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试卷}高一化学认识化学科学测试题[仅供参考]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卷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366df4dc58fafab068dc0220.png)
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现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臭氧(O3)三种气体,它们分别都含有1 mol氧原子,则三种气体的分子个数之比为()A.1∶1∶1B.1∶2∶3C.3∶2∶1D.6∶3∶22.氯气有毒,曾被法西斯制成毒气弹用于侵略战争。
当这种毒气弹爆炸时,通常的防御方法是() A.人、畜应躲到低洼的地方B.人、畜应到较高的地方去C.人、畜应多饮豆浆和牛乳D.可用饱和食盐水浸湿软布蒙面3.下列关于氯气、液氯、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氯气、液氯、氯水是同一种物质B.氯气、液氯、氯水中都含有氯分子C.氯气、液氯、氯水都是混合物D.光照条件下,氯水的酸性减弱4.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到CuSO4溶液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溶液中有蓝色沉淀生成B.有气体生成C.有红色物质析出D.钠熔成小球,浮游在液面上四处游动5.金属Na分别在过量的O2与Cl2中燃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反应类型均为化合反应B.反应都很剧烈C.都发光发热D.都生成白色固体6.在120 ℃的条件下,将总质量为7.2 g CO和H2的混合气体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的产物立即通入盛有足量Na2O2的反应管,固体的质量增加()A.2.1 gB.3.6 gC.7.2 gD.无法确定7.下列关于钠和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①将小块钠投入滴有石蕊溶液的水中,反应后溶液变红②将钠投入稀盐酸中,钠先与水反应,后与盐酸反应③过氧化钠投入到水中会有大量氢气产生④过氧化钠投入到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烧杯中的水变红A.仅①②B.仅②③C.仅②③④D.①②③④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的摩尔质量等于其相对分子(或原子)质量B.物质的摩尔质量是该物质1 mol时的质量C.物质的摩尔质量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的6.02×1023倍D.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9.将Na2O2投入FeCl3溶液中,对观察到的现象描述准确的是() A.生成白色沉淀B.既有气泡产生,又生成红褐色沉淀C.既有气泡产生,又生成白色沉淀D.有气泡产生,无沉淀生成10.关于钠的描述正确的是()①钠在自然界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存在②金属钠着火可以用泡沫灭火器救火③钠的密度比煤油大④Na-K合金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⑤钠比铜活泼,因而钠可以从CuCl2溶液中置换出铜⑥钠在空气中燃烧,主要产物是Na2O2A.①③④⑤⑥B.③④⑥C.③④D.全部11.氯气跟下列物质反应时,能够产生白雾的是( )A.钠B.铜C.氢气D.铁12.要使100 mL 2 mol·L-1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1倍,可采取的措施是()A.加100 mL水将溶液稀释B.向溶液中加入0.2 mol NaOH固体,并使之完全溶解C.将溶剂蒸发掉一半D.将原溶液浓缩至50 mL(无NaOH析出)13.在0.6 mol Ba(OH)2中,含有OH-的数目是()A.约为1.2B.约为7.22×1023C.约为6.02×1023D.约为3.01×102314.已知四种因素:①温度和压强②所含微粒数③微粒大小④微粒间的距离,其中对气态物质体积有显著影响的是()A.②③④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④15.在下列条件下,两种气体的密度一定相等的是()A.同质量不同体积的氮气和一氧化碳B.不同温度同体积的一氧化二氮和二氧化碳C.同体积、同压强的氮气和乙烯D.同温同压下的一氧化碳和氮气二、实验题(共3小题)16.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研究“干燥的CO2不能与Na2O2反应”和“CO2在有水存在时才能与Na2O2反应”,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1)如图装置,在干燥管中装入Na2O2后,打开活塞加入稀硫酸,生成CO2。
2019-2020年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卷
![2019-2020年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0e1ea0c8700abb68a982fb54.png)
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mol-1就是气体摩尔体积B. 1 mol H2的质量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才约为2 gC.标准状况下,18g水的体积为22.4 LD. 1mol H2和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2.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二氧化硫气体和三氧化硫气体相比较:①它们所含分子数目之比为4∶5;②它们所含氧原子数目之比为5∶6;③它们所含原子总数之比为1∶1;④它们所含的硫原子数目之比为5∶4;⑤它们的密度之比为4∶5。
上述有关叙述中正确是()A.②③⑤B.①④⑤C.②④⑤D.①②⑤3.将一块金属钠投入到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盛冷水的烧杯中,甲同学认为可观察到下列现象,其中正确的有()①钠投入水中,先沉入水底,后浮出水面②钠立即与水反应,并有气体产生③反应后溶液变红④钠熔成闪亮的小球⑤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⑥有“嘶嘶”的响声发出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②④⑤⑥D.③④⑥4.下列有关氯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氯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能溶于水的有毒气体B.氯气、液氯和氯水都是纯净物,都有漂白性C.点燃是H2和Cl2化合的唯一条件D.可以用浓硫酸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5.某溶液中只含有Na+、Al3+、Cl-、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3∶2∶1,则溶液中Al3+和的个数比为()A. 1∶2B. 1∶4C. 3∶4D. 3∶26.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常温常压下,11.2 L 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B.在常温常压下,1 mol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 AC. 32 g氧气含原子数为N AD.标准状况下,11.2 L H2O含有N A个H原子7.决定一定量的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A.气体分子的大小B.气体分子的质量C.气体分子间平均距离大小D.气体分子间作用力大小8.在科学史上每一次重大的发现都极大地推进了科学的发展,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对化学的突出贡献在于()A.提出了元素周期律B.开发了合成氨的生产工艺C.提出了燃烧的本质D.提取了治疟药物青蒿素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来水中通入少量Cl2用于杀菌、消毒是利用了Cl2能杀菌、消毒B.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O)2,可用于杀菌、消毒C.漂白粉是由Cl2和NaOH浓溶液制得D.漂白粉与空气中的CO2和H2O反应而失效,因此要密封保存在干燥阴凉处10.2005年3月,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一辆载有约35吨液氯的槽罐车与一辆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中液氯大面积泄漏,造成多人伤亡。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试卷及答案_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_鲁科版_2024-2025学年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试卷及答案_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_鲁科版_2024-2025学年](https://img.taocdn.com/s3/m/d9a5d755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20.png)
《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化学的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B. 化学与物理、生物等其他自然科学没有联系。
C. 化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开发新材料、新能源。
