花授粉(cross pollination):不同株的花朵间授粉。

受精(fertilization):雄配子(精子)与雌配子(卵细胞)融合为一个合子。

胚乳直感(xenia)或花粉直感:如果在3n胚乳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

一些单子叶植物的种子常出现这种胚乳直感现象。

例如:以玉米黄粒的植株花粉给白粒的植株授粉,当代所结种子即表现父本的黄粒性状。

果实直感(metaxenia):如果种皮或果皮组织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影响而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

例如:棉花纤维是由种皮细胞延伸的。

在一些杂交试验中,当代棉籽的发育常因父本花粉的影响,而使纤维长度、纤维着生密度表现出一定的果实直感现象。

无融合生殖(apomixis):雌雄配子不发生核融合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

可分为两大类:营养的无融合生殖(vegetative apomixis):指能代替有性生殖的营养生殖类型。

例如:大蒜的总状花序上常形成近似种子的气生小鳞茎,可代替种子而生殖。

无融合结子(agamospermy):指能产生种子的无融合生殖。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第二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问题
(1) 遗传物质是如何从亲代→子代 传递的?
(2)双亲的基因如何实现重组? (3)基因通过什么媒介实现性状的表达?
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一、原核细胞
1、细胞组成: 细胞壁:蛋白聚糖等; 细胞膜:磷脂、蛋白质等; 细胞质:核糖体等; 核区(拟核):DNA或RNA;
2、原核生物: 各种细菌、蓝藻等低等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统称为原核生物 (prokaryote)。
二、真核细胞
真核细胞(eukaryotic cell):有真正的核(由核 膜包裹着遗传物质)及各种由膜包裹的细胞器
真核生物:具有真核细胞的生物,所有高等动植 物;单细胞藻类、真菌和原生动物等。
真核细胞的组成
细胞壁
生物→细胞
细胞膜
细胞质
原生质
内质网 线粒体 叶绿体 液泡 溶酶体 高尔基体 核糖体 中心体
5.核型分析:
核型分析:对生物细胞核内全部染色体的形态特 征所进行的分析
根据染色体长度、着丝点位置、长短臂比、 随体有无等特点进行编号。
10µ
水稻和玉米在细胞减数分裂的粗线期的染色体长度
染色体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水稻
全长(微米) 长臂/短臂
79.0
1.72
核糖体(ribosome)
核糖体(ribosome)
细胞核
细胞核(nuclear)由核膜(nuclear membrane)、 核液(nuclear sap),核仁(nucleolus)和染色质 (chromatin)四部分组成。
三、各类型细胞之间的比较
动物细胞结构:
植物细胞结构: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人类染色体的形态结构 二、人类正常核型
(一)常规核型 (二)显带核型 三、性染色质 Lyon假说
answers
• 遗传现象发生
在个体生命史
的什么阶段?
• 遗传发生伴随
着细胞、染色
体、DNA、基
因的什么行为
的发生?
• 细胞、染色体、
DNA、基因之
间有何关系?
可编辑版
5
染色质的类型
常染色质:间期细胞核中螺旋化程度低的染色质
生长期: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 成熟期:减数分裂
1初级卵母细胞→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极 体
→1个卵细胞+3个可极编辑体版 19
卵原细胞
46XX

卵子发生过程
殖 期
46XX
46XX
胚胎6个月

46XX 46XX 46XX 46XX
长 期
初级卵母细胞 46XX
胎儿出生时 MeΙ双线期
成 熟
次级卵 23X 母细胞 23X
配子发生过程中,伴随着细胞分裂增殖,染色体、DNA、基因 同时平均分配到精卵细胞、且数目减半;由于出现了染色体交换、 DNA重组,因此产生具有遗传多样性的精卵细胞;当受精后,受 精卵又恢复原来的染色体数目,保持了物种遗传的稳定性。
体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DNA、基因同时平均分配到子 细胞中,染色体以原来的数目平均分配到子代体细胞中,DNA保 持原来的数量和序列顺序,因此保持了遗传的稳定性。
教学内容
回顾 细胞结构
遗传的概念 是生命的基本现象
第一节 染色质与染色体
遗传的细胞物质基础
第二节 细胞分裂与生殖
一、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遗传的细胞行为基础
二、配子的发生、受精作用、个体发育
遗传的实现过程(在受精卵生长发育成长过程 中基因决定性状的产生)
可编辑版
4
教学内容
三、人类的性别决定 第三节 人类染色体
7 返回
个体遗传 父母 → 子女
细胞遗传
具有遗传的稳定性 多样性
受精卵生长发育 机体细胞更新 组织器官再生
具有遗传的稳定性
返回 可编辑版
8
染色质和染色体
* 关于染色质的类型 * 关于染色体的组装
* 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周
期不同阶段执行不同生理 功能时呈现的两种不同存 在形式 * 化学组成? 核酸和蛋白质


