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演艺产业——经济增长新动能(附《实景演出服务规范》解读)
旅游演艺与商业演艺分析
![旅游演艺与商业演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2d39ef750e2524de5187eff.png)
巡演例如《云南印象》自2003年昆明公演成功后, 次年先后于15个省市的26个重要城市进行210场演 出。
驻场结合巡演
驻场与巡演结合例如《少林雄风》即在景点 推出又同时在各地展开巡演。
旅游演艺的类型
按场地类型分类
户外演出
1.实景演出: 《印象 刘三姐》,《图兰朵》,《阿依达》等 以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为舞台和背景的大型演出。
旅游演艺产业链构建
旅游演艺发展的供应链
硬件供应方面
1.设备供应(服装、造型、灯光、音响、乐器生产 商或艺术培训机构) 2.场地供应。 不同的表演应有对应的演出场馆,单一舞台不足以 满足游客的需求,适当的调整舞台,满足不同时期 ,不同要求的游客消费心理。
软件供应方面
1.内容供应 包含:产品构思,筹资,人员招聘,场地,舞台, 设备引进,宣传营销,演出产品的组合和拼装。提 供演艺构思的产品策划。
娱乐性
异地性
迎合异地游客的 求异心里,展现 不同于观众平时 生活的文化色彩
长期性
演出周期相对较长, 市场较为固定,可以 做到常演常新,常演
不衰
旅游过程更多是以放 松愉悦的心境,因此 演艺节目内容不必过 于艰深,即便是古典、 高雅、文化方面也是
以娱乐方式演艺
参与性
参与性和互动性能充 分调动游客的主动性
旅游演艺在大多数情况下表现该地 区的地脉,人脉,文脉为主要内容,以异 地观众为主要客源。旅游演艺的认识正在 逐步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从特殊走向大 众性,旅游演艺的外延正在不断扩大。
旅游演艺的类型
移动性分类 场地类型分类 演出类型分类 独立性分类
旅游演艺的类型
按照移动性分类
驻场式
驻场例如《宋城千古情》《时空之旅》《印象系列 》等,有固定的演出场地,因此常常会构成旅游目 的地的特殊文化景观,成为当地的旅游标志和象征
中国旅游演艺项目的开发现状与动态发展
![中国旅游演艺项目的开发现状与动态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0bb6a5ee5ef7ba0d4a733b23.png)
中国旅游演艺项目的开发现状与动态发展要给旅游演艺下一个具体的、确切的定义,是一件复杂而又困难的事情,这不仅在于旅游的概念、演艺的定义本身就成百上千、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更因为旅游演艺的形态各异、种类繁多。
本文对于旅游演艺的定义,就是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体现地域文化背景、注重体验性和参与性的形式多样的主题商业表演与活动。
主要强调旅游演艺的以下特征:一是演艺项目是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的,是针对旅游市场所开展的,不同于文艺表演;二是演艺项目体现了该地域的文化,突出文化在旅游中的“核心竞争力”;三是演艺项目强调旅游者观赏与参与体验的结合;四是演艺项目形式多样,除了常见的舞台表演等活动之外,还可以是即兴的表演、巡游表演或者是旅游者可参与的演出活动;五是演艺项目强调主题的鲜明;六是演艺项目的商业性质,演艺项目的开展能吸引旅游者,延长其逗留时间,从而产生溢出效益,带来商业利益。
一. 中国旅游演艺项目的开发现状目前国内较有影响力的旅游演艺项目一览表项目名称演出地点类型内容特色印象·刘三姐桂林阳朔大型山水实景演出演出以“印象刘三姐”为总题,大写意地将刘三姐的经典山歌、广西少数民族风情、漓江渔火等元素创新组合,不着痕迹地溶入山水,还原于自然,成功注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创造出天人合一的境界,被誉为“与上帝合作的杰作”。
以真实的山水景观为舞台,以大自然为剧场,四季景色不同,晴雨变化不同,演出也不相同,色彩与光的配合运用效果非常好,带给观众更加真实的感受。
印象·西湖杭州西湖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内容紧紧围绕一个“水”字,以水来体现西湖的精髓与韵味,运用高科技手段来展现雨中西湖和西湖之雨的景象,从一个侧面反映西湖的神奇和自然。
同时着重于挖掘杭州的古老民间传说、神话,依托实景剧场反映当地传统文化,体现杭州的自然特色、历史底蕴和民间文化沉淀。
宋城千古情杭州宋城室内立体全景式大型歌舞以杭州的历史典故、神话传说为基点,融合歌舞、杂技艺术于一体,应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营造如梦如幻的艺术效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2023全国演出市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精品演出项目拟入选名单的公示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2023全国演出市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精品演出项目拟入选名单的公示](https://img.taocdn.com/s3/m/7a8e0a02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ea.png)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2023全国演出市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精品演出项目拟入选名单的公示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文化和旅游部
•【公布日期】2024.04.07
•【文号】
•【施行日期】2024.04.07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文化
正文
2023全国演出市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精品演出项目
拟入选名单公示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演出市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优秀演出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经各省(区、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文化和旅游部直属院团推荐,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按程序对报送项目进行了初审和专家评审,拟推出《2023全国演出市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十大精品演出项目》和《2023全国演出市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优秀演出项目名录》,现予以公示。
具体名单详见附件。
公示期为2024年4月7日至12日。
公示期内若对公示项目有异议,可通过电子邮件或传真提出意见,邮箱地址:*************.cn;传真:************。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2024年4月7日
附件:
