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第五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4
剪力图与弯矩图
例5-3 图示简支梁受均布载荷q的作用,作该梁的FQ、M图。 q 对称性 解:1)求支反力: ql A B FAy FBy x 2 FAy l FBy 2)列剪力弯矩方程: ql/2 ql + FQ ( x ) FAy - qx 2 - qx FQ _ 2 M ( x ) F x qx /2 Ay l/4 ql/2 ql 2/8 2 qlx qx M + 2 2 3)作FQ、M图: 3ql 2/32 | FQ |max ql / 2 观察剪力弯矩图的形态:均布 2 | M | ql /8 载荷作用,剪力为零截面 max
观察剪力弯矩图的形态: 集中力偶作用处
3)作FQ、M图:
§5-5
剪力、弯矩和分布载荷集度间的微分关系
一、FQ、M和q(x)的微分关系 假设q(x)向上为正,向下为负;
任取无集中力、集中力偶的微段, 认为q(x)为常数;
微段左右截面FQ、M假设均为正。
dx
A y Me x
F1
dx
F2 B q(x)
例5-7 作图示外伸梁的FQ— M图。 解:1)求支反力: q=2kN/m F=3kN Me=6kN· m FAy 7.2kN , FBy 3.8kN 1 2 3 4 5 6 B A C D 2)各段FQ、M图形状: 1m 4m 1m FBy FAy CA和DB段:q=0 4.2 FQ图为水平线, (kN) + E FQ M图为斜直线。 _ _ 3 3.8 AD段:q=C<0 3.1m 3.8 FQ图为向下斜直线, 1.41 + M图为上凸抛物线。 (kN· m) + M _ 3)作FQ、M图: 2.2 3 可以先确定各分段点的FQ、M值,用相应形状线条连接。
B FBy
x
Fy 0 : FQ1 M1 M 0 : M1
FBy
§5-3 二、弯曲内力的定义及正负
剪力与弯矩
平行于横截面的内力; 1.剪力: 符号:FQ;
使梁有左上右下错动趋势的剪力为正, 反之为负; 梁左截面向上的剪力为正,右截面向下 的剪力为正。 2.弯矩: 绕截面转动的内力(矩); 符号:M; 使梁变形呈上凹下凸的弯矩为正,反之为负;
取左段研究 3)求2—2截面内力: FQ 2 FAy - F - 1.5q -11kN
q 1.5 M 2 4.5FAy - 3F 30 kN m 2
2
取右段研究简单些
§5-4
剪力图与弯矩图
一、剪力、弯矩方程 FQ FQ ( x ) —剪力、弯矩沿梁轴线变 化的函数关系。 M M ( x) 二、剪力、弯矩图 剪力、弯矩方程的函数图,横坐标为轴线, 纵坐标为内力的大小。本书约定:内力均以 坐标轴上方为正。 剪力、弯矩方程的坐标原点及方向可任意选取; 剪力、弯矩图根据相应的剪力、弯矩方程作出;
§5-4
剪力图与弯矩图
例5-5 简支梁AB的C点作用集中力偶Me,作该梁的FQ、M 图。 Me 解:1)求支反力: a b FAy M e / l FBy - M e / l A B x1 C 2)列剪力弯矩方程: x2 FAy FBy AC段: l FQ ( x1 ) M e / l (0 x1 a ) Me/l Me FQ + M ( x1 ) x1 (0 x1 a ) l CB段: Mea/l + FQ ( x2 ) M e / l (a x2 l ) M _ M ( x2 ) - M e ( l - x2 ) / l Meb/l (a x2 l )
§5-3 三、弯曲内力的计算法则
剪力与弯矩
*3.判断外力产生剪力、弯矩正负的图例:
F1
A FAy F1 FAy FAy使AC段左上右下(或者FAy在AC段左截面且向上) , 在n—n截面产生的剪力为正; FAy使梁AC段产生下凸变形(或者FAy使梁AC 上压下拉) , 对n—n截面产生的弯矩为正; Me1 q
平面弯曲概念
刨床刨刀
§5-2
梁的载荷及计算简图
一、梁的载荷及支座反力 1.载荷: 集中载荷(集中力、集中力偶), 分布载荷(均布载荷、分布载荷)。
