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公式大全
商品流通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
![商品流通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4dabdfa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32.png)
商品流通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一、销售成本的计算销售成本是指企业销售商品所发生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总和。
销售成本主要包括商品的采购成本、运输费用、关税和税金等。
1.采购成本的计算采购成本是指企业从供应商购买商品所发生的成本,包括购买商品的价格、运输费用、保险费用等。
采购成本的计算方法主要有权重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等。
其中,权重平均法是将每次购买的商品的价格和数量加权平均,得出采购成本;先进先出法是按照最先购买的商品先销售,先计算最先购买的商品的成本,再计算最后购买的商品的成本;后进先出法则与先进先出法相反,按照最后购买的商品先销售。
2.运输费用的计算运输费用是指将采购的商品从供应商处运送到企业仓库的费用。
运输费用的计算方法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可以是按照运输距离、货物重量或货物数量等来计算。
3.其他费用的计算除了采购成本和运输费用外,销售成本还包括关税和税金等其他费用。
关税是指进口商品时需要缴纳的费用,计算方法按照国家相关法规进行计算;税金包括增值税和营业税等,计算方法根据税法规定进行计算。
二、商品库存的账务核算商品库存是指企业未售出的商品数量和价值。
商品库存的账务核算包括商品库存的期初余额、进货入库、销售出库和盘存差异的处理。
1.期初余额的核算期初余额是指上一期末的商品库存余额,可以通过与上一期末财务报表对应项目的金额进行核对。
2.进货入库的处理进货入库是指将采购的商品入库,更新商品库存的数量和价值。
企业可以通过采购单、入库单和发票等来核实进货入库的数量和价值,并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3.销售出库的处理销售出库是指从库存中取出商品进行销售,更新商品库存的数量和价值。
企业可以通过销售单、出库单和发票等来核实销售出库的数量和价值,并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4.盘存差异的处理企业应定期进行库存盘点,检查实际库存与账面库存是否一致,并将盘存差异进行调整。
盘存差异可能由于货物滞销、盗窃等原因引起,企业应及时核实原因并进行账务处理。
毛利定价法两种公式
![毛利定价法两种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d5a452c0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84.png)
毛利定价法两种公式
毛利算法公式有以下两种:
1、商品流通企业计算公式:毛利=不含税售价-不含税进价。
2、生产制造企业计算公式:毛利=产品销售收入(不含税)-相应产品销售时实际成本(即财务报表中的主营业务成本)。
毛利(经济学术语)商业企业商品销售收入(售价)减去商品原进价后的余额。
净利的对称,又称商品进销差价。
因其尚未减去商品流通费和税金,还不是净利,故称毛利。
毛利率计算公式:毛利率=毛利/营业收入×100%=(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
毛利率=(不含税售价-不含税进价)/不含税售价×100%。
毛利率表示每100元主营业务收入当中可得到多少毛利润,例如40%的毛利率就表示每100元主营业务收入中有40元的毛利,通过毛利率能够考查企业商品的盈利能力的强弱和该商品的市场竞争力,毛利率越高,说明该商品的盈利能力越强,越有市场竞争力。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计算毛利率的毛利额和收入额通常指的是指按某种方式划分的
一定期间的毛利额和收入额,与某种划分方式和一定的期间相对应。
在计算毛利率时,收入和成本的计算口径与会计上的计算口径一致,对于工商企业,收入指的是不含增值税销项税额的收入,对于建造施工企业,收入为含税收入,特别注意的是,商业一般纳税人企业,
成本是按不含进项税额的单价计算确定的。
50套会计常用公式
![50套会计常用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b4046d84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63.png)
50套会计常用公式
一、企业活动部分
1.销售收入计算公式:
销售收入=销售量×销售单价
2.营业成本计算公式:
营业成本=(原材料+佛人力+燃料+折旧+财务费用+租赁费+其他成本)
3.营业税金及附加计算公式:
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率
4.营业利润计算公式: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
5.利润总额计算公式: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6.净利润计算公式: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二、财务计算部分
1.流动比率计算公式: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速动比率计算公式: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3.负债率计算公式:
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4.资产负债比率计算公式:
资产负债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5.产权比率计算公式:
产权比率=所有者权益÷资产总额
6.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资产总额)×100%
7.总资产周转率计算公式: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资产总额
8.应收账款周转率计算公式:。
简单商品流通的公式
![简单商品流通的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c90f7550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00.png)
