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安全事故盘点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面故事
"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2019年全国“安全生产月”
盘点Array
本文盘点了土耳其空前大矿难、墨西哥圣胡安尼克大爆炸、史上最严重的特内里费空难以及意大利塞维索化学爆炸污染等不同种类的事故,分析了事故出现的原因以及带来的危害,虽然上述事故已过去多年,但造成的惨剧依然可警醒世人:安全生产人命关天,小疏忽也
能酿成大灾难。

土耳其空前大矿难
2014年5月13日,位于土耳其西部马尼萨省索马地区的一处煤矿发生爆炸起火事故。

事故发生时,正好是矿井交接班的时间,当时共有787名矿工在井下作业,事故造成301人死亡,这也是土耳其伤亡最惨重的矿难。

事后调查认为,配电器故障致使井下发生爆炸起火。

事故发生后,救援人员不断往矿井里输氧,但仍有大量矿工死于一氧化碳中毒和缺氧窒息。

据媒体报道,幸存者对矿井内的惨状描述令人心碎:得知无法获救只能等着被烧死时,许多旷工陷入绝望,有的拼命用头撞墙,有的试图用皮带上吊自杀……
幸存者阿里夫·杜度向媒体讲述了当时的状况,那时正与准备下班的工友顺着井道向上走,当他们觉察到有毒气时,一名工友已经没有任何反应了,另一名工友也晕在地上动弹不得。

眼看身边的工友接二连三晕倒,烟雾越来越浓,他和其他矿工使出浑身力气跑向不远处的氧气瓶,但奔跑耗去了太多体力,加之吸入过多毒气而晕倒,好在他够幸运,被救援人员及时发现,捡回了一条命。

而很多人就没有他这么走运了,现场数以百计矿工家属在矿井边煎熬地等待亲人的消息。

有等儿子回来的母亲,有等丈夫回来的妻子,有等父亲回来的孩子……塞娜·伊什比尔是一名被困矿工的母亲,她焦急而痛苦地说:“从中午就一直等待我的儿子……现在还没有得到任何关于他的消息。

”在救援人员找到的遗体中,有一对双胞胎兄弟,他们被发现时握着彼此的手,紧紧依偎在一起,据他们的亲人介绍,这对兄弟从出生后就形影不离,甚至婚礼都是在同一天举办的。

悲痛欲绝的家人埋葬了他们的遗体,亲人十分愤怒,认为政府和煤矿没有重视安全问题,导致亲人离去。

而当地政府官员则说,事发煤矿在两个月前开展了安全检查,没有发现安全隐患。

煤矿所有者也发表声明称,事前采取了最大限度安全措施,事故发生后也竭力快速响应。

但这场矿难引发了许多示威抗议活动,数千名抗议者冲击首都安卡拉和伊斯坦布尔的警察局“讨说法”,指责政府和矿业管理层玩忽职守。

同时,土耳其最大工会宣布罢工至政府给出满意的说法,矿难对当地的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

土耳其不时会发生矿井爆炸或塌陷事件,特别是在安全规章落实不严的私人矿井事故更多。

国际劳工组织的数据显示,2001—2012年,土耳其矿难导致的死亡人数高达1172人,每年死亡人数约为100人。

土耳其一家研究所的报告也显示,工伤事故中10.4%发生在煤矿。

专家表示,与其他国家相比,土耳其矿难死亡数字相当高,对工作场所安全、安全标准及工作条件一直以来的漠视是土耳其矿难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1
2
1 遇难者家属在墓地为死者默哀
2 土耳其警方抓捕涉嫌导致索马矿难的嫌疑人 搜狐网/图
墨西哥圣胡安尼克大爆炸1984年11月19日5时40分,墨西哥市圣胡安区郊外的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的液化石油气储运站发生爆炸,火球直径达360米,6个球形储罐及44个卧式储罐全部遭到破坏。

