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闻摄影构图

合集下载

《新闻摄影与实践》课件第九单元--摄影构图-精选全文

《新闻摄影与实践》课件第九单元--摄影构图-精选全文

新闻摄影与实践--学习单元九 摄影构图
1.远景 拍摄景物范围最大。特点是 场景广阔深远,场面浩大, 主要以人文景观和大自然为 拍摄对象,如城市高楼大厦、 辽阔田野、壮美的山川等。 远景没有明确的主体和陪体 之分,更多强调景物的整体 结构和恢弘的气势。
新闻摄影与实践--学习单元九 摄影构图
2.全景 全景的被摄景物范围小于远景,主要记录与 主题有关的全貌,让读者对场景有一个整体 的印象。全景应交代人物、地点和所处的环 境等信息;全景照片拍摄范围的大小,取决 于事件的范围大小;全景拍摄通常需要选择 俯角度拍摄而获得。 在以人物为主的照片中,人物的外部线条一 定要完整流畅,并在画面中得到充分的展现。
新闻摄影与实践--学习单元九 摄影构图
二、相关知识
(一)拍摄距离 不管拍摄距离是近是远,只要拍摄距离改变了都会引起主体形象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变化,带来主体形象
在画面中比例大小的变化,我们称之为景别的变化。景别是指被摄景物所包含范围大与小的概念,被摄范围 越大,景别就越大,被摄范围越小,景别就越小。通常划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五种不同的景 别。 景别的变化有两种方式:通过改变摄距获得;二是不改变摄距,采用不同焦距的镜头获得。两种方法呈现的 效果却有异同。相同的是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和面积。不同的是画面内部结构形式的比例关系、背景范围、 透视和景深。前一种画面背景范围和景深都要大一些、透视效果明显。后一种实际上是将场景所有部分都等 量放大或缩小,前景与背景靠近了或远离了被摄对象,透视和空间被压缩或被放大,被摄对象的背景范围和 景深都比使用同一焦距镜头改变拍摄距离而获得的画面明显变小。
新闻摄影与实践--学习单元九 摄影构图
新闻摄影与实践--学习单元九 摄影构图
4.近景 近景主要表现被摄人物的神情质感和 被摄物体的局部细节等特征。以人物 为例,拍摄到人物胸部以上的部位就 是近景画面,主要表现的是主体人物 本身,通过这种景别来表达人物的神 态和心理活动,刻画人物的性格,表 现人物的情感,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新闻摄影构图知识点总结

新闻摄影构图知识点总结

新闻摄影构图知识点总结摄影构图是摄影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它决定了一张照片的观赏性和表达力。

在新闻摄影中,构图更是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新闻照片的传播效果和报道质量。

下面将通过总结新闻摄影构图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新闻摄影构图的要点和技巧。

一、视觉中心视觉中心是指构图中主要的关注点,也是照片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

在新闻摄影中,要通过合理的构图方式来突出视觉中心,让观众在一瞬间就能够被照片吸引住,从而加强报道的冲击力和表现力。

二、对角线构图对角线构图是一种构图方式,通过将主体放在画面的对角线上,来增加照片的动态感和层次感。

在新闻摄影中,利用对角线构图可以让照片更具有视觉冲击力,增强照片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三、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在新闻摄影中,主体和背景之间的关系往往会影响照片的整体效果。

如果背景过于复杂或杂乱,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导致主体无法突出;如果背景过于简单,会使照片显得呆板和缺乏活力。

因此,摄影师需要通过合理的构图方式来呈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让主体能够更加突出,同时背景又不显得单调和无趣。

四、光影的运用光影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它可以改变照片的质感、表现力和情感。

在新闻摄影中,摄影师需要灵活运用光影,帮助照片更好地表现新闻事件的现场氛围和情感感染力。

例如,逆光构图可以突出主体的轮廓和质感,增加照片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侧光构图可以突出照片的纹理和细节,增强照片的生动感和真实感。

五、参差不齐的构图参差不齐的构图是一种通过反复出现的元素或形态来增强画面的动态感和层次感的构图方式。

在新闻摄影中,通过参差不齐的构图可以增加照片的张力和表现力,让照片更具有冲击力和感染力。

例如,利用交叉的线条、错落的建筑物、分布不均的人群等元素来构图,可以让照片更加生动和有趣,增强报道的吸引力和情感感染力。

六、对称构图对称构图是一种通过对称排列的方式来增加照片的稳定感和平衡感的构图方式。

在新闻摄影中,通过对称构图可以让照片更具有整体美感和和谐感,增加照片的观赏性和表现力。

摄影构图心得体会(通用19篇)

摄影构图心得体会(通用19篇)

摄影构图心得体会(通用19篇)第二段:明确主题(250字)。

在新闻摄影中,明确的主题是构图的基础。

通过有针对性地选择主题,并在构图中突出主题,能够使照片更有力地传递信息。

比如在一篇关于环保的新闻报道中,可以选择一个描绘清晨空气清新的场景作为主题,通过构图突出绿色植物、蓝天白云等元素,达到强调环保的目的。

因此,在拍摄新闻照片时,要多角度、多角度思考主题,并灵活运用构图手法,使照片更具说服力。

第三段:重点突出(300字)。

在新闻摄影中,重点的突出是构图的关键。

一个明确的重点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使照片更加有力。

在突出重点时,可以运用聚焦、明暗、颜色对比等构图技巧,使重点更加突出。

比如在一张报道车祸的照片中,可以通过突出事故现场、受伤人员或者警示标志等元素,集中观众的视线,强调事故的严重性和警示意义。

因此,在构图时,要时刻关注照片中最重要的元素,并通过构图手法使其突出。

第四段:平衡与对比(300字)。

平衡与对比是构图中需要关注的重要元素。

在新闻摄影中,平衡与对比能够帮助照片更具有艺术感和表现力。

平衡可通过对称、三分法等构图手法来实现,使画面稳定、和谐。

而对比则能够产生冲突、张力,使照片更加生动。

比如在报道社会抗议活动时,可以通过构图使示威人群与背景之间形成对比,营造紧张的氛围。

因此,在构图时,平衡与对比是需要密切关注的要素,能够提高照片的表现力。

第五段:情感与故事(250字)。

在新闻摄影中,传达情感与讲述故事是构图的重要目标。

一张有情感的照片能够打动人心,更好地传递信息。

一个好的新闻构图能够通过画面的美感、人物的神情等方式引发观众的共鸣。

故事性是新闻照片的特点之一,通过构图的方式将故事情节展现出来,可以更好地吸引观众的关注。

因此,摄影师在构图时要关注情感的把握和故事的表现,以便更好地传递信息。

总结(100字)。

通过对新闻摄影构图的心得体会,我逐渐认识到明确的主题、重点突出、平衡与对比以及情感与故事都是构图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要元素。