1. 2023全国演出市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十大精品演出项目
2. 2023全国演出市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优秀演出项目。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关于促进旅游演艺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关于促进旅游演艺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4105b8f7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ab.png)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关于促进旅游演艺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文化和旅游部•【公布日期】2019.03.14•【文号】文旅政法发〔2019〕29号•【施行日期】2019.03.1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其他规定正文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关于促进旅游演艺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旅政法发〔2019〕2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电局、商务局(旅游局),本部各司局、直属单位,国家文物局:现将《关于促进旅游演艺发展的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特此通知。
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3月14日关于促进旅游演艺发展的指导意见为着力推进旅游演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充分发挥旅游演艺作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重要载体的作用,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定文化自信,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遵循文化产品生产传播规律,不断推出优质旅游演艺作品,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正确方向。
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出更多游客和群众满意的精品佳作。
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
——坚持统筹协调。
更好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内容把关等方面的职能,营造公平有序的发展环境。
进一步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强化各类旅游演艺经营主体地位,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形成推动发展的合力。
——坚持内涵发展。
加大文化内涵挖掘力度,提高艺术水准和创作质量。
坚持因地制宜,促进多样化、差异化发展,注重突出特色。
2024年实景演出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实景演出市场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c2b539c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d3.png)
2024年实景演出市场调查报告1. 前言本报告是对实景演出市场进行的调查研究。
在过去几年中,实景演出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对旅游行业和文化产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报告旨在分析实景演出市场的潜力和发展趋势,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
2. 调查背景实景演出是一种将剧场表演和真实环境相结合的独特形式。
它不仅具有高度艺术性,还能够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
近年来,实景演出市场逐渐受到关注,并逐渐成为旅游目的地和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对实景演出市场进行调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3.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市场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涵盖了实景演出市场的相关方面,包括观众需求、市场规模、演出类型等。
我们还通过实地观察和访谈相关行业从业者,获取更多的市场情报和行业洞察。
4. 调查结果4.1 观众需求分析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对实景演出表现形式很感兴趣,认为它可以提供独特的体验。
观众对于舞台效果和演出内容十分关注,也对演员的表演水平和故事情节有一定要求。
观众对实景演出的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不同年龄段和群体的观众对于不同类型的演出有不同的偏好。
4.2 市场规模分析根据市场观察和行业数据分析,实景演出市场在过去几年中持续稳定增长。
其市场规模已经达到X亿美元,并且预计未来几年内将保持持续增长。
实景演出市场已经成为旅游目的地和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相关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4.3 演出类型分析根据调查结果,实景演出市场涵盖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演出。
其中,历史剧、文化展示和自然景观体验等类型的演出受到了广大观众的青睐。
此外,互动体验类演出也逐渐受到年轻观众的欢迎。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观众需求的变化,未来实景演出市场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5. 发展趋势展望根据调查结果和市场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实景演出市场的发展趋势展望:•实景演出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并成为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年旅游演艺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2023年旅游演艺行业市场需求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0858e59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b2.png)
