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湿地资源动态监测与分析

合集下载

湿地资源调查报告

湿地资源调查报告

湿地资源调查报告一、引言湿地是指生态系统与水的接触或作用区域,包括沼泽、泥炭地、河口、湖泊、池塘和沿海滩涂等。

湿地是地球上最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之一,也是重要的生态服务提供者。

为了深入了解当地湿地资源状况,本次调查了地的湿地资源情况。

二、调查目的1.了解湿地类型和范围;2.调查湿地中的物种丰富度和数量;3.调查湿地当前的生态环境;4.研究湿地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调查过程调查过程中,首先对湿地进行了分类和范围划定的初步分析,然后通过现场考察和采样等方式进行具体调查。

调查的重点包括湿地类型、水质状况、植被分布、动物种类和数量、以及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影响等。

1.湿地类型和范围经过实地勘测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确定调查区域内存在河口湿地、沼泽湿地和湖泊湿地等不同类型的湿地。

其中河口湿地分布较广,面积约占调查区域湿地总面积的70%。

2.湿地水质状况通过水样采集和水质监测,发现湿地水质以中等水平为主。

其中部分河口湿地水质较差,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可能是周边工业及农业活动对湿地水质的影响。

3.植被分布通过植被抽样和统计,发现湿地植被种类丰富,主要分布有芦苇、菖蒲、香蒲等。

4.动物种类和数量通过鸟类调查和捕捉鱼类等方式,发现湿地内鸟类种类繁多,涵盖了多个主要鸟类目。

同时还发现了多种鱼类和两栖类等。

5.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影响调查发现,湿地周边存在农田灌溉、河流治理和旅游等人类活动,这些活动对湿地的水质、生境和物种多样性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四、调查结果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湿地资源的特点和问题:1.特点湿地资源丰富,拥有多种湿地类型和物种,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2.问题存在部分湿地水质污染的问题,人类活动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

五、建议与对策针对湿地资源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1.加强水质监测与污染治理,控制工业和农业活动对湿地的污染;2.制定湿地保护政策和规划,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3.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4.提倡可持续旅游,加强湿地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平衡。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印发2021年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工作要点的通知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印发2021年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工作要点的通知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印发2021年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公布日期】2021.04.09•【字号】京绿办发〔2021〕99号•【施行日期】2021.04.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资源综合规定正文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印发2021年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工作要点的通知市公园管理中心,各区园林绿化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运行局,各有关单位:现将《北京市园林绿化局2021年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区、本单位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2021年4月9日2021年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工作要点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

全市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工作将继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围绕贯彻落实新版城市总规和实现高质量发展,以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为核心,强化湿地保护修复,坚持依法保护、科学保护、规范管理、强化监管、提升水平,着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和生态文明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

一、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提升湿地生态质量1.制定湿地保护修复行动计划。

依据《北京市湿地保护条例》、《北京市湿地保护修复工作方案》,分解落实《北京市湿地保护发展规划》的相关任务和要求,明确保护修复工作目标、内容、重点项目以及时序。

2.加大湿地保护修复力度。

结合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行动计划,聚焦集雨型小微湿地建设,以温榆河公园、沙河湿地公园、康西森林湿地公园等为重点,加大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力度,计划全年恢复湿地1000公顷,优化完善"一核三横四纵"的湿地总体布局。

3.推进湿地分级分类管理。

湿地公园年度监测报告

湿地公园年度监测报告

湿地公园年度监测报告1. 引言湿地是地球上生态系统最为丰富和复杂的一种环境类型,湿地公园作为对湿地进行保护和研究的重要手段,在保护生态多样性、水资源管理和气候调节等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报告旨在对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进行年度监测,以分析湿地生态系统的变化趋势,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为湿地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

2. 监测内容本次监测主要包括水质状况、植被覆盖率、野生动物种群以及游客活动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监测,可以全面了解湿地公园的生态系统状况和环境变化。

2.1 水质监测水质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指标之一,对湿地公园的健康运作和动植物的生存繁衍有着重要影响。

本次监测通过取样分析,监测湿地公园的水体pH值、溶解氧浓度、硝酸盐、磷酸盐等常规指标,以评估水质状况和寻找潜在的污染源。

2.2 植被覆盖率监测湿地植被是湿地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对维持湿地公园的生态平衡非常重要。

通过对植被类型和覆盖率进行监测,可以了解植被的演替过程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3 野生动物种群监测湿地公园是许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迁徙通道,对维持生物多样性起到积极的作用。

通过摄像机、诱捕器等设备,对湿地公园的野生动物进行监测,并记录物种多样性、数量和行为等信息。

2.4 游客活动监测湿地公园作为旅游景区,游客活动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通过对游客数量和活动内容的监测,可以评估游客活动对湿地生态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和管理建议。

3. 监测结果3.1 水质监测结果根据本次水质监测,湿地公园的水质总体良好,pH值在6.5-7.5的范围内,溶解氧浓度在6-8mg/L,硝酸盐和磷酸盐的浓度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

但在局部区域,发现了微量重金属超标的情况,推测可能是周边工业污染对湿地公园的影响。

3.2 植被覆盖率监测结果经过一年的监测,湿地公园的植被总体稳定。

湿地公园以蓝莓灌丛、芦苇和菱角为主要植被类型,覆盖率达到80%以上。

然而,部分湿地面积的植被覆盖率出现了下降趋势,可能是由于野生动物过度放牧和游客踩踏造成的。

《2024年北京陶然亭公园野生地被植物调查与应用分析》范文

《2024年北京陶然亭公园野生地被植物调查与应用分析》范文

《北京陶然亭公园野生地被植物调查与应用分析》篇一一、引言北京陶然亭公园作为北京市内一处具有丰富自然景观的公园,其野生地被植物种类繁多,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和景观价值。