漫谈新闻摄影构图中的主体

漫谈新闻摄影构图中的主体

漫谈新闻摄影构图中的主体要抓住新闻摄影的决定性瞬间,构图非常重要。

而其主体的确定与表现,又直接影响着新闻摄影构图的表现力。

本文从新闻摄影构图中主体的重要性入手,谈谈构图突出主体的几种常用方法。

1、以视觉中心突出主体主体是新闻摄影构图的核心,理所当然地要把整个画面中的最佳位置留给主体。

人们看一幅照片的视觉路线接近“Z”字形,然后落在画面的中心部位。

一幅画面如果分成“井”字形,其中间的“口”字部位,就是整幅画面的视觉中心,也是安排主体的最佳位置。

主体安排在视觉中心,使读者的注意力一下便集中到主体身上,能很好地突出照片的主题。

这就是摄影界所说的“三等分法则”和“九宫格理论”。

如《大学生甘当“鸡司令”》组照中的一张照片,其主体便被安排在画面的视觉中心。

2、以生动形象突出主体拍摄新闻人物,在构图时,我们经常让主体占据画面较大的面积,如用近景或特写。

采用这种表现方法,务必抓住人物的生动表情和姿态。

生动感人的形象加上较大面积的画面,必然使主体人物处于突出的地位。

拍摄新闻事件,我们也要善于抓住动人的情节来增强画面的感染力和冲击力。

新闻事件中主体与陪体相互间的神情、动作,往往会形成生动的情节,有些情节不但趣味性强,而且对主题有极强的表现力。

具有这类情节的照片,被誉为“会说话的照片”。

如,笔者2002年9月在余姚闹市区夜宵摊点拍摄的《姚城夜宵摊状况令人忧》组照中,有一张老鼠与炊具“接吻”的照片,就达到了“一图胜千言”的效果。

3、以光线影调突出主体在取景构图时要注意观察光线的效果,全面考虑被摄对象的特征和自己表现的意图,确定基调,并善于利用影调来突出主体,表现主题。

例如在户外运用自然光拍摄新闻照片时,应采用正面光还是侧光、逆光,都要根据现场条件及主体形象而定。

由于户外很难组织光线,只能去选择、创造光线条件,使主体处于画面线条或色块的视觉中心。

如笔者拍摄的《拾荒者水里“淘金”》组照中的一张照片,利用逆光拍摄,使得主体变成剪影,与夕阳照射下的背景形成鲜明对比,从而突出了主体。

新闻摄影作品构图特点分析

新闻摄影作品构图特点分析

摄影构图就是指运用相机镜头的成像特性和影响造形手段来构成一定的画面,以揭示一定的内容。

而新闻摄影构图是指新闻摄影工作者面对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将取景框中的人、景、物之间的关系进行排列、组合和取舍,等待典型性瞬间的来临,使其更具表现力。

以下我将从构图方法,主陪体,画幅虚实,景别大小,拍摄角度,前背景,线条,光线,色彩等方面对一些图片进行具体分析。

图一:6月11日,2012年法国网球公开赛男单冠军争夺战在昨晚因雨中断后今日续战,西班牙天王纳达尔凭借重新开场后收获的关键破发,最终一鼓作气拿下第四盘击败德约科维奇。

纳达尔第七次在罗兰加洛斯红土场上捧起火枪手杯,并成为公开赛时代夺得法网男单冠军次数最多的选手。

1、照片采用了三分法的构图,单一主体,主体是网球队员,在画面右侧的三分之一处,这种构图方法是新闻摄影作品中最常用的方法,给人平稳的感觉,符合视觉习惯,让主体处在最能引起读者关注的地方,是新闻事件的“新闻点”位子。

2、图片是近景构图,这样可以着力表现出主体人物在比赛时的挥拍击球的肢体动作以及用力击球时的面目专注和纠结的表情,又是正面拍摄,增大了信息量,细致地刻画出人物的内心活动,水平拍摄,使得画面更加真实,有写实作用。

3、背景是裁判席,比较杂乱,摄影师采用增大光圈的方法使背景虚化,图中的网球和球拍都是陪体,调慢快门速度跟拍运动的网球和拍的方法,使陪体虚化,完成画面的定格。

这样利用景深的原理就形成了鲜明的虚实结合,突出主体人物的活动,使读者更关注新闻主体,同时也加强了空间感,使在赛场上的网球手与裁判席形成一定的空间距离。

而陪体的虚化又增加了画面的动感,表现出球的运动,形具有现场感,也显示了比赛的激烈。

4、另外,主体人物的红色服装和网球的黄色都是暖色调,与背景的绿色、裁判深色西装的冷色形成冷暖对比,也可以表现选手和裁判在比赛时不同的心理状态。

图二:当地时间2012年5月31日,印度新德里,人们设法避暑消夏。

浅析新闻摄影摄像的构图

浅析新闻摄影摄像的构图

浅析新闻摄影摄像的构图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开始广泛的运用摄像摄影技术。

在新闻摄影摄像的使用中,要协调快门速度、焦距和光圈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保证构图的创意性。

在研究构图的特点和规律时,要把握构图的技术方法,使得拍摄作品的主题明确,作者的思想更加深刻。

结合新闻摄影摄像的特点,对其具体构图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字:新闻;摄影摄像;构图;探析新闻摄影摄像的构图与主观创造、文化理念、思维方式、画面语言表述、时空把握、摄影道德等问题有密切的联系,必须要紧紧把握其布局。

新闻摄影摄像的操作过程复杂,会受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制约,在进行新闻摄影摄像构图中,要把握其技巧。

1新闻摄影摄像1.1新闻摄影摄像的概念。

新闻摄影摄像的主要形式是图片,是运用图片的形式对不同事件展开的一种报道。

但是图片不是其所有内容,其中会有适当的文字进行说明[1]。

通常新闻摄影摄像上附有的文字都比较简明扼要,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发生的事件。

1.2新闻摄影摄像构图。

摄影摄像的构图是一种思维过程和技巧能力组织的过程,摄影师必须要从无序、杂乱的被拍摄物中发现其秩序,运用不同的点线面和色彩光度将其结合起来,以此来表述新闻事件和摄像师的情感。

新闻摄影摄像构图是摄影师对新闻现场的拍摄,并通过摄影摄像技术进行合理取景,对画面中的关系进行展现,最终通过新闻信息来吸引观众。

2新闻摄影摄像的构图2.1把握画面结构。

画面结构是画面内容组成的一种轮廓结构,从整体看轮廓结构呈现出画面的形式,可以进行信息传递,刺激人的观感,读者就会有兴趣阅读画面内容。

生动的构图是作品吸引读者的关键。

在作品拍摄中时间和空间对其制约不大,可以很好的把握轮廓结构,在尊重客观场景的前期下,对画面结构进行纪实的把握。

但是如果收到很大的时空制约,在画面结构的抓取上难度就会增加,所以新闻摄像师或摄影师都非常重视画面的轮廓结构。

在新闻现场进行摄影摄像时就会受到限制,影响画面格局的形成,主体的运动会使得画面格局消失,新闻现场的画面结构运动剧烈,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背景主体的明暗、陪体主体重叠、镜头主体的距离、主体陪体的体积数量等等[2]。

