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高考物理 压轴题汇总(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物理压轴题汇总(含答案解析)
1. 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自转角速度为ω,万有引力恒量为G ,如果规定物体在离地球无穷远处势
能为0,则质量为m 的物体离地心距离为r 时,具有的万有引力势能可表示为E p =-G
r
Mm
.国际空间站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航天工程,它是在地球大气层上空地球飞行的一个巨大的人造天体,可供宇航员在其上居住和进行科学实验.设空间站离地面高度为h ,如果在该空间站上直接发射一颗质量为m 的小卫星,使其能到达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并能在轨道上正常运行,则该卫星在离开空间站时必须具有多大的动能? 解析:
由G 2r
Mm =r mv 2得,卫星在空间站上的动能为E k =21mv 2=
G
)
(2h R Mm
+。
卫星在空间站上的引力势能在E p =-G h
R Mm
+ 机械能为E 1=E k +E p =-G
)
(2h R Mm
+
同步卫星在轨道上正常运行时有G
2r
Mm
=m ω2r 故其轨道半径r =
3
2
ω
MG
由③式得,同步卫星的机械能E 2=-G r Mm 2=-G
2
Mm
3
2
GM
ω
=-2
1
m (3ωGM )2 卫星在运行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故离开航天飞机的卫星的机械能应为E 2,设离开航天飞机时卫星的动能为
E k x ,则E k x =E 2-E p -2
1
3
2ωGM +G
h
R Mm
+ 2. 如图甲所示,一粗糙斜面的倾角为37°,一物块m=5kg 在斜面上,用F=50N 的力沿斜面向上作用于物
体,使物体沿斜面匀速上升,g 取10N/kg ,sin37°=0.6,cos37°=0.8,求:
(1)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若将F 改为水平向右推力F ',如图乙,则至少要用多大的力F '才能使物体沿斜面上升。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解析:
(1)物体受力情况如图,取平行于斜面为x 轴方向,垂直斜面为y 轴方向,由物体匀速运动知物体受力平衡
0sin =--=f G F F x θ 0cos =-=θG N F y
解得f=20NN=40N
因为N F N =,由N F f μ=得5.02
1
===
N f μ (2)物体受力情况如图,取平行于斜面为x 轴方向,垂直斜面为y 轴方向。
当物体匀速上行时力F '取最小。
由平衡条件
0sin cos ='--'=f G F F x θθ 0cos sin =-'-'=θθG F N F y
且有N f '='μ
联立上三式求解得N F 100='
3.一质量为m =3000kg 的人造卫星在离地面的高度为H =180km 的高空绕地球作圆周运动,那里的重力加
速度g =9.3m ·s -2.由于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在一年时间内,人造卫星的高度要下降△H =0.50km .已
知物体在密度为ρ的流体中以速度v 运动时受到的阻力F 可表示为F =21
ρACv2,式中A 是物体的最大
横截面积,C 是拖曳系数,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当卫星在高空中运行时,可以认为卫星的拖曳系数C =l ,取卫星的最大横截面积A =6.0m2.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0=6400km .试由以上数据估算卫星所在处的大气密度.