2023年旅游演艺行业市场需求分析旅游演艺是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行业。
它结合了旅游和演艺,是在旅游目的地提供给游客的一种娱乐体验。
在我国,旅游演艺行业市场需求逐年增长,据相关调查研究数据显示,旅游演艺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00亿元,发展前景良好。
本文将从几个角度分析旅游演艺行业市场需求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市场需求现状分析1. 文化消费需求的增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文化旅游则成为了旅游新的需求点。
文化旅游包含了文化、艺术、历史和传统,游客不仅仅是为了享受美景,更希望在旅行中体验文化、历史的熏陶。
旅游演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2. 国家政策支持随着文化旅游的逐渐兴起,政府对旅游演艺也逐渐给予政策支持。
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的方式,鼓励旅游演艺的发展。
同时,政府还积极推动文化、旅游、演艺的有机结合,以提高旅游演艺的质量和水平。
3. 社会消费意识的提高在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消费者的消费理念逐渐发生了变化,人们已经不仅仅追求物质的满足,更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
旅游演艺行业正是基于这个背景而发展的。
它能够带给游客更为深刻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感受,满足了现代游客对于文化旅游的消费需求,因此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二、市场需求未来趋势预测1. 旅游演艺行业市场需求有望继续稳步增长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环境的改善和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旅游演艺行业市场需求有望继续稳步增长。
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大,旅游演艺行业未来将更为广泛的发展。
2. 更高的产业标准和技术水平将进一步提高旅游演艺的质量和水平未来,旅游演艺行业将进入新的阶段,不仅要满足游客的精神需求,同时面对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要在这个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标准和技术水平。
随着科技的革新,广场舞、VR等新兴技术将会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旅游演艺中,为游客带来更加丰富的奇妙体验。
3. 绿色旅游已成为旅游业的新时尚,旅游演艺应跟上潮流绿色旅游已成为新时尚,越来越多的游客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2023年实景演出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实景演出行业市场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0ce6e50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33.png)
2023年实景演出行业市场调研报告一、行业概述:实景演出是目前国内娱乐市场上的热门业态之一,它是将舞美、音响、灯光、特技、演员等多种艺术形式进行有机结合而呈现的一种各种主题、各种风格的艺术演出形式,是一种综合性非常强的艺术奇观,被誉为是舞台娱乐文化中的林黛玉。
近几年实景演出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作为一种互动性比较强、观赏性比较强、科技含量比较高的演出形式,受到了年轻人、小众人群的喜爱,实景演出已经渐渐从传统综艺表演中脱颖而出。
二、市场规模:目前国内实景演出市场规模已经较为庞大,全国各地开展实景演出活动的场次已经远远超过千万场以上,市场规模已经达到数千亿元。
而且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实景演出市场规模还将继续扩大。
三、市场发展趋势:1、互动性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实景演出开始注重与观众互动,通过让观众参与到演出中,增加了与观众的互动性,让观众不仅仅是观众,而是成为了演出的一部分,这既让观众更加沉浸在实景演出中,也让演出更加生动有趣。
2、科技含量不断提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实景演出越来越注重科技含量,越来越多的实景演出运用了高科技技术,比如全息投影、虚拟现实等,以此来打造出更加逼真、震撼的演出形式。
3、风格和主题更加多样化实景演出的风格和主题也越来越多样化,无论是古代宫廷、现代都市、未来世界等等主题都有实景演出相应呈现,随着主题的不断扩大,实景演出的创意和精神丰富度也在不断提高。
四、行业竞争环境:实景演出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上的主要竞争者分别是创新力不断提升的优秀品牌、规模依然较大的老牌实景演出公司以及外资公司入驻推广的公司。
休闲旅游、商业服务为主要销售渠道,旅游景区、购物中心是实景演出的主要演出地点,一些优质实景演出公司除了自己公司的销售外,还有代理商通过各种途径开展销售,在维护渠道优势的同时,也能够快速扩大公司销售份额。
五、市场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实景演出的内容和形式也会越来越多样化、高端化和复杂化。
实景演出《火秀》的技术呈现
![实景演出《火秀》的技术呈现](https://img.taocdn.com/s3/m/5c357493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c7.png)
实景演出《火秀》的技术呈现杨光【摘要】介绍火秀剧场的设计思路及舞台技术特点;探讨如何综合利用灯光、音响、投影、LED屏幕和舞台机械等设备,实现实景演出《火秀》的舞美效果.【期刊名称】《演艺科技》【年(卷),期】2017(000)003【总页数】6页(P53-58)【关键词】《火秀》;实景演出;旅游演艺;舞台美术;投影;舞台机械【作者】杨光【作者单位】北京演艺集团,北京100007【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舞台美术随着戏剧的发展继续发生着深刻变化。
舞台美术大视觉已成为当代思考,传统布景如何与视频设备、灯光设备、音响设备高度融合?新媒体技术手段如何运用于当代演出?都是需要舞美、制作人士认真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作为文艺演出的类型之一,近年来旅游演出十分火爆。
究其原因,既有经济因素的推动,更有人们对更高精神文化追求的因素作用。
2016年几乎就是“旅游演出年”。
在这种环境下,实景演出《火秀》应运而生。
关于实景演出的概念,国内有较多的说法和定义;一般认为,所谓“实景演出”,是指“以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为场地和背景,有鲜明的情景主题、固定的场所和演出时间的露天或半露天的文艺演出”。
