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课--学奕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必背课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必背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6187c257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c5.png)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必背课文第一课:《文言文两则》1、《学奕》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两小儿辨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zhì)乎?”第二课:《匆匆》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我掩着面叹息。
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日积月累(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师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文言文两则 学弈教学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文言文两则 学弈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c710c22e87101f69e31955f.png)
课后作业
1.朗读和背诵这篇文言文。
2.回家后将本文与译文讲给父母听, 并能谈谈学习后自己的感受。 3.写一篇读后感。注意联系自身写出 真情实感。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第一课 文言文两则 1、学 弈
授课教师:王克洪
文言文学习方法有哪些呢?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逐字逐句,理解意思。
3.用自己的话说说全文的意思。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作者简介
通读课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 /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 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 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 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 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 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其一人专心 致志,惟弈 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①,一心以为有鸿鹄②将至, 思援③弓缴④而射之⑤ 。
①之:指弈秋的教导。 ②鸿鹄:天鹅。 ③援:拉、引。 ④缴:古时候带有丝绳的箭。 ⑤之:指天鹅。 译文: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可是心里却 想着天上有天鹅将要飞到这里来,想拉弓箭把它射下 来。
一心以为有鸿 鹄将至,思援 弓缴而射之。
文章梳理
学习态度不同,结果就不同。 做任何事,必须专心致志。
专心致志成功
三心二意失败
通过学习,你从中得到 了怎样的启示? 课文告诉我们学习要专心 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
拓展延伸
1、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翻译:下棋也是数(计算)的一种,而且是 浅易(平常)的。如果不专心致志的来学的话, 也是学不好的。 2、课后阅读《刻舟求剑》、《守株待兔》,并明 白其中寓意。
研读交流
弈秋①,通国②之③善④弈⑤者也。
①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 所以称为弈秋。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课学奕ppt课件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课学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6166617a1c7aa00b42acb44.png)
一滴露珠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片绿叶可以显示大 地的生机 ,一座雕像可以见证智者的精心。…… 生活中, 学习中,有许许多多普通、平凡的小事,但只要留心观察就 可以给 我们带来启发帮助。
请以“ ……可以……,……可以……”造句
一滴海水可以展示大海的浩瀚,一粒沙子可以宣告沙 漠的壮阔,……
一棵树可以显示森林的茂密,一朵花可以显示花丛的 绚烂,……
译文: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讲,可是心里却一直以为天鹅 将要飞到这里来,想取过弓和系有丝绳的箭,把它射下来。这 个人虽然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一起学习,然而成绩就不如他了。
可编辑ppt
14
4、为是其智弗若与?
①为: 因为。②其:指那个不专心学习的人。
③与:相当于“吗”,表疑问或反问。 译文:是因为这个人的智力不如那个人吗?
缴(zhuό) 而射之。
虽与之俱(jù)学,弗(fú)若之矣(yǐ)。
为是其智弗若与(yú)?曰(yuē):非然也。
可编辑ppt
7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 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 (hόnɡ)鹄(hú) /将至,思/援弓缴(zhuό) /而射之。 虽/与之/俱(jù)学,弗(fú)若之矣(yǐ)。 为是/其智/弗若与(yú)?曰(yuē):非/然也。
可编辑ppt
13
3、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hónɡ]鹄[hú]将至,思援弓缴而射 之,虽与之俱学,弗[fú]若之矣。
①之:指弈秋讲的内容。②鸿鹄:天鹅。 ③援: 拉、拉开。 ④弓缴:弓箭(“缴”本指系在箭上的丝绳,这里指系着丝绳的箭)。
⑤射之:指鸿鹄。 ⑥虽与之:他,指那个专心学习的学生。
1,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课--学奕
![1,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课--学奕](https://img.taocdn.com/s3/m/97b5aa40011ca300a6c390b5.png)
下棋,其中一人一心一意只听弈秋的教导;另 一个人即使在听,可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飞 过,拿弓箭去射它。即使两个人在一起学习, 成绩却不如第一个人。难道他的智力不如另一 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字音】
思援[yuá n]弓缴[zhuó ]而 射之
为[wè i]是其智弗[fú ]若与 [yú ]?