D. 化学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下列关于化学科学研究的描述,正确的是()A、化学科学只研究物质的组成和性质B、化学科学只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以及变化规律C、化学科学只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D、化学科学只研究物质的组成和变化规律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物浓度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B. 温度升高,所有化学反应的速率都会减慢C. 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的速率D. 增大压强对所有气体反应的速率都有显著影响4、下列关于化学科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B. 化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C. 化学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繁荣D. 化学物质在自然界中以元素形式存在,如氧气、氮气等5、化学科学的研究对象是:A、物质的组成和结构B、物质的性质、变化和用途C、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D、生物体和生物过程6、以下关于化学的定义,错误的是()A.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B. 化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C. 化学是研究原子、分子和离子等微观粒子的科学D. 化学是研究物质变化和物质相互作用的科学7、下列关于化学科学基本概念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变化和制备的科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B、化学研究的对象是宏观的、定量的、有形的物质C、化学科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观察、实验、归纳和推理D、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结构和性能的科学8、下列关于化学科学的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只研究物质的组成,不研究物质的性质B. 化学科学主要关注宏观世界的物质变化C. 化学科学的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D. 化学科学的研究方法局限于实验操作9、下列关于化学科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B.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在化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C. 化学科学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D. 化学研究的对象包括所有物质的变化10、以下关于化学的定义,正确的是()A.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变化和制备的科学B.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科学C. 化学是研究宇宙中所有物质及其相互作用的科学D. 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及其生命现象的科学11、下列关于化学科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化学科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B. 化学科学只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不涉及物质的组成和结构C. 化学科学只关注宏观现象,不涉及微观结构D. 化学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包括生命现象12、下列关于化学科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学是研究物质变化的科学,不包括物质的性质B、化学科学只研究有机物,不包括无机物C、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D、化学科学只关注物质的物理变化,不涉及化学变化13、下列关于化学科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学科学只研究物质的组成B、化学科学只研究物质的性质C、化学科学只研究物质的制取和应用D、化学科学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制取和应用14、下列关于化学科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化学科学只研究物质的组成,不研究物质的性质B. 化学科学只研究物质的性质,不研究物质的组成C. 化学科学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D. 化学科学只研究宏观物质的性质,不研究微观物质的组成15、下列关于化学科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鲁教版化学高中必修1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考试测试卷
![鲁教版化学高中必修1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考试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2af854bed5bbfd0a795673b9.png)
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在0.5 L某浓度的NaCl溶液中含有0.5 mol Na+,下列对该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B.该溶液中含有58.5 g NaClC.配制100 mL该溶液需用5.85 g NaClD.量取100 mL该溶液倒入烧杯中,烧杯中Na+的物质的量为0.1 mol2.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N A个原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B. 25 ℃、1.01×105Pa时,64 g 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 AC. 40 g NaOH溶解在1 L水中,则其100mL溶液中含Na+数为0.1N AD.标准状况下,11.2 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3.两个体积相同的容器,一个盛有二氧化硫,一个盛有含水蒸气的二氧化碳,在同温(120 ℃以上)同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相同的是()A.电子数B.质量C.密度D.原子总数4.设一个12C原子的质量为a g,一个R原子的质量为b g,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mol-1,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表示为()A. 12a/b B.b/12a C.bN A D.aN A5.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定有新的原子生成B.一定有新的元素生成C.一定有新的物质生成D.一定有颜色、沉淀、气体等现象发生6.比较1 mol氮气和1 mol一氧化碳的下列物理量:℃质量;℃分子总数;℃原子总数。
其中相同的是()A. ℃B. ℃℃C. ℃℃℃D. ℃℃℃7.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子数相同的是()A. 2 L一氧化碳和2 L 二氧化碳B. 9 g水和标准状况下11.2 L二氧化碳C.标准状况下1 mol氧气和22.4 L水D. 0.2 mol 氢气和4.48 L氯化氢气体8.将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的氢氧化钾溶液加热蒸发掉100 g水后,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的溶液80 mL,此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5 mol·L-1 B. 6.25 mol·L-1C. 7 mol·L-1 D. 6.75 mol·L-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其物质的量必然相等B.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必然相等C. 1 L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 L氧气的质量小D.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物质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10.“神舟七号”宇航员翟志刚成功完成中国历史上首次太空行走,使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卷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卷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45b1284c1a37f111f0855bd7.png)
