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一、心理现实主义
定义
心理现实主义就是传统文学从现实主义走向现代主义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文学思潮。

在小说创作中,将对现实生活的如实描写、心理探测、性格刻画、环境写实与某些象征、怪诞手法融为一体,被称为“心理现实主义”。

文学特点
心理现实主义的创作放弃了以往现实主义作品的道德,社会,政治批评,更加注重“心理现实主义”,将注意力集中于边缘化的,有心理创伤的个人,将她们内在的动物性,以诗化的语言,抒情的风格搬上戏剧舞台。

在心理现实主义创作中,作家与作品在本质上就是分离的,读者从作品中了解到作家就是“私下的自我”,而现实生活中的作家则就是“公开的自我”,创作过程就就是从“公开的自我”到“私下的自我”的演变过程。

由于大多数人的外部自我都就是以伪装形式出现的,因此,最真实最有价值的自我则潜藏在人的灵魂之中。

这种对作家、作品与现实间相互关系的独特认识与处理,就是心理现实主义作品的最大特点。

代表作家
1、亨利·詹姆斯
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1843年4月15日-1916年2月28日),19世纪美国继霍桑、麦尔维尔之后最伟大的小说家,亨利·詹姆斯开创了心理分析小说的先河,在她的笔下,出现了仿佛就是迷宫般的普通人的内心世界,她也就是美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大文豪。

亨利·詹姆斯出身于纽约的上层知识分子家庭,父兄都就是美国颇具声望的哲学家。

由于家境富裕,亨利·詹姆斯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掌握多种语言。

詹姆斯本人长期旅居欧洲,对19世纪末美国与欧洲的上层生活有细致入微的观察。

詹姆斯的主要作品就是小说,此外也写了许多文学评论、游记、传记与剧本。

她的小说常写美国人与欧洲人之间交往的问题;成人的罪恶如何影响并摧残了纯洁、聪慧的儿童;物质与精神之间的矛盾;艺术家的孤独,作家与艺术家的生活等。

她的创作对20世纪崛起的现代派及后现代派文学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

2、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
《一位女士的画像》The Portrait of a Lady (1881)
1881年出版的《一位女士的画像》,就是她早期创作中最具代表意义的作品。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伊莎贝尔从美国移居英国。

在一次意大利之行中,她认识了一位长期侨居欧洲的美国人,感到她趣味高雅、修养良好,就毫不犹豫地嫁给了她。

婚后发现丈夫爱的就是她的财产。

伊莎贝尔在经过一系列痛苦的思索之后,还就是决定维持与她的婚姻。

小说表现了美国资产者同欧洲封建贵族相处时相互吸引又相互抵触的主题。

《波士顿人》The Bostonians (1886)
亨利·詹姆斯在《波士顿人》这部小说之中,重点塑造了奥利弗与卫瑞娜两个女性角色的矛盾与挣扎,并且以她们相互之间的价值观碰撞,充分表现出现代思想下欲望可能造成的伤害。

詹姆斯也通过卫瑞娜的选择表明了人有权利选择自己的自由,无论就是女性或者男性,都无法桎梏这样一种追求自由的权利。

中篇小说:
《黛西·米勒》Daisy Miller (1878)
弗雷德里克到欧洲旅行,在旅馆认识了米勒先生一家,并爱上了她的女儿黛西。

随着感情深入的发展,弗雷德听信她言,且亲眼瞧见黛西与别的男人夜游娱乐场,认为她就是一个轻浮女子。

不料黛西染上了热病,在弥留之际给她留下一张纸条表达了自己的忠贞爱情,弗雷德里克懊悔莫及
《螺丝在拧紧》The Turn of the Screw (1898)
一些批评家把它归入幻想文学、恐怖文学或哥特式小说。