造成他们学习结果不一样的原因是什 么?作者是怎样分析的?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四、讨论明理:
什么原因使得两个人学习的结果不一样呢?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条件一样 态度不同 专心致志成功
?
一心二用失败
(第一个人学习时专心致志,凡是弈秋说的他都记得, 比较用心,所以比第二个人学得好……)
2.思援弓缴而射之 3.虽与之俱学
4.弗若之矣
( 前一个人 )
一人虽听之
之:指奕秋的话。
惟奕秋之为听
之:奕秋的话。
思援弓缴而射之
之:它,指天鹅。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之:他,都指那个好好学习的学生。
2、说说“之”和“其”各当什么讲
通国之善弈者也( 的 )
之
思援弓缴而射之(
天鹅 )
虽与之俱学( 他,指那个专心学习的人 )
学 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
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
(hόnɡ)鹄(hú) /将至,思/援弓缴(zhuό) /而射之。
虽/与之/俱(jù)学,弗(fú)若之矣(yǐ)。 为是/其智/弗若与(yú)?曰(yuē):非/然也。
《学奕》译文
二、读通整体文章
最新人教版(统编)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学奕》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版(统编)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学奕》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6339850ec3a87c24128c411.png)
课后反思
1、和同桌说说今天学习的收获好吗? 2、师引导学生归纳本课知识重点。
感谢聆听
—— 小朋友们再见——
下课了!
学奕
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 《刻舟求剑》、《郑人买履》、《叶公好龙》、 《东施效颦》、《楚王好细腰》。 • 这些都是古人写的文章,古人写的文章,我们 叫做文言文,也叫古文。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 《学弈》也是一篇古文。
小资料:
•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现在山 东,邹城市)人。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 家、散文家、政治家,是著名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思考讨论:
• 1、两个人同时在最好的老师指导下学棋, 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 2、你还知道哪些与本文相似的事例和人物? • 3、通过学习,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读书明理:
• 1、“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 • 2、从中能总结出什么道理? • 3纲:
1.自读课文,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句话,然后 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 2.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 3.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4.说全文大意。
译文:
• 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围 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 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 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去把它射下来。虽然和 前一个人一起学棋,但棋艺不如前一个人好。难 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弈秋回答道: 不是这样的。
文言文学习方法: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逐字逐句,理解意思。 3.用自己的话说说全文的意思。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通读课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 秋/诲/ 二人弈,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 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 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人教版(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学弈》课件ppt
![人教版(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学弈》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572d60d403d8ce2f0166237f.png)
句意: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 学生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
指天鹅大雁一类的鸟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 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拉
指带有丝绳的箭,射
出后可以将箭收回
句意: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 却想着天上有天鹅飞过,想要拉弓把它射下来。
不如。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jù
wèi
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
fú yú
弗若与?曰:非/然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秋”是人名, 因善于下棋, 所以称为弈秋
全国
善,善于。善于 下棋的人。
句意: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
让 教导
一心一意,集中精神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 惟弈秋之为听弓 射天鹅
专心 致志 地学
是什么原因导致两个人学习 的结果不一样呢?
条件一样 名师弈秋 态度不同 结果不同
专
三
心
心
致
二
志
意
同学们猜猜谁最有可能成为下棋高手?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你受到什么启示?
