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哲学社会科学在高等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哲学社会科学在高等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高等学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是不可代替的
把社会主义文化与经济、政治并列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纲领,使之成为有机整体,是党的十五大作出的重大理论贡献,对长期以来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论争,在理论上作了回答。这样的概括,不仅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基本特征,而且更深刻地反映了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发展所固有的巨大的促进作用。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因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不仅要求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也要求人的全面发展,而这两者是辩证统一的。社会主义运动中的经验教训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基本经验,都说明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小平同志有诸多论述,如:“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无论是物质文明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设,高等学校都肩负重任,它的地位与作用是不可代替的。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而劳动者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人的劳动能力越来越取决于他所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水平,这是需要高等学校来培养的。中央提出要切实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高等学校的任务更重。十五大提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高等学校应当不折不扣地去完成。必须指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不仅要有发达的智力和健康的体魄,更要求他们有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只有具备社会主义思想的人,对国家、社会主义事业热爱的人,对邓小平理论坚信者和勇于创造的实践者,才能将聪明才智奉献给现代化建设事业。而这些思想政治素质,必须在大学教育阶段打下扎实的基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等学校是推进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方面军。一方面,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服务;另一方面,高等学校发挥自身的优势,直接参与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成为发展科学技术生产力的重要社会力量。小平同志指出:“高科技领域,中国也要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许多重点大学在这方面做出了新成绩,把发展高科技,直接参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同时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因为每一重大基础理论的巨大进展,都会直接影响现代化生产、生活领域或直接创造经济价值。这方面高等学校的潜力也是很大的。
高等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坚强阵地。一方面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其质量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这是学校的历史责任,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另一方面,高等学校人才荟萃,是高层次的思想文化传播和教育中心,是知识、理论思维的思想库,是各种信息高度集中的地
方,它应该对地方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以及意识形态领域起到积极影响,推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对于社会存在的消极面,应当发挥哲学、人文科学的功能,对社会人群起导向作用。大学的存在,就有责任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核心,充分吸收人类一切先进文化,提倡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开放的现代新文化。应当充分认识,大学是知识权威,是时代精神文化的代表,它对人类文化进步,社会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的地位是客观存在的。
小平同志早就说过:“教育事业,决不只是教育部门的事,各级党委要认真地作为大事来抓。又说:“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十五大把文化建设列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作为一个基本的奋斗目标,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这对全党全社会对文化的认识,对高等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不可代替的地位与作用的理解,达到新的境界,具有重要意义。
(二)必须改变专业教育模式,切实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人才
大学的普通教育变为高级专门教育由来已久。50年代,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需要,迫切需要工业人才,就按苏联模式建立狭窄的专业,从学生一入学就划分专业,完全排除综合大学和“通才教育”。其实,苏联的这种应急教育模式,在50年代已有变化,到了70年代初即提出“要培养广泛专业知识的专家”的口号,进入80年代进一步提出“人文科学数学化,自然科学人文化”的方针,要求学生掌握与专业有关的其它科学知识。而我国从那时以来,虽经过一些改革,但始终未改这种专业教育模式。实践证明,强调专业教育是可以培养“现成的工程师”,但工科的发展和理科的发展是密切有关的;没有一流的理科即没有一流的工科,或者只有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综合,是不利于学科的相互渗透、交叉发展,培养不出大科学家的。今天面对21世纪带来的种种挑战,不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在时间、空间更广阔的领域去思考,认真去改变这种专业教育的模式,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肯定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现在应当对这种教育模式认真反思,正视其后果:长期以来文理分家、理工结合得不好、专业狭窄的问题未根本解决,使学生的学习热点仍集中某些专业知识与技能,而忽视基本文化素养的积累与提高;特别是如何做人,做社会主义的人,养成人格教育更被忽视。大学生的语文修养较差,所写的实验报告和论文字迹潦草,文句不通,错别字多,令人不安。这方面的修养差,也影响思维能力,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概念不明,判断不准,推理不合逻辑,很不适应社会的要求。人文社会科学我们是作为综合大学的系科来对待的,在高等教育全部学科中所占比例很小,即使是人文社会科学系科,由于培养模式单一,专业设置过窄,教学内容不能及时反映科学的前沿,改革也跟不上时代的需要。加之经费投入不足,师资队伍不稳定等多种因素,哲学社会科学与十五大提出要担负的艰巨任务相距甚远。长期来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设置了课程,有一支专门队伍,这对于培养学生实现教育目标起了重要作用,但广大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育性未被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并未看成是加强学生思想、理论教育的方面。有关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知识,大学生的根基太浅薄,对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知识甚少。不少大学生读了江泽民同志在哈佛大学的讲演,有的说很多知识都觉得很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