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克隆简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克隆简介
1.4 II类限制性内切酶
首先由H.O. Smith和K.W. Wilcox在1970年从流 感嗜血菌中分离出来。
分离的第一个酶是 Hind Ⅱ
(1)识别位点序列
未甲基化修饰的双链DNA上的特殊靶序列(多 数是回文序列)。 与DNA的来源无关。
基因克隆简介
(2)切割位点
从识别位点处
切开双链DNA。形成粘性末端(sticky end)或 平齐末端(blunt end)。如:
基因克隆简介
❖ 载体具以下特征:
❖ 1) 具有自主复制能力; ❖ 2)有可选择的标记基因(如,抗药基因) ❖ 3)有多种限制酶切点,每种限制酶最好只有单一
切点; ❖ 4)分子量小,便于携带较大的DNA片段,能进入
宿主细胞并在其中增殖;被切割后的载体,插入外 源DNA后,不影响其复制能力 5)使用安全。克隆载体应只存在有限范围的宿主, 在体内不进行重组,不发生转移,不产生有害性状, 并且不能离开宿主自由基因扩克隆散简介。
限制性内切酶
能识别并切断外来DNA分子的某些部位,使外来 DNA失去活性,限制外来噬菌体的繁殖,把这类酶称 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基因克隆简介
1.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命名原则
限制酶的命名是采用Smith和Athens提议的方案, 即名称的第个1字母取自它来源细菌属名的第1个字母 ,大写;第2Leabharlann Baidu3二个字母取自它来源细菌的种名的头 2个字母,小写;如果它的来源菌还有株系,则有第4 个字母;最后用大写罗马数字,代表同一菌株中不同 限制酶的编号。前三个字母用斜体表示。
基因克隆简介
基因克隆简介
2. DNA 连接酶 3.1 DNA连接酶(ligase)的发现
从细菌DNA环化现象推测,必定存在一种能把 两条DNA双链连接到一起的酶。
DNA复制一定有断口。 基因克隆简介
3.2 DNA ligase的特点
1. 两种DNA连接酶
(1)大肠杆菌连接酶 只能连接粘性末端。
多克隆位点
polylinker
复制起始点 ori
5’3’-
5’3’-
GAATTC CTTAAG
G AATTC CTTAA G
基因克隆简介
-3’ -5’
-3’ -5’
(4)粘性末端的意义
①连接便利
i)不同的DNA双链: 只要粘性末端碱基互补就可以连接。 这比连接两个平齐末端容易的多。
ii)同一个DNA分子内连接: 通过两个相同的粘性末端可以连接成环 形分子。
基因克隆简介
Escherichia
Coli Ry13
EcoR I
属名
种类 株系
编号
若种名头2个字母相同则其中一个可用种名的 第一和第三个字母。
如Hind Ⅲ代表从流感噬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c) d株中分基离因克到隆简的介第3个限制酶。
1.3、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分类
根据其识别和切割序列的特性、催化条件及修饰 活性等,一般将限制酶分为I,Ⅱ,Ⅲ 三大类。 I 类:不适用于基因工程。只在肠道菌中发现。 Ⅱ类:基因工程的工具酶。 Ⅲ类:切割位点不在识别位点,一般离识别位点 25 bp~27 bp,对分子克隆操作亦无实用意义。
基因克隆简介
一个完整的基因克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 1.获得待克隆的DNA片段(基因); 2.目的基因与载体在体外连接; 3.重组DNA分子导入宿主细胞; 4.筛选、鉴定阳性重组子; 5.重组子的扩增与/或表达。
基因克隆简介
➢ 1. 从生物有机体基因组中,分离出带有目的基因 的DNA片段。
➢ 2. 将带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片段连接到能够自 我复制的并具有选择记号的载体分子上,形成重 组DNA分子。
基因克隆简介
基因克隆简介
一. DNA分子克隆的基本原理
❖ 基因克隆(gene cloning)或分子克隆,又称为重组 DNA技术,是应用酶学方法,在体外将不同来源 的DNA分子通过酶切、连接等操作重新组装成杂合 分子,并使之在适当的宿主细胞中进行扩增,形成 大量的子代DNA分子的过程。