实景演出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场地环境是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二是文艺演出有固定的场地条件要求。
简言之,实景演出是一种以自然山水等真实景观为演出背景,以当地历史或传统文化、民风民俗等为演出内容来源,艺术与商业结合的创作团队的独特文化模式,是传统旅游业向人文旅游、文化旅游转型下的新型的特色文化创意产业,演出以展现本地文化和传统习俗为特征。
这几年,实景演出更是发展迅猛,成为一个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但同时也存在同质化倾向严重、形式大于内容等诸多问题。
实景演出《火秀》,却既不是《印象刘三姐》式的“此情此景”(即故事的发生地和人物曾经时),也不是《汉秀》式的“太阳马戏风格”的杂技秀,甚至也不是《又见平遥》式的“新实景”表演秀。
但是,《火秀》又包含几乎全部不同风格的实景演出。
中国旅游演艺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调查报告
![中国旅游演艺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d1a2714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9b.png)
中国旅游演艺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调查报告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演艺行业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突破了景区“门票经济”发展瓶颈,通过演出的上座率开辟了新的营收空间。
室外实景演艺、室内剧场表演、复合型主题公园演出,与景区相融、身临其境的沉浸式的观赏更具体验感;完整的产业链中,衍生出食住行游购娱的溢出经济效益,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不容忽视;旅游演艺头部运营商的成熟运营体系值得借鉴,行业的前进发展有待共同协调。
一、概况——旅游演艺的迭代升级(一)旅游演艺构建产业新竞品旅游演艺产品,即将舞蹈、歌曲、杂技、武术等艺术形式作为题材,结合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是旨在满足观众的愉悦体验的新型文旅产品。
同其他旅游产品相比,具有如下突出特点:独具特色的演艺主题和风格,对本土文化资源和内涵的开发,将文化资源与演艺科技手段相融合,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演艺大餐。
在保证演艺产品艺术性的前提下,易懂性和娱乐性使得旅游演出为旅游者提供更加完善休闲娱乐产品。
旅游演出的开展吸引旅游者,从而耽误其在旅游地或景区的勾留时间,带来溢出效应。
同时旅游演艺的周期性、区域性、季节性等特征明显,将地方文化内涵注入到演出作品中,加强了独特的游览体验。
旅游演艺产品分为实景演出、剧场表演、主题演艺三大核心类型,主导旅游演艺市场。
1、实景演出上,以旅游地山水实景为依托打造实景演出产品,具有拉动旅游地区市场增长的演艺功能。
剧目创作阵容强大,创新频繁且周期长;演出团队为专业演员与当地居民演员;演出形式为室外大型演出。
代表作有《印象·刘三姐》等。
2、剧场表演旅游演出上,以有名旅游中央区为依靠打造旅游“特色演出”精品。
具有展示优秀文化,丰富文化旅游体验演艺功能。
剧目为专业团队创作,创新较快、周期较短;演出团队为专业演出团队;演出形式为驻场演出与巡演相结合,代表作有《云南映像》等。
3、主题公园旅游演出上,通过演出与游园优势互补、共同打造的复合型旅游演出项目。
文旅融合下沉浸式旅游演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文旅融合下沉浸式旅游演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69c104b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81.png)
094《名家名作》·融合[摘 要] 随着文旅融合的不断深入,沉浸式旅游演艺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沉浸式旅游演艺作为文旅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以《印象·丽江》《又见敦煌》《只有峨眉山》和《寻仙缘》为例,旨在探讨其发展趋势和深化发展举措。
未来的沉浸式旅游演艺将更加注重与当地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承相结合,打造更加具有地方特色的演艺作品。
此外,沉浸式旅游演艺还将与科技融合,通过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更加逼真、互动性强的沉浸式体验。
[关 键 词] 文旅融合;沉浸式旅游演艺;举措;现状;发展趋势文旅融合下沉浸式旅游演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杨慧滢2004年,张艺谋、王潮歌、樊跃联合打造的“印象”系列大型实景演出标志着沉浸式旅游演艺正式进入了1.0时代,随后推出了《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印象·西湖》等。
2013年,“又见”系列第一部作品《又见平遥》在还原度极高的平遥古城实景布景中,通过独特的舞台效果和艺术形式带给观众新奇且真实的感官体验,标志着沉浸式旅游演艺进入了2.0时代,较为出色的还有《又见敦煌》,室内实景成为主流趋势之一。
2019年,《只有峨眉山》首度将舞台空间的概念打破,打通传统舞台和实景演出之间的壁垒,正式开启沉浸式旅游演艺的3.0时代。
2021年,国内大型情浸式夜间剧场《寻仙缘》首次出演,集夜游景观、沉浸式秀演和装置艺术于一身。
伴随着旅游行业的发展,沉浸式旅游演艺项目正以其独特的互动体验和专属情境为文旅产业融合创造出新机遇、新挑战和新未来,从而引领景区发展的趋势与未来[1]。
一、文旅融合下沉浸式旅游演艺的发展现状和变化(一)沉浸式旅游演艺的发展现状1.政策支持加大《“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指出,现代文旅融合应顺应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深度应用5G、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推动新技术在文化创作、传播和消费等环节的应用,从而丰富个性化、定制化和品质化的数字文化产品供给,并制定培育30个旅游演艺精品项目、100个线上演播项目、100个沉浸式体验项目和100个数字艺术体验场景的目标。
实景演出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实景演出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现状与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fc027d9e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04.png)
实景演出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实景演出是指通过真实的场景、角色和道具来呈现出一部戏剧或者表演作品,是一种逼真的艺术形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实景演出在中国市场上也逐渐兴起,受到了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