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下列关于容量瓶的构造和使用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用于配制一定体积、浓度准确的溶液B.容量瓶在使用之前要检查是否漏水C.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容量和刻度线D.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2.容量瓶上没有标记的是()A.刻度线B.温度C.物质的量浓度D.溶液体积3.下列几种试剂不能把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NaHCO3鉴别开的是 ()A. BaCl2溶液B.澄清石灰水C.稀盐酸D. pH试纸4.下列各组中两种气体所含的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A.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氮气和一氧化碳B.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氧气和氮气C.体积相等、密度相等的一氧化碳和乙烯D.压强相同、体积相同的氮气和氧气5.如果a 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式中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LB.LC.LD.L6.50 mL 0.6 mol·L-1氢氧化钠溶液,含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 ()A. 0.03 molB. 0.04 molC. 0.05 molD. 0.06 mol7.40.5 g某金属氯化物RCl2含有0.6 mol 氯离子,则金属R的摩尔质量为()A. 135 gB. 135 g·mol-1C. 64 gD. 64 g·mol-18.在科学史上每一次重大的发现都极大地推进了科学的发展,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对化学的突出贡献在于()A.提出了元素周期律B.开发了合成氨的生产工艺C.提出了燃烧的本质D.提取了治疟药物青蒿素9.下列各组物质中,其学名、俗名及化学式不相符合的是()A.碳酸钠、纯碱、Na2CO3B.碳酸氢钠、小苏打、NaHCO3C.氢氧化钠、火碱、NaOHD.碳酸钙、生石灰、CaCO310.若49 g H2SO4含有的O原子数为x,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等于()A.x/4B.x/2C.xD. 2x11.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在足量氧气(常温)中充分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块钠消耗的氧气多B.两块钠消耗的氧气一样多C.第二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大D.两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一样大12.下列关于氯气、液氯、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的比较正确的是()A.氯气、液氯、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中均含氯元素的单质B.氯气和久置氯水无漂白性,而液氯和新制氯水有漂白性C.久置氯水中无HClO,其他成分与新制氯水相同D.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均具有酸性,且后者酸性强1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防腐剂是一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食品添加剂B.高锰酸钾溶液、酒精、双氧水能杀菌消毒是利用了它们的强氧化性C.小苏打做糕点的膨松剂是由于NaHCO3能与碱反应D.维生素C对人体有益且人体不能合成,长期、大量服用有利于健康14.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的是()A.潮湿的氯气B.氯水C.次氯酸溶液D.液氯15.下列给出的广告用语,从化学角度看无科学性错误的是 ()A. “K”牌咖啡,滴滴香浓,绝不含任何化学物质B.食用合格“碘盐”,可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大C. “大自然”牌蔬菜,天然种植,不含任何元素,真正的“绿色”食品D.本厂生产的碳酸氢铵(NH4HCO3)产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50%,含氮量高,价格低廉,是农民朋友增收致富的好帮手二、实验题(共3小题)16.实验室配制0.1 mol·L-1的BaCl2溶液可分两个阶段进行。
2019-2020年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卷
![2019-2020年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6dd4cf74a8956bec0975e361.png)
2019-2020年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卷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2小题)1.下列关于物质的量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 0.3 mol硝酸B. 1.5 mol氧气C. 1 mol氮D. 0.5 mol氦原子2.下列物质的量表述:①1 mol H2、②2 mol O、③1.5 mol Mg2+、④10 mol OH-、⑤1.2 mol氦、⑥3.3 mol氮气、⑦2 mol电子、⑧3 mol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其中不正确的是()A.②和⑤B.⑤和⑥C.⑥和⑧D.只有⑥3.把V L含有硫酸镁和硫酸钾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 mol氢氧化钠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 mol 氯化钡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
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A.mol·L-1 B.mol·L-1C.mol·L-1 D.mol·L-14.在科学史上中国有许多重大的发明和发现,它们为世界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以下发明和发现属于化学史上中国对世界的贡献的是()①火药②指南针③造纸④印刷技术⑤炼铜、炼铁、炼钢⑥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⑦人工合成蛋白质⑧提出原子-分子学说A.②③⑥⑧B.①③⑤⑦C.④⑤⑦⑧D.①③④⑧5.标况下,将11.2 L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 L溶液,所得溶液的浓度是()A. 2 mol·L-1 B. 1.5 mol·L-1C. 1 mol·L-1 D. 0.5 mol·L-16.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得到,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A. FeCl2 B. AlCl3C. FeCl3 D. CuCl2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氧气和氮气分子数相同B.等温等压下,二氧化硫气体与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16∶11C.温度和容积相同的两气罐中分别盛有5 mol氧气和2 mol氮气,两容积中的压强之比等于5∶2D.等温等压条件下,5 mol氧气和2 mol 氢气的体积之比等于5∶28.等体积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分别与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gN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A. 1∶2∶3 B. 3∶2∶1C. 6∶3∶2 D. 1∶1∶19.从2 L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的NaOH溶液中取出100 mL溶液,下面关于这100 mL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①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②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③含100 mL水④含0.1 mol氢氧化钠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0.25 g 硫酸铜晶体(CuSO4·5H2O)的物质的量为()A. 25 mol B. 1.56 mol C. 1 mol D. 0.1 mol11.三个相同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氢气、甲烷、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气体的分子数目一定相等B.三种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16∶2∶1C.三种气体的密度之比为1∶2∶16 D.三种气体的压强一定相等12.配制100 mL1.0 mol·L-1Na2CO3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称取10.6 g无水碳酸钠,加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定容B.称取10.6 g无水碳酸钠,加入100 mL蒸馏水,搅拌、溶解C.转移Na2CO3溶液时,未用玻璃棒引流,直接倒入容量瓶中D.定容后,塞好瓶塞,反复倒转、摇匀二、填空题(共3小题)13.用镊子从试剂瓶中取出金属钠,将其表面的煤油用滤纸吸干:(1)用小刀切下一小块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该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鲁科版高一上学期化学(必修一)《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鲁科版高一上学期化学(必修一)《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单元检测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9f07ac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0e.png)
鲁科版高一上学期化学(必修一)《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单元检测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
(18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任何条件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LB.化学的特征就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C.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和。
D.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
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的表层采用高温时自动烧蚀的耐高温、抗氧化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带走热量从而保证内部温度不致过高。
