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 氧化还原反应(学生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讲氧化还原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
1.特征:
2.本质:
二、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H:
C:
N:
S:
O:
Cl:
Fe:
例1.试标出下列物质中各加横线元素的化合价。
CuO CH4NO2H2O2 P2O5SiO2Cu2O KMnO4 K2CrO4NaH K2Cr2O7Cu2S CH3CH2OH FeS2
三、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
(1)双箭号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箭号起止所指的均为同一种元素。
(2)线上标出得失电子的情况及价的升降、被氧化或被还原等内容。
例2.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1)MnO2+4HCl==MnCl2+Cl2+2H2O
(2)2KMnO4===2K2MnO4+MnO2+O2
(3)2AgNO3==2Ag+2NO2+O2
(4)6FeCl2+3Br2===4FeCl3+ 2FeBr3
(6)4FeS2+11O2==2Fe2O3+8SO2
(7)3NO2+H2O===2HNO3+NO
2.单线桥法
(1)箭号由还原剂中失电子的元素指向氧化剂中得电子的元素;(2)线上只标出转移电子的总数。
例3.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1)MnO2+4HCl==MnCl2+Cl2+2H2O
(2)2KMnO4===2K2MnO4+MnO2+O2
(3)2AgNO3==2Ag+2NO2+O2
(4)6FeCl2+3Br2===4FeCl3+ 2FeBr3
(5)S+3C+2KNO3===K2S+3CO2+N2
(6)4FeS2+11O2==2Fe2O3+8SO2
(7)3NO2+H2O===2HNO3+NO
四、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有关概念
CuO+H2=CuO+H2O
例4.指明下列反应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1)MnO2+4HCl==MnCl2+Cl2+2H2O
(2)2KMnO4==2K2MnO4+MnO2+O2
(3)2AgNO3==2Ag+2NO2+O2
(4)6FeCl2+3Br2==4FeCl3+ 2FeBr3
(6)4FeS2+11O2==2Fe2O3+8SO2
六、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1.强弱律:
(1)根据反应方向判断
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氧化性:
还原性:
例5.已知:还原性A-<B-<C-,则下列反应能够进行的是
①A2+2B-=B2+2A-②B2+2A-=A2+2B-
③B2+2C-=C2+2B-④C2+2A-=A2+2C-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例6.常温下,下列三个反应均能发生:
(1)X2+2W2+==2X—+2W3+ (2)Z2+2X—=2Z—+X2 (3)2W3++2Y—==2W2++Y2则在相同的条件下,下列三个反应也能发生的是
①Y2+2X—==2Y—+X2②Z2+2Y—==2Z—+Y2③2W3++2Z—==2W2++Z2 A.只有①B.只有②C.①和②D.②和③
(2)根据反应条件判断
4HCl(浓)+MnO2MnCl2+Cl2↑+2H2O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4HCl(g)+O 2 △
催化剂2Cl 2+2H 2O(g)
氧化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守恒律
例7.M 2O 7X —与S 2—在酸性溶液中反应如下:
M 2O 7X —+3S 2—+14H +——2M 3++3S+7H 2O ,则M 2O 7X —中M 的化合价是
A .+2
B .+3
C .+4
D .+6
例8.已知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物质氧化KI 时,自身发生如下变化:
Fe 3+→Fe 2+;MnO 4-→Mn 2+ ;Cl 2→2Cl - ;HNO 2→NO ,如果分别用相等个数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 ,得到I 2最多的是
A .Fe 3+
B .MnO 4-
C .Cl 2
D .HNO 2
例
9.28R O n -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把Mn 2+氧化成4MnO -,若反应后28R O n -变成24RO -,又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5:2,则28R O n -
中R 元素的化合价为
A .+3
B .+5
C .+6
D .+7
3.价态律
(1)
(2)
HCl
H 2O
CO 2
4.归中律(放在配平中讲)
七、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配平的原则
(1)电子守恒: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目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目,即:“电子得失数相等”“化合价升降数相等”。
(2)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3)电荷守恒:对于离子方程式,等式两边“电荷总数相等”。
2.配平的思路