解:设一年前、后卫星的速度分别为
1
v 、
2
v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
21211Mm
G m R R =v ⑴
2
2222Mm
G m R R =v
⑵
式中G 为万有引力恒量,M 为地球的质量,1
R 和
2
R 分别为一年前、后卫星的轨道半径,即 10R R H
=+ ⑶
20R R H H
=+-∆
⑷
卫星在一年时间内动能的增量
22k 21
1122E m m ∆=-v v
⑸
由⑴、⑵、⑸三式得
k 21111()
2E GMm R R ∆=-
⑹
由⑶、⑷、⑹式可知,k 0
E ∆>,表示在这过程中卫星的动能是增加的。
在这过程中卫星引力势能的增量
P 2111
(
)E GMm R R ∆=--
⑺
P 0
E ∆<,表示在这过程中卫星引力势能是减小的。
卫星机械能的增量
k P
E E E ∆=∆+∆
⑻
由⑹、⑺、⑻式得
21111
()
2E GMm R R ∆=--
⑼
0E ∆<,表示在这过程中卫星的机械能是减少的。
由⑶、⑷式可知,因1R 、2R 非常接近,利用
12R R H -=∆ ⑽
2
121R R R ≈
⑾
⑼式可表示为
2
1
12GMm
E H R ∆=-
∆
⑿
卫星机械能减少是因为克服空气阻力做了功。
卫星在沿半径为R 的轨道运行一周过程中空气作用于卫星的阻力做的功
2
12W F R ACR πρπ=-⨯=-v ⒀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有
22Mm
G m R R =v ⒁
由⒀、⒁式得
1W ACGM
ρπ=-
⒂
⒂式表明卫星在绕轨道运行一周过程中空气阻力做的功是一恒量,与轨道半径无关。
卫星绕半径为R
的轨道运行一周经历的时间
2R T π=
v
⒃
由⒁、⒃式得
2R T R
GM π= ⒄
由于在一年时间内轨道半径变化不大,可以认为T 是恒量,且
1
1
2R T R GM π=
⒅
以τ表示一年时间,有
73600s 36524 3.1510s τ=⨯⨯=⨯
⒆
卫星在一年时间内做圆周运动的次数
n T τ
=
⒇
在一年时间内卫星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
1
W nW = (21)
由功能关系有
W E =∆
(22)
由⒂⒅⒇(21)(22)各式并利用
2
1M G
g R =得
11m H ACR R g
ρτ∆=
(23)
代入有关数据得
1331.5410kg m ρ--=⨯⋅
(24)
4、如图(甲)所示,弯曲部分AB 和CD 是两个半径相等的四分之一圆弧,中间的BC 段是竖直的薄壁细圆管(细圆管内径略大于小球的直径),细圆管分别与上、下圆弧轨道相切连接,BC 段的长度L 可作伸缩调节。
下圆弧轨道与地面相切,其中D 、A 分别是上、下圆弧轨道的最高点与最低点,整个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
一小球多次以某一速度从A 点水平进入轨道而从D 点水平飞出。
今在A 、D 两点各放一个压力传感器,测试小球对轨道A 、D 两点的压力,计算出压力差△F 。
改变BC 间距离L ,重复上述实验,最后绘得△F -L 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不计一切摩擦阻力,g 取10m/s 2)
(1)某一次调节后D 点离地高度为0.8m 。
小球从D 点飞出,落地点与D 点水平距离为2.4m ,求小
球过D 点时速度大小。
(2)求小球的质量和弯曲圆弧轨道的半径大小。
解析:
(1)小球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22
1gt H D = 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t V X D = 得:s m g
H x
t
x V D
D
62==
=
(2)设轨道半径为r ,A 到D 过程机械能守恒:
)2(2
1212
2L r mg mv mv D A ++= 在A 点:r
V m mg F A A 2=-
在D 点:r
V m mg F D D 2=+ 由以上三式得:
r
L mg
mg F F F D A 26+=-=∆ 由图象纵截距得:6mg =12得m =0.2kg 由L =0.5m 时△F =17N 代入得:r =0.4m
5、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3.0kg 的长木板A 的左端,叠放着一个质量为m=1.0kg 的
小物块B (可视为质点),处于静止状态,小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0。
在木板A 的左端正上方,用长为R =0.8m 的不可伸长的轻绳将质量为m =1.0kg 的小球C 悬于固定点O 点。
现将小球C 拉至上方使轻绳拉直且与水平方向成θ=30°角的位置由静止释放,到达O 点的正下方时,小球C 与B 发生碰撞且无机械能损失,空气阻力不计,取g =10m/s 2,求:
(1)小球C 与小物块B 碰撞前瞬间轻绳对小球的拉力; (2)木板长度L 至少为多大时,小物块才不会滑出木板。
解析:
(1)静止释放后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到a ,轻绳被拉紧时与水平方向成30︒角,再绕O 点向下做圆周运动,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202
1mv mgR =
轻绳被拉紧瞬间,沿绳方向的速度变为0,沿圆周切线方向的速度为
θcos 0v v a =
小球由a 点运动到最低点b 点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2
22
1sin 121b
a mv mgR mv =-+θ 设小球在最低点受到轻绳的拉力为F ,则
R
v m mg F b
2
=-
联立解得355.3==mg F N
(2)小球与B 碰撞过程中动量和机械能守恒,则
21mv mv mv b +=
222122
12121mv mv mv b += 解得v 1=0,v 2=v b =
2
5gR
(碰撞后小球与B 交换速度) B 在木板A 上滑动,系统动量守恒,设B 滑到木板A 最右端时速度为v ,则
()v M m mv +=2
B 在木板A 上滑动的过程中,系统减小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22
22
1
21
v M m mv mgL +-
=μ 联立解得()2
252⎪⎪⎭
⎫ ⎝⎛+=gR M m g M
L μ
代入数据解得L =2.5m
6、如图所示,一根跨越一固定的水平光滑细杆的柔软、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各系一个质量相等的小球A 和B ,球A 刚好接触地面,球B 被拉到与细杆同样高度的水平位置,当球B 到细杆的距离为L 时,绳刚好拉直.在绳被拉直时释放球B ,使球B 从静止开始向下摆动.求球A 刚要离开地面时球B 与其初始位置的高度差.