新闻摄影中的构技巧和光影运用

新闻摄影中的构技巧和光影运用

新闻摄影中的构技巧和光影运用新闻摄影中的构图技巧和光影运用摄影是一种通过记录光线的方式来表达事物的艺术形式。

而在新闻摄影中,摄影师需要在瞬间捕捉到关键时刻与瞬间的细节,并通过构图技巧和光影运用来传达信息和表达情感。

本文将介绍新闻摄影中常用的构图技巧和光影运用。

一、构图技巧1.主题突出:新闻摄影的目的在于传达信息,因此摄影师需要通过构图来将主题突出。

可以使用主题填满画面的方式,或者通过靠近主题来突出其重要性。

2.视角选择:摄影师可以根据主题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拍摄视角。

低角度可以增加被摄对象的威严感和庄重感,而高角度可以展示被摄对象的全貌和背景。

3.对称构图:对称构图是指在画面中通过对称元素的运用来创造平衡感。

摄影师可以通过对称的人物、建筑或物体来打造出稳定和平衡的画面。

4.重点聚焦:通过在画面中选择一个或几个重点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达到强调的效果。

可以通过调整焦距或使用虚化效果来实现。

5.线条引导:线条是构成画面的重要元素,可以引导观众的目光和视线,并营造出节奏感和动态感。

摄影师可以通过线条的运用来引导观众的视觉焦点。

二、光影运用1.利用自然光:新闻摄影中常常需要在自然光线的条件下拍摄。

摄影师需要根据光线的方向、亮度和色温来拍摄,以营造出适合报道对象的效果。

2.运用逆光:逆光是指拍摄主体与光源相背离的情况。

逆光可以产生出丰富的对比度和立体感,并强调主体形状的轮廓。

3.使用补光: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摄影师可以使用闪光灯或人工光源来补光,以保证画面的明亮度和清晰度。

4.捕捉影子:影子是光线在物体上产生的投射,可以通过运用影子来增加画面的层次和质感,营造出神秘或戏剧性的效果。

5.创造光斑:通过光线的折射或反射,可以在画面中创造出光斑。

光斑可以增加画面的神秘感和艺术感,使画面更有趣味性。

结语新闻摄影中的构图技巧和光影运用对于传达信息和表达情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摄影师需要在瞬间抓住关键时刻,并通过运用合适的构图技巧和光影效果来创造出有力的画面效果。

新闻摄影构图法则

新闻摄影构图法则

TIPS: 这种半张脸的构图方法还应用于以下的条件:被摄对象是斜视或者一只眼睛 : 是盲的。这也不失为一种巧妙的解决之道。
3、从完整性构图到非完整性构图 、
过去,人们都习惯在画面上把 一切东西都表现出来,追求完 整。被拍摄事物要尽可能清楚, 面面俱到。所以传统的摄影尤 其是人物摄影,基本上都是: 被摄者的发型、五官、饰物、 着装一览无余;在构图上多数 都是拍摄人物完整的正面或者 3/4 的侧面。不过,这种完整 性构图时常被打破,大量有个 性的不完整构图作品的出现, 使我们突然发现不完整构图的 影像更具有魅力,完整构图并 非是不容破坏的定律,传统观 念需要转变。
1、绘画中的留白 、
优缺点分析 :我们在拍摄风景时,时常会留有很 多空白,而并非将所有景物都框在取景框里。留 出的空白不仅让画面显得大气,而且更让画面具 有感染力和联想力。
1、绘画中的留白 、
在拍摄时,要把握好主体对象的位置。因内容少, 空间大,主体的位置就显得举足轻重。放得不理 想,就会影响整张画面的效果。
摄影构图
摄影构图第一招:
寻找线条
线条是摄影构图中随处可见,合理运用图片中的线条可以使画面更具美感
1、直线 、
直线比较规整、 严谨。常用于 表现建筑的高 大、景物的纵 深。形成强烈 的透视效果。
2、弧线 、
弧线即有直线的规整、对称,又具曲线的 柔美,是一种刚柔并剂的线条。
3、曲线 、
曲线极具柔 美,题材极 为广泛,表 现山路,曲 径通幽。表 现河流,蜿 蜒曲折。表 现山峦,跌 宕起伏……
1、虚与实 、
虚与实 的对比 是一种 常用对 比法, 通过 “虚” 来突出 “实”。
图4、大雾中背景的“虚”与前景的“实”的对比,增加了作品的神秘感。

史鉴新闻摄影平面构图理论与技巧浅探

史鉴新闻摄影平面构图理论与技巧浅探

史鉴新闻摄影平面构图理论与技巧浅探1.封闭式构图和开放式构图封闭式构图就是把取景框当作是一种外部世界和框内世界的界限,将框架之内看成是一个独立的天地,把摄影者在镜头中所要表达的信息全部组织在画框内,遵循黄金分割法等经典的构图法则,给人以统一、完整、和谐、均衡的感觉,这种构图较传统。

开放式的构图把取景框与外面的环境看作是一个整体,它不讲究画面的均衡、严谨,不讲究画面的完整,而强调显示画面内部与外部的联系,从而常常出现一些新奇的画面,留给观者以极大的想象空间,还常令人深思。

有冲击力,有反传统的一面。

封闭式构图多用于表现要求和谐、严谨等美感的拍摄题材。

开放式构图在纪实摄影中最常见,它的真实、自然、现场感使观众对现场的动作、情节有推理联想,很容易达到拍摄的目的。

2.决定性瞬间与随意性瞬间“决定性瞬间”是由法国抓拍大师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基于小型相机所倡导的快照美学,对后世的影响极大。

“决定性瞬间”指的是:任何发展运动者的事物都有着其外在形态与内在本质最为接近的那一时刻,这一时刻,就是所谓的“决定性瞬间”。

摄影师能否挖掘出事物的本质意义,靠的是观察、思考,是一个人的综合文化素养;至于最终能否抓住这一瞬间,才是拍摄技巧问题[1]。

选择决定性的瞬间进行拍摄也就成为许多摄影者孜孜不倦所追求的主要目标。

决定性瞬间是一种观看之道,包含着深厚的综合修养和敏锐的观察力。

它要求摄影者不仅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深刻的理解能力,还必须掌握极其熟练的抓拍技巧,使决定性的瞬间在照片中成为典型的永恒。

