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最外层不超过8个(K层不超过2个) 次外层不超过18个,
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上述规律相互制约,相互联系!
前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的特殊性
(1)原子核中无中子的原子:__11_H____ (2)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L_i_、__N__a_、__K__、 H
(3)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B_e_、__M__g_、__C__a_、__H_e__ (4)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B__e_、__A_r__ (5)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的元素:_C____
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1、原子结构
问题1:原子是怎样构成的? 质子 Z
A
原子 Z X
原子核 中子 N 核外电子
质子:决定元素的种类, 与中子共同决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电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尤其是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元素的化学性质
中子:决定同位素的种类, 与质子共同决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观察思考3〕观察下表:3~9、11~17号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 与最低化合价。
3~9号 元素
Li(锂)Be(铍)B(硼)C(碳) N(氮) O(氧) F(氟)
Ne (氖)
最高正价 +1 +2 +3 +4 +5 — —
最低负价 —
—
—
-4
-3
-2
-1
0
11~17号 元素
Na (钠)
Mg (镁)
Al(铝)Si(硅) P(磷)
交流与讨论: 根据图像思考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半径有什么样 的变化规律?与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有什么关系?
结论2: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 元素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每隔一定数目,元素原子半径 重复由大到小的变化趋势(稀 有气体元素除外)
原子半径的比较方法: 从左到右,逐渐减小; 从上到下,逐渐增大。 (稀有气体元素除外)
二、元素周期律
〔观察思考2〕观察下表:原子序数为3~9、11~17的 元素的原子半径。用横坐标表示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 电子数,以纵坐标表示原子半径,根据数据表作图,
表示出3~9、11~17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原 子半径的函数图像。
3~9号 元素
原子半 径/pm
Li(锂) Be(铍) B(硼) C(碳)
+1 +2
+3
+4 +5 +6 +7
NaOH Mg(OH)2 Al(OH)3 H4SiO4 H3PO4 H2SO4 HClO4
强碱 中强碱 两性 弱酸 中强酸 强酸 最强酸
小结: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随原子序 原子半径; 数递增 元素化合价;
均呈周期 性变化
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
二、元素周期律
1、概念:
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不可能是( D )
A.X3YZ4 B.XYZ2 C.XYZ3 D.X2YZ4
随堂练习:
6、用相应化学式回答原子序数1-18号元素的有关问题:
① 除稀有气体外,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Na 。 ②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 NaOH 。 ③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呈两性的是 Al(OH)3。 ④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 HClO4 。 ⑤ 能形成气态氢化物且最稳定的是 HF 。 ⑥ 元素化合价最高的是 Cl 。
A 电子数
B 最外层电子数
C 电子层数 D 次外层电子数
随堂练习:
4、已知R2+核内共有N个中子,R的质量数为A,
m g R2+中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D )
A. m(A N) mol
A (A N 2)
C. A m mol
B. m(AN 2)mol
A
D. m(AN 2) mol
含义: Z n
A:代表质量数; Z:代表核电荷数或质子数;
P:代表离子的价态;m:代表化合价 n:代表原子个数
关系:①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②原子:Z=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原子核外电子数
离子:Z=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离子所带电荷数
阳离子ZMn+: 核外电子数=Z-n 阴离子ZMm-: 核外电子数=Z+m
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2、原子结构示意图
各电子层排布的电子数
电子层(从里到外依次为K、L、M······层) 核电荷数
原子核
1-18号原子结构示意图
思考: 你能由上述原子结构示意图总结出原
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吗?
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1)核外电子按能量高低分层排布(运动)
2、在下列元素中,最高正化合价数值最大的是 ( C )
A.Na B.F C.S
D.Ar
随堂练习:
3、从原子序数11依次增加到17,下列所述递变关系中, 错误的是( ) A.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B.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C.最高正化合价数值逐渐增大 D.从硅到氯,最低负化合价从-4到-1
4、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Y的最高价
S(硫) Cl(氯)
Ar (氩)
最高正价 +1 +2 +3 +4 +5 +6 +7
最低负价 —
—
—
-4
-3
-2
-1
0
思考: 观察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结
合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思考它们之间
是否存在一定的联系?O和F无最高正价!
