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消费的心理与行为分析最新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消费的心理与行为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消费需要不
断扩展,消费生活的智能化倾向也不断扩展,这就更加要
求消费主体的智能化,才能更好地满足消费需要。
为此,
教育消费会成为消费者消费结构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研究消费者的教育消费心理和行为,就具有一定的现
实意义。
一、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消费品
教育就是通过学习获得或发展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马
克思说:“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
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一定的
教育或训练。
”(《资本论》第1卷第195页)教育可以看
成是无形的产品,而且是一个特殊的消费品,这种特殊性
表现在其双重的特性上,即投入与产出。
投入,是指受教育必须要进行各种投入。
这种投入所
包含的范围是很宽泛的。
因为受教育的主体是人,一个人
要想获得能够从事社会生活的某种技能,广义上讲,应包
括各种消费,如吃、穿、住、用、行等。
因为这些方面的
消费是受教育主体获得技能的前提。
从狭义上讲,应包括
各种正规教育、培训、自学、实践及其他途径获得知识、
技能的消费。
这种投入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就是购买,即
通过支付一定的货币,受教育主体通过各种途径获得教育。
所以,这种教育消费,既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
产出,是指投入后形成的结果。
受教育主体通过教育消费,
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结果,这种结果构成一定的人力资本。
换句话说,受教育主体获得了自身发展所必需的知识、技能。
针对教育这一特殊消费品,我们从父母自身及父母对
孩子两个方面来看消费者的教育消费心理。
1.消费动机具有较强的社会性
动机是推动并维持人们活动的内在心理因素,是使人
去满足自己需要的活动动力。
动机产生于需要,甚至可以
说动机的本质就是需要,而需要的产生来自于两个方面的
刺激,一是生理上的刺激,二是外界环境因素的刺激。
随
着社会的发展,后一种刺激特别是社会环境的刺激将显得
愈来愈重要,消费动机的社会性就体现在其中。
通过教育
消费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更多地是为适应社会的需要。
综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上大学热,出国热,以及
考研热,就反映出社会需要对人们教育消费的影响。
2.消费者个性心理的多样性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的消
费者有其不同的个性心理和行为差异。
从教育消费的角度讲,不同的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具有不同的心理表现。
就父母来说,其教育消费心理,既表现在其自身发展
的需要上,也表现在对孩子的教育上。
就其自身来说,成
就需要是其接受教育的主要原因。
同时,在当代,科学技
术迅猛发展,新的科学技术不仅进入生产领域,也不断渗
透到消费领域。
作为受教育主体的个人,为了适应时代的
要求,就必然要求自身素质的提高。
对孩子的教育,由于
我国现在独生子女的家庭越来越多,家庭生活水平也有所
提高,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期望很高。
但是,由于受到父母
本身个性的影响,其心理表现各不相同,主要表现在:①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
这种心理在城市表现尤为明显。
孩子多才多艺或有一技之长是望子成龙家长们最大的
心愿。
据调查,90%的父母期望子女将来能走进大学的殿堂。
而在农村,表现最为明显的是能够光宗耀祖。
②尽义务的
心理。
具有这种心理的家长,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
认为子女能学到什么程度,就学到什么程度。
这实际上是
一种不负责任的心理。
③正确培养孩子的心理。
这种心理
能够从子女的实际出发,循循善诱,因才施教,注意孩子
的全面发展。
3.消费者的大众心理和竞争心理
大众心理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由人与人之间互动关
系而形成的。
大众心理一个显著的特征是自发性,在现实
生活中最明显的表现是趋同、赶时髦等。
例如文凭热,十
多年来我国成人教育一直处于兴旺的状态就是很好的例证。
这种状况,从受教育主体来讲,盲目性很大,多数人并不
是从自身的实际需要考虑,其结果,教育投入效果较差。
从子女的教育上看,进重点班,考大学,上特色班是众多
家长的心理,这种心理,往往忽略了对孩子的个性发展,
就现实来看,考入大学的毕竟是少数,考不上大学应如何
打算,这一问题往往被家长忽略了。
竞争心理是由于社会
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心理。
社会越发展,竞争越激烈,为了实现人生更高的价值,竞争的心理必不可少。
在现实
生活中,竞争表现在各个方面,如上学,就业。
由于这种
心理的影响,教育消费是人们重视的一个方面。
城市的教
育消费高于农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城市的竞争要高
于农村。
近些年来城镇居民家庭用于教育方面的投资大幅
度增长。
4.不同职业的教育消费心理
不同职业的消费者,认识事物的价值观不同,对自身
应受何等教育认识不同,其心理也不同。
从事对个人素质
要求比较高的职业的人,比较注重自身教育的投资,有时
甚至会牺牲一些物质上和精神上的享受。
受教育程度较高
的人,受成就感的驱使,更注重自身的教育。
反之,素质
较低的人,反而不重视自身的教育,更多地追求物质上的
享受,有的甚至追求一些不健康的消费,对此,需要给予
正确引导。
5.实现自身价值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