简单商品流通的公式
简单商品流通的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W—G—W)。
简单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在转手中被分为卖和买两个过程,即商品-货币(W—G)和货币-商品(G—W)两个阶段,卖者在第一阶段换取货币不是最终目的,而是通过货币媒介在第二阶段中去换回自己需要的商品。
这样,一切商品在交换中都要经历两个相反的形态变化,而且各次交换中商品形态变化循环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准确的信息,可以查阅关于简单商品流通的书籍或者咨询专业人士。
外贸实操-外贸会计常用的四十个计算公式
![外贸实操-外贸会计常用的四十个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4990a56c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48.png)
外贸实操-外贸会计常用的四十个计算公式CIF价格=FOB价格+海运费+保险费FOB价格=出厂价+运费至港口净重=毛重-包装重量毛重=净重+包装重量CBM=长度(米)x宽度(米)x高度(米)体积重量=CBMx167重量=体积重量:167单位重量=总重·数量数量= 总重: 单位重量毛利润率=(销售价格-成本)÷销售价格x 100% 11.净利润率=(净利润÷销售额)x100%报关价值=发票价格+运费+保险费欧洲安全标准税=报关价值x0.15关税=报关价值x 关税率税率=(关税+增值税)÷报关价值x100%欧盟增值税=报关价值x0.2美国进口关税=报关价值x关税率美国增值税=报关价值x增值税率加拿大进口关税=报关价值x关税率加拿大增值税=(报关价值+关税)x增值税率澳大利亚进口关税=报关价值x关税率澳大利亚增值税=(报关价值+关税)x增值税率日本进口关税=报关价值x 关税率日本消费税=(报关价值+关税)x消费税率韩国进口关税=报关价值x 关税率韩国增值税=(报关价值+关税)x增值税率台湾进口关税=报关价值x关税率台湾增值税=(报关价值+关税)x增值税率印度进口关税=报关价值x 关税率印度增值税=(报关价值+关税)x增值税率欧盟关税配额=额定数量x 关税率欧盟进口许可证费用=进口许可证费用÷数量欧洲安全标准认证费用=认证费用:数量美国FDA认证费用=认证费用:数量质量检测费用=检测费用:数量包装费用=包装成本: 数量样品费用=样品成本+运费+保险费银行手续费=信用证金额x 手续费率汇率=外币金额: 本市金额换算汇率=目标货市汇率: 原货市汇率。
商品流通企业——毛利率法
![商品流通企业——毛利率法](https://img.taocdn.com/s3/m/7c7335600b1c59eef8c7b467.png)
• 期末存货成本=(20+60-64)×82.5%= 13.2(万元) • 本期销售成本=18+48-13.2=52.8(万元) • 借:银行存款 748 800 • 贷:主营业务收入 640 000 • 应交税费-增(销)108 800 • 借:主营业务成本 528 000 • 贷:库存商品 528 000
商品流通企业——零售价法
零售价法——指用成本占零售价的百分 比计算期末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期初存货成本和本期购货同时按成本和 零售价记录,本期销售只按售价记录, 通过计算成本率,计算出期末存货成本 和本期销售成本。
计算步骤: 1)首先计算售价的成本率
售价成本率=
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进货成本
期初存货售价+本期进货售价
商品流通企业——毛利率法
计算步骤 1 2 理论 会计实务 毛利=销货收入-销货成本 毛利=主营业务收入-主营 业务成本 毛 利 率 = 毛 利 / 销 货 收 入 毛利率=毛利/主营业务收入 ×100% ×100% 销货成本=销货收入-毛利 销货成本=主营业务收入- 毛利 =销货收入×(1-毛利率) =主营业务收入×(1-毛利 率)
3
计算步骤 1 2 3
会计实务 毛利=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
毛利率=毛利/主营业务收入×100% 销货成本=主营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收入-毛利
=主营业务收入×(1-毛利率)
例:某商场2004年5月1日乙类商品库存10万元,本 月购进8万元,本月销售收入20万元,上月该类商 品的毛利率为20%。 • 购入商品时: • 借:库存商品 80000 • 应交税费-增(进) 13600 • 贷:银行存款 93600 • 销售毛利=20×20%=4(万元) • 本月销售成本=20-4=16(万元) • 或=20×(1-20%)=16(万元) • 库存商品成本=10+8-16=2(万元)
零售行业会计常用计算公式
![零售行业会计常用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4ae4e0d6941ea76e58fa044e.png)
零售行业会计常用计算公式零售行业会计常用计算公式以下公式均为含税:一、毛利额:公式:毛利额=销售额*毛利率二、毛利率:公式:毛利率=平均毛利率=毛利额/销售额=1—*100%=1—*100%一:某牙膏的商品进价是元/支,零售价为元/***么它的毛利率为多少?.计算结果:毛利率=1—*100%=%二:某门店三月份的销售数据如下:含税销售额为38万元.平均成本为32.5万元,请问该门店当月实现的毛利率为多少??计算结果:毛利率=1—*100%=14.5%三、商品周转率、库存周转天数。
)1、商品周转率=月营业额/ 月平均库存额2、库存周转天数=30/商品周转率3、简易公式:库存周转天数=日均销售额/日均库存金额4、公司目前各店的库存周转情况D:\财务销售数据\xx年4月份\04月库存销售分析.xls三:天天见三月份的月营业额为628万元,本月的平均库存为780万元,请问三月的商品周转率为多少?库存周转天数为多少天?四、销售占比、交叉比率、贡献度1、销售占比指在销售中占领的市场份额。
2、交叉比率指商品在周转过程中库存周转的回报率。
公式:交叉比率=商品周转率*商品毛利率3、贡献度指商品在销售过程中销售占比及毛利率表现的综合表现。
公式:贡献度=部门销售构成比*部门五、动销率、滞销率、1、动销率=有销售的单品数/ 该品类有效的单品数2、滞销率=1—六、价格带概念:是由商品群的上限价格和下限价格形成的。
商品品类梳理表格(男袜).xls七、商品组合及构成比分析1、周转天数的分析注意周转天数的变动和差异:即使同一个小类的商品也会因季节的不同和节日的因素而产生不同。
