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B.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 C.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 D.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
10
• 3、黑格尔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 自我运动。总体上看,黑格尔哲学体系属 于( )
•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
11
• 4、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 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
1
教学目标
•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 •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
态 • 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两种基本形态
.
2
合作探究
• 材料一: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贝克莱)
• 心外无物,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我的灵明是天地鬼神主 宰( 王守仁)
•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陆九渊)
探究四:上述材料反映了哲学上的什么问题?
惠施的话属于什么观点?
.
7
误区指正
•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2、凡是唯物主义观点都是正确的,凡是唯心主
义都是错误的。 • 3、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时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
8
典型例题
• 1、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多次辩论。朱熹 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 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 心”,“理”是离不开心的。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 实质上属于( )
•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 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征
• ③世界→② C.③→②→④
B.②→③→④ D.②→①→③
.
12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 C.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对立
• D.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对立
.
9
• 2、王夫之指出,宇宙是由元气构成的物质 实体,认为“气者,理之依也”。在物质和意 识何者为本原问题上,下列说法中与其观 点一致的是( )
• A.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
6
• 材料二:有一天,庄子和他的朋友惠施一起外出 散步,走到一座桥上,只见桥下有很多鱼不停地 游来游去,穿梭嬉戏,自由自在,好不惬意,于 是庄子说:“鱼是多么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 是鱼,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呢?”庄子反问道:“你 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 “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感觉如何,可是你也 不是鱼呀,你怎么知道鱼快乐不快乐呢?”按照惠 施的说法,不是鱼就不知道鱼的快乐。那么不是 物就不知道物的道理了。由此推论下去。世界上 就没有可以认识的东西了。
• 万物皆备于我(孟子)
•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
• 物是感觉的复合(马赫)
•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
• 道生万物 (老子)
• 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黑格尔)
• 未有此气,已有此理,理生万物(朱熹)
• 气者,理之依也。
•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息灭,在一定分寸上燃 烧。
• 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
东西而已。
.
3
探究一、判断上述观点哪些属于唯物主义观 点?哪些属于唯心主义观点?它们的根本分 歧何在?
.
4
探究二:上述唯物主义观点分别属于哪一种 基本历史形态?它们都是正确的吗?
.
5
探究三:上述唯心主义观点分别属于哪一种 基本形态?它们共同点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