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二轮复习认识论专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真理的属性(特点)原理:
(1)真理的客观性原理: 真理具有客观性,对同一确定的对象真理只有一个。
方法论:要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坚持真理面前人人 平等,反对唯心主义的真理观
(2)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原理: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真理具有条件性、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 用条件和范围,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 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要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 善真理。
设问二、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分析材料 (分析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分析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
例1、有一名基层兽医工作者,目睹当地民间老兽医用一味草药治 好了20多头病猪后,深受震撼,立志传承发展传统兽医药事业,编 撰《民间兽医草本》,满足社会的需求。他访问过数百个兽医站, 拜访了成百上千位老兽医、老药农,广泛收集民间处方,查阅古 医书、古农书、地方志,追踪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创办中草药百 草园、中草药制药厂,与同事一起先后研制成功精宝素等 10 多 种草药制剂,治愈了数以万计的疫病牲畜。经过千辛万苦,历时 半个世纪,他终于在 2008 年完成了系列著作《民间兽医草本》, 共计 638 万字,插图 2353 幅。书中收录 3505 种中草药,附方 40000多则。《民间兽医草本》“汇古今兽医本草之大成,集民 间兽医经验之精华”,他被誉为“当代李时针”,被评为全国优 秀科技工作者,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3、认识过程(追求真理的过程)的特点原理: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方法论: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 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深化】
(1)认识的反复性原理:
认识具有反复性,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正确认识往往要 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的无限性原理:
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 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例2、对“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的认识,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崇拜自然阶段:由于生产力低下,人的力量在气候、天气变化、疾 病面前显得特别微弱,面对大自然,人类感觉自己无能为力,对自 然盲目崇拜。人类对环境的改造作用微弱,所以环境问题表现得并 不明显。 改造自然阶段:人类步入农业社会后,开始进行规模越来越大的改 造自然,耕地面积扩大,人类获得稳定的食物来源,同时人口增长 变快,森林与草原退化,水土流失严重,生物种类减少,许多孕育 人类文明的繁华之地衰落下来。
【拓展】认识差异性的原因、为什么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感受、看 法,为什么会有争议:
思路:①从认识的含义看: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②从主体看····· ③从客体看······ (5)认识无限性的原因原理: ①从主体看: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 ②从客体看: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③从基础看: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拓展】认识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人们在一定时期内的认识总是有限的;由于人类的实践和认识能力是 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的认识也是无限发展的。
(2)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我国对效率和公平关系的认识随 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 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认识具有反复性。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初次分配和 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些变化说 明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要经过 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4)认识具有无限性。我国对效率和公平关系的认识是随着我国 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深化的。 (5)认识具有上升性。我国对效率和公平关系的认识,是一个不 断前进上升的过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不断发展、不断完善。 (6)总之我们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 真理。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效率和公平关系的认识。
例 2 、我省H 市政府在首批公共自行车投入使用两 年后,决定实施城区二期公共自行车网点建设项目, 并就二期网点选址方案公开征求意见,市民反响热 烈。市政府根据市民意见和建议,结合一期的使用 状况,按照优先考虑居民点、公交点、商贸点、公 共服务点的原则,对网点选址方案进行了调整,移 位、取消、新增了许多网点。该项目的建成及投入 使用,在方便市民出行、缓解交通拥堵、解决公交 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等方面成效显著,获得了市民的 普遍赞誉。
【深化】 (1)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原理: (实践如何推动认识的发展?) 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 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人类认 识的发展。 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人们认识的不 断深化。 (2)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原理: (为什么实践是唯一标准?) ①认识本身不能证明自己是否正确 ②客观事物不会自言其明 ③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与客 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检验主观是否符合客观。
4、实践的特点原理: ( 1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的构成要 素是客观的;实践受到客观事物、客观规律 规律的制约 。
(2)实践具有能动性 ,实践是在认识指导 下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的;实践具有创造 性。
( 3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在一定 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实践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二、原理运用:
【答案】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们对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的认识都 是在人类实践活动中获得的。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人们在 实践中不断遇到环境问题的挑战,推动人们对环境问题与人 地关系进行探索和研究,使人们对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的思 想得到发展。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人们在不同阶段的“环境问题 与人地关系思想”都是相对当时特定的过程和条件来说的。 ④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环境问题与人地 关系思想的全过程体现了这一点。
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到十七届
五中全会提出“国强民更富”,再到十八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 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结合材料,请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我 国对效率和公平关系的认识过程。
【答案】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我国对效率和公平关系的认识是在我国 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形成、发展并得到检验的。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认识论) 小结
一、主要原理归纳:
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实践对认识的作用原理(实践决定认识原理):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方法论: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2)认识的反作用原理: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 具有指导作用. 方法论: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 相结合的原则.