而在不同的区域即使在同一个时间段,同属一个小类的商品的周转天数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某超市系统周转天数细分表:部门销售库存周转天数行业标准差异生鲜2187310(10)食品45082655(55)服装52623113(13)家电2351106141(141)其它413107578(78)全店1842331154(54)分析:2、存销比分析业态存销比行业周转天数大卖场1:18综合超市1:21标准超市1:30便利店1:433、零库存分析?零库存不仅指系统数据,实际库存也为零?零库存商品绝大部分是畅销商品?没有零库存并不意味着销售就好,但有零库存一定意味着销售有问题。
商品流通企业批发商品销售的核算【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商品流通企业批发商品销售的核算【会计实务操作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72c4ede3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a5.png)
商品流通企业批发商品销售的核算【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批发商品销售的核算一般采用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按销售方式可以分 为仓库销售和直运销售。
(一)仓库销售的核算 仓库销售是指购进商品储存在本企业的仓库或寄存外库,销售时再将 商品从仓库中发出的交易行为。仓库销售分为同城销售和异地销售。 1.同城销售的核算 同城仓库销售一般采用提货制或送货制的商品交接方式,采用支票、 汇票等货款结算方式来进行。 为了核算企业销售商品取得销售收入的情况,应设置“商品销售收 入”科目。企业销售商品,实现销售收入后,将商品销售额计入该科目 的贷方,将按规定收取的增值税销项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 税(销项税额)”科目,同时借记“银行存款”或“应收票据”、“应收 账款”等科目。 结转已售商品销售成本时,应将已售商品的销售进价成本计入“商品 销售成本”科目的借方,并将已售商品从“库存商品”科目中转出,即 贷记“库存商品”科目。 需要说明的是一般批发企业在销售商品后并不逐日逐笔地结转商品销 售成本和注销库存商品,而是等到月末采用一定的方法计算并结转全月 已售商品的销售成本。 批发企业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可以采用分批实际进价法、加权平均 法、最后进价法、毛利率计算法等多种方法,这里主要介绍毛利率计算 法。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的知识!
的。话又说回来,会计实操经验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学到的,坚持一天 学一点,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缺陷,你可以针对自己的习惯 来制定自己的学习方案,只有你自己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最后希望同 学们都能够大量的储备知识和拥有更好更大的发展。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毛利率计算法是根据本期商品销售额,按照上季度实际毛利率(或本 季度计划毛利率)估算本期商品销货成本的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商品流通毛利率计算公式(3篇)
![商品流通毛利率计算公式(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bbc5947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b5.png)
第1篇一、毛利率的定义毛利率,即毛利润率,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毛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率。
毛利润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后,扣除商品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后所获得的利润。
毛利率可以用来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商品的销售价格水平。
二、毛利率计算公式1. 毛利率基本计算公式毛利率 = (不含税销售收入 - 不含税成本) / 不含税销售收入× 100%其中:- 不含税销售收入:指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所获得的收入扣除税费后的金额。
- 不含税成本:指企业在生产或采购商品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扣除税费后的金额。
2. 毛利率的扩展计算公式(1)针对商品流通企业毛利率 = (不含税售价 - 不含税进价) / 不含税售价× 100%其中:- 不含税售价: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时的售价,扣除税费后的金额。
- 不含税进价:指企业在采购商品时的进价,扣除税费后的金额。
(2)针对生产制造企业毛利率 = (产品销售收入 - 相应产品销售时实际成本) / 产品销售收入× 100%其中:- 产品销售收入:指企业在销售产品过程中,所获得的收入扣除税费后的金额。
- 相应产品销售时实际成本:指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扣除税费后的金额。
三、毛利率的应用1. 监控企业盈利能力毛利率可以反映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的盈利能力。
当毛利率较高时,说明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所获得的毛利润较多,盈利能力较强;反之,则说明盈利能力较弱。
2. 分析商品销售价格水平毛利率可以反映商品的销售价格水平。
当毛利率较高时,说明商品的销售价格较高;反之,则说明销售价格较低。
3. 评估企业经营成果毛利率可以用来评估企业的经营成果。
通过对比不同时期或不同企业的毛利率,可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趋势。
4. 指导企业定价策略毛利率可以为企业制定定价策略提供依据。
企业可以根据毛利率来确定商品的销售价格,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四、影响毛利率的因素1. 成本因素成本因素是影响毛利率的主要因素。
食品批发财务计算公式
![食品批发财务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84f12e76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a1.png)