解析:
设球A 刚要离开地面时联接球B 的绳与其初始位置的夹角为θ,如图所示,这里球B 的速度为v ,绳对球B 的拉力为T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能量守恒,有
2
sin T mg m
l θ-=v
①
2
1sin 2m mgl θ=v
②
当A 球刚要离开地面时,有
T mg =
③
以h 表示所求高度差,有
sin h l θ=
④
由①②③④解得
1
3h l
= ⑤
7(20分)如图所示,在高为h 的平台上,距边缘为L 处有一质量为M 的静止木块(木块的尺度比L 小得多),一颗质量为m 的子弹以初速度v0射入木块中未穿出,木块恰好运动到平台边缘未落下,若将子弹的速度增大为原来的两倍而子弹仍未穿出,求木块的落地点距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设子弹打入木块的时间极短。
解析:
设子弹以v 0射入时,木块的初速度为v 1,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mv 0=(m+M)v 1①
根据动能定理有μ(m+M )gL=
2
1
(m+M )v 12② 设子弹以2v 0射入时,木块的初速度为v 2,末速度为v 3,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m2v 0=(m+M)v 2③
根据动能定理有μ(m+M )gL=
21(m+M )v 22-2
1
(m+M )v 32④ 设木块落地点距平台边缘的距离为x,由平抛运动规律有 X=v 3
g
h
2⑤ 由①②③④⑤联立解得x=
g
h
m M mv 60+
8、如图所示为某种弹射装置的示意图,光滑的水平导轨MN 右端N 处与水平传送带理想连接,传送带长
度L=4.0m ,皮带轮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带动皮带以恒定速率v=3.0m/s 匀速传动。
三个质量均为m=1.0kg 的滑块A 、B 、C 置于水平导轨上,开始时滑块B 、C 之间用细绳相连,其间有一压缩的轻弹簧,处于静止状态。
滑块A 以初速度v 0=2.0m/s 沿B 、C 连线方向向B 运动,A 与B 碰撞后粘合在一起,碰撞时间极短,可认为A 与B 碰撞过程中滑块C 的速度仍为零。
因碰撞使连接B 、C 的细绳受扰动而突然断开,弹簧伸展,从而使C 与A 、B 分离。
滑块C 脱离弹簧后以速度v C =2.0m /s 滑上传送带,并从右端滑出落至地面上的P 点。
已知滑块C 与传送带之问的动摩擦因数μ=0.20,重力加速度g 取10m /s 2。
求:
(1)滑块c 从传送带右端滑出时的速度大小; (2)滑块B 、C 用细绳相连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 p ;
(3)若每次实验开始时弹簧的压缩情况相同,要使滑块C 总能落至P 点,则滑块A 与滑块B 碰撞前速度的最大值V m 是多少?