结论:(1)元素最高正化合价=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元素最高正化合价+|元素最低负化合价|=8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 的变化的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2、本质: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是元素原子核外 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随堂练习:
1、R元素形成的化合物RH3,其中R的化合价是其 最低负化合价,则R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 C)
A.RO2
B.RO3
C.R2O5
D.R2O7
电子层:
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通常运动区域离 核的远近不同,将核外电子运动的不同
区域称为电子层。
电子层数n 1 2 3 4 5 6 7
电子层符号 K L M N O P Q
电子能量 低
高
离核距离 近
远
小结:
n越大,电子离核越远, 其能量也越高!
表1—1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元素
各电子层的电子数 KLMN O P
随堂练习:
1、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画出下列微粒的结构 示意图。
(1)3Li、55Cs
(2)9F、53I
(3)11Na+ 16S2-
2、与OH-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微粒是( A)
A、F- B、NH3 C、H2O D、Na+ 3、核电荷数分别为16的元素和4的元素的原子相比
较,前者的下列数据是后者的4倍的是( AD )
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1、原子结构
A
原子 X Z
(不带电)
质子 Z (+)
原子核
(+)
中子 N (不带电)
核外电子 (-)
问题2: 质子、中子、电子的电性和电量怎样?
1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中子不带电 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1、原子结构
+--p
X 问题3: A m+-- 中各个字母的含义、关系是什么?
A
5、已知A2-、B-、C+、D2+、E3+五种简单离子的核
外电子数相等,与它们对应的原子的核电荷数由大
到小的顺序是E>D>C>B>A 。
二、元素周期律
〔观察思考1〕观察下表,请说出随着核电荷数的递 增,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排布呈 现了怎样的周期性的变化?
结论1: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 子数从1到8(或2)依次递增,呈周期性变化。
纵行:将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 按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列。
3。周期
(1)周期是指一横行,共分7个周期 (2)周期的分类及所含元素特点
类别
周期序 数
起止元素
包括元素种 类
短
1
H →He
2
周
2
Li→Ne
8
期
3
Leabharlann Baidu
Na→Ar
8
长
4
K →Kr
18
周
5
Rb→Xe
18
期
6
Cs→Rn
知识拓展
你能否比较下列微粒半径的大小呢?
K+ < Cs+,O2- > F-, Na+ >Mg2+ ,Na+ < ClNa > Na+,Cl < Cl-, Na+ <F-
〔观察思考3〕观察下表:3~9、11~17号元素的最高 正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
3~9号 元素
Li(锂)Be(铍)B(硼)C(碳) N(氮) O(氧) F(氟)
原子半径的比较方法:从左到右,逐渐减小;从上到下, 逐渐增大。(稀有气体元素除外)
思考 在1~18号元素原子中半径最小的原子和半
径最大的原子分别是什么?
1~18号元素原子中半径最小的原子是氢原子,
[练习]
半径最大的原子为钠原子。
比较原子半径的大小(填“>”或“<”)
K <Cs,O >F,Na >Mg,Na > Cl,Na > F
152
111
88
77
N(氮) 70
O(氧) 66
F(氟) 64
Ne(氖) —
11~17 号元素 Na(钠) Mg(镁) Al(铝) Si(硅) P(磷)
原子半
径/pm
186
160
143
117
110
S(硫) 104
Cl(氯) Ar(氩)
99
—
提示:(1)稀有气体元素原子半径的测定依据与其它元素不同,没有可比性。 (2)表中数据的单位是pm(皮米),1pm=10-12m。
氧化物的化学式为YO3,则它们形成的化合
物可能是:( B )
A.XY2
B.X2Y3
C.X3Y2
D.XY
随堂练习:
5、X、Y、Z是1~18号元素中的三种。X元素的原 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Y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 只有K层和L层电子总数的一半;Z元素原子的L 层电子数比Y原子L层电子数少2个。这3种元素
Ne (氖)
最高正价 +1 +2 +3 +4 +5 — —
最低负价 —
—
—
-4
-3
-2
-1
0
11~17号 元素
Na (钠)
Mg (镁)
Al(铝)Si(硅) P(磷)
S(硫) Cl(氯)
Ar (氩)
最高正价 +1 +2 +3 +4 +5 +6 +7
最低负价 —
—
—
-4
-3
-2
-1
0
结论3: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呈周 期性变化,每隔一定数目,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重复 出现由+1到+7递增,最低负化合价由-4到-1递增的变 化。(稀有气体元素除外)
是次外层3倍的是:_O_;是次外层4倍的是:_N_e_. (6)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H__、__B_e_、__A_l__ (7)电子总数为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的是:__B_e______ (8)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的元素:_S_i、___L_i _ (9)内层电子数之和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_L__i、__P___
K
Ca
动
金属
非金属
元素周期律
门捷列夫( 1834-
1907),俄国化学家。
31
三、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
2。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电中性原子)
横行: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 按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探究活动1〕
物质
Na
实验
与水 冷水 反应剧烈 反应
(剧烈 程度) 热水
与盐酸反应 (剧烈程度)
Mg 无明显现象 热水较快
剧烈
Al 较剧烈
整合与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科学方法 (归纳法)
元素 周期律
科学精神
29
交流与讨论
②根据最外层电子数与核电荷数的关系, 尝试排出原
子序数为1-18号元素化学元素表。
思考: 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元素的化学性质是否
也会有相应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呢?