食品批发财务计算公式
1.利润计算公式
利润是指销售收入减去成本的金额,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利润=销售收入-成本
2.成本计算公式
成本包括进货成本、运输成本、人工成本、设备成本等,具体的成本计算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虑。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成本计算公式:进货成本=进货价格×进货数量
运输成本=运输单价×运输数量
人工成本=人工时长×人工单价
设备成本=设备使用时间×设备折旧费用
3.销售额计算公式
销售额是指销售的产品数量乘以产品的销售价格,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销售额=销售数量×销售价格
4.毛利率计算公式
毛利率是指销售收入减去销售成本后所得的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
5.净利率计算公式
净利率是指净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
6.库存周转率计算公式
库存周转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销售了多少次库存,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库存周转率=销售额/平均库存
7.平均库存计算公式
平均库存是指一定时间内库存的平均值,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平均库存=(期初库存+期末库存)/2
8.库存成本占比计算公式
库存成本占比是指库存成本与总资产的比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库存成本占比=库存成本/总资产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食品批发财务计算公式,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还可以调整和组合这些公式,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商品流通的一般公式
![商品流通的一般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40dfbb81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07.png)
商品流通的一般公式商品流通是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一系列环节和过程,通过这些环节和过程,商品实现了从生产者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手中的流通。
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关联,并通过这些环节实现价值的增加和实现商品最终的销售和消费。
1.生产环节:2.流通环节:流通环节是指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流动过程。
该环节包括了商品的仓储、运输、包装、分销等。
通过这些流通环节,商品可以从生产者转移到零售商和批发商等中间商,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
流通环节能够确保商品能够及时、准确地送达目标市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销售环节:销售环节是指商品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和销售的过程。
这包括了商家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手段向消费者推广和销售产品。
销售环节中,商家会利用市场营销手段如广告、促销活动、电商平台等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和购买欲望,从而促成商品的出售。
4.消费环节:消费环节是商品流通过程的最终目的地。
在这个阶段,商品由消费者购买和使用。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会考虑商品的质量、价格、品牌等各种因素,并通过购买行为满足自己的需求和欲望。
商品流通的一般公式是:生产→流通→销售→消费。
通过这一公式,商品能够顺利地从生产者手中经过流通环节、销售环节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最终实现商品的流通和交易。
商品流通的一般公式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生产者生产商品,通过流通的环节将商品送达市场,通过销售环节将商品卖给消费者,然后消费者将商品消费并产生新的需求,这就会反过来影响生产者的生产,从而再次进入商品流通的循环。
这种循环的商品流通过程形成了供求关系,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总之,商品流通的一般公式是生产→流通→销售→消费。
这个公式揭示了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整个过程,显示了不同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依存。
了解和掌握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商品流通的运作方式,从而更有效地进行生产、销售和消费行为。
企业商品流通的会计核算方法详解
![企业商品流通的会计核算方法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204f69098762caaedc33d452.png)
企业商品流通的会计核算方法详解通常情况下,按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种属性划分,商品核算应该既要反映商品的使用价值,又要反映商品的价值。
反映商品的使用价值,要对商品分类进行实物数量核算,反映各种商品数量进、销、存增减变化情况;反映商品的价值,要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反映商品进、销、存金额的增减变化情况。
商品的数量核算和金额核算是互相联系的。
在会计核算中,金额核算特别重要,但数量核算也不容忽视,两者必须紧密结合。