❖ 克隆(clone)一指含有单一的DNA重组体的无性 繁殖系,或指将DNA重组体引入宿主细胞建立无性 繁殖系的过程(cloning)。
(2)T4噬菌体的连接酶 不但能连接粘性末端, 还能连接齐平末端。
基因克隆简介
基因克隆简介
2. 连接条件
(1)必须是两条双链DNA。 (2)DNA3’端有游离的-OH,
5’端有一个磷酸基团(P)。 (3)需要能量
动物或噬菌体中:ATP 大肠杆菌中: NAD+
基因克隆简介
三. 分子克隆的载体
基因载体是一类能自我复制的DNA分子,其中的一 段DNA被切除而不影响其复制,可用以置换或插入 外源(目的) DNA而将目的DNA带入宿主细胞。
EcoR I 5’-GAATTC-3’ EcoR V 5’-GATATC-3’
3’-CTTAAG-5’
3’-CTATAG-5’
Pst I 5’-CTGCAG-3’ Sam I 5’-GGG CCC-3’
3’-GACGTC-5’
3’-CCC GGG-5
产生粘性末端 基因克隆简介
产生平齐末端
(3)粘性末端(sticky ends,cohensive ends) 含有几个核苷酸单链的末端。
➢ 3. 将重组DNA分子转移到适当的受体细胞(亦称 寄主细胞)并与之一起增殖。
➢ 4. 从大量的细胞繁殖群体中,筛选出获得了重组 DNA分子的受体细胞,并筛选出已经得到扩增的 目的基因。
➢ 5. 将目的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上,导入寄主细胞, 使之在新的遗传背景下实现功能表达,产生出人 类所需要的物质。
基因克隆简介
基因克隆简介
二. 用于基因克隆的工具酶
基因克隆简介
1. DNA限制性内切酶
1.1、限制酶概念提出的背景
20世纪30年代,微生物学家发现,微生物的噬菌体 不能交叉感染,如E coli K株的噬菌体只能感染E coli K株,不能感染其他株,反之亦然。这种现象称为“ 限制现象”。
1962年,W.Arber提出一个假设来解释上述现象 。他认为这是细菌中有2种以上功能不同的酶,一种是 核酸内切酶,能识别并切断外来DNA分子的某些部位 ,使外来DNA失去活性,限制外来噬菌体的繁殖,另 一种是修饰酶,可对自生基因的克隆D简N介A进行修饰。
1.4 II类限制性内切酶
首先由H.O. Smith和K.W. Wilcox在1970年从流 感嗜血菌中分离出来。
分离的第一个酶是 Hind Ⅱ
(1)识别位点序列
未甲基化修饰的双链DNA上的特殊靶序列(多 数是回文序列)。 与DNA的来源无关。
基因克隆简介
(2)切割位点
从识别位点处
切开双链DNA。形成粘性末端(sticky end)或 平齐末端(blunt end)。如:
基因克隆简介
❖ 载体具以下特征:
❖ 1) 具有自主复制能力; ❖ 2)有可选择的标记基因(如,抗药基因) ❖ 3)有多种限制酶切点,每种限制酶最好只有单一
切点; ❖ 4)分子量小,便于携带较大的DNA片段,能进入
宿主细胞并在其中增殖;被切割后的载体,插入外 源DNA后,不影响其复制能力 5)使用安全。克隆载体应只存在有限范围的宿主, 在体内不进行重组,不发生转移,不产生有害性状, 并且不能离开宿主自由基因扩克隆散简介。
限制性内切酶
能识别并切断外来DNA分子的某些部位,使外来 DNA失去活性,限制外来噬菌体的繁殖,把这类酶称 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基因克隆简介
1.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命名原则
限制酶的命名是采用Smith和Athens提议的方案, 即名称的第个1字母取自它来源细菌属名的第1个字母 ,大写;第2Leabharlann Baidu3二个字母取自它来源细菌的种名的头 2个字母,小写;如果它的来源菌还有株系,则有第4 个字母;最后用大写罗马数字,代表同一菌株中不同 限制酶的编号。前三个字母用斜体表示。
基因克隆简介
基因克隆简介
2. DNA 连接酶 3.1 DNA连接酶(ligase)的发现
从细菌DNA环化现象推测,必定存在一种能把 两条DNA双链连接到一起的酶。
DNA复制一定有断口。 基因克隆简介
3.2 DNA ligase的特点
1. 两种DNA连接酶
(1)大肠杆菌连接酶 只能连接粘性末端。
多克隆位点
polylinker
复制起始点 ori
5’3’-
5’3’-
GAATTC CTTAAG
