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作曲与制作课程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作曲与制作》课程介绍
《计算机作曲与制作》专业是这几年发展出来的新兴专业,是随着科学水平的进步,计算机硬件的发展而逐步走向成熟的一个专业。
已经演变成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创作音乐的手段。
艺术学院音乐系在1999年创立作曲专业本科,在2002年改成计算机作曲与制作,并在同年筹建起计算机作曲与制作专用机房。
机房现有1台教师用电脑和12台学生用电脑,并且为每台电脑都配置有专业音频卡、电子合成器和监听耳机。
硬件设施在全省属于一流配置。
《计算机作曲与制作》专业的学习内容主要是:
1、学习《计算机作曲与制作》专业必需的常用MIDI、音频软件应用;
2、利用所学软件在计算机上面作曲并且为作品制作出小样;
3、如何制作出一个高水平的音乐或音乐伴奏,类型包括:现代音乐、主题音乐、流行音乐等
通过《计算机作曲与制作》专业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并且能够独立完成一部中、小型作品的作曲与制作,为毕业后的就业创造新的契机。
2005级声乐选修课程介绍
本课程属于音乐学专业选修课。
该课程要求注重学生的音乐素质教
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世纪声乐专业人才。
专业选修课总共分为3个学期完成,适用于音乐学大三与大四的学生学习。
教学的基本要求是,通过对学生授个别声乐课或小组声乐课,使学生在了解声乐的基本概念、树立正确的发声观念并获得较好的歌唱习惯后,进一步要求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音乐内涵、声音的美感,使其逐步掌握声乐的演唱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一定的演唱能力和歌唱表现能力,能正确分辨声音的正误,并应用到歌唱和声乐教学实践之中。
本课程全部为课堂讲授,课堂教学以教学参考书为参考资料。
最终通过三个学期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基本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声乐技巧并能较好的应用到今后的声乐演唱及教学之中。
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高音乐素养的合格人才,能适应各类音乐学校需求的声乐老师。
《电脑音乐基础》课程简介
本课程属于电脑与音乐艺术相结合的全新课程,是音乐学专业大二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了解电脑音乐的基本知识;掌握电脑操作的基本要领;学会运用五线谱制作软件、简谱制作软件TT composer 、作曲软件cakewalk等制作出规范标准的五线谱、简谱乐谱以及歌曲伴奏音乐;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电脑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大提琴课程介绍
大提琴是西洋弦乐器的一种,起源于十六世纪末的欧洲。
它主要由琴身、琴弓和琴弦几部分组成,琴身和琴弓主要为木制,琴弦多为金属制或羊肠制。
该乐器的演奏方法为坐姿,琴脚支地,双膝固定琴身,以弓摩擦弦发声或用手指拨动琴弦发声。
大提琴音域宽广,最多可达五个八度(从C——c3)。
它音色浑厚而丰富,既可以演奏深情歌唱的旋律,又可以表现热烈激情的形象;既可以作为独奏乐器成为表演的主角,也可以在乐团中担任重要的角色。
学习该乐器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对学习者的听力及手指条件有较高的要求,难点在于音准的把握和音色的控制。
《电子琴基础》课程简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在掌握键盘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电子琴的功能、提高使用的能力,以适应中学音乐教学工作及开展课外音乐活动的需要。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要求达到相当于钢琴《车尔尼练习曲849》的程度,并能弹奏相应程度的乐曲、歌曲伴奏,掌握初级键盘和声,
熟悉电子琴的各种功能,各种音色、节奏特性特点。
课堂教学力求使学生弄清基本概念,熟练掌握电子琴演奏的正确方法和基本技能。
在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理论联系实践,接触优秀的电子琴音乐作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正确掌握电子琴演奏,伴奏手法的基础知识。
