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因素
影响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的因素
![影响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7edd500dcc1755270722082f.png)
0 建筑 与 工程 o
S IN E&T C O O F R T O CE C E HN L GYI O MA I N N
21 0 1年
第 3期
影响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的因素
类伟 锋 f 山东泰 翔钢 结构 工程 有 限公 司 山东 淄 博
近 年来 . 着 抗 震 理 论 的 深 入 发 展 , 钢 筋 混 凝 土 框 架 结 构 的 延 随 在
258) 5 0 6
在 框 架 节 点 内 配置 水 平封 闭箍 筋 , 方 面对 框 架 节点 核 芯 区混 凝 一
性 设 计 上 .强 剪 弱 弯 , 梁 强 柱 , 强 节 点 ” “ 弱 更 已经 成 为 工 程 界 的共 识 。 土 产 生 有 利 约 束 , 强 传 递 轴 向 荷 载 的 能 力 , 一 方 面 承 担 部 分 水 平 增 另 这种 “ 力设计 ” 能 的思 路 确 保 钢 筋 混 凝 土 结 构 在 地 震 作 用 下 。 次 在 梁 剪 力 , 高框 架 节 点 的抗 剪 承 载力 。 验 表 明 , 依 提 试 配箍 适 当 的框 架 节 点 核 混 箍 混 端 和 柱 端 出现 塑 性 铰 , 过 塑 性 耗 能 机 构 避 免 在 较 强 的地 震 作 用 下 结 芯 区 出现 贯 通 裂 缝 后 , 凝 土 承 担 的剪 力 继 续 增 加 . 筋 全 部 屈 服 , 通 构 产 生严 重 损 伤 和 在 更 强 地 震 作 用 下 发 生 危 及 生 命 安 全 的 局 部 或 整 凝 土 与箍 筋 同时 充 分 发 挥 作 用 , 节 点 核 芯 区受 剪 承 载 力 在 破 坏 时 达 使 体 失 效 。 钢 筋 混 凝 土 框 架 节 点 在 结 构 达 到 预计 的 最 不 利 非 弹 性 反 应 到 最 大 。 于 配 箍 较 高 的节 点 , 而 对 当节 点 核 芯 区产 生 贯 通 斜 裂 缝 时 , 凝 混 之 前 不 应 出现 剪 切 失 效 。 土抗剪承载力达极值 , 箍筋应力还很低 , 凝土破坏 先于箍筋屈服 , 但 混 钢 筋 混 凝 土 框 架 结 构 的 延 性 是 反 映 结 构 在 荷 载 作 用 下 . 入 非线 使 得 节 点 核 芯 区 的抗 剪 承 载 力 达 不 到 预 期 的最 大值 , 筋 不 能 充 分 发 进 箍 性 状 态 后 在 承 载 力 没 有 显 著 降 低 情 况 下 的 变 形 能 力 。 于 延 性 大 的 结 挥 作 用 。 对
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探讨
![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4ff03ea6d1f34693daef3e2f.png)
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探讨【摘要】材料工程学是建筑行业研究的重点内容,在长期施工实践及材料配制中已取得了先进的成果。
本次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特点,对其框架中节点抗震设计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钢筋混凝土是现代建筑物广泛使用的材料,其改变了过去单一组合形式的建筑物体,增强了整个建筑的耐久性能。
为了更好地利用钢筋混凝土,施工单位应注重钢筋结构抗震性能的控制,加强节点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维护,避免因节点薄弱而发生质量病害现象。
一、钢筋混凝土的特点早期建筑行业普遍采用混合料作为施工材料,旧混凝土多数采用胶凝材料与集料胶等配合成符合材料,基本满足了简单结构的建筑使用要求。
基于材料工程学指导下,混凝土材料开始植入钢筋作为支护结构,利用钢筋网或单个构件实施加强处理,保证了钢筋混凝土的应用性能。
钢筋混凝土的特点:1、牢固性。
单一混凝土仅利用胶结料、粗细集料等原材料,按照行业规定比例混合而成,这种混合料改变了过去水泥材料筑造的缺陷,从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建筑结构的使用价值。
经过一段时间的施工改造,建筑行业研制了性能更好的应用材料,钢筋混凝土成为了功能级别更高的框架体[1]。
此种混凝土选配相同质地的钢筋作为配合物质,植入普通混合料中加工处理,综合改善了混凝土结构的牢固性,从局部结构改善了混凝土的使用功能。
2、耐久性。
对于钢筋混凝土来说,其耐久性特点表现于建筑结构的使用寿命,因添加了钢筋材料为框架支护体,建筑物使用寿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如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大、中、小型建筑物,试验勘测数据都显示,建筑物应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后的寿命得到延长,寿命误差范围5-10年,这说明植入了钢筋,框架的耐久性得到增强。
3、灵活性。
钢筋安装使用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不仅适用的建筑范围广阔,且不易受到外在条件变化而发生性能的改变。
近年来,国内70%以上的建筑物倡导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涉及到商用建筑、民用建筑等主要工程范围,不仅现场施工的操作流程便捷,钢筋后期的使用性能更为优越。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5f559bb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fd.png)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在当今的建筑领域,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因其良好的整体性、较大的室内空间以及灵活的布局,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中。
然而,地震作为一种不可预测且破坏力巨大的自然灾害,对建筑物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深入研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特点及抗震原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要由梁、柱组成,通过节点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的框架体系。
这种结构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较好的变形能力。
在抗震方面,其原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框架结构的整体性使得各构件能够协同工作,共同抵抗地震作用。
柱子作为主要的竖向承重构件,承担着大部分的竖向荷载,并将其传递至基础;梁则主要承受水平荷载,并通过与柱子的连接将荷载传递给柱子。
其次,钢筋和混凝土的协同工作使得结构具有较好的延性,能够在地震作用下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而不致突然倒塌。
钢筋能够提供抗拉强度,混凝土则提供抗压强度,二者相互配合,有效地抵抗地震力。
二、影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因素1、结构布置合理的结构布置是保证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关键。
包括平面布局的规则性、竖向刚度的均匀性等。