本文旨在通过对陶然亭公园野生地被植物的调查,分析其种类、分布及生长状况,探讨其应用价值,为公园的生态保护和景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方法与内容(一)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实地考察、样本采集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对陶然亭公园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公园的整体布局和地被植物的分布情况;其次,采集代表性样地的地被植物样本,进行分类和鉴定;最后,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地被植物的生态特性和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二)调查内容1. 地被植物的种类、数量及分布情况;2. 地被植物的生长状况,包括生长环境、生长速度、抗逆性等;3. 地被植物的花期、果期等生物学特性;4. 地被植物在公园中的应用情况,包括景观构建、生态保护等方面的作用。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一)地被植物种类与分布经过调查,陶然亭公园的野生地被植物种类丰富,主要包括草本植物、灌木和藤本植物等。

其中,草本植物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不同种类的地被植物在公园中呈现出不同的分布特点,有的分布在湖岸、湿地等水域环境,有的分布在林下、草坪等陆地环境。

(二)地被植物的生长状况调查发现,陶然亭公园的地被植物生长状况良好,多数植物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和较强的抗逆性。

同时,地被植物的花期、果期等生物学特性也各具特色,为公园的景观构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三)地被植物的应用价值1. 景观构建:地被植物在公园的景观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们可以形成丰富的植被层次,提高景观的观赏性。

同时,通过合理配置不同种类的地被植物,可以营造出多样化的景观效果。

2. 生态保护:地被植物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它们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

同时,地被植物还能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和繁殖的场所,维护生物多样性。

四、应用建议与展望(一)应用建议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以下应用建议:1. 加强地被植物的保护和管理,保持其良好的生长状况;2. 在公园的景观构建中,合理配置不同种类的地被植物,形成丰富的植被层次和多样化的景观效果;3. 利用地被植物的生态特性,在公园的生态保护方面发挥其作用,如防止水土流失、维护生物多样性等。

利用遥感技术检测湿地动态变化及监测方法探析

利用遥感技术检测湿地动态变化及监测方法探析

利用遥感技术检测湿地动态变化及监测方法探析湿地作为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干扰和环境变化的影响,湿地的动态变化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关注焦点。

为了科学有效地监测湿地动态变化,遥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湿地研究中。

本文将对利用遥感技术检测湿地动态变化及监测方法进行探析。

首先,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获取和解译地面上的多光谱或高光谱图像来获取地物信息的方法。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到湿地的空间分布、植被覆盖度、湿地类型等重要信息,从而准确检测湿地的动态变化。

在湿地动态变化监测中,常用的遥感技术包括光学遥感和微波遥感。

光学遥感所获取的图像可以用于提取湿地植被信息、水体分布和湿地边界等。

通过监测湿地植被的NDVI指数变化,可以判断湿地的植被覆盖度和植被类型的变化趋势。

此外,通过遥感图像中水体的反射信息,可以检测湿地水体面积和水位变化。

微波遥感则可以用于反演湿地地表高度和水体含水量等参数,进一步监测湿地的动态变化情况。

另外,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湿地动态变化还可以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空间分析和多期遥感影像的比较。

通过对多期遥感影像的对比,可以确定湿地的变化趋势,评估湿地受到的压力和干扰程度。

同时,GIS可以对遥感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和统计,生成湿地动态变化的空间分布图和统计报告。

此外,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湿地动态变化还需要考虑数据准确性和时间分辨率。

遥感数据的准确性对于监测湿地动态变化非常重要。

因此,遥感图像的获取需要选择高质量的数据源,并且要进行精确的校正和配准。

同时,湿地动态变化的监测通常需要多期遥感影像的对比,因此需要选择具有一定时间分辨率的遥感数据源。

总结起来,利用遥感技术检测湿地动态变化可以提供湿地空间分布、植被覆盖度、水体分布等重要信息。

通过光学遥感和微波遥感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实现对湿地动态变化的全面监测。

同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和多期遥感影像的比较,可以进一步量化湿地动态变化的程度和趋势。

北方地区湿地生态补水问题与成功指标探究

北方地区湿地生态补水问题与成功指标探究

system for the success of wetland ecological water supplement are established. Finally,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improvement of wetland ecological water supplement in the future, with a view to provide guida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wetland ecological water supplement in China.Key words northern China; ecological water replenishment; existing issues; success indicators湿地生境异质性高,生物多样性丰富,是最具生产力的栖息地,对其周边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在气候变化、人类开发等因素的作用下,多处湿地出现水量减少、水质变差、面积萎缩和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

这些问题在北方湿地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这是因为北方地区植被较少,更易出现沙漠化,且冬季发电供暖等更易导致空气质量变差,造成污染。

然而,针对北方湿地生态修复还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和系统性[1]。

湿地水文修复是湿地生态修复的基础和前提,而生态补水在湿地管理与调控水位流量、水质改善、水体流动性与水环境容量的提升和生态环境的恢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备受重视。

我国湿地生态补水始于2001年,黑龙江水利部从嫩江向扎龙湿地补水4.6亿m 3,之后又陆续开展了衡水湖、白洋淀、乌梁素海、黄河三角洲湿地和永定河等生态补水工程,改善了湿地河湖的生态状况[2]。

近些年,我国生态补水量逐年增加,生态补水占全年用水的比例也不断上升,北方地区的生态补水量高于南方,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水机制也更加紧迫。

湿地监测的内容及程序

湿地监测的内容及程序

湿地监测的内容及程序
湿地监测是指对湿地的生物、生态、水文、地质等方面进行系统而全面的观测和调查,以获得湿地资源的基本信息和动态变化的数据,从而更好地保护和管理湿地。

湿地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湿地植被调查:对湿地中的植物种类、数量、分布规律等进行调查,了解湿地植被的多样性和变化情况,为湿地生态系统的评估和恢复提供数据基础。

2. 湿地动物调查:对湿地中的动物种类、数量、繁育状况等进行调查,了解湿地动物的多样性和数量变化情况,为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依据。