教学方法上贯彻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教师讲解、范奏等课堂演示及课外辅导等各种途径提高教学效果。
二胡课程介绍
二胡,曾被称为胡琴、南胡,是胡琴类乐器的代表,亦被中国各地音乐广泛使用作为独奏和伴奏的主要乐器之一。
二十世纪五十代的乐器改革,二胡由使用丝弦转为金属弦,改进其音质和声量;使用金属制的螺旋转轴,在调音时音高更准确等,使二胡在演奏上能够有更大的发挥和表现。
二胡由琴筒、琴杆、琴轴、琴弦、琴码、千斤、琴弓、底托所组成。
二胡的琴筒的一端蒙有蟒蛇皮,而另一端是音窗。
此外,还置有千斤,即利用一条细绳,绕于琴杆和琴弦中腰的地方,对二胡琴弦起固定和切弦作用;亦有金属制成的S形千斤,可以上下移动;琴码则置放在琴筒皮膜上,将琴弦架起,使琴弓拉擦琴弦所产生的振动能够由琴弦传至琴筒。
二胡的音域可达到三个八度左右,但在合奏时一
般音域多不超过两个八度。
二胡音色甜美,具有高难度的演奏技巧,而且表现力强;既能演奏柔和、流畅的曲调,也能演奏跳跃有力的旋律,是表现力丰富的拉弦乐器。
因此,在民族乐队中常担任主奏和独奏乐器,同时亦演奏伴奏音型。
由于二胡是以固定音高定弦,故较容易演绎各种音调,而其丰富的演奏技巧,既适宜表现深沉、悲凄的内容,也能描写气势壮观的意境。
二胡在民族器乐合奏中,有时会以密集的音型来伴奏,从而衬托旋律;有时会与其他拉弦乐器一起演奏持续和弦音以及各种节奏音型。
二胡的演奏技巧分为右手技巧和左手技巧。
右手技巧主要是弓法技巧,透过弓向(拉弓、推弓)、弓速(慢弓、快弓)和手腕的力度(平弓、断弓、跳弓、颤弓等)等的差异,表达不同的演奏技巧。
左手的技巧则透过左手手指的不同运用而成,如揉弦、颤音、打音、滑音等。
著名独奏乐曲有《二泉映月》(华彦钧曲)、《赛马》(黄海怀曲)等,协奏曲则有《长城随想》(刘文金曲)等。
《复调音乐写作》课程简介
复调音乐写作是作曲方向教学中不能缺少的一门课程。
写作能力也是个人音乐素质的一种体现。
无论是单纯的对位练习,还是创意曲、赋
格曲甚至民族复调乐曲的写作,看似古老,但却是音乐创作的基本功。
《歌曲写作》课程简介
《歌曲写作》是音乐学习中的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对艺术歌曲的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通畅地写作少儿歌曲,能进行一般的乐段体与二、三段体的歌曲创作。
课程在分析优秀的古今中外优秀歌曲的基础上,了解歌曲写作的一般常识;理解一般歌曲创作的基本原理和要求;掌握对歌词进行节奏、段落、风格、体裁俱方面进行总体设计的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主要内容包括:歌词、曲调的要素;歌曲主题的发展手法;乐段结构的歌曲创作等等。
《合(重)奏训练》课程简介
合(重)奏训练是为学习器乐演奏的学生安排的课,选修器乐的学生在大学二年级就可以选修此课程,但是对于表演班的学生却是一门必修课程。
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说明一下此课程:
一、合(重)奏训练对学生的器乐演奏及音乐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1、此课程能够提高学生对器乐学习的兴趣,并在某种程度上能够
提高学生的演奏技巧,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增加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2、能够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基本音乐素质如:节奏、音准、乐感等,
这些都是现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应该引起重视,而此课程的重要目的就在于此,所以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3、能够很好的锻炼学生的视谱、视奏能力及学习一些演奏标记等
其他方面的知识,现在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视奏能力很差,甚至有些学生对一些乐谱中的标记都不知道什么意思,所以此课程对学生各方面的提高有一定帮助。
二、合(重)奏训练的学习内容
主要内容是以简单或中等难度的中国合奏曲目为主,也有部分改编的外国合奏曲目。
三、学生应该达到的程度
和(重)奏训练主要是锻炼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所以学生应该达到有较好的基本素质,能够表现自己所学乐器的基本技巧,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和团对合作精神,对一般的乐曲有较好的视谱、视奏能力,能在最短时间内领会指挥的意图。
《合(重)唱训练》课程简介
声乐艺术最高级的形式就是由人声的多个声部构成的合(重)唱艺术,它拥有极丰富的表现力及人声最广阔的音域,因此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为高等院校音乐教育的专业选修课,这门课程的教学不仅是美育的一种方式,更可丰富学生的文化和精神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
