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速肌力测试孙天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6/4
五、测试频率
测试频率应根据伤病的情况以及康复的效 果决定。一般在康复训练中,为了评价治疗效 果,宜每月测试一次。
2020/6/4
等速肌力测试的结果分析
对于等速肌力测试的结果可通过测试获得 的各项参数,以及力矩和做功曲线的形态进行 分析,再结合临床检查做出一个综合评价,作 为康复训练的参考依据。
景 ➢现期研究:离心收缩生理/生化/病理,肌电 活动,拮抗肌同步运动及张力调节现象等 ➢非自然运动模式 ➢心血管系统反应、离心收缩后延缓性肌痛
2020/6/4
等速训练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Ⅰ、可以在特定速度下通过 全ROM作最大收缩;
Ⅱ、可以安全、有效地进行
Ⅰ、因阻力可能容易地变动,患者 可能不是在最大的强度下工作;
2020/6/4
6、平均功率(AP)
单位时间内肌肉做功量称为平均功 率,反应了肌肉的做功效率。单位瓦 (W)。等速肌力测试中,AP与测试速 度有关,即在一定的范围测试速度越快, AP越大。说明测试中测试越快,肌肉做 功效率越高。
2020/6/4
7、力矩加速能
肌肉在最初1/8s的做功量称为力矩 加速能,即前1/8s力矩曲线下的面积。反 应肌肉最初收缩产生力矩的速率和做功能 力,可代表肌肉收缩的爆发力。
2020/6/4
等速肌力测试的指标和意义 1、峰力矩(PT)
产生的最大力矩输出,即力矩曲线上 最高点处得力矩值称为峰力矩,代表肌肉收 缩产生的最大肌力,单位为牛顿.米(N.m) 肌肉收缩
2020/6/4
等速肌力测试的力矩曲线
峰 力 矩
力 矩
2020/6/4
关节活动度
在等速测试中,PT就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重 复性,被称为等速肌力测试的黄金指标和参照 值。在等速向心肌力测试中,PT随着测试的速 度增加而降低,这种关系可用曲线表示,称为 力矩-速度曲线,在等速离心肌力测试中,PT与 运动速度无关。
6、动力臂的长度
7、肢体称重
应在测试前进行肢体 的称重,在计算结果 时相应的补加或减去 肢体重量的影响,以 保证测试的结果的可 靠性。
2020/6/4
测试方案
一、肌力测试的方式
根据测试时肌肉收缩长度的变化将肌力 测试分为 等速向心肌力测试 等速离心肌力测试 等长肌力测试
2020/6/4
Concentric----Origin and insertion shortened Isometric------same Eccentric-------lengthened
Ⅱ、除非有特殊的量具或记录器, 否则难以看出肌力的收益;
高速度的训练;
Ⅲ、仪器贵,且占去大的空间;
Ⅲ、仪器能适应运动的痛弧;
Ⅳ、不能在家应用;
Ⅳ即使疲劳开始,训练仍可
Ⅴ、调整供各肌群用的训练程序费 时较多;
安全连续地进行;
Ⅵ、费时;
Ⅴ、仪器通常都有计算机控 Ⅶ、屏气用力亦可加大心血管负荷;
制的功能评定。
2020/6/4
5、总做功和单次最大做功
做功为力矩乘以距离,即力矩曲线下的总 面积。总做功表示肌肉数次收缩做功之和;单次 最大做功表示肌肉重复收缩中最大一次做功量。 单位为焦耳。
正常情况下肌肉收缩做功来那个与峰力矩 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即峰力矩越大,做功量也越 大。但肌肉的做功量还与关节活动度有关。因此, 为了比较两侧肌肉的做功量,应保证关节活动度 相同。
二、测试速度
为了反映肌群的运动功能,可选择不同的 运动速度进行测试。通常将≤60°/s称为慢速测 试,主要用于肌力测试;≥180°/s为快速测试, 主要用于耐力测试;在60-180°/s为中速测试, 同样用于肌力测试。为了避免测试中肌肉疲劳, 通常先测试肌肉的力量,再测试肌肉的耐力。
2020/6/4
2020/6/4
2020/6/4
Diagnostic---Curve reading
ACL injury curve has a marked depression between at the peak;
Frozen shoulder curves show limited range and obvious bilateral torque discrepancy;
2020/6/4
2、开机矫正: 系统在每次开机前均需要进行校正,
这对于减少测试误差,提供精确、客观的 测试结果必不可少。
2020/6/4
3、测试的次序: 对健康者应先测优势肢体,对患
者先测健侧肢体,再测患侧肢体,便 于患者熟悉测试的整个过程,体验测 试时的感觉,消除对测试的顾 测试过程中,仪器将等 速运动中肌肉收缩的各种参数记录下来经过计算 机的处理,得到的力矩、做功、加速能、耐力等
基 多项反应肌肉功能的数据作为评定肌肉运动功能 本 的指标,这种测试方法称为等速肌力测试。