(3)认识的上升性原理:
认识具有上升性(发展性),真理总是在实践中不断发 展完善的。
(4)认识反复性的原因原理: ①从主体看:人们的认识受到立场、价值观、知识结构水平、思维方 式等主观条件的制约; 人们的认识受具体实践水平、认识条件等客观 条件的制约。
②从客体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 个过程。
【答案】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我国对养老模式的探索、认识是在我国 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发展并得到检验的。
②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我国各个时 期采取的养老模式都与当时的社会历史状况相一致,符合社会 发展规律。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范围。我国 依据每一时期的具体条件确立相应的养老模式,做到了主观与 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真理在发展过程中不断 超越自身。我们对养老模式的探索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设问一、用认识论知识分析人们对某事物的认识、探究过程。 该设问常涉及的知识点:实践决定认识;真理的属性;认识过程的特点。 例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我
国个人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亦日渐凸显。中国共产党从具体国情和改革
的实际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进行了创新和发展:从上世 纪90年代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十七大强调“初次分配和再
【答案】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30年前小岗村被饥饿逼出 来的“大 包干”的成功实践,使中国农村改革找到了实行“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 这一正确方向。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小岗村由实行 “大包干”到进 行“土地流转”试验,寻求新的改革出路,是实践推动认识 不断发展的结果。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证明,“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符合当时我国农村国情的正确决策,现 在小岗村进行“土地流转”试验,仍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⑤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无论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还是探索“土地流转”改革的新路子,都是为了引 领农民走进富裕门,以解决我国的“三农”的问题。
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角度,说明 H 市政府上 述做法的正确性。
【答案】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H 市政府结合一期的使用实际 和市民出行的需求确定二期网点选址方案,符合实践 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H 市政府根据市民出行的 新要求、交通拥堵的新情况作出城区二期公共自行车 网点建设的决策,符合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H 市政府制定二期网点 选址方案是为了方便市民出行、缓解交通拥堵、解决 公交最后一公里问题,符合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征服自然阶段:18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先后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实现了自己征服自然、主宰自然的梦想, 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积累大量物质财富。但与此同时,自然界也开 始报复人类的破坏,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谋求人地协调阶段:人类被迫改变“征服者”的姿态,重新审视自 己的行为,逐渐意识到,人与自然要相依相存,“回归自然”“天 人合一”的观念逐渐被人类接受,环境和发展问题开始得到国际社 会的普遍关注。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谈谈对环境问题与人地 关系思想发展的认识。
例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养老模式的探索经历了一 个过程:20世纪50年代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提出“家庭 + 单位”的养老模式,逐步取代了传统社 会以家庭养老为主的模式。80年代后,由于家庭规模 缩小,国企改革的全面展开,提出了“社会统筹 + 个 人账户”的城镇职工养老模式。现在,面对老龄化的 挑战,提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 构养老为支撑的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 我国对养老模式的探索过程是如何体现认识论的有 关道理的?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分析实践在这位基层 兽医工作者创作《民间兽医草本》过程中的作用。
【答案】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亲身的实践和他人的实 践为冯洪钱提供了研究课题; (3)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亲身的实践和他人 的实践为《民间兽医本草》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 经验材料;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亲身的 实践和他人的实践验证了兽医中草药成果的科学 性; (5)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兽医药研制及其在畜病 治疗实践中的成功应用,体现了创作《民间兽医 本草》的目的和价值。
例3、1978 年11月,被饥饿所迫的小岗村 18户农民 冒着被判“现行反革命”的风险,按下了18个手印, 搞起了“大包干”,解决了温饱问题,掀开了中国农 村改革的序幕。从此,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命 名的中国农村改革热潮迅速蔓延全国,给中国农村带 来了举世公认的变化。实践证明,“大包干”在当时 的历史条件下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一年越过温饱线, 二十年未进富裕门。”进入新世纪以来,小岗村和我 国中西部的多数农村一样,面临着温饱过后的发展瓶 颈。敢为人先的小岗村再次摸索发展的新路子,他们 把昔日分到各户的田地部分进行“土地流转”,掀起 了第二次农村改革热潮。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