B. “加碘食盐”“含氟牙膏”“富硒营养品”“高钙牛奶”“加铁酱油”等等,这里的碘、氟、硒指的是分子,钙、铁则分别是钙离子和铁离子。
C. 下图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则其可能发生的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A(g)+B(g)=2C(g);△H=QkJ/mol(Q>0)D. 已知4P(红磷,s)=P4(白磷,s);△H>0,则白磷比红磷稳定3、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Na2O、Na2O2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相同B.钠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1∶2C.钠投入盐酸中,钠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再与HCl反应D.长距离运输鱼苗,最好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Na2O2,以起到供氧和杀菌的作用4、下列物质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的是()①氯气②液氯③新制氯水④敞口久置的氯水⑤盐酸⑥用盐酸酸化的漂白粉溶液A.①②③B.①②③⑥C.③⑥D.③④⑥5、氯化碘(ICl)的化学性质跟Cl2相似,预计它与H2O反应的最初生成物是()A.HI和HClO B.HCl和HIO C.HClO3和HIO D.HCl和HI6、取五个相同的气球,同温同压下分别充入CO和以下四种混合气体,吹出体积相等的状况,如图所示。
高中化学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测评(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一册-鲁科版高一第一册化学试题
![高中化学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测评(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一册-鲁科版高一第一册化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ee6273b28ea81c759f57854.png)
第1章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9黑龙江哈尔滨三中高一阶段性测试)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等社会实际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是汽油不完全燃烧造成的B.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与肺癌等疾病的发生相关C.NaHCO3可用作膨松剂D.次氯酸钠溶液可用作环境的杀菌消毒剂2.(2020山东菏泽一中高一月考)将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 A.稀盐酸 B.K2SO4C.CuCl2D.NaOH溶液3.下列有关新制氯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硝酸银溶液滴到新制氯水中,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氯水中含有Cl-B.新制氯水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色后褪色,说明Cl2有漂白性C.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变为蓝色,可证明Cl2能够置换出I2D.新制氯水滴到Na2CO3溶液中,有气体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4.(2020天津塘沽一中高一期中)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 )A.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有红色物质析出B.Na2O2是一种碱C.Na2O2和Na2O长期置于空气中最终产物相同D.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15.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A.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B.新制的氯水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C.漂白粉要密闭保存D.浓盐酸保存在敞口试剂瓶中即可6.(2020山东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一期中)在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中,分别逐滴滴加相同浓度的盐酸至不再有二氧化碳气体放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现象完全相同B.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相同C.碳酸钠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大D.消耗盐酸的体积相同7.(2020福建漳平第一中学高一月考)28 g CO气体在1 mol 的氧气中燃烧后,所得的气体通过足量Na2O2固体充分反应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与氧气反应,只消耗了0.5 mol氧气B.充分反应后Na2O2固体质量增加了28 gC.通过以上两步反应后余下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5 molD.若2 g H2替代28 g的CO发生上述反应,则Na2O2固体质量增加2 g8.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2,可采取的方法是( )A.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B.用干燥的有色布条C.将气体通入AgNO3溶液D.用湿润的红色布条9.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续表10.(2020安徽师大附中高一月考)固体单质A和气体单质B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C,相同温度下测得容器内压强不变,若产物气体C的密度是原气体密度的4倍,则判断正确的是( )A.生成物C中,A的质量分数为50%B.反应前后的气体质量之比一定是1∶4C.单质A、B的摩尔质量之比是1∶4D.生成物C中A、B两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3∶1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鲁科版高一上学期化学(必修一)《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鲁科版高一上学期化学(必修一)《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单元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0d1e75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34.png)
鲁科版高一上学期化学(必修一)《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
(18题)1、在“新冠肺炎战疫”中,化学知识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列物质不能杀灭冠状病毒的是()A.双氧水B.84 消毒液C.75%的医用酒精D.明矾溶液2、下列有关化学科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B.化学研究只能认识分子,不能制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C.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提出了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D.化学研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最终人类会毁灭在化学物质中3、下列对Na2O2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Na2O2是淡黄色固体,久置于空气中变成白色B.Na2O2的稳定性比Na2O差C.用Na2O2和水反应可以制取氧气D.Na2O2放入饱和NaOH溶液中有O2放出,恢复常温后有晶体析出4、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帮助老师配制试剂,在配制下列溶液时,发现蒸馏水已没有,就用自来水(以Cl2为杀菌消毒剂)代替了蒸馏水,所配制的溶液不会出现药品变质问题的是()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研究氯气的性质吋,发现有刺激性气味,该过程使用了观察法B.可以用分类的方法预测物质的性质C.化学反应可以创造新的原子和分子用于合成新的物质D.合成大量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是现代化学的重要任务之一6、标准状况下,m g气体X和n g气体Y所含分子数相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X 与Y 两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m ∶nB .同温同压下,X 与Y 两气体的密度之比为n ∶mC .等质量的气体X 与Y 所含分子数之比为n ∶mD .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X 与Y 质量之比为m ∶n7、实验室需要100 mL 1 mol·L -1的H 2SO 4溶液,现用市售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 g·cm -3)配制,用量筒取用的浓硫酸体积最适宜的是( )A .5.4 mLB .3.3 mLC .13.5 mLD .27.2 mL8、已知某固态物质M 受热分解的方程式为4M=3X+2NO 2+8H 2O ,冷至室温,得到的混合气相对于氢气的密度为20,则M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344B. 96C. 63D. 86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Na 2O 2可用于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B .NaCl 可用作调味品C .Na 2O 和Na 2O 2都能与水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D .Na 2CO 3可用于制玻璃、肥皂、造纸、纺织等工业,NaHCO 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制造发酵粉等10、医用酒精、“84”消毒液和双氧水是抗击新冠肺炎战役中常用的消毒剂,均能起到杀菌作用。