解析:
(1)滑块C 滑上传送带后做匀加速运动,设滑块C 从滑上传送带到速度达到传送带的速度v 所用的时间为t ,加速度大小为a ,在时间t 内滑块C 的位移为x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μmg=ma v =v C +at
22
1
at t v s C +=
解得x=1.25m <L
即滑块C 在传送带上先加速,达到传送带的速度v 后随传送带匀速运动,并从右端滑出,则滑块C 从传道带右端滑出时的速度为v=3.0m/s 。
(2)设A 、B 碰撞后的速度为v 1,A 、B 与C 分离时的速度为v 2,由动量守恒定律 mv 0=2mv 1 2mv 1=2mv 2+mv C
由能量守恒规律2
2
2
121
112222
2
P C E mv mv mv +⨯=
⨯+
解得E P =1.0J
(3)在题设条件下,若滑块A 在碰撞前速度有最大值,则碰撞后滑块C 的速度有最大值,它减速运动到传送带右端时,速度应当恰好等于传递带的速度v 。
设A 与B 碰撞后的速度为'1v ,分离后A 与B 的速度为'2v ,滑块C 的速度为'
C v ,由能量守恒规律和动量守恒定律mv m =2mv 1′
2mv 1′=mv C ′+2mv 2′
由能量守恒规律2
22
121
1
122222
P C E mv mv mv '''+⨯=
⨯+ 由运动学公式aL v v C
222
=-'
解得:v m =7.1m/s
9.、如图所示。
一水平传送装置有轮半径为R =
π
1
m 的主动轮Q 1和从动轮Q 2及传送带等构成。
两轮轴心相距8m ,轮与传送带不打滑,现用此装置运送一袋面粉(可视为质点),已知这袋面粉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这袋面粉中的面粉可不断地从袋中渗出。
(1)当传送带以4m/s 的速度匀速运动时,将这袋面粉由左端Q 1正上方A 点轻放在传送带上后,这袋面粉由A 端运送到Q 2正上方的B 端所用的时间为多少?
(2)要想尽快将这袋面粉(初速度为零)由A 端送到B 端,传送带速度至少多大?
(3)由于面粉的渗漏,在运送这袋面粉的过程中会在深色传送带上留下白色的面粉痕迹,这袋面粉(初速度为零)在传送带上留下的面粉痕迹最长能有多长?此时传送带的速度应满足什么条件?
解析:
(1)面粉袋与传送带相对运动过程中所受摩擦力f=µmg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2/4s m m
f
a ==
若传送带的速度v =4m/s ,则面粉袋加速运动的时间t 1=s a
v
1= 在t 1时间内的位移m at s 22
12
1==
其后以v =4m/s 速度匀速运动212vt s l s AB =-= 解得:t 2=1.5s 所以运动总时间:t =t 1+t 2=2.5s
(2)要想时间最短,面粉袋应一直向B 端匀加速运动
由s t t a l AB 22
12
=''=
得 此时传送带的速度s m t a v /8='='
(3)传送带速度越大,“痕迹”越长。
当面粉的痕迹布满整条传送带时,痕迹达到最长。
即痕迹长m R l l AB 1822=+=π
在面粉袋由A 端运动到B 端的时间s t 2='内痕迹达到最长,传送带运动的距离
m l l s AB 26=+≥
则传送带的速度s m t s
v /13≥'
=
10、如图所示,一木块位于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木块上固连一支架,木块与支架的总质量为M .一摆球挂于支架上,摆球的质量为m ,1
2
m M <
摆线的质量不计.初始时,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一质量为m 的子弹以大小为v 0、方向垂直于图面向里的速度射人摆球并立即停留在球内,摆球和子弹便一起开始运动.已知摆线最大的偏转角小于900,在小球往返运动过程中摆线始终是拉直的,木块未发生转动.
i .求摆球上升的最大高度. ii .求木块的最大速率.
iii .求摆球在最低处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i .由于子弹射人摆球至停留在球内经历的时间极短,可以认为在这过程中摆
球仅获得速度但无位移.设摆球(包括停留在球内的子弹)向前(指垂直于图面向里)的速度为u ,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mv 0=2mu (l)
摆球以速度u 开始向前摆动,木块亦发生运动.当摆球上升至最高时,摆球相对木块静止,设此时木块的速度为V ,摆球上升的高度为h ,因水平方向动量守恒以及机械能守恒有 2mu =(2m +M)V(2)
221
(2)22
mu m M V mgh =++(3)
解(l )、(2)、(3)三式得
20
8(2)
Mv h g m m =
+(4) ii .摆球升到最高后相对木块要反向摆动.因为在摆球从开始运动到摆线返回到竖直位置前的整个过程中,摆线作用于支架的拉力始终向斜前方,它使木块向前运动的速度不断增大;摆线经过竖直位置后,直到摆线再次回到竖直位置前,摆线作用于支架的拉力将向斜后方,它使木块速度减小,所以在摆线(第一次)返回到竖直位置的那一时刻,木块的速度最大,方向向前
以V ’表示摆线位于竖直位置时木块的速率,u ’表示此时摆球的速度(相对桌面),当u'>0,表示其方向水平向前,反之,则水平向后.因水平方向动量守恒以及机械能守恒,故有
22mu mu MV ''=+(5)
2221
2
mu mu MV ''=+(6)
解(1)、(5)、(6)三式可得摆线位于竖直位置时木块速度的大小 0V '=(7)
22mv V m M
'=
+(8)
(7)式对应于子弹刚射人摆球但木块尚未运动时木块的速度,它也是摆球在以后相对木块往复运动过程中摆线每次由后向前经过竖直位置时木块的速度;而题中要求的木块的最大速率为(8)式,它也是摆球在以后相对木块的往复运动过程中摆线每次由前向后经过竖直位置时木块的速度.