在实际工作中,商品价值有进价金额和售价金额两种标准。
因此,商品流通核算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一、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这是以实物数量和进价金额两种计量单位,反映商品进、销、存情况的一种方法。
主要内容包括:1.“库存商品”的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统一按进价记账。
总分类账反映库存商品进价总值;明细分类账反映各种商品的实物数量和进价金额。
2.“库存商品”明细账按商品的编号、品名、规格、等级分户,按商品收、付、存分栏记载数量和金额,数量要求永续盘存。
3.根据企业经营管理需要,在“库存商品”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之间,可设置“库存商品”类目账,按商品大类分户,记载商品进、销、存金额。
4.在业务部门和仓库设置商品账,分户方法与“库存商品”明细账相同,记载商品收、付、存数量,不记金额。
5.根据商品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方法定期计算和结转已销商品的进价成本。
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的优点是能全面反映各种商品进、销、存的数量和金额,便于从数量和金额两个方面进行控制。
但由于每笔进、销货业务都要填制凭证,按商品品种逐笔登记明细分类账,核算工作量较大,手续较繁,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大、经营金额较大、批量较大而交易笔数不多的大中型批发企业。
二、数量售价金额核算法这是以实物数量和售价金额两种计量单位,反映商品进、销、存情况的一种核算方法。
主要内容基本与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相同,都是按商品品种设明细账,实行数量和金额双重控制。
其不同的有两点:1.“库存商品”总分类账、类目账和明细账均按售价记账。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公式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c0abd68fec3a87c24028c4b4.png)
理论零售价格=[(批发价格+市内搬运费)×(1+周转天数+日利息率)]/[(1-伤耗率)×(1-零售税率-零售经营费率-纯利率)]
零售价格=批发价格×(1+批零差率)
或=批发价格/(1-零批差率)
批零差率=(零售价格-批发价格)/批发价格×100%
或 =(批零差价/批发价格)×100%
15.流通费用率升降速度
流通费用率升降速度=流通费用率升降程度/基期流通费用率
16.商品损耗率
商品损耗率=(商品损耗额/商品纯销售额)×100%
17.商品损耗额
商品损耗额=商品纯销售额×商品损耗率
18.商品销售毛利额
商品销售毛利额=商品纯销售额×商品损耗率
19.商品销售毛利率
商品销售毛利率=(商品销售毛利额/商品纯(总)销售额)×100%
26.商品销售额
预测全期商品销售总额=预测日止累计商品销售额+预计今后日平均销售额×预测日以后的营业天数
27.商品购进额
预测全期商品购进总额=预测日止累计商品购进额+预测今后日平均进货额+预测日以后的营业天数
28.商品储备额
预测期末商品储备额=期初商品储备额+预测全期商品购进总额-预测全期商品销售总额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公式
1.商品资金计划指标
预计计划期初商品资金=计算时商品资金实际结存额+(预期报告期期末购进额+预计报告期调入额+预计报告期加工成品收回额)-(预计报告期期末销售及调出额-报告期毛利额+预计报告期加工原料付出额+预计报告期商品损耗额)
计划期末商品资金=(预计计划期初商品资金结存额+计划期购进额+计划期调入额+计划期加工成品收回额)-(计划期销售及调出额-计划期毛利额+计划期加工原料付出额+计划期商品损耗额)
商业企业会计常用公式
![商业企业会计常用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108cacb15ef7ba0d4a733b78.png)
商业企业会计常用公式1.商品资金计划指标预计计划期初商品资金=计算时商品资金实际结存额+(预期报告期期末购进额+预计报告期调入额+预计报告期加工成品收回额)-(预计报告期期末销售及调出额-报告期毛利额+预计报告期加工原料付出额+预计报告期商品损耗额)计划期末商品资金=(预计计划期初商品资金结存额+计划期购进额+计划期调入额+计划期加工成品收回额)-(计划期销售及调出额-计划期毛利额+计划期加工原料付出额+计划期商品损耗额)2.在途现金在途现金=平均每日销售额×现金销售的比重×每日未及送存银行的比重3.委托银行收款资金委托银行收款资金=计划期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的平均每日销售额(进价)×托收货款平均在途天数托收货款平均在途天数=平均委托收款占用额/平均每日托收销售额托收银行收款资金=计划期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的销售额(进价)×委托银行收款平均余额占销售的比重(%)4.商品资金周转率商品资金周转次数=商品纯销售额/商品资金平均占用额商品资金周转天数=(平均商品资金占用额×报告期天数)/商品纯销售额或=报告期天数/商品资金周转次数5.商品销售成本批发企业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在实行数量进价金额核算的情况下,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有:加权平均法,其计算公式为: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商品金额+本期收入商品金额-本期非销售付出商品金额)/(期初结存商品数量+本期收入商品数量-本期非销售付出商品数量)商品销售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数量×加权平均单价或以期末结存商品数量乘经加权平均单价,计算出期末结存商品金额,再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其计算公式为:期末结存商品金额=期末结存商品数量×加权平均单价商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商品金额+本期收入商品金额-本期非销售付出商品金额-期末结存商品金额最后进价法,其计算公式为:期末结存商品金额=期末结存商品数量*主要进货地区的最后一次进货单价商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商品金额+本期收入商品金额-本期非销售付出商品金额-期