《交响乐欣赏》课程简介
本课程属于专业选修课。
通过学习可以了解交响音乐发展的过程,听辩一批优秀的交响音乐作品,了解各个作家的创作风格,剖析交响乐作品的具体特点,培养学生对交响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鉴赏能力。
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现代交响乐队乐器的基本构成及其发展过程,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印象主义时期以及中国重要的作曲家及其交响音乐作品。
《乐队训练》课程介绍
乐队训练:暨民乐团日常排练,乐团是由吹管组(笛子、笙、唢
呐),拉弦组(二胡、中胡、板胡等),弹拨组(琵琶、扬琴、中阮等),及打击(排鼓、定音鼓、堂鼓等)四个乐器组组成。
主要通过在乐队中的训练来加强学生的乐队演奏水平与经验,满足全面发展的要求。
民乐团是由师生共建,成立至今已有6年的历史,这期间演出近百场,得到各界的一致好评;同时也是我院民族器乐专业学生很好的实践基地。
《民族打击乐》课程简介
民族打击乐这门课程是音乐表演专业、器乐方向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
作为其他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程,在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上会有所不同。
该课程以小组集体课的形式上课。
教学宗旨:民族打击乐起源于民族民间,每个民族的打击乐都有着鲜明的个性与风格特点,是人民群众最能理解、最易普及、运用最广泛而又易于掌握的音乐艺术形式之一,我们学习民族打击就是为了继承和发扬这一珍贵的文化瑰宝。
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民族打击乐的编制结构、表演形式、乐器特性及演奏方法。
理解风格各异的民族打击乐中蕴含着的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内涵。
通过讲解.示范.练习使学生掌握大堂鼓.排鼓.大锣.小锣.大钹.小钹等民族打击乐器的基本演奏技巧。
除了这些民族打击乐器的基本演奏技巧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教学内容--小型民族打击乐队的合奏练习。
通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戏曲曲牌,民间锣鼓曲牌及经典的打击乐协奏曲的片段的排练,使学生在综合感受中国民乐乐器丰富的表现力的同时,体会不同的节奏、节拍、速度在乐曲中的不同表现作用。
教材:
1、李民雄《中国打击乐》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4年6月
2、乔建中陈克秀《中国锣鼓》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2年12月
3、李真贵《打击乐曲集》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1年5月
4、于德琛《中国打击乐教材》武汉音乐学院 2001年6月
《琵琶》课程简介
琵琶是我国古老的民族器乐之一,它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琵琶的产生和发展,丰富了我国的艺术宝库,并为文艺舞台增添了夺目的光辉。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音乐素质,有较好的听音、辨音能力,节奏感强,音乐感、音乐记忆好;在情感态度方面,培养学生热爱民乐,喜欢琵琶,自制力强,手型手势自然,动作灵活,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好,有较强的音乐表现能力。
课堂教学应力求使学生了解有关琵琶的历史、构造等基本概
念。
用四个学期的时间让他们掌握琵琶演奏的基本的、正确的方法,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尽可能地多接触和练习各种曲目,程度达到中级水平,并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和伴奏能力。
《笙》课程介绍
笙中国古老的簧管乐器,殷代(公元前1401--前1122年)的甲骨文中已有"和"(小笙)的名称。
春秋战国时期,笙已非常流行,它与竽并存,在当时不仅是为声乐伴奏的主要乐器,而且也有合奏、独奏的形式。
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竽、笙仍并存应用,但竽一般只用于雅乐,逐渐失去在历史上的重经作用,而笙却在隋唐的燕乐九部乐、十部乐中的清乐、西凉乐、高丽乐、龟兹乐中均被采用。
当时笙的形制主要有十九簧、十七簧、十三簧。
唐代又有了十七簧的义管笙,在十七簧之外,另备两根义管,需要时,再把它临时装上去。