一般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之间的配平—化合价升降相等或电子得失数相等;
第二部分是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系数。
3.常见配平方法——化合价升降法(即电子得失法或氧化数法)
例10.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Mg+ HNO 3—— Mg(NO 3)2+ NH 4NO 3+ H 2O
(2) NH 3+ O 2—— NO+ H 2O
(3) KMnO 4+ HCl —— KCl+ MnCl 2+ H 2O+ Cl 2
(4) S+ KOH —— K 2S+ K 2SO 4+ H 2O
(5) KI+ KIO 3+ H 2SO 4—— KHSO 4+ I 2 + H 2O
(6) Al(NO 3)3—— Al 2O 3+ NO 2 + O 2
(7) NH 4NO 3——HNO 3 + N 2+ H 2O
(8) SO 2 + Zn+ HCl —— ZnCl 2+ H 2S+ H 2O
(9) FeS 2+ O 2——Fe 2O 3+ SO 2
(10) KClO 3 + HCl —— KCl+ Cl 2+ H 2O
(11) FeSO 4+ KMnO 4 +H 2SO 4—— Fe 2(SO 4)3+ MnSO 4+ K 2SO 4+ H 2O
(12) K 2Cr 2O 7+ H 2C 2O 4+ H 2SO 4—— K 2SO 4+ Cr 2(SO 4)3+ CO 2+ H 2O
(13) Al+ Fe 3O 4—— Al 2O 3+ Fe
(14) (NH 4)2PtCl 6—— Pt+ NH 4Cl+ N 2+ HCl
(15) Fe(NO 3)3+ NaOH+ Cl 2—— Na 2FeO 4+ NaNO 3+ NaCl+ H 2O
(16) R 2O 42-+ MnO 4-+ H +—— RO 2 + Mn 2++ H 2O
例11.在KClO 3+6HCl(浓)=KCl+3Cl 2↑+3H 2O 的反应中,被氧化的氯与被还原的氯的原子个数比为
A .1:6
B .6:1
C .1:5
D .5:1
例12.从矿物学资料查得,一定条件下自然界存在如下反应:
14CuSO 4+5FeS 2+12H 2O====7Cu 2S+5FeSO 4+12H 2SO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u 2S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 .5molFeS 2发生反应,有10mol 电子转移
C .产物中的SO 42-离子有一部分是氧化产物
D .FeS 2只作还原剂
例13.某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有:3AsH 、24H SO 、3KBrO 、24K SO 、34H AsO 、2H O 和一种未知物质X 。
(1)已知3KBrO 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则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
(2)已知0.2mol 3 KBrO 在反应中得到1mol 电子生成X ,则X 的化学式
为 。
(3)根据上述反应可推知 。
a .氧化性:334KBrO >H AsO
b .氧化性:343H AsO >KBrO
c .还原性:3AsH >X
d .还原性:3X>AsH
(4)将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式及其配平后的系数填入下列方框中,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参考练习:
1.化学反应中,如果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则该元素
A .被氧化
B .被还原
C .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D .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以下变化中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发生的是
3.下列化学变化中,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 .C→CO 2
B .CO 2→ CO
C .CuO→Cu
D .H 2SO 4→BaSO 4
4.下列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化合反应
B .置换反应
C .分解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5.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 .MnO 4 → MnO 2
B .Cl - → Cl 2
C .H 2S → SO 2
D .Fe→Fe 2+
6.在反应2KClO 3===2KCl + 3O 2↑中,电子转移的总数是
A .2个
B .6个
C .12个
D .5个
7.在黑火药发生爆炸时,可发生如下反应:2KNO 3 + 3C + S = K 2S + N 2↑+ 3CO 2↑,则被氧化的元素为
A .氧
B .碳
C .氮和硫
D .氮和碳
8.在6KOH+3Cl 2 = 5KCl+KClO 3+3H 2O 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是
A .1:5
B .5:1
C .1:1
D .2:1
9.在下列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A .二氧化碳通过赤热的炭层
B .氧化铜和木炭在高温下反应
C .氢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 .一氧化碳通过高温的赤铁矿
10.根据下列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2222232Fe Fe D Cu CuCl C Cl Cl B O H CO HCO A .
.. .