末结存商品金额分批实际进价法,其计算公式为:每批商品销售成本=每批商品实际进货单价×每批商品销售数量毛利率计算法,其计算公式为:商品销售毛利=本用商品销售额×上季实际或本季计划毛利率商品销售成本=本月商品销售额-商品销售毛利或=本月商品销售额×(1-上季实际或本季计划毛利率)零售企业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已销售商品成本=期初结存商品金额+本期收入商品金额-期末盘存商品金额综合差价率计算法,其计算公式为:综合差价率=[月末结账前进销差价余额/(月末库存商品余额+本月商品销售额)]×100%分类(柜、组)差价率计算法,其计算公式为:某类(柜、组)商品差价率=[月末结账前某类(柜、组)商品进销差价余额/(月末某类(柜、组)库存商品余额+本月某类(柜、组)商品销售额)]×100%某类(柜、组)已销商品进销差价=本月某类(柜、组)商品销售额×某类(柜、组)商品差价率实际差价计算法,其计算公式为:按每种商品计算时,其计算公式为:库存商品进价金额=∑(各种库存商品进货单价×各种结存商品数量)库存商品进销差价=库存商品售价金额-库存商品进价金额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结账前进销差价余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按每类商品计算时,其计算公式为:某类商品进价总额=某类商品售价总金额/(1+某类商品进销差价率)某类商品应保留的进销差价=某类商品售价总金额-某类商品进价总金额全部库存商品应保留进销差价=各类商品期末库存应保留的进销差价之和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结账前进销差价余额-全部库存商品应保留的进销差价6.商品流通费用分摊额按商品存销金额(或数量)比例分摊。
商贸集团公司会计公式定理汇总
![商贸集团公司会计公式定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a803dd0e53a580216fcfeea.png)
商贸企业会计常用公式汇总1.商品资金计划指标预计计划期初商品资金=计算时商品资金实际结存额+(预期报告期期末购进额+预计报告期调入额+预计报告期加工成品收回额)-(预计报告期期末销售及调出额-报告期毛利额+预计报告期加工原料付出额+预计报告期商品损耗额)计划期末商品资金=(预计计划期初商品资金结存额+计划期购进额+计划期调入额+计划期加工成品收回额)-(计划期销售及调出额-计划期毛利额+计划期加工原料付出额+计划期商品损耗额)2.在途现金在途现金=平均每日销售额×现金销售的比重×每日未及送存银行的比重3.委托银行收款资金委托银行收款资金=计划期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的平均每日销售额(进价)×托收货款平均在途天数托收货款平均在途天数=平均委托收款占用额/平均每日托收销售额托收银行收款资金=计划期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的销售额(进价)×委托银行收款平均余额占销售的比重(%)4.商品资金周转率商品资金周转次数=商品纯销售额/商品资金平均占用额商品资金周转天数=(平均商品资金占用额×报告期天数)/商品纯销售额或=报告期天数/商品资金周转次数5.商品销售成本批发企业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在实行数量进价金额核算的情况下,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有:加权平均法,其计算公式为: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商品金额+本期收入商品金额-本期非销售付出商品金额)/(期初结存商品数量+本期收入商品数量-本期非销售付出商品数量)商品销售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数量×加权平均单价或以期末结存商品数量乘经加权平均单价,计算出期末结存商品金额,再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其计算公式为:期末结存商品金额=期末结存商品数量×加权平均单价商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商品金额+本期收入商品金额-本期非销售付出商品金额-期末结存商品金额最后进价法,其计算公式为:期末结存商品金额=期末结存商品数量*主要进货地区的最后一次进货单价商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商品金额+本期收入商品金额-本期非销售付出商品金额-期末结存商品金额分批实际进价法,其计算公式为:每批商品销售成本=每批商品实际进货单价×每批商品销售数量毛利率计算法,其计算公式为:商品销售毛利=本用商品销售额×上季实际或本季计划毛利率商品销售成本=本月商品销售额-商品销售毛利或=本月商品销售额×(1-上季实际或本季计划毛利率)零售企业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已销售商品成本=期初结存商品金额+本期收入商品金额-期末盘存商品金额综合差价率计算法,其计算公式为:综合差价率=[月末结账前进销差价余额/(月末库存商品余额+本月商品销售额)]×100%分类(柜、组)差价率计算法,其计算公式为:某类(柜、组)商品差价率=[月末结账前某类(柜、组)商品进销差价余额/(月末某类(柜、组)库存商品余额+本月某类(柜、组)商品销售额)]×100%某类(柜、组)已销商品进销差价=本月某类(柜、组)商品销售额×某类(柜、组)商品差价率实际差价计算法,其计算公式为:按每种商品计算时,其计算公式为:库存商品进价金额=∑(各种库存商品进货单价×各种结存商品数量)库存商品进销差价=库存商品售价金额-库存商品进价金额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结账前进销差价余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按每类商品计算时,其计算公式为:某类商品进价总额=某类商品售价总金额/(1+某类商品进销差价率)某类商品应保留的进销差价=某类商品售价总金额-某类商品进价总金额全部库存商品应保留进销差价=各类商品期末库存应保留的进销差价之和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结账前进销差价余额-全部库存商品应保留的进销差价6.商品流通费用分摊额按商品存销金额(或数量)比例分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会计网()是会计人员网上交流学习探讨的专业网站,欢迎访问学会计论坛()和加入学会计QQ群(群号在论坛首页上有)。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公式大全1.