平面布局不规则,如凹凸不规则、扭转不规则等,会导致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受力不均匀,从而增加破坏的风险。
竖向刚度不均匀,如底层空旷、楼层收进等,会引起地震力在竖向的分布不均匀,导致薄弱层的出现。
2、梁柱截面尺寸梁柱的截面尺寸直接影响其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
较大的截面尺寸可以提供更高的承载能力,但可能会增加结构的自重,同时也会影响建筑的使用空间。
过小的截面尺寸则可能导致承载能力不足和变形过大。
3、钢筋配置钢筋的配置包括纵筋和箍筋。
纵筋主要承担拉力,其数量和直径的合理配置能够保证柱子和梁在受拉时的承载能力。
箍筋则主要用于约束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的抗压能力,并增强柱子和梁的抗剪能力。
4、混凝土强度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直接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
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47df5de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f9.png)
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物的抗震性越来越被重视。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其节点作为框架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抗震性能对整个结构的抗震性能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就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试验进行研究。
一、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一般由柱、梁、墙等构件组成,构件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起来。
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是连接构件的关键部分,承受着构件之间的荷载和力矩。
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一般分为刚性节点和半刚性节点两种类型,其中刚性节点的刚度较大,而半刚性节点的刚度较小。
刚性节点的应力和变形分布较为均匀,而半刚性节点的应力和变形分布较为不均匀。
二、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试验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试验一般通过模型试验进行。
在模型试验中,首先要确定试验的参数,包括节点类型、节点尺寸、材料类型和试验荷载等。
然后设计试验方案,制作试验模型,进行试验。
试验中,应根据试验要求进行加载,并记录试验数据,包括荷载、位移、应力、应变等。
试验结束后,应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试验结论。
三、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影响因素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节点类型、节点尺寸、材料类型、试验荷载和连接方式等。
其中,节点类型是影响抗震性能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四、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设计方法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设计应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采用强度设计和变形设计相结合的方法,保证节点的强度和变形能力均满足要求。
在节点设计中,应根据节点类型和荷载情况进行合理的尺寸设计和配筋设计,并选择合适的节点连接方式,确保节点的抗震性能。
五、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加固方法对于已经存在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果节点抗震性能不足,可以通过加固节点的方式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加固方法包括增加节点的截面尺寸、加强节点的配筋、采用钢板加固等。
基于OpenSees的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OpenSees的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29fac0fcc1755270722086f.png)
icu igie scs erb h vo o ceei oeae f on ,a c o n n l pn e airo n i dn enoc me tn c r ra nldn l t ha e airo c nrt ncr rao it n h r ga dsi igbh vo fl gt ia ri re n oeae n ai f j i p o u l f i
a d t t n t r d fb a c lmn c n r t n he sr gh g a e o e m— ou o cee、By c mp rn h e ut ti o cu d ta e a h rn n lp ig b h vo fb rh s e o ai g te r s l s,i sc n le h tt nc oi g a d sipn a iro a a h e
[ 文章 编 号● 10 . 1 {070 — 3.5 0 28 2 20 )50 00 4 0
基于 Opn es的 钢 筋 混 凝 土 框 架 节 点 抗 震 性 能 影 响 eS e 因 素 分 析
朱庆 华 , 梁书亭 , 王 杰 , 汪 梅 , 郑 娟( 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东 江苏南京 2 0 ) 19 06
对 节点 抗 震 性 能 的 影 响 。通 过 对 比分 析 , 出 核 心 区 梁 柱 纵 筋 锚 固滑 移性 能 对 节 点 抗 震 性 能 影 响 最 大 ; 点 核 心 区 混凝 土 应 得 节
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核心区抗震性能探讨
![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核心区抗震性能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de57f02fa5e9856a56126074.png)
钢 筋 混 凝 土 框 架 节 点 核 心 区 抗 震 性 能 探 讨
李 维 敦
( 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 院, 甘肃 兰州 70 5 ) 30 0
摘 要 :混凝 土框 架节点是框 架 结构的传 力枢 纽 , 是框 架 梁柱构件 的 交接 处 , 水平地 震 作 用下 , 点 节
处承受较 大的 水平剪 力 , 心 区发 生剪切破坏 , 结构 处 于极 为不 利状 态 , 照 “ 节点 弱构 件 ” 核 使 按 强
的抗震 设计理 念 , 点的破 坏要 后 置 于梁柱 的破 坏. 保证 节点核 心 区不发 生过早 的剪切 破 坏 , 节 要 主
要 考虑 两个 因素 : 核 心 区截 面尺 寸 ; 核心 区混凝 土极 限压应 变. ① ②
关键词 : 混凝 土极 限压应 变;节点核 心 区;截 面尺 寸 ; 固 锚
中图分 类号 : U 5 T 76
文献标 志码 : A
0 引言
抗 震设 计 准则 是 “ 强节 点 弱构 件 ” 计 .由于 设
