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创造学

普通创造学
普通创造学

1.希望点列举法,是指通过列举希望新的事物具有的属性以寻找新的发明目标的一种创造方法,以下不是希望点列举法的实施的步骤的是(C)

A.激发和收集人们的希望B.仔细研究人们的希望,以形成“希望点”

C.通过对“希望点”的实施,集中人们的希望从而进行分类创造

D.以“希望点”为依据,创造新产品以满足人们的希望

2.逻辑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思维方向的区别(A)

A.单向,多向

B.单向,双向

C.多向,双向

D.多向,单向

3.635法又称(A)

A.默写式智力激励法B.特性列举法

C.创造技法

D.智力激励法

4.创造学一经传入我国便得到了很快的发展,(B)年在广西南宁召开了我国第一次创造学术讨论会,并成立了中国创造学研究会筹备委员会。A.1980年

B.1983年

C.1985年

D.1988年

5.日本小常重视和鼓励小的发明创造,并制定了名为“使用新案”的法律来保护小发明,可将每年的(c )为“发明节”,以表彰和纪念那些成绩卓著的创造发明家。

A.4月15日

B.3月12日

C.4月18日

D.5月1日

6.1941年美国的奥斯本出版了《思考的方法》一书,提出了一个后来颇具影响的重要创造技法(B)

A.635法

B.智力激发法

C.类比法

D.缺点列举法

7.专利文献是一个知识宝库,它包括说明书、专利公报发明与专利的分类资料以及查找专利文献的各种索引和工具书等等,一般所说的专利文献,多是指(A)

A.专利说明书

B.专利公报

C.发明与专利的分类资料D.专利文献的各种索引和工具书8.(A)年()国的奥斯本出版了《思考的方法》一书,提出了一个后来颇具影响的重要创造技法、智力鼓励法。A.1941年美国

B.1943年英国

C.1941年法国

D.1944年美国

9.1997年《普通创造学》出版后先后印刷(A)次总印数达2600册。

A.9次

B.900次

C.90000次

D.9000000次

10.影响创造力开发的主要因素(C)

A.社会因素

B.家庭因素

C.知识因素、能力因素、人格因素、环境因素

D.经济因素

11.创造学研究过程以(C)的四阶段程序模式最为得到普通人认同。

A.海纳特

B.莱尔德

C.沃勒士

D.加德纳

12.创造学诞生的标志是(B)A.奥斯本的检核表法

B.智力激励法

C.5W2H法

D.缺点逆用法

13.5W2H法是(A)陆军首创的创造技法

A.美国

B.德国

C.法国

D.中国14.创造性思维与(C)思维是一中交叉关系

A.再现性思维

B.直观性思维

C.逻辑思维

D.幻想思维

15.《普通创造学》的作者是(B)A.奥斯本

B.庄寿强

C.许立言

D.武衡

E.沃勒士

16.创造性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C)

A.创造性思维与逻辑思维没有区别

B.创造性思维与逻辑思维没有区别但有联系

C.创造性思维与逻辑思维有区别又有联系是一种交叉关系

D.逻辑思维就是创造性思维

17.创造性思维的结果称之为(C)

A.创造性假想

B.创造性空想

C.创造性设想

D.创造性逻辑

18.《普通创造学》的作者是哪一年出版此书的(C)A.1995年

B.1996年

C.1997年

D.1998年

19.以下哪项不是灵感的主要性质(C)

A.引发的随机性,内容的模糊性

B.目标的专一性,结果的新颖性

C.思维的发散性,出现和瞬

时性

D.内容的模糊性,目标的专一性

20.新颖性有两层含义:一是相对新颖性,还有一种是(A)A.相应新颖性

B.创造新颖性

C.绝对新颖性

D.创造新颖性

21.激励原理认为,通过必要的信息激励,心理激励和(A)可以开发人们的创造力

A.机制激励

B.知识激励

C.能力激励

D.想象激励

22.调节原理认为,正确处理好创造目标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关系,有利于人们(C)的开发