商品资金计划指标预计计划期初商品资金=计算时商品资金实际结存额+(预期报告期期末购进额+预计报告期调入额+预计报告期加工成品收回额)-(预计报告期期末销售及调出额-报告期毛利额+预计报告期加工原料付出额+预计报告期商品损耗额)计划期末商品资金=(预计计划期初商品资金结存额+计划期购进额+计划期调入额+计划期加工成品收回额)-(计划期销售及调出额-计划期毛利额+计划期加工原料付出额+计划期商品损耗额)2.在途现金在途现金=平均每日销售额×现金销售的比重×每日未及送存银行的比重3.委托银行收款资金委托银行收款资金=计划期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的平均每日销售额(进价)×托收货款平均在途天数托收货款平均在途天数=平均委托收款占用额/平均每日托收销售额托收银行收款资金=计划期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的销售额(进价)×委托银行收款平均余额占销售的比重(%)4.商品资金周转率商品资金周转次数=商品纯销售额/商品资金平均占用额商品资金周转天数=(平均商品资金占用额×报告期天数)/商品纯销售额或=报告期天数/商品资金周转次数5.商品销售成本批发企业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在实行数量进价金额核算的情况下,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有:加权平均法,其计算公式为: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商品金额+本期收入商品金额-本期非销售付出商品金额)/(期初结存商品数量+本期收入商品数量-本期非销售付出商品数量)商品销售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数量×加权平均单价或以期末结存商品数量乘经加权平均单价,计算出期末结存商品金额,再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其计算公式为:期末结存商品金额=期末结存商品数量×加权平均单价商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商品金额+本期收入商品金额-本期非销售付出商品金额-期末结存商品金额最后进价法期末结存商品金额=期末结存商品数量*主要进货地区的最后一次进货单价商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商品金额+本期收入商品金额-本期非销售付出商品金额-期末结存商品金额分批实际进价法每批商品销售成本=每批商品实际进货单价×每批商品销售数量(4)毛利率计算法商品销售毛利=本用商品销售额×上季实际或本季计划毛利率商品销售成本=本月商品销售额-商品销售毛利或=本月商品销售额×(1-上季实际或本季计划毛利率)零售企业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已销售商品成本=期初结存商品金额+本期收入商品金额-期末盘存商品金额综合差价率计算法。
其计算公式为:综合差价率=[月末结账前进销差价余额/(月末库存商品余额+本月商品销售额)]×100%分类(柜、组)差价率计算法。
其计算公式为:某类(柜、组)商品差价率=[月末结账前某类(柜、组)商品进销差价余额/(月末某类(柜、组)库存商品余额+本月某类(柜、组)商品销售额)]×100%某类(柜、组)已销商品进销差价=本月某类(柜、组)商品销售额×某类(柜、组)商品差价率实际差价计算法按每种商品计算时,其计算公式为:库存商品进价金额=∑(各种库存商品进货单价×各种结存商品数量)库存商品进销差价=库存商品售价金额-库存商品进价金额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结账前进销差价余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按每类商品计算时,其计算公式为:某类商品进价总额=某类商品售价总金额/(1+某类商品进销差价率)某类商品应保留的进销差价=某类商品售价总金额-某类商品进价总金额全部库存商品应保留进销差价=各类商品期末库存应保留的进销差价之和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结账前进销差价余额-全部库存商品应保留的进销差价6.商品流通费用分摊额按商品存销金额(或数量)比例分摊。
其计算公式如下:期末库存商品应分摊的费用=期末应分摊的费用总额×期末商品结存余额/(期末商品结存余额+本期商品销售进价总额)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费用=期末应分摊的费用总额×本期商品销售进价总额/(期末商品结存余额+本期商品销售进价总额)按大类商品的营业收入或营业成本比例分摊,其计算公式如下:某大类商品应分摊的费用=不能直接记入的间接费用×(某大类商品本月营业收入(成本)/本月全部商品营业收入(成本)7.运杂费按率推算运杂费=计划期商品购进总额×(上期实际费用率+或-计划期费用增减率)火车和轮船运费=运输商品的计费重量×运费率汽车运费=计费重量×运输里程×运费率8.保管费自有仓库保管费=每月开支×计划期月数租赁仓库保管费=(每月租金+每周管理费)×计划期月数委托保管费=委托保管商品吨数×每吨天费率×计划期天数全部保管费=自有仓库保管费+租赁仓库保管费+委托保管费9.商业劳动生产率日劳动生产率=日平均商品纯(总)销售额/月平均职工人数日平均商品纯(总)销售额=本月商品纯(总)销售额/25.5月(季、年)劳动生产率=月(季、年)商品纯(总)销售额/月(季、年)平均职工人数售货员劳动生产率=报告期商品纯(总)销售额/报告期售货员平均人数单位商品纯(总)销售额所需劳动量=报告期平均职工人数/报告期商品纯(总)销售额10.费用率费用率=(费用总额/商品纯(总)销售额)×100%11.费用额费用额=商品纯(总)销售额×费用率12.费用比重某项费用比重=(某项费用额/费用总额)×100%13.费用节约(或浪费)额费用节约(或浪费)额=商品纯(总)销售额×(本期费用率-计划或上期费用率)14.流通费用率升降程度流通费用率升降程度=基期流通费用率-报告期流通费用率15.流通费用率升降速度流通费用率升降速度=流通费用率升降程度/基期流通费用率16.商品损耗率商品损耗率=(商品损耗额/商品纯销售额)×100%17.商品损耗额商品损耗额=商品纯销售额×商品损耗率18.商品销售毛利额商品销售毛利额=商品纯销售额×商品损耗率19.商品销售毛利率商品销售毛利率=(商品销售毛利额/商品纯(总)销售额)×100%20.商品经营利润额商品经营利润额=商品销售毛利额-商品流通费-销售税金或=商品销售总额-商品销售成本-商品流通费-销售税金21.商品经营利润率商品经营利润率=(商品经营利润额/商品纯(总)销售额)×100%工业品产地批发价格工业品产地批发价格=[(出厂价格+市内运杂费)×(1+周转天数×日利息率)]/[(1-损耗率)×(1-经营管理费率-利润率)]产地批发价格=出厂价格×(1+进销差率)进销差率=(批发价格-出厂价格)/批发价格×100%或=(批发价格-进货价格)/过货价格×100%22.