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专题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交通专题研究
目录
1.概述 (5)
1.1.项目背景 (5)
1.2.工作目标 (6)
1.3.编制内容和技术要求 (7)
1.3.1.现状问题诊断和发展趋势分析 (8)
1.3.2.交通发展目标和策略 (8)
1.3.3.区域交通规划 (9)
1.3.4.城市道路网络系统规划 (9)
1.3.5.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 (10)
1.3.6.城市交通组织管理系统规划 (10)
1.4.成果内容 (10)
1.4.1.工作阶段 (10)
1.4.2.本阶段内容 (11)
2.交通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13)
2.1.交通现状分析 (13)
2.1.1.区域交通设施现状分析 (13)
2.1.2.城市交通设施现状分析 (27)
2.1.3.城市交通特征分析 (36)
2.1.4.交通管理现状分析 (36)
2.2.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39)
2.2.1.区域交通设施的中心吸引力不足,辐射范围集中在市区周边 (40)
2.2.2.区域交通设施制约城市布局和发展 (41)
2.2.3.区域交通设施制约城市布局和发展 (41)
2.2.4.区域交通设施发展中,综合运输方式结构存在缺陷 (42)
2.2.5.土地利用和交通的协调不足,尤其在旧城表现尤为突出 (43)
2.2.6.城市交通需求和供给存在一定的矛盾 (44)
2.2.7.城市道路网络结构不合理影响整体系统的功能发挥 (45)
2.2.8.城市私有机动车发展较快,出租车在交通流中所占比重过大 (46)
2.2.9.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整体吸引力不足 (46)
2.2.10.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环境恶化 (46)
2.2.11.道路交通管理不到位,交通系统缺乏有机整合 (47)
3.交通发展策略 (48)
3.1.交通面临的挑战 (48)
3.1.1.交通发展前景 (48)
3.1.2.面临的挑战 (50)
3.2.交通发展策略 (54)
3.2.1.城市交通的发展目标 (55)
3.2.3.以一体化的区域交通设施支持区域中心城市地位的发展策略 (56)
3.2.4.土地利用和交通协调发展的策略 (58)
3.2.5.交通发展模式选择战略 (58)
3.2.6.道路网络建设策略 (59)
3.2.7.公共交通发展策略 (60)
3.2.8.多种交通方式协调策略 (61)
3.2.9.交通管理和投资策略 (61)
4.区域交通规划 (63)
4.1.区域交通规划的原则和目标 (63)
4.1.1.综合交通网规划原则 (63)
4.1.2.区域综合交通网络发展的时空目标 (63)
4.2.铁路 (63)
4.2.1.铁路运输发展前景分析 (63)
4.2.2.铁路枢纽关键问题研究 (67)
4.2.3.铁路枢纽规划调整及建议 (73)
4.3.公路 (75)
4.3.1.公路运输发展前景分析 (75)
4.3.2.公路网规划方案调整及建议 (80)
4.3.3.公路枢纽规划 (83)
4.3.4.公路枢纽规划方案及建议 (84)
4.4.航空 (85)
4.5.港口 (85)
4.6.物流园区布局研究 (85)
4.6.1.物流规划目标 (86)
4.6.2.保定市物流现状 (86)
4.6.3.技术路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4.物流基础设施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
5.规划布局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4.7.城市快速路功能分析 (96)
4.7.1.城市快速路显著特点 (96)
4.7.2.快速路的功能 (97)
4.8.城市快速路网络规划策略 (98)
4.8.1.城市快速路建设的必要性 (99)
4.8.2.道路等级划分 (100)
4.8.3.区域交通各运输方式与城市快速路网的衔接 (100)
4.9.道路网络规划 (100)
4.9.1.道路规划的原则 (100)
4.9.2.道路系统规划 (101)
4.10.自行车和步行系统 (108)
4.10.2.步行交通 (109)
4.11.停车设施规划 (110)
4.11.1.停车场设施发展策略 (110)
4.11.2.机动车发展预测 (116)
4.11.3.停车需求预测 (116)
4.11.4.停车场布局 (118)
5.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 (123)
5.1.公共交通系统发展目标及对策 (123)
5.1.1.发展目标 (123)
5.1.2.发展对策 (123)
5.1.3.发展重点 (125)
5.2.客流走廊和集散中心规划 (126)
5.2.1.公交客流走廊规划 (126)
5.2.2.客流集散中心规划 (127)
5.3.客流走廊组织规划 (128)
5.3.1.轨道网络 (128)
5.3.2.快速公交 (132)
5.4.公交车辆预测和场站规划 (136)
5.4.1.公交车辆预测 (136)
5.4.2.公交场站规划 (137)
6.交通管理规划 (141)
6.1.交通管理设施规划 (141)
6.1.1.道路交通标志及隔离设施 (141)
6.1.2.道路交通标线 (142)
6.1.3.交通信号灯 (142)
6.2.交通安全规划 (142)
6.3.智能交通系统(ITS)规划 (145)
.