高中化学 第一章 认识化学科学检测卷(含解析)鲁科版必修1
![高中化学 第一章 认识化学科学检测卷(含解析)鲁科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2619447aeff9aef8941e06af.png)
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检测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1.潮湿的氯气、新制的氯水、次氯酸钠溶液、漂白粉溶液均能使有色布条退色,这是由于它们含有或能生成( )A.氯气B.次氯酸C.次氯酸根D.氯化氢解析潮湿的氯气和新制的氯水中都含有次氯酸,而次氯酸钠溶液和漂白粉溶液都含有次氯酸根,它们能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次氯酸。
答案 B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 mol H2O所含电子数为10N AB.1 mol Al与足量的稀盐酸溶液反应生成氢气1.5 molC.在标准状况下,0.5N A Cl2所占的体积约是11.2 LD.在非标准状况下,22.4 L O2含有的分子数一定不是N A解析一定物质的量的气体的体积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越高,体积越大;压强越小,体积越大。
非标准状况下,22.4 L O2也可能是1 mol O2,所以所含分子数有可能为N A。
答案 D3.下列溶液中c(Cl-)与5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c(Cl-)相等的是( ) A.150 mL 1 mol·L-1 NaCl溶液B.75 mL 2 mol·L-1 CaCl2溶液C.150 mL 3 mol·L-1 KCl溶液D.75 mL 3 mol·L-1 FeCl3溶液解析离子的浓度与溶液体积无关。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c(Cl-)=3 mol·L-1,C选项中3 mol·L-1的KCl中c(Cl-)=3 mol·L-1。
答案 C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钠②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置换出铜③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可放出氧气④氯气与铁反应生成三氯化铁⑤钠、氢气都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雾⑥久置的氯水,因氯气几乎完全挥发掉,剩下的就是水A.③④ B.①③⑤C.②④ D.①④⑤解析 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Na 2O 2;钠在硫酸铜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2Na +2H 2O===2NaOH +H 2↑,2NaOH +CuSO 4===Cu(OH)2↓+Na 2SO 4,不能置换出铜;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 2O 2+2H 2O===4NaOH +O 2↑;氯气与铁反应:2Fe +3Cl 2 =====点燃2FeCl 3;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烟;久置氯水中,2HClO =====光照2HCl +O 2↑,最后剩下的是稀盐酸。
认识化学科学++测试卷+++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认识化学科学++测试卷+++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45ab9789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56.png)
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卷一、单选题1.《本草纲目》有“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的记载。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烧薪柴”发生了化学变化B.“薪柴之灰”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碳酸钾C.“以灰淋汁”的操作是萃取和分液D.“取碱浣衣”与肥皂水洗衣原理相似2.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烧瓶内充满氯气,底部有一层细沙(不参与反应),玻璃导管下口b处塞有一小块钠。
从a口伸入一根细铁丝把钠块捅下去,再用滴管从口滴下一滴水,恰好落在钠块上,立即剧烈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烧瓶中所有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反应中,烧瓶内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烧瓶内的压强先变大后变小D.金属钠最终转化为NaOH、NaCl两种物质3.将定量的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加热到不再放出气体时,收集到CO2 a L,冷却后向残余物中加入足量盐酸又收集到CO2 2a L (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则混合物中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B.1:2C.1:3D.1:44.配制250mL0.100mol/L 的碳酸钠溶液,相关操作正确的是()A.用天平称取碳酸钠粉末2.650gB.用纸槽将碳酸钠粉末送入250mL 容量瓶,加适量水溶解C.将烧杯尖嘴靠紧容量瓶口,注入蒸馏水至刻度D.容量瓶中溶液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继续加入蒸馏水至刻度5.用比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ILlmol/L的氯化铁溶液中,若C1-的数目为3 N A,则Fe3+的数目为N AB.1 molN2和3 mol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6N AC.常温下,1L0.lmol/L的Na2S溶液中阴离子数目大于0.1 N AD.0.1 mol Cl2通入水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1N A6.3.72g Na 、Na 2O 和Na 2O 2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得到一定体积的混合气体,将混合气体用电火花引燃恰好完全反应,则Na 与Na 2O 2的质量之比为( )A .2∶1B .46∶39C .23∶39D .23∶787.设N A 为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8gT 2O 和18gH 2O 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B .1L1mol/L 的Na 2CO 3溶液中CO 32-和HCO 3-离子数之和为N AC .78gNa 2O 2与足量CO 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 AD .加热条件下,含0.2molH 2SO 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生成SO 2的分子数小于0.1N A8.为测定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含量,小冰用一氧化碳还原12g 该赤铁矿石样品,充分反应完成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9.3g ,假设矿石中其他物质不参与反应,请你推算,该矿石中氧化铁的含量为A .85%B .80%C .75%D .70%9.相同温度下,在两个等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氦气、氮气两种气体,当他们的密度都相同时,这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 .1 : 7B .2 : 7C .7 : 1D .7 : 210.下列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A .1100mL 0.1mol L -⋅的NaCl 溶液B .1150mL 0.1mol L -⋅的2MgCl 溶液C .110mL 0.1mol L -⋅的3AlCl 溶液D .1200mL 0.1mol L -⋅的HCl 溶液A .该盐酸物质的量浓度为11.9 mol·L -1B .等体积的该盐酸与水混合后质量分数约为18.25%C .配制500 mL 0.400 mol/L 的稀盐酸需该盐酸1.68 mLD .中和含0.4 g NaOH 的NaOH 溶液需取0.400 mol/L 的稀盐酸2.5 mL12.某金属氯化物的溶液20mL ,物质的量浓度为0.05mol/L ,恰好与20mL 0.15mol/L的AgNO 3溶液完全反应,则该氯化物的化学式为 ( )A .RClB .RCl 2C .RCl 3D .RCl 413.下列括号中的物质是除去杂质所需的药品,其中错误的是 A .NaCl 中有杂质Na 2CO 3 ( 盐酸)B .FeSO 4中有杂质CuSO 4 (铁粉)C .CO 2中有少量HCl 气体(氢氧化钠溶液)D .CO 2中有少量CO(灼热的氧化铜)14.A N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17g 3NH 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A NB .常温常压下,44gCO 2与足量Na 2O 2充分反应,生成的O 2分子数为0.1N AC .标准状况下2.24L H 2O 中含有氢原子为0.2A ND .0.5 mol/L 的CaCl 2溶液中含有的Cl -数目为0.5N A15.N A 表示阿伏加 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28 g N 2和CO 的混合气体中含有π键数为2 N AB .12 g 石墨和12 g 金刚石所含有的C -C 键个数均为为2 N AC .1 mol NH 5中含有N -H 键数4 N AD .1 mol [Cu(H 2O)4]2+ 中含有 σ 键为12 N A二、填空题 16.一个X 原子的质量为a g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W g 该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