爆炸和燃烧波及站区周围1.2千米内的建筑物,估计毁坏房屋1400间以上,造成约600人死亡、6000人受伤、近3.1万人无家可归。

11月18日下午,炼油厂的输气管开始往储运站输入液化石油气。

当天晚上,厂内2座容积2400立方米的球形储罐已充装90%,另外4座容积1600立方米的球形储罐已成半满状态,其他卧式储罐则在充装中。

爆炸前,估计事故现场共储存了1.1万立方米的液化石油气。

11月19日5时30分,由于管线破裂,储罐区发生液化石油气外泄现象,并随风速扩散,形成蒸气云。

5时40分,液化石油气蒸气云被引爆。

距离圣胡安区25千米外的墨西哥大学地震仪上所感应到爆震强度为0.5级,记录上的最后一次爆炸发生时间在7时,但小爆炸则持续到11时才结束。

5时45分,1座球形储罐首先发生爆炸;约1分钟后,另外3座球形储罐也陆续发生爆炸;此后剩余2座球形储罐发生倾斜并从顶部安全阀喷火燃烧。

爆炸造成玻璃破损并引发大火,周边居民从睡梦中惊醒,纷纷逃离。

据报道,
6时许,首批消防队抵达事故现场,来自灾难现场的消息加剧了居民的恐慌,导致附近主要道路交通堵塞,救援车辆无法顺利抵达事故现场投入抢救工作。

在随后的1.5小时内,邻近的卧式储罐也接连发生爆炸。

墨西哥市消防局为阻止事故扩大,封锁了储运站周围2.5千米的区域,并疏散了约31万附近居民。

此次事故除了投入了100多辆消防车外,还有直升飞机参与灭火抢救工作。

但由于火势太猛,除了全力
冷却燃烧中的储罐外,几乎无法扑灭附近其他火源。

事故发生14小时后终于控制了卧式储罐
的火势,但球形储罐持续燃烧了约36小时之久。

遇难居民大部分是在住宅区被发现的。

因为事故发生时,大部分居民仍在熟睡中,虽有部分居民惊醒逃难,但也遭受到储罐碎片或破裂物的波及。

损失最严重的是距离储运站300米以内的区域,几乎被夷为平地;在500米范围内的木质平房也全部被烧毁,距离厂区1.2千米处也有房子遭到储罐碎片摧毁。

另外,热辐射也是造成此次人员重大伤亡的原因。

1984年12月,墨西哥联邦检察署公布该事故的调查报告: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储运站内部一条连接球形储罐和卧式储罐的管线发生破裂,泄漏液化石油气并形成蒸气云,由该储运站内部的火源引燃,导致蒸气云爆炸,并引起大火。

此次事故也带来了深刻教训,规划者开始注意到住宅与工厂保持安全距离,才能避免重大人员伤亡;大型液化石油气储罐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否则一座发生爆炸会紧接着发生一连串的连锁爆炸。

这场事故也提醒管理者,危化品企业要经常检测设备,保持高度的工程标准及维修检测水平并制定一套完善的紧急事故应急措施,泄漏警报装置、联锁系统,以及各种必要、有效的消防系统对危化品企业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

封面故事
"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2019
年全国“安全生产月”
墨西哥圣胡安尼克大爆炸 搜狐网/

两架机上583名乘客和机组人员死亡。

虽然空难发生地在特内里费岛,但事故起因却是一起发生于加那利岛拉斯帕尔马斯国际机场的炸弹恐怖袭击。

由于受到安全威胁,前往此处的国际班机全部转降到特内里费岛洛司罗迪欧机场。

而该机场是一个小型机场,仅有一条跑道,当时停机坪和滑行道上都挤满了转降而来的飞机,到处一片混乱。

这场事故一方是荷兰皇家航空KL4805航班,载着235名旅客。

荷兰皇家航空严格限制每次飞行任务中机组人员的执勤时间,如果超时,会遭受严厉处分。

当时该航班的机组人员接近时间上限,机长为节省时间,决定在等待时将飞机加满油。

事故的另外一方是隶属于美国泛美航空的PA1736航班,虽然机长曾一度要求地面航管让
他们直接在天上盘旋等待,但还是被要求降落。

当拉斯帕尔马斯机场重新开场,滞留在洛司罗迪欧机场的飞机也开始准备起飞。

由于PA1736航班的乘客没有下机而是在原地等待,因此拥有先起飞离场优先顺位。

但当泛美航空飞机要进入通往跑道的滑行道时,他们被KL4805挡住了,被迫等待KL4805离开。

后来,KL4805呼叫塔台请求滑行的允许,得
到了批准。

塔台也准许PA1736离开等候区,跟随着荷航客机在主跑道上滑行,并指示他们在主跑道左边第三个出口处转弯离开。

泛美航班机组通过查看机场地图得知三号出口是一个135度的转弯,而这对波音747这种大型飞机来说要在如此小的机场转这么大的弯是很困难的。

当时机组成员联系塔台,确认是否是三号出口,塔台强调
了确实是“左边第三个出口”。

机组成员困惑不已,但未向塔台报告三号出口转弯困难。

他们认为塔台在第一次发出转弯路径的指示时,他们已经过
了一号出口,塔台所说的“左边第三个出口”应当指的是再往前数三个即四号出口。

最终机组人员自行决定前进至四号出口后再转弯离开跑道。

史上最严重的特内里费空难特内里费空难发生于1977年3月27日傍晚。

两架波音747客机在西班牙北非自治属地加那
利群岛洛司罗迪欧机场跑道上高速相撞,造成
1
2
3
4
1、2、3、4 特内里费空难现场 搜狐网/图
据资料介绍,当时大雾笼罩机场,能见度只有300米,无论是机场塔台还是泛美与荷航的飞行员,都无法看见对方,再加上机场跑道中央灯故障,又缺乏地面雷达显示飞机位置,各种不利因素叠加,危险在一步步靠近。