学习要专心致志, 不可三心二意。
一、解释词意。 弈:下棋 善:擅长 援: 引、拉 弗若:不如
空白演示空白演示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学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学弈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yì
学弈
棋下
学弈:学习下棋。
1、多朗读 2、看注释 3、懂句意 4、释全文 5、明道理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
wéi
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课文言文两则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课文言文两则](https://img.taocdn.com/s3/m/564421f3172ded630b1cb699.png)
• 孟子(公元前372年~公 元前289年),名轲,字 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 (今山东邹城人) ,我 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 被称为“亚圣”,后世将 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其著作有《孟子》,是儒 家经典之一。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通国:全国 善:善于;擅长 ……者也:是 ……的人
《两小儿辩日》围绕着太阳什么时 候离人近,什么时候离人远的问题, 讲了两个孩子的理由,孔子面对这 个问题无法作出科学的判断。说明 为了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要敢于 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也说明学习 是无止境的。
练 习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⑴通国: ⑵善弈: 5 2、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⑴之: ⑵俱: 5 3、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⑴辩斗: ⑵故: 5 4、孰为汝多知乎? ⑴汝: ⑵知: 5
弈秋,通国之……。使弈秋……, 其一人……,惟……;一人……, 一心以为……,思……。虽与之……, 弗若……。为是……?曰:……。
关于学习态度的成语
废寝忘食 孜孜不倦 全神贯注 凿壁借光
匡衡
一丝不苟 不耻下问
闻鸡起舞
囊萤映雪
车胤 (晋) 孙康 (晋)
手不释卷
悬梁刺股
孙敬
(晋) 苏秦
(西汉)
(战国)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辩斗:辩论,争论
故:原因,缘故
有一天,孔子到东方游学,看到两个小孩为 什么事情争辩不已,便问是什么原因。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而日中时远也。”
以:认为
去:离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 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1,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课--学奕
![1,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课--学奕](https://img.taocdn.com/s3/m/546f45e90b4c2e3f56276355.png)
2、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 惟弈秋之为听。 ①使::让。 ②诲:教,教导。
③其:他们。指学弈的两个人。 ④惟:只。
⑤专心致志一: 心一意,集中精神。
译文: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他们中的一个人一 心一意,聚精会神地学习,只要弈秋讲的,他都 专心地听着。
PPT
3、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hónɡ]鹄[hú]将至,思援弓缴而射 之,虽与之俱学,弗[fú]若之矣。
为[wèi]是其智弗[fú]若与 [yú]?
PPT
4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字词解释
PPT
【字、词义和译文】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①弈秋:秋是人名。因为棋下得好,所以叫他弈秋。
②通国: 全国。
③之: ④善:
的。 善于,擅长。
⑤弈: ⑥者:
下棋。 的人。
译文:弈秋是全国下PP棋T 最好的人。
PPT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 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 (hόnɡ)鹄(hú) /将至,思/援弓缴(zhuό) /而射之。 虽/与之/俱(jù)学,弗(fú)若之矣(yǐ)。 为是/其智/弗若与(yú)?曰(yuē):非/然也。
PPT
4、为是其智弗若与?
①为: 因为。②其:指那个不专心学习的人。 ③与:相当于“吗”,表疑问或反问。 译文:是因为这个人的智力不如那个人吗?
5、曰:非然也。
①曰: 说,答。 ②非然:不是这样。 译文: 答道:不是这样的。
PPT
5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课后练习
PPT
3)说说下列“之”分别指什么。
六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第一课解释
![六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第一课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9d3e0f1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0b.png)
六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第一课解释六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第一课是《文言文两则》,包括《学弈》和《两小儿辩日》。
《学弈》的内容是: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文是: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
他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也听讲,却一心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
这个人虽然与别人一起学习,成绩却比不上别人。
是因为这个人的智慧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两小儿辩日》的内容是: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译文是:孔子到东方游历,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近,中午时就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中午时离人近。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篷,等到中午时就小得像盘子、碗口那样大,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中午时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吗?”孔子无法判断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课《学奕》 ppt课件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课《学奕》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0ff3e7510661ed9ac51f310.png)
ppt课件
8
《学奕》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让他教两个人 下棋,其中一人一心一意只听弈秋的教导;另 一个人即使在听,可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飞 过,拿弓箭去射它。即使两个人在一起学习, 成绩却不如第一个人。难道他的智力不如另一 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ppt课件
9
【字音】
思援[yuán]弓缴[zhuó]而 射之
比较用心,所以比第二个人pp学t课件得好……)
24
五、拓展:
你在学习上有过与弈秋的两个徒弟相同的经历吗?结 果怎样?你有什么收获?
通过学习,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课文告诉我 们一个什么道理?)
课文告诉我们学习要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
认识专心致志对待学习的重要性。
唐·韩愈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无 论做什么事都要专心致志,才能把事做好,如果三心二意, 将一事无成。
译文: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讲,可是心里却一直以为天鹅 将要飞到这里来,想取过弓和系有丝绳的箭,把它射下来。这 个人虽然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一起学习,然而成绩就不如他了。
ppt课件
14
4、为是其智弗若与?
①为: 因为。②其:指那个不专心学习的人。
③与:相当于“吗”,表疑问或反问。 译文:是因为这个人的智力不如那个人吗?