【精编版】第一章 认识化学科学 测试卷 --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精编版】第一章 认识化学科学 测试卷 --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3d372ef5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65.png)
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粒子数相同的任何气体具有相同的()A.质量B.密度C.体积D.均不能确定2.下列关于摩尔质量的描述或应用中,正确的是()A. 1 mol OH-的质量为17 g·mol-1B.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为44 gC.铁原子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D.一个钠原子的质量等于23/(6.02×1023) g3.用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1 mol H2含有的分子数目为2N AB. 0.5 mol H2SO4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为0.5N AC. 1 mol 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D. 0.5 mol H2O含有N A个氢原子和0.5N A个氧原子4.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氖、氢气、氧气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p(Ne)>p(H2)>p(O2)B.p(O2)>p(Ne)>p(H2)C.p(H2)>p(O2)>p(Ne)D.p(H2)>p(Ne)>p(O2)5.设N A为阿伏加德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4 g镁的最外层电子数为N AB.常温常压下,18 g 水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 AC.标准状况下,11.2 L 乙醇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 AD.常温常压下,2.24 L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N A6.1 mol·L-1FeCl3和1 mol·L-1KCl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A. 1∶1B. 2∶1C. 3∶1D. 1∶37.假设12C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如果以0.024 kg12C所含的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数值中肯定不变的是()A.氢气的摩尔质量B. 16 g氧气所含的分子数C.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D.一定条件下,跟2 g氢气相化合的氧气的物质的量8.下列溶液中,氯离子浓度最大的是()A. 100 mL 1 mol·L-1的NaCl溶液B. 150 mL 1 mol·L-1的MgCl2溶液C. 200 mL 1 mol·L-1的HCl溶液D. 1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9.下列有关氯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B.氯气、液氯和氯水是同一种物质C.氯气可溶于水,新制氯水显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氯气分子D.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10.除去混在Na2CO3粉末中的少量NaHCO3,下列最合理的方法是 ()A.加入适量NaOH溶液B.加热到固体质量不变C.加入适量HCl溶液D.加入适量CaCl2溶液11.将一小块钠投入到下列溶液中,既能生成气体,又能生成蓝色沉淀的是() A.氯化镁溶液B.氢氧化钡溶液C.硫酸铜溶液D.氯化钙溶液12.在下列膨松剂中,属于复合膨松剂的是()A.泡打粉B.碳酸钠C.碳酸氢钠D.碳酸氢铵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 mol酒精的体积是22.4 LB. 1 mol任何气体体积约为22.4 LC.在标准状况下,0.3 mol 氮气和0.7 mol氧气混合气体总体积约为22.4 LD.通常状况下,1 mol 氮气的体积约为22.4 L14.同温同压下,甲容器中的氨气和乙容器中的甲烷所含的原子总数相同,则甲容器与乙容器的体积之比为()A. 1∶1B. 2∶1C. 3∶4D. 5∶415.将10 mL 5 mol·L-1的盐酸稀释到200 mL,再从中取出5 mL,这5 mL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0.5 mol·L-1B. 0.25 mol·L-1C. 0.1 mol·L-1D. 1 mol·L-1二、实验题(共3小题)16.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填写有关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第一章《 认识化学科学》测试卷 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认识化学科学》测试卷 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0b097af05f0e7cd1842536fa.png)
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某同学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时,有下列不当操作:①称量时天平未达平衡(左低右高);①摇匀后见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这两处不当操作对所得溶液浓度的影响是 ()A.都导致浓度偏大B. ①导致浓度偏小,①导致浓度偏大C.都导致浓度偏小D. ①导致浓度偏大,①导致浓度偏小2.有一份气体样品的质量是14.2 g,体积是4.48 L(标准状况下),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A. 28.4 gB. 28.4 g·mol-1C. 71 g·mol-1D. 14.2 g·mol-13.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下列仪器中一定要用到的是()①托盘天平①量筒①容量瓶①试管①烧杯①玻璃棒①酒精灯①胶头滴管A. ①①①①①B. ①①①①①C. ①①①①①D. ①①①①①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少量的碳酸氢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混合:2HCO+2OH-+Ca2+=== CaCO3↓+ CO+2H2O B.过量的碳酸氢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混合:HCO+OH-+Ca2+=== CaCO3↓+H2OC.碳酸氢钙溶液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2HCO+2OH-+Ca2+===CaCO3↓+CO+2H2OD.碳酸钠溶液与过量的盐酸溶液混合:Na2CO3+2H+=== 2Na++CO2↑+H2O5.设N A为阿伏加德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4 g镁的最外层电子数为N AB.常温常压下,18 g 水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 AC.标准状况下,11.2 L 乙醇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 AD.常温常压下,2.24 L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N A6.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黄绿色烟雾B . 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颗粒C . 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烟D . 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64 g 氧气中含氧分子数为2N AB . 1.7 g 氢氧根离子中所含的电子数为N AC . 49 g 硫酸中所含氧原子数为2N AD . 58.5 g 氯化钠中所含的离子数为N A8.关于次氯酸,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属于弱酸,可以与铁反应生成氢气B . 长时间放置的次氯酸溶液酸性减弱C . 次氯酸见光易分解D . 次氯酸漂白有机物是由于其具有强氧化性9.在下列膨松剂中,属于复合膨松剂的是( )A . 泡打粉B . 碳酸钠C . 碳酸氢钠D . 碳酸氢铵10.下列关于钠的性质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切下一小块钠,投入水中,钠熔成小球,说明钠与水反应有热量放出B . 从钠能与水反应可推知钠也能与盐酸反应C . 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D . 切开一块钠,呈银白色,很快变暗,说明钠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11.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24 g NaH 中阴离子所含电子总数为N AB . 1 mol 甲烷分子所含氢原子数为4N AC . 1 mol 碳酸氢钠固体中含有N A 个CO 23−D . 9 g 水中含有10N A 个电子12.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得到,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A . FeCl 2B . AlCl 3C . FeCl 3D. CuCl213.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N A个原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B. 25 ①、1.01×105Pa时,64 g 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 AC. 40 g NaOH溶解在1 L水中,则其100mL溶液中含Na+数为0.1N AD.标准状况下,11.2 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14.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 CO2含22N A个电子B. 22.4 L O3含3N A个原子C.标准状况下,0.3 mol SO2中含氧原子数为0.3N A个D.常温下,9.5 g MgCl2固体中含有0.2N A个离子1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单元测试卷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单元测试卷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3a0ffa6b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74.png)