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包括内容创新、演出质量、市场竞争等方面,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实景演出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国的实景演出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从大型演艺城市如北京、上海到小城镇的实景演出园区,都有不同类型的演出作品在上演。
以自然风光为背景的实景演出、以历史文化为题材的实景演出等,各具特色,内容丰富多样。
中国的实景演出市场吸引了许多国际知名的演出公司和艺术家前来合作和演出,促进了中国实景演出市场的国际化发展。
市场中涌现出不少优秀的实景演出作品,也为中国观众提供了更多元化、多样化的文化娱乐选择。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从内容创新上入手。
实景演出的内容应该更加贴近当代生活、符合观众的审美需求,也应该注重深度和内涵,创作出更加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作品。
加大对实景演出的扶持力度,鼓励更多的创作者和艺术家参与实景演出的创作,并为其提供更多的创作平台和资源支持。
也可以通过文化引导和政策扶持等方式,为实景演出市场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演出质量问题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督。
为了提高实景演出作品的质量,可以建立统一的演出评价标准和认证机制,对演出作品进行审核和认证,推动实景演出行业的艺术水平和制作质量提升。
建立行业协会或者联盟,加强行业自律,通过行业内部监督和管理,推动实景演出市场的健康发展。
对于市场竞争问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解决。
一方面,可以加大对小型演出团体的扶持力度,鼓励更多的小型演出公司和团体的成长和发展。
也可以加强市场监管,遏制大型演出团体滥用市场优势,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实景演出市场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关注。
通过加大对实景演出的支持、加强管理和监督,以及促进市场的公平竞争,可以有效解决实景演出市场的发展问题,推动实景演出市场的健康发展。
旅游演艺行业分析报告
![旅游演艺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dcd62b3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39.png)
旅游演艺行业分析报告一、行业概况旅游演艺是综合了旅游和艺术表演的一种形式,旨在通过表演艺术形式吸引游客,提供娱乐和文化享受。
旅游演艺涵盖了舞台表演、音乐演奏、杂技表演、歌舞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
这个行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旅游业的需求,也受到消费观念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影响。
二、市场规模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旅游演艺行业的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在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助推了旅游演艺行业的兴起。
根据国家旅游局的数据,截至2024年,中国旅游演艺行业的市场规模已达到4000亿元人民币。
同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和娱乐需求的增加也进一步推动了旅游演艺市场的扩大。
三、发展趋势1.文化旅游的兴起: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游客追求文化体验。
旅游演艺作为一种传播文化的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民俗表演、历史展示等形式的旅游演艺逐渐受到游客的喜爱。
2.创新表演形式: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旅游演艺行业不断开发创新的表演形式。
例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3D投影等先进技术进行舞台表演,提供更加震撼的视听效果,增加观赏性。
3.与旅游景点的结合:旅游演艺逐渐与旅游景点相结合,为游客提供更完整的旅游体验。
例如,在名胜古迹周边建设专门的演艺场所,举办与景点相关的文化表演,吸引更多游客参观。
四、面临的挑战1.市场竞争激烈:随着旅游演艺市场的快速扩大,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
旅游演艺机构需要提供高质量的表演,与其他机构形成差异化竞争,吸引更多的游客。
2.人才短缺:旅游演艺行业对于专业的演艺人才需求量大,但是人才供应相对不足。
培养和引进演艺人才是当前行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3.技术要求提升:为了提供更好的表演效果,旅游演艺行业需要不断引进和应用先进的技术。
但是,技术投入和技术含量提升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专业人才支持。
五、发展建议1.加强人才培养:旅游演艺行业需要与相关艺术院校合作,加强对演艺人才的培养。
同时,引进优秀的演艺人才,提高行业的整体素质。
【我国旅游文化演艺发展现状分析综述6100字】
![【我国旅游文化演艺发展现状分析综述61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807162ed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aa.png)
我国旅游文化演艺发展现状分析综述目录我国旅游文化演艺发展现状分析综述 (1)一、我国旅游文化演艺的内涵 (1)二、我国旅游文化演艺的特点 (2)(一)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异地吸引力强 (2)(二)注重游客体验感,突出娱乐性和参与性 (2)(三)数字文旅发展潜力较大,技术优势鲜明 (2)三、我国旅游文化演艺的类型 (3)(一)自然山水实景类 (3)(二)剧场类 (4)(三)主题公园类 (4)(四)其他类型 (4)四、我国旅游文化演艺发展历程 (5)五、旅游文化演艺在我国发展的影响因素 (6)(一)市场因素 (6)(二)多样文化资源的驱动 (6)(三)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 (7)一、我国旅游文化演艺的内涵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对旅游文化演艺进行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名称也经历着一定的演变过程。