其一人专心致志( 他们,指学弈的两个人 )
其
为是其智弗若与( 这个人,指不专心学习的人 )
ppt课件
19
六、课文总结:
学弈
一人 专心致志(成功) 做任何事,都要专心致志
一人 三心二意(失败)
ppt课件
20
【课后练习】
1、想一想
为什么两个人一同向弈秋学弈,而成绩却不一样?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的第一课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的第一课](https://img.taocdn.com/s3/m/6f2c529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c7.png)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的第一课如下: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的第一课是《文言文两则》。
这一课包括了两篇文言文,分别是《学弈》和《两小儿辩日》。
《学弈》一文讲述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习下围棋的故事。
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地学习,而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但心里却想着有天鹅将要飞来,想着拉弓搭箭去射它。
这样一来,虽然他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但却不如前一个人。
有人说,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
但也有人说,他们两个人的聪明才智没有什么差别,只是后一个人没有前一个人那样专心罢了。
《两小儿辩日》一文讲述了孔子在东游时遇到两个小孩在辩论太阳的问题。
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近,而到了中午时离人远;另一个孩子则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到了中午时离人近。
两个孩子分别用太阳的大小和温度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并且互不相让。
孔子听了他们的辩论后也无法判断谁对谁错。
这两篇文言文都选自《列子·汤问》。
它们既充满了趣味,又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1课 文言文两则 学弈|人教新课标 (2) (共22张PPT)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1课 文言文两则 学弈|人教新课标 (2) (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0f79355bceb19e8b8f6baf0.png)
2021/2/13
学弈
这篇文言文通过写( 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 ) 的事。 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 二意 )的道理。
2021/2/13
一.“之”字用作指示代词。如: ①“之二虫又 何知?”“之”表示“这”,意为“这两条 鱼又怎么知道?” ②“是吾师也,若之何毁 之?”“之”表示“这样”,意为“(他) 是我的老师,像这样(我)又怎么(可以) 诋毁他呢? ③“请京,使居之。”“之”代 指处所,表示“那里”。 ④“见其发矢十中 八九,但微颔之。”“之”,此,指陈尧咨 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二人弈,其一人 / 专心致志,惟 / 弈秋之为
听;一人 / 虽 / 听之,一心以为 / 有鸿鹄 / 将
至,思 / 援弓缴 / 而射之。虽 / 与之 / 俱学,
弗智 / 弗若与?曰:非 / 然也。
2021/2/13
2021/2/13
学弈
下棋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
弈秋,人名 全国 的 善于擅长
让
教导
其一人专心致志,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
其中
只听弈秋的教导
虽然 弈秋的 教导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 之。虽与
天鹅
引,拉 带有丝绳 的箭
之俱学, 弗若 之矣。为是其弗若与曰:非然也。
他,指 前一个人
2021/2/13
不如 了
他,指 后一个人
说 不是这样
2021/2/13
学弈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学习 下棋,其中的一个人专心致志地学习,只要弈秋讲的他都 专心听着;另一个人虽然听弈秋 的教导, 但心里却一直以为将会有天鹅飞来, 想着拉弓用系着绳子的箭去射它。
最新人教版(部编)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学奕》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版(部编)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学奕》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c535a8a26925c52dc5bf55.png)
弈秋,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
(让) (教导) (其中)
惟弈秋之为听;一个学 生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虽然)(弈秋的教导) (天鹅)
思 援 弓缴而射之。
(引,拉) (箭)
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让 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 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 然也听讲,可是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 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这个 人虽然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成绩却 不如那个人。是因为他的聪明才智不 如前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思考讨论
