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区域地理专题训练中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第十讲中亚
目标达成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1~2题。
1.甲、乙、丙三地的典型植被依次是()
A.荒漠、草原、荒漠
B.森林、草原、荒漠
C.森林、高山草甸、荒漠
D.草原、草原荒漠、荒漠
解析:根据图的相关信息可知图示区域为中亚地区,气候干旱是其基本特征。从图中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来看,甲地降水在300毫米左右,乙、丙的降水量都在300毫米以下,而且丙地比乙地更少,故甲、乙、丙三地的典型植被依次是草原、草原荒漠、荒漠。
答案:D
2.丁地降水量及主要水汽来源组合,正确的是()
A.大于300 mm;大西洋
B.大于300 mm;印度洋
C.小于300 mm;北冰洋
D.小于300 mm;印度洋
解析:丁的东南方向是海拔较高的山地,正处在来自大西洋湿润气流的迎风坡上,降水相对较多。再从图上的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来看,丁的降水量处在300毫米以上。
答案:A
下图示意某湖7 000年来的湖面变迁状况,该湖多年平均降水量95 mm,蒸发量1 315 mm。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信息反映出()
A.古湖泊地势北缓南陡,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荒漠
B.湖泊变迁最快的时期是距今7 000~距今5 700年
C.湖泊今盐量最大,对周围环境调节作用减弱
D.距今7 000年时,湖泊南北最大距离约为150千米
解析: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地区位于亚洲内陆地区,植被为温带荒漠,据湖面变化情况可判断古湖泊地势北陡南缓,湖泊变迁最快的时期是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湖泊面积缩小,含盐量增大,对环境调节作用减弱。距今7 000年时,湖泊南北最大距离不到111千米(纬度相差不到1°)。
答案:C
4.该地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①破坏森林导致水土流失②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③引水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④沿湖围垦导致降水量减少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③
解析:该地森林较少,降水较少,水土流失较弱。湖泊多为咸水湖,不能围垦发展种植业。而不合理的农业活动会导致土地荒漠化和土壤盐碱化。
答案:B
(2018·武汉检测)读下图,回答5~6题。
5.下列不属于乙地所在湖泊面积减少原因的是()
A.流域内气温升高,蒸发旺盛
B.流域内工农业耗水量大
C.山地冰雪融水减少,河流补给水源减少
D.河流流经地区植被破坏严重
解析:该地区位于中亚及亚欧交界地区,乙湖泊是一内陆湖;由于流域内气候干旱,气候变暖蒸发加剧,以及流域内工农业发展耗水量增加流域内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使得注入湖泊的河水减少,导致湖泊面积萎缩,气候的变暖会使得冰雪融水增加,故选C。
答案:C
6.图中河流丙水文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该河流是一条外流河,主要通过雨水补给
B.该河流有结冰期,并有凌汛
C.该河流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D.该河流主要通过雨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解析:丙河是乌拉尔河,注入里海是一条内流河,排除A;因其由北向南流,有结冰期但不会出现凌汛,排除B;该河是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但这不属于河流水文特征,故排除C;因其纬度较高流域内冬季降雪春季融水补给河流及夏季大气降水补给,故选D。
答案:D
下图中的巴尔喀什湖,以湖水东部咸西部淡著称于世。读图回答7~8题。
7.不属于巴尔喀什湖对该地区起的作用的是()
A.东部农业发展的重要灌溉水源
B.缩小周边地区的气温变化
C.阻碍沙漠扩展的重要屏障
D.提供较为丰富的鱼类产品
解析:巴尔喀什湖东部水咸,不能作为灌溉水源;水域面积较大,对于调节当地气候、阻碍沙漠扩展有重要作用;该湖水质条件的差异为多种鱼类生存提供了条件。
答案:A
8.甲河入湖口的三角洲比乙河入湖口更为明显,主要原因是()
A.甲河下游地形平坦
B.乙河沿途植被覆盖良好
C.甲河流量更大
D.乙河入湖口较深
解析:甲河为伊犁河,来自大西洋的水汽受天山阻挡,使得伊犁河上游降水较多,比乙河流量大,更利于三角洲的形成。
答案:C
读某区域图,回答9~10题。
9.图中四国属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员方的是()
A.甲和乙B.乙和丙
C.乙和丁D.丙和丁
解析:甲乙丙丁分别是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中国、蒙古,亚太经合组织共有21个成员国: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中国、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宾、俄罗斯、新加坡、中国台北、泰国、美国、越南。
答案:B
10.丙国目前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
A.原始型B.传统型
C.过渡型D.现代型
解析:丙国是中国,中国目前的人口再生产类型是现代型。
答案:D
2015年9月,美国国家宇航局发布的卫星图片显示:图中M湖水域面积明显缩小。据统计,该湖2020年或将完全消失。读M湖位置图,完成11~12题。
11.导致M湖水域变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工业发达,酸雨侵蚀B.植被破坏,泥沙淤积
C.过度引入湖河水灌溉D.全球变暖,蒸发加剧
解析:图示信息显示入湖主要河流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大规模种植棉花、水稻,这会导致入湖径流减少,湖泊萎缩。
答案:C
12.M湖消失对该地区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A.气温年较差变小,降水减少
B.气温年较差变大,盐尘暴频发
C.地下水水质恶化,地面沉降
D.灌溉水源增加,农业增产
解析:咸海对周边地区气候具有调节功能,若消失,将使得该地区气温年较差变大,湖底裸露,冬春季节盐尘暴多发。
答案:B
二、综合题
13.读“中亚地区矿产资源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中亚深居内陆,但有不少河流、湖泊,请简述其发育的原因。
(2)结合材料,分析哈萨克斯坦工业分布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3)试列举中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
解析:解答该题应把握的关键是知道中亚地区的河湖与气候的关系,中亚矿产资源分布状况,以及图示天然气管道的走向及特点。第(1)题,中亚的河流主要是内流河,湖泊主要是内流湖,发育的原因要从高山冰雪融水、山地迎风坡降水等方面分析。第(2)题,由图可知东部矿产有煤、铁、锰、铬、铝土、铅锌、金等矿产→机械、冶金,西部石油、天然气→油气开采或加工。第(3)题,可结合干旱地区产生的环境问题回答。
答案:(1)东部天山和帕米尔高原的冰雪融水为河湖的发育提供了比较多的水源;东高西低的地势特征使水流向西汇集,形成一些大湖、大河。
(2)分布特点:机械、冶金工业主要分布在煤、铁、锰等资源丰富的东部,石油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