美国摄影家罗伯特?弗兰克(Robot Frank,1924-)提出了完全不同于卡蒂埃-布列松的“随意性瞬间论”。

他认为,“摄影不必要摄取情绪最高涨的瞬间”。

弗兰克“以一种自然的、随意的,甚至是杂乱无章的风格拍摄,充分表现了那些从事最平庸的活动的瞬间,表现从未展示过的美国人的忧愁和醒悟。

[2]”决定性瞬间不能每时每刻构建完美的典型瞬间,一旦处理不好,反而失去摄影所固有的真实、自然、鲜活的个性。

新闻摄影与摄像技巧

新闻摄影与摄像技巧

新闻摄影与摄像技巧摄影和摄像作为新闻媒体报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传递信息、展现事实的同时,也能够通过优秀的摄影和摄像技巧提升报道的质量和专业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新闻摄影与摄像技巧,帮助记者、摄影师和摄像师们在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构图与角度一个好的构图和合适的拍摄角度能够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构图和角度技巧:1. 三分法:将画面分成九个等分的小方格,将主要的人物、物体或景观放置在这些关键点上,能够使画面更加平衡和舒适。

2. 前景构图:在拍摄时,可以选择将前方的物体或景物作为画面的前景,增加图像的层次感和深度。

例如,在采访现场,可以通过将麦克风或采访对象的手放在画面前方,强化画面的立体感。

3. 高空俯拍:通过站在高处或使用无人机等设备,从俯视的角度拍摄,能够呈现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同时突出拍摄对象或现场的特点。

二、光线与曝光光线是摄影和摄像的基础,选择合适的光线和正确的曝光方式,能够让照片或视频更加生动和有吸引力。

以下是几个与光线和曝光相关的技巧:1. 利用自然光:在室外拍摄时,尽量利用自然光线拍摄,避免使用闪光灯或人工光源。

自然光下的照片和视频显得更加真实,也能够更好地还原现场的氛围。

2. 黄金时间:黄金时间是指每天日出和日落前后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的光线柔和而温暖,适合拍摄人物或物体。

在新闻摄影和摄像中,利用黄金时间可以营造温暖的画面效果。

3. 曝光控制:合理的曝光可以避免照片曝光过度或欠曝,保证图像的细节和色彩还原。

在新闻拍摄中,尤其需要关注光线明暗变化较大的场景,例如室内外交替、背光等。

三、运动与镜头运动和镜头的运用是新闻摄影和摄像的关键,在快速变动的场景中,灵活运用不同的运动和镜头技巧,能够捕捉到关键时刻和细节。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技巧:1. 跟拍:跟拍是运动镜头的一种常见方式,通过后续跟踪被拍摄对象的方式,使摄像机和拍摄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保持相对稳定的画面。

新闻摄影的构图

新闻摄影的构图

背景(后景)

背景的含义: 画面主体后面的景物。可以是人物(多为群像)自 然景色、建筑物等。
二、建立视觉重点和趣味中心
一幅好的新闻摄影作品,不但要让人看到拍 摄对象,了解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还要让人 有审美的享受。 要实现前者,就要建立起画面的视觉重点; 要实现后者,就要建立起画面的趣味中心。
取景的实质


新闻摄影取景的要件有三: 新闻记者、新闻对象、分裂。 所以取景是摄影记者与新闻对象的直接对话——双向 交流。 新闻对象:向新闻记者提供多种信息,有用的、无 用的、美的、丑的…… 新闻记者:在视觉上对客体进行审视、选择、截取。 分裂:通过记者与新闻对象的对话,获取具有新闻 价值的视觉信息,把新闻对象从客观世界中“分裂” (提取)出来——完成取景。
(二)陪体
1、陪体的含义 陪体就是与主体有密切关系的对象 2、与主体的关系 主(主体)与次(陪体)
(三)环境
环境是主体周围的景色——人物、景物和空间。 在新闻摄影中,往往表现新闻事件发生的地 点、时间(季节)等因素。

环境
按照画面前后位置不同,环境又可以有前景 和背景(后景)。
前景
前景的含义: 前景是指主体前方,最靠近镜头的景物。 前景的资格: 前景是一个位置概念而不是内容概念,不论是 主体、陪体还是环境,只要在这个位置上,都 有资格。
(二)新闻画面与客观世界的关系
客观世界是新闻画面的基础;新闻画面是客 观世界的选择与表现,决不仅仅是摹写和翻版。 1、二者的景象视野不同 2、二者景象的内容不同 3、二者的景象内涵不同

(三)新闻取景的步骤


新闻取景的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事先有新闻目的、有拍摄对象,取景仅仅 是实现上述目的——选用恰当的构图表现新闻对象, 完成新闻报道;如会议新闻,预知性新闻。 第二种是事先有目的而无对象,取景就要靠记者选 取适当的新闻对象来表现目的。 第三种是事先无目的、无对象,取景就是要寻找有 新闻价值的对象,并加以表现。如动态新闻,社会新 闻。

漫谈新闻摄影构图中的主体

漫谈新闻摄影构图中的主体

新闻摄影构图中的主体新闻摄影创作是一种最少固定最多例外、最少常规最多变化的精神劳动。

当你面对着具有新闻价值的人或物,头脑恰又被一个真实的情感意象所吸引、占有时,按动快门的刹那,你考虑的一定是如何构成一个理想的具有表现力的画面。

也许就在这个决定新闻摄影作品命运的一瞬间,你会深深地感到构图是那么重要,那么关键。

而主体的确定与表现,又直接影响着构图的表现力,也决定着新闻摄影作品的成败。

本文从新闻摄影构图中主体的重要地位入手,探讨了在构图中主体的确定,突出主体的几种常用方法,并在别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了一些突出主体的技巧性方法。

一、新闻摄影构图中主体的地位与确定新闻摄影是以相机为工具,以摄影技术为手段,以印刷品为媒介的新闻摄影报道活动。

归根到底它是新闻报道形式的一种。

因此,新闻主题,是其新闻价值的生命,而任何主题与价值都需要借助一个载体来寄托与体现,不管这个载体是人还是物,在构图中它都是灵魂和核心,是其他人(事物)服务的对象。

主体对于主题的表现至关重要、不容忽视。

1.主体是新闻摄影构图的核心构图就是把构成整体的那些部分统一起来,在有限的空间或平面上对作者所表现的形象进行组织,形成画面的特定结构,借以实现摄影者的表现意图。

这个意图就是新闻摄影创作中的新闻主题与价值,而主体正是表现这个主题与价值的主要承载者。

新闻摄影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其摄影的构图当然要紧扣思想和主题。

而主体正是表现主题的主要对象,新闻摄影的新闻价值和形象价值,都是主要通过主体人物或事件体现的。

摄影记者在确定主体,构思画面、用光造型以及抓拍的过程中,都必须充分重视主体的核心作用。

由此可见,新闻摄影构图中的主体的确定对于新闻作品成败有决定性的意义。

2.主体应是主题的典型而集中的体现者构图属于立形的重要一环,但必须建立在立意的基础上。

构图中主体的确定也必须建立在立意的基础之上。

“意在摄先”是说摄影记者在拍摄之前必须立意,意也就是主题。

新闻摄影构图的长处与短处

新闻摄影构图的长处与短处

新闻摄影构图的长处与短处推荐文章怎么摄影构图好友的美照热度:新闻摄影构图中的图形与背景的应用热度:摄影构图教案简单的作品图片热度:摄影构图课教案精选的作品图片热度:摄影构图教学图片有哪些素材模板热度:有些新闻事实用摄影构图报道更具说服力,有些却不适合用摄影构图报道。