实际上它还就是一部心理剧,讲述女主人公意识经受考验的过程。

女主人公作为家庭女教师受雇去一个庄园照顾小孩子迈尔斯与弗罗拉。

这位女教师在她任职期间,感到她的前任与庄园男仆的鬼魂时常在庄园显现,同时她又想从迈尔斯、弗罗拉与女管家格罗斯太太那里证实自己瞧到的并非幻像。

这些鬼魂有意伤害庄园里的孩子们,使她们变得狡黠,这一切使得女主人公的营救过程变得更加复杂。

《丛林猛兽》The Beast in the Jungle (1903)
在《丛林猛兽》中,男主人公虚度年华,在过多的考虑与权衡就是非中错过了炽热、真挚的爱情。

她力戒自我中心主义,但仍为自我中心主义所束缚。

作者揭示了一个受过高深教育而富有情操的男子最终的虚弱与无能为力。

这部小说的文风十分复杂,多用冗长的句子,堆砌副词与比喻,有猜谜一样的对话,意思含混。

二、地方色彩主义
定义
地方色彩指的就是十九世纪晚期的一群作家,她们的小说具有明显的地方文化特色,如某个地区的特有的言语、风俗与行为规范。

它们还包括造就人的思维与行动的典型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等物理背景。

地方色彩主义者的最终目的就就是要创造出一个可以与外部世界相区分的本土小世界。

赫姆林·加兰德就是这一群作家的开拓者;其她著名的作家还包括马克·吐温,布莱特·哈特以及维拉·凯瑟等。

代表作家
1、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美国著名作家与演说家,真实姓名就是萨缪尔·兰亨·克莱门(Samuel Langhorne Clemens)。

“马克·吐温”就是她的笔名,原就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测水的深度的术语。

马克·吐温12岁时,父亲去世,她只好停学,到工厂当小工。

后来她又换了不少职业,曾做过密西西比河的领航员、矿工及新闻记者工作,然后渐渐地着手写一些有趣的小品,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

马克·吐温一生写了大量作品,题材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

从内容上说,她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表达了这位当过排字工人与水手的作家强烈的正义感与对普通人民的关心;从风格上说,专家们与一般读者都认为,幽默与讽刺就是她的写作特点。

马克·吐温经历了美国从初期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与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前期以辛辣的讽刺见长,到了后期语言更为暴露激烈。

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的林肯”。

她于1910年4月21日去世,享年七十五岁,安葬于纽约州艾玛拉。

2、主要作品
《傻子出国记》Innocents Abroad (1869)
《傻子出国记》为通讯集,就是马克·吐温的旅欧报道。

写天真无知的美国人在欧洲的旅游见闻,滑稽、诙谐,表现出美国人在欧洲封建社会及其印记面前的优越感。

《艰苦岁月》Roughing it (1872)
全书由几百个妙趣横生的小故事构成,读之既令人捧腹,为之绝倒,又活脱脱勾画出当年美国西部生活五花八门的突兀现实,就是社会的面面观与众生相:发财与挥霍,追求与冒险,野心与欲望,强力与巧智,希望、奋斗、钻营、落空、潦倒、幻灭……在万头攒动的黄金梦幻中,展现出一幅幅目不暇接的喜剧画图,喜剧现实的夸张与幽默化,在马克·吐温笔下,铸成了这部脍炙人口的《艰苦岁月》。

《镀金时代》The Gilded Age (1873)
《镀金时代》就是马克·吐温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发表于1873年,通过对一位企业家兼政客的描写,揭露了西部投机家、东部企业家与政府官吏三位一体掠夺国家与人民财富的黑幕。

“闪光”所掩盖的其实就是种种丑陋不堪的社会现实。

《镀金时代》,一个绝佳的书名。

美国正处在经济迅速发展的“黄金时代”,一个“遍地黄金”的时代。

但又有多少人包括道貌岸然的议员、政客们,借此机会假公济私,投机取巧,行贿受贿,贪污腐化,中饱私囊。

表面繁荣,掩盖着腐败的风气、道德的沦丧及其它潜在的危机。

所谓“黄金时代”,只不过就是个内里虚空,矛盾重重的“镀金时代”――一个时代的梦破灭了。

后来的历史学家们也沿用了这一形象化的概念来解说这个时代,可见其具有极强的概括力。

《汤姆·索亚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1876)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世纪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

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敢于探险、追求自由,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
英雄事业。

小说的时代在南北战争前,写的虽就是圣彼得堡小镇,但该镇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就是当时美国社会的缩影。