工业品销地批发价格销地理论批发价格=[进货成本×(1+商品在途天数×日利息率)]/[(1-损耗率)×(1-经营管理费率-利润率)]销地批发价格=(起算地批发价格+运杂费)/(1-综合差率)或=(起算地批发价格+运杂费)×(1+综合差率)或=起算地批发价格×(1+包括运杂费的综合差率)或=起算地批发价格×(1+综合差率)+运杂费23.工业品调拔价格工业品调拔价格=供货单位所在地当月×(1-调拔折扣率)或=供货单位收购价格或进货价格(1+调拔加价率)24.工业品零售价格理论零售价格=[(批发价格+市内搬运费)×(1+周转天数+日利息率)]/[(1-伤耗率)×(1-零售税率-零售经营费率-纯利率)]零售价格=批发价格×(1+批零差率)或=批发价格/(1-零批差率)批零差率=(零售价格-批发价格)/批发价格×100%或=(批零差价/批发价格)×100%零批差率=(批零差价/零售价格)×100%25.工业品质量差价质量差价=比较品价格-标准品价格比较品价格=标准品价格+或-质量差价金额或=标准品价格×(1+或-质量差率)或=标准品价格×质量比率质量差率=(比较品价格-标准品价格)/标准品价格×100%质量比率=(比较品价格/标准品价格)×100%26.商品销售额预测全期商品销售总额=预测日止累计商品销售额+预计今后日平均销售额×预测日以后的营业天数27.商品购进额预测全期商品购进总额=预测日止累计商品购进额+预测今后日平均进货额+预测日以后的营业天数28.商品储备额预测期末商品储备额=期初商品储备额+预测全期商品购进总额-预测全期商品销售总额29.商品流转次数商品流转次数=商品纯销售额/商品资金平均余额30.商品流转天数商品流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商品流转次数或=(商品资金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商品纯销售额31.进口盈亏额进口盈亏额=进口销售收入-进口成本=进口销售收入-进口处汇支出×外汇牌价-各项费用开支32.进口每美元赔赚额进口每美元赔赚额=自营进口商品盈亏额(人民币)/自营进口商品外汇支出(折合美元)33.进口盈亏率进口盈亏率=(进口盈亏额/进口成本(人民币))×100%34.进口商品进口成本进口商品进口成本=进口外汇支出×外汇牌价+税金+其他费用支出35.进口费用水平进口费用水平=[进口费用额/(自营进口销售额+外汇贷款进口销售额)]×100%36.进口商品价格按统一价(出厂价)作价。
共计算公式为:进口商品价格=统一出厂价、供应价或批发牌价×(1-倒扣率)-到货费用按进口加成价作价。
其计算公式如下:进口商品的加成价=人民币货价×80%进口运费、保险费=(人民币货价+加成额)×运费保险费定额或定率进口关税=人民币货价×(1+运费、保险费率)×关税率或=人民币货价×(1+保险费率)×关税率工商税=[(到崖价+关税)/(1-工商税率)]×工商税率37.创汇额创汇额=出口工业产品外汇净收入-原材料的外汇成本或可换汇数38.创汇率创汇率=(创出额/原材料的外汇成本或可换汇数)×100%39.出口盈亏额出口盈亏额=出口商品销售收入-出口商品出口成本出口商品销售收入=出口外汇收入×银行外汇牌价40.出口盈亏率出口盈亏率=(出口盈亏额/出口商品出口成本)×100%41.出口商品出口成本出口商品出口成本=进货价款+国内运费+加工整理费+商品损耗+杂费+经营管理费+税金42.出口商品换汇成本出口商品换汇成本=(出口商品出口成本(人民币)/出口外汇净收入(外汇))43.出口费用水平出口费用水平=(出口费用额/商品流通总额)×100%44.出口商品固定调拔价出口商品固定调拔价=(进货价+直接费用定额+税金)*(1+经营管理费率)45.出口商品周转率出口商品周转次数=本期出口商品销售总额/本期出口商品储存平均余额出口商品周转次数=本期出口商品储存平均余额/平均每日销售总额=计算期天数/出口商品周转次数46.经费费用分配按各品种商品或各类商品的重量、容积比例分摊,其计算公式为:某品种商品或某类商品应分摊费用=(某品种商品或某类商品重量(或占容积)/全部商品重量(或所占容积))×费用总额按各品种商品或各类商品库存额比例分摊,其计算公式为:某种品种商品或某类商品应分摊的费用=(某种商品或某类商品期末(或平均)库存额/全部商品期末(或平均)库存额)×费用总额按各种商品或各类商品销售额占全部商品销售额的比例分摊,其计算公式为:某种品种商品或某类商品应分摊的费用=(某品种商品或某类商品销售额/全部商品销售额)×费用总额47.商品销售或本分散结转法本期商品销售成本=本期销售数量×加权平均单价期末结存商品金额=期末结存数量×加权平均单价48.商品销售成本集中结转法本期商品销售成本=期初库存商品金额+本期增加商品金额-本期非销售减少商品金额-期末库存商品金额49.综合差价率计算法综合差价率计算法=月末分摊前“商品进销差价”科目余额/(月末“库存商品”科目余额+月末“受托代销商品”科目余额+月末“商品销售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已销商品进销差阶=本月“商品销售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综合差价率50.商品流通企业营业利润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或-汇兑损益51.商品销售利润商品销售利润=商品销售收入净额-商品销售成本-经营费用-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商品销售收入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折扣与折让52.出口商品合同履约率按交货数量计算合同履约率合同履约率=(本期实际交货数量/本期合同交货数量)×100%按购货金额计算合同履约率合同履约率=(本期实际交货金额/本期合同交货金额)×100%53.出口商品合格率某商品合格率=(该商品验收合格数量/该商品收购总数量)×100%多种商品合格率=(出口合格商品总金额/全部收购商品总金额)×100%54.库存出口商品质量指标商品积压率=(呆滞积压商品总额/库存商品总额)×100%商品适销率=(适销商品总额/库存商品总额)×100%商品滞销率=(不符合出口要求商品总额/库存商品总额)×100%55.出口商品成本导向定价法目标价格=出口商品单位成本+(该产品的目标利润额/该产品的预计产量)=出口商品单位成本×(1+成本利润率)保本价格=商品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该产品负担的固定成本额/该商品销售量)56.出口每美元成本出口每美元成本(退税后)=自营出口总成本(退税后)/自营出口销售外汇净收入(美元)自营出口总成本(退税后)=自营出口销售进价+自营出口商品流通费+出口关税-自营出口商品退税收入57.出口盈亏率出口盈亏率=(出口盈亏额/出口总成本)×100%58.进口盈亏率进口盈亏率=(进口盈亏额/进口总成本)×100%商品流通费的分摊按商品存销金额(或数量)比例分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