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与心血管疾病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 2 0 0 6 0 7 3 1 接受日期: 2 0 0 7 0 2 1 2 作者简介:李晓晖,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心血管药理; 李元 建,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心血管药理。 联 系 作 者 E m a i l :y u a n _ j i a n l i @y a h o o . c o m T e l :( 0 7 3 1 ) 2 3 5 5 0 7 8
[ 7 , 9 ] 。 也有影响, 表现为两者反应的 K m 值不同
1 . 3 D D A H 活性的调节机制 D D A H催化活性位点( C y s H i s G l u ) 上的半胱氨酸残基 含有巯基, 在氧化应激状态下容易被氧化而失活, 而同型半 胱氨酸也能与其直接作用生成二硫键, 导致 D D A H 活性丧 g C l ) 和某些二价金属 失。巯基阻断剂( 如氯汞苯甲酸和 H 2
2 + 2 + 2 + 6 ] 离子( 如C d ,C u 和Z n ) 等可抑制 D D A H的活性 [ , 但 2 + 2 + 2 + 2 + 2 ] C a ,F e ,M n 和M g 对该酶活性无明显影响 [ 。
直接催化二甲基精氨酸转变为 L 瓜氨酸( L c i t r u l l i n e ) 的代谢 d i m e t h y l a r g i n i n ed i m e t h y l 酶, 即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 a m i n o h y d r o l a s e ,D D A H ) 。D D A H 通过调节体内 A D M A的水
[ 1 3 ] [ 1 0 ]
。
4 D D A H 与药物治疗
药物对 D D A H活性的调节涉及两个水平, 即翻译后水平 和转录水平, 前者主要是基于对 D D A H催化活性位点氧化修 饰的抑制, 而后者则通过作用于 D D A H基因启动子的转录因 子结合位点。如前所述, 由于 D D A H催化活性位点上有含巯 x L D L 、 肿瘤 基的半胱氨酸残基, 因此容易被氧化而失活。 o 坏死因子 α和同型半胱氨酸和高糖等均能诱导氧化应激, 抑 D A H活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抗氧化药、 天然 制D 药物、 雌激素和阿司匹林等的内皮保护效应与抑制氧化应 激, 改善 D D A H 的 活 性, 降低 A D M A水 平 有 关 ( 表1 ) 。在 L D L诱导的大鼠血管内皮功能不全模型, 含巯基的卡托普利 ( c a p t o p r i l ) 能显著改善 D D A H 活性, 降低血浆 A D M A水平,
D D A H 2基因中 6处多态现象, 其中位于 - 8 7 1处核心启动区 的一个插入 / 缺失( 6 G/ 7 G ) 突变影响 D D A H 2的转录, 7 G突 变者 D D A H 2表达明显上调。该突变在受试人群中的发生率 %。最近研究发现, D D A H基因的突变与心血管疾病存 为1 在紧密联系。在 1 6 0 9名芬兰中年男性参加的心脏疾病风险 3名 D D A H 1某功能基因突变携带者, 与 因子研究中, 发现 1 非突变者相比, 前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是后者的 5 0倍以上, 高血压发生率几乎达到 5倍。对携带者进行家族研究发现, 5 0 %家族成员也为该突变的携带者, 提示突变可能具有遗传
1 0 ] 胞内 A D M A的积累, 抑制 N O S活性, 减少 N O的生成 [ ; 而
1 D D A H 的生物学特性
1 . 1 D D A H 的表达与分布 D D A H为一种胞浆蛋白酶, 无明显亚细胞结构特异性分
[ 4 ] 3 k u , 等电点为p H5 . 2 , 归类于E C 3 . 5 . 3 . 1 8 。 布, 其分子量约为3
5 ] 残基 ( C y s 2 4 9 )为Hale Waihona Puke BaiduD D A H 活 性 所 必 需[ 。D D A H存在
D D A H 1和 D D A H 2两 个 亚 型, 由 不 同 基 因 所 编 码, 其中
[ 6 ] D D A H 1位于 1 p 2 2 , 而D D A H 2位于 6 p 2 1 . 3 。与胚胎组织比
1 0 ] 在过表 达 D D A H 1的 内 皮 细 胞, V E G F表 达 显 著 增 加 [ 。 1 2 ] H a s e g a w a 等[ 最近也报道, D D A H 2能通过内皮细胞特异性
A D M A显著升高, 某些抗高血压药物在降低血压的同时显著
2 0 ] D M A水平 [ 。D D A H 的表达与活性存在个体差异, 降低 A 2 1 ] 可能主要与 D D A H基因存在多态性有关。 J o n e s 等[ 发现
1 7 ] D D A H 2也与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密切相关 [ 。
3 . 3 D D A H/ A D MA系统与高血压 A D M A可能是促进高血压发病发展的重要影响 因 素。 人体每天产生大约 3 0 0μ m o l A D M A , 绝大部分经 D D A H代
1 8 ] 谢, D D A H 活性对于体内 A D M A的蓄积十分重要 [ 。人体
基修饰酶类超家族比较, 发现 D D A H催化机制中可能存在一个 保守特征, 即生成中间产物 S a l k y l t h i o u r o n i u m 。在酶蛋白浓度、 p H值一定的条件下, 计算 L 瓜氨酸的生成量来反映组织或细胞 中D D A H的活性, 可采用3H标记 L 瓜氨酸以检测 L 瓜氨酸最大 吸光度。高效液相色谱直接测定 A D M A也是常用的方法。不同 D A H酶活性存在差异, 不同 D D A H的亚型对催化反应 种属的 D
2 . 1 调节 N O 生成 体内 N O由 L 精氨酸经 N O S 催化而来, A D M A是主要的 内源性 N O S 抑制物, 而D D A H 能通过水解 A D M A影响 N O S 的活性进而促进 N O的生成。研究证明, 在某些组织细胞中 存在 D D A H与 N O S 共表达, 可能共同调节细胞内 N O的生成 D D A H抑制剂 4 1 2 4 W 能增加细 和释放。在培养的内皮细胞,
2 2 ] 。 性[