A.想象力

B.自学能力

C.创造力

D.思想能力

23.下列不是类比法的实施主要步骤是(B )

A.选择类比对象

B.将两者进行分析,比较,从中找出主要的共同属性C.进行类比联想,从中找出主要的共同属性

D.选择类比的对象进行评价,传递

24.专利除了具有明确的独立性,地域性,还有什么性质(B )A.时间性

B.空间性

C.有限性

D.不变性

25.下面不属于创造教育内容的是(B)

A.关于创造发明的知识技巧和经验的教育

B.创造教育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

C.创造力训练

D.创造性教育

26.对创造人评价包括哪三个方面的内容{C}

A.个人的评价、集体评价、创造者的评价

B.创造者的评价书、创造物体的评价、个人的评价

C.创造成果的评价、个人的评价、创造者的评价

D.创造过程的评价、个人的评价

27.不列颠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有三位(C )

A.洛克、弗兰面斯.培根、哥白尼

B.洛克、贝克莱、休谟C.贝克莱、哥白尼、休谟D.骆克、哥白尼、休谟

28.(C)是人们的创造活动达到高潮后出现的一种最富有创造性的飞跃思维

A.直观思维

B.联想思维

C.幻想思维

D.灵感思维

29.知识是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B )的全部A.知识

B.能力

C.创造力

D.人格

30.(C)美国奥斯本出版了《思考的方法》一书

A.1980年

B.1953年C.1941年

D.1960年

31.《西方的智慧》一书是英国当代著名哲学家(D)西方哲学史的简写读本

A.奥古斯丁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罗素

32.雨果创作了3部重要长篇小说,下面哪一部不是(B)A.《悲惨世界》

B.《穷汉克罗德》

C.《海上劳工》

D.《笑面人》

33.在日本,创造学研究起步较早,(B)年,创造学由美国传入日本以后很快得到了极大发展

A.1980年

B.1955年

C.1998年

D.2005年

34.灵感的主要性质不包括(D)A.引发的随机性

B.结果的新颖性

C.内容的模糊性

D.出现的专一性

35.《普通创造学》全书共分几章(D)