word范文保定市城市总体规划及保定市城乡协调规划区域与城市交通发展适应性研究
1.概述
1.1.项目背景
保定市介于东经113°40′~116°20′,北纬38°10′~40°之间,位于环渤海经济圈范围内,是京津冀北区域中重点城市。
东邻廊坊和沧州,西接山西省,南与石家庄、衡水比邻,北与张家口和北京相连。
保定市与京津呈三足鼎立之势,相距均约140公里,历史上称“京畿重地”,是京津地区通往华中、华南和西南各省的必经之路。
保定市是河北省省辖市,市区是全市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交通中心,也是区域性交通中心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保定市历史悠久,是尧帝的故乡,春秋、战国时期燕、中山就在境内建都,具有三千多年历史。
公元1669年成为清代直隶省会,公元1724年设直隶总督署,新中国成立前后曾三次作为省会。
近代史上,保定在城市职能上一直作为北京市的补充,保定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与距离北京比较近、交通方便有直接的关系。
保定市域现辖3区18县,代管4个县级市,总面积22113平方公里,总人口1070万。
市区包括北市区、南市区、新市区、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面积312.3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54平方公里。
在全国各个城市进入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国家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基本确定的形势下,保定的总体规划修编和城乡协调发展规划工作也迫在眉睫,
.
急需对一些大的战略问题进行梳理、再认识,并形成基本判断,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相应的整合并达成共识,这也是本次规划的最直接的背景。
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土地利用和交通的关系问题成为一项重要内容之一。
保定的城市发展在城市空间布局的调整中面临城市空间拓展和结构整合,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作为城市空间布局的重要支持,一方面需要提高服务功能,创造优质的交通环境,另一方面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如何发挥交通系统的引导作用也成为空间布局发展成功的关键。
同时,伴随着机动化的迅速发展,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凸现,能否有效预防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引导城市交通方式合理结构的形成成为城市交通面临的挑战。
在《建设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建城[2004]38号)中明确提出:“要认真编制《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确定城市交通发展目标和战略,划定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用地的范围,保证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发展的用地需求。
”
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之际,建议同步编制保定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旨在制定与城市布局结构和土地利用协调的交通发展方向和目标,促进城市与城市交通健康、有序地发展。
1.2.工作目标
1.配合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
交通发展适应性研究配合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对总体规划阶段中土地利用布局和交通的关系进行详细的论证,从土地利用和交通相互作用的关系角度,提word范文
.
出对于土地利用布局的建议以及确定和土地利用布局相协调一致的交通系统。
2.构建全市的综合交通规划体系,奠定城市各种交通系统建设的框架。
从城市可持续交通发展策略的指导下,科学地处理各种交通方式系统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定位,确定协调统一的交通服务系统。
3.以实现区域城乡协调为目标,研究交通系统的协调关系
规划协调区交通问题研究是本次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着重分析交通系统与城乡布局之间的互动联系,引导和支撑城乡布局协调发展。
1.3.编制内容和技术要求
结合保定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的总体构思,将区域与城市交通发展适应性研究分为三部分,有针对性地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1)区域交通衔接
以实现区域交通设施的统筹协调为目标,重点研究铁路、高速公路、省国道公路网。
2)规划协调区交通研究
以实现区域城乡协调为目标,研究交通系统协调的关系和相应的框架规划方案。
3)城区交通
以实现交通系统服务于控制和引导规划区布局结构为目标,重点研究快速路word范文
.
网络系统和城市快速公共交通系统;以落实城市建设实施的目标为指导,重点研究针对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布局方案中不同功能分区的交通系统建设策略。
为了充分体现交通发展适应性研究的前瞻性、适应性和指导性,在研究中将规划年限划分为远景、远期、近期:
远景,以2030年为目标年限,侧重于研究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交通战略选择;
远期,以2020年为目标年限,侧重于配合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对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布局进行调整;
近期,以2010年为目标年限,侧重近期实施的道路交通建设,确定近期交通发展的策略、对策和措施。
1.3.1.现状问题诊断和发展趋势分析
从目前城市交通供需特征、城市土地利用和交通关系、交通系统服务水平等各个方面,对于保定市城市交通的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评价,准确把握当前城市交通的主要问题,寻找产生此问题的原因。
从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空间布局的转变、机动化的趋势、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各个方面,对于未来城市交通发展趋势以及将会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判断,为各项规划方案的提出奠定基础。
1.3.