1糖蛋白( S p 1 ) 转录因子上调 V E G F表达从而促进内皮细 β 胞生长, 该作用不依赖于 e N O S / N O途径。 D D A H 2的过表达 还能增强内皮细胞的增殖和移行 2 . 3 促进细胞分化 出生后组织中 D D A H 2表达增高提示 D D A H可能参与细 胞发育和分化的调节。新近研究证明, 全反式维 A酸( a l l ) 能抑制细胞增生, 促进细胞分化, 在心血管 t r a n s r e t i n o i ca c i d 系统发育与成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作用与诱导 D D A H 的表达有关
较, 出生后组织中 D D A H 2表达显著增加, 而D D A H 1表达基
6 ] 本无 变 化 [ 。 这 两 种 亚 型 在 体 内 分 布 存 在 差 异, 其中
D D A H 1多存在于主要表达神经型 N O S ( n N O S ) 的组织如大 脑和肾脏等; 而D D A H 2则多存在于以内皮型 N O S ( e N O S )
2 0 0 7年 8月; 2 1 ( 4 ) : 2 8 9- 2 9 2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 h i nJP h a r m a c o l T o x i c o l 2 0 0 7 A u g ; 2 1 ( 4 ) : 2 8 9- 2 9 2
·2 8 9 ·
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与心血管疾病
李晓晖,姜德建,贾素洁,李元建 ( 中南大学药学院药理学系,湖南 长沙 4 1 0 0 7 8 )
摘要: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 D D A H ) 是一种胞浆蛋白 酶, 包括 D D A H 1和 D D A H 2两种亚型, 能特异性水解内源性 一氧化氮 合 酶 ( N O S ) 抑制物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而上调 N O S 活性。D D A H与 N O S活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调节 N O 生成和血管内皮功能中起重要作用。 D D A H 还参与血管新 生与细胞分化的调节, 其活性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心 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可能是一个新的心血管疾病 相关蛋白和药物防治靶点。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非对称 二甲基精氨酸 中图分类号:R 9 7 2 文献标识码:A 文 章 编 号: 1 0 0 0 3 0 0 2 ( 2 0 0 7 ) 0 4 0 2 8 9 0 4 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 n i t r i co x i d es y n t h a s e ,N O S ) 抑制 a s y m m e t r i cd i m e t h y l a r g i n i n e , 物非 对 称 二 甲 基 精 氨 酸 ( A D M A ) 能竞争 性 地 抑 制 N O S , 减少一氧化氮( n i t r i co x i d e , N O ) 生成, 并诱发氧自由基生成, 促进炎症反应, 是动脉粥样 硬化等多种心血管疾病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的重要因素。多 D M A水平明显 项临床研究显示, 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血浆 A 升高, 独立于其他风险因素, 被认为是一种新的心血管疾病
1 ] 2 ] 危险因子 [ 。1 9 8 7年, O g a w a 等[ 首次发现体内存在一种能
D D A H一级结构与精氨酸 甘氨酸脒基转移酶及精氨酸脱亚
5 ] 氨酸酶相似, 属于精氨酸修饰酶超家族 [ 。D D A H 已被 克
隆、 纯化及结构鉴定, 其结构中存在由半胱氨酸 组氨酸 谷氨 酸( C y s H i s G l u ) 组成的催化活性位点, 其中游离的半胱氨酸
7 ] 表达为主的组织如心脏、 血管和肾脏等 [ 。
1 . 2 D D A H 活性及其测定 D D A H在体内水解 A D M A生成 L 瓜氨酸和二甲胺( d i m e t h
8 ] ) , 具有高度特异性与专一性。S t o n e 等[ 将D D A H与胍 y l a m i n e
直接给予低剂量 A D M A能导致平均动脉压升高, 全身 A D M A
1 8 ] 水平同血压高低密切相关 [ 。动物实验表明, 外源性 N O S 1 9 ] 抑制剂可诱发高血压 [ 。临床研究表明, 高血压患者血中
图1 . N O 生成的细胞内调节 2 . 2 促进血管新生 血管 内 皮 生 长 因 子 ( v a s c u l a re n d o t h e l i a lg r o w t hf a c t o r , V E G F ) 是目前所知最强的促血管新生因子。最近的研究证 D D A H 在血管新生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证据有: 明, ①在 D D A H 1转基因小鼠, 后肢缺血诱导的血管新生明显增强; ②
3 ] 平而影响 N O S的活性, 进而调节体内 N O的生成 [ 。D D A H
活性与多种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被认为是新的心 血管疾病相关蛋白和药物防治靶点 述如下。
[ 1 ]
。本文就 D D A H生物
学特性, 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及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综
2 D D A H 的生物学作用
应用 N O供 体 增 加 N O浓 度 的 同 时 表 现 D D A H的活性降
1 1 ] 低[ 。这些结果提示 D D A H和 N O S 两者活性之间存在着负
反馈( 图1 ) 。
· ·2 9 0
C h i nJP h a r m a c o l T o x i c o l 2 0 0 7 A u g ; 2 1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