节点 的 动力 性 能 受 梁 柱 水 平 剪 切 和 锚 固机 制 控 制 , 点的滞 回性能 较差 , 节 因此 , 节点 不宜作 为地 震能量 耗散 的主 要部 分 , 点 的变 形 原则 上 应 限 节 制在弹 性范 围 内. 点 除 靠 配 置 适 量 的 核 心 区 箍 节 筋来约 束核 心 区混 凝 土 不 发生 破 坏 外 , 应 靠 限 还 制节点 的核心 区尺 寸大 小来 保 证节 点 能 承受 足 够 的剪力 , 此外 , 点是 梁柱 主 要 钢筋 的锚 固位 置 , 节
域 的侧 向约 束 , 大 节 点 区框 架 梁 的有 效 宽 度 和 增 有效 高度 , 而不影 响 梁柱 抗震 效 果 . 体采 用 下列 具
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及应对措施
![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d18f298dd88d0d233d46afa.png)
试论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及应对措施[摘要]根据多次地震灾害的研究表明,在地震中,被破坏的建筑结构多数集中在底层柱和节点等关键部位,对于这些关键部位,在建筑设计规范中,并没有对抗震性能出具一个很明确的规范标准。
在国内外的节点抗震性能试验中,研究人员得出了影响这些节点抗震性能的几个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几点措施。
[关键词]框架节点建筑结构地震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1-0000-01节点在地震中是整个建筑框架最容易被破坏的部位,因此在研究设计抗震结构时,建筑节点的研究比一般其他结构更具有安全意义。
现目前根据建筑技术的发展,在多层建筑中由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抗震方面性能比较优秀、性价比也相对较高、建筑空间比较灵活,所以在实例建筑中,这种建筑模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但在最近国内外地震中,这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被破坏的现象比较常见。
从以前的地震数据来看,节点是整个建筑被破坏的最核心部位,是否完好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安全稳定性,所以在建筑抗震设计中是设计师最应该关注的一个环节。
一、影响钢筋混泥土框架节点结构抗震性能主要因素(一)建筑材料的强度。
在建筑中,混泥土的强度将直接影响框架节点的抗震承受力,当混凝土的强度越高,建筑柱、梁的横截面将会变小,节点的核芯区混凝土承剪面积也相对变小,反而不利于抗震。
根据《混泥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指出,提倡运用hrb400级钢筋,如果在相同的设计前提下,用钢量会比hrb335的用钢量要少,但是这样钢筋表面和周边的混凝土黏粘能力会相应的减弱,钢筋在地震中容易偏移。
(二)建筑节点型式。
在一榀框架结构中,┌型节点的柱、梁纵筋都必须在框架节点核芯区锚固,导致受力比较复杂,抗破坏程度低;┳型节点的梁纵筋可以直通,水平地震中,梁的抗弯承受力要强于柱,柱端容易产生塑性铰;┠型节点的梁筋锚固比较薄弱,钢筋易滑移,角柱节点受力情况不容乐观;╋型节点在地震中节点两侧的梁端都能到达屈服,节点核芯区容易被剪切破坏。
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
![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e50de9d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ef.png)
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地震活动的频繁和建筑结构的日益复杂,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和设计方法成为了土木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旨在探讨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分析其受力机制和破坏模式,并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法,以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通过深入研究和系统分析,本文旨在为工程师和设计师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设计依据,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贡献一份力量。
在本文中,首先将对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
通过对节点受力机制的深入剖析,明确节点在地震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和变形特点,揭示节点破坏的内在原因。
同时,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验证理论分析的可靠性,并为后续的设计方法提供实证支持。
本文将提出一种针对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设计方法。
该方法将综合考虑节点的受力特点、材料性能、结构形式等多方面因素,通过合理的结构布置和构造措施,提高节点的抗震能力。
同时,该方法还将注重与现有设计规范的衔接,以确保设计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本文将对所提出的抗震设计方法进行应用研究和案例分析。
通过具体工程实例的验证,评估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通过对案例的深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本文旨在通过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设计应用等多个方面,全面深入地探讨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土木工程领域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持。
二、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分析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是评估建筑结构整体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在地震作用下,框架节点承受着来自不同方向的复杂应力,包括剪切力、弯曲力以及轴力等。
这些应力的综合作用可能导致节点出现裂缝、钢筋屈服、混凝土剥落等现象,从而影响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为了深入了解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我们需要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
浅谈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
![浅谈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https://img.taocdn.com/s3/m/27238509ce2f0066f53322f7.png)
浅谈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摘要】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经过合理设计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主要靠延性来抵抗较大地震作用下的非弹性变形。
