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心理咨询师的爱智慧读后感

5个心理咨询师的爱智慧读后感
5个心理咨询师的爱智慧读后感

0906032029 应用心理091 王金慧《5个心理咨询师的爱智慧》读后感

爱,让我们幸福。

本书,是五个心理咨询师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自己的日常生活而得到的体验。本书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我们楚文化的乡土气息,他们的作品中有屈原的忠贞,有王船山的孤傲,有熊十力的精辟,甚至有苏雪林的豪放和洒脱。

也许大家只听过“情商”这个词,它是处理人际关系和情绪的能力;而“爱商”这个词对大多数人来讲,都比较陌生,它是指爱的智慧和能力。“爱商”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它需要后天的学习和领悟。正如人的性格不能轻易的改变,却可以逐步调整一样,“爱商”就是这样一点点积累起来,为人重塑一个优良的品质。“爱商”,给红尘俗世中的人们亮出了一面鲜艳的旗帜:爱,是需要智慧的。没有智慧的爱,是盲目的,是伤人的,甚至是凶残的。比如,两个热恋的男女因为一点点琐事就可以闹个天翻地覆;父母以为自己爱着孩子,帮孩子包办了很多事,却不知道这实际上是在控制着孩子,让孩子失去了长大的机会;有人为朋友两肋插刀,随叫随到,不仅帮不上朋友的忙,还让自己疲惫不堪……

如果,给爱加入一点点智慧,那么,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什么才是完美生活?他们是这样回答的:生活就是生活,它就在手边,不在想象里。珍惜拥有,便是完美。

《快乐多少钱可以买到》-------快乐的确来得很容易,只需要你在下班回家的时候,用几块钱给母亲带一个她爱吃的水果。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那留下的一分,就是快乐了。请享受这一分快乐,因为它是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的。现在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都在为了生活、为了将来奔波着,同时就忽略了生活中值得我们快乐的细节,有时因为加班、学习,是不是连自己的生日都忘记了,说这个不是要你要为自己庆祝一下,而是要感谢一下,我们伟大的母亲。生活有时让我们忘记了自我,忘记关心自己,当因为劳累,而健康出现问题的时候,就会想到:我这么拼命,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还会选择这样的生活吗?有些人会利用自己仅剩的时间,和家人好好相处,来了却自己的“遗愿”,那我们为什么不在一开始就这样做呢?为什么要在工作上这么拼命?最后丢了自己………………

试想一下,让生活回归最简单的方式——享受每一碗端到面前的食物;享受每一刻能够放松的光景;享受每一段拥有的爱情;享受每一分淡淡的友谊。享受每一件事情,每件事情都会变得顺利而快乐。

《用心去爱,感知幸福》--------每个人都是被撒在大地上的种子,都经历着萌芽、抽叶、开花、结果的过程,环境给我们的先天条件可能各不相同,但一个人自身用心的程度也决定了他的长势如何。生活是艰辛的,但是,我们永远不要因此而忘了爱。

求婚,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大事,但是吃饭点菜,一样也是大事。《花旗少林》,并不太出名,但主演都是角儿,周润发与吴倩莲。里面有一个很经典的情景,从小在美国长大的周润发面临恋爱的问题,他的舅舅对他说:“一个女孩,如果在宴席上礼貌周正地对你说“请你先吃啊”,那个女孩子就是适合你的一位。你要向她求婚。”后来,他果然遇到了她,吴倩莲,在一次橄榄球赛的休息时间,拿着点心盘过来,对他说:“请你先吃啊。”两个人一见钟情,擦出火花。

《离婚》是一种遗传病,听到这个也许你会很惊讶,我刚开始的时候,也是有很多的不赞

同的,但是看了内容之后,还是感觉离婚就是遗传病或者说至少是一种传染病……

举书中的例子来说一下,同事贾,某年请长假会老家,回来后苦闷良久,后来中午告诉我们,那次回家,是因为他的姐夫做了对不起姐姐的事他去“教训那个家伙了”。同学忆,哥哥与嫂子离婚,是她帮哥哥找律师,以另一种方式帮助了哥哥………………最后,同事贾,在自己婚后第三年离婚了,而同学忆,在哥哥离婚六年后,自己也离婚了,请的是同一个律师。回溯这些离婚事件主角的家族史,往往可以在他们的父母一代看到婚姻的裂缝与阴影,只不过那个时代的人们更多地用责任与义务等与情感无关的因素捆绑彼此、维系婚姻,但是到了下一代,自我与自由成为口号,被压抑的离婚的念头破茧而出,有了一个离婚的,接着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

离婚是很私人的事,虽然谈不上是谁在效仿谁,但至少,一个已离婚的人对另一个考虑离婚的人会有一个心理上的支持,一个正在准备离婚的人,会从一个已离婚的人身上寻找参照、借鉴与认同。尤其是,当看到离婚后的那个她活的更精彩,身心焕然一新时,想要离婚的决心会来的更大更快一些。所以,离婚是一种传染病,它以一种潜在的姿态以一种不可测量的速度在蔓延、传播,所到之处必有感染者。尤其是同一个圈子里,因为彼此接触亲密,属于易感人群,所以它的传播速度更快,离婚面更广。比圈子更有影响力的则是报纸杂志电影电视这些传播媒体,处处都是关于离婚的故事,有些人,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都在离婚,我对婚姻都失望了,还是不结婚的好。

《一个人的死亡》--------我们无法避免死亡,但是可以避免将整个生命变得黑暗,我们要有这样的想法:即使世界抛弃我们,我们也不可以抛弃自己,心有所悟,死亡即使重生。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亲人离去的痛苦,即使是承受力再强的人在这时脆弱的一面也会暴露,悲痛也只是一时的,人本身是有着很强的自我康复能力的。所以走出悲痛,才是我们该做的,伤心、难过,总是难免的,但如果一味的沉浸在其中不能自拔,可怜的同时就带有可悲的成分了。亲人的突然离去,是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痛苦,今天还是健健康康的一个人,明天就紧闭双眼了,世界上是有很多的这种意外的,我们除了接受,别无选择。我原本也认为死亡离我很远,但经历了几个至亲的离开之后,我更懂得了,每一天都要学会感恩,都要学会珍惜。很多人都会在自己做完事情之后懊悔:我本应该不是这样做的……但后悔药是没有的,所以就像许志安的歌《活在当下》唱的那样,即使瞬间也要抱紧放下,一秒钟足够绽放吧……

也许,很多人都认为心理学是一门可以看懂别人心思的神学,但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所以,学问,来自生活。我本身并不喜欢看有什么专业术语很多的书,这本书里的道理都是浅显易懂的,关键是它没有只注重理论,所以感觉很好。满适合初学者或者爱好者看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