早期的笙为竹制,后来改为铜制。
明清时期,民间流传的笙有方、圆、大、小各种不同的笙的形制。
笙的构造,将铜制的簧片装在若干竹管下端,这些竹管插在一个木制或铜制的带有吹孔的笙斗上。
吹时用指按着竹管下端所开的孔,使簧片与管中气柱发生共鸣而发出乐音。
演奏时,除单音外、大都用二音、三音或四音配成和音。
解放后,对笙进行了改造,目前,已普遍使用的有二十一簧、二十四簧、三十六簧以及小
排笙、排笙(键盘笙)等多种形制。
笙的吹奏技术也有较大发展,除了用于伴奏与合奏外,已发展成为独奏乐器。
笙是中国古老的吹奏乐器,它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并且对西洋乐器的发展曾经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
笙的形成,可以追朔到3000多年前。
起初,笙和排箫有点相似,既没有簧片,也没有笙斗,只是用绳子或木框把一些发音不同的竹管编排在一起。
后来人们逐渐给笙增加了竹质簧片和匏质笙斗,和排箫区别开来。
由于笙流传的年代久远,所以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式样的笙。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乐器制造者和音乐工作者,对笙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先后试制出扩音笙、加键笙等多种新品种,克服了音域不宽、不能转调和快速演奏不灵便等缺点,给笙带来了新的生命力。
笙的音色明亮甜美,高音清脆透明,中音柔和丰满,低音浑厚低沉,音量较大。
而且在中国传统吹管乐器中,也是唯一能够吹出和声的乐器。
在和其它乐器合奏的时候,能起到调和乐队音色、丰富乐队音响的作用。
在大型的民族管弦乐队里,笙有时还要用到高音、中音和低音三种笙。
对于选修学生来讲,初步阶段主要是指法的掌握,因为笙的音位排列没有规律,所以在掌握指法方面需要一些时间,学生如果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接下来需要做的是和音的掌握,和音是笙区别于其他民族乐器的主要特点,主要难点是和音的快速转换及和弦的运用等,原因也是其音位的不规则性,除了以上所说,学生在气息、舌等方面的技巧也要掌握,这些同样是学习的重点,也是笙曲目中必不可少的,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反复强调。
学生在掌握技巧的同时,也要学习
一些必要的练习曲,目的是巩固技巧的学习以及为学习初级曲目做铺垫。
选修学生在结业时应该能够完成所学技巧并能够演奏初级的曲目。
《手风琴》课程简介
手风琴是一种和声乐器,左右手在演奏音乐作品中各自担任角色,都是各自独立又相互配合的。
如果右手来演奏音乐的旋律,表现音乐的形象,左手则会相应的去把握着乐曲的节奏快慢,使音乐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想要选修手风琴的同学,难免离不开以下三种技巧的训练:1、基础类技巧包括:音阶、琶音、练习曲(钢琴599练习曲以上程度)等。
2、应用类技巧。
3、综合类技巧。
包括音色、音准、强弱变化等。
另外,选修同学的手指应细长、均匀,方可巧妙的演奏。
《唢呐》课程介绍
唢呐,民族吹管乐器之一,古称琐嘹,苏尔奈.又称喇叭、小唢呐、海笛。
原是波斯乐器,明代以前传入中国,先为军中之乐,后入民间.传统的
唢呐主要由双簧的哨子,秆子和铜碗三部分组成。
杆上有八孔,前七
后一,为八度超吹乐器。
各地唢呐形制不一,大体可分为高音唢呐|,中音唢呐和小唢呐等其中以D调高音唢呐最常用。
唢呐的音域:低音区厚实,略带沙沙声;中音区,明亮刚健较容易控制表现力强;高音区,响亮有穿透力。
唢呐的演奏技巧十分丰富主要有:滑音、颤音、吐音、花舌音、气拱音、气顶音、三弦音、箫音等等。
唢呐的演奏形式:唢呐是民间运用最广泛的乐器之一,运用的地区和范围很广,除了用于合奏、独奏外,也用于戏曲、歌舞等伴奏。
在吹打乐或地方戏曲乐队中,唢呐经常作为领奏乐器使用。
唢呐声音粗犷,宜于表现欢快、热烈、雄壮的乐曲和热烈奔放的场面,可以演奏技巧性很高的华彩乐段,还可模仿飞禽和昆虫的鸣叫声。
对于初学者,首先学习唢呐的吹奏方法及常用调的指法音位和简单的常用技巧。
通过系统的学习可以掌握D调,G调两个调的指法音位,音的超吹方法及单吐,双吐,三吐,滑音,抹音,打音等等一些常用的技巧并且能够吹奏相适应的乐曲。
《小号》课程介绍
小号音色强烈,明亮而锐利,极富光辉感,是铜管族中的高音乐器,既可奏出嘹亮的号角声,也可奏出优美而富有歌唱性的旋律。
小号使用弱音器可增加神秘色彩。
小号最早是在军队中用来传递信号,17世纪以后成为管弦乐队和独奏的乐器。
19世纪以前,小号仅限于
吹奏泛音列的各音,而到巴赫时代,许多小号则长于高音区的演奏。
基音的音高可以通过安装不同长度的接管(若干节号管)来改变。
大约1830年,小号又加上了阀键,以便更容易演奏。
小号是军乐队的重要乐器,也大量用于爵士乐队。
除降B调,另外还有C、降E、A 等多种调的小号,但使用很少。
小号音色嘹亮,富于英雄气概,多用于吹奏号角之音和进行曲式的旋律。
如威尔第的《阿伊达》中的小号齐奏,气势恢弘,极富煽动性。