①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②2KI+Cl2=2KCl+I2 ③Na2S+I2==2NaI+S
判断有关物质氧化性从强到弱顺序正确的是
A.Cl2>I2>KMnO4>S B.KMnO4>Cl2>I2>S
C.I2>Cl2>KMnO4>S D.KMnO4>Cl2>S>I2
11今有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①2FeCl3+2KI==2FeCl2+2KCl+I2②2FeCl2+Cl2==2FeCl3③2KMnO4+16H Cl==2KCl+2MnCl2+5Cl2↑+8H2O 若某溶液中有Fe2+和I-共存,要氧化除去I-而又不影响Fe2+和Cl-,可加入的试剂是
A.Cl2B.KMnO4C.FeCl3 D.HCl
12.化学反应中,如果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则该元素
A.被氧化B.被还原
C.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D.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13.在下列反应中HCl中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是
A.NaOH+HCl=NaCl+H2O B.Zn+2HCl=ZnCl2+H2↑C.MnO2+4HCl△MnCl2+2H2O+Cl2↑ D.CuO+2HCl=CuCl2+H2O
14.对于反应CaH2+2H2O
Ca(OH)2+2H2↑有下列判断:①H2只是氧化
产物,②H2只是还原产物,③H2O是氧化剂,④CaH2中的H元素被还原,⑤此反应中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
上述判断正确的是A.①④⑤B.②④C.①D.③⑤
15.常温下,在溶液中可以发生反应:X+2Y3+=2Y2++X2+,则下列叙述①X 被氧化;②X是氧化剂;③X具有还原性;④Y2+是氧化产物;⑤Y2+具有还原性;
⑥Y3+的氧化性比X2+的氧化性强。
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②④⑥B.①③④C.①③⑤⑥D.②⑤
16.用Na2SO3与XO4-按物质的量3:2恰好完全反应,则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化合价是
A.+1 B.+2 C.+3 D.+4
17.一定条件下RO3n-和氟气发生反应:RO3n- + F2 + 2OH - = RO4- + 2F - + H2O,从而可知RO3n-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
A.+4 B.+5 C.+6 D.+7
18.锌与很稀的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锌、硝酸铵和水。
当生成1 mol硝酸锌时,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A.2mol B.1 mol C.0.5mol D.0.25mol
19.在KClO3+6HCl(浓)=KCl+3Cl2↑+3H2O的反应中,被氧化的氯与被还原的氯的原子个数比为
A.1:6B.6:1C.1:5 D.5:1
20.G、Q、X、Y、Z均为氯的含氧化合物,我们不了解它们的化学式,但知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如下的转换关系(未配平):
①G→Q+NaCl ②Q+H2O→X+H2③Y+NaOH→G+Q+H2O
④Z+NaOH→Q+X+H2O
这五种化合物中氯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A.QGZYX B.GYQZX C.GYZQX D.ZXGYQ 21.请把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的编号填入直线上。
(1)既属于分解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2)属于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3)既属于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4)属于分解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5)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2NaHCO3△Na2CO3+H2O+CO2↑ B.2Na+Cl2点燃
2NaCl
C.Zn+CuSO4=ZnSO4+Cu D.2KMnO4△K2MnO4+MnO2+O2↑E.CaO+CO2=CaCO3 F.4FeS2+11O2高温2Fe2O3+8SO2
22.按反应N2H5++4Fe3+→4Fe2++Y+……,在水溶液中N2H5+离子将Fe3+还原为Fe2+,作为N2H5+离子的氧化产物Y可能为____________
23.现有微粒:①S②S2-③Na+④Fe2+⑤H+⑥Cu⑦SO2⑧HCl ⑨H2O (10)H+ (11)Fe3+,其中在反应中只能作还原剂的是__________,既可作还原剂又可作氧化剂的是_______________,只能作氧化剂的是_____________。
24.在下列反应中,A.2F2+2H2O=4HF+O2↑ B.2Na+2H2O=2NaOH+H2↑C.CaO+H2O=Ca(OH)2 D.2H2O=2H2↑+O2↑
水是氧化剂的是,水是还原剂的是,水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的是,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的是(填序号)。
第3讲氧化还原反应
1.C2.D3.A4.B5.A6.B7.B8.B9.A10.B11.C12.C13.B14.D15.C16.D17.B18.D19.D20.B
21.D;E;B;A;F22.N2
23.②⑥;①④⑦⑧⑨;③⑤(10)(11)
24.B,A,D,C。