要充分发挥新闻摄影构图在报纸中的作用,就要认清它的长处与短处,以做到扬其所长,避其所短。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新闻摄影构图的长处与短处,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新闻摄影构图之长新闻摄影构图与文字报道比较,有其优势也有其局限性。

它的优势在于能够直接了当地给读者提供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具体形象,展现出文字报道无法表达的形象信息的魅力。

眼见为实,图片对所报道的事实更具说服力,容易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在报纸版面上,一幅内涵丰富的精美照片常常胜过千言万语,比大段的文字描写更能吸引读者。

如国庆50周年大阅兵的报道,通过图片展现威武雄壮的阅兵场面,阅兵方队的雄姿一目了然,再多的文字描写在这些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照片面前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要发挥新闻摄影构图的长处,还得先弄清什么样的题材适合用摄影构图报道。

首先,所报道的新闻事实必须具备一定的新闻价值,有一定的信息量;其次,它还必须具有能满足读者视觉需要的形象因素,这才适合发挥摄影构图的特殊功能。

最近各媒体争相在显要位置报道了科学家解除人类基因密码的新闻。

这是一条引起全世界关注的新闻,具有很大的新闻价值,但是由于它不具备形象价值,用照片无法把这一信息完整地传达给读者。

因此,这篇论文不适合用摄影构图报道。

而最近发生在广西柳州的公共汽车坠桥事故中,用摄自事故现场的图片报道,不仅能把这个灾难信息传给读者,还使人们看到失事现场的地理环境、触目惊心的死难者尸体及抢救场面。

那么,在日常采访中,哪些方面是发挥摄影构图之长的报道范围呢?重大事件、突发性事件、天灾人祸事故现场等。

如国庆50周年庆典、北约轰炸南联盟、营救俄罗斯核潜艇遇难船员等这类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具有足够的引人入胜的形象信息,摄影构图报道能让读者最直接地了解新闻事实。

新闻摄影的构图技巧

新闻摄影的构图技巧

在结婚登记处, 在结婚登记处, 李仲魁, 李仲魁,1957年 年
4、近景:主要用以突出人物的神情或者物体的细腻的质感。 近景:主要用以突出人物的神情或者物体的细腻的质感。 近景 近取其神” “近取其神”。
46届荷赛获奖作品 届荷赛获奖作品
5、特写:较近景更进一步,把对象的某一局部充满画面, 、特写:较近景更进一步,把对象的某一局部充满画面, 从细微处来揭示对象的内部特征,重视揭示内在的动感。 从细微处来揭示对象的内部特征,重视揭示内在的动感。
42届世界新闻摄影大赛获奖作品选 届世界新闻摄影大赛获奖作品选
第46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新闻人物类单幅一等奖 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新闻人物类单幅一等奖 阿拉法特, 阿拉法特,Scott Lewis,美国,新闻及观察者 ,美国,
第88届普利策摄影 届普利策摄影 奖作品欣赏
构图技巧
1、选择合适的位置 、 2、调整恰当的焦距 、 3、进行正确的透视 、 4、选择适当的时间 5、进行准确的过滤 、 6、考虑整体构图效果,包括画幅的选择、平衡、节奏、 、考虑整体构图效果,包括画幅的选择、平衡、节奏、 比例、紧凑、重点、 比例、紧凑、重点、统一
卡罗林·科尔, 卡罗林 科尔, 科尔 洛杉矶时报》 《洛杉矶时报》, 2004年普利策新闻 年普利策新闻 特写摄影奖” “特写摄影奖”
杰达.杰克本森, 杰达 杰克本森,美,1998年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获奖作品 杰克本森 年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获奖作品
爱尔兰共和军的老兵, 爱尔兰共和军的老兵, 42届荷赛获奖作品 届荷赛获奖作品
首届华赛文化及艺术新闻银奖,步恩撒, 首届华赛文化及艺术新闻银奖,步恩撒,中国
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第46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自然环境类组照一等奖 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 埃塞俄比亚Gelada的狒狒,Nick Nichols,美国,国家地理) 的狒狒, 埃塞俄比亚 的狒狒 ,美国,国家地理)

新闻摄影学心得

新闻摄影学心得

新闻摄影学心得引言概述:新闻摄影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照片传达事实和情感。

作为一名新闻摄影师,我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心得,希望与大家分享。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探讨新闻摄影的技巧和要点。

一、构图与视角1.1 构图的重要性:构图是新闻摄影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构图能够突出主题,增强照片的表现力。

1.2 三分法则:三分法则是常用的构图方法,将画面分为三个部分,将主题放在其中一个部分,使画面更加平衡和吸引人。

1.3 视角的选择:选择合适的视角可以帮助传达独特的视觉效果。

低角度可以强调被摄对象的力量和威严,而高角度则可以呈现出被摄对象的弱小和脆弱。

二、光线与曝光2.1 光线的利用:光线是摄影的灵魂,合理利用光线可以使照片更加生动有力。

在拍摄过程中,要注意光线的方向、强度和颜色。

2.2 曝光的控制:曝光是指照片中的明暗程度。

合理的曝光可以保证照片的细节丰富,不过曝或欠曝都会影响照片的质量。

掌握曝光补偿和光圈、快门速度的调整是关键。

2.3 对比度的处理:在新闻摄影中,对比度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适当的对比度可以增强照片的冲击力和表现力。

三、时机与抓拍3.1 捕捉瞬间:新闻摄影需要捕捉瞬间,抓住关键时刻。

要做到这一点,摄影师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

3.2 前瞻性思维:在新闻现场,往往需要提前预判事件的发展,做好准备。

摄影师需要具备前瞻性思维,以便捕捉到最具新闻价值的瞬间。

3.3 人物表情与动作:人物的表情和动作往往能够传递出更多的信息和情感。

摄影师需要观察人物的表情和动作,抓住能够表达故事的瞬间。

四、背景与环境4.1 背景的选择:背景可以为照片增添故事性和环境感。

选择合适的背景可以使照片更加丰富和有趣。

4.2 深度与层次感:通过合理运用景深和层次感,可以使照片更加立体和有层次感。

摄影师可以通过调整光圈和焦距来控制景深。

4.3 环境的利用:环境是新闻摄影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摄影师需要善于利用环境元素,使照片更加丰富和生动。

新闻摄影学心得

新闻摄影学心得

新闻摄影学心得引言概述:新闻摄影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体表达形式,通过图象的力量传递信息,引起公众的关注和共鸣。

作为一位新闻摄影师,我在这个领域的探索中积累了一些心得,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分享我的经验。

一、构图与角度1.1 构图要突出主题:在新闻摄影中,构图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要通过合理的构图方式,将主题突出展现出来,让观众一眼就能明确主题。