3. 湿地水文观测:监测湿地水位、水温、水质等各项指标,了解湿地水文环境的变化情况,为湿地生态系统的监测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4. 湿地土壤分析:采集湿地土壤样品,分析土壤的成分、结构、质地等参数,了解湿地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为湿地保护和恢复提供土壤基础数据。

湿地监测的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制定监测计划:根据湿地的特点和监测目的,制定具体的监测计划,明确监测的内容、时间、频率等要求。

2. 选择监测站点:根据湿地类型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监测站点,代表性地观测湿地的各个区域。

3. 数据采集:根据监测计划,定期对湿地的植被、动物、水文、土壤等进行采样和观测,获得所需数据。

4.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得出相
关指标和变化趋势,为湿地的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5. 编制监测报告: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编制湿地监测报告,详细描述湿地的状况和变化趋势,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湿地监测需要长期坚持,并结合科学研究和保护管理工作,不断监测和评估湿地的生态系统变化,以实现湿地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北京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遥感监测

北京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遥感监测

北京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遥感监测北京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之一,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土地利用情况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优化城市规划。

本文将通过遥感监测展示北京市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分析其进程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

一、北京市土地利用概况北京市地理位置优越,是中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之一。

截至2020年底,北京市土地总面积1.68万平方千米,其中建设用地面积4379.08平方千米,占土地总面积25.99% 。

耕地面积1388.66平方千米,占土地总面积的8.24%。

北京市是以服务业为主的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比较迅速也导致土地需求量大,建设用地面积增长。

二、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1.城市建设用地增加2005年到2019年北京市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由2294.67平方千米增加到 4379.08平方千米,增加190%.其中,2005年到2010年,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5.32%,从2010年到2019年增加了10.8%。

这与北京市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随着城市规划的完善和人口的增长,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必然会增加。

2.农用地和草地减少2005年到2019年北京市耕地从2458.67平方千米减少到1388.66平方千米,减少43.5%。

近十年内减少了约17%。

北京市的耕地面积减少与城市、工业、交通用地的持续扩张和不规范开发有关。

2019年草地面积146.58平方千米,比2005年减少14.2%,部分原因是用于城市绿化景观建设和经济用地建设。

3.绿地和湿地增加近年来,北京市加强了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增加了城市绿化和湿地保护的力度。

2005年到2019年,北京市绿地面积从581.14平方千米增加到776.47平方千米,增加34%。

其中公园和绿化面积占零碎绿地总面积的83%。

湿地面积从2005年的6.95平方千米增加到了2019年的23.11平方千米,增加233.2%。

近年来北京市对重点河道展开生态修复,促进了湿地面积的增加。

内蒙古包头湿地遥感动态监测及生态系统变化分析

内蒙古包头湿地遥感动态监测及生态系统变化分析

内蒙古包头湿地遥感动态监测及生态系统变化分析内蒙古包头湿地是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湿地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当地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包头湿地的面积和生态系统状况也在发生变化。

为了更好地了解包头湿地的动态变化情况,采用遥感技术进行动态监测并进行生态系统变化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就内蒙古包头湿地的遥感动态监测及生态系统变化进行详细分析。

一、包头湿地的现状包头湿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包括塞罕湿地、鄂尔多斯湿地、额济纳湿地三大湿地系统。

这些湿地地处黄河流域的干旱区,也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城市化、农业开发等人类活动的加剧,包头湿地受到了严重的压力,湿地面积不断减少,生态系统遭受到破坏。

二、遥感技术在湿地监测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一种高效的监测手段,可以获取大范围、高分辨率的地表观测数据,能够准确反映湿地的时空动态变化。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有关地表植被、土壤、水资源等多种信息,并为生态系统的监测和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目前,遥感技术在湿地监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湿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三、包头湿地的遥感动态监测通过遥感技术获取包头湿地历年的卫星影像数据,并结合地面实地调查,可以对湿地的时空动态变化进行监测和分析。

根据卫星影像数据,可以定量提取湿地的面积、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等关键指标,用于湿地生态系统的变化分析。

通过对包头湿地近年来卫星影像数据的分析发现,湿地面积不断减少,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面临较大的生态环境压力。

四、包头湿地生态系统变化分析包头湿地生态系统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湿地面积的变化、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等方面。

通过对湿地卫星影像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湿地面积不断减少,湿地生态系统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植被覆盖度的变化也表明湿地植被的退化现象严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了严重威胁。

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也直接影响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而需要加强对湿地的保护和管理。

三次调查湿地情况(2010年至今)

三次调查湿地情况(2010年至今)

三次调查湿地情况(2010年至今)此文档旨在总结自2010年以来进行的三次调查湿地情况,并提供相关背景信息。

调查湿地情况的目的是了解湿地的变化、植被和动物的状况以及任何潜在的问题或威胁。

通过这些调查,我们可以评估湿地的生态健康状况,并采取适当的保护和管理措施。

湿地是地球上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之一,包括沼泽、河流、湖泊和河口。

这些地区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生态功能,如水质净化、水资源储存、洪水控制、碳储存和生物栖息地。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压力和环境变化的影响,全球湿地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退化。

根据之前的调查和研究,我们知道湿地在过去几十年里遭受了许多威胁,如土地开发、水源污染和气候变化。

为了了解湿地的当前状况,我们进行了三次调查,并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这些调查不仅包括对湿地的地理特征的记录,还涉及湿地生态系统的监测、物种多样性的评估和生境评估。

通过这些调查,我们可以比较不同时间段的数据,并评估湿地的变化趋势和潜在的问题。

我们希望通过这份文档,向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准确的湿地情况概述,并为湿地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

以下是我们根据三次调查的数据和信息所总结的内容。

描述2010年对湿地情况进行的第一次调查,包括调查目的、调查方法和结果摘要。

调查目的2015年进行的第二次调查旨在评估湿地的变化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了解湿地保护措施的效果,并为进一步保护和管理湿地提供依据。

