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基础之维生素水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殊环境条件下生活、工作的人群,以及某些疾病如 长期高热、慢性消耗性疾患等都可以使需要量相对 增高。药物的使用如异烟肼(B6)、青霉胺及口 服避孕药(叶酸、B族等)等可增加人体对某些维 生素的需要量。应激状态可增加人体对某些维生素 的需要量。 注:长期使用营养补充剂的人对于维生素需求量 增加,一旦摄入量减少,也容易出现维生素缺乏症 状。
④存在抗维生素物质: 部分维生素可由于一些称之为抗维生素的化合
物的存在而无法发挥作用,甚至使机体出现维生素 缺乏症。
如生蛋清中含有抗生物素蛋白,可与生物素紧密 结合而使之失活等。
抗维生素物质常随食物加工、烹调处理而失去活 性。
• ⑤其他原因:
• 其它营养素的缺乏,例如:蛋白质营 养不良时,血液中运送维生素A之蛋白质 retinol-binding protein 不足,导致维 生素A无法自肝脏送到各组织
泛酸
M 叶酸
H 生物素
胆碱
维生素C(抗坏血酸)
各类特点:
溶解性赋予维生素许多特征,决定了它们吸 收和在血液循环运输的方式,是否在体内贮存, 以及从体内容易流失的程度。
1、脂溶性
溶于脂肪及有机溶剂,在食物中常于脂类共 存。脂溶性维生素与脂肪类似,被淋巴组织吸收, 依靠各种蛋白质载体在血液中进行运输。脂溶性 维生素可以与其他脂肪一起贮存在肝脏和脂肪组 织,由于可以贮存,所以其中某些维生素可积累 到毒性浓度。
2、水溶性 溶于水,一般可直接吸收进入血液中,自由地
进行转移。多数都不能在组织中大量贮存。本身 及其代谢产物较易从尿中排出,因此可通过尿中 维生素的检测而了解机体代谢情况。过量的部分 会通过尿液排出。因此水溶性维生素直接产生的 毒性危险不像脂溶性维生素那样大,当然高剂量 情况除外。
3、类维生素
有些化合物,具有生物活性,有人称之为 “类维生素”,如类黄酮、肉碱、牛磺酸等。 (婴幼儿、早产儿需补充)
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高纤维膳食、低 蛋白饮食可造成维生素吸收减少等
• 先天性吸收机制的缺陷,例如恶性贫血患 者缺乏内因子
维生素B12在胃中吸收时需要一种胃粘膜分泌的“内因子”配合,才
能发挥作用。
• 后天性消化道疾病或消化吸收功能低落, 例如老年人胃酸不足而降低食物中B12成分 之消化
③维生素需要量增高: 如妊娠、哺乳期妇女、生长发育期的儿童、特
为必需的、无热量的、饮食中所需的微量的有机营养 物,维生素分子很小,含量也很少,但功能却极为强大, 某些功能还处于不断发现之中。
维生素的种类很多,化学结构各不相同,在生 理上既不是构成各种组织的主要原料,也不是体内 的能量来源,然而它在能量产生的反应中以及调节 机体物质代谢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功能
一般均无「前体」简单和复 杂的有机体均需要
不是辅脢
有「前体」或「维生素 原」只有复杂的有机体
才需要
需求
每日饮食均需提供
每日饮食之需要略宽松
缺乏
缺乏症状展现很快(数周 缺乏症状展现慢(数
到数月)
月到数年)
毒性剂量
>10倍的RDA值
6~10倍的RDA值
过量之反 应
组成元素
症状很快展现,数小时到 数天,但持续时间较短
缺乏分类
(1)原发性维生素缺乏继发性维生素缺乏。 (2)临床缺乏与亚临床缺乏。
维生素缺乏的原因
①摄入不足:
可由于膳食中供给不足或挑食、偏食而引起。 膳食中维生素含量取决于食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及 在生产、加工、储存、烹调时丢失或破坏的程度。
• ②人体吸收利用降低: 消化系统功能障碍如胆汁分泌受限可妨
碳、氢、氧和氮,另有钴 或硫
症状表现很慢,持 续的时间长,数天
到数月
只有碳,氢和氧
吸收、运 进入微血管,经肝门静脉 由乳糜管吸收淋巴
输
运送
系统运输
排出
过量与代谢产物经由尿液 部份可由胆汁排出 排出
维生素缺乏
当某种维生素长期摄入过低时会发生维生素缺 乏症。在营养素缺乏中以维生素缺乏最为多见, 维生素缺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内容