2.交通发展目标和策略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结合保定市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城市空间布word范文
.
局的特征、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需要等,确定城市交通发展的目标。
为实现此目标,在城市土地利用和交通系统关系、区域交通定位和对外交通发展、多种交通方式协调的关系、公共交通发展、道路设施建设、交通投资策略、交通组织管理等各个层面提出相应的策略。
1.3.3.区域交通规划
随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一体化的趋势,保定将在区域中占据重要地位,区域交通系统的发展将成为实现一体化目标的基础和促进动力。
区域交通设施包括铁路、公路、物流园区等。
如何确定区域交通系统的规模是否合理?确定规划设施的空间布局是否合理?更加重要的是对于各个已经完成编制的规划,如何从整体上进行协调,实现区域交通设施系统的一体化发展?
因此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1)已有部门规划的评价及调整意见:主要包括铁路、公路。
2)物流园区规划研究。
3)区域交通一体化系统协调规划。
1.3.4.城市道路网络系统规划
明确城市道路设施的等级和功能标准,确定合理的发展规模和网络结构模式。
城市快速路的规划中,重点研究快速路的必要性、快速路的功能定位、快速路和城市土地利用关系、快速路的结构模式、快速路网络规划布局方案、快速路word范文
.
的走廊控制标准。
城市主次干道的网络结构布局方案。
城市道路网络的功能组织方案。
1.3.5.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
城市大运量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快速公交系统(BRT))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的定位、网络布局结构的研究。
城市地面公交规划重点研究保定客运枢纽的布局及规模、公交客流走廊、公交网络结构模式等内容,研究公交走廊和城市道路的关系,研究城市客运枢纽和城市土地利用布局之间的关系,为公共交通的发展创造条件。
1.3.6.城市交通组织管理系统规划
各种交通设施的使用需要进行进行资源的合理有效地利用,交通系统组织规划的重点将首先从如何充分发挥资源的效率入手,提出和交通系统功能设计相协调一致的组织管理方案。
从交通需求管理的角度,进行交通需求的控制是行之有效的措施,针对保定的具体情况,提出保定交通需求管理的措施。
1.4.成果内容
1.4.1.工作阶段
当前阶段是主要目标是配合总体规划纲要成果的编制。
在满足总体规划纲要编制办法关于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要求的前提下进行工作。
word范文
. 1.4.2.本阶段内容
1.现状分析和存在的问题,内容包括:
1)交通现状分析
2)存在的问题
2.交通发展策略,内容包括:
1)面临的挑战
2)发展策略
3.区域交通规划,内容包括:
1)区域交通规划的原则和目标
2)铁路枢纽规划研究
3)公路规划研究
4)物流园区的布局规划研究
4.城市道路网络规划,内容包括:
1)快速路功能定位
2)土地利用布局和快速路结构模式
3)道路网络规划
4)自行车和步行系统
5)停车设施规划
5.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内容包括:word范文
.
1)公交客流预测
2)公交客流走廊组织规划
3)公交场站设施规划
6.交通管理规划,内容包括:
1)交通管理设施规划
2)交通安全规划
3)智能交通系统规划
在上述规划研究的基础上,确定重大交通设施的选址方案。
word范文
.
2.交通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2.1.交通现状分析
2.1.1.区域交通设施现状分析
保定市位于京津保三角地带,东邻廊坊和沧州,西接山西省,南与石家庄、衡水毗邻,北与张家口和北京相连,地处首都南大门,区位条件优越。
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保定即是首都通往华中、华南、西南各省的必经之路,又是晋煤东运暨农副产品西运的重要通道。
随着京津冀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和完善,使其在河北省乃至全国运输网中占有的地位日益重要。
1.铁路
保定市域内现有铁路正线430.131公里,国家干线铁路2条,即京广铁路、朔黄铁路,地方铁路4条(京原铁路、保满铁路、满神线和朔黄联络线),铁路专用线30多条。
在市域内共设车站23个,保定火车站,为一等站,高碑店、定州2个二等站,徐水、望都等4个三等站,窄西店、清风站、宛县、漕河、定兴、北河、固城、于家庄等16个四等站。
京广铁路纵穿保定南北,是国家最重要的一条南北铁路干线,其连接了六座省会,以及数十座大中城市,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起到了非同寻常的作用。
京广线铁路始发北京西至广州,从涿州进入保定市域范围,途径涿州、高碑店、定兴、徐水、保定、望都和定州后进入石家庄界。
京原铁路横跨保定西北部山区,主要以军用为主,经涞水和涞源。
word范文
.