调查方法该次调查采用综合性方法对湿地进行全面调查。

调查团队使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和地面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获取湿地的数据和图像信息。

此外,还进行了生物多样性调查、土壤分析和水质监测等专业测试。

结果摘要根据调查结果,2015年的湿地面积相对于2010年有所减少。

主要原因是湿地的土地利用转变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湿地中的水质状况整体状况较好,但仍存在一些区域的水质问题。

生物多样性方面,湿地中的物种数量和种类多样性相对稳定。

综合分析表明,湿地保护措施的效果较为显著,然而,仍需要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和管理措施来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

动态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与分析

动态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与分析

动态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与分析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土地利用的变化十分重要。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土地利用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因此,动态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与分析成为了一项必要的工作。

1. 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性土地是人类生活和生存的基础,它承载着农业、工业、居住和生态等多种功能。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土地利用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因此,了解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对于合理规划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 动态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方法为了及时掌握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不同的监测方法。

遥感技术是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卫星或飞机等载体获取地球表面的图像,以了解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

同时,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也极大地促进了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与分析工作。

通过对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和边界的提取和分析,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得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

3. 动态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土地利用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自然环境变化以及政策调整等因素都会对土地利用产生影响。

例如,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大量农用地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促使湿地等生态用地面积的增加,这些都是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

因此,需要从各个方面综合考虑,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和政策。

4. 动态土地利用变化的分析与预测通过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土地利用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利用现有数据和方法,可以分析不同区域、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同时,结合历史数据和趋势,也可以对未来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预测和规划。

这些分析和预测结果可以为政府制定土地利用政策、做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5. 动态土地利用变化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土地利用的变化不仅仅影响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还对环境的可持续性产生重要影响。

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会导致水资源的过度消耗、土地沙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

谈谈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监测

谈谈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监测

谈谈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监测1.我国湿地现状湿地是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生产力很高,在提供人类必需的动植物资源、维持生态平衡和水平衡、调节气候、降解污染、提供珍稀动植物栖息地和保存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是一个湿地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湿地类型多、面积大、分布广,有天然湿地2500万hm2,以稻田和池塘为主的人工湿地4000万hm2及绵延的海岸湿地。

由于对湿地保护认识不够,人类违反自然规律的开发利用活动,使湿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降低了湿地生态功能,湿地面积迅速减少。

目前,湿地受到的威胁的种类和程度日益加大,约40%的重要湿地受到中等程度或更严重的威胁,而且随着经济和人口的增加,威胁会继续加大。

威胁主要来自资源的过度利用、湿地围垦和开垦、泥沙淤积、环境污染、水利工程建设、引进物种的干扰、城市化和旅游业发展等。

2.我国湿地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意义我国政府对湿地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极为重视,尤其是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后,为履行公约的义务和应尽的责任,做了一系列的保护工作。

为掌握我国湿地类型、分布、结构和功能等,我国首次进行了宏观湿地资源调查。

目前我国湿地定位监测研究较少,尽管一些部门已建立了若干个监测站点,但各站点多是独立的,缺乏统一的操作规程和技术方法,数据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因此,建立湿地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定期提供动态监测数据与监测报告,分析变化原因,提出全国性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对策与建议,为国家湿地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充分发挥湿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3.湿地监测和评价的技术关键湿地定位监测就是数据采集、储存、分析处理这一过程在时间上的循环与反复。

因此,湿地定位监测工作量大,涉及的内容广泛,监测数据应具有连续性、可比性,即信息的空间和时间序列兼有。

湿地生态环境评价办法则为综合评价全国湿地生态环境现状,所选湿地监测指标基本上都能定量描述,并通过专家打分系统,即下级指标对上一级指标贡献,分层逐级综合,专家给出各个打分区域对应的湿地状况,由此湿地实际状况得到整体反映,湿地的发展变化趋势得以预测。

某湿地资源调查报告

某湿地资源调查报告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湿地的保护意识
01
通过媒体、宣传册、公益活动等方式,向公众普及湿地知识及 保护意义。
02
加强学校教育,将湿地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提高青少年对
湿地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鼓励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参与湿地保护工作,提高公众的参与
03
度。
开展科学研究,加强湿地资源监测和管理
加强湿地科学研究和监测,掌握湿地资源的动 态变化和生态状况。
缺乏政策法规支持
目前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无法对湿地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管理。
05
湿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措施建议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湿地保护政策
1
制定严格的湿地保护法律法规,明确湿地保护 的范围和责任。
2
建立湿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审批制度,规范开发 行为。
3
完善湿地保护的政策体系,包括财政支持、税 收优惠等措施。
建立湿地资源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为科学 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加强湿地资源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 规划,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
推广生态旅游,促进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结合当地旅游资源,开发具有湿地特色的生态旅游 产品,吸引游客。
规范生态旅游行为,制定游客游览守则和环保措施 ,减少对湿地环境的影响。
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水资源短缺,影响湿地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 性。
水资源污染
由于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导致水资源污染,影响 湿地的生态平衡。
水资源过度利用
不合理的取水利用导致湿地水资源短缺,影响湿地的生态平衡。
保护管理体制和政策法规不完善问题
缺乏有效的保护管理体制
目前缺乏有效的保护管理体制,无法有效地保护和管理湿地资源。

基于遥感技术的湿地变化监测与分析

基于遥感技术的湿地变化监测与分析

基于遥感技术的湿地变化监测与分析湿地是指在地表水体浸润、填补或者长期存在的不深的地理位置。

湿地群落和湿地生态系统对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湿地面积和质量不断发生变化。

遥感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准确的监测和分析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湿地变化的研究中。