概述:维生素命名、分类、缺乏的常见原因 各论: 理化性质 吸收和代谢 维生素功能 缺乏症与过多症 机体营养状况评价 供给量及食物来源
一、概述
概念
维生素(vitamin)维生素是机体维持正常功能及细
胞内特异代谢反应所必需,但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很少 ,必需由食物供给的一类微量低分子量有机物质。
营养学基础之维生素水优秀课 件
• 维生素是机体维持正常功能所必需,但 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很少,必需由食 物供给的一组低分子量有机物质。
• 维生素可促进生长,维护正常的生育机 能,促进整体的健康、活力、长寿。充 足的维生素可促进营养素和热量的利用, 维持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与食欲,并且 维持心智健康和抵抗疾病。
4.不构成组织,也不提供能量。 5.多以辅酶或辅基的形式参与酶功能。 6.有的具有几种结构相近、活性相同的化合物。
分类
1 脂溶性
2 水溶性
维生素A (视黄醇) 维生素B1 (硫胺素)
D (钙化醇)
B2 (核黄素)
E (生育酚)
PP (烟(尼可)酸、酰胺)
K (叶绿醌)
B6 (吡哆醇、醛、胺)
B12 (钴胺素)
水溶性与脂溶性维生素之特性比对:
水溶性维生素
பைடு நூலகம்脂溶性维生素
溶解性
可溶于水
不溶于水,可溶于油脂 或有机溶剂
人体储 存量的 使用期
限
短期﹙维生素B12例外﹚B 12:3 ~ 5 年叶酸:3 ~ 4 个月 C、B2、B6:2 ~ 6 周B1、生
物素、泛酸:4 ~ 10天
中到长期A:1~ 2 年 D、E、K:2 ~ 6 周
命名
维生素一被发现,就被命名了,而且很多还被 冠以各种字母和数字。这导致至今仍然存在维生 素命名的混乱。一种维生素可有多种名称。
1、按发现的历史顺序,以英文字母顺序命名,如 维生素A、B、C、D、E等;
2、按其生理功能命名,如抗坏血酸、抗干眼病维 生素和抗凝血维生素等;
3、按其化学结构命名,如视黄醇、硫胺素和核黄 素等。
维生素的共同特点
1.以本体或前体形式(维生素原 provitamin)存在 于天然食物中。
2.不能在体内合成(维生素D除外,维生素K、B6) , 也不能大量贮存,必须食物提供。
3.机体需要量甚微,人体只需少量即可满足生理需 要,但在调节机体代谢方面起重要作用。但绝不 能缺少,否则可引起相应的维生素缺乏症。
④存在抗维生素物质: 部分维生素可由于一些称之为抗维生素的化合
物的存在而无法发挥作用,甚至使机体出现维生素 缺乏症。
如生蛋清中含有抗生物素蛋白,可与生物素紧密 结合而使之失活等。
抗维生素物质常随食物加工、烹调处理而失去活 性。
• ⑤其他原因:
• 其它营养素的缺乏,例如:蛋白质营 养不良时,血液中运送维生素A之蛋白质 retinol-binding protein 不足,导致维 生素A无法自肝脏送到各组织
泛酸
M 叶酸
H 生物素
胆碱
维生素C(抗坏血酸)
各类特点:
溶解性赋予维生素许多特征,决定了它们吸 收和在血液循环运输的方式,是否在体内贮存, 以及从体内容易流失的程度。
1、脂溶性
溶于脂肪及有机溶剂,在食物中常于脂类共 存。脂溶性维生素与脂肪类似,被淋巴组织吸收, 依靠各种蛋白质载体在血液中进行运输。脂溶性 维生素可以与其他脂肪一起贮存在肝脏和脂肪组 织,由于可以贮存,所以其中某些维生素可积累 到毒性浓度。
2、水溶性 溶于水,一般可直接吸收进入血液中,自由地
进行转移。多数都不能在组织中大量贮存。本身 及其代谢产物较易从尿中排出,因此可通过尿中 维生素的检测而了解机体代谢情况。过量的部分 会通过尿液排出。因此水溶性维生素直接产生的 毒性危险不像脂溶性维生素那样大,当然高剂量 情况除外。
3、类维生素
有些化合物,具有生物活性,有人称之为 “类维生素”,如类黄酮、肉碱、牛磺酸等。 (婴幼儿、早产儿需补充)
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高纤维膳食、低 蛋白饮食可造成维生素吸收减少等
• 先天性吸收机制的缺陷,例如恶性贫血患 者缺乏内因子
维生素B12在胃中吸收时需要一种胃粘膜分泌的“内因子”配合,才
能发挥作用。
• 后天性消化道疾病或消化吸收功能低落, 例如老年人胃酸不足而降低食物中B12成分 之消化
③维生素需要量增高: 如妊娠、哺乳期妇女、生长发育期的儿童、特