1.2 运用对角线构图:对角线构图是一种常用的构图方式,它能够给照片带来动感和层次感。

在新闻摄影中,我们可以运用对角线构图来增加照片的视觉冲击力。

1.3 利用不同的角度:在拍摄新闻照片时,我们可以尝试不同的角度来呈现主题。

比如,低角度可以突出主题的威严和力量,高角度可以呈现主题的脆弱和无助。

二、光线与色采2.1 光线的利用:光线是摄影的灵魂,对于新闻摄影也同样重要。

我们要学会利用光线的方向和强度来营造照片的氛围和情感。

2.2 黑白照片的运用:在新闻摄影中,黑白照片能够更好地表达主题的情感和故事。

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照片的色调和对照度来增强照片的表现力。

2.3 色采的运用:在某些情况下,明艳的色采可以匡助我们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我们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背景和服装色采来增加照片的吸引力。

三、抓拍与定格3.1 快门的把握:新闻摄影往往需要我们在瞬间抓拍到关键的瞬间。

我们要熟悉相机的快门速度,准确地把握时机,确保照片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3.2 定格的运用: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以运用定格的方式来表达主题。

通过多次拍摄同一个场景,然后将多张照片合成一张,可以呈现出时间的流逝和事件的发展。

3.3 运用连拍功能:连拍功能是新闻摄影中非常实用的工具。

通过连拍,我们可以捕捉到更多的瞬间,增加照片的选择余地,提高成功的几率。

四、背景与环境4.1 注意背景的干扰:在新闻摄影中,背景的干扰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我们要学会观察环境,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和位置,避免背景干扰主题的表达。

4.2 利用背景增加故事性:有时候,背景可以成为照片的一部份,通过合理地利用背景元素,我们可以增加照片的故事性和表现力。

新闻摄影中的视觉表现力方法分析

新闻摄影中的视觉表现力方法分析

新闻摄影中的视觉表现力方法分析一、图片构图构图是新闻摄影中最基础的要素之一。

合理的构图可以突出主题意义、凸显图片中的主体元素,同时增强画面的艺术感。

新闻摄影中常用的构图手法包括对称、重复、对比、层次等。

1.对称对称是指在图片平面上将主体元素沿着中心轴线分成两个相对称的部分。

这种构图方法可以使画面更加稳定且具有一定的美感,适合用在拍摄建筑物、自然景象等方面。

2.重复重复是指在图片中不断重复出现一种形式或者一种颜色。

这种构图方法可以加强画面中的气氛和场景效果,并使图片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适合用于拍摄人群、建筑、自然景观等。

3.对比对比构图方法有明暗对比、颜色对比、大小对比、形状对比等。

通过两个或多个元素之间的对比,可以使画面中主体元素更加突出,同时增强画面表现力和艺术感。

4.层次层次构图方法通过构建前、中、后三个层次,突出主体元素同时也起到引导视线、加强画面艺术效果的作用。

适合用来拍摄复杂的社会场景、自然景观等。

二、色彩运用色彩是新闻摄影中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恰当运用色彩可以凸显画面中的主体元素,同时也能够传递感情和信息。

1.色彩饱和度色彩饱和度高的图片会更加醒目,通常用来表述热烈、明亮、兴奋和喜悦等场景。

而低饱和度的图片则给人以冷静、成熟、严肃等感觉。

2.色彩搭配色彩搭配能够产生独特的视觉效果,同时也可以帮助图像表达不同的信息和情感。

通常采用的方法包括三原色搭配、补色搭配、单色搭配等。

3.色彩赋权色彩赋权指的是通过色彩搭配、色调和亮度的变化来使画面中的某些对象更加突出。

强调色彩能够让画面更加奇特,同时也能够引起观众的兴趣。

三、灯光掌控灯光是新闻摄影中重要的表现手段。

恰当的灯光可以突出图片中的主体元素、补充重要的信息、增强画面的意境感。

1.主光源主光源一般采用太阳光或者人工灯光,用来照射画面中的主体元素。

合理的主光源能够让画面更加有立体感,也能够增强画面的情绪表现。

2.辅光源辅助灯光一般用来修饰画面中的某个细节或者增强画面的立体感。

新闻摄影构图的特性及条件是什么

新闻摄影构图的特性及条件是什么

新闻摄影构图的特性及条件是什么新闻摄影构图是根据新闻事件,运用镜头记录下鲜活的客观事实,并且能够准确、生动地表达事件的中心意思,使读者显而易见地明白新闻要表达的含义。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新闻摄影构图的特性及条件,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新闻摄影构图的特性一是新闻照片在报纸刊物中起到的是画龙点睛的作用,是摄影图片和配图文字有机结合而形成的,文字说明是新闻图片的补充说明。

新闻照片必须服从新闻的真实原则,新闻报道的内容应该是真事真人,与此同时,表现这些内容的画面形象也必须是真情实景。

新闻摄影照片的画面形象应该是新闻现场情景有所取舍的摄影纪实。

这些画面形象应该是新闻摄影记者以现场观察为基础,通过选择最有代表性的情节和瞬间摄取的。

二是新闻摄影一定要服从新闻工作的原则,充分表现主题,充分发挥其形象报道的威力。

画面形象的衡量标准主要是观点鲜明、内容丰富,它不同于艺术摄影作品,其照片衡量的标准有所不同,不能强加给新闻照片,要区别对待。

优秀新闻摄影构图的必备条件一是充分的准备和安排。

除突发事件之外,许多重大的事件不是突然发生的,是经过了周密的安排才开始的,而且往往会持续一段时间,摄影师在拍摄重大事件之前有一定的时间进行准备,做好充分的准备是优秀新闻摄影的必备条件。

二是具备独特的视角。

每一件重大事件的发生,都会吸引许多摄影师到现场,若想让自己的照片在众多雷同的画面中脱颖而出,就需摄影师具备独特的视角,捕捉新闻焦点。

三是预测事件的发生。

好的新闻图片依靠等待远远不够,了解事件,观察生活,具备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养,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准确应对,才能掌控全局,充分做好摄影工作。

四是保留最后一张胶片。

为了不错过有价值的镜头,有丰富经验的摄影师会让相机内始终保留着一张没有拍摄的胶片,用数码相机时,不能把存储卡空间全部用完,以备不时之需。

新闻摄影构图的技法要想拍好新闻图片必须经过刻苦学习、认真揣摩、长期实践,积累丰富的经验。

下面笔者谈一谈自己在摄影工作中的一些具体的拍摄感受。

新闻摄影构图

新闻摄影构图

新闻摄影构图简介在新闻摄影中,构图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通过合理的构图,可以让新闻图片更具有表现力,能够更好地传达新闻事件的信息。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摄影构图技巧,帮助摄影师拍摄出更具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新闻摄影作品。