本文分析了结构延性在抗震设计中的重要性及其作用,影响结构延性的主要因素以及结构延性的抗震设计。
【标签】延性;脆性破坏;塑性破坏;配筋计算;抗震设计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至今可预见性仍然很低,它给人类社会的物质、精神财富造成巨大损失,是各类自然灾害中最严重的灾害之一。
众所周知的“5.12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虽已过去几年了,但听起来我们仍心有余悸。
从那一幕幕惨痛中走出来,阴霾仍笼罩着我们,激励我们从自身查找原因,除了提高我们的防震逃生意识,离我们最近的就是建筑物的抗震设计了,它包括结构形式、抗震性能、安全可靠度、施工质量等等一系列原因。
作为结构设计人员,我们应该严格执行国家抗震设计标准规范,从抗震措施入手,全面提高建筑抗震水平。
根据我国现有的科学水平和经济条件,对抗震提出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基本要求,我们要把这些要求融入设计,真正达到“三个水准”的设防目标。
一、结构在地震下的主要特点地震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周围快速传播,通过岩土和地基,使建筑物的基础和上部结构产生不规则的往复振动和激烈的变形。
结构发生的相应运动称为地震反应,同时,结构内部发生很大的内力(应力)和变形,当它们超过了材料和构件的各项极限值后,结构将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破壞现象,例如混凝土裂缝,钢筋屈服,显著的残余变形,局部的破损,碎块或构件坠落,整体结构倾斜,甚至倒塌等等。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受力性能的主要特点有:(a)结构的抗震能力和安全性,不仅取决于构件的(静)承载力,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变形性能和动力响应。
变形较大,延性好的结构,能够耗散更多的地震能量,地震的反应就减小,损伤轻而更为安全。
相反,静承载力大的结构,可能因为刚度大、重量大、延性差而招致更严重的破坏。
(b)当发生的地震达到或超出设防烈度时,按照我国现行规范的设计原则和方法,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都将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
关于抗震设计中影响混凝土框架结构刚度诸多因素的分析
![关于抗震设计中影响混凝土框架结构刚度诸多因素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0cf6f36bcd126fff7050b51.png)
关于抗震设计中影响混凝土框架结构刚度诸多因素的分析[摘要]刚度是结构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在实际设计中,由于计算模型的简化和非结构因素的作用,导致结构计算刚度与实际刚度存在一定偏差。
本文对框架结构设计过程中常见影响刚度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并初步提出设计中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刚度影响结构计算刚度与实际刚度偏差的诸多因素实际结构往往是很复杂的,进行结构计算以前,必须加以简化,用一个简化的力学计算模型来代替实际结构,这个计算模型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1],反映实际结构主要受力和变形特点,同时计算模型可以略去部分次要细节以便于计算。
计算模型简化程度取决于所使用计算工具,有比较符合实际的有限元结构计算模型,也有适用于手算的简单力学模型。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计算刚度往往与其实际刚度有较大出入,笔者认为,此偏差主要来自于现有计算软件对力学计算模型的简化,没有计入那些难于准确计算的因素造成的。
总体来说,没有计入的那些因素,常常使结构的计算刚度小于实际刚度,但在特定条件下也会使计算刚度大于实际刚度,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造成计算刚度小于实际刚度的原因有如下几种情况: 1.填充墙等非结构构件的刚度影响现有计算软件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计算中,一般无法计算填充墙、装修(饰)材料、支撑、设备等非结构构件的刚度对结构整体刚度的贡献。
实际工程中,填充墙等非结构构件,尤其是砖填充墙的刚度对结构刚度的影响是不能忽略的,由于未考虑砖填充墙的刚度常常使结构计算周期比结构实测自振周期(周期的大小与结构刚度成反比,实测周期可以直观的反应结构刚度大小)大很多,填充墙的影响与填充墙的材料性能、数量、单片墙体长度、墙体完整性(开洞情况)、平面分布及与框架的连接等情况息息相关。
定性地说,填充墙的数量多、单片墙体长度大、墙体开洞少且小、与框架连接好,它对框架结构的刚度的影响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框架节点受力性能研究及主要影响因素
![框架节点受力性能研究及主要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b5a91cc5b9f3f90f76c61bbc.png)
框架节点受力性能研究及主要影响因素摘要: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节点是结构的重要部位,起着连接结构构件,分配内力、传递内力,协调构件之间的变形,使结构整体共同工作,同时也承受着主要内力,抗震设计中要求“强节点”设计来抵抗地震剪力,节点一旦破坏,结构即告破坏。
关键词:节点;抗震性能;影响因素1框架节点受力性能研究:节点核芯区在弯矩和剪力、梁和柱端的轴力共同作用下处于多轴的复杂应力状态。
混凝土开裂前,节点应力接近于弹性分布,箍筋的应力很低。
当荷载达到最大承载力的60%~70%,核心区出现对角线方向的斜裂缝,箍筋应力突然增大。
在荷载的多次反复作用下,核心区形成交叉的两组平行斜裂缝,箍筋逐个屈服,裂缝不断开展。
同时,梁、柱内纵向钢筋受拉屈服,端部构成塑性铰,钢筋和混凝土的滑移区从构件部分逐渐地伸入节点内部,因而节点的变形增大,刚度退化。
核心区混凝土在斜向拉、压应力的交替作用下,斜裂缝多次张合,磨损严重,滞回曲线为严重的捏拢现象。
最终,核心区混凝土裂缝增大、破损剥落,承载力下降。
节点承载力和滞回特性取决于梁柱端内力的比例、轴压比、纵筋数量和箍筋构造、钢筋锚固等因素。
2结构抗震性能的特点:结构在地震时发生的相应反应称为地震反应,包括速度、加速度、位移。
同时,结构内部发生很大的变形和内力(应力),当它们超过了材料和构件的各项极限值后,结构将出现不同程度的各种破坏现象,例如钢筋屈服,显著的残余变形,混凝土裂缝,碎块或构件坠落,局部的破损,整体结构倾斜,甚至倒塌等等。
3延性的概念和表达按照研究或分析的对象,广义力-变形关系有具体的物理概念和相应的曲线形状,所有这些宏观的力-变形曲线,可概括为两类典型的形状;一类曲线有明显的尖峰,达到最大承载力(Fmax)后突然下跌;另一类曲线在临近最大承载力的上下有可观的平台,即能够经受很大的变形,而承载力没有显著降低。
一般称前者为脆性,后者为延性。
为了度量和比较结构或材料的延性,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数值指标,一般取延性或延性比。
影响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的因素
![影响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007716080740be1e650e9a85.png)
0建筑与工程 O
S I N E&T C N O CE C E H OL GYIF R N O MATO IN
20 0 8年
第3 3期
影响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的因素