A.三章

B.四章

C.五章

D.六章

36,“利用专利进行创造发明”,其中专利一词,法律角度上来说,既是一种“专利权”,属于{A}

A知识产权的范畴

B知识发明的范畴C知识专利的范畴

D知识实用的范畴

37缺点逆用法,就是指针对某一事物中已经发现的缺点,不是采用改进缺点的做法,而是从反面考虑如何利用这些缺点做到{B}的一种创造技法。

A创造为利

B变害为利

C解决为利

D独立为利

38{C}是以人类的创造发明活动及其创造能力为主要研究对象。

A 创造理论

B创造发明

C创造学

D创造活动

39创造活动是指人们所从事的各种“新颖性”的活动。这里所指的“新颖性”有两层含义:一是相对新颖性:二是{B}。

A反对新颖性

B绝对新颖性

C 肯定新颖性

D扩大新颖性

40创造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它离不开{D}。

A创造活动

B 创造思维

C社会模式

D社会实践

41凡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符合社会公德的创造活动,可称为{C}的活动。

A反向创造

B利向创造

C正向创造

D斜向创造

42创造学研究创造过程不仅关注完整的创造过程,而且关注{A}的创造过程。

A不完整

B很完整

C不很完整

D基本完整43就学科性质而言,创造学是一门{C}学科。

A阶段性

B 截断性

C横断性

D完全性

44,狭义创造学亦即是{C}创造学。

A活动

B普通

C行为

D理论

45,如果根据行为创造学与实践之间密切程度来划分,创造学可以分为理论创造学和{B}创造学。

A实际

B实用

C实践

D科学

46,{D}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具有社会属性。

A创造活动

B实践活动

C实际活动

D创造力

47,外部压力由社会压力,{C}和工作压力组成。

A社会压力

B自然压力

C经济压力

D人为压力

48内部压力是主要是指{D}。A社会压力

B经济压力

C人为压力D自我压力

49,创造性环境制度有利于创造力的开发,反之,则{C}创造力的发挥。

A帮助

B支持

C阻碍

D激励

50幻想可以使人产生创造的欲望,可以促进{B}的开展。

A创造思维

B创造活动

C实践活动

D社会实践

1.一般认为(A)激励法的提出,标志着创造学的正式诞生。

A智力B创造C开发D实践

2.庄寿强教授出版《普通创造学》时就职于(C)。

A苏州大学B南京师范大学C徐州师范大学D北京大学

3.庄寿强教授从1983年起就开始致力于创造学和创造教育研究,现已出版有关专著12部,其中《普通创造学》是其代表作之一,于(C)年出版。

A1995 B1996 C1997 D1998

4.1980年前后,上海交通大学的(B)把创造学引入我国大陆。

A武衡B许立言C袁张度D 庄寿强

5.1983年6月28日至7月4日,在(B)召开了我国第一次创造学学术讨论会

A江苏徐州B广西南宁C北京D上海

6.1988年(D)学校将创造学作为选修课,1996年起又将创造学列为全校所有本科专业的公共基础必修课。A东南大学B上海理工大学C南京理工大学D 中国矿业大学

7. 1994年67.月9日中国创造学会在(C)正式成立。A北京B苏州C上海D南京

8.我国从(C)年4月1日起实施第一部专利法.

A1983 B1984 C1985 D1986

9.我国专利法规定的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年.(B)

A10,20 B20,10 C20,15 D15,20

10.根据专利法,专利具有明显的独占性、(A)和时间性。

A地域性B空间性

11.创造学诞生于20世纪()年代的美国,()年代前后传入我国。(B)

A30,70 B40,80 C40,70 D30,80

12.1953年,(A)出版了《创造性想像》一书,该书共发行1.2亿册,先后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从而使人们对于“创造性研究”更加关注。

A奥斯本B沃勒士C吉尔福特D 海纳特

13.创造学以人类的创造发明活动及(B)为主要研究对象。

A创造思维B创造能力C创造方法D创造过程

14.创造学的第一条基本原理(A)。

A人人皆有的一种潜在的自然属性B创造力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教育和训练而不断被激发出来、转化为显性的创造能力并不断得到提高C有效地开发普通人的创造力,提高其创造性D提高创造活动的质量和创新价值

15.在美国,创造学被列入大学教学内容当首推麻省理工学院,该校于1948年即开设(D)课程。

A创造性研究B创造力研究C创造力开发D创造性开发

16.创造学于(B)年传入日本。

A1945 B1955 C1965 D1975

17.日本非常重视和鼓励小的发明创造,并制定了名为“实用新案”的法律来保护小发明,还将每年的(A)定为“发明节”,以表彰和纪念那些成绩卓著的创造发明家。

A4月18日B3月18日C4月28日D4月8日18.——年,日本正式批准《科技基本计划》,准备从“技术立国”转向“科技创新立国”,使自己尽快进入信息化社会。(B)

A1986 B1996 C1988 D1998

19.狭义创造学亦即是(B)。

A活动创造学B行为创造学C能力创造学

20.创造学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其中(C)以来创造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此走向科学化和专门化的发展道路。

A18世纪以前B19世纪至20世纪30年代C20世纪30年代以来。

21.凡是有利于(或至少无害于)社会发展、符合社会公德的创造活动,可称为(B)。

A正向社会活动B正向创造活动C反向社会活动D反向创造活动

22.对创造的评价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对个人的评价、对创造成果的评价以及对(D)的评价。