新建成的朔黄铁路为国家一级干线铁路,自山西朔州东达河北沧州黄骅港,货运为主,由西向东途经定州、安国、博野、蠡县四县市。
市域内大型铁路客货站场主要延京广线和朔黄线分布,保定是京广线上市域范围内等级和规模最大的站场,朔黄线主要货运站场设置在定州。
保定站每天通过客、货列车210列左右。
保定市历年铁路客货运量见下表。
表2-1 保定铁路历年的货运量(万吨)
年份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货运量318 433 294 287 273 280 304 323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7-2004年)
表2-2 保定铁路历年的客运量(万人)
年份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客运量485 390 518 578 589 577 565 527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7-2004年)
word范文
.
从1996-2003年保定市的铁路客货运量看,基本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客运量从2000年起,有所下降,而货运量有所上升,但是变化幅度均不大。
表2-3 与省内及周边城市铁路客运量比较(万人)地名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石家庄954 1029 864 1098 1182
唐山552 564 573 578 513
秦皇岛517 491 486 456 431
邯郸342 349 377 357 396
邢台208 220 235 220 203
保定518 578 589 577 565
张家口430 424 433 447 442
承德427 493 449 446 529
沧州351 372 371 371 316
廊坊107 124 154 168 162
衡水150 169 183 / 144
北京4953 9657 4458 4750 5023
word范文
.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表2-4 省内及周边城市铁路货运量比较(万吨)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在省内各城市中,保定的铁路客运量为仅次于石家庄的第二大城市,但是铁路货运量远远不及规模相当的城市,在全省排名倒数第二。
与周边大城市比,客货运量均小至少几倍数关系。
反映了保定市对外的物资交流量虽然近年有所增加,但仍不够活跃。
2.公路
1)线网结构布局
word范文
.
经过近几年的公路建设和改造,保定市公路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
“十五”期间干线公路新增一级公路128公里,新增二级公路323公里,新增三级公路123公里。
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至2004年底农村公路通车里程已达7921公里,尤其是2004年,农村公路建设更是发展迅猛,一年完成公路建设里程2825公里,完成投资3.6亿元。
保定市现状公路主骨架由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二级公路组成,全路网里程为6340.63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31.447公里,一级公路315.445公里,二级公路1607.826公里,二级以上公路所占比重为34.1%,国、省、县、乡及专用公路公路网密度达到28.7公里/百平方公里,农村公路里程达到9570公里。
保定市现有高速公路2条:京珠高速公路,保津高速公路,其中京珠高速公路175.666公里,保津高速公路55.783公里。
保定市骨架干线公路21条,详见下表。
表2-5 保定骨架干线公路一览表
word范文
.
全市所辖各县均有等级公路相连接,县乡公路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
已形成了以保定市为中心向外辐射,以“五纵四横”公路为骨架,县乡公路为经络,纵横交错的公路网络。
路网布局基本完善,总体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虽然保定市公路交通系统有了长足发展,但是从路网密度看,按照河北省平均路网密度与其它省份相比,属于中等偏上,与沿海其它经济发达省份相比落后较多。
表2-6 河北省、保定与其它省份公路网密度比较(公里/百公里)
数据来源:《河北省公路运输场站布局规划》1999年数据
2)交通运输工具
随着公路网络的完善和加强,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很快,客货运汽车达4.2万辆,十年间交通运输工具增长约40%。
载货汽车占汽车总量的90%以上,每辆汽车平均为23~25客位和3~5吨,以中等客货车型为主。
word范文
.
word 范文
表2-7 公路运输工具的构成
数据来源:市交通局
2004年客运车辆中含旅游车18辆,营运线路达到1000条,乡镇通车率100%,自然村通车率达到97.7%,高中级客车达到70%,跨省、跨市班车、高速公路班车全部为高级、中级车,舒适度较高。
3)客货运输量
公路运输在保定市综合运输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保定市公路客、货运量及周转量呈不断上升趋势。
2004年,保定市公路全年完成客运量7093万人,是1995年的1.5倍;货运量6187万吨,是1995年的1.3倍。
表2-8 公路客货运输量及周转量
.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尽管保定公路客货运输路逐年增加,但与省内各城市相比,保定的公路客货运量居于中位,与周边特大城市比较差距悬殊。
表2-9 省内及周边城市公路年客运量比较(万人)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word范文
.
word 范文
表2-10 省内及周边城市公路年货运量比较(万人)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4) 客货运场站
保定市是2001年交通部内定的国家二级枢纽,为国家公路客货运输的主要集散地。
截止2004年底,保定市共有四级以上客运站25个,其中一级客运站1个,二级客运站23个,三级客运站1个。
另有简易站10个。
表2-11 各客运站基本情况
.