张 剑 ( 肥市 给排水 设计 研 究院 安徽 合
合肥
201) 3 0 1
【 摘 要 】 筋混凝土结构框架节点的设 计是 实现三水 准抗震设计的重要环节。文章讨论 了影响框 架节点抗震性 能的一些因素, 出了优 钢 提 化 设计 的 一 些方 法 . 钢 筋 混 凝 土 框 架抗 震 设 计 时参 考 。 供 ・ 【 关键词 】 延性 ; 抗震性能; 核芯区
载 力计 算 公 式 ” ,并 未 全 面考 虑 到 影 响钢 筋 混凝 土 框架 节 点 抗 震 性 能 箍 筋 那 样 能 显 著 地 提 高 框 架 节 点 的 抗 剪 承 载力 。 28直 交 梁 . 的 各种 因素 , 得 进 一 步探 讨 研究 。 值 国 内外 的 实 际 震 害 与 试 验 研 究 表 明 , 直 于 框 架 平 面与 节 点 相 交 垂 的直交梁对框架节点核芯区混凝土具有约束作用 . 从而提高框架节点 如果 斜 向地 震 的 双 轴 效 应 使 两 个 方 向 梁 的 纵 筋 混 凝 土 强 度 直 接影 响框 架 节 点 抗 剪 承 载 力 , 于承 受 一定 荷 载 的 的 抗 剪 承 载 力 。 但 是 , 对 则降低了直交梁对节 点的约束作用。对于仅一侧有直交梁的 框 架 节 点 , 凝 土 强 度 越 高 , 梁 、 的 截 面 尺 寸越 小 , 架 节 点 核 芯 都屈服 , 混 则 柱 框 抗 区混 凝 土 的承 剪 截 面 也 相 应 减 小 。 一 定 配 箍 率 下 . 其 抗 震 性 能 反 框 架 节 点 。 剪 性 能 并 未 改 善 框架 节 点 的抗 剪 承 载 力 。 在 对 29楼板 . 而不利。《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 范》 提倡使 用 HR 4 0级钢筋 , B0 钢筋 强度 框 架 节 点 四周 的楼 板 对 节 点 核 芯 区具 有 约 束作 用 , 梁 轴 平 行 的 与 虽 然 大 于 HR 3 5级 钢 筋 , 相 同 的 设 计 条 件 下 . 钢 量 相 对 减 少 , B3 在 用 但 如 是 钢 筋 表 面 与周 边 的混 凝 土 粘 结 锚 固 能 力 下 降 . 框 架 节 点 的高 粘结 楼 板 钢筋 与 梁 上部 受力 钢 筋 协 同工 作 。 果考 虑楼 板 作 为梁 翼 缘 在 受 在 弯 过 程 中 发 挥 的 作 用 , 应 相 应 地 提 高 节 点 的剪 力 计 算 值 。 则 应 力 区 , 筋 和 混凝 土 的共 同作 用 相 对 较 差 , 筋 易 滑移 。 钢 钢
影响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的因素
![影响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bf3ff09f6bec0975f465e28d.png)
混凝土强度 直接影响框架节点抗剪承载力 , 对于承受一定 荷载 的框架节点 , 混凝 土强度越高 , 则梁 、 的截 面尺寸越小 , 柱 框架节点核芯区混凝土的承剪截面也相应减小 , 在一定配箍率 下, 对其抗震性能反而不利 。
《混凝 土 结构 设 计规 范 》( B 0 1 -20 G 5 0 ( 0 2) 提倡 使 用 k
定 程 度 的承 载 能 力 和一 定 范 围 的延 性 。
对于一榀平面框架 ,按框 架节点所在位置 ,节点主要有 4 种基本型式 : 顶层边柱节点 (广 ) 顶层中柱节点 ( 型 、 T型 ) 中 、
钢 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受力机理 。 是指通过合理 的计 算假
定模 式 。 述 由梁 、 、 描 板 柱传 来 的内力 ( 弯矩 、 力 ,、 力 轴 v剪 ) 在框架节点核芯 区的传递和由此产生的各种破坏形式 。目
框 容易发生核芯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 B 0 1—2 o ) G 5 0 o 1 中用于抗震框架 节点 均达 到屈服 。 架节点核芯 区受到很 大的剪力 。 1
理 。这 3种框架节点的受力机理 。 应用 于各种不 同的破坏 型式
和设计规范中。 新西兰 的框架节点设计以斜压杆和桁架机理共
于 卜 型节点 , 柱抗弯 承载力较 大 , 强柱弱 梁” “ 比较容易满足 ,
但梁筋 的锚 固相对薄弱 , 梁筋易发生粘结滑 移 , 角柱节点 受力
同作用 为依 据 , 国则 以梁剪机理 和斜压杆机理为主 。 美 而我 国 设计的主要计算公式是用来确定节点水平箍筋用量的 “ 框架节 点核芯 区抗 震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并未全面考虑 到影 响钢 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 震性能的各种因素 。值得进 一步探讨研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与设计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a6796e9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b3.png)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与设计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当前主要的建筑结构形式之一,其在抗震性能方面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中。
本文将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与设计,以提高建筑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一、抗震性能分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主要体现在其刚度、强度和韧性三个方面。
1. 刚度刚度是指结构在受力时抵抗变形的能力,是保证结构整体稳定性的基础。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通常具有较高的刚度,其主要受到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的影响。
在抗震设计中,应根据地震作用的水平和垂直特点,合理确定结构的刚度。
2. 强度强度是指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强度主要体现在构件的截面大小和材料的抗压和抗拉强度上。
在抗震设计中,应根据结构所处地震烈度区域和设计要求,合理确定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的强度等级。
3. 韧性韧性是指结构在受到地震荷载作用时具有较大的变形能力,能够消耗地震能量,减小地震反应。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韧性主要受到构件的延性和连接的影响。
在抗震设计中,应采用具有良好延性的构件和可靠的连接方式,确保结构具有足够的韧性。
二、抗震性能设计根据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要求,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合理选取结构形式根据建筑的高度、用途和地震烈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形式,如普通框架、剪力墙-框架结构等。
并根据具体情况增加防震措施,如设置剪力墙、加强柱-梁节点等。
2. 优化结构参数通过合理调整结构的刚度和强度等参数,实现结构的韧性和稳定性之间的平衡。
根据设计要求和结构的受力特点,选择合适的构件尺寸、钢筋配筋和混凝土强度等参数。
3. 加强结构连接结构的连接部位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的薄弱环节,需要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如焊接、螺栓连接等。
同时,应加强节点的抗震设计,通过设置剪力墙、加强节点钢筋配置等措施,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