一、主体突出在新闻摄影中,主体通常是新闻事件的核心。

为了突出主体,可以采用以下构图技巧:1. 使用大景深通过使用较小的光圈值,可以获得较大的景深,使主体清晰地呈现在画面中。

这样可以避免因为景深太浅而导致主体模糊不清的问题。

2. 运用对比通过在主体周围增加对比度较高的元素,可以将主体与背景区分开来,使其更加突显。

对比可以通过色彩、明暗和形状等方面来营造。

3. 利用构图线引导视线构图线可以引导观众的目光,使其聚焦于主体。

常见的构图线包括对角线、弧线和斜线等,可以通过摆放摄影角度或者调整拍摄位置来运用。

二、环境交代在新闻摄影中,除了突出主体,还需要将新闻事件的环境交代清楚,让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事件的背景和发生地点。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构图技巧:1. 背景细节通过将新闻事件发生地的背景细节展示出来,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

这些细节可以是人群、建筑物或者其他场景元素。

同时,注意避免背景与主体发生冲突,以免造成视觉混乱。

2. 利用广角镜头广角镜头可以拍摄更宽广的画面,呈现更多的环境信息。

可以选择合适的角度和位置,使环境与主体有个相对的比例关系,同时保持主体的突出。

3. 选取合适的拍摄位置选择合适的拍摄位置可以更好地呈现新闻事件的环境。

可以通过拍摄高度、角度和距离等因素来调整,以获得最佳的效果。

三、情感传达新闻摄影不仅要传达事实,还可以通过构图传达情感。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情感传达构图技巧:1. 利用光线光线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可以帮助传达情感。

通过调整光线的角度和强度,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

2. 抓拍瞬间抓拍瞬间可以使图片更具有生动感和真实感。

在新闻现场中,时刻保持警觉,等待合适的瞬间,捕捉最具有表现力的瞬间进行拍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闻摄影构图学校:陕西理工学院院系:数学系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班级:数学091班姓名:郝好学号:0909014032内容摘要:首先简单地介绍新闻摄影的不可取代,并强调新闻摄影构图是新闻摄影成败的关键。

其中还给出了关于新闻摄影构图的定义。

其次阐述新闻摄影构图的六个基本原则,为了更清晰地表达观点,给出了一些照片实例进行对比。

接着提出在实际拍摄时应考虑的几个问题,也给了一些照片实例。

然后就如何突出主题给出了五点建议。

最后以拍摄者为主要阐述对象,指出新闻拍摄需要抓拍时机,对拍摄者做出了要求。

结合六大原则及应注意事项,给出了几点实用性策略。

关键字:新闻摄影构图六大原则突出主题当今的时代,我们获取新闻的途径越来越多。

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都第一时间进行各类新闻报道,但是报纸杂志上的新闻图片的强大表现力还是无可替代,我们每个人回忆一些新闻事件,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一些记忆深刻的画面,不是吗?新闻摄影是以摄影图片的形式对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的新闻报道。

构图是确定并组织元素以产生和谐照片的过程。

一位新闻摄影家曾给新闻摄影构图一个定义:“新闻摄影构图,就是摄影者在新闻现场围绕主要拍摄目标,通过照相机的取景框合理展示画面的轻重关系、主次关系、主体与空间的比例关系,寻求一种具有形象表现力,能够刺激人的感官,使人对内容产生兴趣的画面形式。

”一幅新闻照片,若是缺乏打动人心的构图形式,往往是难以吸引读者的,作品的立意、内涵也无法如实地传递给读者。

因此,构图在新闻摄影中的作用显得非常重要。

掌握新闻摄影的构图,对摄影记者来说,不是无关紧要之事,而是必须要掌握的基本功。

新闻摄影记者要想拍出好作品,就必须追求构图形式上的和谐与完美。

摄影记者只有通过结构明确、光线协调、色调和谐、情节生动的构图,拍摄出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新闻照片,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联想,取得激动人心的效果。

新闻照片上再现的是新闻事实的视觉形象。

强有力的感人形象是传递信息和情感的主要手段。

就一张内容重要的新闻照片来说,如果没有生动有力的形象表现,就会给人以平淡之感;相反,一张有完美形式的,但内容并不很重要的新闻照片,反而能引起读者的注视,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些不朽的新闻照片能够长久地印刻在人们的记忆中,必然有着完美的或者是十分生动的表现形式。

1855年,罗杰〃芬顿用一台大型相机拍摄克里米亚战争,“新闻摄影”由此开始。

150多年的时间过去了,摄影技术随着照相设备的更新换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速连拍、高感光度、高像素等技术层出不穷,各种不同焦段与光圈的单反相机的镜头更是多得让人眼花缭乱。