湿地变化监测是利用遥感技术获取湿地信息,并通过对时序数据的分析,揭示湿地面积、质量和景观的变化过程。

遥感数据可分为主动和被动获取两种方式。

主动遥感利用雷达、激光雷达等设备主动发射电磁波通过反射、散射等方式获得地表信息。

被动遥感则是利用卫星、航空器等设备接收地表辐射而获取信息。

湿地变化监测中最常用的遥感数据是光学遥感数据,如Landsat、MODIS等。

这些数据通过不同波段的反射光谱特征,可以识别并分类湿地。

光学遥感数据可以提供湿地的空间分布和景观特征,但由于受云覆盖、气溶胶等因素的影响,数据获取会受到一定限制。

除了光学遥感数据,微波遥感数据也被广泛应用于湿地变化监测中。

微波遥感具有穿透云层、不受大气影响等特点,适用于云量较多、雨季较长的地区。

例如,通过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可以获得湿地的地表植被覆盖、水体变化等信息。

此外,地表形变也可以通过干涉SAR技术实现,用于湿地下沉和地貌变化的研究。

湿地变化监测除了获取湿地的空间信息外,还需要进行动态变化分析。

通过多期遥感数据之间的比较,可以检测到湿地面积的变化。

其中,叠加分析和分类精度评价是两个重要的分析方法。

叠加分析是将多期遥感数据进行叠加,通过对比湿地边界的变化量,得出湿地面积的变化情况。

而分类精度评价则是通过制作湿地的地类分类图,对其进行精度评估和更新。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湿地变化的过程和趋势。

湿地变化监测与分析的研究不仅可以提供湿地资源的综合管理和保护策略,还有助于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改善。

例如,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湿地的长期监测可以提供科学依据,评估湿地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对温室气体的吸收能力。

基于遥感和GIS的城市湿地资源综合分析一以北京市为例

基于遥感和GIS的城市湿地资源综合分析一以北京市为例

大 揭 示 城 市 湿 地 的 组 成 结 构 及 格 局 特 征 . 基于对湿地分布 、 格 局 等 的综 合 评 价 结 果 , 从 工程 和管 理 角 度 提 出 了加
强北京湿地保护的若干建议. 学 关键 词 : 湿 地 资 源 ; 湿 地 结 构 与 保护 ; 遥感 ; GI S ; 北 京 №
1 城 市 湿地 资 源 格 局遥 感 分 析
结合 北京 市 2 0 0 7 年 开展 的湿地 普查数 据 , 围绕北 京湿 地 资源 的类 型 、 不 同湿 地 资 源类 型 的 区域 分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0 5 — 1 5
修改 稿 日期 : 2 0 1 3 - 0 1 - 2 1
基金项 目: 林 业 公 益性 行 业 科 研 专 项 ( 2 0 1 2 0 4 2 0 】 ) ; 北 京 市 自然 科 学 基金 项 目( 8 0 8 2 0 1 5 )
作者简介 : 苗李莉( 1 9 7 8 一 ) , 女, 山 东 泰安 人 , 博士研究生 , 主 要从 事 遥感 与 GI S在 湿地 生 态 环 境 中 的 应 用研 究
学 m
而致 使 北 京市 生 态 服务 功 能 和资 源供 给 能 力 的降 低 , 并 成 为 限制 北 京 市 国 民经 济 良性 发 展 和维 持 区
域 生 态安 全 的潜 在 因素 .
遥感 与 GI S技术方 法广 泛 已经应用 到 湿地 资 源调 查 、 动 态监 测研 究 , 并 已成 为湿 地 科 学 问题 研 究 中的重要 技术 手段 和方法 . 如S t a c y等将 卫 星遥 感技 术 应 用 到所 有类 型湿地 的研 究工 作口 . Ma r k等 采
学 中 X8 2 m 图分 类 号 :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 7 9 3 0 ( 2 0 1 3 ) o 1 - o 1 3 0 — 0 6

湿地资源监测实施方案

湿地资源监测实施方案

湿地资源监测实施方案一、前言。

湿地是地球上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

为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必须对湿地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和评估。

本文档旨在提出湿地资源监测的实施方案,以期为湿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监测目标。

1. 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状况,包括湿地类型、面积、分布等信息;2. 掌握湿地生物多样性情况,包括植物、动物种类及其数量分布;3. 了解湿地水文地质情况,包括水文地质特征、水质状况等;4. 监测湿地资源利用状况,包括湿地利用方式、开发利用情况等。

三、监测内容。

1. 地形地貌监测,使用遥感技术对湿地地形地貌进行监测,了解湿地类型、面积和地貌特征。

2. 生物多样性监测,通过野外调查和生物学样地布设,对湿地内的植物和动物进行调查和监测,了解湿地生物多样性情况。

3. 水文地质监测,通过水文地质调查和水质监测,掌握湿地水文地质特征和水质状况。

4. 资源利用监测,调查湿地资源利用方式和开发利用情况,了解湿地资源的利用状况。

四、监测方法。

1. 遥感技术,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对湿地进行监测,获取湿地的地形地貌信息。

2. 野外调查,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湿地生物多样性调查,了解湿地内的植物和动物种类及其数量分布情况。

3. 样地布设,在湿地内设置生物学样地,对湿地内的植物和动物进行定点监测。

4. 水文地质调查,利用水文地质调查技术,了解湿地的水文地质特征和水质状况。

5. 资源利用调查,通过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掌握湿地资源的利用方式和开发利用情况。

五、监测周期。

根据湿地资源的特点和变化情况,制定合理的监测周期。

一般情况下,对于湿地资源的监测应定期进行,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及时性和连续性。

六、监测报告。

监测结束后,应编制湿地资源监测报告,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保护和管理建议,为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七、结语。

湿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保护湿地资源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湿地生态的特点及功能分析——以野鸭湖湿地为例