特点
概 1、测试中 ,等速仪器所提供的阻力力矩在任意时 念 间点都与肌肉收缩的实际力矩输出大小相等,方
2020/6/4
测试结果的判断
1、患者两侧肌力的自身比较:这是临 床常用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是建立 在两侧肢体的肌肉功能基本对称的基础上 的,因为两侧肌力的差异是较小的。两侧 测试指标相差在10%以内为正常;相差> 20%为异常;在11%-20%为可疑。
2、峰力矩体重比:如果两侧的肌力均 有改变,可计算峰力矩体重比,用相对峰 力矩值与正常人群基础值进行比较后判断
➢型号CybexⅡplus, Cybex340, Cybex350,
Cybex600, Cybex Norm
➢厂家Biodex,KIN-com,Lido,Spark,
TechnoGyn
2020/6/4
➢ 国内于80 年代初引进 ➢最初主要应用于体育领域
背 ➢等速肌力测试具有较好的精确性和可重复性 ➢早期研究:与等长、等张运动比较
2020/6/4
测试后冰敷5-10min
2020/6/4
2020/6/4
2020/6/4
2020/6/4
2020/6/4
三、测试次数 测试肌力可选择慢速或中速测试,重 复次数为5次,主要用于判断最大肌力和 分析力矩曲线的形态。测试肌肉耐力时, 可选择快速测试,重复次数为20-25次, 运动员可达30次,主要观察肌肉耐力和肌 肉疲惫曲线。
2020/6/4
四、间歇时间
测试中每种测试速度之间通常间歇60s,以 使肌肉有短暂的休息耐力测试后需要休息90s以 上。两侧肢体的测试应间歇3-5分钟。为避免过 度疲劳,不应在同一天进行两组上肢或下肢的 测试。
2020/6/4
2、测试时机
受试者必须具备MMT4级或5级肌力 当肌力在3级或3级以下时,仅能在去除 重力条件下进行测试 在CPM程序下进行测试,但这方面的工 作仅有初步的研究,还没有规范化的测试 方法
2020/6/4
等速肌力测试的步骤
1、测试前得准备: 测试前受试者可以先做一些准备活动,
以活动关节、牵伸肌肉,最好先让受试者 在等速仪器上以较小的负荷体会下测试的 过程
2020/6/4
2、峰力矩体重比
单位体重的峰力矩值称为峰力矩体重 比,代表肌肉收缩的相对肌力,可用于不 同体重的个体或人群之间的肌力比较
2020/6/4
3、峰力矩角度
力矩曲线中,峰力矩所对应的 角度称为峰力矩角度,代表肌肉收 缩的最佳用力角度
2020/6/4
4、指定角度的峰力矩值
测试后,计算机可自动算出关节活动 中任意角度所对应的力矩值,一般可事先根 据测试目的和要求指定两个角度,目的在于 比较两侧指定角度的力矩值
Ⅷ、对工作人员亦需花时间训练。
2020/6/4
一、等速运动的概念 指运动过程中肌纤维
收缩导致肌肉张力增加但运动速度(角速度)
基 恒定不变的运动方式。 本 特点:
1、运动的速度在仪器上设定,一旦速度设定,
概 不管受试者用多大力量,肢体运动速度不会超 念 过设定的速度,受试者的主观用力只会使肌肉
张力增高,力矩输出增加; 2、仪器产生顺应性阻力,即受试者主观用力大, 仪器产生的主力随之增大,而不能产生加速度 (运动开始和结束的瞬间加速和减速度除外)。
2020/6/4
8、耐力比
反应肌肉重复收缩时的耐疲劳能 力。一般做一组20-25次最大重复运动后, 最后5次做功量与最前5次肌肉做功量之 比称为耐力比。
2020/6/4
9、主动肌与拮抗肌的峰力矩比
等速肌力测试中,主动肌与拮抗肌 两组肌群峰力矩的比值称为主动肌与拮抗 肌的峰力矩比。这个比值可以在不同的速 度下计算,但以慢速运动为准。反应了关 节活动中拮抗肌群之间的肌力平衡情况, 对判断关节稳定性有一定的意义。
等速肌力测试操作规范 Isokinetic test
2020/6/4
物理治疗科 孙天宝
2020/6/4
➢ 等速肌力测试和训练技术(简称等速技术)
是一项“新”的肌肉功能评价和训练技术
➢1967年由Hislop和Perrine首先提出等速的
背 景
概念 ➢70年代初美国Cybex公司制造出第一台等 速仪器CybexⅠ
向相反; 2、等速肌力测试中,所测得关节运动量是一组肌 群的肌力之和,而不是某一块肌肉的肌力。
2020/6/4
等速肌力测试方法
1、等速肌力测试的禁忌症
(1)相对禁忌症: 急性肌肉关节损伤、 风湿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渗出性滑膜炎、 明显疼痛; (2)绝对禁忌症 :关节不稳、骨折愈 合不良、关节周围有严重的骨质疏松、 急性关节或软组织肿胀、严重疼痛、活 动范围极度受限、骨或关节肿瘤等。
4、体位和关节的轴心:
2020/6/4
注意
对于运动中关节轴心位置变化较小的关节,如 膝关节、肘关节等比较容易,而对于多轴向活 动的关节,如肩关节、踝关节等,由于多个运 动轴,活动时关节运动轴心变化较大,安置位 置时更应该注意关节活动轴心与仪器轴心相一 致,以免力矩传导发生误差。
2020/6/4
5、固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