名 称 F1 图 示 法 Fy2 F2 Fx2 q(x)
符号(单位)
x F(N) q(x)(N/m)
(a)集中力
(b)分布载荷 q
(c)均布载荷 (d)集中力偶 Me
§5-5
剪力、弯矩和分布载荷集度间的微分关系
二、 FQ、M和q(x)微分关系的几何意义
FQ图某点的切线斜率等于该点q(x);M图某点的切线 斜率等于该点FQ ; 若x1、x2两截面间无集中力作用,则两截面的剪力差 为两截面间q(x)图面积;若x1、x2两截面间无集中力偶 作用,则两截面的弯矩差为两截面间FQ图面积; 集中力作用处:剪力图突变,突变值为集中力的大小, 从左向右作图,突变方向沿集中力作用的方向,弯矩 图发生转折; 集中力偶作用处:弯矩图突变,突变值为集中力偶的大 小,若该处无其它力,则左右弯矩图斜率不变,剪力图 不受集中力偶影响;
§5-5
剪力、弯矩和分布载荷集度间的微分关系
二、 FQ、M和q(x)微分关系的几何意义
各种载荷下剪力图与弯矩图的形态
外力形态 q>0 q q<0 + C Me F C F C C Me C _ FQ图 M">0 M"<0 FQ>0
ຫໍສະໝຸດ BaiduM图
Mmax位置 FQ=0
FQ<0
FQ变号处 紧靠C的 某一侧面
§5-5
剪力、弯矩和分布载荷集度间的微分关系
三、利用微分关系作剪力弯矩图 1.用微分关系判断分段点间FQ、M图形态; 2.用计算法则(或积分关系)计算分段点FQ、M值; 3.分段点间连线; q突变反向,剪力图有尖点(转折),弯矩图有 凸凹性反转的拐点;
载荷图关于梁左右对称,则剪力图关于梁中 点反对称,弯矩图左右对称;
载荷图关于梁中点反对称,则剪力图左右对 称,弯矩图关于梁中点反对称;
§5-5
剪力、弯矩和分布载荷集度间的微分关系
四、各种载荷下FQ、M图形态的引例
qa
2qa2 a a a q qa FQ
q a
qa a 2qa
qa
M
qa2 + qa2 0.5qa2
qa
+
-
qa2
§5-5
剪力、弯矩和分布载荷集度间的微分关系
1 dM ( x ) x2 2 M 0 : O M ( x) d (( xx )(x ) F ( x ) d x q ( x ) d x 0 M M F ( x ) d M FQ )M Q x1 Q 2 1 2 dx
d 2 M ( x ) dFQ ( x ) q( x ) 2 dx dx
梁的名称 (a)悬臂梁 (b)简支梁 Fx M Fy Fx1 Fy1 Fy2 图示法
梁的载荷及计算简图
未知反力数 3(2)* 3(2) *假定 轴线方 向反力 为零, 则未知 力总数 减少为 ( )内的 数
(c)外伸梁
(d)固定梁 (e)连续梁
Fx1 F y1
Fx1 M1 Fy1 Fy2
Fy2
Fy2 Fx2 M2
• §5-9 梁的变形
• §5-10 叠加法求梁的变形
第五章
梁的基础问题
• §5-11 提高梁强度的措施 • §5-12 梁的刚度条件与梁的合理设计 • §5-13 简单超静定梁的解法
• 小 结
§5-1 一、梁的平面弯曲
平面弯曲概念
梁:主要承受横向载荷的杆。
直梁—轴线为直线,曲梁—轴线为曲线; 对称梁—有对称平面,非对称梁—没有对称 平面。
第五章
梁的基础问题
• §5-1 平面弯曲概念 • §5-2 梁的载荷及计算简图 • §5-3 剪力与弯矩
• §5-4 剪力图与弯矩图(FQ、M图)
• §5-5 剪力、弯矩和分布载荷集度间的微分
关系
第五章
梁的基础问题
• §5-6 纯弯曲梁的正应力 • §5-7 梁的切应力 • §5-8 梁弯曲时的强度计算
Me2 F2
B FBy
C n n
Me1
§5-3
剪力与弯矩
例5-1 求图示简支梁1-1与2-2截面的剪力和弯矩。 q=12kN/m 解:1)求支反力: F=8kN MB 0 : 1 2 3 A B 1 2 3 q 0 6 FAy - 4.5F 1.5m 2m 2 FAy F FAy 15kN By 3m 1.5m 1.5m (可以利用A点 FAy FBy - F - 3q 0 FBy 29kN 矩平衡求F 进 Fy 0 : By 行校核) 取左段研究 2)求1—1截面内力: FQ1 FAy - F 7 kN M1 FAy 2 - F ( 2 - 1.5) 26 kN m