框架结构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分析
![框架结构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c147de0e009581b6bd9eb58.png)
“ 强剪弱弯 , 弱梁强柱 , 强节 点强锚 固” 已经成 为 工程 界 的共 识 。这 种“ 能力设计 ” 的思 路使得 钢筋混 凝土 结构 在地 震作
ZHA NG XU - on h g,DONG YAN— u qi ( p o vl gn e ig, i n j n n tt t fTeh oo y De . fCii En ie r n Hel gi g I siu eo c n lg ,Habn 1 0 5 Chn ) o a r i 5 0 0, ia
Ab t a t Th e f r n e p r a r m e c n t u t n m a n y d p n s o h u tl y t e it u d r t e s r c : e p ro ma c o t l f a o s r c i i l e e d n t e d c i t o r s s n e h o i b g e a t q a ef n to h n l s i i t r i n,t e e o e n e h a t q a ef n t n h t u t r i g r e r h u k u c i n t e i e a t d s o t c o h r f r ,u d rt e e r h u k u c i , t e s r c u e o d c i t n h t u t r n e s t a h q a l mp r a ts g iia c . Be m n o u n c r r a i u tl y a d t e s r c u e i t n i h s t e e u l i o t n i n f n e i y y c a a d c l m o e a e s g a a t e h r m e s p o t g c p c t n h u t iy e s n il p t t n l z s s m ef c o so h e u r n e d t ef a u p r i a a i a d t e d c i t s e t o ,i a a y e o a t r ft e r — n y l a s i f r e o c e e f a e p t h p i t e r h u k e it n e p r o m a c , a d i r f r e h n r i f r e n o c d c n r t r m ic o n a t q a e r s s a c e f r n e n s e e r d w e en o c d c n r t r m e p t h p i te r h u k e it n e d s g . o c e e f a i o n a t q a e r s s a c e i n c Ke r s fa e s r c u e n d ; a t q a e r ss a c e f r a c ; n l z y wo d : r m t u t r ; o e e r h u k e i t n e p r o m n e a a y e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及节点抗震设计的相关问题分析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及节点抗震设计的相关问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6da5e8edd3383c4bb4cd2dc.png)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及节点抗震设计的相关问题分析作者:邓显梅来源:《科技信息·上旬刊》2017年第07期摘要:针对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梁、柱及节点在抗震设计中的相关问题,如梁柱的尺寸,柱子的轴压比以及“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的原则,进行了论述,并就设计中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框架结构;梁、柱及节点;抗震设计框架结构具有空间大、布局灵活等特点,目前已经越来越多地被采用,框架结构设计相对来讲比较复杂,尤其是在地震区,规范要求更加严格。
作为设计者应该做到既熟悉规范,又掌握有关的理论依据,这样才能较好地完成设计。
一、框架柱设计框架柱作为竖向承重构件,承载着整个结构的全部竖向荷载和由水平力引起的附加荷载,是十分重要的构件。
设计中一般采用方形或圆形截面,规范规定,矩形截面柱一、二、三级抗震等级且层数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00 mm,抗震等级为四级或层数不超过2层时,其最小截面尺寸不宜小于300mm;圆柱的截面尺寸,一、二、三级抗震等级且层数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50mm,抗震等级为四级或层数不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350mm;柱截面长边与短边的边长比不宜大于3。
确定柱截面尺寸时,应考虑到柱子的净高,以免形成短柱(柱净高H与柱截面长边之比小于4)。
短柱由于线刚度较大,在地震作用下,其延性差,容易产生剪切破坏,严重影响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
因此,在抗震设计中应尽可能不出现短柱。
但是在实际工程中,完全不出现短柱也是不可能的,比如在楼梯间处、设备夹层处等部位,必然会出现短柱。
此时设计中要采用有效措施提高柱子的延性和抗剪能力,规范要求抗震设计中短柱的箍筋应沿柱全高范围加密,从而减轻地震作用对短柱的危害。
框架柱的延性还与柱的轴向压力有关,实验和地震灾害表明,柱轴向压应力过大,柱的延性变差,容易出现脆性破坏,所以设计中应限制柱的轴向压应力,要满足规范中对柱子轴压比的要求:uN=Nc/Acfc式中:Nc—柱轴压力组合设计值;Ac—柱截面全面积;fc—柱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影响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的十四个因素
![影响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的十四个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e7b9ad0a0740be1e650e9ac4.png)
近年 来 . 着 抗 震随 在 构 的 延 性 设 计 上 ,强 剪 弱 弯 , 梁 强 柱 , 强 节 点 ” “ 弱 更 已经 成 为
工 程 界 的共 识 。这 种 “ 力 设 计 ” 能 的思 路 确 保 钢 筋 混 凝 土 结 构 在地 震 作 用 下 , 次 在 梁 端 和 柱 端 出 现 塑 性 铰 , 过 塑 性 耗 能 依 通 机 构 避 免 在 较 强 的地 震 作 用 下 结 构 产 生 严 重损 伤 和 在更 强 地 震 作 用 下 发 生 危 及 生 命 安 全 的局 部 或 整体 失 效 。 而 钢 筋 混 凝 土 框 架 节 点 在 结 构 达 到 预 计 的最 不 利 非 弹性 反 应 之 前 不 应 出 现剪切失效 , 并具 有 一 定 的耗 能 能 力 。 钢 筋 混凝 土 框 架 结 构 的 延 性 是 反 映 结 构 在 荷 载作 用 下 , 进 入 非 线 性 状 态 后 在 承 载 力 没 有 显 著 降低 情 况 下 的 变 形 能 力 。对 于 延 性 大 的 结 构 , 产 生 的 塑 性 变 形 也 大 , 永 久 变 形 其 但 太 大 . 构 可 能在 重 力 作用 下 引 起坍 塌 , 可 能 使 结 构 的 损 坏 结 也 部 位 不 可 修 复 。因 此 , 钢 筋混 凝 土 框 架 结 构 的 设 计 上 , 须 在 必 综 合 考 虑 一 定 程 度 的 承 载 能 力 和一 定 范 围 的延 性 。 钢 筋 混 凝 土 框 架 节 点 的受 力 机 理 指 通 过合 理 的 计 算 假 定 模 式 , 述 由 梁 、 、 传 来 的 内力 ( N、 T 在 框 架 节 点 核 描 板 柱 M、 V、 ) 芯 区 的传 递 和 由此 产 生 的各 种 破 坏 型 式 。 目前 较 流 行 的 有 三