1.两个人同时在最好的老师指导下学 棋,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学弈
作者简介
读一读文言警句
三人行,必有我师。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温故而知新。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
释题意
yì
弈
下
棋
下围棋
学弈:学习下围棋。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 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 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 为/有鸿(hόnɡ)鹄(hú) /将至,思/援 弓缴(zhuό) /而射之。虽/与之/俱 (jù)学,弗(fú)若之矣(yǐ)。为是/ 其智/弗若与(yú)?曰(yuē):非/然 也。
答:因为一个人专心致志学习,而 另一个人三心二意。
2.通过学习,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课文告诉我们学习要专心致 志,绝不可三心二意。
练一练
说说下列“之”分别指什么。 1.一人虽听之 ( 弈秋)的教导 2.思援弓缴而射之 ( 鸿鹄) 3.虽与之俱学 ( 他,指)前一个人 4.弗若之矣 ( 他,指) 前一个人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https://img.taocdn.com/s3/m/68dc5ef2aeaad1f346933f2e.pn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小组合作交流,各自说说自己读懂的句子,再把
不懂的字、词、句提出来,在小组中讨论,如果还有不能
解决的,等汇报时请其他小组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 3、汇报解疑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出已读懂的句子大 意,提出不懂的词句,请求别的小组或老师帮助解决。
这样 然: ____
3)说说下列“之”分别指什么。
1.一人虽听之
( 弈秋的教导 )
( 鸿鹄 ) ( 前一个人 )
2.思援弓缴而射之 3.虽与之俱学
4.弗若之矣
( 前一个人 )
四、讨论明理:
什么原因使得两个人学习的结果不一样呢?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条件一样 态度不同 专心致志成功 一心二用失败
导语:
一滴露珠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片绿叶可以显示大 地的生机 ,一座雕像可以见证智者的精心。…… 生活中, 学习中,有许许多多普通、平凡的小事,但只要留心观察就 可以给 我们带来启发帮助。 请以“ ……可以……,……可以……”造句 一片落叶可以透露秋的萧瑟,一枚雪花可以反映冬的 寂静,…… 一滴海水可以展示大海的浩瀚,一粒沙子可以宣告沙 漠的壮阔,…… 一棵树可以显示森林的茂密,一朵花可以显示花丛的 绚烂,……
4、反馈检测:
1)解释词意。 弈: 下棋
2)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文。
1. 使弈秋诲二人弈。 (人们)让弈秋 教两个人下棋。 2.思援弓缴而射之。 想着引弓箭去射天鹅。 3.为是其智弗若与? 以为(说)是这个(人)的智力比不 上(那个人)吗?
诲:____ 教导 善于,擅长 善:
天鹅 鸿鹄: ___ 援: 拉 一起 俱: ____ 不如 弗若:
学 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
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
(hόnɡ)鹄(hú) /将至,思/援弓缴(zhuό) /而射之。
虽/与之/俱(jù)学,弗(fú)若之矣(yǐ)。 为是/其智/弗若与(yú)?曰(yuē):非/然也。
三、小组合作学习,深入探究
《学弈》选自《孟子》的《告子篇》,作者是孟子, 本文是他谈到学习态度和聪明不聪明的问题时举的一个 例子。
《学弈》只有5句话,70个字,是一篇短小精 悍的寓言故事。学古人写的文章有一定困难。我 们怎样才能学好古人写的文章呢?(有什么方法 呢?)
1. 2. 3. 4. 5.
多朗读 看注释 懂句意 释全文 明道理
学 弈
学
教学目的:
弈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一、激趣导入:
1、读课题,解题。
yì
弈
棋下
围棋
学弈: 学习下围棋。
2、作者简介
《孟子》一书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 成,是孟子的言论汇编。他肯定了人性本善, 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提 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 屈”等论点,著作《孟子》是儒家经典之 一)。
(第一个人学习时专心致志,凡是弈秋说的他都记得, 比较用心,所以比第二个人学得好……)
五、拓展:
你在学习上有过与弈秋的两个徒弟相同的经历吗?结 果怎样?你有什么收获? 通过学习,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课文告诉我 们一个什么道理?) 课文告诉我们学习要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 认识专心致志对待学习的重要性。
二、读通整体文章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顺、读通,读出停顿。读 不通的句子作上记号。 2、同桌互助学习,探究正确的断句。 3、全班交流,纠正不正确的阅读。 4、正确诵读下面的句子: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hόnɡ)鹄(hú ) 将至,思援弓 缴(zhuό) 而射之。 虽与之俱(jù )学,弗(fú )若之矣(yǐ)。 为是其智弗若与(yú )?曰(yuē):非然也。
唐· 韩愈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无 论做什么事都要专心致志,才能把事做好,如果三心二意, 将一事无成。
六、课文总结:
学
一人 专心致志(成功) 心二意(失败)
七、课下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翻译重点词句;
2、试背课文。
3、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刻舟求剑》《郑人买履》 《叶公好龙》 《东施效颦》《楚王好细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