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宗教界代表人士作用,同心共建和谐宗教促和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挥宗教界代表人士作用构建和谐宗教促进社会和谐
党和政府对宗教工作一直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关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把宗教关系列入我国社会政治领域的五大关系之一,体现了党对宗教问题在认识上的升华。贾庆林同志也指出:希望宗教界以自身的和谐来推动社会的和谐。由此,和谐宗教关系成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靖安实际,我县近年来主要从培养引导爱国爱教人士,带领宗教界在构建和谐宗教和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作用方面进行探索,努力实现各宗教内部信徒之间的和睦,不同宗教间的和敬,宗教与社会各领域的和谐,从而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初步形成良好局面。
一、靖安宗教基本情况和信徒特点
(一)全县概况
靖安县地处江西西北部,辖5镇6乡76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14.3万。境内有马祖归骨之地江南名刹宝峰寺和江西省唯一僧众佛学院,佛、道、基三教及民间信仰场所27处;有各类教职人员132人,信徒748人,信教群众近
8000人;有省重点佛教道场宝峰寺和双林寺2座;有宗教团体2个,全县宗教活动依法有序开展。可以说,靖安虽小县,但宗教地位重要,尤其佛教禅宗在全国甚至世界都有一定影响。
(二)信徒结构
表一:
就整体结构而言,佛教与道教、基督教在年龄结构和文化程度上存在明显差异,佛教信徒年龄结构更加合理,文化程度偏高。
二、宗教界代表人士结构组成情况
表二:
另我县还为省市及兄弟县市培养输送了多名宗教代表人士,如原宝峰寺的班首、现省佛协副会长释妙安法师,省青联理事释佛音法师,湖南洗心寺住持释悟僧等。宝峰寺现任方丈一诚大师,现任中佛协会长、全国政协常委、省政协副主席。在我们的引导和一诚大师的引领下,佛、道、基三教代表人士团结全县各教信徒和信教群众,在自觉抵制渗透、维护社会稳定、弘扬优秀宗教文化、开展公益事业方面,为我县和谐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一)创建和谐宗教活动场所,夯实宗教促进和谐社会的基础
1、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是广大宗教界代表人士共建和谐宗教的首要心愿和任务。宗教界代表人士都是宗教场所
的负责人和主要教职人员,他们在融入共建和谐宗教促和谐的实际行动中,首先表达了创建和谐宗教场所的愿望。试想一下,连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都弄不好,又怎么去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所以我们积极引导他们的这种意愿,并使之成为他们共建和谐宗教促和谐的首要任务,加强场所软硬件建设,创建和谐寺观教堂。
2、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是宗教界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的具体体现。开展和谐寺观教堂建设,有助于吸引包括宗教界人士在内的广大信教群众积极参与,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投身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是建设和谐宗教促和谐的有效载体。寺观、教堂即是开展宗教活动的物质载体,也是表达宗教感情的重要载体,联系着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一座和谐的宗教活动场所,不仅本身是和谐宗教的最重要的体现,还能带动和促进周围地区和信教群众的和谐。
近几年来,我们积极响应上级主管部门的号召,持续组织开展了创‚五好‛宗教活动场所的活动。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和宗教界代表人士的积极配合下,宝峰寺、双林寺等一批寺观、教堂的房地产和山林产权得到明晰,制度日益健全,管理规范民主,多次被评为省市县三级‚五好‛寺观、
教堂称号。事实证明,开展这样一种活动,宗教界受益匪浅,无论是环境设施还是人员素质都得到了加强,包括宝峰寺、双林寺、长灵寺在内的很多寺院面貌焕然一新,基督教堂从无到拥有中心教堂、耶稣堂、爱心堂3座全新的教堂。这些实实在在的创建活动得到宗教界代表人士和信教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充分肯定。同时,必将让每一个宗教活动场所,成为和谐宗教促和谐的坚实基础。
(二)强化宗教界“三服务”意识,筑牢和谐宗教的路径。
‚服务社会,服务人群,服务发展‛这是贾庆林主席对宗教界构建和谐社会工作提出的要求。这一思想的提出基于中国的各宗教的教规、教义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并且长期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各宗教本身就具有服务社会、服务人群的优良传统,得到广大宗教界代表人士和信教群众的忠心拥护。关键是如何具体地去强化宗教界这种意识,我们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为:践行这一思想的落脚点应归结于关爱人群、推进慈善利民行动来实现。
这几年,我们组织引导宗教界人士关爱人群,回报社会,开展了系列扶贫济困、救灾、助学、募捐、建校、修路等社会公益活动。如连续四年开展了‚宗教界爱心助学‛活动,
受益的大中小学生近160人;连续三年开展‚佛学院师生每日捐‛活动,并成立基金会;连续八年开展关爱老年人的‚节日献爱心‛活动,受益人数达2000人次。据统计近五年来,我县宗教界人士共向社会捐款逾百万。这些慈善活动在宗教界代表的带头表率和引领下办得很成功。同时,针对社会群体对佛教认识的模糊及自我修行的无知,宝峰寺代理主持衍真法师等,主动走入社会开展晚间居士授课讲法活动,或受邀到北京、广州等大学进行讲学,在服务社会、服务人群方面也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些足以说明构建和谐社会中,宗教界一定大有作为。
(三)抓好宗教界代表人士培养,提供和谐宗教的有力保障。
构建和谐宗教人才队伍是关键、是保障。宗教界代表人士的思想教育、政治引导是一项系统工程,做好了就能起到培养一个带动一片的效果,通过宗教界代表人士团结和带领更多的信教群众共建和谐社会。
我们的做法是围绕三句话,打造三种培养平台。三句话就是: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政治上靠得住,共18个字。这是培养目标,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代表人士的问题。三种平台:一是讲经说法。一方面是上讲台说,要求
这些代表人士刻苦钻研本教经典,定期上讲台现身说法;另一方面是请进来听,协助宗教团体邀请专家学者、高僧大德来授业,开拓宗教界代表人士的视野;二是选调轮训。有计划的选派代表人士到各级研修班深造学习,提高整体素质;三是政治安排。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安排部分代表人士到各级人大、政协和宗教团体中任职,拓展他们的政治生活参与能力和社交、领导能力。近三年来宗教界代表人士通过人大、政协提合理化建议和提案共63件,立案、采纳共58件,解决了许多事关我县民生、生态、社会稳定方面的实际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见表二),为构建和谐宗教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的建设者、组织者、实践者。
(四)发挥宗教文化的独特优势,开创宗教促和谐的新空间。
当前,引导宗教界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力量是促进宗教与社会相适应的主旋律。而各宗教传统文化中关于‚和‛的思想:如道教的平和无私、佛教的和平和美、基督教的平等博爱等,也正是和谐社会的要义。从这个角度讲,宗教文化的展示和交流应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到积极的作用。近几年来,在政府的支持下和宗教界代表人士的倡导下,我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