A社会B国家C创造过程D创造者

23.从一定意义上说,开发一个人的创造力就是恢复和培养他的(A)。

A想像力B思维力C幻想力D联想力

24.内部压力主要是指(D)。

A家庭压力B社会压力C经济压力D自我压力25.提出“无论是科学的或是艺术的创造,一般都要经过四个阶段,即:准备期、酝酿期、明朗期和验证期。”的是:(B)。

A庄寿强B沃勒士C奥斯本D海纳特

26.开展(C)的创造性设想活动是获得创造性设想的重要途径。

A社会性B集体性C群众性D实践性

27.阿基米德通过直观“在澡盆中沐浴,看到身体入水后水面上升并溢出澡盆”的现象,最终找到了解决“金冠之谜”的方法,这里他依靠的是(A)。

A直观思维B逻辑思维C联想思维D幻想思维

28.看到鸟飞就想到飞机属于(C)。

A对比联想B接近联想C相似联想D相关联想

29.看到白色想到黑色属于(A)。

A对比联想B接近联想C相似联想D相关联想30.看到学生想到学校属于(B)。

A对比联想B接近联想C相似联想D相关联想31.人们常说,“我突然想到??”,“我灵机一动??”,“我急中生智??”这些属于(D)。

A直观思维B逻辑思维C联想思维D灵感思维

32.有一些做法不利于灵感的出现,下列不属于的是(D)。

A脑力和体力的疲劳B对问题的工作过度C琐事的刺激以及噪音的干扰D对于渴望解决的中心问题进行过量思考

33.缺点列举法简单易行且容易收到效果,备受(B)和工矿企业生产一线人员的欢迎。

A小学生B大中学生

34 .5W2H法,是美国陆军首创的创造技法,其中2H 代表(A)。

A.How, How much

B.How ,How many

35. 20世纪80年代,日本把发展独创的新的科学技术视为一项国策,把提高人们的(C)作为通向21世纪的道路。

A创造思维B创新思维C创造能力D创新能力

36.下面不属于发明对象的特性或属性的是(C).

A名词特性B动词特性C助词特性D形容词特性

37.创造思维有很多种形式,其中以英国的创新思维大师(A)诺提出的“[[六顶思考帽]]”最为有名,它可以使思维变得更具有建设性、计划性和创新性。

A爱德华·德·波B特瑞莎·阿玛贝尔C帕内斯D吉尔福特

38.形态分析法,由美国科学家(B)创建。

A奥斯本B兹维基创建C吉尔福特D 海纳特

39.按思维的结果进行划分,思维可以分为创造性思维和(C)。

A直观思维、B联想思维、C再现性思维D 幻想思维

40.下面哪个不是创造性思维在方向上的特点。(C)A发散B逆向C正向D侧向

41.创造性思维的结果称之为(A)。

A创造性设想B创造性想象C创造性幻想D创造性假想

42.创造性思维与逻辑思维是一种(B)关系。

A没有B交叉 C 互补D区别

43.下面不属于灵感的主要性质的是(D)。

A引发的随机性;B出现的瞬时性;C目标的专一性;D结果的模糊性

44.聚合创造原理:根据聚合因子和聚合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组合创造原理和(C)。

A还原创造原理B逆反创造原理C综合创造原理D变性创造原理

45.阿波罗11号登月所用的月球轨道指令舱与登月舱分离的登月方法,实际上是利用了(D)。

A还原创造原理B逆反创造原理C迂回创造原理D移植创造原理

46 . 635法,又称(A)

A默写式智力激励法B奥斯本的检核表法C智力激励法D类比法

47.心理激励所包括的内容较为广泛,主要是指(B)在激发创造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A智力因素B非智力因素C心理素质D非心理素质

48.创造教育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最终解决还必

须有赖于(C)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A教师队伍B管理队伍C教育体制D教材49.下列不属于传统教育弊端的是(D)。