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冒险经历,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与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与批判,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1884)
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就跟大家见面的哈克贝利·费恩。

哈克贝利就是一个聪明、善良、勇敢的白人少年。

她为了追求自由的生活,逃亡到密西西比河上。

在逃亡途中,她遇到了黑奴吉姆。

吉姆就是一个勤劳朴实、热情诚实、忠心耿耿的黑奴,她为了逃脱被主人再次卖掉的命运,从主人家中出逃。

两个人历经种种奇遇。

这部小说从思想到技巧都有许多创新。

小说赞扬了男孩哈克贝利的机智与善良,谴责了宗教的虚伪与信徒的愚昧,同时,塑造了一位富有尊严的黑奴形象。

它就是马克吐温作品精选中最杰出的一部。

《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Life on the Mississippi (1883)
这本书中饶富自传性,有描述、有插曲、有寓言、也有引用,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与艺术价值,就是一部结构雄伟,内容丰富的叙事诗。

以幽默嘲讽风格著称的马克吐温,在书中呈现温暖的追忆与淡淡的忧愁。

全书共六十章,作者以朴素、柔与、正确的语言把密西西比河的伟大容貌描绘得淋漓尽致,刻画了她亲身经历的十九世纪后半以后的美国社会及其蜕变,使本书成为美国乡土文学的先驱。

对作者来说,汽船时代正就是一段最美丽、最富意义的往昔象征,代表了自由与冒险的掌舵生活,正就是她的梦想与憧憬。

三、自然主义
起源:
美国农村题材文学就是在工业化语境中逐渐展开的,经历了从浪漫情绪到现实情绪再到绝望情绪的历史变迁。

随着美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原先平静与谐的农业文明被打破,由开始那种“远方小山村”的回忆转化为后来对农村生活的无奈与悲叹;田园化与理想化的“农村镀金主义”价值观念逐渐被冷漠与恐惧的“自然邪恶论”所代替,并逐渐引发了后来自然主义文学的决定论与悲观主义情绪。

特别就是19世纪中叶以后,美国社会的精神危机凸现出来,横扫全国的改革运动就就是面对这种危机在社会生产、种族歧视、性别差异、个人生活习惯以及贫困化与城市化等层面上进行解决的尝试。

在这些轰轰烈烈的改革运动中,涌现出各种各样的“社会改革文学”,记录了人们面对工业化种种困惑所进行的艰难求索,而大多数改革的失败导致那些通过改革完善社会的认识论与价值观彻底破灭,并最终导致了19世纪末自然主义生存与暴力论的文学转型。

文学特点:
自然主义(naturalism)就是盛行于十九世纪晚期的一个特别的哲学流派。

通常可用两个词来定义它,那就就是:悲观决定论。

自然主义作家全都就是决定论者,她们相信抽象的力量无所不在。

因为她们相信无论男人还就是女人都被剥夺了选择的自由,完全不可能掌握自己的命
运。

因此她们就是悲观论者。

她们将温文尔雅的面具撕得粉碎,直接描写人的无助,人在冷酷无情的世界中的渺小,以及在环境与遗传力量的挤压下尊严的缺失。

她们的报道真实而客观,并对科学式的准确与详实细节的记录怀有极大的热情。

可归于美国自然主义流派的作家有西奥多·德莱塞、史蒂芬·克莱恩、弗兰克·诺里斯,有时也包括杰克·伦敦。

代表作家:
1、西奥多·德莱塞(Theodore Dreiser,1871年8月27日-1945年12月28日),美国现代小说的先驱、现实主义作家之一,她还就是一个自然主义者,她的作品贴近广大人民的生活,诚实、大胆、充满了生活的激情。

德莱塞出生在印第安纳州一个破产的小业主家庭。

童年就是在苦难中度过的,中学没毕业就去芝加哥独自谋生。

1889年,进入印第安纳大学学习,一年后再次辍学。

1892年,开始了记者生涯。

她的代表作《嘉莉妹妹》与《珍妮姑娘》真实再现了当时美国社会,使人们清晰地瞧到了美国社会的真实情况,“至今依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美国评论家认为,德莱塞忠于生活,大胆创新,突破了美国文坛上传统思想禁锢,解放了美国的小说,给美国文学带来了一场革命,并且把她跟福克纳、海明威并列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仅有的三大小说家。