湿地生态的特点及功能分析——以野鸭湖湿地为例

环境科学专业生态学实习个人报告作者:XXX单位:XXX实习时间:XXX实习地点:北京延庆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的特点及功能分析——以野鸭湖湿地为例XXXXXX摘要本文主要以野鸭湖为例,对湿地生态的特点和功能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介绍了野鸭湖的地理自然概况、动植物种类以及以野鸭湖为代表的湿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和功能,强调了保护湿地的重要性。

关键词野鸭湖湿地生态生物多样性1 引言湿地,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水域。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

研究湿地的特点跟功能,有助于对湿地重要性的认识,帮助人们建立保护湿地的意识。

2 实习地点的自然地理概况2.1 地理位置野鸭湖市(省) 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延庆县西北部,115°47′~115°54′E ,40°25′~40°30′N ,是官厅水库延庆辖区及环湖淹没区滩涂组成的人工湿地. 本区处于水库中上游,总面积8 700 hm2。

2.2 气候该地区属北半球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区,春秋干旱多风沙,冬季寒冷干燥,降雨多发生在夏季. 年平均气温13.1 ℃,降雨量625mm ,日照时数2 81312 h ,无霜期196 d. 沉积厚度为100~200 m ,海拔470~600 m。

2.3 土壤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属于砂卵石、砂砾石及砂层组,土壤为褐土、褐土性土及潮褐土、中部有部分潮土和盐潮土。

2.4 植被据统计野鸭湖湿地高等植物有89科231属389种,占北京市科、属、种数的52.7%、26.6%和18.9%。

其中苔藓植物16种,隶属9科9属;蕨类8种,隶属5科5属;裸子植物7种,隶属3科5属;被子植物358种,隶属72科212属。

湿地生态监测总结汇报范文

湿地生态监测总结汇报范文

湿地生态监测总结汇报范文湿地生态监测总结汇报一、引言湿地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地球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净化水质等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我们对某湿地进行了系统的生态监测工作。

本报告将总结我所参与的湿地生态监测工作,包括监测目的、方法、结果与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为湿地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

二、监测目的本次湿地生态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变化趋势、生物多样性状况以及植被和水质的变化。

通过监测,我们希望为湿地保护定期评估提供科学依据,了解湿地对外界干扰的响应能力,为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三、监测方法1. 湿地植被的调查我们在湿地不同位置进行了植被的调查,采用了样地法和线查法。

通过记录不同类群的植物种类和数量,我们对湿地植被多样性进行了分析。

2. 水质监测我们从湿地主要水体中采集了水样,检测了水体的pH值、溶解氧含量、氨氮和总磷等关键指标。

这些数据可以反映湿地水质状况和污染程度。

3. 动物调查通过设置陷阱和观察点,我们对湿地内的鸟类、昆虫等动物进行了调查和监测。

从而了解湿地动物群落的结构与物种多样性。

四、监测结果与问题1. 湿地植被多样性经过调查,我们发现湿地植被多样性相对较高,共记录到植物物种XX种。

然而,湿地内存在些许入侵物种,比如某某植物,其扩张可能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影响。

2. 水质状况湿地主要水体的水质状况总体良好,但氨氮和总磷的含量略高,有一定的水体污染风险。

需要加强对周边农业、工业的水源保护,以保障湿地水质的持续改善。

3. 动物群落结构湿地内的鸟类和昆虫种类较多,其中一些是珍稀濒危物种。

然而,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湿地内的候鸟数量较往年有所减少,这可能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有关。

需要制定措施,保护湿地内的珍稀动物种群。

五、建议与措施1. 湿地植被保护加强湿地内入侵植物的防控工作,采取物理和生物措施限制其扩张。

加强湿地植被的监测与保护,对保种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

湿地生态监测评估报告

湿地生态监测评估报告

湿地生态监测评估报告湿地生态监测评估报告是通过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系统观测和数据分析,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和预测,以便制定相应的保护和管理措施。

下面我将对湿地生态监测评估报告进行详细解读和回答。

湿地生态监测评估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湿地生态系统的植物群落结构、动物群落结构、水文环境指标、土壤物理化学指标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观测和分析,可以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物种丰富度、生态系统功能等进行评估和预测。

首先,湿地生态监测评估报告需要对植物群落结构进行观测和评估。

这包括物种丰富度、优势种变化、植被面积和覆盖度等指标的调查和分析。

在此基础上,可以评估湿地生态系统的植物多样性和植被稳定性,进一步预测湿地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能力。

其次,湿地生态监测评估报告还需要对动物群落结构进行观测和评估。

这包括物种多样性、数量和分布的调查和分析。

通过对动物种群的监测,可以评估湿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结构、生物控制功能以及物种适应能力等指标,进一步预测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另外,湿地生态监测评估报告还需对水文环境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估。

这包括湿地水位、水质、水动力学等指标的测量和分析。

通过对水文环境的监测,可以评估湿地生态系统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水环境质量以及水循环功能等指标,进一步预测湿地生态系统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环境保护能力。

最后,湿地生态监测评估报告还需要对土壤物理化学指标进行观测和评估。

这包括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PH值等指标的测量和分析。

通过对土壤物理化学指标的监测,可以评估湿地生态系统的土壤肥力、养分循环能力以及土壤水分保持能力等指标,进一步预测湿地生态系统的土壤保护和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

综上所述,湿地生态监测评估报告通过对湿地生态系统的植物群落结构、动物群落结构、水文环境指标、土壤物理化学指标等方面的观测和分析,可以全面评估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为湿地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如何进行湿地的测量与监测

如何进行湿地的测量与监测

如何进行湿地的测量与监测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们提供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

然而,湿地面临着许多威胁,包括城市化、农业和工业活动的影响,以及全球气候变化。

因此,湿地的测量与监测变得至关重要,以了解湿地的健康状况和变化趋势,从而制定有效的保护和管理策略。

湿地测量是指使用各种技术和工具来获取湿地的几何和物理特性的过程。

其中最常用的测量工具是全站仪和GPS。

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设备,能够同时测量水平角度和垂直角度,从而提供准确的地形数据。