A强调统一规格人才的培养B重视强制性管理、特别重视考分、忽视创造性人格培养C忽视思维的发散性训练D注重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教育、创造性人格教育、创造发明技法教育

50.创造教育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B)作为教育目标。A创新能力B创造能力C创新思维

多选题

1创造学以人类的(AD)为主要研究对象。

A创造发明活动B创造思维C创造方法D创造能力

2创造学概述主要讲述了创造学的(ABCD)。

A研究内容B研究方法C学科性质D发展历史

3就内容而言,创造学主要研究的有(ABCD)。

A创造活动、创造过程B创造者的人格因素和心理品质C创造力及其开发、创造性思维D创造环境、创造性人才和创造评价。

4就方法而言,创造学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有(ABD)。A观察法、传记法B科学史法、比较研究法C知识

学习法D测验统计法和创造案例研究法。

5创造力虽然神秘,但它的开发却是有一般规律可循的,创造力开发的一般原理包括:(ABCD)。

A压力原理B激励原理C流动原理D调节原理

6适当的压力对于创造力的开发是十分有意义的,外部压力由(ACD)组成。

A社会压力B家庭压力C经济压力D工作(环境)压力7影响创造力开发的主要因素。它们是:(ABCD)。A知识因素B能力因素C人格因素D环境因素

8创造学认为,创造力虽然也是一种能力,但它的培养和开发却必须依赖于许多其他能力因素的培养,这些能力因素包括:(ABC)。

A自学能力、接受新思想的能力B观察能力、发现能力C想像力、分解与组合的能力D领导能力。

9为了保证观察的准确:(ABCD)。

A要注意消除错觉的影响;B要坚持观察的客观性、细致性、全面性和重复性,还要注意观察对象的代表性;C要善于及时抓住偶发现象;D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因为理论决定着你能够观察到什么。

10发现能力的培养对于创造力的提高意义重大,如果细分的话,发现能力可以分为(ABCD)。

A发现问题的能力B发现异同的能力C发现可能的能

力D发现关系的能力。

11与创造力开发最为密切的人格因素有(ACD)。

A自信、质疑B坚强,果断C热情、紧迫感、好奇心D兴趣、情感和动机。

12如果按环境的范围大小来分,创造环境可以分为(ABD)。

A社会创造环境B单位创造环境C个人创造环境D家庭创造环境。

13机遇作为一种特殊的创造环境,在人们的创造活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对待机遇问题上,有两种观点必须摒弃:(AC)。

A 完全否认机遇的作用,说什么“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B机遇有意外性、异常性和易逝性C把机遇神秘化,过分夸大机遇在创造中的作用,以为创造发明全凭运气。D我们应珍惜机遇,抓住机遇。

14按思维的结果进行划分,思维可以分为(BD)。

A创新性思维B创造性思维C发现性思维D 再现性思维

15经常形成创造性思维的最一般的形式有(ABCD)。A直观思维B联想思维C幻想思维D灵感思维16创造性思维在方向上的特点有(ABC)。

A发散B逆向C侧向D创新

17为培养和激发创造性思维,思维主体不仅要拥有强烈的创造欲望,而且还要掌握一些必要的思考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有:(ABCD)

A步步追踪—纵向思考法B横向转移—水平思考法C 由此及彼—联想思考法D引向荒谬—逻辑矛盾思考法和反面求索—逆向思考法等等。

18创造技法是从创造原理中派生出来并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可操作的具体程序和步骤,主有要的创造技法有(ABC)。

A智力激励法B635法C缺点列举法D优点列举法

19创造教育大致可以分三个方面的内容:(ABD)。A关于创造发明的知识技巧和经验的教育B创造力训练;C深化教育体制改革D创造性教育,即在普通教育中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目标而展开的各项教学活动。

20实施创造教育的基本条件有(BCD)。

A富有创造性的人才队伍B富有创造性的教师队伍C富有创造性的管理队伍D富有创造性的教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