初期,对于旅游文化演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主题公园领域,当时旅游演艺多是依附于主题公园和景区建立,因此旅游文化演艺的名称多数与景区及主题公园有关。
早期主要是将其称之为“主题公园文娱表演”[13]、“旅游景点景区文艺演出”[14]、“景区舞台表演”[15]等。
伴随着近几年来的发展,我国的旅游文化演艺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旅游业和文化演艺结合渗透的力度更大,形成了旅游文化演艺市场,旅游演艺的名称也就诞生了。
目前我国旅游文化演艺的定义由张永安、苏黎(2003)[16]提出,我们平时所说的“主题公园文艺表演”实则指“在主题公园内进行的,专业的演员和工作人员参与其中,围绕着特定主题的艺术表演形式。
”主题公园和专业演员参与的活动很大程度上也是具有局限性的。
陈铭杰(2005)[17]提出,“旅游景区演艺活动”指的是“从游客的角度出发,反映出景区的主题、定位,并注重体验和参与性的,具有多种形式的商业性质的表演和活动。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课题组在综合了学者李幼常(2007)[18]、朱立新(2010)[19]定义的旅游演艺的基础上,将旅游演艺的定位概括为:为了吸引游客,提升景区的吸引度,旅游景区通过采用多种多样的演出形式,将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作为主要内容演绎出来,异地游客在这一演出过程中扮演主要观赏者的角色[20]。
实景演出对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婺源《梦里老家》为例
![实景演出对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婺源《梦里老家》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ff017358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4a.png)
区域卖景演出对多地族游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婺源《梦里老家》为例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以其独具优势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每年都吸引着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婺源县还因为旅游业发展模式的日趋成熟,经济也逐渐有所好转,在此情况下,当地居民更重视起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有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当目的地旅游产业发展成熟后,旅游地为了稳定地区独有的景区形象,加深游客体验感,以及游客与景区的粘性,于是开始发展实景演出。
实景演出在国内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沉淀了,近些年通过政策的扶持,以及演出公司的成员们不断努力构思等,现在实景演出不再只是为了给旅游地锦上添花,而是朝着产业化、规模化的模式在稳步发展,并逐渐成为旅游所在地的中流砥柱。
其中,婺源县的《梦里老家》实景演出项目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一、大型实景演出项目《梦里老家》的现状大型实景演出《梦里老家》,由翼 天文旅斥资2.8亿元倾情打造,中国山水实景演出创始人梅帅元担纲总导演。
演出以婺源青山绿水的美丽景色作为其独特的优势,凭借一流的环境艺术声光电系统与大型移动舞台的技术,再现了古代文人雅客的诗词中所描绘的“梦想家园”。
演出中融入了具有婺源传统特色的徽州民俗文化,讲述了一个个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南昌林庄宇张维刚演出内容分为了春、夏、秋、冬四幕,以婺源的山山水水和粉墙黛瓦为背景,演绎了徽商外出创业的艰辛历程、婺源少男少女坚贞不渝的爱情绝唱、读书人赶考和衣锦还乡的兴盛和睦以及黑瓦白墙下的惊险武侠传奇。
这一幕幕展现了徽州耕读文明的精髓,让游客体验了久违的乡风、乡情、乡愁,游客们随着演出的进行仿佛置身于古老的徽州,梦中的婺源,实现心灵上的回归。
这首演于2015年3月的实景演出,虽然从开业至今不过短短五年时间,但已经收获了众多游客的好评,同时也为婺源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实景演出项目《梦里老家》促进了婺源县旅游产业的经济增长1.婺源县的旅游经济总收入有所增长。
当前的旅游行业多以产业化模式发展,具有带动作用和推动作用,并渐渐成为我国主导产业的组成部分之一。
旅游实景演出可持续发展研究
![旅游实景演出可持续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5888167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47.png)
旅游实景演出可持续发展研究一、现状分析1. 旅游实景演出的发展现状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实景演出已经成为了各大旅游目的地的一张重要名片。
从古典的文化演出、民俗表演,到现代的主题演出、大型演艺秀,各种形式的实景演出层出不穷。
它们以各地特色文化为创作灵感,融合了当地风土人情,借助现代科技呈现给观众视觉盛宴,成为了旅游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参与主体的现状在旅游实景演出的制作过程中,不仅有专业剧组、演出团队等参与者,还有政府、资金方、广告商等各类投资者参与其中。
观众则是最终的参与主体,他们来自于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对于演出的审美需求和观赏方式也不尽相同。
3. 问题和挑战尽管旅游实景演出在吸引游客、丰富旅游体验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些演出过度商业化导致了内容单一、创意匮乏,缺乏深度和文化内涵;演出场馆和设施缺乏维护和更新,影响了演出的质量和观赏体验;演出过程中的文化传播和价值观念的传递不够充分等问题。
二、可持续发展路径探讨1. 引导演出方向问题在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讨中,如何引导演出方向是一个首要问题。
一方面,可以加强对演出内容的引导和规范,提倡多元文化交流,让演出更具备深度和思想性。
还可以加大对于创作者的支持和培育力度,鼓励他们在创作中体现本土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使演出更具时代精神和文化价值。
2. 加强文化保护与传承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旅游实景演出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对于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在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讨中,应当加强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可以建立一套保护传统文化的制度和机制,对于有价值的传统节目进行收集、整理和保护;也可以在演出中加入相关传统文化元素,提升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3. 提升观赏体验演出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生产端的努力,也需要重视消费端的需求。
