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第12课-东亚、南亚文明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朝
1392年 (明)
高丽王朝
10世纪 (五代)
后高句丽 后百济 新罗
后三国时代
10世纪初 (唐末五代)
初二上第12课-东亚、南亚文明
古代朝鲜疆域变迁图
三国时代
新罗王朝
高丽王朝
初二上第12课-东亚、南亚文明
李朝
崔 致 远
2007年10月15日 “扬州崔致远纪念馆”
开馆暨崔致远塑像 揭幕仪式
初二上第12课-东亚、南亚文明
(3)影响: 大化革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武士阶层
幕府统治
初二上第12课-东亚、南亚文明
贵族豪强各置己民,恣情驱使。又割国县山海林野田池,以为己财 ,争战不已。或者兼并万顷田,或者全无容针之地。广大人民群众饥寒 交迫,出现了老者啖草根,而死于道垂。幼者含乳,与母共死的悲惨景 象。于是强盗窃盗,并大起之,不可止。
初二上第12课-东亚、南亚文明
1. 朝鲜历史发展的轨迹 2.中朝两国的交往
新罗王朝:
中央集权制度、佛教寺庙
高丽王朝:
三省六部制度、高丽青瓷远销中国
李朝:
文字、科举考试、印刷术、壬辰卫国战争
初二上第12课-东亚、南亚文明
朝鲜历史发展的轨迹
三国时代
公元前1世纪 (西汉)
高句丽 百济 新罗
新罗王朝
676年 (唐)
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阶级矛盾
初二上第12课-东亚、南亚文明
改革土地占有制度,废除王室和贵族的一切 私有土地和部民(身份为奴隶),全国土地和人 民都直接归属国家。建立“班田制”,国家每六 年按人口把田地分给农民,死后归还国家,受田 者向国家交税。 ——均田制
在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设国、郡、里,废除官位世袭。 ——中央集权制度
通过考试选拔官吏。
——科举制
初二上第12课-东亚、南亚文明
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制度时期
初二上第12课-东亚、南亚文明
日 本 武 士 画 像
初二上第12课-东亚、南亚文明
金字塔形的封建统治机构
初二上第12课-东亚、南亚文明
3. 中日文化交流
问题1:说说今天或者古代日本的文化和生活习俗中,有哪些中国文化的痕迹 ? 问题2:请列举当时人员交往的具体事例。
哭晁衡 日本晁卿辞帝都, 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 白云愁色满苍梧。
蓬壶:传说中的蓬莱仙山。 明月:比喻晁衡品格的高洁。 苍梧:山名,传说在东海中。
初二上第12课-东亚、南亚文明
李白
扬州大明寺鉴真纪念 堂
日本东大寺 鉴真曾在此讲经
初二上第12课-东亚、南亚文明
初二上第12课-东亚、南亚文明
初二上第12课-东亚、南亚文明
初二上第12课-东亚、南亚文明
朝鲜
小 结 百济新罗高句丽,朝鲜半岛鼎足立。
新罗统一六七六,朝鲜王朝建者李。
日本 日本大和来统一,大化革新仿唐制。 社会过渡转折点,此后幕府来统治。
初二上第12课-东亚、南亚文明
李 舜 臣
丰臣秀吉
龙
邓 子
初二上第12课-东亚、南亚文明
二、日本
一衣带水: 水面像一条衣带那样窄 形容一水之隔,往来方便
初二上第12课-东亚、南亚文明
1.大和的统一
2世纪 邪马台国 3世纪 大和国家 5世纪 统一日本 神武天皇
初二上第12课-东亚、南亚文明
2.大化革新
(1)背景:
(2)内容: 646年 孝德天皇
初二上第12课-东亚、南亚文明
『平假名』汉字草书体
『片假名』汉字楷书的偏旁
平假名的字源 -------------------あ安 い以
え衣 か加 け计 こ己 た太 ち知 と止 な奈 ぬ奴 の乃 ま末 み美 め女 や也 ゆ由 よ与
片假名的字源 -------------------
ア阿 イ伊 ウ宇 カ加 ク久 コ己 サ散 セ世 ソ曾 タ多 チ千 エ江 ヒ比 フ不 ホ保 ム牟 メ女 モ毛
地铁——地下鉄
初二上第12课-东亚、南亚文明
初二上第12课-东亚、南亚文明
初二上第12课-东亚、南亚文明
日本建筑
初二上第12课-东亚、南亚文明
初二上第12课-东亚、南亚文明
初二上第12课-东亚、南亚文明
· ·
源 氏 物 语 早 莺
叶源 氏 物 语 藤 花 末初二上第12课-东亚、南亚文明
东 亚 、 南 亚 文 明
初二上第12课-东亚、南亚文明
日本 朝鲜
初二上第12课-东亚、南亚文明
一、朝鲜
朝鲜
清晨之国 朝日鲜明之国 晨曦清亮之国
“国在东方,先受朝日之光辉,故名朝鲜。”
马韩、辰韩、弁韩
—— 三韩(韩国)
三千里江山
3000朝里
初二wk.baidu.com第12课-东亚、南亚文明
唇齿相依: 比喻关系密切, 相互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