G AATTC CTTAA G
基因克隆简介
-3’ -5’
-3’ -5’
(4)粘性末端的意义
①连接便利
i)不同的DNA双链: 只要粘性末端碱基互补就可以连接。 这比连接两个平齐末端容易的多。
ii)同一个DNA分子内连接: 通过两个相同的粘性末端可以连接成环 形分子。
基因克隆简介
Escherichia
Coli Ry13
EcoR I
属名
种类 株系
编号
若种名头2个字母相同则其中一个可用种名的 第一和第三个字母。
如Hind Ⅲ代表从流感噬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c) d株中分基离因克到隆简的介第3个限制酶。
1.3、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分类
根据其识别和切割序列的特性、催化条件及修饰 活性等,一般将限制酶分为I,Ⅱ,Ⅲ 三大类。 I 类:不适用于基因工程。只在肠道菌中发现。 Ⅱ类:基因工程的工具酶。 Ⅲ类:切割位点不在识别位点,一般离识别位点 25 bp~27 bp,对分子克隆操作亦无实用意义。
基因克隆简介
一个完整的基因克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 1.获得待克隆的DNA片段(基因); 2.目的基因与载体在体外连接; 3.重组DNA分子导入宿主细胞; 4.筛选、鉴定阳性重组子; 5.重组子的扩增与/或表达。
基因克隆简介
➢ 1. 从生物有机体基因组中,分离出带有目的基因 的DNA片段。
➢ 2. 将带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片段连接到能够自 我复制的并具有选择记号的载体分子上,形成重 组DNA分子。
基因克隆简介
基因克隆简介
一. DNA分子克隆的基本原理
❖ 基因克隆(gene cloning)或分子克隆,又称为重组 DNA技术,是应用酶学方法,在体外将不同来源 的DNA分子通过酶切、连接等操作重新组装成杂合 分子,并使之在适当的宿主细胞中进行扩增,形成 大量的子代DNA分子的过程。
❖ 克隆(clone)一指含有单一的DNA重组体的无性 繁殖系,或指将DNA重组体引入宿主细胞建立无性 繁殖系的过程(cloning)。
(2)T4噬菌体的连接酶 不但能连接粘性末端, 还能连接齐平末端。
基因克隆简介
基因克隆简介
2. 连接条件
(1)必须是两条双链DNA。 (2)DNA3’端有游离的-OH,
5’端有一个磷酸基团(P)。 (3)需要能量
动物或噬菌体中:ATP 大肠杆菌中: NAD+
基因克隆简介
三. 分子克隆的载体
基因载体是一类能自我复制的DNA分子,其中的一 段DNA被切除而不影响其复制,可用以置换或插入 外源(目的) DNA而将目的DNA带入宿主细胞。
EcoR I 5’-GAATTC-3’ EcoR V 5’-GATATC-3’
3’-CTTAAG-5’
3’-CTATAG-5’
Pst I 5’-CTGCAG-3’ Sam I 5’-GGG CCC-3’
3’-GACGTC-5’
3’-CCC GGG-5
产生粘性末端 基因克隆简介
产生平齐末端
(3)粘性末端(sticky ends,cohensive ends) 含有几个核苷酸单链的末端。
➢ 3. 将重组DNA分子转移到适当的受体细胞(亦称 寄主细胞)并与之一起增殖。
➢ 4. 从大量的细胞繁殖群体中,筛选出获得了重组 DNA分子的受体细胞,并筛选出已经得到扩增的 目的基因。
➢ 5. 将目的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上,导入寄主细胞, 使之在新的遗传背景下实现功能表达,产生出人 类所需要的物质。
基因克隆简介
基因克隆简介
二. 用于基因克隆的工具酶
基因克隆简介
1. DNA限制性内切酶
1.1、限制酶概念提出的背景
20世纪30年代,微生物学家发现,微生物的噬菌体 不能交叉感染,如E coli K株的噬菌体只能感染E coli K株,不能感染其他株,反之亦然。这种现象称为“ 限制现象”。
1962年,W.Arber提出一个假设来解释上述现象 。他认为这是细菌中有2种以上功能不同的酶,一种是 核酸内切酶,能识别并切断外来DNA分子的某些部位 ,使外来DNA失去活性,限制外来噬菌体的繁殖,另 一种是修饰酶,可对自生基因的克隆D简N介A进行修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