在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讨中,要重视观众的观赏体验。
可以通过改良演出设备和场馆,提升演出的质量和观赏舒适度;也可以通过提供不同层次的演出产品和服务,满足观众不同需求和消费水平。
2025-2031年中国旅游演艺行业深度研究与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旅游演艺行业深度研究与未来发展趋势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8c99223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7b.png)
2025-2031年中国旅游演艺行业深度研究与未来发展趋势报告旅游演艺定义为旅游目的地为吸引游客,以多种多样的演出形式,以表现该地区历史文化或民俗风情为主要内容,以异地观众为主要欣赏者的表演、演出活动。
中国旅游演艺形式最早是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当时主要代表的是陕西省歌舞剧院古典艺术剧团与2024年9月在西安推出的《仿唐乐舞》,其项目规模比较小,表现形式单一。
而近几年,旅游实景演出和主题公园特色演出真正掀起旅游演艺的热潮。
2024年,受疫情冲击,我国旅游演艺在政策的引导下,有序恢复,旅游演艺剧目台数恢复至上年的69%。
“五一”黄金周按下旅游演艺复苏键,超过一半旅游演艺在5、6、7月实现复演;“十一”黄金周达到全年高峰,新增剧目集中在“十一”前后演出,复演剧目也在此期间表现亮眼。
同时在消费上,游客整体对旅游演艺表现出了较大的热情,评分和评价普遍较高,旅游演艺市场回暖前景乐观。
2024年6月29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末,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8370个,比上年末增加789个;从业人员45.3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3万人。
其中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所属艺术表演团体1947个,占10.6%,从业人员10.67万人,占25.5%。
全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共演出232.53万场,比上年增长4.2%;国内观众9.28亿人次,增长4.4%;演出收入112.99亿元,增长30.4%。
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文化和旅游相关政策,促进了旅游演艺的发展。
为加强演出经纪人员队伍建设和管理,促进演出市场繁荣健康有序发展,文化和旅游部对《演出经纪人员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并于2024年12月24日发布。
文化和旅游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化,正为旅游演艺发展带来新资源、新理念、新机遇。
在全域旅游、文化和旅游紧密融合带来的新机遇中,不断汇聚的新资源、新理念将为旅游演艺市场增添更多文化元素和新鲜体验。
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2024年7月12日印发《“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发展红色旅游、文化遗产旅游和旅游演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演艺产业——经济增长新动能(附《实景演出服务规范》解读)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编者按:国内外经验表明成熟旅游演艺项目对经济的贡献可达1:5至1:10。
旅游演艺主要包括实景旅游演艺、主题公园演艺、剧场旅游演艺。
旅游业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逆势上扬。
得益于此,旅游演艺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
本文对旅游演艺的基本情况、发展路程进行了梳理,寻找大型演艺之魂,提出了待开发景区开展旅游演艺活动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开发建议。
目录国内旅游目的地大型演艺的基本情况国内旅游目的地大型演艺的发展路程国内旅游目的地开展大型演艺的必要性大型演艺之魂待开发的景区未来继续进行大型演艺开展的必要条件及开发建议实景演出国家标准解读一、国内旅游目的地大型演艺的基本情况(一)旅游演艺的概念旅游演艺是以游客为主要观众受众,通常依托旅游区,综合运用歌舞、杂技、曲艺等艺术表现形式,以表现地域文化背景或民俗风情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商业演艺活动。
传统演艺与旅游演艺的特点对比(二)总体规模2015年旅游演出实收票房35.7亿元,观众达4713万人次。
全年旅游演出实收票房达35.7亿元,同比增长31.7%。
2015年全国旅游演出新增18台,同时停演剧目达46台,全年在演剧目195台,与20 14年的223台相比减少28台;全年旅游演出实际票房收入为35.7亿元,较2014年增长8. 6亿元,同比增长达31.7%。
(三)市场格局20%的剧目贡献85%的票房,三大系列旅游演出依然是市场主导。
从票房分布来看,“千古情”以三分一的市场份额遥遥领先,其次是“印象”系列、“山水盛典”系列。
其中排名靠前的剧目主要是一些品牌类剧目,如《宋城千古情》、《三亚千古情》、《印象丽江》、《丽江千古情》、《印象刘三姐》、长隆国际大马戏《魔幻传奇II》等,主要以实景和主题公园演出居多,剧目之间的票房收入差距较大。
(四)市场细分36.5%的实景类、主题公园类旅游演出贡献76.3%的市场票房。
2015年实景旅游演出和主题公园类旅游演出剧目数量共有71台,占总台数的36.5%,而票房收入却占到旅游演出总票房的76.3%;剧场表演类旅游演出剧目数量有124台,占总台数的63.5%,票房收入只占23.7%。
(五)国内旅游演艺三大系列1.印象山水“印象系列”是由张艺谋、王潮歌、樊跃三位导演以传统的音乐剧、舞台剧作为剧本故事的基本载体,以天然实景山水为背景和幕布,加入了极富想象力和视觉震撼效果的灯光特技甚至是三维动画效果,充分发挥了演员的团队优势,打造的大型实景旅游演艺作品。
开创了全新的“实景演出”形式、360度旋转观众席技术、矩阵实景电影等。
“印象系列”开创了一套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模式,有力地塑造了地方品牌。
“印象”系列演出每年观演人数超过500万人次,年票房超过6.5亿元,是公认的国内实景旅游演艺“第一品牌”和“票房之王”。
2.千古情“千古情”是以主题公园为依托,由“中国演艺第一股”宋城演艺打造的旅游演艺品牌。
目前已经拥有《宋城千古情》、《三亚千古情》、《丽江千古情》、《九寨千古情》、《泰山千古情》等千古情系列演出,每一个千古情都是一个城市的文化传奇。
此外,宋城演艺还将在桂林、上海等地打造十台以上的"千古情"系列作品,实现千古情的品牌连锁经营。
3.山水盛典“山水盛典系列”与前两大世家不同,它们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姓氏”,事实上,之所以将其看作一个“世家”,是因为这一系列演艺产品皆出于一个人——堪称山水实景演出鼻祖的梅帅元。
也因此,他们被烙下了很浓厚的梅式风格。