为必需的、无热量的、饮食中所需的微量的有机营养 物,维生素分子很小,含量也很少,但功能却极为强大, 某些功能还处于不断发现之中。
维生素的种类很多,化学结构各不相同,在生 理上既不是构成各种组织的主要原料,也不是体内 的能量来源,然而它在能量产生的反应中以及调节 机体物质代谢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功能
一般均无「前体」简单和复 杂的有机体均需要
不是辅脢
有「前体」或「维生素 原」只有复杂的有机体
才需要
需求
每日饮食均需提供
每日饮食之需要略宽松
缺乏
缺乏症状展现很快(数周 缺乏症状展现慢(数
到数月)
月到数年)
毒性剂量
>10倍的RDA值
6~10倍的RDA值
过量之反 应
组成元素
症状很快展现,数小时到 数天,但持续时间较短
缺乏分类
(1)原发性维生素缺乏继发性维生素缺乏。 (2)临床缺乏与亚临床缺乏。
维生素缺乏的原因
①摄入不足:
可由于膳食中供给不足或挑食、偏食而引起。 膳食中维生素含量取决于食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及 在生产、加工、储存、烹调时丢失或破坏的程度。
• ②人体吸收利用降低: 消化系统功能障碍如胆汁分泌受限可妨
碳、氢、氧和氮,另有钴 或硫
症状表现很慢,持 续的时间长,数天
到数月
只有碳,氢和氧
吸收、运 进入微血管,经肝门静脉 由乳糜管吸收淋巴
输
运送
系统运输
排出
过量与代谢产物经由尿液 部份可由胆汁排出 排出
维生素缺乏
当某种维生素长期摄入过低时会发生维生素缺 乏症。在营养素缺乏中以维生素缺乏最为多见, 维生素缺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内容
概述:维生素命名、分类、缺乏的常见原因 各论: 理化性质 吸收和代谢 维生素功能 缺乏症与过多症 机体营养状况评价 供给量及食物来源
一、概述
概念
维生素(vitamin)维生素是机体维持正常功能及细
胞内特异代谢反应所必需,但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很少 ,必需由食物供给的一类微量低分子量有机物质。
营养学基础之维生素水优秀课 件
• 维生素是机体维持正常功能所必需,但 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很少,必需由食 物供给的一组低分子量有机物质。
• 维生素可促进生长,维护正常的生育机 能,促进整体的健康、活力、长寿。充 足的维生素可促进营养素和热量的利用, 维持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与食欲,并且 维持心智健康和抵抗疾病。
4.不构成组织,也不提供能量。 5.多以辅酶或辅基的形式参与酶功能。 6.有的具有几种结构相近、活性相同的化合物。
分类
1 脂溶性
2 水溶性
维生素A (视黄醇) 维生素B1 (硫胺素)
D (钙化醇)
B2 (核黄素)
E (生育酚)
PP (烟(尼可)酸、酰胺)
K (叶绿醌)
B6 (吡哆醇、醛、胺)
B12 (钴胺素)
水溶性与脂溶性维生素之特性比对:
水溶性维生素
பைடு நூலகம்脂溶性维生素
溶解性
可溶于水
不溶于水,可溶于油脂 或有机溶剂
人体储 存量的 使用期
限
短期﹙维生素B12例外﹚B 12:3 ~ 5 年叶酸:3 ~ 4 个月 C、B2、B6:2 ~ 6 周B1、生
物素、泛酸:4 ~ 10天
中到长期A:1~ 2 年 D、E、K:2 ~ 6 周
命名
维生素一被发现,就被命名了,而且很多还被 冠以各种字母和数字。这导致至今仍然存在维生 素命名的混乱。一种维生素可有多种名称。
1、按发现的历史顺序,以英文字母顺序命名,如 维生素A、B、C、D、E等;
2、按其生理功能命名,如抗坏血酸、抗干眼病维 生素和抗凝血维生素等;
3、按其化学结构命名,如视黄醇、硫胺素和核黄 素等。
维生素的共同特点
1.以本体或前体形式(维生素原 provitamin)存在 于天然食物中。
2.不能在体内合成(维生素D除外,维生素K、B6) , 也不能大量贮存,必须食物提供。
3.机体需要量甚微,人体只需少量即可满足生理需 要,但在调节机体代谢方面起重要作用。但绝不 能缺少,否则可引起相应的维生素缺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