第1章单元测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S—32 Cu—64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4·河北衡水二中期末考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的特征就是用瓶瓶罐罐做试验B.化学家提出的假设都被试验证明是正确的C.化学模型有助于说明一些化学现象D.视察是一种只能用肉眼去考察探讨对象的方法答案: C解析: 化学的特征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相识物质、以符号形式表征物质、在不同层面上创建物质;化学家提出的假设可能有正确的,也可能有错误的,只有部分被试验证明是正确的;视察探讨对象时,既可以干脆用肉眼去视察,也可以借助仪器进行视察。
2.(2024·山西太原五中高一月考)下列试验操作或记录正确的是( )。
A.用两个250 mL的容量瓶配制0.1 mol·L-1 500 mL的NaOH溶液B.用量筒测得排水法收集制得的氢气体积为50.28 mLC.常温常压下测得1 mol N2的质量为28 gD.用托盘天平称得2.50 g胆矾,充分受热失水后,固体质量减轻0.90 g答案: C解析: 容量瓶配制溶液只能一步到位,不允许叠加,应用500 mL容量瓶配制500 mL的溶液,A 项错误;量筒读数只能读到小数点后一位,B项错误;托盘天平的精确度是0.1 g,D项错误。
3.(2024·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一期中)下列关于金属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钠的还原性很强,在空气中易变质,最终变为过氧化钠B.钠在工业上用于制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等化合物C.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会置换出铜D.钠与水反应时,可能会发生爆炸答案: D解析: 钠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经一系列改变最终生成稳定的碳酸钠,不是过氧化钠,A项错误;Na的价格昂贵工业上一般不用单质钠生产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等化合物,B项错误;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铜、氢气和硫酸钠,不会置换出铜,C项错误;钠的还原性强,与水反应时猛烈,甚至可能发生爆炸,D项正确。
认识化学科学++测试题+++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认识化学科学++测试题+++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3ebd429c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42.png)
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题一、单选题(共20题)1.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氯分子(Cl 2)和氯离子(Cl ﹣)的是( )A .液氯B .新制氯水C .CaCl 2溶液D .次氯酸2.下列有关摩尔质量的描述或应用中,不正确的是A .1 mol NH 4+的质量为18 g B .SO 2的摩尔质量为64 g·mol -1C .铝原子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D .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等于23186.0210⨯g 3.下列各物质所含原子个数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①标况下13.44LNH 3①1molHe①9mLH 2O(4①)①1.204×1023个H 3PO 4A .①①①①B .①①①①C .①①①①D .①①①①4.2022年北京冬奥会使用的“飞扬”火炬外壳和燃烧罐是碳纤维的复合材料,以2H 为燃料,并辅以可调节火焰颜色的“配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B .“飞扬”火炬燃烧时可实现碳的零排放C .碳纤维不能燃烧D .含有钠元素的“配方”会使火焰呈红色5.下列物质在氯气中燃烧,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Na——黄色的烟B .H 2——苍白色火焰C .Cu——蓝色的烟D .Fe——棕色的雾6.关于Na 2CO 3和NaHCO 3下列比较正确的是( )①相同温度下,Na 2CO 3的溶解度比NaHCO 3大①Na 2CO 3的热稳定性比NaHCO 3强①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 2CO 3和NaHCO 3溶液,Na 2CO 3溶液的pH 比NaHCO 3溶液的pH 大①等物质的量Na 2CO 3和NaHCO 3分别和盐酸反应,剧烈程度是Na 2CO 3强于NaHCO 3①相同质量的Na 2CO 3和NaHCO 3分别和盐酸反应产生的CO 2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是NaHCO 3大于Na 2CO 3 A .①①①①① B .①①①① C .①①①① D .①①①7.98%的硫酸(ρ=1.84g/cm 3)其物质的量浓度为A .0.98mol/LB .0.0184mol/LC .18.4mol/LD .1.84mol/L8.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6g 的2O 和3O 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数为A NB .标准状况下,422.4LCCl 所含原子数为A 5NC .21molCl 与足量()2Ca OH 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A 2ND .131mol L AlCl -⋅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数为A 3N9.将某份铁铝合金均分为两份,一份加入足量盐酸,另一份加入足量NaOH 溶液,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4: 3,则样品中铁、铝物质的量之比为A .2:1B .1:2C .3:4D .4:310.美国科学家用某有机分子和分子60C 制成了“纳米车”(如图所示,整辆“纳米车”的对角线的长度仅为3至4纳米),每辆“纳米车”是由一个有机分子和四个60C 分子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XX年高中测试高中试题试卷科目:年级:考点:监考老师:日期:高一化学认识化学科学测试题编辑人:黄贯峰20XX.10.20XX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广告用语在科学性上没有错误的是()。
A.这种饮料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B.这种蒸馏水绝对纯净,其中不含任何离子C.这种口服液含丰富的氮、磷、锌等微量元素D.没有水就没有生命2.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
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B.化学不再需要实验C.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D.未来化学的方向是经验化3.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
A.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C.摩尔可以把物质的宏观数量与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D.国际上规定,0.012kg碳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摩4.从生活常识角度考虑,试推断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是()。
A.Na B.NaCl C.NaOH D .Na2O5.在科学史上,中国有许多重大的发明和发现,它们为世界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以下发明和发现属于化学史上中国对世界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①火药②指南针③造纸④印刷术⑤炼铜、炼钢、炼铁⑥元素周期律的发现⑦人工合成蛋白⑧原子学说的提出A.②④⑥⑧B.①③⑤⑦C.④⑤⑦⑧D.①③④⑧6.通过你的观察和推理,判断下列实验室中对于少量Na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A.保存在水中B.密封,保存在广口瓶中C.用铝箔包裹,密封在广口瓶中 D.密封,保存在煤油中7.氯化碘(ICl)的化学性质跟氯气相似,请预计它跟水反应的最初生成物是( ) A.HI和HClO B.HCl和HIOC.HClO3和HIO D.HClO和HIO8.容量瓶是用来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定量仪器,其上标有: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⑥酸式或碱式这六项中的()。