信息提示!
1、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① 单质还原性越强
② 与水或酸置换氢气越容易
金属性越强
③ 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碱性越强
2、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① 单质氧化性越强
② 与氢气反应越容易 ③ 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④ 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越强
非金属性越 强
[探究活动]11—17号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11Na 12Mg 13Al 金属性 减弱
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减弱
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减弱
14Si 15P 16S 17Cl 非金属性 增强 与H2反应难易程度 容易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增强
SiH4 < PH3 < H2S< HCl 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 碱性减弱 最高价含氧酸 酸性增强
2He(氦) 2 10Ne(氖) 2 8 18Ar(氩) 2 8 8 36Kr(氪) 2 8 18 8 54Xe(氙) 2 8 18 18 8 86Rn(氡) 2 8 18 32 18 8
稀有气体最外层都已达8电子(或He 2电子)稳定结构!
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2)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一低四不超) a.能量最低原理 电子一般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 里, 即最先排布K层;当K层排满后,再排布 L层;当L层排满后,再排布M层;…… b.各层最多容纳2n2 个电子
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上述规律相互制约,相互联系!
前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的特殊性
(1)原子核中无中子的原子:__11_H____ (2)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L_i_、__N__a_、__K__、 H
(3)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B_e_、__M__g_、__C__a_、__H_e__ (4)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B__e_、__A_r__ (5)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的元素:_C____
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1、原子结构
问题1:原子是怎样构成的? 质子 Z
A
原子 Z X
原子核 中子 N 核外电子
质子:决定元素的种类, 与中子共同决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电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尤其是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元素的化学性质
中子:决定同位素的种类, 与质子共同决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观察思考3〕观察下表:3~9、11~17号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 与最低化合价。
3~9号 元素
Li(锂)Be(铍)B(硼)C(碳) N(氮) O(氧) F(氟)
Ne (氖)
最高正价 +1 +2 +3 +4 +5 — —
最低负价 —
—
—
-4
-3
-2
-1
0
11~17号 元素
Na (钠)
Mg (镁)
Al(铝)Si(硅) P(磷)
交流与讨论: 根据图像思考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半径有什么样 的变化规律?与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有什么关系?