3(2) 6(4)
5(4) 4(3)
Fx1 Fy1 Fx1 (f)半固定梁 M F y1 1
Fy3 Fy4 Fy2
§5-3 一、截面法求弯曲内力 截面法过程:切取、替代、平衡。
1 A FAy x y M1 FAy FQ1 FQ1 F 1 F C
剪力与弯矩
Fy 0 : FQ1 FAy M 0 : M1 FAy x
平面弯曲:
载荷:所有外力都作用在梁纵向对称面内。 变形:轴线在纵向对称面内变形。
§5-1 二、梁的平面弯曲 平面弯曲图示
F q Me
平面弯曲概念
纵向对称面
A
B
x
FAy
FBy 纵向对称轴
y
y
y
y
§5-1 三、工程实例
平面弯曲概念
吊车梁
§5-1 三、工程实例
平面弯曲概念
钻床臂
§5-1 三、工程实例
§5-4
例5-2 作图示悬臂梁AB的FQ、 M图。 F A x l _ F _ Fl B x
剪力图与弯矩图
解:1)列剪力、 弯矩方程: FQ ( x ) - F M ( x ) - Fx 2)作图: | FQ |max F | M |max Fl
FQ
M
观察剪力弯矩图的 形态:集中力作用 处、无载荷作用段
1.梁的计算简图: 用梁的轴线代替梁,将载荷和支座加到轴线上。 2.梁的分类(根据支撑形式): 1)静定梁:仅用静力平衡方程即可求得反力; (a)悬臂梁,(b)简支梁,(c)外伸梁 仅用静力平衡方程不可求得反力; 2)超静定梁: (d)固定梁,(e)连续梁,(f)半固定梁
§5-2
二、梁的分类及计算简图
x
x
q(N/m)
Me(N· m)
Me
x
§5-2
一、梁的载荷及支座反力 2.支座反力
名称 滑动铰支 FRx 固定铰支 FRx 图示法
梁的载荷及计算简图
反力
未知反力数
1 (FRy) 2 (FRx,FRy) 3 (M/FRx/FRy)
FRy
FRy
M
FRy
固定端
§5-2
二、梁的分类及计算简图
梁的载荷及计算简图
§5-4
剪力图与弯矩图
例5-4 图示简支梁AB的C点作用集中力F,作该梁的FQ、M图。 F a b 解:1)求支反力: A FAy Fb / l FBy Fa / l B x1 C x2 FAy FBy 2)列剪力弯矩方程: l AC段: Fb/l Fb FQ ( x1 ) (0 x1 a ) + l FQ _ Fbx1 M ( x1 ) (0 x1 a ) l Fa/l Fab/l CB段: Fb + M (a x2 l ) FQ ( x2 ) - l 观察剪力弯矩图的形态:集中 M ( x1 ) Fa ( l - x2 ) (a x2 l ) l 力作用处、无载荷作用段 3)作FQ、M图:
M(x) x FQ(x) q(x)
M(x)+dM(x)
O
FQ(x)+dFQ(x)
§5-5
Me x
剪力、弯矩和分布载荷集度间的微分关系
dx M(x) M(x)+dM(x) O FQ(x) q(x) FQ(x)+dFQ(x) F1 dx F2 B
一、FQ、M和q(x)的微分关系
A y
x
q(x)
dFQ ( x ) x2 F q( x0 )dx q( dF () x ) - FQ 2 ( x) q x) x Fy 0 : FQ ( x ) Q 1( xd Qx 1 dx
使梁上压下拉的弯矩为正。
§5-3 二、弯曲内力的定义及正负
FQ、M产生的变形
剪力 FQ FQ FQ
剪力与弯矩
正负
FQ FQ
FQ
+ (FQ>0)
(FQ>0) + (M>0)
FQ M
M
弯矩 M M
M
M
M
(M<0)
§5-3 三、弯曲内力的计算法则
剪力与弯矩
任一截面的剪力 FQ= 该截面任一侧所有 1.剪力: 横向外力的代数和。 (截面左侧向上的外力和截面右侧向下的外力对 该截面产生的剪力为正) 任一截面的弯矩 M=该截面任一侧所有 2.弯矩: 外力(横向力、力矩)对该截面形心产生 力矩的代数和。 (向上的横向力、截面左侧顺时针力矩和截面右 侧逆时针力矩对该截面产生正的弯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