iii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每当摆线处于竖直位置时,小球便位于最低处.当子弹刚射人摆球时,摆球位于最低处,设这时摆球的速度为u ,由(l )式得
01
2
u v =(9)
方向水平向前.当摆球第一次回到最低处时,木块速度最大,设这时摆球的速度为u',由(l )、(5)、(6)三式和(8)式可得
0122m M
u v M m
-'=+(10) 其方向向后.
当摆球第二次回到最低处时,由(7)式木块速度减至0,设这时摆球的速度为u'', 由(l )、(5)、(6)式可得
u''=01
2
u v =
(11)
方向向前,开始重复初始的运动.
11、图中坐标原点O(0,0)处有一带电粒子源,向y ≥0一侧沿Oxy 平面内的各个不同方向发射带正电的粒子,粒子的速率都是v ,质量均为m ,电荷量均为q .有人设计了一方向垂直于Oxy 平面,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 的均匀磁场区域,使上述所有带电粒子从该磁场区域的边界射出时,均能沿x 轴正方向运动.试求出此边界线的方程,并画出此边界线的示意图. 解析:
先设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xy 平面向里,且无边界.考察从粒子源发出的速率为v 、方向与x 轴夹角为θ的粒子,在磁场的洛仑兹力作用下粒子做圆周运动,圆轨道经过坐标原点O ,且与速度方向相切,若圆轨道的半径为R ,有
2
v qvB m R
=(1)
得mv R qB
=
(2) 圆轨道的圆心O ’在过坐标原点O 与速度方向垂直的直线上,至原点的距离为R ,如图1所示.通过圆心O ’作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与圆轨道交于P 点,粒子运动到P 点时其速度方向恰好是沿x 轴正方向,故P 点就在磁场区域的边界上.对于不同人射方向的粒子,对应的P 点的位置不同,所有这些P 点的连线就是所求磁场区域的边界线.P 点的坐标为
x =—Rsin θ(3)
y =一R+Rcos θ(4)
这就是磁场区域边界的参数方程,消去参数θ,得 x 2+(y+R)2=R 2(5) 由(2)、(5)式得
22
2
222()mv m v x y qB q B
++=(6)
这是半径为R 圆心O ’’的坐标为(0,一R)的圆,作为题所要求的磁
场区域的边界线,应是如图2所示的半个圆周,故磁场区域的边界线的方程为
22
2
222()mv m v x y qB q B
++=0x ≤0y ≤(7)
若磁场方向垂直于xy 面向外,则磁场的边界线为如图3示的半圆,
磁场区域的边界线的方程为
x 2+(y —R)2=R 20x ≥0y ≥(8)
或22
2
222()mv m v x y qB q B
+-=0x ≥0y ≥(9)
12、.如图Ⅰ-12所示,质量为M =3.0kg 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D 部分是表面粗糙的水平导轨,DC 部分是光滑的
4
1
圆弧导轨,整个导轨由绝缘材料做成并处于B =1.0T 的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今有一质量为m =1.0kg 的金属块(可视为质点)带电量q =2.0×10-3C 的负电,它以v 0=8m/s 的速度冲上小车,当它将要过D 点时,它对水平导轨的压力为9.81N(g 取9.8m/s 2)求:
(1)m 从A 到D 过程中,系统损失了多少机械能?
(2)若m 通过D 点时立即撤去磁场,在这以后小车获得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解析:
(1)设m 抵达D 点的速度为v 1,则:Bqv 1+mg =N ∴v 1=
Bq mg N -=0
.1100.280
.99813
⨯⨯--=5.0m/s. 设此小车速度为v 2,金属块由A-D 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则:
mv 0=mv 1+Mv 2.∴v 2=1.0m/s.