结论2: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 元素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每隔一定数目,元素原子半径 重复由大到小的变化趋势(稀 有气体元素除外)
原子半径的比较方法: 从左到右,逐渐减小; 从上到下,逐渐增大。 (稀有气体元素除外)
二、元素周期律
〔观察思考2〕观察下表:原子序数为3~9、11~17的 元素的原子半径。用横坐标表示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 电子数,以纵坐标表示原子半径,根据数据表作图,
表示出3~9、11~17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原 子半径的函数图像。
3~9号 元素
原子半 径/pm
Li(锂) Be(铍) B(硼) C(碳)
+1 +2
+3
+4 +5 +6 +7
NaOH Mg(OH)2 Al(OH)3 H4SiO4 H3PO4 H2SO4 HClO4
强碱 中强碱 两性 弱酸 中强酸 强酸 最强酸
小结: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随原子序 原子半径; 数递增 元素化合价;
均呈周期 性变化
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
二、元素周期律
1、概念:
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不可能是( D )
A.X3YZ4 B.XYZ2 C.XYZ3 D.X2YZ4
随堂练习:
6、用相应化学式回答原子序数1-18号元素的有关问题:
① 除稀有气体外,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Na 。 ②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 NaOH 。 ③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呈两性的是 Al(OH)3。 ④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 HClO4 。 ⑤ 能形成气态氢化物且最稳定的是 HF 。 ⑥ 元素化合价最高的是 Cl 。
A 电子数
B 最外层电子数
C 电子层数 D 次外层电子数
随堂练习:
4、已知R2+核内共有N个中子,R的质量数为A,
m g R2+中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D )
A. m(A N) mol
A (A N 2)
C. A m mol
B. m(AN 2)mol
A
D. m(AN 2) mol
含义: Z n
A:代表质量数; Z:代表核电荷数或质子数;
P:代表离子的价态;m:代表化合价 n:代表原子个数
关系:①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②原子:Z=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原子核外电子数
离子:Z=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离子所带电荷数
阳离子ZMn+: 核外电子数=Z-n 阴离子ZMm-: 核外电子数=Z+m
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2、原子结构示意图
各电子层排布的电子数
电子层(从里到外依次为K、L、M······层) 核电荷数
原子核
1-18号原子结构示意图
思考: 你能由上述原子结构示意图总结出原
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吗?
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1)核外电子按能量高低分层排布(运动)
2、在下列元素中,最高正化合价数值最大的是 ( C )
A.Na B.F C.S
D.Ar
随堂练习:
3、从原子序数11依次增加到17,下列所述递变关系中, 错误的是( ) A.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B.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C.最高正化合价数值逐渐增大 D.从硅到氯,最低负化合价从-4到-1
4、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Y的最高价
S(硫) Cl(氯)
Ar (氩)
最高正价 +1 +2 +3 +4 +5 +6 +7
最低负价 —
—
—
-4
-3
-2
-1
0
思考: 观察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结
合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思考它们之间
是否存在一定的联系?O和F无最高正价!
结论:(1)元素最高正化合价=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元素最高正化合价+|元素最低负化合价|=8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 的变化的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2、本质: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是元素原子核外 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随堂练习:
1、R元素形成的化合物RH3,其中R的化合价是其 最低负化合价,则R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 C)
A.RO2
B.RO3
C.R2O5
D.R2O7
电子层:
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通常运动区域离 核的远近不同,将核外电子运动的不同
区域称为电子层。
电子层数n 1 2 3 4 5 6 7
电子层符号 K L M N O P Q
电子能量 低
高
离核距离 近
远
小结:
n越大,电子离核越远, 其能量也越高!
表1—1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元素
各电子层的电子数 KLMN O P
随堂练习:
1、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画出下列微粒的结构 示意图。
(1)3Li、55Cs
(2)9F、53I
(3)11Na+ 16S2-
2、与OH-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微粒是( A)
A、F- B、NH3 C、H2O D、Na+ 3、核电荷数分别为16的元素和4的元素的原子相比
较,前者的下列数据是后者的4倍的是( AD )
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1、原子结构
A
原子 X Z
(不带电)
质子 Z (+)
原子核
(+)
中子 N (不带电)
核外电子 (-)
问题2: 质子、中子、电子的电性和电量怎样?
1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中子不带电 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1、原子结构
+--p
X 问题3: A m+-- 中各个字母的含义、关系是什么?
A
5、已知A2-、B-、C+、D2+、E3+五种简单离子的核
外电子数相等,与它们对应的原子的核电荷数由大
到小的顺序是E>D>C>B>A 。
二、元素周期律
〔观察思考1〕观察下表,请说出随着核电荷数的递 增,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排布呈 现了怎样的周期性的变化?
结论1: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 子数从1到8(或2)依次递增,呈周期性变化。
纵行:将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 按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列。
3。周期
(1)周期是指一横行,共分7个周期 (2)周期的分类及所含元素特点
类别
周期序 数
起止元素
包括元素种 类
短
1
H →He
2
周
2
Li→Ne
8
期
3
Leabharlann Baidu
Na→Ar
8
长
4
K →Kr
18
周
5
Rb→Xe
18
期
6
Cs→Rn
知识拓展
你能否比较下列微粒半径的大小呢?