在KL4805抵达跑道起跑点后不久,塔台发出起飞后航线的航管许可,但并未发布起飞航管许可。

荷航机长却误以为被授权起飞。

当荷航开始起飞前加速时,副机长曾向塔台报告正在起飞,但塔台人员没听清副机长浓厚的荷兰口音英文到底是说“我们在起飞点”还是“我们正在起飞”,因此回答“好的,待命起飞,我们会通知你”,却不料无线电讯的后半段正好被泛美机长回报“我们还在跑道上滑行”的讯号被遮蔽了,结果荷航机组人员只听到塔台说的“好的”却没听到后面的对话。

当泛美的机长在经过三号出口打算拐进四号出口的瞬间,突然发现跑道远方有荷航客机的降落灯,而且降落灯正在晃动并离他们越来越近。

此时距碰撞发生只有9秒,机长立刻全速让飞机冲进跑道旁的草地上,但为时已晚。

那时,荷航机组仍未发现泛美客机,副机长呼叫机长做出起飞动作。

到相撞前4秒,荷航机
组才发现在跑道上的泛美客机。

虽然荷航机长在看到前方横在跑道上的泛美客机后,尽力让飞机侧翻爬升,但因为机身加满燃油十分沉重,难以提前拉起,飞机刚刚离地便与泛美客机相撞。

荷航客机的右侧两台引擎撞上泛美客机的机身中段,燃油外泄,右机翼爆炸。

而被剧烈撞击的泛美客机则在瞬间出现大火,整架飞机断成好几块。

在这件场举世震惊的惨剧中,PA1736航班有56名乘客与5名组员逃过一劫,而KL4805班机则无人幸免。

后经调查,荷航机组“对通讯内容的错误解读”和泛美机组“错误认定”塔台要求他们进入的是四号出口是造成灾难的主要原因。

意大利塞维索化学爆炸污染事故
意大利塞维索化学污染事故是20世纪最闻名的“六大污染事故”之一。

1976年7月,意
封面故事
"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2019
年全国“安全生产月”
1
2
3
4
1、2 塞维索化学爆炸污染事故现场
3 工厂发生爆炸后,工作人员竖起的危险警告标示
4 工厂发生爆炸后,工作人员采集水样本 搜狐网/图
大利塞维索一家化工厂爆炸,剧毒化学品二恶英扩散,致使许多人中毒。

时隔多年后,当地畸形儿出生率仍居高不下。

该事故还被改编成名为《夏日追踪》的电影,并于2001年上映,影片向人们讲述了高科技产品对人类既有好处但也有坏处,也揭示了保护好环境的重要性。

特别是其中的一句台词“是先有了人类,再有了化学与政治”,发人深省。

1976年7月10日,塞维索的伊克梅萨化工厂的加碱水解反应釜突然发生爆炸,包括反应原料、生成物以及二恶英杂质等在内的化学物质一
起冲破屋顶,冲入空中,形成一个污染云团,这个过程持续了约20分钟。

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内,污染云团随着风速达5米/秒的东南风向下风向传送了约6千米,并沉降到面积约1810英亩的区域内,污染范围涉及众多的城市。

据报道,事故反生后,伊克梅萨化工厂立刻
警告当地居民不要吃当地的农畜产品,同时声明爆炸泄露的污染物中可能含有TCP、碱性碳酸钠、溶剂以及其它不明有害物质。

7月12日,反应釜所在的建筑物被关闭;7月13日,当地的小动物出现死亡;7月14日,当地的儿童出现皮肤红肿。

但塞维索的居民直至泄漏两个多星期后才被安排撤离这一地区,人们抗议政府对这场灾难反应迟钝。

据调查,爆炸时反应釜内的物质包括2030
千克的三氯酚钠(或其它TCB 的水解产物)、540千克的氯化钠和超过2000千克的其它有机物。

在清理反应釜时,发现了2100多千克残存物,其中主要是氯化钠。

按此推算,污染云团实际上包含了约3000千克的化学物质,伊克梅萨化工厂的爆炸事故造成了轰动世界的二恶英污染事件。

此次爆炸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1.5公里
内的植物均被填埋,在数公顷土地上铲掉几厘米厚的表土层,工厂周围8.5公顷范围内所有居民被迁走,当地畸形儿数量大为增加,这次事故也引发了公众对危化品的恐慌。

基于对塞维索事故的反思,当时的欧共体于1982年6月颁布了《工业活动中重大事故危险法令》即《塞索尔法令》,该法令列出了180种危险化学品物质及其临界标准量,后来又对该法令进行了修改。

为实施《塞索尔法令》,英国、荷兰、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欧共体成员国都颁布了有关重大危险源控制规程,要求对工程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提出相应的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计划,并向主管当局提交详细描述重大危险源状况的安全报告。

时至今日,欧盟国家对化学品控制依然十分严格。

1
2
3
1 意大利塞维索化学爆炸污染事故现场
2 塞维索化学爆炸污染事故死亡的牲畜
3 塞维索化学爆炸后,释放出二恶英有毒化学云 搜狐网/
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