∴损失的机械能ΔE =21mv 02-21mv 12-2
1
Mv 22=18J (2)在m 冲上
4
1
圆弧和返回到D 点的过程中,小车速度一直在增大,所以当金属块回到D 点时小车的速度达到最大,且在上述过程中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则:mv 1+Mv 2=mv 1′+Mv 2′系统机械能守恒,则:
21mv 12+21Mv 22=21mv 1′2+2
1
Mv 02v 2′=1m/s 和v 2′=3m/s. v 2′=1m/s 舍去,∴小车能获得的最大速度为3m/s.
13、图中L 是一根通电长直导线,导线中的电流为I .一电阻为R 、每边长为2a 的导线方框,其中两条边与L 平行,可绕过其中心并与长直导线平行的轴线OO’转动,轴线与长直导线相距b ,b >a ,初始时刻,导线框与直导线共面.现使线框以恒定的角速度ω转动,求线框中的感应电流的大小.不计导线框的自
感.已知电流I 的长直导线在距导线r 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k r I
,其中k 为常量.
解:当线框绕转轴转过t θω=的角度时,其
位置如图1所示,俯视图如图2所示。
当线框以角速度ω绕OO '转动时,线框与轴线平行的两条边的速度都是v ,且
a ω=v ⑴
L 中的电流产生的磁场在这两条边所
在处的磁感应强度分别为
I B k
r =
⑵
和
I
B k
r '=' ⑶
式中r 和r '分别为这两条边到L 的距离。
线框的两条边的速度v
的方向与B 和B '的方向间的夹角分别为α和α',由电磁感应定律,线框的感应电动势为
2sin 2sin Ba B a εαα''=+v v
⑷
注意到sin sin()sin r
b b θπαα
-==
⑸
sin sin()sin r b b θπαα''-=='
⑹
以及2
2
2
2cos r a b ab θ=+- ⑺
2222cos r a b ab θ'=++
⑻
由以上各式得
22222
11
2(
)sin 2cos 2cos kIa b t a b ab t a b ab t εωωωω=++-++
⑼
由欧姆定律得线框中感应电流
i R ε
=
⑽
由⑼、⑽两式得
22222211
()sin 2cos 2cos kIa b i t R a b ab t a b ab t
ωωωω=++-++
14、如图所示,两同心圆M 、N 之间的区域存在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圆M 内、N 外没有磁场,一质
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粒子从圆心O 处沿某一方向以速度0v 飞出,已知圆M 的半径为R ,圆N 的半径为
R 3,粒子重力不计。
已知粒子进入磁场后沿顺针方向偏转。
求:
(1)磁场的方向是垂直于纸面向里还是向外的?
(2)若粒子能再次经过圆心O ,磁场的磁感应强度至少为多大?
(3)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保持为(2)的大小,求粒子从圆心O 飞出到再次过圆心且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同所用的时间。
解析:
(1)由左手定则得: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
(2)粒子能再次经过圆心O ,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最小时,粒子运动轨迹与圆N 相切,轨迹如图。
设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
由几何知识可知:
222)3(r R r R +=-①
设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最小值为B ,由洛仑兹力公式及匀速圆周运动规律得:r
v m qBv 2
0=②
联立①②解得:qR
mv B 0
3=
③ (3)由几何知识可知:
3tan /==
∠r
R
O CO 0/60=∠O CO ④ 粒子从C 点进入磁场到从D 离开磁场,粒子转过的角度为
0/02402360=∠-=O CO ϕ即3
2
个圆周⑤
由几何知识可知粒子从圆心O 飞出到第一次过圆心且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同所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运动的时间为:
)3
2
2(
30T v R t +=⑥ 0
2v r T π=
⑦
联立①⑥⑦解得:)3
346(0π+=
v R t ⑧ 15、如图所示,固定于同一条竖直线上的A 、B 是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点电荷,电荷量均为Q ,其中A
带正电荷,B 带负电荷,A 、B 相距为2d 。
MN 是竖直放置的光滑绝缘细杆,另有一个穿过细杆的带电小球P ,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可视为点电荷),现将小球P 从与点电荷A 等高的C 处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P 向下运动到距C 点距离为d 的D 点时,速度为v 。
已知MN 与AB 之间的距离为d ,静电力常量为k ,重力加速度为g ,若取无限远处的电势为零,试求:
(1)在A 、B 所形成的电场中,C 的电势φC 。
(2)小球P 经过D 点时的加速度。
(3)小球P 经过与点电荷B 等高的E 点时的速度。
解析:
(1)由等量异种电荷形成的电场特点可知,D 点的电势与无限远处电势相等,即D 点电势为零。
小
球P 由C 运动到D 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02
12
-=
+mv q mgd CD ϕ① 0-=-=C C C CD ϕϕϕϕ②
q
mgd mv C 222-=ϕ③
(2)小球P 经过D 点时受力如图:由库仑定律得:
2
21)
2(d Qq k
F F ==④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a F F mg =++020145cos 45cos ⑤
2
22md
kQq
g a +
=⑥ (3)小球P 由D 运动到E 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2
22
121mv mv q mgd E DE -=
+ϕ⑦ 由等量异种电荷形成的电场特点可知:CD DE ϕϕ=⑧ 联立①⑦⑧解得:v v E 2=
⑨
16、如图所示,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用长为L 的绝缘细线拴住一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小球,
线的上端固定,开始时连线带球拉成水平,突然松开后,小球由静止开始向下摆动,当细线转过60°角时的速度恰好为零。
问:
(1)电场强度E 的大小为多少? (2)A 、B 两点的电势差U AB 为多少?