A.②④⑥ B.③⑤⑥ C.①②④D.①③⑤9.试预测下列物质中不具备漂白性的是()。
A.Na2O B.Na2O2 C.HClO D.NaClO10.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mol·L-1的NaCl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Cl质量分别是()。
A.950mL,111.2g B.500mL,117gC.1000mL,117g D.任意规格,111.2g 11.可以用于除去氯气中水蒸气的干燥剂是()。
A.碱石灰 B.浓硫酸 C.生石灰 D.固体烧碱12.自来水可以用氯气消毒。
如果实验室中临时没有蒸馏水,可以用自来水配制某些急需的药品,但有些药品若用自来水配制,则明显会导致药品变质。
下列哪些药品不能用自来水配制()。
A.Na2SO4 B.NaCl C.AgNO3 D .AlCl313.下列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就是气体摩尔体积B.通常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C.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D.相同物质的量的气体摩尔体积也相同14.2mol Cl2和2mol CO2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子数相等 B.原子数相等 C.体积相等 D.质量相等15.下列物质中,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的是()。
A.Cl2 B.氯水C.NaClO溶液D.Na2O2与水反应后的溶液16.一块表面已被氧化为Na2O的钠块10.8g,将其投入100g水中,产生H20.2g,则被氧化的钠是()。
A.9.2g B.10.6g C.6.2gD.4.6g17.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相互反应时,若改变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比),化学反应的本质并不改变的是()。
A.Na和O2 B.NaOH和CO2 C.Na2O2和CO2 D.木炭(C)和O218.右图是一种试验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中B为开关。
如先打开B,在A 处通入干燥氯气,C中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当关闭B时,C处红色布条颜色褪去。
则D瓶中盛有的溶液是()。
A.浓硫酸 B.饱和NaCl溶液C.浓NaOH溶液 D.浓NaBr溶液19.已知钡的金属活动性处于钾和钠之间。
下列反应可以实现的是()。
A.钡可以从氯化钾溶液中置换出钾B.钡可与冷水反应并产生氢气C.钡可以从氯化钠溶液中置换出钠D.在溶液中,钡离子可与金属锌反应使之成为锌离子20.有两种体积相同的某植物的营养液,其配方如下:对于两种营养液的成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KCl K2SO4ZnSO4ZnCl210.3mol0.2mol0.1mol20.1mol0.3mol0.2molA.只有K+的物质的量相等B.只有Cl-的物质的量相等C.完全相同D.各离子的物质的量完全不同(以上选择题答案务必答在第Ⅱ卷的答题栏中,否则不得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选择题答题表: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说明:1.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各项内容填写清楚。
2.考试结束后,只把第Ⅱ卷交回(第I卷自己保留好,以备评讲)。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3分)21.(10分)现有m g某气体,它由双原子分子构成,它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
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 A表示,则:(1)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2)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_______个。
(3)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L。
(4)该气体溶于1L水中(不考虑反应),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4)该气体溶于1L水中(不考虑反应),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5)该气体溶于水后形成VL溶液,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 g·mol-1。
22.(3分)已知KMnO4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能产生Cl2。
若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并试验它与金属的反应。
每个虚线框表示一个单元装置,其中有错误的是。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23.(20分)某校环保小组处理污水样品,需配制250mL 0.1mo l·L-1的盐酸溶液。
试回答:(1)请写出该实验的实验步骤①,②,③,④,⑤。
(2)所需仪器为:容量瓶(规格:)、量筒,还需要那些实验仪器才能完成该实验,请写出:。
(3)试分析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及造成该影响的原因。
①为加速固体溶解,可稍微加热并不断搅拌。
在未降至室温时,立即将溶液转移至溶量瓶定容。
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原因是:。
②定容后,加盖倒转摇匀后,发现溶面低于刻度线,又滴加蒸馏水至刻度。
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原因是:。
(4)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A.使用容量瓶前检验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固体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标线2~3cm处,用滴管加蒸馏水至标线。
C.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多次,摇匀。
24.(10分)某同学应用如下所示装置研究物质的性质。
其中气体A的主要成分是氯气,还含有少量空气和水蒸气。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物质性质方面来看,这样的实验设计还存在事故隐患,事故表现在______。
25.(10分)实验室用一般的气体发生装置来制备氯气时,反应即使在停止加热后,还是会继续一段时间,当要收集多瓶氯气时,常有较多的氯气逸散到空气中去。
氯气有毒,为了避免氯气的逸散,并对多余的氯气随时取用,有人设计了如图甲所示制取装置。
试回答:(1)设计甲装置是依据了________(填已学某仪器名称)的原理。
甲中装置II_____(填“能”或“不能”)用乙装置来代替;(2)甲中装置II盛有的液体是________,该装置可看作是一个___________(填某仪器名称),简述其主要原理。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26.(4分)某温度下质量分数为22%的NaNO3 150mL,加100g水稀释后质量分数变为14%,求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7.(6分)已知Na2O2与CO2、H2O反应的方程式是:①2Na2O2+2CO2==2Na2CO3+O2;②2Na2O2+2H2O==4NaOH+O2↑。
将8.4 g的CO2和H2O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Na2O2中,可得O2(标准状况)2.8 L,求原混合气体中CO2与H2O的物质的量。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D C B B B 6-10.D B D A C11-15.B C C A A 16-20.D C B B C二、填空题21.(1)m/M (2)2mN A/M(3)22.4m/M (4)m/(m+1000) (5)m/MV22.②③④(提示:②中NaOH溶液会吸收Cl2,③中导管应“长进短出”,④中无加热装置,且该装置为封闭装置,不正确。
)三、实验题23.(1)①计算②量取③溶解转移④洗涤转移⑤定容摇匀(2)500mL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3)①偏高因恢复到室温时,溶液的体积将小于500mL②降低因为溶液体积大于500mL(4)B24.(1)探究氯气具有漂白性的条件(2)吸收气体A中的水(3)干燥的布条不褪色,湿润的布条褪色(4)没有尾气处理装置,造成环境污染25.(1)启普发生器能(2)饱和食盐水储气瓶实验原理:关闭活塞时继续产生的Cl2被迫进入II,由于Cl2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大部分Cl2充满液面上的空间,使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入漏斗内,故保存在瓶II中的Cl2可以随时开启活塞取用。
(提示:该实验欲制取Cl2并对过量反应产生的Cl2随取随用,不难想到启普发生器的原理,再从甲中II图可以推测这不是一个洗气瓶(进气管太短),而应该是一个排液装置,我们就应考虑为何要排液?题目要求多余的Cl2随取随用,可推知II中所盛放的液体必然不能溶解Cl2,故应为饱和食盐水,即此装置相当于一个储气瓶。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甲中II与乙形异实同。
)26.(1)按住橡皮塞,将大头针向上拔出,使钠块落入水中。
(2)钠在水和煤油接触的界面上岗上下沉浮,不断减小直至消失,同时有气泡产生。
四、计算题27.解:设原混合气体中CO2和H2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x、2y,2Na2O2 +2CO2 =2Na2CO3 +O22x x2Na2O2 +2H2O =4NaOH +O2↑2y y2x×44 g·mol-1+2y×18 g·mol-1=8.4 g……①x+y=2.8 L /22.4L·mol-1=0.125 mol……②解①和②所组成的方程组,得x=0.15 mol y=0.1 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