关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震害的说法
![关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震害的说法](https://img.taocdn.com/s3/m/783ababf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37.png)
关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震害的说法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目前世界上常见的一种建筑结构形式,它具有抗震性能优越的特点。
然而,在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也存在一定的震害问题。
下面是关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震害的一些相关参考内容。
1.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震害类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可能出现的震害类型主要有:框架柱的弯曲破坏、梁柱节点的剪切破坏、墙柱节点的剪切破坏以及结构整体的倾覆和垮塌等。
2. 框架柱的弯曲破坏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柱在地震作用下会承受较大的弯矩,从而发生弯曲破坏。
这主要是由于地震地面运动引起的结构惯性力所导致的。
如果柱子的尺寸不足或不满足设计要求,就容易发生弯曲破坏。
3. 梁柱节点的剪切破坏梁柱节点是框架结构中最容易发生破坏的位置之一。
地震作用下,节点处会产生剪切力,如果节点的设计不合理或施工质量差,就容易出现剪切破坏。
剪切破坏会导致梁柱失去连接性能,进而影响整个结构的稳定性。
4. 墙柱节点的剪切破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墙柱节点容易受到地震作用的影响,节点处易发生剪切破坏。
这主要是由于墙体受到侧向地震力的作用,产生剪切力,导致节点破坏。
墙柱节点的剪切破坏会导致结构产生位移和变形,使整个结构的抗震性能下降。
5. 结构整体的倾覆和垮塌在极端情况下,当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所受地震力超过其承载力时,整个结构可能发生倾覆和垮塌。
这主要是由于结构的自重和地震作用导致结构失去平衡,无法继续承受外力而发生的。
倾覆和垮塌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总的来说,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存在一定的震害问题。
为了提高其抗震性能,需要遵循科学的设计和施工规范,合理选择结构形式和材料,确保结构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此外,还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及时修复和处理可能存在的缺陷和隐患,以确保结构在地震中的安全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结构质量的施工方法和措施摘要:为了解决目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节点在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钢筋排布、连接、锚固以及由此引起的钢筋密集等问题,对框架柱传统施工缝的留设以及短柱短梁等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一些改进意见和建议。
文章从建筑抗震的角度阐述了节点结构在设计与施工中要注意解决的3 个问题, 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并提出了一些有利于保证节点结构质量的施工方法和措施。
该成果对节点抗震设计与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框架结构;节点;抗震;设计与施工;措施The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measure of joint structure quality for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existing at present i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joints reinforced arrangement, connection, anchor and reinforced the resulting dense problems, the traditional column frame construction joints design and short short column beam problems such as thinking and puts forward some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 describes the node structure i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solve three problems,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s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some to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methods and measures for quality of joints. This result has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and guidance for the seismic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joints.Keywords:Frame structure; joint; seismic design;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measure1 概述工程结构设计人员对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比较重视, 随着建筑工程技术不断地提高,但钢筋混凝土框架的一些设计和施工仍有难题,如框架节点及相邻梁端和柱端的钢筋排布连接锚固等问题短柱短梁;施工缝留设位置与柱最大受力部位是否相符;钢筋过于密集对混凝土浇筑质量及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强度的影响问题等,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以数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结构节点等部位的抗震能力。
给工程结构抗震稳定性埋下质量隐患。
因此, 要加强和提高抗震结构节点处的设计和施工质量。
2 节点处混凝土强度问题2.1 节点处混凝土的强度问题在地震荷载作用下, 框架柱的破坏主要发生在接近节点处。
对于框架结构, 节点承受由梁柱传递来的轴力、弯矩、剪力的共同作用, 受力状态极其复杂, 其破坏形态主要表现为剪切破坏, 在强烈地震荷载用下节点处核心区产生斜向X 形裂缝, 把节点核心区的混凝土分成若干混凝土块体, 大幅度降低节点区域的混凝土强度; 当节点区剪压比较大时, 箍筋未屈服混凝土就剪、压酥碎而破坏, 导致整个框架破坏。