保定客运中心目前已建设完成,占地264亩,位于东二环路附近。
截止2004年底,保定物流中心,白沟物流中心,定州物流园的建设刚刚完成。
保定物流中心部分位于客运中心东部,占地50亩,部分位于朝阳南大街南二环附近,占地30亩。
白沟物流中心占地100亩,定州物流园占地40亩。
word范文
.
保定市运营中无正式的货运站。
大多以货运交易市场、货运受理配载点、货运辅助、物流及车辆站点形式出现,基本形成了遍布全市、县、乡货物运输受理服务网络,从货运站(场)的规模和发展水平看,保定市公路货运站(场)是公路运输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与货运物流化的发展目标相距甚远,是亟待规划建设的基础设施。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提高,交通需求还在高速增长,但长期以来客货场站的建设力度不足、管理力度不够,客货运场站无论从数量到规模等级乃至服务功能等均不能满足运输需求的发展,供需不平衡依然存在。
同时,客货运场站分布分散、与人口产业布局不适应,技术水平和专业化程度比较低,集约化和信息化程度不高,无法满足现代客货运市场需求多样化的特点。
3.客货运总量
现状保定市域对外交交通运输主要由铁路和公路两种方式组成。
境内既有国家干线铁路通过也有国道主干线和省级一般干线经过。
历年客货运输情况见下图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历年客货运量均有一定增长,但增幅不大。
客货总量中尤以公路运输为主,其中公路客运量平均占客运总量的91.9%,公路货运量平均占货运总量的94.9%。
历年公路与铁路客货运输情况见下图表。
表2-12 城市历年客货运输情况
word范文
.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7-2004年)
word范文
.
客运出行次数均位居前列,而货运经济指标偏低。
与同等经济水平地级市交通运输比较,其客货运量已名列后几位,人均客运出行次数居于中位,货运经济指标仍指标偏低。
可以看出,保定市与全国类似规模城市相比,客运活动频繁,而货物交流较为落后。
表2-13 同等人口规模地级市交通运输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3年数据)
word范文
.
word范文表2-14 同等经济水平地级市交通运输情况
4.航空条件
保定市目前虽无自己的民用机场,但周边航空客运条件非常优越,面对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天津国际机场、石家庄国际口岸机场,均是客运运输的重要节点,保定至3个机场的平均距离约150公里左右,出行便捷。
5.港口
因为河北省海运条件十分便利,自北向南,有秦皇岛、京唐港、天津港及正在建设的黄骅港等较大的出口海岸,形成了以天津港、秦皇岛、京唐港和黄骅港为核心,大小泊位协调发展的港口群体,是保定市得天独厚的可以利用的对外运输优势条件。
.
2.1.2.城市交通设施现状分析
1.道路网现状
经过多年建设积累,保定市道路网初具规模。
为了缓解过境交通的压力且方便城区与满城、清苑的交通联系,修建了北外环、西外环、南二环和东二环以及保满路、七一路、天威路等环状加放射型道路。
总道路用地面积达到15m2/人。
保定市区道路网形态为棋盘式,环状加方格网状结构。
现状路网格局为“两环”、“三纵”、“四横”,其中内环由乐凯大街、三丰路、长城大街和复兴路构成,另外一环由半中环和半外环构成;三纵包括,乐凯大街、朝阳大街、长城大街;四横有,七一路、东风路、天威路、三丰路。
城市道路网详见下表。
表2-15 保定城市道路网(2000年)调整一览表
word范文
.
word范文
.
word范文
.
word范文
.
2.道路网评价
1)路网指标
保定市现状道路广场用地人均指标为9.40 m2,处于国家规范指标下限水平。
(国家指标:7~15 m2/人)。
主、次、支路网密度依次为:1.69km/km2,1.03 km/km2,1.89 km/km2。
次干路和支路指标较低
2)道路红线
保定市道路红线较宽,主干路红线40~60m,次干路红线30~40m。
3)交叉口
京广铁路从城市中心南北斜向穿过,造成了城市许多东西向道路与南北向道路同时与铁路交叉的局面,形成了铁路与道路交叉口多,道路与铁路交叉口小,铁路两侧的道路交叉口距铁路太近等不利情况,给城市的路网布设、立交的建设word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