作为中国式山水实景演出的“开山人”,梅帅元旗下的“山水盛典系列”,从最开始,其实是与“印象系列”同出一宗的,只是后来分开了,而且从数量上看,“山水盛典系列”这个世家更为兴旺发达。
4.小结特点:大投资;大规模、频改版;强依托,选址于高能级城市、著名旅游城市或高能级景区的内部或周边,借势市场,是众多旅游演艺项目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夜间兴、时长1-1.5小时。
大部分演艺开演时间在晚上,可充分发挥其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拉动消费等功能作用。
根据观众旅游活动的疲劳指数不时段,演艺的最佳表演时长为1-1.5小时。
二、国内旅游目的地大型演艺的发展路程三、国内旅游目的地开展大型演艺的必要性(一)根本因素——需求全国旅游演出观众4713万人次,同比增长31.2%。
据国家旅游局初步测算,2015年全国旅游业接待国内外游客41亿人次,同比增长10%以上。
从2013年开始旅游演出的旅游人次逐年递增,而且从数据上可以看出2015年旅游演出的旅游人次增长率远高于国内旅游人次的额增长率,说明旅游演艺的市场将迎来大发展,市场需求旺盛。
(二)关键因素——效益1、高快速回收的示范效应《宋城千古情》目前每年投入1000万收入就达2亿;《梦里老家》开演8个月就收入2500万元;《印象·刘三姐》已成为世界旅游组织目的地会议、最佳休闲渡假推荐项目。
2、打造夜间吸引核,激活夜间旅游经济这些旅游演出大多在晚上而且时长在1~1.5小时,可以有效的吸引游客,带动夜间消费3、明显的综合带动效应国内外经验表明成熟旅游演艺项目对经济的贡献可达1:5至1:10。
《印象•刘三姐》使游客在桂林停留时间增加了0.34天《宋城千古情》带动宋城景区及周边旅游消费达几十亿《梦里老家》为江西婺源带来了20万游客(三)激励因素——政策《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创新文化旅游产品。
鼓励专业艺术院团与重点旅游目的地合作,打造特色鲜明、艺术水准高的专场剧目。
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规范整合会展活动,发挥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传统节庆品牌效应,组织开展群众参与性强的文化旅游活动。
杜绝低水平的人造景观建设,规范发展主题公园。
支持传统戏剧的排练演出场所、传统手工艺的传习场所和传统民俗活动场所建设。
在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反对低俗、庸俗、媚俗内容,抵制封建迷信,严厉打击黄赌毒。
四、大型演艺之魂(一)文化为魂文化,是旅游演出的灵魂,是演出成功塑造的关键因素,也是体现一个演出核心吸引力的不可复制的精髓。
没有灵魂的旅游演出,犹如没有灵魂的人,是一个不完整的个体,缺少了吸引人的特质和内涵,注定没有长久的生命力。
(二)故事串联故事就是旅游演出的线索。
利用故事串联贯穿旅游演出的脉络,把演出中的演员和艺术表演形式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演出层次清晰,成为一个整体。
而且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更容易引起游客的情感共鸣,令游客对旅游演出节目乃至旅游地记忆深刻。
(三)山水为景旅游演艺作为既传统又新颖的表演艺术正在成为我国文化旅游产业扩大发展的重要途径。
其和传统演艺的最大区别就是内容上以地域特色为主。
观众多来自异地,旅游演艺本身也是旅游区的旅游产品,展现地域文化成为旅游演艺的特点。
(四)多维互动一方面在演出过程中,舞台需要运用多种效果打造精彩旅游演出效果。
另一方面,旅游演艺应该是多元素的,多维互动的。
五、待开发的景区未来继续进行大型演艺开展的必要条件及开发建议(一)旅游演艺行业现状分析1.旅游演艺不是救世主虽然从旅游演艺的规模和发展的必要性来看,旅游演艺开发大热是必然趋势。
但是20 15年全年旅游演出场次还是略有下滑,较2014年同比下降0.7%。
其中新增旅游演出19台,停演达46台之多,全年旅游演出共计57801场,较2014年减少386场,同比下降0.7%。
2.吸金王不好做从前面的分析的可以看出作为新兴旅游产品,旅游演艺的效益是可观的,但是195台旅游演出中票房几乎是由前40台旅游演出贡献的,剩余155台虽然占了80%的比例不过票房收益才占了总收益的15%,这说明并不是所有旅游演出都是成功的,可以带动旅游发展的。
(二)待开发的景区未来继续进行大型演艺开展的必要条件旅游业发展良好,有一定的游客基础从地域格局看三大热点片区:长三角、珠三角、西南地区广东——主题公园旅游演艺“发源地”云南 & 广西——印象系列“发源地”浙江——千古情系列“示范地”可以看出旅游演艺发展比较好的地区集中在南部旅游业发达地区。
从区域经济发展看旅游演艺主导城市并不一定是经济发达型城市,但是一定旅游业发达城市,可以说明旅游演艺是需要游客基础的,而旅游业态相对单一的城市例如云南、广西等地区的区域的旅游演艺发展的更快。
(三)待开发的景区未来继续进行大型演艺开展的开发建议1.大投资、大规模开发从上图可以看出,2007年以前0.1亿元以下投资比较多,没有3亿元以上的投资。
而07年以后1亿元以上的投资占70%,0.1亿元以下的投资就很少了。
从第一章的分析可以看出:大投资、大规模的旅游演出更受市场欢迎,更容易收益。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游客的品味逐渐提高,小型的、制作成本较低的旅游演出无法满足游客需求,对游客吸引力不足,上座率低,自然无法收益。
2.主题鲜明,差异性强从演艺的三大系列来看,每一台旅游演出都自己鲜明的主题特点,与其他演出区别开来。
并且即便是同在丽江的“印象”和“千古情”也有着截然不同的特色。
3.改版频率高,吸引二次消费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一次买卖”型消费已经远去,如何吸引游客“回游”是各大景区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层不变的内容不仅不能吸引回游,由于手机、网络的发达许多未实地观看过演出的潜在游客也会丧失。
以山水盛典在江西婺源的《梦里老家》为例,《梦里老家》于2015年3首演,并取得成功,但是表演并未一层不变。
2016年3月就推出了第二部。
第二部不仅在情节上更加完善,逻辑更加合理,更吸引人;歌曲、舞美、灯光、道具,甚至舞台布景也有不小的改变。
附实景演出国家标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实景演出服务规范》三项国家标准,这是我国首次发布的旅游演艺行业国家标准,将于2017年3月1日开始实施。
《实景演出服务规范》包括《导则》《演出管理》《服务质量》三部分,对实景演出的选址、规划、研发、标识导引、安全、卫生、经营管理、考核评价,对演出的设施设备、演出过程和演出质量的考核评价,对服务设施和服务过程提出了具体要求,将对规范中国实景演出市场、优化实景演出服务、提高演出水准、保障消费者权益、引领实景演出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实景演出是一种以自然山水等真实景观为演出背景,以当地历史或传统文化、民风民俗等为演出内容,融合商业界和演艺界为创作团队的独特文化模式,是传统旅游业向人文旅游、文化旅游转型下的新型的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其表演紧密契合和展现本地文化特征和传统习俗。
标准编制专家组在深度剖析了相当数量的获得成功和发展失败的实景演出后,提出《实景演出服务规范》三个部分的规范要点:《导则》主要提出了实景演出的相关术语和定义,并对对选址、规划、研发、标识导引、安全、卫生、经营管理、考核评价等提出了原则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