但未必遇到了好题材、手持好相机就能拍好新闻照片。

在新闻摄影构图的过程中,有六个基本的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简洁。

简洁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想办法让你照片主题具有最强的视觉吸引力。

一个方法就是选择简单的背景,这样不会分散观众对主题的注意力。

在下面两张照片中,左边的照片背景杂乱,遮盖住了海鸥的身体,只要将相机的视角移动一点点,立竿见影,海鸥就在蓝天的背景上凸显出来。

构图时要清楚地表明你的拍摄意图,合理地安排主题外的其他物体,使其成为主题的补充。

大多数人会喜欢下面的右边这张照片,因为左面照片下的停车场与主题古老建筑的陈旧感产生矛盾。

对于下面这张照片,也许你更喜欢用框线标出的垂直图。

选择简单的背景,避免画面中出现与主题无关的物体,以及将相机抵近拍摄,可以帮助我们简化画面和强化主题。

第二个原则是利用三分法。

在拍照之前,先想象一下将整个画面纵横均分为三等份,得出四个交叉点,这便是良好构图中主体应处的位臵。

而具体将主体臵于哪个点上则取决于主体本身和你想如何表现它。

在主体移动的情况下,一定要考虑路径问题。

通常要在行进方向的前方留下足够空间。

地平线最好不要在正中,纵向物体也最好不要摆在中间位臵。

第三个原则是要注意线条。

你可以利用对角线条作为视线进入画面的引导,这是一个简单容易的方法,使观众的视线随着线条的指引而投向主体。

你还可以利用重复线条来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主体上。

在构图中最常见、也是最优雅的线条是S型线条。

第四个原则是要保持照片的均衡。

你可以利用几何图形来帮助构图。

例如,S型曲线,三角形等。

掌握均衡就是合理安排形状、颜色和明暗区域,使其互相补充,使照片看上去很平衡。

通常,你可以选择不同方式安排并平衡主体。

可以选择对称平衡,也可以选择非对称平衡。

第五个原则是框架,它是指利用前景中的物体将主题框起来,这样做可以赋予照片纵深感,使其有别于一般的快照。

是否在照片中利用框架取决于主题,每张照片的主题都不相同,当然用来作为框架的物体也不会相同。

上面的马和骑马的人为照片形成了极富味道的前景,垂挂的树枝补足了这一框架,为照片增加了纵深感。

当你利用人物来取得平衡或是作为前景时,一定要让他们面向照片中心。

第六个原则是避免遮盖。

照相机总老老实实地拍下所有东西。

因此在让模特摆姿势前,先记得给他找个干净的背景。

在取景时,一定要将眼睛正直地贴紧取景器。

注意调整构图,在四边留空。

靠近的干扰也许还不那么讨厌,但仍然会分散对主题的注意力。

这种干扰是指某些物体和线条离主体太近。

掌握了原则,在实际拍摄时,我们选定拍摄主题后,还得选择拍摄点相对于拍摄主体的距离,高度。

根据两者的相对距离,可分为远距离拍摄和近距离拍摄。

一般来说,远距离拍摄通常包含的信息量比较大,能表现景物的全貌,传达给读者的是一种整体感觉和氛围。

近距离拍摄强调的是一个特征明显的局部,着重突出主体的形状、轮廓,清晰展现主体的特征。

根据两者的相对高度,可分为平拍,仰拍和俯拍。

平拍使人身临其境,给人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使主体更加突出。

仰拍可以表现出拍摄者对拍摄主体的仰慕之情。

而俯拍对用于拍摄风貌,它体现了大地千姿百态的线条美。

除此之外,还得考虑横向构图和竖向构图的选择。

人的眼睛正常情况下看到的画面都是横向构图,所以几乎所有相机的基本手持姿势都是为了横向构图方便。

也正因为符合眼睛的观察习惯,所以横向构图往往看起来特别自然。

横向构图的最主要优点是可以通过强调水平的线条,给人以稳定的感觉。

另外,横向构图能够表现更大的空间,包含的画面内容也比竖向构图丰富。

我们在拍摄大的场景时,不仅要突出人物,还要强调人物所处的环境,因此应尽量采用横向构图。

竖向构图虽画面稳定性不如横向构图,但能够产生很强的垂直力,给人以力量感。

运用竖向构图,可以使拍摄主体更加明确,给读者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更好地突出主题。

比如,在拍摄人物时,大多数摄影师会采用竖向构图,道理很简单,因为站立的人本来就是竖直的,运用垂直的构图能够快速将读者的目光吸引到主体上。

同时,垂直的画面更能带给读者动态感。

另外,适当安排画面比例也起到强化作用。

右边的照片把左边照片中的人物去掉,形不成画面对比,也就谈不上安排画面比例,结果导致画面平淡无奇,没有趣味点。

作为新闻摄影来说,突出主题是首要任务。

众所周知,人的视觉冲击首先对熟悉的视觉元素发生反应,然后是从高光区逐渐向低光亮区过渡,从比度强烈区域向低对比度区域过渡,从颜色高饱和区域向低饱和区域过渡。

基于此,拍摄时要注意画面上新闻的主体和次主体的关系,应按照以上的顺序控制构图,这样就能使画面的主题即新闻摄影聚焦区域跳跃出画面,加上光圈的计算、景深的细节设计以及曝光的精密控制使得图片主题更为鲜明、色彩更加饱满、视觉冲击力强。

所以,视觉中心与视觉背景关系的处理、光线的运用、滤光及色彩的协调是摄影构图的决定性因素。

下面有五点建议。

一、运用色彩突出主题恰当的色彩运用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有突出主题的效果。

例如爱德华〃史泰的作品《好莱坞影星葛尔宝》中,作者将人物设计在纯白色背景之中,身着纯黑色的衣服,两手抱头,略带忧郁的眼神微微仰视,使得作品产生了强烈的黑白对比,巨大的反差无需任何多余的细节;这种视觉冲击下的观众被摄影家牢牢地控制了,人的视觉本能地追随着主题———葛尔宝的精、气、神。

二、整合相似的视觉元素,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在嘈杂的素材中,高明的摄影师会巧妙地整合部分相似的感官元素,使之形成一个视觉中心。

通过景深的计算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削弱纷乱的视觉元素。

一望无际的沙漠,令有经验的老骆驼踌躇;带给人的更是荒凉死寂、无尽的燥热。

而威士顿的作品《沙丘》里金黄色的沙丘此起彼伏,极富韵律地构成了极优美的图案。

作者拍摄位臵较高,横竖沙丘岗峦起伏的走向和分界线尽收眼底,几乎平行的线条和界面在明暗不一的光线照射下形成了不同的影调层次,而这些相似的视觉元素恰恰构成了一个相对集中的视觉中心,通过光线的照射形成渐次加深的梯度,增强了立体感,带给观众的是跳跃和律动。

三、以简单线条、明快色彩勾勒主题印象构图中摄影者通常会选择使用以简单线条、明快色彩勾勒主题印象。

莎拉〃菲奥纳〃赫勒梅的摄影作品《夏季条纹》表现了一只蜜蜂由花蕊中飞过,背景为明黄色与橙红色相间的细长花瓣,花萼处有赭石色小斑块、淡黄色盘状花蕊上栖息着一只小蜜蜂。

作者将背景进行了模糊化处理,形成了虚的黄黑色调圆盘;而蜜蜂作为较小视觉面积成为视觉中心,清晰地从模糊的背景中跃出,增强了视觉印象。

背景中作者突出了花蕊的放射性线条,以简单明快的色彩彰显了画面主题。

四、利用心理暗示及惯性思维显现主题人们的感官效果往往会受到惯性思维和心理暗示的左右,这一点应充分引起摄影者的重视。

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类接受的信息83%来源于视觉,视觉给人的知觉、记忆、思维提供了素材,而人的惯性思维和心理暗示也赋予了视觉全新的内涵。

门莱尔作品《芦苇》是一幅黑白片,宽阔的河面占据了作品的二分之一的面积,河床内的水流形成近白色的强光区域;蜿蜒的河岸上错落的植被与河水形成色差对比;一茎枯萎的芦苇由左下向右上形成正对角线的强烈线条,将观者的视线直接引向未随风飘落的芦苇花絮;强调了主题,体现了冬季湖面上的苍凉。

这种由下而上的过渡契合人们积极向上的心理暗示,因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五、相同背景下通过强烈光线对比彰显主题相同背景中,摄影者可以通过调节照明光线的明暗关系产生强烈光线对比,突出视觉中心———主题,在作品《荷花瓶中》强光由右侧打到瓶体上,深红色的胎体上绿油油的荷叶、莲蓬映衬下荷花的娇嫩与气节在左侧低光的对比中脱颖而出,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将背景控制得较暗,以消除背景物对整体画面的不利影响。

总之,构图是一个思维的过程,是将杂乱的事物整理出秩序的过程,将堆砌的素材区分出主次,方法就是摄影的精髓———构图,将上述分析方法应用到摄影构图之中,谋定而后动必将得到成功的新闻摄影作品,从而做到在瞬间收获永恒。

新闻摄影因其现场感、紧迫感和不确定性而使得许多拍摄者有手忙脚乱。

在新闻摄影的构图中,我们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抢抓时机”。

有时候拍摄新闻照片,还没等你准备好,机会就过去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