而GPS则是通过接收卫星信号来确定位置的系统,可以用于获取湿地的地理坐标。

这些工具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可以生成详细的湿地地图,并提供空间分析功能。

除了几何特性,湿地的监测还需要了解其水文、化学和生物特性。

水文监测包括测量水位、水流和水质,以了解湿地的水文循环和水质动态。

为了实现水位的实时监测,可以使用位移测量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等设备。

此外,采集水样进行水质监测也是必要的,可以测试水体中的溶解氧、氨氮、硝酸盐等指标,以及测量水体的pH值和电导率。

化学监测也是湿地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测量湿地土壤和水体中的有机物、氮、磷和重金属等化合物,可以了解湿地的污染程度和化学环境。

这可以通过采集样品并将其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来实现。

另外,近年来,便携式化学传感器的发展使得现场化学监测变得更加便捷和实时。

生物监测是评估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方式。

通过采集和鉴定湿地中的植物和动物样本,可以了解湿地的物种组成和分布情况。

此外,使用声呐、红外相机和无人机等高级技术,还可以对湿地中的鸟类、鱼类和昆虫等进行远程监测。

这些数据对于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及时发现生态系统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上述具体的测量和监测技术外,还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的湿地监测网络。

这个网络应该覆盖不同类型的湿地,包括沼泽、湖泊、河流和沿海湿地等,以及不同地理区域的湿地。

监测数据应该及时共享和交流,以促进不同地区湿地保护和管理经验的共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学报ACTAGEOGRAPHICASINICA第61卷第6期2006年6月Vol.61,No.6June,2006北京地区湿地资源动态监测与分析周昕薇1,2,宫辉力1,2,赵文吉1,2,李小娟1,2,宫兆宁2,张志峰2,贾萍2(1.首都师范大学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2.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摘要:以1984年、1989年、1992年、1996年、1998年、2004年TM及2002年ETM遥感影像为信息源,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结合野外调查,辅以收集研究区相关资料和多年的统计数据,动态监测和分析北京地区湿地资源的类型、面积、分布情况及湿地开发利用情况等。

并以北京5大水系为例,用内梅罗指数法对1991年至2000年北京地区河流湿地进行水质评价与分析。

结果表明:1996年和1998年北京地区湿地面积明显高于往年,分别为677.29km2和505.84km2,1998年后呈显著退化趋势,1998年到2004年,湿地水域面积减少了46%,水质也呈退化趋势,退化原因主要是由于降水量的减少和人为干扰。

最后提出北京地区湿地资源合理利用和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关键词:湿地资源;GIS;RS;动态监测;内梅罗指数;北京地区1引言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1],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路、美化环境等方面有其他系统不可代替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受到全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2]。

然而,由于自然原因及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减少之间矛盾的日益突出,湿地被大面积开垦[3],造成了湿地生态结构的变化和某些生态功能的改变或丧失,导致湿地面积减少、水质恶化、植被退化、土壤沙化等[4],严重威胁到湿地区域乃至全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5]。

面对这一世纪性、世界性的严峻课题,国内外都非常重视湿地的研究与保护工作。

大量新技术和新手段的应用,有力地推动了湿地研究的深入。

3S技术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湿地资源调查、湿地编目、湿地功能评价和湿地保护研究,尤其在湿地退化监测方面的应用,取得了深入的进展[6]。

数学方法与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湿地过程研究,建立了很多有科学价值的模型,深化了机理研究,逐步完善了湿地学的方法论[4]。

北京地区的湿地资源在北京的区域经济发展以及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和稳定环境功能中具有巨大的作用。

目前在湿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对湿地的资源家底不清,对湿地资源的动态变化、湿地资源受破坏和威胁状况缺乏深入的了解,使对北京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规划缺乏依据,给湿地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盲目性。

因此,迫切收稿日期:2005-12-13;修订日期:2006-03-0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073045;400471090;40571125);北京市自然基金项目(6032003);北京市教委项目(KZ200410028014)[Foundation: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No.70073045;No.40471090;No.40571125;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Beijing,No.6032003;BeijingMunicipalEducationCommision,No.KZ200410028014]作者简介:周昕薇(1980-),女,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基于3S的湿地资源动态监测与评价的研究。

E-mail:Summer.v@163.com通讯作者:赵文吉(1967-),河南,博士后,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E-mail:zhaowenji1215@163.com;zhwenji1215@163.com654-662页6556期周昕薇等:北京地区湿地资源动态监测与分析需要对北京的湿地资源及其生态环境进行监测与评价,为北京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采用RS与GIS技术对北京地区的湿地资源及其环境进行动态监测与分析,选用内梅罗指数法对北京地区5大水系的水质进行评价。

2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2.1研究区概况北京位于华北大平原的西北部,地理坐标为115o25' ̄117o35'E、39o28' ̄41o05'N,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多年平均降水量595mm,降水多集中在6 ̄9月。

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山地与平原之间界线分明;北、西环山,西北为太行山脉,北部为燕山山脉,山区多属中高山地形,并有延庆盆地镶嵌于北部山区之中,东北、南边与松辽大平原和黄淮海平原相通。

北京地区河流水系众多,境内分布有大小河流160余条,分属海河流域的北运河、大清河、永定河、蓟运河、潮白河5大水系,为北京市提供丰富的水资源,是北京城市饮用水重要来源之一。

北京地区建有大中小型水库85座,总库容94×108m3,大多分布在北京北部和西部山区,在北京的防洪安全及工农业生产和城市生活用水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综合效益,其中最大的密云水库是北京第一饮用水源,处于官厅水库中上游的野鸭湖湿地则被列为市(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华北最大、北京唯一鸟类湿地自然保护区[7]。