初级精母细胞 46XY
青春期
成 熟
次级精母细胞精子 23X
23X 23X
23Y 23Y
23Y
23Y
可编辑版
17
头部
顶 体 (溶酶体)
颈部
细胞膜
中段
细胞核
尾部
中心粒
末段
线粒体
可编辑版
18
配子的发生
2、卵子发生
位置:女性 卵巢的生发上皮 过程:增殖期:卵原细胞→有丝分裂→增殖
交换----非姐妹染色单体间部分片段交换,结果 使得同源染色体中父源与母源的基因 发生部分重组。
返回
可编辑版
14
染色体的组装
核小体 ↓
螺线管
超螺线管 ↓
染色单体
染色体四级 结构模型
袢 环(315个核小体/袢环) ↓ 微 带(18个袢环)
↓ 染色单体(106微带)
袢环结构模型
返回 可编辑版
15
配子的发生
可编辑版
返回
9
细胞的有丝分裂----遗传
核膜 核仁 染色质
中心粒
间期
DNA复制
细胞-染色体-DNA-基因
赤道面
前期
中期
母细胞遗传物 质均等分配
稳定遗传
末期
后 期 可编辑版
10 返回
减数分裂 I
细胞-染色体-DNA-基因
遗传多样性 产生的基础
1.同源染色体 配对:联会
2.二价体形成
1.二价体→四分体 1.联会复合体消失 2.非姐妹染色单体 2.同源染色体某些
根据 染色质 的形态
异染色质:间期细胞核中螺旋化程度高的染色质
结构异染色质:细胞整个发育阶段均处于凝集
状态的异染色质
兼性异染色质:在特定细胞中或在细胞一定发
育阶段,由常染色质转变而来的异染色质
根据染色 质的功能
活性染色质:具有转录活性的常染色质
非活性染色质:不进行转录的染色质
可编辑版
6返回
可编辑版
之间出现交叉。 部分分离
间期
前期I(细线期) 前期I(偶线期) 前期I(粗线期) 前期I(双线期)
1.同源染色体分离(四分体二分体) 2.非同源染色体随机组合
前期I(终变期)
中期I
后期I
间期 可编辑版
11
减数分裂 II
细胞-染色体-DNA-基因
遗传多样性 产生的基础
1.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二分体单分体) 2.非姐妹染色单体随机组合。
❖ 人类染色体的类型、分类依据、分组
可编辑版
2
核心问题:遗传现象
如何解释?
第一节 染色质和染色体 第二节 细胞分裂与生殖 第三节 人类染色体
* 遗传现象发生在个体 生命史的什么阶段?
* 遗传发生伴随着细胞、染色体、DNA、基因
的什么行为的发生?
* 细胞、染色体、DNA、基因之间有何关系?
可编辑版
3
前期 II 中期 II 后期 II
末期 II
可编辑版
返回
12
二价体 —— 减数分裂过程中, 联会复合体使 2条 同源染色体紧密相连形成的复合结构。
四分体 —— 粗线期光镜下的二价体已能区分出每 条同源染色体是由2条姐妹染色单体构成, 所以此期又将二价体称为四分体。
返回
可编辑版
13
交叉----是在光镜下看到的现象, 是二价体内 侧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的多处局 部连接。
C医OM学P遗A传N学Y 2N0A11M级E
第二章 遗传的细胞基础
可编辑版
1
第二章 遗传的细胞基础
教学大纲要求:
❖ 概念:核型、显带核型、非显带核型、性染色质、 常染色质、异染色质、兼性异染色质、活性染色 质、非活性染色质
❖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及染色体的行为、配子 发生过程
❖ 染色体、DNA两者的关系
青春期

23X
23X
23X
23X
极体
卵细胞
返回
可编辑版
20
受精作用
(细胞融合)
可编辑版
21
受精卵细胞形成
个体生命开始
从受精卵细胞开始 分裂增殖、分化、发育
可编辑版
22 返回
• 什么是遗传现象? 亲代向子代传递遗传物质 • 遗传现象发生在个体生命史的什么阶段?
配子发生和受精作用、受精卵生长发育(体细胞增殖)、细 胞更新、创口愈合等等 • 遗传发生伴随着细胞、染色体、DNA、基因的什么行为的发生?
1、精子的发生
位置: 男性 睾丸曲细精管上皮 过程: 增殖期: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增殖
生长期: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 成熟期:减数分裂
1个初级精母细胞→ 2个次级精母细胞 → 4个精细胞
变形期:精细胞→精子
可编辑版
16
精原细胞 46XY

殖 期
46XY
46XY
精子发生过程
6-7周龄男性胚胎

46XY 46XY 46XY 46X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