2、电影《嘉莉妹妹》选段
《嘉莉妹妹》就是美国伟大的自然主义作家德莱塞创作的第一部小说,也就是美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小说讲述的就是农村少女嘉莉如何从社会底层登上百老汇红舞星宝座的过程,细腻地展示了嘉莉的生存景观及心路历程。

该作品以真切的现实主义为鲜明的特征,比较真实地揭露了20世纪初人们狂热的追求美国之梦的悲剧事实,揭示了驱驶人们享乐却最终幻灭的本能主题,说明了在以金钱为中心的美国资本主义社会里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

作者以嘉莉为代表深刻揭露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对贫苦人民压榨的残酷性与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对小资产阶级分子的腐蚀性。

四、女性主义诗歌
代表诗人:
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年12月10日-1886年5月15日)美国传奇诗人,出生于律师家庭,青少年时代生活单调而平静受正规宗教教育。

从二十五岁开始弃绝社交女尼似的闭门不出,在孤独中埋头写诗三十年,留下诗稿一千七百余首;生前只就是发表过七首,其余的都就是她死后才出版,并被世人所知名气极大。

狄金森的诗主要写生活情趣,自然、生命、信仰、友谊、爱情。

诗风凝练婉约、意向清新,描绘真切、精微,思想深沉、凝聚力强,极富独创性。

她被视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之一。

她深锁在盒子里的大量创作诗篇就是她留给世人的最大礼物。

在她有生之年,她的作品未能获得青睐,然而周遭众人对她的不解与误会,却丝毫无法低损她丰富的创作天分。

根据统计,艾米莉惊人的创作力为世人留下1800多首诗,包括了定本的1775首与新近发现的25首。

诗歌特点
在诗风上,狄金森的诗简练、迂回、含蓄。

她选用的词跃然纸上,十分生动;读者所做的就
就是如何按自己理解的意思将这些词联结起来。

因为狄金森总就是打乱词序,忽视标点规范,也不遵守押韵原则。

她的格律表现的不就是规律而就是变动。

总的说来,她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地使用语言,视其为表达自己感受事物、精神与意识的复杂性的工具,因而语言与她的诗歌密不可分。

狄金森的写作方式就是非正规的。

她常在普通的纸上或旧信封的背面甚至碎纸片上打草稿,然后将诗抄写在折叠的无横线的白纸上。

她从不给自己的诗加上标题;她在传统标点符号,如句号、逗号、冒号、分号之处使用破折号。

她不遵照传统语法规则,而在句子中间或末尾使用大写词语。

她似乎利用所有能使用的方法来给诗歌注入意义。

也许,所有这些增加了阅读与理解她的诗的难度。

诗歌欣赏
1、诗歌:《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
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
她殷勤停车接我——
车厢里只有我们俩——
还有"永生"同座。

我们缓缓而行,她知道无需急促——
我也抛开劳作
与闲暇,以回报
她的礼貌——
我们经过学校,恰逢课间休息——
孩子们正喧闹,在操场上——
我们经过注目凝视的稻谷的田地——
我们经过沉落的太阳——
也许该说,就是她经过我们而去——
露水使我颤抖而且发凉——
因为我的衣裳,只就是薄纱——
我的披肩,只就是绢网——
我们停在一幢屋前,这屋子
仿佛就是隆起的地面——
屋顶,勉强可见——
屋檐,低于地面——
从那时算起,已有几个世纪——
却似乎短过那一天的光阴——
那一天,我初次猜出
马头,朝向永恒——
2、赏析:
这首诗采用了狄金森喜爱的四音步与三音步交替的四行诗节形式,运用不完全韵来营造轻松、舒缓以及后来悲痛、释然的心境,读起来朗朗上口。

诗中作者摈弃了以往人们对死亡恐怖、战栗的印象,以一种委婉的手法将死亡提升到一个可爱甚至可敬的形象,向众人展示了诗人对死亡的迥异瞧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