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存有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教学目标

本课在全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既是第五课内容的引申,又为第七课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而本课教学的成效又关系到第八课教学的成效。通过教学,应使学生掌握社会存有决定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从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准确的价值选择。加深对科学发展观、中国梦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巨大指导作用的理解。自觉树立准确社会意识,克服错误意识,自觉实现中国梦。

具体要求

1.知识目标

识记:

(1)社会存有 (2)社会意识

理解:

社会存有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使用:

使用社会存有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有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个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准确理解科学发展观、中国梦问题。

2..水平目标

提升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的理解水平和思辩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加深对科学发展观、中国梦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巨大指导作用的理解。自觉树立准确社会意识,克服错误意识,自觉实现中国梦。

教学重点

社会存有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教学难点

社会存有和社会意识的含义。

复习提问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2,什么是人的主观能动性?

3.哪些因素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设计以上问题的目的是为了从学过的第一课和第五课中引出新课,引导学生注意本课和前边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关系和联系)

导入新课

通过第五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它表现在人们理解界和改造世界的水平和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往往受到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主观因素,其中价值观的影响为最重要,而要准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需要树立准确的价值观,什么是价值观?什么是准确的价值观?为什么要坚持准确的价值观,我们将在第六课与大家共同讨论这个问题。这节课我们先一起共同探讨社会存有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有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板书)

请同学们粗读第六课的课题、节题、框题,并在自己的笔记上画出本课的知识结构图

(请课代表提前预习,并将他自己制作的结构图用投影仪展示) (设计此方法的目的是为了教会学生在学习中能从纵向对知识实行整理,会画结构图)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进入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经济模式的变化带来价值观的变化,因为人们的利益需要和理解水平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价值观的多样性。要准确地理解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树立准确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下面我们就从社会意识的角度探讨一下价值观问题。

第一节社会意识与价值观(板书)

一、社会存有决定社会意识(板书)

请阅读教材,张家港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事迹。

江苏省张家港市是1962年从邻近两个县各划去一部分组建而成的。物质基础相当薄弱,当时的工农业总产值只有3000多万元,被称为"苏南的西伯利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们顽强拼搏,艰苦创业,使这个原来在苏州市所有县城中倒数第一的小镇,一跃成为全苏州的排头兵和全国的明星乡镇。党的十四大后,他们发扬了“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经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投影:

1991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32亿元。1994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152.5亿元,三年翻了两番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8万多元(折合2146美元),为江苏各县(市)之首,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评比中,从1992年第四位,跃为第二位。 (此处如有反映张家港风貌的图片或录像可在课堂上展示或播放,但要根据教学时间有所选择)张家港的成就、经验、精神、发展速度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回答)这是因为,张家港人不但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张家港市文明进步的实践生动表明:人们不但需要物质生活,而且需要精神生活,这说明人们的社会生活既有物质方面内容,又有精神方面的内容,这里包含着社会存有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有和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它们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呢?

1.社会存有和社会意识的基本含义(板书)

(l)社会存有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板书)

社会存有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包括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人口因素,但主要指人们的物质活动即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自然环境:指一个社会所处的自然条件的总和。这里包括气候(如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地形(我国地形复杂多样,五种地形并存)、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位置等。人口因素:构成社会的个人的总和,包括人的数量(1996年我国12.2亿人)、质量(文化水准,身体素质等)、构成、分布等因素及其变化发展的状况。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所有这些,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内容,称之为社会存有。 (以上三个方面可采取提问式,让学生将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经济知识迁移到哲学知识的学习中来)

(2)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板书)

包括的内容很多,如艺术、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宗教、哲学、科学以及风俗习惯等。如:艺术通过塑造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道德: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政治思想:是人们关于政治制度、政治生活、国家、阶级或社会集团及相互关系的观点、理论的总和。法律思想:是关于法的关系、规范和设施的观点、理论的总和。

社会存有和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二者关系如何呢?

2.社会存有和社会意识之问是辩证统一关系(板书)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1)社会存有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有的反映。(板书)

这个观点可表述为:

①社会存有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板书)

社会意识是人们对一切社会生活过程和条件的主观反映,主要是对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主观反映。第一:从整个社会整体看,各种形式的社会意识虽各不相同,但作为社会意识却有其共同点,社会意识的内容根源于社会存有,是社会存有的反映。

投影:

总来说之:社会存有的性质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意识的内容归根到底根源于社会存有。第二:从单个人和集团看,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是由其所处的社会存有的具体状况决定的。不同阶级的社会意识是由不同阶级的社会地位决定的。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也是受社会生活的制约的,与他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和所受的社会教育密切相关。如:每个人所受家庭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的具体情况不同,这些都是个人社会意识形成的重要条件。在阶级社会中,人们的社会意识是社会存有的阶级关系在观点上的反映,所处的社会经济关系不同,思想和感情就不同。不同阶级意识是该阶级对自身所处的特殊经济地位和利益的反映。

②社会存有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板书)

第一:从社会意识总体看随着社会存有的变化,人们的社会意识会发生或早或迟,或快或慢,或大或小的变化。如:原始社会的生产方式,只能产生原始的集体的观点,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和阶级对立的出现,便产生了私有观点、损人利己、发财致富思想,出现了根本对立的社会意识形态,这说明私有观点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必将随私有制的消失而逐渐消失,私有观点的这种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由社会存有决定的。所以,社会存有是具体的、历史的、反映社会存有的社会意识也必然是具体的、历史的,那种抽象的、超历史的、永恒不变的社会意识是不存有的。

第二,从某一观点的产生、发展和消失看,只能由社会存有的实际变化的状况来解释。改革开放以来,防碍生产力发展的因循守旧、闭关自守、平均主义、大锅饭、不尊重知识和人才的意识等受到很大冲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社会法制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大大增强了,张家港人说得好:“市场竞争不等人,不争不抢是庸人,错过时机是罪人。”这反映了张家港人的竞争意识、拼抢意识、时间观点和效益观点。正是这种精神,使他们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来说之,承认社会存有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反之则是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变化是由少数人的思想动机决定的,是主观唯心主义;认为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神和“绝对精神”决定的,是客观唯心主义。这两种表现都是唯心史观在社会历史观上的表现,其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