此外,北京地区还分布有广泛的坑塘稻田,构成了独特的湿地生态景观。

2.2研究方法2.2.1技术路线采用专业遥感处理软件PCI对1984年至2004年间选取的7年TM及ETM影像进行处理生成遥感影像图,转为Geotiff格式。

建立湿地解译标志,用ArcGIS9.0提取出不同类型的湿地,对历年湿地进行叠加和统计分析,结合搜集来的资料,分析北京湿地面积变化趋势及变化原因,并以5大水系的水质变化为例,用内梅罗指数法对1991年到2000年间河流湿地水质进行评价分析。

2.2.2遥感影像的选取及处理(1)数据源的选取选取1984年10月、1989年9月、1992年10月、1996年5月、1998年10月和2004年9月TM影像及2002年5月ETM影像为基本数据源,TM影像分辨率为30m,ETM影像全色波段分辨率为15m。

(2)波段的选取综合TM影像的单波段光谱信息量和各波段光谱之间相关性分析结果,再参考TM图像光谱特征,选取对植被和水体反映较好的7、4、3波段进行RGB假彩色合成和分析,以获得最丰富的图像信息(ETM同)。

合成后的假彩色图像中水体和植被影像特征基本清晰,林地表现为亮绿色或者暗绿色,水体表现为深蓝色(水体较浅)和蓝黑色(水体较深),城镇表现为灰紫色。

(3)遥感影像的几何纠正利用1:5万地形图对RGB合成影像进行纠正:首先在整幅图像内均匀地选取地面控制点,精度控制在1个像元内。

然后采用多项式纠正模型,建立图像坐标(x,y)与其参考坐标(X,Y)之间的关系式。

最后利用立方卷积重采样将TM影像像元重采样为30m×30m,立方卷积法对边缘有所增强,既避免了采用最邻近法所带来的地物不连续性现象,又提供了比双线性内插法更清晰的图像[8]。

2.2.3北京地区湿地分类系统及遥感解译标志的建立参照《湿地公约》湿地分类系统以及中国目前湿地调查和监测所采用的湿地分类系统,将北京湿地分为人工湿地和天然61卷地理学报湿地两大类,其中人工湿地包括水库湿地、坑塘湿地、稻田湿地、公园湿地(即湖泊湿地)和人工水渠,天然湿地则主要是河流湿地。

处理后的影像图对水、植被信息反应明显,根据遥感影像的颜色、形状、质地、结构及其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建立北京地区湿地遥感解译标志(表1),进行湿地类型的解译。

3数据整理与结果分析3.1北京地区湿地信息的提取依据所建立的解译标志,以生成Geotiff格式的影像图为底图,利用ArcGIS9.0提取出不同类型的湿地信息,生成专题地图,并进行叠置与统计分析。

图1显示了解译出的1996年和2002年北京地区湿地资源分布图。

图2以重要湿地官厅水库北京段和密云水库为例,进行了1996年和2002年的叠置分析。

经统计计算得出1984 ̄2004年北京地区各类型湿地面积(表2)及湿地面积变化曲线!" #$%&#$#$#$’() *+ ,-(./( 01()23 4567 -8(.9-:; <=>? ()>2 -(.,-( ()@A23 4567 -(.,8( ()23 -( ()@A23 -( ()@A23 ;B CD EFG.HI JKL9(!" (MN )O EFPO EHI PQRSTUO EHIV . TUO EHI QWXPTUO EHI PVYB .表1北京地区湿地遥感解译标志Tab.1InterpretablesymbolsofBeijingwetlandresources图11996年和2002年北京地区湿地资源分布图Fig.1ThewetlandresourcedistributionmapsofBeijingin1996and20026566期周昕薇等:北京地区湿地资源动态监测与分析(图3)。

3.2湿地水资源量变化分析图3表明,北京地区各类湿地组成中,总体上水库湿地面积最大,其次是坑塘稻田湿地、河流湿地,人工水渠和公园湿地的面积则相对较小。

1996年前,湿地总面积呈上升趋势,1996年和1998年湿地面积明显高于往年,总面积分别为677.29km2、505.84km2。

从1998年以来,北京地区的湿地资源呈现显著退化趋势,主要表现在湿地的水域面积显著减少,到2004年,湿地总面积为273.11km2,比1998年减少了46%。

除1996年和2002年,其余年份遥感影像获取季节均在汛期后,具有可比性,1996年和2002年也符合上述变化趋势。

图2以1996年和2002年的官厅水库北京段和密云水库的水域面积为例进行叠置分析,可以明显看出1996 ̄2002年的退水情况:1996 ̄2002年密云水库水域面积从155.74km2减少到97.79km2,减少了37.2%;官厅水库水域面积从24.71km2减少到8.72km2,减少了64.7%。

3.2.1气候与季节的影响气候是控制湿地消长的最根本的动力因素,气候对湿地的影图21996年和2002年官厅水库和密云水库面积叠加图Fig.2OverlayofGuantingReservoirandMiyunReservoirin1996and2002km1984 101.34 51.77 39.33 0 6.24 18.91 217.59 1989 169.46 50.30 98.38 0 6.69 16.84 341.67 1992 210.19 42.07 104.71 0 5.44 13.44 375.85 1996 225.85 97.78 197.70 119.88 10.99 25.09 677.29 1998 222.23 130.06 131.35 0 6.08 16.12 505.84 2002 147.71 53.94 89.26 15.14 7.44 16.40 329.89 200492.2969.1888.505.8517.29273.11表21984 ̄2004年间北京湿地面积(单位:km2)Tab.2ThestatisticsofBeijingwetlandareasfrom1984to2004(unit:km2)0.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1984198919921996199820022004(k m )图31984 ̄2004年北京各类湿地面积变化曲线Fig.3ThecurvesofdifferenttypesofwetlandsinBeijingfrom1984to200465761卷地理学报响主要体现在温度和降水的变化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