小号演奏时,还可以在号口塞梨状弱音器,堵住排气量的百分之七十,达到改变音色的目的,以表现抒情、梦幻与神秘。
《小乐队配器》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小乐队配器》属于作曲理论中的一门技术技巧性学科,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一门专业理论选修课。
教学内容包括:乐器法基础知识、配器法知识和乐队编创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的分析和理解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乐队作品;使学生大概地了解一些常用乐器的基础知识,掌握简单的配器手法及创作思路;并能够较熟练地编写小型乐队的总谱(歌曲伴奏与小乐队合奏),胜任未来的音乐教师的工作。
《小提琴》课程简介
小提琴是四根弦的乐器,通过琴弦振动发声,现代的小提琴源于16世纪欧洲早期的四弦琴。
小提琴属于弦乐器,音域至少三个八度,琴身由木材制成,琴弦则由纯钢制成。
它的长度是多种多样的,但琴身常在36厘米左右。
小提琴不仅是管弦乐队中最重要的乐器,同样在室内乐,民谣乐,爵士乐等领域散发其迷人的魅力。
因为它是多才多艺的,既能唱出悠扬如诗般的曲调,又有时让人感到耳花缭乱。
小提琴也是重要的室内乐器,许多作曲家为它精心谱写乐曲。
其中,弦乐四重奏的配置是最佳的,它用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
在这一组合中,小提琴在其它提琴家族成员的协奏下无疑显得高贵且游刃有余。
学习该乐器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对学习者的听力及手指条件有较高的要求,难点在于音准的把握和音色的控制。
《扬琴》课程简介
扬琴又称"洋琴",是中国常用的一种击弦乐器。
它的音色清脆明亮,表现力极为丰富,可以独奏、合奏或为琴书、说唱和戏曲伴奏,
在民间器乐合奏和民族乐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扬琴的音色具有鲜明的特点,音量宏大,刚柔并济;但个性又不是很强,因此容易与其他乐器融合。
慢奏时音色如叮咚的山泉,快奏时音色又如潺潺流水。
扬琴的演奏技巧很多,音色也十分丰富多彩,低音区发音雄厚而深沉;中音区纯净而透明;高音区清脆明亮。
扬琴比较适于演奏快速的乐曲,最适合表现轻快、活泼的情绪和欢快、喜悦的感情。
扬琴还是中国民族乐队中必不可少的乐器。
无论用于独奏、伴奏还是合奏,扬琴的音色特点都可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音乐美学》课程简介
《音乐美学》为音乐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
是一门主要以哲学思辨为主、以聆听音乐为辅助的理论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音乐的能力,加强学生的音乐理论修养,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认识音乐的本质、音乐的功能与价值、音乐音响结构的审美特征、音乐表现的美学特征、音乐实践(创作、表演、欣赏)中的美学原理以及音乐美学思想发展的历史,并能将理论运用与音乐实践,对音乐实践加以评论。
《中国音乐名作欣赏》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本科音乐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是音乐工作者必备的专业知识之一。
本课程内容主要通过对中国汉族及少数民族的民歌与歌舞、古典诗词歌曲、中国近现代及当代歌曲、民族器乐曲、管弦乐、交响曲等音乐名作的讲授和欣赏,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丰富学生的音乐感性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经典,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素养和审美能力,为进一步学习音乐史论和其他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笛子》、《葫芦丝》、《巴乌》课程简介
笛子:笛在中国是最富于艺术表现的民族乐器之一,除了笛独奏形式外,在民间,它也广泛地被应用于器乐的各乐种中。
在传统的“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福建南音”、“十番鼓”、“十番锣鼓”、“潮州大锣鼓”、“西安鼓乐”、“河北吹歌”以及其它北方各地的管乐中,笛是重要的旋律乐器,由于笛音色明亮独特,穿透力强以及它灵活善变的适应能力,使其在民间乐队中担任多种角色:笛可以领奏,也可以陈述乐曲中的主旋律,还可以在乐器群中穿插运动、加花点缀、句段填空等。
笛在其他民间歌舞、京剧和其它地方剧种、说唱音乐的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