K+ < Cs+,O2- > F-, Na+ >Mg2+ ,Na+ < ClNa > Na+,Cl < Cl-, Na+ <F-
〔观察思考3〕观察下表:3~9、11~17号元素的最高 正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
3~9号 元素
Li(锂)Be(铍)B(硼)C(碳) N(氮) O(氧) F(氟)
原子半径的比较方法:从左到右,逐渐减小;从上到下, 逐渐增大。(稀有气体元素除外)
思考 在1~18号元素原子中半径最小的原子和半
径最大的原子分别是什么?
1~18号元素原子中半径最小的原子是氢原子,
[练习]
半径最大的原子为钠原子。
比较原子半径的大小(填“>”或“<”)
K <Cs,O >F,Na >Mg,Na > Cl,Na > F
152
111
88
77
N(氮) 70
O(氧) 66
F(氟) 64
Ne(氖) —
11~17 号元素 Na(钠) Mg(镁) Al(铝) Si(硅) P(磷)
原子半
径/pm
186
160
143
117
110
S(硫) 104
Cl(氯) Ar(氩)
99
—
提示:(1)稀有气体元素原子半径的测定依据与其它元素不同,没有可比性。 (2)表中数据的单位是pm(皮米),1pm=10-12m。
氧化物的化学式为YO3,则它们形成的化合
物可能是:( B )
A.XY2
B.X2Y3
C.X3Y2
D.XY
随堂练习:
5、X、Y、Z是1~18号元素中的三种。X元素的原 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Y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 只有K层和L层电子总数的一半;Z元素原子的L 层电子数比Y原子L层电子数少2个。这3种元素
Ne (氖)
最高正价 +1 +2 +3 +4 +5 — —
最低负价 —
—
—
-4
-3
-2
-1
0
11~17号 元素
Na (钠)
Mg (镁)
Al(铝)Si(硅) P(磷)
S(硫) Cl(氯)
Ar (氩)
最高正价 +1 +2 +3 +4 +5 +6 +7
最低负价 —
—
—
-4
-3
-2
-1
0
结论3: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呈周 期性变化,每隔一定数目,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重复 出现由+1到+7递增,最低负化合价由-4到-1递增的变 化。(稀有气体元素除外)
是次外层3倍的是:_O_;是次外层4倍的是:_N_e_. (6)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H__、__B_e_、__A_l__ (7)电子总数为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的是:__B_e______ (8)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的元素:_S_i、___L_i _ (9)内层电子数之和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_L__i、__P___
K
Ca
动
金属
非金属
元素周期律
门捷列夫( 1834-
1907),俄国化学家。
31
三、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
2。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电中性原子)
横行: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 按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探究活动1〕
物质
Na
实验
与水 冷水 反应剧烈 反应
(剧烈 程度) 热水
与盐酸反应 (剧烈程度)
Mg 无明显现象 热水较快
剧烈
Al 较剧烈
整合与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科学方法 (归纳法)
元素 周期律
科学精神
29
交流与讨论
②根据最外层电子数与核电荷数的关系, 尝试排出原
子序数为1-18号元素化学元素表。
思考: 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元素的化学性质是否
也会有相应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呢?
信息提示!
1、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① 单质还原性越强
② 与水或酸置换氢气越容易
金属性越强
③ 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碱性越强
2、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① 单质氧化性越强
② 与氢气反应越容易 ③ 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④ 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越强
非金属性越 强
[探究活动]11—17号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11Na 12Mg 13Al 金属性 减弱
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减弱
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减弱
14Si 15P 16S 17Cl 非金属性 增强 与H2反应难易程度 容易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增强
SiH4 < PH3 < H2S< HCl 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 碱性减弱 最高价含氧酸 酸性增强
2He(氦) 2 10Ne(氖) 2 8 18Ar(氩) 2 8 8 36Kr(氪) 2 8 18 8 54Xe(氙) 2 8 18 18 8 86Rn(氡) 2 8 18 32 18 8
稀有气体最外层都已达8电子(或He 2电子)稳定结构!
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2)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一低四不超) a.能量最低原理 电子一般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 里, 即最先排布K层;当K层排满后,再排布 L层;当L层排满后,再排布M层;…… b.各层最多容纳2n2 个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