(3)当悬线与水平方向夹角θ为多少时,小球速度最大?最大为多少? 解析:
(1)小球从A→B 由动能定理有:
sin 60(1cos 60)00mgL EqL =-=-
3mg
E q
∴=
(2)AB 两点电压u=Ed ,d=L(1-cos60°)
32gL
u q ∴=
32AB gL
u q
∴-
= (3)当沿切线方向合力为O 时,速度最大。
cos sin 0mg Eq θθ∴-= 30θ∴=
由动能定理得:
21
sin 30(1cos30)02
mgL EqL mVm --=-
2(23)m v gL ∴=-
17、“加速度计”作为测定运动物体加速度的仪器,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飞机、潜艇、航天器等装置的制导系统中,如图Ⅰ-13所示是“应变式加速度计”的原理图,支架A 、B 固定在待测系统上,滑块穿在A 、B 间的水平光滑杆上,并用轻弹簧固定于支架A 上,随着系统沿水平做变速运动,滑块相对于支架发生位移,滑块下端的滑动臂可在滑动变阻器上相应地自由滑动,
并通过电路转换为电信号从1、2两接线柱输出.
已知:滑块质量为m ,弹簧劲度系数为k ,电源电动势为E ,内阻
为r ,
图Ⅰ-13
滑动变阻器的电阻随长度均匀变化,其总电阻R =4r ,有效总长度L ,当待测系统静止时,1、2两接线柱输出的电压U 0=0.4E ,取A 到B 的方向为正方向.
(1)确定“加速度计”的测量范围.
(2)设在1、2两接线柱间接入内阻很大的电压表,其读数为U ,导出加速度的计算式. (3)试在1、2两接线柱间接入内阻不计的电流表,其读数为I ,导出加速度的计算式.
解析:
(1)当待测系统静止时,1、2接线柱输出的电压U 0=
r
R +ε
·R 12..
由已知条件U 0=0.4ε可推知:R 12=2r ,此时滑片P 位于变阻器中点..待测系统沿水平方向做变速运动分加速运动和减速运动两种情况,弹簧最大压缩与最大伸长时刻,P 点只能滑至变阻器的最左端和最右端,故有:
a 1=
m L k 2⋅..a 2=-m
L
k 2⋅..
所以"加速度计"的测量范围为[-
m L k 2⋅·m
L
k 2⋅].. (2)当1、2两接线柱接电压表时,设P 由中点向左偏移x ,则与电压表并联部分的电阻R 1=(
2
L -x )·L r
⋅4..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I =
r
R +1ε
..
故电压表的读数为:U =IR 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k ·x =m ·a .. 建立以上四式得:a =
m L k 2⋅-m
U
L k ⋅⋅⋅ε45..
(3)当1、2两接线柱接电流表时,滑线变阻器接在1、2间的电阻被短路.设P 由中点向左偏移x ,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 2=(
2L +x )·L
r
⋅4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ε=I (R 2+r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k ·x =m ·a 联立上述三式得:a =
r
m I r I L k ⋅⋅⋅-⋅4)
3(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