为此, 必须采用构造配筋措施来强化节点处的强度, 达到强节点目标。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 框支梁、框支柱及抗震等级为一级的框架梁、柱、节点核心区,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构造柱、芯柱、圈梁及其他构件不应低于C20。
从工程施工来看, 节点区域选用较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也是必要的。
施工规范要求在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差异较大时, 应使节点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柱相同, 这样处理对于结构抗震也存在不利的因素, 如果强调节点处的混凝土与柱相同, 则必将在梁上、柱的侧面留设垂直施工缝, 而这些位置根据结构实际恰恰是剪切力最大的部位, 施工缝的留设是不符合规范要求的, 也难以保证结构构件的施工质量。
为便于施工通常使梁板混凝土达到较高的强度等级, 但加大了水泥用量, 成本增加了。
因此, 如果将墙柱、梁板的混凝土选择相同的强度等级, 设计人员设计时应作认真核算考虑, 使其在工程结构上和经济上都合理。
2.2 节点混凝土振捣不密实的问题节点一般为梁柱交叉处, 因此, 节点处的纵横钢筋非常密集, 梁的主筋受拉钢筋几乎都弯曲锚入节点内, 柱的主筋通过节点处也占一定位置, 还要必须配置加密箍筋。
这个位置连绑扎钢筋都很困难, 浇筑混凝土时下料和振捣是极其困难的。
在节点处混凝土浇筑时, 虽然能引起施工人员的重视, 但混凝土浇筑时因插不进振捣棒而漏振或振不实, 形成松散、蜂窝、孔洞的严重情况是存在的, 不进行破坏检查不易发现。
2.3 施工缝的存在影响节点混凝土强度施工缝一般是因为客观因素或技术因素, 造成构件混凝土的浇筑不能连续进行, 浇筑间歇时间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时, 所造成新旧混凝土连接的薄弱部位。
柱的施工缝一般留在梁的下面, 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 无梁楼盖柱帽的下面等;剪力墙的施工缝一般留在楼板的上下表面处。
由上所述, 可看出节点处起着承启下的作用, 施工缝也经常留设在节点的上端或下部。
此位置承受着较大的剪应力, 是整体结构的最薄弱环节。
在每一层楼板上下表面处, 形成两道施工缝的柱、暗柱、暗梁及楼板就是框架结构及剪力墙结构中最薄弱的部位, 因此如果施工不当, 对节点抗震发挥作用影响极大。
施工规范要求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 应待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 方可进行; 在施工缝处浇筑混凝土之前,应除去施工缝表面的水泥薄膜、松动的石子和软弱的混凝土层, 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 不得积水。
在浇筑混凝土前, 施工缝处宜先铺水泥浆( 水泥: 水=1: 0.4) , 厚度为10mm~15mm, 以保证接缝的质量。
浇筑混凝土过程中, 施工缝处应细致捣实, 使其紧密结合。
3 构造措施方面问题3.1 框架结构抗震构造措施3.1.1 框架梁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2.5%, 且计入受压钢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 一级抗震不应大于0.25, 二、三级抗震不应大于0.35。
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 除按计算确定外, 一级不小于0.5, 二、三级不小于0.3。
在地震作用下, 梁端塑性铰区纵向钢筋屈服的范围一般可达1.5 倍梁高左右。
在梁端纵向钢筋屈服范围内, 加密封闭式箍筋, 可以加强对节点核芯区混凝土的约束作用, 提高塑性铰区内混凝土的极限应变值,防止在塑性铰区内发生斜裂缝破坏, 从而保证框架梁有足够的延性。
同时还为纵向受压钢筋提供侧向支撑, 防止纵筋压曲。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梁端箍筋加密区的范围和构造作了强制性规定( 见表1) 。
注: ①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 表中箍筋最小值数值应增大2mm;②d 为纵向钢筋直径; hb 为梁端截面高度。
3.1.2 框架柱框架柱和框支柱上下端箍筋应加密, 加密区的箍筋最大间距和箍筋的最小直径应符合表2 规定。
注: d 为纵向钢筋直径; 底层柱的柱根系指地下室的顶面或无地下室情况的基础顶面。
一般情况下, 框架柱箍筋加密区长度, 柱箍应取柱截面长边尺寸( 或圆形截面直径) 、柱净高的1/6 和500mm 的最大值;柱根加密区长度应取不小于该层柱净高的1/3; 当有刚性地面时, 除柱端箍加密区外尚应在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 的高度范围内加密箍筋。
3.1.3 框架节点为使混凝土框架节点具有较高的核芯强度, 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在框架节点的核芯区必须加密钢筋, 配筋量不应小于柱端加密区的实际配箍量, 还要进行节点内力分析, 并采取相应的附加措施。
为保证框架节点核芯区混凝土的抗剪承载力, 使框架梁、柱纵向钢筋有可靠的锚固条件, 对节点核芯区混凝土应进行有效地约束, 节点区内配箍特征值λv, 对于一、二、三级框架分别不小于0.12、0.10、0.08, 其箍筋体积配筋率分别不小于0.6%、0.5%和0.4%。
3.2 抗震构造措施设计人员习惯于将楼层高处的抗震墙暗梁做得与墙一样宽, 由此配筋设计时, 较少考虑到暗梁钢筋与墙中纵横钢筋及暗柱钢筋的相互关系, 因此要加强抗震墙中暗梁的配筋。
抗震设计规范要求, 暗梁外侧纵向钢筋端部必须弯折插入暗柱主筋内侧, 而实际施工较困难, 通常是直接将暗梁纵向钢筋置于暗柱主筋内侧, 这就导致暗梁纵向钢筋间的净距不能达到规范要求。
而且由于宽度较实际尺寸小, 箍筋也没有能紧密地箍牢暗梁的纵向钢筋, 这将直接影响了构件的抗裂性能。
由于暗梁与墙同宽, 墙中竖向钢筋与暗梁纵向钢筋相撞,施工图中将其置于梁两侧筋的内侧。
但在暗梁外侧纵向钢筋内移后, 墙中竖向钢筋仍然置于暗梁钢筋内侧, 其结果不但使梅花形布置的拉筋失去作用, 也降低了抗震墙强度。
这样只得将墙中竖向钢筋置于暗梁纵向钢筋外侧, 暗梁一般与连梁设计在同一高度, 而上下端经常是留置水平施工缝的位置, 承担水平施工缝的位置, 形成竖向钢筋承担水平施工缝处的全部剪力,属于水平和竖向钢筋加强区。
如果在暗梁高度范围内竖向钢筋失去水平钢筋的约束, 易产生混凝土保护层的局部破坏。
抗震墙竖向、横向分布钢筋的配筋, 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一、二、三级抗震墙的竖向和横向分布筋最小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25%; 四级抗震墙不应小于0.2%; 钢筋间距不应大于300mm, 直径不应小于8mm。
②抗震墙竖向和横向分布筋的直径不宜大于墙厚的1/10。
抗震墙两端和洞口两侧应设置边缘构件, 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抗震墙结构和一、二级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 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但墙肢底截面的轴压比较小时可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4 钢筋锚固长度方面的问题4.1 设计原因造成锚固长度不足混凝土中钢筋的锚固长度, 主梁纵向钢筋要弯折插入节点区内, 其受力状态比较复杂, 当钢筋的水平锚固长度lh 比较小时, 多会出现侧面鼓膨裂缝, 使核芯区混凝土斜向劈裂或压碎破坏; 当钢筋弯曲后垂直段比较短时, 常会出现垂直钢筋( 踢)胀破保护层而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